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遗传学和群体遗传学习题和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4.26 KB
- 文档页数:2
第八章群体遗传学(答案)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基因库是:A.一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B.一孟德尔群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C.所有生物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D.所有同种生物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E.一细胞内的全部遗传信息2.一个有性生殖群体所含的全部遗传信息称为:A.基因组B.基因文库C.基因库D.基因频率 E.基因型频率*3. 一个遗传不平衡的群体随机交配()代后可达到遗传平衡。
A.1 代B.2 代C.2 代以上D.无数代E.以上都不对4. 在 10000 人组成的群体中,M 型血有3600 人, N 型血有 l600 人. MN 型血有 4800 人,该群体是:A.非遗传平衡群体B.遗传平衡群体C.χ2检验后,才能判定D.无法判定 E. 以上都不对*5 .遗传平衡定律适合:A.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C. X-连锁基因D. A+B E. A+B+C*6 .不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是:A.群体的大小B.群体中个体的寿命C.群体中个体的大规模迁移D.群体中选择性交配E.选择7.已知群体中基因型BB、 Bb 和 bb 的频率分别为 40%, 50%和 10%, b 基因的频率为:A.B.C.D.E.8.先天性聋哑 (AR)的群体发病率为,该群体中携带者的频率是:PTC味盲为常染色体隐性性状,我国汉族人群中 PTC味盲者占9%,相对味盲基因的显性基因频率是:下列哪项不会改变群体的基因频率:A.群体变为很小B.群体内随机交配C.选择放松D.选择系数增加E.突变率的降低11.最终决定一个体适合度的是:A.健康状况B.寿命C.性别D.生殖能力E.生存能力12.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某种遗传病患者经治疗,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存活并生育子女,若干年后,该疾病的变化是:A.无变化B.发病率降低C.发病率升高D.突变率升高E.发病率下降到零13.选择放松使显性致病基因和隐性致病基因频率:A.同样的速度增加 B. 同样的速度降低 C. 显性致病基因频率增加快,隐性致病基因频率增加慢D.显性致病基因频率降低快,隐性基因频率降低慢 E. 二者那不变14. 近亲婚配后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提高的倍数与致病基因频率q 的关系是:A. q 越大,提高的倍数越多B. q 越小,提高的倍数越多C.提高的倍数与 q 无关D.无论 q 的大小,提高的倍数都一样E.以上都不对*15. 遗传平衡群体保持不变的是:A.基因频率B.基因型频率C.群体的大小D.群体的适合范围E.A十 B*16 .一对夫妇表型正常,妻子的弟弟是白化病(AR)患者。
《遗传学》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遗传与变异2、遗传变异3、遗传学二、填空题:1、1883年,德国动物学家魏斯曼(A.Weismann)提出。
2、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但当时并未引起重视,直到年,由三个植物学家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植物上,得出与孟德尔相同的遗传规律,这时遗传学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
3、1903年和首先发现了染色体的行为与遗传因子的行为很相似,提出了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的假设。
4、遗传学诞生后,遗传学名词是1906年由英国的教授提出来的。
5、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创造了一词来代替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并且还提出了和概念。
6、1910年,和他的学生用果蝇做材料,研究性状的遗传方式,得出,确定基因直线排列在染色体上,创立了以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为核心的。
7、1940年以后,以红色面包霉为材料,系统地研究了生化合成与基因的关系,于1941年提出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假说。
