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皇室与三权分立
- 格式:pptx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38
孟德斯鸠之三权分立哲学0611294 王建飞首先,孟德斯鸠认为,人类的自由基本上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哲学上的自由,即能够行使自己的一直或者自己确信是在行使自己的一直;一种是政治上的自由,在探讨许多想法之后,孟德斯鸠站在法律的观点下了一个结论:自由是做法所律不禁止的一切事情而不被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的权利。
可以说政治自由是国家的目的、分权保障的目的,这是“法的精神”在政治社会中的最高体现。
他认为,在民主政体中,人民所拥有的仅仅是权力,而政治自由是另外一回事,它需要特殊的机制和措施才能保证。
如何保证一个人不去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呢?怎样的政体才能真正保障人类的政治自由呢?孟德斯鸠推出了他最崇拜的理想政体——君主立宪制。
他认为,防止权力滥用是政治自由的首要前提,而只有君主立宪制才能有效地防止权力滥用,从而真正确保人类的政治自由。
而防止权力滥用的最有效方法,莫过于建立一种能够以权力来制约权力的政体机制,而君主立宪制才是贯彻权力制约的最理想整体。
从这一政治自由的目的出发,孟德斯鸠系统地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分权制衡论。
孟德斯鸠把古今中外所有政体分为五大类,并把国家的权利区分为三种: 1立法权力;2有关国际法事项得执行权力-行政权力;3有关民事法律的执行权-司法权力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这种平安状态产生,必须有一个政府,而在这个政府统治下,公民不会惧怕另一个公民,也不会惧怕政府,是谓政治自由。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人或同一组织手上时,自由便不复存在,因人民会惧怕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执行来在残害他们。
而要是司法和立法不分开的话,自由也不存在;要是三种权力集中在一起的话,那一切都完了。
如果三种权力分开来,但各权力所掌握者却为同一阶层的人,虽然外表示共合国,但内部却和专制没两样。
因此三种权力必须权分立,互相制衡,方能避免走向专制,使人民有政治自由。
也就是说,所谓三权分立。
就是把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交由不同的国家机关执掌,通过法律规定的方式,即互相牵制,又互相保持平衡,而不能把这三种权力集中于一个人或一个机关手里。
英国宗教的考点:1.1534国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英王是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有权处理一切教会事务。
从此剥夺了教皇对英国教会的一切权力,变国会为国家机构组成部分。
改革后的英国教会称英国国教会。
2.启蒙运动最初产生在英国,却以法国为中心。
启蒙运动是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欧从精神上走出中世纪的思想解放运动的继续,启蒙运动思想家们进一步从理论上证明封建制度的不合理,从而提出一整套哲学理论,政治纲领和政府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个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
他们用“天赋人权”的口号来反对“君权神授”的观点,用“人人面前法律平等”来反对贵族的等级特权,进而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权。
启蒙运动为随后的资产阶级政治革命提供了思想与舆论的准备。
英国政治制度的形成:1.英国是近代史上第一个确立了宪政制度的国家。
2.1215年约翰王签署了《大宪章》。
《大宪章》作为贵族反抗国王专断权力的产物,确立了贵族和教会的封建特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其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确立了王权有限、法律至上的宪政原则。
3.1265年召开的“西门国会”时,除了贵族外,开始有各郡各派2名骑士和2名市民代表参加会议,大会议就由贵族会议发展成为等级代表会议。
4.查理一世君主专制统治,使王权与议会的矛盾不断加深,因此发生英国革命。
革命胜利后,英国废除了君主政体,建立了共和体。
但共和国政体下掌权的却是军事领袖克伦威尔。
查理二世回国后,旧王朝复辟,共和制度的实验遭到失败。
5.1689年英国议会宣布废黜詹姆士二世,承认威廉和玛丽共同统治英国,威廉提出了一个权力宣言,这就是著名的《权利法案》。
1688年的这场政治变革是通过不流血的政变实现的,史称“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历史意义在于以不流血的方式结束了复辟王朝的统治,粉碎了詹姆士二世恢复君主专制的企图,扭转了英国政治发展的方向,奠定了英国立宪君主制的基础。
6.1701年,议会又通过了《王位继承法》,明确规定以后英国王位不得传给天主教徒,议会可以议立新君,凡非出生于英国者不得担任议员和政府官员;非经议会两院的奏请,国王不得免除终身就职的法官职务;国家的一切法律非经议会通过一律无效。
三权分立制度三权分立制度学说历史编辑三权分立是一个政治学说,其主张政府的行政、立法与司法职权范围要分明,以免滥用权力。
三权分立的思想起源于《圣经》中神的三分,即圣子、圣父和圣灵。
三权分立原则的起源可追溯至亚里士多德时代,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著名的政体三要素论, 他首次把国家的政权划分为议事权、行政权和审判权,,并认为国家之治乱以三权是否调和为转移。
古罗马波里比阿在政体三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三要素之间要能够相互配合并相互制约。
17世纪,英国著名思想家洛克《政府论》的发表,表明现代意义上的分权理论初步形成。
洛克在《政府论》中,对权力分立理论有详尽的描述。
他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对外权,立法和行政权应该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关行使,行政和对外权由一个机关行使。
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属于国王,对外权涉及到和平与战争、外交与结盟,也为国王行使。
