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3
重点解读
1.课文中前后出现“哭泣”“抽噎”含义有什 么不一样?
前者是恐惧和难过, 后者有复杂情感, 有历险余 悸, 有脱险欣喜, 有对父亲感激, 更有一个巨大成就 感。
14/23
2.“我听见有些人在哭泣、呻吟;我想知道那是谁, 最终才意识到那就是我。”为何不直接写“我”哭了?
心理描写, “我”因为害怕只知道哭泣, 而忘 了自我存在, 这就将“我”害怕到了极点情状淋漓 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心理
有被抛弃委屈、有受嘲笑羞辱、有不知所措迷惘、 有不该冒险悔意;然而最强烈是恐惧感。
11/23
4.说说“我”脱险过程。
杰里带来了我父亲。(听见) 父亲手电光照着我, 抚慰我。(我哭着说) 父亲教我把左脚踏到石架下面那块岩石上。(我顿时有了信心) 父亲教我把右脚移动到右边稍低一点地方。(我信心大增)
7/23
第一部分(第1—13段): 写“我”跟着小搭档们爬上了半山腰一块石架后,却不
敢再动,陷入了“险”境。 第二部分(第14—22段):
写以后在父亲勉励之下,“我”一小步一小步地走下石 架,脱离了“险”境。 第三部分(第23段):
写“我”由小时候爬山事感悟出人生哲理。
8/23
2.从第一部分中我们能够得知“我” 是一个什么样孩子?
我每次只移动小步, 慢慢爬下悬崖, 投入了父亲强壮手臂中。 (啜泣了一会, 产生了一个巨大成就感)
12/23
5.末段说“看到前途茫茫而气馁丧气”,又说“直 到抵达我要到地方”,既然要到地方“很明确”,为何 又说 “前途茫茫”呢?
“前途茫茫”意思是不知道怎样才能抵达我要到地 方, 困难重重, 举步维艰。
15/23
3.分析“我”爬下悬崖时心理经历过几个改变过程? 并体会其在叙述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