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领航杯江苏信息化教学能手大赛课堂教学设计表
- 格式:doc
- 大小:302.00 KB
- 文档页数:3
教案(首页编制:审核:批准:5重复识别就代表47×10^1 pF="470pF"。
(5重复识别学生活动:学生以两人为一小组的形式对电容知识互相提问解答,互相识别。
学生活动:分层次进行总结识别到稳定的谐振频率(465kHz。
微调借助于磁心的相对位置的变化来8.集成电路(1请学生拿出你认为是集成电路的元器件并认识学生活动:学生以两人为一小组的形式对集成电路知识互相提问解答,互相识别。
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技能与实训学生活动:分层次进行总结识别9.鉴频器(1)请学生拿出你认为是鉴频器的元器件并认识学生活动:查阅资料、找出鉴频器并对照元器件清单进行清点(2)学生找出鉴频器的特征学生活动:鉴频器与其他元器件的区别(3)教师提问教师随意拿取一个元器件,并提问是否具有鉴频器特征学生分组回答、补充鉴频器特征(自己如何识别)教师总结补充鉴频器知识:利用在有用频带内电路的幅度频率具有线性斜率这一特性制成的频率解调器。
(4)质疑元器件,师生释疑学生活动:针对鉴频器的提问教师补充:… (5)重复识别兼顾学习自主学习探索学习深入学习解疑学生活动:学生以两人为一小组的形式对鉴频器知识互相提问解答,互加深学习相识别。
学生活动:分层次进行总结识别 10.滤波器(1)请学生拿出你认为是滤波器的元器件并认识学生活动:查阅资料、找出滤波器并对照元器件清单进行清点(2)学生找出滤波器的特征学生活动:滤波器与其他元器件的区别(3)教师提问教师随意拿取一个元器件,并提问是否具有滤波器特征学生分组回答、补充滤波器特征(自己如何识别)教师总结补充滤波器知识:滤波器(filter),是一种用来消除干扰杂讯的器件。
对特定频率的频点或该频点以外的频率进行有效滤除的电路,就深入是滤波器,其功能就是得到一个特定频率或消除一个特定频学习率。
收音机的装配与调试第 11 页共 13 页自主学习引导探索学习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技能与实训(4)质疑元器件,师生释疑学生活动:针对滤波器的提问教师补充:… (5)重复识别学生活动:学生以两人为一小组的形式对滤波器知识互相提问解答,互相识别。
教案(首页)编制:审核:批准:(4)质疑元器件,师生释疑学生活动:针对电阻的提问①电阻的色环如果模糊,如何得知其电阻值学生回答、补充…教师补充:采用万用表合适的量程对电阻进行测量并读数②电阻的色环这么多,那一条是误差色环呢?我们如何读数呢?读数次序怎样?学生查阅资料、回答、补充…教师补充:先找标志误差的色环,从而排定色环顺序。
最常用的表示电阻误差的颜色是:金、银、棕,尤其是金环和银环,一般绝少用做电阻色环的第一环,所以在电阻上只要有金环和银环,就可以基本认定这是色环电阻的最末一环。
在实践中,可以按照色环之间的间隔加以判别:比如对于一个五道色环的电阻而言,第五环和第四环之间的间隔比第一环和第二环之间的间隔要宽一些,据此可判定色环的排列顺序。
③还有其他形式的电阻吗?学生查阅资料、回答、学生补充…教师补充:电阻有很多种,广阔的知识海洋需要大家不断地学习。
下面是另外一些电阻。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到网络上进行搜索学习。
(5)重复识别学生质疑元器件针对学生问题,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学生提问,学生解疑,教师解疑观看多媒体了解其他电阻巩固学习学生活动:学生以两人为一小组的形式对电阻知识互相提问解答,互相识别。
学生活动:分层次进行总结识别2.瓷片电容、电解电容(1)请学生拿出你认为是电解电容和瓷片电容的元器件并逐一认识学生活动:查阅资料、找出电容并对照元器件清单进行清点(2)学生找出电容的特征学生活动:电解电容、瓷片电容与其他元器件的区别(3)教师提问教师随意拿取一个元器件,并提问是否具有电解电容、瓷片电容特征学生分组回答、补充电容特征(自己如何识别)教师总结补充电容知识:①电解电容是电容的一种,金属箔为正极(铝或钽),与正极紧贴金属的氧化膜(氧化铝或五氧化二钽)是电介质,阴极由导电材料、电解质(电解质可以是液体或固体)和其他材料共同组成,因电解质是阴极的主要部分,电解电容因此而得名。
同时电解电容正负不可接错。
电解电容的极性,注意观察在电解电容的侧面有“—”,是负极,如果电解电容上没有标明正负极,也可以根据它的引脚的长短来判断,长脚为正极,短脚为负极。
领航杯2016年江苏省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细则一、比赛学科及形式本次比赛分幼儿园组、小学组和初中组3个组别进行,其中小学组比赛学科为语文和思想品德,初中组比赛学科为数学和信息技术,幼儿园组学科自选。
小学组、初中组、幼儿园组比赛以现场上课(1师1课时)形式进行。
参赛教师主要使用电子白板上课(白板品牌不限,主办方提供两种品牌的白板,如参赛教师使用其他品牌的白板,请各市组织方自行联系厂家准备),也可以同时使用其他辅助设备或教具。
二、比赛用教材及课题比赛用教材为承办方当地使用的相应教材,小学组和初中组按照抽签确定的课题参赛,幼教组自定课题。
小学组、初中组的比赛课题由网上抽签决定,抽签时间及网址另行通知。
幼教组自定的课题,由各市按照规定的格式在规定时间之前报送主办方。
三、参赛对象及名额本次参赛对象为全省普通小学、初中、幼儿园现任教师。
每市每学科推荐1位、共计5位教师参赛。
四、评比标准(一)教学目标(20分)1.符合新课标理念和要求。
2.教学目标明确,符合学科特点、学生需求、切合实际。
(二)教学策略与教学活动(50分)1.以学科为本,发挥信息技术功能优势;注意传统方法与信息技术应用优势互补。
2.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关注学生个别差异,教学媒体、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的设计有利于学生知识和能力建构,有利于引导探究,培养科学思维品质。
3.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教学模式。