继洛克之后,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更进一步发展了分权理论,提出著名的“三权分立”理论。
他在《论法的精神》中,将国家权力分为三种: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所谓三权分立是通过法律规定,将三种权力分别交给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管辖,既保持各自的权限,又要相互制约保持平衡。
孟德斯鸠这一思想对美国的宪法制定者影响很大,美国宪法规定,国会可以弹劾总统,但是美国建国200多年来只有几个总统遭受弹劾提案,1868年,美国参议院仅以一票之差否决了对安德鲁·约翰逊总统弹劾案。
1974年,尼克松总统就因水门事件而主动宣布辞职,没有受到弹劾。
1999年美国参议院否决了对克林顿总统弹劾案。
分权目的编辑分权是为了防止权力过于集中导致权力滥用。
我国古代治理国家已经懂得这一点。
行政官员受都察院监督,并受法律约束。
即使在现代,立法、运用税款的权力通常掌握在代表人民意愿的人民代表大会中,司法权的独立在于防止执法机构滥权。
实现模式编辑三权分立的实现模式在各大资本主义国家有三权分立的格局所不同,而真实的情况是只有美国(总统制)实行“三权分立”,而其他绝大多数西方国家实行议会制(国会制)。
英国光荣革命后开创的政治设计的主要内容
英国光荣革命发生在1688年,导致国王詹姆斯二世被罢免,国王具有无限权力的时代也正式结束。
该革命开创了新的政治设计,主要内容如下:
1. 君主立宪制:英国君主制度的根本变化之一就是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这种制度旨在确保国王的权力不能单方面出现,国王必须遵守由议会制定的法律。
2. 三权分立:英国政治设计的另一个关键方面是三权分立。
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分别属于国王、议会和法院。
这有助于确保政治上的广泛参与和平衡。
3. 财政制度改革:英国政治设计还包括财政制度的改革。
国王不再有权利单方面决定税率和财政政策,这些权力将由议会行使。
4. 选举制度改革:英国政治设计的最后一个重要方面是选举制度改革。
议会选举法案的颁布确保了地方选民的投票权,并创造了新的选区,以确保选举的公正性和代表性。
这些重要的制度和政策变革,奠定了英国现代政治形态的基础,也对世界其他国家政治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二政治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试题1.英国皇室家族成员因其家族显赫、高贵出身深受世界各大媒体的格外关注。
英国《每日邮报》2月9日刊登的一组凯特王妃带小王子出游的照片,再次受到大众追捧。
对英国政体的认识,正确的是()A.英国的国家权力掌握在国王和王室手中B.国王和王室的存在符合英国的国家利益C.首相和内阁听命于英王及其王室D.王室的作用有时会大于内阁【答案】B【解析】A选项观点错误,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是国家象征,没有掌握国家权力,故排除。
B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和王室的存在符合英国的国家利益,故入选。
C选项观点错误,在英国首相和内阁不是听命于英王及其王室,故排除。
D选项观点错误,在英国王室的作用不会大于内阁,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英国政体2.在当代英国,国王、议会和内阁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内阁由议会产生,国王和内阁对议会负责B.议会由内阁产生,议会和内阁对国王负C.国王、议会和内阁权力相互分立,互不相干D.内阁对议会负责,国王按内阁的意志行使权力【答案】D【解析】国王、议会和内阁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内阁对议会负责,国王按内阁的意志行使权力。
故ABC项错误。
本题选D项。
【考点】国王、议会和内阁三者之间的关系点评:在题目中提到“关系”时,既要考虑其区别,又要考虑其联系。
同时注意关系是双向的,相互的。
审清是侧重哪一方面。
关系型选择题主要考查教材中有联系的基础知识之间的关系。
正确解答此类题,一是要认识关系内容;二是要理解到位,不能把关系搞反了。
3.英国国王只是“虚位君主”,法国总统则是国家行政权力的中心。
这是因为()A.英国实行封建君主专制,法国实行民主共和制B.英国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法国实行半总统半议会制C.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法国实行民主共和制D.英国是封建君主掌权,法国是资产阶级掌权【答案】B【解析】英国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国国王只是“虚位君主”。
法国实行半总统半议会制法国总统则是国家行政权力的中心。
2024年深圳市中考历史易错易混: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议会和王权的斗争
1.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国王詹姆士一世推崇“君权神授”的理论,强行征税,使议会和王权处于对立状态。
英国的传统,在1215年颁布《大宪章》,逐步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
议会由上下两院构成,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平民代表组成,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议会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革命的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革命的发生
查理一世继续推行君主专断政策。
1628年,议会向国王呈递了《权利请愿书》限制王权,议会与王权的矛盾激化。
革命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查理一世挑起内战。
1649年,国王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英国共和国的权利落在了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军队手里。
《权利法案》
1.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议会决定玛丽和威廉入主英国,史称“光
