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材】 八年级上册音乐 回忆
- 格式:ppt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21
回忆-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回忆这首歌曲的背景和特点;2.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并可演奏一些简单的旋律;3.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能够体会音乐所传达的情感;4.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2.了解回忆这首歌曲的背景和特点。
三、教学内容1. 歌曲介绍《回忆》是一首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歌曲。
该歌曲以平凡的日子为主题,呈现出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回忆。
歌曲旋律温馨动听,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
2. 歌曲欣赏1.首先,让学生先听原唱版的《回忆》歌曲;2.结合歌曲,让学生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问学生对于歌曲的感受。
3. 乐器演奏通过简单的教学,教授学生演奏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具体步骤如下:1.先教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即卡农旋律;2.向学生示范如何演奏旋律,然后让学生模仿演奏一下;3.小组分组,让学生一起来演奏歌曲;4.最后,让学生再来一遍完整的合奏。
4. 分享表演最后,小组学生选任一位同学来表演他们演奏的《回忆》歌曲,并简单介绍自己小组的创编过程。
四、教学方法1.贴近学生实际,通过欣赏音乐、演奏乐器等方法来引发学生的兴趣;2.组织小组分工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3.让学生充分参与,发挥主体作用。
五、教学评估1.通过听写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歌曲的节奏和旋律;2.观察分组合作的情况,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3.通过分享表演,评估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六、课后作业1.认真回顾今天的教学内容,尤其是歌曲的节奏和旋律;2.练习《回忆》歌曲,争取达到较为熟练的程度;3.小组同学一起创作一首类似于《回忆》的歌曲,并录音分享。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堂音乐课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音乐的重要性和魅力,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分享表演,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需要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回忆-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和掌握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中提到的音乐知识和概念;2.学习和歌唱多首优美的中文歌曲,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歌唱技巧和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兴趣,促进其审美能力的提高。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回忆本单元主要以“回忆”为主题,让学生们学习并歌唱“一次就好”、“同桌的你”等多首优美的中文歌曲。
通过学习和演唱这些歌曲,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与情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理解。
具体内容如下:1.了解歌曲《一次就好》的背景和故事,手拍节奏,学习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并进行合唱;2.学习歌曲《同桌的你》的歌词和旋律,了解歌曲反映出来的主题和情感,进行个人或小组演唱;3.学习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的歌词和旋律,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进行自由创作和表演。
第二单元:音乐与情感本单元主要探讨音乐与情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们理解音乐是如何表达情感和情绪的,同时也提高学生们的情绪表达和自我理解能力。
具体内容如下:1.学习音乐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了解音乐中的各种情感和情绪,如快乐、伤感、悲痛等;2.学习歌曲《烟花易冷》的歌词和旋律,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进行个人或小组演唱;3.创作和演唱一首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歌曲。
