生物:第1章人的由来
- 格式:ppt
- 大小:300.00 KB
- 文档页数:12
七年级⽣物下册第四单元第⼀章⼈的由来复习提纲新⼈教版第1章⼈的由来1、⼈和现代类⼈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减少,草原增加),部分古猿下到地⾯进化为⼈类,在树上的进化为现代类⼈猿(包括:猩猩、⼤猩猩、⿊猩猩、长臂猿)2、⼈类进化的历程森林古猿→南⽅古猿→直⽴⼈→智⼈3、南⽅古猿学会直⽴⾏⾛对⼈类的意义:解放了前肢可以进⾏劳动和使⽤、制造⼯具,从⽽促进了⼤脑的发育。
⽽直⽴⼈学会了⽤⽕⼜可以促进⾷物的消化和吸收,从⽽⼜促进了⼤脑的发育。
终于产⽣了语⾔。
4、露西为上图中的南⽅古猿阶段的化⽯,东⾮⼈和北京⼈化⽯为上图中的直⽴⼈阶段化⽯。
3、男性最主要的⽣殖器官是睾丸(作⽤:产⽣精⼦、分泌雄性激素)。
⼥性最主要的⽣殖器官是卵巢(作⽤:产⽣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4、精卵结合的部位是在输卵管,形成了受精卵,意味着新⽣命的诞⽣5、受精卵形成后开始分裂和分化,⾸先形成多细胞的胚泡→胚胎→胎⼉(8周后的胚胎)→产出后叫婴⼉。
胚胎与母体进⾏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6、男性进⼊青春期的标志是出现⾸次的遗精;⼥性进⼊青春期的标志是出现⾸次的⽉经。
⼥性⽐男性进⼊青春期的时间早2 年,此时男⼥⽣的⾝⾼和体重迅速增加,⼤脑结构复杂,是智⼒发展的黄⾦时期。
7、第⼆性征是指除了⽣殖器官以外的男⼥特有的征象。
如:男⽣的喉结、胡须、声⾳的变化;⼥⽣的乳房、声⾳、⾻盆的变化,它们是受性激素的控制⽽表现出来的。
8、计划⽣育是我国的⼀项基本国策,它的基本⽅针是晚婚、晚育、少⽣、优⽣。
晚婚、晚育是指⽐法定时间晚2—3年。
少⽣是控制⼈⼝过快增长的关键;优⽣有利于提⾼⼈⼝素质。
第2章⼈体的营养第⼀节⾷物中含有的六类营养物质为:糖类、脂肪、蛋⽩质、⽔、⽆机盐、维⽣素⒈既能构成细胞糖类(包括淀粉):主要功能供能⼜能提供能量的脂肪(如动植物油):主要功能备能蛋⽩质:主要功能构成细胞⒉可以构成细胞,但不能提供能量的营养:⽔和⽆机盐⽔:约占体重的60—70 %作⽤: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蛋⽩质为重要成分)、参与各项⽣命活动⽆机盐:如钙、磷、铁、碘、锌等,缺乏容易得⼀些疾病①缺钙:⼉童易得佝偻病,⽼⼈或妇⼥易得⾻质疏松症②缺铁易得:缺铁性贫⾎③缺碘:成年⼈易得地⽅性甲状腺肿,⼉童易得呆⼩症④缺锌:⽣长发育不良,味觉发⽣障碍⑤缺钙和磷:⾻骼和⽛齿发育不良⒊既不能构成细胞⼜不能提供能量:维⽣素。
七下生物1—2章知识点小结一、人的由来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主要证据是化石,现存与人类关系最近的动物是黑猩猩。
2、人的生殖: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怀孕八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生活在子宫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及排出废物,怀孕40周时胎儿成熟,分娩产出。
3、人的发育:人的发育是从受精卵的形成开始的。
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身高突增;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男孩出现遗精,女孩来月经。
青春期开始年龄女孩比男孩早2—3年。
二、人体的营养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糖类、脂肪、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是供能物质:糖类是供能的主要物质、脂肪是能源储备物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需要量也很小,但对人体作用重要:缺维生素A皮肤角质化、夜盲症;缺维生素C牙龈出血、坏血病、抵抗力低下;缺维生素D 佝偻病、骨质疏松;缺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无机盐含量不多作用重要:缺铁贫血;缺钙佝偻病、骨质疏松;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2、消化和吸收: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腺体),分泌的胆汁是消化液,不含消化酶,但可以乳化脂肪。
唾液腺分泌唾液,含唾液淀粉酶,淀粉在口腔开始被消化(唾液淀粉酶),主要在小肠被消化成麦芽糖,最终在小肠被消化成葡萄糖;胃腺分泌胃液,含胃蛋白酶和盐酸,蛋白质在胃开始被消化(胃蛋白酶),主要在小肠被消化,最终在小肠被消化为氨基酸;脂肪在小肠开始被消化,最终在小肠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人教版七下生物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观察与思考1. 现在的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赤道地区一带;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森林中;长臂猿生活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
它们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
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不能进行人类那样的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2. 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科学技术的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促使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
相反,现代类人猿不具备这些能力;加之人类不断开发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以及人类对现代类人猿的乱捕滥杀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等,这些都使得现代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
3.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1) 运动方式不同。
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