荣革命”
2.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目的:以法律的形式限制国王权力
主要内容: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不能停止法律执行,不得征收捐税,任何天主教徒不得担任国王等。
3.历史意义: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君主立宪制。
美国的独立
独立战争的序幕
“美国人”的构成:
第1 页共4 页。
英美法三国政体的异同及原因探析作者:陈绵青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6年第09期摘要:英美法三国在政治发展过程中分别形成了君主立宪制、总统制和半总统制三种政体,三种政体却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都是代议制民主形式,坚持分权制衡原则和法治原则。
三种政体异同的背后缘由于各自国家的特殊历史和经济文化背景。
关键词:君主立宪制总统制半总统制作为当今世界知名大国,英美法三国不仅在以其综合实力傲居世界首列,更重要的是作为典型的西方民主国家,本文在分析英美法三国政体的异同基础上,着重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探析。
一、英美法三国政治体制的不同点英国是典型的君主立宪制。
其特点是“虚”“实”结合,议会至上。
在英国政体中,保留英国封建时期一直存在的国王,国王是血缘世袭,作为国家元首,是维护国家统一的纽带,最高的象征,没有实际权力。
英国议会由国王、上院和下院三部分组成,其中上院议员是由英国贵族担任,不享有实际的权力。
议会掌握着立法权,享有最高权威。
内阁行使行政权,内阁首脑由议会的下院多数党领袖选担任,并取得国王的授权,内阁由内阁首脑组建,成员必须是议会会员,内阁对议会负责。
在具体政治运行中,若下院对内阁产生不信任案,内阁要么辞职,要么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美国是总统共和制的典型代表。
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有一定的任期,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总统的实际权力非常广泛,有权提名任命副总统及各部部长,直接组织和领导政府。
政府不对国会负责,只对总统个人负责。
在国家紧急状态下,总统既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又是三军总司令。
三权分立、相互制衡是美国政治体制的特色。
国家权力分为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三权相互横向平行分立,分别由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掌握。
法国是半总统制的典型国家,据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宪法,它是指以总统为国家权力中心,以总理为政府首脑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
总统一届7年,可以连选连任。
英国是三权分立吗这种制度能让国家更加强大吗英国拥有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其中包括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
这种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各个权力机关之间的制衡与互相监督,以避免其中一权力机关垄断权力,从而进一步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首先,三权分立制度能够防止政府滥用权力。
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分离确保了政府部门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监督,不会无限制地扩张权力,从而保护了公民的自由。
立法过程经过公开的辩论和程序,需要充分的审议和讨论,同时,司法机关能够对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和制裁,确保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其次,三权分立制度能够增加政策的质量和稳定性。
由不同机构负责制定政策,有助于提高政策的制定过程中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各个权力机关的角色和职能不同,有各自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就政策进行更全面的评估和考虑,从而确保政策的质量和可行性。
此外,三权分立制度能够稳定政府的运行,减少政策的反复更改,使国家更加稳定和可预测。
另外,三权分立制度能够促进政府的透明和问责。
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分离确保了司法机构能够独立地对政府行为进行审查和裁决,因此政府的决策和行为更容易受到公众的监督和评判。
此外,立法权的独立性也能够确保政府在制定法律时不会受到行政权的干扰,同时公众和媒体也能够通过立法程序对政府的决策提出质疑和反对。
然而,三权分立制度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不同权力机关之间的分工与协作需要一定的沟通和协调,以确保政府的正常运作。
如果不同权力机关之间存在互相制约和利益冲突,可能导致政府的效率和决策的延迟。
其次,三权分立制度可能会导致政府的责任不明确,特别是在政策实施和效果评估方面。
政府部门责任分散,可能会导致问题的推诿和责任的模糊。
总体来说,英国的三权分立制度能够帮助国家更加强大。
通过权力的制衡与制约,可以防止政府滥用权力,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三权分立制度有助于提高政策的质量和稳定性,增加政府的透明和问责。
然而,三权分立制度也需要保持机构之间的协作和沟通,以确保政府的正常运作。
英国的立法制度英国作为一个古老的国家,立法制度也是一直受到重视,被誉为是“民主立法国家”。
英国立法规章体系是由国王,议会及法院三权分立的协调共存结构体系统成的。
英国立法制度诞生于中古时期至今,在历经不同历史时期和制度变革中经历了多次演变。
几百年来,英国的立法制度一直坚持着“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
英国立法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三权分立”。