8、1944年,等用肺炎双球菌做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9、1951 发现跳跃基因或称转座因子。
10、1961年,法国分子遗传学家以E.coli为材料,研究乳糖代谢的调节机制,提出了。
11、分子遗传学时期以1953年美国分子生物学家和英国分子生物学家提出的为开始。
三、选择题:1、遗传学有很多分支,按(),可分为宏观与微观,前者包括群体遗传学(Population genetics)、数量遗传学(Quantitative gentics);后者包括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核外遗传学(Extranuclear G.)、染色体遗传学(Chromosomal G.)、分子遗传学(Molecular genetics)。
A、按研究对象分B、按研究范畴分C、研究的层次分D、研究的门类2、遗传学名词是1906年由英国的贝特森William Bateson教授提出来的,并且他还提出了()等概念。
医学遗传学复习思考题第1章1.名词:遗传病: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家族性疾病:指表现出家族聚集现象的疾病先天性疾病:临床上将婴儿出生时就表现出来的疾病。
2.遗传病有哪些主要特征?分为哪5类?特征:基本特征:遗传物质改变其他特征:垂直传递、先天性和终生性、家族聚集性、遗传病在亲代和子代中按一定比例出现分类: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病、体细胞遗传病、线粒体遗传病3、分离律,自由组合律应用。
第2章1。
名词:(第七章)核型:一个体细胞的全部染色体所构成的图像称核型核型分析:将待测细胞的全部染色体按照Denver(丹佛)体制经配对、排列,进行识别和判定的分析过程,成为核型分析Denver体制:指1960年人类染色体研究者在美国丹佛市聚会制定的人类有丝分裂染色体标准命名系统,Denver体制主要依据染色体大小和着丝粒位置等形态特点,将人类体细胞的46条染色体分为23对,7组,其中22对为男女所共有,称常染色体,以长度递减和着丝粒位置依次编号为1~22号,另外一对与性别有关,随性别而异,称性染色体。
Xx代表女性,而xy代表男性。
2.莱昂假说(1)雌性哺乳动物间期体细胞核内仅有一条染色体有活性,其他的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而呈异固缩状态的x染色质,在遗传上失去活性。
(2失活发生在胚胎发育的早期(人胚第16天);在此之前体细胞中所有的x染色体都具有活性.(3)两条X染色体中哪一条失活是随机的,但是是恒定的。
3.染色质的基本结构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为核小体;主要化学成分DNA 和组蛋白;分为常染色质、异染色质。
第3章1.名词:基因:基因组中携带遗传信息的最基本的物理和功能单位。
基因组:一个体细胞所含的所有遗传物质的总和,包括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
基因家族:指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同源基因.2.断裂基因的结构特点,断裂基因如何进行转录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由若干个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互相间隔开但又连续镶嵌而成,去除非编码区再连接后,可翻译出由连续氨基酸组成的完整蛋白质,这些基因称为断裂基因,一个断裂基因能够含有若干段编码序列,这些可以编码的序列称为外显子。
遗传学试题库及答案 (12套 )遗传学试题库(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1、外显子2、复等位基因3、F因子4、母性影响5、伴性遗传6、杂种优势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假设这两个位点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若把真实遗传的高茎黄子叶个体与矮茎绿子叶个体进行杂交,F2中矮茎黄子叶的概率为。
2、人类中,苯丙酮尿症的常染色体隐性纯合体是一种严重的代谢缺馅。
如果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一个正常表型的儿子。
问:儿子是此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3、大麦中,密穗对稀穗为显性,抗条诱对不抗条诱为显性。
一个育种工作者现有一个能真实遗传的密穗染病材料和一个能真实遗传的稀穗抗病材料,他想用这两个材料杂交,以选出稳定的密穗抗病品种,所需要类型有第______代就会出现,所占比例为_______,到第________代才能肯定获得,如果在F3代想得到100个能稳定遗传的目标株系,F2代至少需种植_________株。