4.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呈现时机恰当;人际互动、人机互动合理、生动、有效。
5.教师语言亲切、自然、规范,普通话标准;教态大方得体、自然;板书正确、规范、美观。
6.技术操作熟练、自然。
7.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组织节奏合理。
8.课件内容设计合理,素材适当、科学、正确,表现方式合理,交互性能好,美观大方、效果明显。
(三)教学效果(30分)1.有效实现教学目标,解决重点难点,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能力,减轻课业负担,提高信息素养,提高教学效率。
2.以适当方式对本课教学效果做出检测和评价。
2017年江苏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说课稿参赛课程:汽车涂装技术参赛内容:喷涂素色面漆授课时数:4课时在汽车发生碰擦后,要使车身漆面恢复如初,良好的喷涂技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结合素色面漆喷涂作业的职业能力要求,我将从四个方面展开本次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汽车涂装技术》是汽车车身维修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选用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结合岗位的需求和教材内容,将本课程的内容重新整合为三个项目,本次课是项目一中的任务3,教学用时为4学时。
2.教学目标根据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确定了本次课教学的知识、能力、素养三维目标。
3.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职汽车车身维修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学生已经掌握了车身涂料的基础知识、能够完成面漆前处理作业。
从而具备了本次课的学习基础。
但学生实践操作的规范性欠佳,且学生动手机会不均等。
在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下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
4.重点难点结合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将喷枪的调整与操作,单工序素色面漆的喷涂作为本次课的教学重点。
而在喷涂作业中,喷枪的正确使用尤为重要,因此将喷枪的操作要领及手法作为教学难点。
二、教学策略为了有效完成素色面漆的喷涂作业,需要经过多次反复喷漆训练。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受课时所限,教学效率低且存在材料消耗大,VOC排放多,不环保问题。
采用信息化手段,利用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游戏化学习等教学方法,依托课程教学平台、VR虚拟喷涂系统等教学资源,把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导学、课堂教学、课后拓展三个阶段,其中课堂学习又分为五个环节来完成。
三、教学过程1.课前导学课前教师通过教学平台发布学习通知,学生收到通知后,登陆课程平台移动端、观看喷涂的微课、视频、群聊互动、教师引导、完成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按层次和个体差异将学生分成四个品牌小组,为课堂教学组织做好准备。
2.课堂教学1)答疑测试教师根据统计分析结果进行答疑讲解,并进入移动端的抢答测试,以小组计入成绩。
江苏省教育厅文件苏教电〔2011〕1 号关于举办2011年江苏省“领航杯”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大赛的通知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各高等学校:为深入贯彻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层应用,经研究,决定在全省举办“领航杯”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大赛。
大赛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大局,密切关注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以深层次推动教育技术应用、培养具有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为根本目的,激发广大师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努力探索具有江苏特色的信息技术应用模式,推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革新。
大赛以“技术启迪智慧,创新领航未来”为主题,鼓励广大师生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及生活实际,通过教学竞赛、软件评比、网上读书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信息技术应用成果和创新实践,提升应用信息技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技能。
为加强对大赛的组织领导,省教育厅专门成立由厅领导和相关职能处室负责同志参加的组织委员会(名单见附件)。
大赛由省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领航杯”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大赛组委会组织实施。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大赛日常工作。
