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振动式挖掘机牵引力的参数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74.34 KB
- 文档页数:3
工程机械性能分析方法工程机械作为现代建设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其性能对工程质量和效率有着决定性影响。
因此,对工程机械的性能进行分析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工程机械性能分析方法。
一、挖掘机性能分析方法挖掘机是常见的土方工程机械,对其性能进行分析非常重要。
在挖掘机性能分析中,常用方法包括:负荷率法、平均速度法和挖掘效率法。
1. 负荷率法:通过测量挖掘机在工作过程中的负荷率,来评估其性能。
负荷率越高,代表挖掘机的工作效率越高。
2. 平均速度法:通过记录挖掘机在工作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来评估其性能。
平均速度越快,代表挖掘机的作业能力越强。
3. 挖掘效率法:通过计算挖掘机在单位时间内挖掘的土方量,来评估其性能。
挖掘效率越高,代表挖掘机的工作效率越高。
二、起重机性能分析方法起重机是常见的重型工程机械,对其性能进行分析也是必要的。
在起重机性能分析中,常用方法包括:起重量利用率法、速度利用率法和作业循环法。
1. 起重量利用率法:通过计算起重机实际起重量与额定起重量的比值,来评估其性能。
起重量利用率越高,代表起重机的工作效率越高。
2. 速度利用率法:通过计算起重机实际运行速度与额定运行速度的比值,来评估其性能。
速度利用率越高,代表起重机的作业能力越强。
3. 作业循环法:通过观察起重机在作业过程中的循环时间,来评估其性能。
作业循环时间越短,代表起重机的工作效率越高。
三、压路机性能分析方法压路机在道路施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其性能进行分析是提高道路质量的关键。
在压路机性能分析中,常用方法包括:轧辊效能法、行驶速度法和轧压效率法。
1. 轧辊效能法:通过计算压路机在单位时间内轧制的道路面积,来评估其性能。
轧辊效能越高,代表压路机的工作效率越高。
2. 行驶速度法:通过记录压路机在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来评估其性能。
行驶速度越快,代表压路机的作业能力越强。
3. 轧压效率法:通过观察压路机在轧压过程中的效率,来评估其性能。
机械设备的结构振动与动力学性能分析一、引言机械设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结构振动与动力学性能的分析对于设备的设计和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机械设备结构振动与动力学性能的基本概念入手,探讨其原理和应用。
二、机械设备结构振动的基本概念1. 结构振动的定义与分类结构振动是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外力或者内部激励导致的结构变形的现象。
根据振动的性质和机械设备的特点,可以将结构振动分为自由振动、强迫振动和共振现象。
2. 结构振动的影响因素结构振动的影响因素包括外力激励、质量分布、刚度和阻尼等。
外力激励是导致结构振动的主要原因,包括机械设备运行时的载荷和工作环境的振动。
质量分布、刚度和阻尼则会影响结构的振动形态和频率响应。
三、机械设备结构振动分析方法1. 理论方法理论方法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机械设备的结构振动。
常用的理论方法包括模态分析、频域分析和时域分析等。
模态分析可以通过求解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来了解结构的振动特性。
频域分析则可以通过傅里叶变换将时域信号转化为频域信号,从而得到结构的频率响应。
时域分析则是通过对结构的振动响应进行时域分析,包括求解力学方程和积分求解等。
2.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是通过实际测量机械设备的振动信号来分析其结构振动特性。
常用的实验方法包括模态试验、频域特征分析和时域特征分析等。
模态试验通过激励结构并测量其振动响应,可以得到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
频域特征分析通过将振动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可以得到结构的频率响应特性。
时域特征分析则是通过分析振动信号的波形和幅值等特征来了解结构的动力学性能。
四、机械设备动力学性能分析1. 动力学性能的定义与指标机械设备的动力学性能是指设备在运行中所表现出的性能,包括稳定性、可靠性、敏感性和精度等。
稳定性是指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平衡和抗干扰能力。
可靠性是指设备长时间运行的能力和寿命。
敏感性是指设备对外界激励的响应能力。
精度则是指设备的测量和控制精度。
矿山工程机械中的有害振动及其控制矿山工程机械在挖掘、运输和装卸等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振动。