4、某一植物二倍体细胞有10条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前期Ⅰ可观察到个双价体,此时共有条染色单体,到中期Ⅱ每一细胞可观察到条染色单体。
5、人类的性别决定属于型,鸡的性别决定属于型,蝗虫的性别决定属于型6、有一杂交:CCDD × ccdd,假设两位点是连锁的,而且相距20个图距单位。
F2中基因型(ccdd)所占比率为。
7、遗传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义遗传力是_________方差占________方差的比值。
遗传力越_____,说明性状传递给子代的能力就越_____,选择效果越________。
8、萝卜甘蓝是萝卜和甘蓝的杂种,若杂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36,甘蓝亲本产生的配子染色体数为9条,萝卜单倍体数应为______条,可育的杂种是________倍体。
9、在臂间倒位情况下,如果倒位环内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一次交换,则后期将形成四种形式的染色体即染色体,染色体,染色体,染色体。
遗传学试题库一、名词解释遗传学(Genetics):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
遗传(heredity, inheritance): 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似现象。
变异(variation):生物个体之间差异的现象。
性状(traits):一个个体从亲代传递到下一代的特性。
基因(Gene): 携带从一代到下一代信息的遗传的物质单位和功能单位。
基因座(Locus,复Loci):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特定位置;基因在遗传图谱上的位置。
基因型(Genotype):一个生物个体的遗传组成,包括一个个体的所有的基因。
表现型(Phenotype):生物体在基因型的控制下,加上环境条件的影响所表现性状的总和。
等位基因(Alleles):在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座相同,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显性和隐性(Dominant and recessive):孟德尔把相对性状中能在F1显现出来的叫显性,不表现出来的叫隐性。
测交(test cross):即把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合体亲本杂交,来测验显性个体基因型的方法。
染色质:是在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 组成的,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一种无定形物质。
常染色质:是构成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折叠压缩程度低,染色较浅且着色均匀。
异染色质:折叠压缩程度高, 处于聚缩状态,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较深的染色质组分。
染色体:是指细胞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 由染色质聚缩而成的具有固定形态的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
拟表型:环境改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有时与由某基因引起的表型变化很相似,这叫做拟表型。
不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F1显现中间类型的现象。
并显性: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
镶嵌显性:双亲的性状在后代的同一个体不同部位表现出来,形成镶嵌图式,这种显性现象称为镶嵌显性。
致死基因:导致个体或细胞死亡的基因称致死基因。
必需基因:是那些当其突变后能导致致死表现型的基因。
《动物遗传学》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白猫与黑猫交配, F1都是白猫。
F1相互交配, F2中白、黑、棕三种小猫的比例为12:3:1,是以下哪一种原因引起的。
( )A、显性上位作用B、隐性上位作用C、抑制作用D、互补作用正确答案:A2、下列那种方式不属于转录水平的调节:( )A、诱导B、衰减子的作用C、反义控制D、阻遏正确答案:C3、对大多数基因来说,CpG序列甲基化:( )A、促进基因转录B、抑制基因转录C、与基因转录无关D、对基因转录影响不大正确答案:B4、关于重复力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重复力是一个组内相关系数B、重复力越高说明需要度量的次数越多C、重复力是衡量同一个体某一数量性状多次度量值之间的相关程度的指标D、重复力反映了一个性状受到遗传效应和持久环境效应影响的大小正确答案:B5、细胞癌基因的激活方式是( )A、基因扩增B、启动子插入C、以上都是D、点突变正确答案:C6、碱基替换是基因突变的重要分子基础之一。