请各地、各高校高度重视,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共同将大赛办成具有江苏特色和广泛影响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综合展示平台。
附件:1.江苏省“领航杯”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大赛组织委员会名单2.2011年江苏省“领航杯”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大赛方案二○一一年三月二日主题词:信息技术技能大赛通知抄送:中央电化教育馆附件1:江苏省“领航杯”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大赛组织委员会名单主任:沈健副主任:杨湘宁委员:马幸年王煌王鲁沛马斌尹伟民徐子敏樊增荣尤学贵鞠文灿办公室主任:尤学贵附件2:2011年江苏省“领航杯”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大赛方案为深入贯彻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入应用,有效整合全省各类信息技术应用竞赛,我省将举办“领航杯”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大赛。
一、课题名称: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具体知识点)。
2.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具体能力提升)。
3.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树立(具体情感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具体知识点)。
2. 教学难点:运用(具体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具、教学案例等。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点,准备好学习笔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2. 新课讲授(1)教师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具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具体知识点)。
(2)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总结。
3. 巩固练习(1)课堂练习:布置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展示: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教师点评。
4.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重点、难点。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满意度和学习效果。
3. 教学改进:针对本节课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以下为教案设计模板的具体内容:一、课题名称:《小学数学——分数的认识》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法。
2.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数学思维,树立自信。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分数的读写法。
2. 教学难点: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具(如:蛋糕、饼干等)、教学案例等。
2. 学生准备:预习分数的相关知识,准备好学习笔记。
【2017江都实小电教总结篇】——镜头前后风景这边正好作者:杨俊在江都实小的大家庭里,每个人都是那样的忙碌而充实,就像高速运转的大型机械中的各种零部件,又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的无数片绿叶,为教、为学、为师、为生、为己、为校……在这块古老又年轻的沃土上,有一门学问从九十年代中后期起步,如今几乎无处不在。
无论是教学、科研,还是装备、后勤,从管理到应用,从课堂到课外,如花香飘落神州大地——这,就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产业在“互联网+”的伴随下飞速发展,催生了中华大地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生产力形态,渗透到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基础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强大的创新驱动力。
一、镜头前的风景——百般红紫斗芳菲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A.综合类表彰扬州市基础教育装备示范校扬州市智慧校园示范校扬州市智慧课堂示范校(扬州市教育局局发文件已经公布,奖牌暂未发放)B.教师类获奖2017年学校教师参加各类电教竞赛活动获奖43人次,其中:韩瑞平在第21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中获得基础教育组课件一等奖,全扬州地区中小学仅有两人获得进京决赛资格。
郜晓定获得2017中国教育电视优秀教学课例评选一等奖,秦丽获得二等奖。