这些振动对工程机械的性能和安全都会产生影响,而且一些振动还可能会对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有害振动是指对人体健康或机械设备产生不良影响的振动,可能引起损伤、疲劳和不适,甚至引发事故。
对矿山工程机械中的有害振动进行控制十分重要。
一、导致有害振动的原因1. 机械结构设计不合理:矿山工程机械在设计过程中,如果没有充分考虑结构的合理性,容易导致振动过大。
传动系统设计不当、刚度不足或阻尼不足等,都会引起振动过大。
2. 不平衡质量问题:机械设备在运转时,如果存在不平衡质量,会导致振动增加。
3. 机械运行不稳定: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受到外界作用力干扰、加速度不稳定或者控制系统失效等情况,都会引起有害振动。
4. 摩擦和冲击: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摩擦和冲击会产生振动,如果摩擦系数过大或者缺乏有效的减震措施,都会引起有害振动的产生。
5. 装配不良和磨损: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装配不良或者零部件磨损严重,都会导致振动增加。
二、有害振动的危害1.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长期接触高强度的振动,会对操作人员的身体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引起骨骼疼痛、关节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
2. 对机械设备的影响:有害振动会引起机械设备的疲劳和损坏,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3. 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有害振动还会引起土壤和建筑物的震动,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三、有害振动的控制方法1. 结构设计改进:对于存在严重振动问题的机械设备,可以通过改进结构设计,提高结构的刚度和强度,采用减振措施等方法来减小振动。
2. 增加减震措施:为机械设备增加减震装置,例如减震支座、减震器等,以吸收和减小振动。
3. 控制振动源:通过加强设备的平衡性、改进传动系统的设计,控制机械设备的运行过程,减小振动源。
4. 加强检测监测:对机械设备的振动情况进行定期检测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振动过大的问题,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维护。
重载机械的振动分析及控制技术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重载机械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它们所涉及的振动问题也日渐复杂。
振动不仅会影响机器的使用寿命,还有可能对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振动的分析和控制技术研究显得十分关键。
一、振动的分类和原因振动是指物体围绕某一平衡位置发生的往返或周期性运动。
按照振动的性质和特点,可将振动分为自由振动、强迫振动和阻尼振动。
其中,强迫振动是由外力导致的,一般在机器运转时会发生。
阻尼振动是受到阻力或摩擦力的阻碍而进行的周期性运动。
而自由振动则是物体在某一初始位移和初始速度下,无外力作用下的简谐振动。
振动的原因非常多,可以是机器的旋转部件不平衡、轴承过度磨损、或者是过于频繁的机器使用。
此外,环境因素也会产生振动,如地震、气象变化等。
二、重载机械振动的危害振动虽然是机械运行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但过度的振动却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首先,振动会降低机器的寿命,使得机器损坏更快。
其次,振动还会对机器产生噪音,这不仅会影响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也会扰乱周围的居民。
最后,过度的振动还有可能对地基构成危害,破坏地基稳定性,危及建筑物的安全。
三、重载机械的振动控制技术为了有效控制重载机械的振动,需要采用一系列措施。
首先,对于机器旋转部件不平衡的问题,可通过加配重的方法来平衡。
其次,对于轴承过度磨损问题,可以采用预检修、定期保养的方法进行控制。
当然,避免振动的最好方法还是从设计阶段入手,避免在机器设计上出现结构不合理、参数设置不当等问题。
例如,可以采用高强度的机器材料、设计吸振装置等。
除此之外,通过振动控制技术还可以对机械的振动进行有效控制。
例如,通过调整机械的结构参数、选择优质的阻尼器、降低工作频率等方法,可以有效防止机械振动过度。
在控制技术中,还可以使用陀螺仪、加速度计等传感器对机械的振动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振动并进行处理。
总之,重载机械的振动控制技术研究对于保障机械的使用寿命、保护环境以及保证设施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矿车推动机械的声振特性分析与控制引言:矿车作为一种重要的运输工具,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然而,由于矿车推动机械的运转所产生的噪声和振动,除了影响到工作环境的安静和舒适性外,还可能对周围的设备和结构造成损伤。