国王代表立法机关的最高权力,可以出具法令,即立法。
议会是英国立法机关的次高权力,英国议会由英国国会(即下议院和上议院)构成,它们决定国家政策及法律,制定法律法令,但这些法令只有经过国王的批准才能生效。
法院负责对法律的进行解释和执行,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行和行为的合法性。
英国的立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从而形成了现今的英国法律,主要是受到三权分立的理念的指导。
从中世纪以来,英国的立法越来越重视民意,以满足人民对于“政治公正”“社会公正”的追求。
此,英国立法制度经历了多次演变,发展出适应新形势及新要求的法律体系,体现了英国传统的司法制度,为市民提供了公平的司法服务。
英国的立法法本以及宪法的基本规则是经过不断的修改而发展而来的。
根据《大宗法》(Magna Carta)的原则,改革者爱德华一世(Edward I)制订了一套法律,就是炎黄子孙熟悉的《黄金法》(Golden Charter)。
就是现在英国各项法律的根基。
此后,英国政府不断修订,并施行了很多法律,包括《英格兰法》(English common law),《成文法》(statutory law),《行政法》(Administrative law),《税法》(Tax law)和《国际法》(International law)。
经过不断演变,加上英国的法官发挥的重要作用,英国的立法体系也不断得以完善,政府也越来越重视议会的作用,以保证民意的代表性,实现立法制度的民主化。
受到三权分立原则及各种法律的制定,英国秉承了民主政治原则,法律来源于其他国家,吸收其他政治理念,从而形成了它自己独特的法律体系,制造出兼容且合理的法律系统,实现了人民的政治及社会权利,而这也正是《黄金法》提倡的“行政公正”和“司法公正”的重要内容。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专项训练:材料分析题方法总结与专练附解析(4)解析一、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综合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88年改变不过是四十年代英国革命的完成。
显然,资产阶级、新贵族与王权的妥协是他们之间尖锐斗争的产物。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图采用和平的手段和合法的形式把王权改造成维护自己利益的工具……改变后,英国的资产阶级专政稳定下来,以议会为核心的政治制度,决定了一百年间英国政治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庄建镶《评英国1688年政变中资产阶级、新贵族与王权的妥协》材料二:由于英国煤的蕴藏量非常丰富,建立工厂十分方便。
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使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
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因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三:纺织工业、采矿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引起对改进过的运输工具的需要,这种运输工具可以运送大宗的堞和矿石。
1830年以后,公路和水路受到了铁路的挑战。
短短数年内,铁路支配了长途运输,能够以比在公路或运河上所有可能有的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运送旅客。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中“1688年政变"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以议会为核心的政治制度”的名称。
(2)材料二中“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与哪位人物进行技术革新有关?“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指的是什么时代?(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铁路的出现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指出标志着铁路时代开始的历史事件。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 14 世纪到 17 世纪,古典的希腊、罗马文化以一种新的和有成果的方式被重新发现了。
欧洲的基督徒们对古典文化产生了新的兴趣,承认古典文化有不可怀疑而长期被忽视了的价值。
在这种新的兴趣推动下,古典文化在演说和艺术中得到广泛使用,并且在文学、建筑、雕刻和绘画中表现出对中古文化的反对。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七课同步练习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十二铜表法》的条款虽然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
但它的颁布仍然被看作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它()A.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B.内容广泛且条文清晰C.规定了严酷的债务奴隶制D.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2. 英国革命期间,议会中有人说:“如果我们击溃了国王99次,他和他的后代依然是国王;而如果国王击败我们,哪怕是一次,所有的人都要被绞死,我们的子孙一定要沦为奴隶。
”这种思想是当时革命队伍中相当多的人所共有的。
即无论如何,英国不能没有国王,而以议会为代表的革命力量无论如何不能成为国王的阶下囚。
这说明当时英国()A.希望保留君主专制制度B.君主立宪制有群众基础C.欲为革命披上合法外衣D.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弱小3.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正确解读应该是( )A.国王有权废除法律和任意征税B.国家政权由君主和议会共同执掌C.君主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D.保留王位,但王权受到法律限制4、诚然,重大事件或者活动前都要宣布誓词,在某一文件颁布后,英国国王的誓词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见下图)。