翟长丽获得领航杯2017年江苏省信息化教学能手大赛小学数学组二等奖,这是在历经层层课堂教学选拔后现场决赛取得的成绩。
孙雪青获得领航杯2017年江苏省多媒体教育软件比赛课例项目二等奖,石景飞、薛骊获得同类竞赛的微课项目二等奖。
郜晓定获得2017年省小学数学优秀教学微课评比一等奖,褚小芹、徐红获得二等奖附:2017年电教类教师竞赛获奖汇总二、镜头后的涟漪——芙蓉塘外有轻雷风雨过后,方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一蹴而就,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掌握一门技术。
在实小忙碌的众多身影中,有这么一群特殊的教师,他们也是各类学科的一线教师,在承担自己的教学任务之外,还兼职充当了网络管理员、设备维护员、大屏图文制作员、灯光音响控制员、课件制作美化员、活动摄影摄像员、音频视频编辑员……他们不是信息技术专业出身,但充当的是“多面手”角色,从事的是对教育信息化具有支撑和保障作用的基础工作,我们形象地称之为“电教员”。
南京市教育局关于举办2017年南京市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的通知【法规类别】教育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宁教电[2017]20号【发布部门】南京市教育局【发布日期】2017.10.09【实施日期】2017.10.0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南京市教育局关于举办2017年南京市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的通知(宁教电[2017]20号)各区教育局、市直属学校: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2017年“领航杯”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大赛的通知》(苏教办电【2017】1号)要求,不断提升广大师生信息化素养和应用能力水平,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经研究决定举办2017年南京市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
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比赛内容和形式1.参赛学科和课题(1)小学数学,课题:苏教版,三年级(上):《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例1、例2(P80-82)。
(2)小学信息技术,课题:苏科版,五年级第10课《画组合图形》。
(3)初中英语,课题:牛津译林版,八年级(上册):Unit7 《Seasons Welcome to the unit》。
(4)初中地理,课题: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
(5)高中语文,课题:苏教版,高二年级(必修五):《兰亭集序》第一课时。
(6)幼教,课题不限。
2.比赛形式比赛采取现场借班上课(一师一课时)形式进行。
二、主要环节及时间、地点1.赛前培训2017年10月24日在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进行赛前培训,主要内容包括竞赛要点、如何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实践,采用面授和网络培训相结合的形式。
2.现场比赛2017年11月2日至3日,参赛教师现场进行比赛。
3.比赛地点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地址:建邺区梦都大街60号)。
三、相关要求1.本次比赛是展示我市教学信息化应用水平的重要平台,由市电教馆承办,请各区及相关直属学校认真组织选拔,选派能够代表本区、学校水平的教师参加比赛。
2016年江苏信息化教学大赛-参赛教案-教学设计2016年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教学设计比赛参赛教案参赛课程:《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参赛内容:框梁钢筋计算授课时数: 2学时框梁钢筋计算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摘要教学课题课程所选教材设计说明框梁钢筋计算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学时安排2年级工程造价2014级“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XXX主编教材说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是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建筑工程造价咨询、管理人员的必修课程。
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来讲,熟练掌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对顺利就业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本教学设计以钢筋工程项目中的框梁钢筋工程量计算为任务(造价员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按前后承接关系,重在培养学生造价岗位工作责任意识、成本意识,掌握正确的计量计价方法,为取得造价员技能证书及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奠定良好的基础。
创作思路:以“激活思惟—引导思惟—碰撞思惟—享受思惟”为认知过程,透过师生云空间超链接,按探究研究“提出问题—建立假定—汇集证据—得出结论—交流合作”环节,重在学生会学,达成情境化职业知识有效输出,默会性技术能力显性表达,创新意识激发和物化,专业知识向职业技能有效转化。