(2) 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3) 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没有语言文字能力;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
资料分析1. 就“露西”的骨骼化石看,她的上肢比较细短,下肢比较粗长。
“露西” 的下肢骨具有较为粗壮的股骨,骨盆的髋骨前后扁、左右阔,这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2. 图中的石块明显经过加工,分别呈斧状和凿状,可以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
由此可以推测“东非人”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手的解放使他们已经初步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练习;1. 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体形、使用工具和是否着衣这三个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从半直立行走到直立行走;从不会使用工具,到使用天然工具,再到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直到制造和使用包括电脑在内的各种复杂的现代工具;从赤身裸体到懂得御寒、遮羞。
2.1 000万〜2 000万年前的地质变化,导致了地球上自然环境的改变,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以适应变化了的生活环境,从而使人类起源成为可能。
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与发展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
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现代类人猿有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其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类人猿和森林古猿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
3.现代生物学家观点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生物进化最有说服力、最直接的证据是化石。
4.“人猿相揖别”(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直立行走,直立行走是在从森林古猿到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
5.从猿到人的进化大致过程:环境变化→下地生活→直立行走→前肢解放→使用制造工具→用火→大脑发达→产生语言第二节人的生殖6.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
7.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是男性最重要的生殖器官。
(2)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
形成受精卵的场所是输卵管,胎儿发育的部位是子宫。
8.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
9.生殖和发育过程精子和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结合形成受精卵。
胚胎和胎儿在母体的子宫内发育,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卵巢→卵细胞---—→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新生儿睾丸→精子10.胎盘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
11.胚泡植入子宫内膜,这个过程称为怀孕。
12.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13.试管婴儿:是指利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受精卵在体外形成早期胚胎后再植入子宫,胚胎在子宫内完成发育。
受精输卵管分裂输卵管受精卵到8周分裂、分化子宫内膜受精卵到38周胎儿卵巢卵巢输卵管输卵管子宫羊水胎盘脐带子宫第三节青春期14.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15.青春期发育特点:(1)显著特点:身高突增(2)神经系统及心脏和肺功能明显增强(3)性器官的发育,出现第二性征第二章人体的营养1.人体需要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过程与方法:1.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2.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教学难点】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教法】观察法、分析法【教学准备】搜集有关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观点的资料及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多媒体课件等。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自从人类第一次冲出地球、飞向太空、登上月球,接连向火星、木星、土星发出探测器以来,至今仍未发现生命。
这说明了什么呢?生:只有地球是惟一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
师:对,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郭沫若老先生在《女神》中对地球的赞美,从中去思考人与地球上生物圈的关系。
生:(一学生领读、全班齐读)师:我们人类的各项生命活动都依赖于生物圈,同时人类的活动还影响和改变着生物圈。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人体的结构和生理,并进一步探究人与生物圈的关系。
“我是从哪里来的?”这是孩提时代你们向爸爸妈妈提出的问题。
也许爸爸妈妈的回答给你幼小的心灵以暂时的安慰,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们又有了新的困惑。