请问该文件是(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宜言》D.《法典》5.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这样评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的爆炸。
”这里的新酒是指()A.议会逐渐成为国家权力中心B.国王仍然掌握国家权力C.革命过程中没有发生战争D.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6.史学界有- -种说法,认为“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 )A.君主专制B.君主立宪制C.总统制D.民主共和制7、17世纪初,来自苏格兰的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狂热地推崇哪一理论,使议会与王权处于对立状态()A.君权神授B.王权有限C.王在法下D.权力分散8.2014年6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温莎宫会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三权分立制度(分立,制度)第一篇: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特点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特点三权分立的思想最初是由洛克、孟德斯鸠等人提出的,尤其是孟德斯鸠系统地对其内容进行了阐述。
他的三权分立思想中既强调权力的分工,又强调权力的制衡,这对美国三权分立的确立产生了深远影响。
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是独立战争后,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在1787年美国宪法中所确立的政权组织形式。
其主要内涵是指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分别由国会、总统与法院行使,三权彼此独立,但又互相制约、保持均衡的一项政治制度,所以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是三权既分工又互相牵制的综合体。
美国200多年的历史也已经证明:三权分立制度对于维护美国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功不可没。
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美国三权分立制度从权力的来源上保障各自的独立性,使三种权力保持平行,是一种严格的三权分立模式。
三大部门权力来源不同,相互平行。
根据这个原则所设计的体制,国会参议院议员由各州选民选举(最初是由各州议会选举产生,1913年第十七条修正案生效后改为现制),众议员由各选区选民选举产生;总统由选民选出的选举人组成的选举团选出;联邦各级法院的法官由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但一旦被任命,如无失职行为就终身任职。
因此,三个机关的地位是平行的,其中没有一个是最高权力机关。
2、三权分立体制下的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在动态的运作过程中维持彼此之间的制衡关系。
三权的分立与制衡不是简单的权力分配,也不是简单的权力制约,而是在动态的权力运作过程中体现各自的价值,展现各自的权威,实现相互的协作。
这也是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重要区别。
君主专制的集权统治下,国家权力是僵化的,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权力分工,君主是绝对权威。
而在美国制宪者的设定下,国家权力的任何一方均不拥有绝对权。
宪法根据各自特点赋予每种权力以威力的同时,又为每种权力戴上了“紧箍咒”。
三权分立制度三权分立制度就是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别由三个机关独立行使,并相互制衡的制度。
三权分立制度是根据近代分权学说建立起来的。
近代分权学说由英国的J.洛克倡导,由法国的孟德斯鸠完成。
它建立的根据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理论基础是与社会契约论相结合的近代自然法学说。
三权分立制度为绝大多数的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关组织与活动的基本制度。
但因各国国情不同而有不同的形式。
简介三权分立是美国的一项重要制度。
三权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部分,这三权各司其职,相对独立,但又保持制衡。
三权分立经过亚里士多德、洛克、孟德斯鸠等人的发展,已经初具雏形。
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在三权分立思想的影响下,对其进一步发展,设定了三权分立的宪法模式,成为美国政治生活的一大特色。
三权分立的思想最早应追溯到亚里士多德。
他认为国家的职能分为议事、行政和审判三个方面,这就是他的“政体三要素”论,为分权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
古希腊的波里比阿在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国家的这三种权力在分工的基础上又互相牵制,以维护政体的平衡。
权力制衡的思想开始出现。
17世纪,英国人洛克则创立了资产阶级分权思想的先河。
他认为,政治权力应分为立法、执行和外交三个方面。
对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产生有直接深远影响的应是孟德斯鸠。
他在《论法的精神》中详细系统地阐释了三权分立思想。
这个思想取得了反对封建专制政权的胜利。
孟德斯鸠认为:“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他把国家权力三分化:立法权是制定、修改或废止法律的权力,这项权力应体现公意,应由全体人民来行使;行政权是用以媾和或宣战,派遣或接受使节,维护公共安全,防御侵略,应当由国王行使;司法权是惩罚犯罪、解决私人争诉的权力,由法院行使。
同时,他进一步指出了分权的必要性:“当立法权力、行政权力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力不同立法权力行政权力分立,自由也就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