同时,依据“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创设轻松、直观、务实的研究情境,突出教学重点,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人机互动中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地解决教学难点。
本教学设计由两条主线构成:一是教师引导→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知识讲解、引导反思;二是学生研究→认知情境、分组计较、探讨交流、自评互评、课前预、课后复。
两条主线交织运行,将知识点研究融入完成任务的研究情境,在问题寻找--分析—收拾整顿--解决过程当中,通过研究小组内部合作与外组之间竞争,引导学生自主掌握由问题链编制而成的所有知识网络点,在“识读图纸”、“软件建模”、“理解规则”到“手工算量”主动连通后,最大限度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研究“乐”起来。
向量的数量积教学目标:1.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了解数量积的几何意义,掌握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性质;2.通过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和领悟”数学化”过程及思想;3.通过师生互动,自主探究,交流与学习,培养学生探求新知识及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教学重点:向量数量积的含义;教学难点:向量数量积的含义、数量积的性质.教学过程:幻灯片呈现 问题1 我们已经学习了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它们的运算结果都是向量,那么向量与向量有没有“乘法”呢? 这种新的运算结果又是什么呢?呈现问题后稍作停顿教师: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先从物理学中相似的问题看起。
幻灯片呈现 问题2:一个物体在力→F 的作用下发生了位移→S ,那么该力对此物体所做的功为多少?同时呈现动画学生回答:||||cos W F S θ→→=教师:在这个运算中,我们发现:(1)功是两个向量→F 和→S 运算的结果,而且结果是一个数量;(2)教师问学生:功最终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系?——→F 和→S 的大小、夹角θ的大小。
教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物理中的“求功运算”是一种新的向量运算,不同于我们以前学的任何一种数学运算。
教师:其中的夹角θ对数量积a b →→的结果有何影响呢?请大家分析,当→F 和S →的大小一定时,改变夹角θ的大小,观察对结果W 有何影响?学生转动→F ,让夹角变化,并总结夹角对做功的影响,发现有时做正功,有时做负功,有时做功为0。
教师问:何时做正功,何时做负功,何时做功为0?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注意只有0到180之间的角度对结果有影响)教师:既然夹角对做功有如此影响,所以我们对非零向量的夹角作如下规定: 幻灯片呈现夹角定义:已知两个向量a 和b ,作OA −−→=a ,OB −−→=b ,则AOB θ∠=(0180θ≤≤)叫做向量a 与b 的夹角.当0θ=时,a 与b 同向;当180θ=时,a 与b 反向;当90θ=时,a 与b 的夹角是90,我们说a 与b 垂直,记作a ⊥b . 幻灯片呈现练习:如图,正三角形ABC 中,求(1)AB 与AC 夹角;(2)AB 与BC 夹角提问学生,学生将第(2)题答错,教师就此问题强调:求夹角必须符合定义——共起点(幻灯片呈现)教师:刚才我们研究了物理中的求功运算,并对夹角作了规定幻灯片呈现 问题3:如果让你从“求功运算”中抽象出一种新的数学运算,我们可以抽象出什么样的数学运算呢?请大家思考一下并展示你的思考结果。
772018年28期总第416期基础教育研究ENGLISH ON CAMPUS网络模式下的英语教学课例——牛津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 Unit7 Seasons 第一课时 Comic strips &Welcome to the unit文/陈默吟一、课例背景2017年南通市举办了“领航杯”初中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
大赛旨在将信息化手段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充分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合理选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设施来优化教学过程。
本节课获2017年“领航杯”南通市初中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南通市信息化教学能手大赛一等奖。
二、教学分析1.分析教学内容。
纵观牛津版初中英语八年级教材,话题从野生动物、观鸟、季节到自然灾害,都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意在使学生感知大自然和人类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引导学生构建保护动物、共创美好生活的理念。
本节课涉及到描述天气的词汇、学生对喜欢季节的简单介绍等,能够为后续教学中的英文四季诗歌,以及下一单元的自然灾害专题做好铺垫。
作为这一单元初始课,将教学过程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较好地激发和保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情境的创设,促进了学生大胆表达的积极性。