教学方法1.合唱、个人演唱和小组合作表演等;2.借助音乐欣赏和演唱,让学生们深入感受和理解音乐的美与情感;3.运用情境教学、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们快速掌握和理解音乐知识和概念。
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演唱和合作等方面的评价,综合评定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能力;2.鼓励学生自主创作和表演,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传播音乐文化,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总结本教案旨在让学生们在愉悦的音乐氛围中,认识和掌握音乐知识和概念,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们的兴趣和爱好,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希望通过本教案的实施,为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让他们在音乐中收获知识和美好的回忆。
歌剧之夜---《回忆》教学设计【教学对象】八年级【课型】欣赏课【课时】1 课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音乐剧音乐,对音乐剧产生兴趣,乐于学习、了解歌剧与音乐剧的异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过程与方法:完整而充分聆听《猫》的选段《回忆》,以小组探究、合作的方式,探究音乐剧体裁的特点,感受音乐表达的情绪,提升欣赏音乐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1)能够感受、体验《回忆》的音乐的情绪,辨别演唱方法,对比音乐剧与歌剧的异同。
(2)初步了解安德鲁.洛伊德.韦伯的生平及成就。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在欣赏中感受音乐情绪,了解音乐剧及剧作家。
2、难点:听唱及对比分析。
【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1、师生互动。
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段我们之前学过的一首歌曲,请同学们演唱,老师为你们伴舞,好吗?2 、我说你答。
师:刚才这首乐曲曲名是什么?选自哪里?生:《扎红头绳》歌剧《白毛女》选段3、共同复习。
什么是歌剧?歌剧歌剧是以歌唱为主,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设计意图:从学生们熟悉的乐曲开始,加上舞蹈的表演,师生互动,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与学生们之间的距离。
)二、新课讲授1、认识音乐剧及作曲家韦伯。
音乐剧是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的一种歌剧体裁,由喜歌剧、小歌剧演变而来。
它融合了戏剧、音乐、舞蹈、歌唱及对白等多种艺术,介于古典与通俗之间。
安德鲁·洛伊德·韦伯英国作曲家(1948——)奠定现代派音乐剧,代表作《艾薇塔》、《猫》《歌剧魅影》、《日落大道》等(设计意图:明确音乐剧的概念,可以更清晰地了解音乐剧。
)2、欣赏音乐剧《猫》的片段并请同学们说一说感受。
(画面劲爆、玄幻,充满魔幻色彩)3、简介音乐剧《猫》及6位代表角色。
4、讲述魅力猫的经历师:请同学们看看魅力猫给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生:自主回答。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优秀教学设计《回忆》教案《回忆》教案教学目标通过对音乐剧欣赏,学生能够认识音乐剧是综合性的审美舞台消费艺术。
培养学生高尚的音乐兴趣,发展音乐鉴赏评析能力,提高了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本课以《猫》为载体,通过戏剧元素、舞蹈元素、音乐元素、舞美元素四方面让学生走近音乐剧 ,体验音乐剧音乐的特点。
教学难点积极主动的探究音乐剧中各种元素所起的作用。
教学策略1、通过听、辨、看来诱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运用直观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优化了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提问式导入师: 下面播放两剧目片段,请同学们判断播放的片段是属舞剧?歌剧?是音乐剧?(学生举手回答)媒体播放《白毛女》片段《如果•爱》片段。
当学生说出歌剧的答案时,教师马上提出:你能说出判断为音乐剧的理由吗?(学生回答问题)师: 音乐剧是综合性的审美舞台消费艺术.今天让我们一起步入这音乐剧的圣堂……(在这个环节里,主要是想通过作品的片断欣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音乐剧的兴趣)(二)、音乐剧的基本知识媒体播放音乐剧《猫》片段,看完音乐剧片段之后,回答这些问题:1.什么是音乐剧?2.音乐剧起源的时间和国家?(师生互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共同欣赏《猫》等图片。