因此,对矿车推动机械的声振特性进行分析与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声振特性分析1. 声压级测量与分析:首先,需要对矿车推动机械所产生的噪声进行测量,获取其声压级。
这可以通过在工作区域内放置合适的噪声测量仪器,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来完成。
随后,根据测量结果,可以对噪声的频谱和声压级进行分析,确定主要频段和声源。
2. 振动特性测试与分析:除了噪声外,矿车推动机械的振动也是一个重要的声振特性指标。
通过使用振动测量设备,可以对振动加速度或振动速度进行测量。
利用测试结果,可以进一步通过频率分析,确定振动的主要频率成分,并评估振动强度。
3. 声振模态分析:声振模态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矿车推动机械的声振特性。
该分析方法通过测量和分析矿车推动机械在不同工况下的自由振动响应,识别和研究其固有频率和振型。
这对于确定声振的主导模态以及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二、声振特性控制1. 声源控制:在矿车推动机械设计阶段,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声源控制措施,以减少或避免噪声的产生。
例如,通过优化机械结构和减少机械运动的速度来减少噪声产生的机会。
另外,选择低噪声的关键部件,采用吸音材料进行隔音等也可以有效地减少噪声的辐射。
2. 振动控制:振动控制是降低矿车推动机械振动强度的关键措施之一。
可以通过增加设备的刚性来减小振动幅度。
另外,使用减振器、阻尼材料等也可以有效地控制振动。
此外,对于特定的频率成分,还可以采用主动振动控制技术,如振动降噪器等,实时调节系统以减小振动。
3. 声振模态控制:声振模态分析可以为声振的控制提供重要的指导。
如果确定了主导模态,可以通过改进机械结构或增加阻尼等手段来改变其振型和固有频率,以减小噪声和振动的影响。
工程机械整机振动烈度计算与分析摘要:机械振动是工程技术、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多种工程机械、仪器设备正常运行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难免出现转件不平衡、负载不均匀等,从而产生受力变动和冲击,同时应用和运输、存储和释放都会引发机械振动。
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工程机械整机振动烈度计算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控制措施,旨在保证工程机械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工程机械;振动烈度计算;控制措施机械振动在多数情况下都是有害的,容易损坏机械原有使用性能,对机械正常运行产生不良影响,并减少机械使用年限,甚至引发一系列安全事故。
另外,机械振动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噪声污染,恶化环境,对人们身体健康带来较大威胁。
因此,相关人员需要制定针对性措施,控制机械振动在允许范围之内,最大程度减少机械振动带来的危害。
1振动烈度阐述1.1含义我国相关振动标准制定过程中,应用的特征参数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便于监测和计算,同时具有代表性、敏感性和稳定性。
工程机械状态发生相关变化的情况下,特征参数需要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出工程机械运行的实际情况,并且不会受到外界干扰的影响[1]。
振动烈度主要被定义为频率在10-1000赫兹范围之内振动速度的均方根值,是一种反映机械振动状态的特征量。
一般情况下,在规定的测量点和方向上取最大值当作机械的振动烈度。
1.2分级机械振动烈度计算过程中,需要制定相适应的振动烈度等级表,有效衡量多种类型机械设备的振动烈度。
ISO组织制定了常用的振动烈度推荐界限值,将其从人体刚有振动的感受,即每秒0.11mm-71mm共划分成15个等级,不同等级之间的具体比例为1:1.6,振动烈度等级插住为4dB。
4dB之差针对大部分机械设备而言,代表振动具有较大的转变。
2工程机械整机振动烈度的计算振动测量过程中,由于应用不同传感器,振动信号可能是速度、位移或者加速度信号,并且信号频率成分并不全部处于振动烈度定义制定的频率范围之内,因此,工程机械实际振动烈度的计算和分析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信号类型和频率范围。
影响工程机械使用性能因素分析1. 引言随着工程机械在建筑、矿山、能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其使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工程机械的使用性能直接影响到施工效率、工程质量和工程成本等方面。