2.分析学生。
初二的学生大部分对于描述天气的词汇是很熟达天气状况,能够根据示范围绕天气等关键点描述自己喜欢的季节。
有能力在创设的情境中,结合实际生活运用英语,并大胆说出来。
十四、五岁的学生对于动物有一定的了解,且有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投入到根据课本和绘本改编的故事中去,比较欢迎动物角色饰演等课堂活动形式。
3.分析教学环境。
以SCT触控一体机为主要工具,结合ipad进行教学,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利用无线网络实时天气状况查询与播报;用绘本故事带入情境;用ipad观看视频,在合作学习中扮演动物角色并用ipad拍摄,小组间上传大屏并展示。
本课多媒体等手段的运用旨在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增强学习内容的形象性,让学生感受现代化教学的便利性,培养他们运用现代学习设备的能力。
苏教版小学科学科学《水和水蒸气》“领航杯”2011年淮安市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课件教学公开课教学设计(有配套课件)水和水蒸气金湖县戴楼镇中心小学张顺平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理解“蒸发”“凝结”的概念。
2、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白: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玻璃缸里的水的变化,同时结合生活中“水会干掉”的经验,讨论水的蒸发。
2、比较自然状态下和人工加热情况下水的蒸发现象的异同。
3、观察水蒸气的凝结现象,理解水的凝结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2、让学生感受、体验物质形态变化的可逆性。
教学重点:探究液态和气态的水之间的相互转化和加快水蒸发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蒸发”“凝结”的过程。
教学准备:每组:50ml烧杯1个(装些清水)、燃烧勺(铁制汤勺)2只、小勺1只、蜡烛1支、火柴1盒、垃圾杯1个、冰1块、自封袋1个。
教师准备:250ml烧杯2个(其中一个装些清水)、茶杯1个、毛巾一块、热水瓶(内装热水)、保温瓶(装冰),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棉球沾水在黑板上写“水”,请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什么现象?(水干了,字会消失)2、给“水”字描边3、在生活中,你还发现过哪些像这样水自然变干的现象?请举例。
二、探究“水到哪里去了”。
1、课件演示:水槽里的水变浅了。
2、探究猜测:水槽里的水到哪里去了呢?板书:水蒸气、蒸发3、我们能看到水蒸气吗,水蒸气有什么特点?板书:无色、无味、气体4、动画:水是如何的蒸发。
5、小结:水通过蒸发,变成了人们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到空气中。
6、图片展示:生活中,水在为断地蒸发。
三、探究“加热能加快水蒸发吗”1、讨论探究:什么样的情况下水干得更快呢?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吗?2、实验指导,使学生掌握实验的步骤、方法和要求。
3、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4、汇报,交流:(1)在加热过程中,我们发现水蒸发时还有哪些新的现象?(2)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吗?(水里面不断冒出气泡,水上方升起许多白汽,水很快蒸发)5、动画:水受热以后,能更快地蒸发。
2017年“领航杯”江苏省信息化教学能手大
赛课堂教学设计表
执教教师陈瑛单位吕叔湘中学课题《金岳霖先生》
年级高一学科语文 1 课时第1 教时
教学目标 1.鉴赏细节,体会金岳霖先生独特的人格魅力。
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平实语言背后的情感。
教学重点鉴赏细节,体会金岳霖先生独特的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平实语言背后的情感。
教具、教学
环境准备
触控式一体机、平板电脑(能同时供学生25台平板电脑上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设计意图
时
间
陈瑛,吕叔湘中学语文教师,镇江市教学骨干,丹阳市青年名师班成员。
为人平易近人,深受学生爱戴。
先后获得过丹阳市青年教师比武二等奖,丹阳市评优课一等奖,镇江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江苏省评优课二等奖。
曾获吕叔湘中学首届优秀青年教师,丹阳市高中教育先进工作者的称号。
评价:1、教学设计对文章细节分析透彻,由表及里地帮助学生从抓取、提炼信息——品味作品——感悟人生。
充分表现了语文学科培养学生从读书到乐书能力培养的核心素养目标。
2、第五环节的主旨探究将课堂延伸到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和事件,进一步激发学生情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3、课外拓展表面上是课堂的延伸,其实是读书主题的延伸,说明读书的过程是提升个人品质的过程。
建议:1、说明一所名校需要一群人去践行一种精神,进一步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动力。
2、在校园网上发表自己的读书感想。
3、布置学生在感知“一群先生”共同特征的同时,了解一些他们的个性特征,并用电子文档作为共享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