碱基转换指的是( )A、碱基类似物替换正常碱基B、嘌呤替换嘌呤C、嘌呤替换嘧啶D、嘧啶替换嘌呤正确答案:B7、以下哪一种 DNA属于左手双螺旋? ( )A、B-DNAB、Z-DNAC、C-DNAD、A-DNA正确答案:A8、数量性状的表型值可以剖分为( )A、加性效应和环境效应B、基因型值、环境效应和加型效应C、加性效应和剩余值D、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正确答案:C9、一个婴儿表现女性特征,她的体细胞中有一个巴氏小体,这个婴儿是( )A、Turner综合征B、Down综合征C、KlinfelterD、正常的正确答案:D10、真核生物启动子不包含的元件是:( )A、TATA 盒B、GC盒C、CAAT盒D、Pribnow 盒正确答案:D11、如果用三点测验法对三对连锁基因定位,必须进行( )。
A、两次杂交和两次测交B、三次杂交和三次测交C、杂交、自交和回交各一次D、一次杂交和一次测交正确答案:D12、在一个突变过程中,一对额外的核苷酸插入DNA内,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A、完全没有蛋白产物;B、产生的蛋白中有一个氨基酸发生变化;C、产生的蛋白中有三个氨基酸发生变化;D、产生的蛋白中,插入部位以后的大部分氨基酸都发生变化。
第十四章群体遗传与进化一、填空题1、一个由可以相互交配的个体组成的群体叫,一个群体所有个体所有基因的总和构成该群体的。
2、理想群体是指,,,和的群体。
3、在随机交配的条件下,遗传不平衡的群体只要即可以达到遗传平衡。
4、遗传平衡群体是指和世代保持不变的群体。
5、某遗传病患者100人,育有子女25人;患者同胞420人,育有子女525人。
则患者的适合度为,选择系数是。
6、Hardy-Weinberg定律认为,在()在大群体中,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各世代间的()频率保持不变。
在任何一个大群体内,不论初始的基因型频率如何,只要经过(),群体就可以达到()。
7、假设羊的毛色遗传由一对基因控制,黑色(B)完全显性于白色(b),现在一个羊群中白毛和黑毛的基因频率各占一半,如果对白色个体进行完全选择,当经过()代选择才能使群体的b基因频率(%)下降到20%左右。
8、在一个遗传平衡的植物群体中,红花植株占51%,已知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该群体中红花基因的频率为(),白花基因的频率为(),群体中基因型RR的频率为(),基因型Rr的频率为(),基因型rr的频率为()。
9、在一个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隐性基因a的频率g=0.6。
在自交繁殖过程中,每一代都将隐性个体全部淘汰。
5代以后,群体中a的频率为()。
经过()代的连续选择才能将隐性基因a的频率降低到0.05左右。
10、人类的MN血型由LM和LN这一基因控制,共显性遗传。
在某城市随机抽样调查1820人的MN血型分布状况,结果如下:M型420人,MN型672人,N型708人。
在该人群中,LM基因的频率为(),LN基因的频率为()。
11、在一个金鱼草随机交配的平衡群体中,有16%的植株是隐性白花个体,该群体中显性红花纯合体的比例为(),粉红色杂合体的比例为()。
(红色对白色是不完全显性)12、对于显性不利基因的选择,要使某显性基因频率从0.5降至0需经()代的选择。
《动物群体与数量遗传学》课程练习题库第一部分总练习题(含参考答案)一、总练习题1.在小鼠群体中,A座位上有两个等位基因(A1和A2)。
研究表明在这个群体中有384只小鼠的基因型为A1 A1,210只小鼠的基因型为A1 A2,260只小鼠的基因型为A2 A2。
问该群体中这两个等位基因的频率是多少?2.在实验室里的一个随机交配的果蝇群体中,4%的果蝇体色为黑色(黑色即常染色体隐性基因b 决定),96%为棕色(正常体色,B基因决定)。
如果这个群体达到了Hardy-Weinberg平衡,B、b 的等位基因频率是多少?BB和Bb的基因型频率是多少?3.一个随机交配的隔离的野生鸡群,三种羽色鸡的比例为黑羽490只:灰羽420只:白羽90只。
试对此比例加以解释。
4.一个基因型频率为D=0.38,H=0.12,R=0.50群体达到遗传平衡时,其基因型频率如何?为什么?5.MN血型的基因频率,白人是L M=0.54,L N=0.46;澳大利亚土著居民是L M=0.18,L N =0.82。
假如对白人的男性与澳大利亚土著女性结婚所生的1000个后代进行调查,可望M型、MN型、N型各有多少人?6.苯酮尿症是在隐性基因纯合体中表现出来的遗传病。
以万分之一的比例产生苯酮尿症后代的群体里,以杂合状态保持该基因的人(带基因者)占总数的百分之几?在2万人中有1人的群体里,其出现率又是多少?7.已知牛角的有无由一对常染色体基因控制,无角(P)为显性,有角(p)为隐性。
计算一个无角个体占78%的平衡群体的基因频率。
8.在一个随机交配的牛群中,无角牛比率为64%,其余的都是有角牛。