从这一节课开始,让我们共同解答你们的这些困惑。
“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呢?”让我们追随科学家的足迹来探究人类起源的奥秘。
二、小组讨论,探究新课师:关于人类起源的争论有数百年的历史,现在仍有许多问题是悬而未解的。
在这方面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想了解些什么呢?生:(学生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想法、观点)师:说到人类的起源,就不得不提到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和他的《物种起源》。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第一章人的由来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四种现代类人猿: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二、人的生殖1、男性生殖系统:主要器官是睾丸,其功能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前列腺和精囊腺:分泌黏液2、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器官是卵巢,其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的场所,;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3、生殖过程: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胎盘-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三、青春期: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青春期的身体变化:(1)身高突增(显著特点);(2)神经系统以及心、肺功能明显增强;(3)性器官发育(突出特征)并出现第二性征(受雄性激素或雌性激素的调节)。
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与卵巢分泌雌性激素和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有关。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2、糖类、蛋白质、脂肪(供能物质)种类作用食物来源糖类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食糖、谷类、根茎类脂肪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肥肉、油类、蛋黄、豆类蛋白质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肉、蛋、奶、豆3、水和无机盐是无机物。
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它可以作为溶剂运输营养物质和尿素等废物。
4无机盐的种类缺乏时的症状食物来源含钙无机盐佝偻病、骨质疏松症乳类、豆类、虾含铁无机盐缺铁性贫血猪肝、黑木耳、瘦肉含碘无机盐地方性甲状腺肿海带、紫菜、碘盐5、维生素是有机物。
(夜盲A 脚气B 坏血C佝偻D )维生素的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维生素A 夜盲症、干眼症 胡萝卜、玉米、猪肝 维生素B 1 神经炎、脚气病 米糠、麦麸 维生素C 坏血病、牙龈出血 蔬菜、水果、辣椒 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肝脏、晒太阳二、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
人教版生物七下第一章知识点背诵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英国的科学家首次提出人类和人猿是由一类古猿进化而来的,他提出了生物论的观点。
2.现代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它们曾大多分布在洲热带丛林。
3.现代类人猿的种类有、大猩猩、、猩猩,大部分生活在洲。
4.是研究人类进化的主要证据。
5.最早的古人类化石是非洲少女骨骼化石,其骨骼特点是骨较宽阔,粗壮,有利于。
6.人类进化过程:在1千万至2千万年前,地壳剧烈运动,在东非形成,此地区一部分热带丛林变成了,一部分森林古猿从生活改为生活,导致自身形态结构发生改变,适合行走,由此解放了前肢,学会使用树枝、石器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手臂逐渐灵巧,学会了制造复杂工具和用,所以改善了身体营养,促进发达,渐渐产生了,进化成人。
另一部分森林古猿继续生活在丛林中,进化成了。
7.从石器化石可以推测当时的古人类已经具有能力了。
8.古人类的进化:行走→使用→制造→用→发达→产生。
9.类人猿和现代人的主要区别在于:类人猿运动方式是,会不会使用自然工具,会不会制造工具,脑容量,有无语言文字能力。
二者的相同点是具有共同的祖先。
10.区分人猿的标志是能否,区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能否。
11.森林古猿向人进化的外界因素是,内在因素是。
答案:第一节:1.达尔文进化 2.森林古猿非 3.长臂猿黑猩猩 4.化石 5.露西髋直立行走 6.东非大裂谷稀树草原树栖陆地直立火大脑语言现代类人猿7.制造和使用工具8.直立工具工具火大脑语言9.臂行会不会小无森林古猿10.直立行走制造工具11.环境变化:森林大量消失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练习1.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这一观点的是()A.孟德尔B.罗伯特·虎克C.达尔文D.巴斯德2.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A.黑猩猩B.森林古猿(古猿)C.北京猿人D.长臂猿3.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在()A.亚洲B.非洲C.欧洲D.以上地区4.下列各项中全部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A.长臂猿、大猩猩、猩猩、金丝猴B.臂猿、大猩猩、猩猩、狒狒B.长臂猿、卷尾猴、大猩猩、猩猩 D.长臂猿、大猩猩、猩猩、黑猩猩5.中国网络电视台推出的纪录片《类人猿(精编版)》向观众展示人类的猿类近亲能做什么以及不能做什么,并且调查基因中 1.4%的差异究竟让人和猿有何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