)看完音乐剧片段之后,回答这些问题:问题1: 融合了各个艺术门类的特点,将音乐、舞蹈、话剧道白的特殊魅力紧密结合起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感情,从而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问题2:音乐剧诞生于上个世纪初的欧美大陆,其中,音乐源于地道的美国黑人的爵士音乐,舞蹈综合了爵士舞和踢踏舞。
1927年,隆•科恩的《水上舞台》掀开了音乐剧时代到来,其中的插曲《老人河》在当时家喻户晓,流传全球。
课件展示:音乐剧四大名剧《猫》、《歌剧魅影》、《悲惨世界》、《西贡小姐》,及其他们的海报和剧照。
(学生通过观看音乐剧大部分能说出构成音乐剧的三大要素。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多彩音乐剧《回忆》教学设计一、情景导入非常高兴能和同学们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
老师带给大家一段视频,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播放《猫》片段视频(PPT出示音乐剧)把音乐、歌唱、舞蹈、戏剧、舞美融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叫音乐剧。
【设计意图】:视频欣赏直观性强,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使学生在直观体验的过程中激发兴趣,引领学生总结视频中看到的艺术表现形式,出示音乐剧定义。
二、新课学习视频里描绘的是谁的形象?猫你从哪些方面感受到是猫的形象呢?模仿猫的动作、像猫一样的化妆造型等等。
如果没有传神的动作表演、设计精巧的服装造型、场景道具,演出就会大打折扣,可见表演、服装造型、场景道具都是音乐剧的重要组成部分。
刚刚的视频选自于音乐剧史上的经典之作《猫》。
(板书:音乐剧《猫》)(PPT出示a-d图片)a、在一个特殊的夜晚,杰瑞科猫族一年一度的聚会开始了。
b、他们聚集在一起等待领袖猫从众多成员中挑选一只上九重天获得新生。
c、形形色色的猫儿纷纷登场,他们用歌声和舞蹈尽情地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希望因此而被选中。
d、有一只蓬头垢面、丑陋衰老的猫,她曾是猫族中最美丽的猫,名叫“魅力猫”。
年轻时因羡慕外面的世界而离开了家族,现在她也想获得重生的机会。
她会被选中吗?让我们从音乐中寻找答案。
(播放《回忆》)【设计意图】:通过了解剧情为后面的赏析做铺垫。
1、聆听《回忆》你觉得魅力猫会被选中吗?你从音乐的哪些方面听出来了?小组讨论一下2、这段旋律名叫《回忆》,(板书——《回忆》Memory)是音乐剧《猫》中最经典的一个唱段。
从1981年《猫》剧上演至今有200多位知名歌手进行不同版本的翻唱。
老师也带来一段,听听看,歌曲由几段旋律构成?(PPT出示歌谱)师跟伴奏演唱歌曲《回忆》(中文歌词)3、这么经典动人的旋律你们也想试试吧?(PPT出示乐谱)A乐段,用竖笛吹奏一下乐谱。
演奏难点处理你觉得怎样演奏可以更好?小组之间讨论试一下。
回忆-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音乐中的回忆元素。
2.了解回忆和情感的联系。
3.学会用音乐表达内心情感。
二、教学重点1.回忆元素的理解与运用。
2.音乐表达情感的技巧掌握。
三、教学难点1.回忆元素的运用与情感表达的结合。
2.怎样通过音乐来表达情感。
四、教学内容1.回忆的定义和特点。
2.回忆元素在音乐中的运用和表现。
3.情感表达技巧的介绍和讲解。
4.通过模仿、创作等方式学习表达情感的方法。
五、教学方法1.演示法:老师通过唱歌、演奏等方式进行示范。
2.模仿法:让学生跟随老师模仿演唱或演奏。
3.创作法:通过创作歌曲、编排舞蹈等方式来表达情感。
4.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回忆和情感的联系,加深理解。
1.讨论教师提出的有关回忆的问题,或讨论学生对于某首歌曲、某个场景的回忆感受和表达方式。
2.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有关回忆和情感表达的练习或任务。
七、教学资源1.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材。
2.电视、音响设备等教学器材。
八、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情境,引入主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回忆元素在音乐中的应用和情感表达的技巧,教师在导入时可设计以下情境:一、放一段歌曲,让学生试着回忆起过去某个场景,让学生由此观察歌曲与回忆之间的联系。
二、教师现场弹奏一曲,让学生听音乐后,再谈一谈这首歌曲给自己带来的回忆与情感。
第二步:学习回忆元素教师介绍音乐中的回忆元素,比如:音高、节奏、音色、速度等,在教学过程中展示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听、然后做出思考。
第三步:学习情感表达技巧在音乐教学中,情感表达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教师可以介绍音乐的调性和气氛对情感表达的影响,让学生知道应该如何通过音乐来表达情感。
第四步:模仿和创作学生通过模仿老师的示范,先尝试学习表达回忆中的情感。
接着可以让学生动手创作,编写歌词、谱曲或舞蹈等,把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
第五步:巩固和提高学生通过巩固性练习和评估,进一步掌握表达回忆的元素和情感表达技巧,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