问:(1)该牛群中无角基因频率和有角基因频率各是多少?(2)牛群中有多大比率的纯合无角牛和杂合牛?(3)如果从此代开始淘汰所有的有角牛,那么,在第5世代还会出现多人比率的有角牛?9.芦花基因B和非芦花基因b是二对位于鸡的Z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已如某鸡群的母鸡中非芦花鸡的比率为1/1000。
绪论1、名词解释1.遗传学2.遗传3.变异二、选择题1.1900年()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1)达尔文(2)孟德尔(3)拉马克(4)克里克2.建立在细胞染色体的基因理论之上的遗传学, 称之 ( )。
(1)分子遗传学(2)个体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4)经典遗传学3.遗传学中研究基因化学本质及性状表达的内容称( )。
(1)分子遗传学(2)个体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4)细胞遗传学4.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年。
(1)1859 (2)1865 (3)1900 (4)19105.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1)J·Lamarck (2)T·H·Morgan (3)G·J·Mendel (4)C·R·Darwin 6.公认细胞遗传学的奠基人是():(1)J·Lamarck (2)T·H·Morgan (3)G·J·Mendel (4)C·R·Darwin第1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一、名词解释1.同源染色体2.超数染色体3.无融合生殖4.核小体(nucleosome)5.染色体组型(karyotype)6.联会7.双受精8.胚乳直感9.单倍体10.细胞周期2、是非题(对打“√”,错打“×”)1.联会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成员,在减数分裂的后期Ⅱ时发生分离,各自移向一极,于是分裂结果就形成单组染色体的大孢子或小孢子。
()2.在减数分裂后期Ⅰ,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细胞的两极,实现染色体数目减半。
()3.高等植物的大孢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所产生的4个大孢子都可发育为胚囊。
()4.在一个成熟的单倍体卵中有36条染色体,其中18条一定来自父方。
()5.外表相同的个体,有时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后代,这主要是由于外界条件影响的结果。
()6.染色质和染色体都是由同样的物质构成的。
遗传学各章习题及答案《遗传学》试题库一、《遗传学》各章及分值比例:(x%)(一)绪论(3-5%)(二)遗传的细胞学基础(5-8%)(三)孟德尔遗传(12-15%)(四)连锁遗传和性连锁(15-18%)(五)数量性状的遗传(10-13%)(六)染色体变异(8-10%)(七)病毒和细菌的遗传(5-7%)(八)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5-7%)(九)基因突变(8-10%)(十)细胞质遗传(5-7%)(十一)群体遗传与进化(10-12%)二、试题类型及分值:(x分/每题):1.名词解释(3-4)2.选择题或填空题(1-1.5)3.判断题(1-1.5)4.问答题(5-7)5.综合分析或计算题(8-10)三、各章试题和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教材1章,3-5%)(一)名词解释:1.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2.遗传与变异:遗传是亲子代个体间存在相似性。
变异是亲子代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二)选择题或填空题:a.单项选择题:1.1900年(2)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1)达尔文(2)孟德尔(3)拉马克(4)魏斯曼2.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3)年。
(1)1859(2)1865(3)1900(4)19103.普遍认为遗传学的奠基人就是(3):(1)jlamarck(2)thmorgan(3)gjmendel(4)crdarwin4.公认细胞遗传学的奠基人是(2):(1)jlamarck(2)thmorgan(3)gjmendel(4)crdarwinb.填空题:1.mendel提出遗传学最基本的两大定律是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2.morgan提出遗传学第三定律是:连锁、交换定律;3.遗传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4.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是:遗传、变异和选择(三)判断题:1.后天赢得的性状可以遗传(×);2.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将构成物种(√);3.遗传、变异和人工挑选将构成品种、品系(√);4.种质同意体质,就是遗传物质和性状的关系(√)。