因此,深入分析影响工程机械使用性能的因素对于提升工程机械的使用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机械性能因素、人为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维护保养因素。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影响工程机械使用性能的关键因素,为提升工程机械的使用效能提供参考。
2. 机械性能因素工程机械本身的结构和技术参数是影响其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下几个方面是机械性能因素的主要内容:2.1 动力系统工程机械的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传动装置和液压系统等。
其中,发动机的功率、动力输出平稳性以及燃油经济性是影响机械使用性能的关键因素。
传动装置的可靠性和换挡平稳性也不可忽视。
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和流量的稳定性对于工程机械的动力输出非常重要。
2.2 结构工程机械的结构设计直接影响其使用性能。
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提高机械的稳定性和胶合性,减少振动和噪音,并降低机械的能耗。
关键的结构部件,如履带、轮胎、制动系统和悬挂系统等,也对机械的使用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2.3 控制系统工程机械的控制系统涉及到操作者对机械的控制方式和精度。
控制系统的灵敏度和操作手感直接影响到操作者的工作效率和操作舒适度。
如果控制系统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机械的不稳定、操作困难以及人为误操作等问题。
3. 人为因素除了机械性能因素外,操作者的技能和经验也会对工程机械的使用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以下几个方面是人为因素的主要内容:3.1 操作技能操作者对工程机械的操作熟练程度直接决定了机械的使用效能。
熟练的操作者可以更好地掌握机械的操纵技巧,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机械的故障率。
3.2 维护保养及时、正确地进行机械的维护保养工作对于机械的长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操作者需要定期检查机械的液位、润滑油、滤清器和零部件的磨损情况,并及时修理和更换。
机械振动对设备性能影响的分析与改善引言:机械振动是指物体在运动中产生的振动现象,它不仅会对设备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还可能导致设备的故障和损坏。
因此,对机械振动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一、振动的分类与原因机械振动可以分为自由振动、强迫振动和阻尼振动等几种类型。
自由振动是系统在无外力作用下自发振动的状态,其产生原因主要是系统固有的频率与外界激励频率相近而产生共振。
强迫振动则是外界激励作用下的振动,通常是由于设备的不平衡、偏心、摩擦、松动等因素引起的。
阻尼振动是振动系统在有耗散作用下逐渐减小振动幅度的状态。
二、机械振动对设备性能的影响1. 设备寿命:机械振动会加速设备的磨损和疲劳断裂,因此设备的寿命将会大大降低。
2. 工作效率:振动会导致设备的运动不稳定,从而降低设备的工作效率。
3. 噪音产生:振动会引起设备的共振,从而产生噪音。
长时间的噪音对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有害。
4. 安全隐患:振动过大可能导致设备的材料疲劳、螺栓松动等问题,进而引发设备的故障和安全事故。
三、机械振动的改善措施1. 设备设计阶段:在设备设计阶段,应注重设备的结构优化,避免不必要的共振点和谐振点的产生。
合理设置设备的刚度和阻尼参数,以减少振动的产生。
2. 动平衡技术:对旋转设备进行动平衡,能够有效降低设备的振动水平,保证设备在工作时的平衡性。
动平衡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并且具有可靠性高、效果显著的特点。
3. 减振技术:采用减振技术是减小设备振动的有效方法之一。
常见的减振技术包括使用减振垫、减振脚、减振支吊装等。
4. 检修与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与维护是减小振动的重要环节。
及时发现设备的磨损、松动等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可以有效防止设备振动进一步加剧。
结论:机械振动对设备性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通过对机械振动的分类、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的分析可以得出,合理的设计、动平衡技术的应用、减振技术的采用以及定期检修与维护等措施都能够有效降低设备振动,提升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寿命,减少设备故障和安全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