数量遗传学试题答案(2008.05)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 数量性状:遗传上受许多微效基因控制,性状变异连续,表型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性状,如生长速度、产肉量、产奶量等。
2. 永久性环境:对某一特定个体的性能产生持久影响,而且是以相似的方式影响一个个体的每个记录的环境。
3. 基因的平均效应:在一个群体内,携带某一基因的配子,随机和群内的配子结合,所形成的全部基因型的均值与群体平均基因型值的离差。
4. 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s locus,QTL):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在基因组中的位置,控制数量性状的单个基因或染色体片段。
5. IBD基因:亲属个体共享的来自某一共同祖先的等位基因。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数量遗传学是采用生物统计学和数学分析方法研究数量性状遗传规律的遗传学分支学科。
2. 数量性状的基因型值是由基因的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上位互作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3. 家畜中,共同环境效应的主要来源是母体效应和采食竞争。
4. 根据性状的表型变异、遗传机制和受环境影响的程度可将性状分为数量性状、质量性状和阈性状3类。
5. 重复力估值高,说明性状受暂时性环境效应影响小,每次度量值的代表性强,所需度量的次数就少。
6. 遗传相关通常用亲子相关法和同胞相关法来估计。
7. 遗传力通常用亲子资料和同胞资料来估计。
8. 数量性状的遗传参数包括遗传力、重复力和遗传相关。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题1分,共10分)1. 决定数量性状的基因是微效多基因。
(√)2. 基因的加性遗传效应不能稳定遗传给后代。
(×)3. 重复力是以个体多次度量值为组的组内相关系数。
(√)4. 通径分析是以图解方式阐明变量(性状)之间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
(√)5. 遗传力是指遗传(或基因型值)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
(√)6. 近交使群体一致,杂交使群体分化。
《数量遗传学》思考题第一章绪论数量遗传学的研究对象是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1.性状(trait, character):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征与特性的统称。
如毛色、角型、产奶量、日增重等。
2.根据性状的表型变异、遗传机制和受环境影响的程度可将性状分为数量性状、质量性状和阈性状3类。
数量性状(Quantitative traits)遗传上受许多微效基因控制,性状变异连续,表型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性状,如生长速度、产肉量、产奶量等。
质量性状(Qualitative traits or characters)遗传上受一对或少数几对基因控制,性状变异不连续,表型不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性状,如毛色、角的有无、血型、某些遗传疾病等。
阈性状(Threshold traits)遗传上受许多微效基因控制,性状变异不连续,表型易受或不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性状。
✓有或无性状(All or none traits):也称为二分类性状(Binary traits)。
如抗病与不抗病、生存与死亡等。
✓分类性状(Categorical traits):如产羔数、产仔数、乳头数、肉质评分等。
质量性状、数量性状与阈性状的比较质量性状数量性状阈性状性状主要类型品种特征、外貌特征生产、生长性状生产、生长性状遗传基础单个或少数主基因微效多基因微效多基因变异表现方式间断型连续型间断型考察方式描述度量描述环境影响不敏感敏感敏感或不敏感研究水平家系群体群体3.数量性状的特点必须进行度量,要用数值表示,而不是简单地用文字区分;要用生物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和归纳;要以群体为研究对象;组成群体某一性状的表型值呈正态分布。
4.决定数量性状的基因不一定都是为数众多的微效基因。
有许多数量性状受主基因(major gene)或大效基因(genes with large effect)控制✓果蝇的巨型突变体基因(gt)✓小鼠的突变型侏儒基因(dwarf, df);✓鸡的矮脚基因(dw)✓美利奴绵羊中的Booroola基因(FecB)✓牛的双肌(double muscling)基因(MSTN)✓猪的氟烷敏感基因(RYR1)数量遗传学的研究内容✧数量性状的数学模型和遗传参数估计;✧选择的理论和方法;✧交配系统的遗传效应分析;✧育种规划理论。
遗传学试题库一、名词解释遗传学(Genetics):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
遗传(heredity, inheritance): 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似现象。
变异(variation):生物个体之间差异的现象。
性状(traits):一个个体从亲代传递到下一代的特性。
基因(Gene): 携带从一代到下一代信息的遗传的物质单位和功能单位。
基因座(Locus,复Loci):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特定位置;基因在遗传图谱上的位置。
基因型(Genotype):一个生物个体的遗传组成,包括一个个体的所有的基因。
表现型(Phenotype):生物体在基因型的控制下,加上环境条件的影响所表现性状的总和。
等位基因(Alleles):在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座相同,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显性和隐性(Dominant and recessive):孟德尔把相对性状中能在F1显现出来的叫显性,不表现出来的叫隐性。
测交(test cross):即把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合体亲本杂交,来测验显性个体基因型的方法。
染色质:是在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 组成的,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一种无定形物质。
常染色质:是构成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折叠压缩程度低,染色较浅且着色均匀。
异染色质:折叠压缩程度高, 处于聚缩状态,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较深的染色质组分。
染色体:是指细胞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 由染色质聚缩而成的具有固定形态的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
拟表型:环境改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有时与由某基因引起的表型变化很相似,这叫做拟表型。
不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F1显现中间类型的现象。
并显性: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
镶嵌显性:双亲的性状在后代的同一个体不同部位表现出来,形成镶嵌图式,这种显性现象称为镶嵌显性。
致死基因:导致个体或细胞死亡的基因称致死基因。
必需基因:是那些当其突变后能导致致死表现型的基因。
第八章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一、填空题H=0.91、在某一养鸡场饲养的某种鸡中,已知鸡蛋产量的遗传力2,那么该性状的遗传主要因素决定的。
是由于2因那么该性状的遗传主要是由___已知来航鸡的产卵量的遗传力是H=0.05,2、在来航鸡中, 素决定的。
类型。
、数量性状呈变异,不同表型之间有很多3作用。
和4、在数量性状遗传中,多基因对表现型的作用方式主要有。
,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称为5、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表现为作为环境方差的估计。
6、广义遗传率的估算是利用三部分。
,7、数量性状遗传中,遗传方差可分解为,质量性状的遗传率。
8、数量性状的遗传率一般97%代自交,才能达到大约为由杂合开始,需要经过9、一个连续自交的群体,的纯合子。
)它是由( 一类叫( ),10、根据生物性状表现的性质和特点,我们把生物的性状分成两大类。
( )所决定。
所控制的;另一类称( ),它是由),说明这个性状受环境的影、遗传方差占总方差的比重愈大,求得的遗传率数值愈( 11 )。
响(,),每个基因对表现型影响()控制的,由于基因数量()12、数量性状一向被认为是由(所以不能把它们个别的作用区别开来。
的百分数。
( )占( )和13、遗传方差的组成可分为( )( )两个主要成分,而狭义遗传力是指高AABB和Bb,以累加效应的方式决定植株的高度,纯合子14、二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40cm代中株高表现 cm,在F2。
这两个纯合子杂交,F1高度为()50cm,aabb 高30cm )。
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2的基因型有()等三种,F中株高40cm)三个组成部)和(15、在数量性状遗传研究中,基因型方差可进一步分解为()、()方差是可以固定的遗传变量。
分,其中(的种子在相同21、B1、F2、B16、一个早熟小麦品种与一个晚熟品种杂交,先后获得F30、V6、VF2=p2=p1=7、V5、VF1=的试验条件下,得到各世代的表现型方差为:V),狭义((),广义遗传率h2B=B1=21、VB2=19,试估计该性状的环境方差VE= )。
精品文档.测量了肉用鸡的一个杂交组合及其后代的体重性状。
经初步统计得到以下体重的平均值1 )狭义遗传率。
和表现型方差。
试估算(1)广义遗传率。
(2
平均体重(千克)方差
0.1 母本P 0.7 10.5 3.3 父本P2
0.3 F 1.7 11.2 F 1.8 20.8 1.25 B 11.0
2.4
B2
世代方差的加权平均作为环境差的估计得:解答:将亲本和F1
211???VV?VV0.3 5×0.3=+0.25×0.5+0.×0.250.1F1P2P1E444根据遗传率的计算公式计算广义遗传率:VVV?3?0.1.22GEF275?0?h.??B21.VV F2P狭义遗传率:)?V2V?(V6.1.0)0(2?1.2?0.8?22B2FB1?h??0.5
=N V2.1.212F,求这个品种内纯合正常苗1/252.在一个遗传平衡玉米群体内,矮化苗dd出现的频率为的频率。
若在苗期拔除全部矮化苗,问下一代各种基因型苗出现的频DdDD和杂合正常苗率。
251/R,-q=0.2=0.8显性基因频率=p=1-q=1解答:因为矮化苗基因频率=0.2,
所以,22;=0.8=0.64正常苗DD 的出现频率D为:p 。
2pq=2×0.8×0.2=0.32杂合苗Dd的出
现频率H 为q于是,1,n=拔除全部矮化苗后,下一代的隐性基因频率q=,在这里0n
q n1?020. 3种苗的频率为:,所以下1 代=1=0.17,p-0.17=0.83=q11
2.1?02p2=0.6889=68.89%
=D=0.83110.17=28.2% =2×0.83×H=2pq11122q=2.89%
=0.17R=11.3的群体达到遗传平衡时,其基因型频率如何?D=0.38, H=0.12, R=0.5一个基因型频率为与原来群体基因型相同吗?为什么?H,将三种基因解答:根据遗传平衡群体三种基因型间数学关系的公式2?DH.
精品文档120.0.275?2,因此可以判断这个群体不≠型频率代入公式计算,结果是5.0.38?011,
隐性基因频0.440.38+×是平衡群体。
该群体的显性基因的频率p=D+0.12=H=2211率q。
×0.12=0.56H=0.5×=R+2222H=2pq=
=0.1936经过随机交配群体达到平衡时三种基因型的频率:D=p,=(0.44)122。
基因型频率与原来的群体不相同,其原因=)=0.1232, R=q0.25=(0.50.44××0.562在没有外来因素影响的情就在于原先的群体不是遗传平衡群体。
群体一旦达到平衡状态,况下,基因型频率就将保持不变。
株,纯合紫花植株RR为8004.在大约10000株紫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混杂孟德尔群
体中,若平200株。
试判断该群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如何才能使之平衡并保持平衡。
白花植株为代这样淘汰后,白花植株出现的频率是多少?如果希望衡后每代淘汰白花植株,计算经10 白
花基因频率降至0.001,则需要多少代的这样淘汰?(1)判断群体平衡与否解答:010000-80根据题中条件可知,在10000株混合群体内杂合基因型紫花植株(Rr)为H可知该群体是不平衡的,依公式是否等于-200=9000株,那么D=0.08, H=0.9, R=0.02,2DR9.0。
=22.5≠2即02.0.08?0)平衡群体平衡的建立和保持(2只要经过一代随机交配后,一个不平衡的群体即可变成平衡群体;而一个平衡的群体只要随机交配并有足够大的规模,就可以保持这种平衡。
代白花株后,下代白花株出现的频率3)淘汰10(则=0.02,H=0.9,R由D=0.08,000110.53 0.9==0.08+P=D +×H00022q11470.=q=0.90.47。
所以,=0.0824 H==0.02Rq=++×010000 q q2210?1101?002q2 0.68%。
10=0.68%R=,即经=0.0824代淘汰白花株后,下代白花株率为1010 0.001所需淘汰的代数(3)求白花基因频率降至1111??=2.131000n==根据公式n=-=0.001,q=,q0.47,所以0n470.0.001qq0n。
0.001999998.83≈999代,故需要经过代连续地淘汰白花植株才能使白花基因频率降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