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法规概论
- 格式:docx
- 大小:36.86 KB
- 文档页数:2
建筑法规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建筑法规的概念及表现形式?答:建筑法规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或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旨在调整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经济组织以及公民个人在建筑活动中相互之间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表现形式: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与规章,技术法规以及国际公约、国际惯例、国际标准等。
2.建筑法律关系的构成?答:建筑法律关系由建筑法律关系主体、建筑法律关系客体和建筑法律关系内容所构成。
3.建筑法律关系的客体有哪些?答:建筑法律关系的客体有财、物、行为和非物质财富四类。
★4.《建筑法》的立法宗旨及实施时间?答:《建筑法》的立法宗旨:为了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
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实施时间:1998年3月1日起施行。
5.建设项目一书两证制度的内容:一书,指《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两证,指《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二章建筑许可法规★1.建筑许可制度的概念及包括内容?答:建筑许可制度指由国家授权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建筑工程施工开始以前,对该项工程是否符合法定的开工必备条件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建筑工程发给施工许可证,允许该工程开工建设的一项制度。
包括建筑工程用地批准文书、施工图纸、建设资金、施工总承包合同、施工监理合同等内容★2.从事建筑活动的单位应具备的条件?答:(一)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注册资本;(二)有与其从事的建筑活动相适应的具有法定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三)有从事相关建筑活动所应有的技术装备;(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3.建筑企业资质分哪几个序列?答:建筑企业资质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三个序列。
★4.从事建筑活动的人员注册执业资格有哪些?试举一些答: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道工程)、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的执业资格。
xxx课程授课计划
( 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适用)
课程名称:建筑法规概论
系专业:xxx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
班级:
任课教师:
采用教材:《建筑法规概论》
主编:石莹梁彬/出版社: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附:
附课程说明:1、课程概况
2、教学要求:
3、其他说明
(1)本课程由《建筑学》和《建筑法规》组合而来。
(2)以课本和课件为主线,在授课过程中与课外知识穿插结合,以国内外案例为教学案例,并通过相关网络教学资源平台辅助教学。
(2)课程考核:总成绩由平时、期中、期末综合组成。
即学生平时
成绩占20%,包括学生平时出勤及平时作业情况,期中考试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均采取笔试。
(3)本计划于2014年9月修订,其具体教学内容将根据我国的建筑法律法规的发展而更新。
建筑法规概论《建筑法规概论》学习心得一、关于建筑法规概述建设法规是指国家权力机关或其授权行政机关制定的、旨在调整国家及有关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之间在建设活动中或建设行政管理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统称。
它也在各个方面发挥着作用。
它详细规定了哪些是必须所为的建设行为,哪些是禁止所为的建设行为;它保护符合法律规定的一切建设行为;它同时对那些违法建设行为作出适当的处罚。
二、关于建筑法规作用建筑法是规范我国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建造和安装活动的重要法律,一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从而保护人民群众利益;二是规范和保障建筑各方主体的权益。
三是对建设单位行为的规范和监督,防止签订“黑白合同”等违法行为; 四是能有效解决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
建筑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建筑业走上了依法治业的轨道,工程质量整体水平稳中有升,建筑市场秩序趋于规范,安全生产形势逐步好转,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有所减少,保障和促进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
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改善了城乡面貌,提高了人民的居住和生活水平,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推动了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这些成绩的取得,建筑法功不可没。
三、关于安全管理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加强。
建筑业作为我国新兴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一个事故多发的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更应该强调安全生产。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探寻解决问题的对策。
1.现状我国现有建筑工人约4000多万人,约占世界建筑从业人数的1/4,是世界上最大的行业劳动群体,但是他们的劳动环境和安全状况却存在很大的问题。
由于行业特点、工人素质、管理难度等原因,以及文化观念、社会发展水平等社会现实,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所有工业部门中仅次于采矿业的最危险的行业。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历史上也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同时,我国建筑业每年由于安全事故死亡的从业人员超过千人,直接经济损失逾百亿元。
《建筑法规概述》《建筑法规概述》是以《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为主线,结合其他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司法解释,特别是《建筑法》颁布以来的相应法规,对我国建筑法律制度作了简明而全面的论述性解释,对违反建筑法律法规应负的法律责任也作了必要的阐述。
《建筑法规》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主要讲授:建设法规概论、建设许可法规、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法规、建筑工程招标投标法规、建设工程合同法规、建设工程监理法规、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法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法规、建筑装饰装修法规、建筑法律责任等内容。
《建筑法规概论》课程的特点表现为:(1)跨学科性。
建筑工程法规课程的内容涵盖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涉及到的法律法规,涉及建筑企业的资质、工程的承发包、工程合同、工程监理、安全生产、工程质量管理及装饰装修等领域。
(2)综合性、系统性。
建筑工程法规是一种涵盖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所有法律环节和内容的综合,具有系统性,因此,建筑法规概论课程的教学应能使学生掌握建筑法规、遵守建筑法规并在解决建筑工程实际法律问题的综合基本素质与能力方面获得较为全面、系统的训练。
近五年来本课程的教学队伍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其涉及领域主要包括: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教材建设,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与创新等。
提出的教改项目和措施:实施开放式教学;注重实践性教学。
在2003年,在我院精品课程建设中,《建筑法规》作为建筑工程专业的精品课程被评为院精品课程。
专家对该课程的建设状况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一、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1.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除教师以课堂讲授方式进行理论教授教学外,还采用了课堂讨论、播放教学录像、参与具体的工程事件或问题的解决、聘请校外专家针对课程教学内容举行专题讲座和参与课堂教学等辅助性教学方式,以增强学生发现、分析、研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视野,了解国内外工程领域的法律法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动态。
建筑法规概论
建筑法规概论
建筑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资产。
为保障建筑的安全、可持续以及公共利益的保护,各国普遍制定了一系列的建筑法规。
本文将对建筑法规进行概括,探究其内容及意义。
建筑法规的涵义
建筑法规指建筑行业所遵循的一系列的法律规章和规范。
其主要目标在于规范建筑业的活动,保障建筑的安全、可持续,维护社会各方面的权益,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建筑法规包含国家关于建筑方面的法律、行业标准及规范、区域性建筑管理条例等文件、规章制度。
建筑法规的内容
建筑法规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建筑的安全、设计、施工、验收、维修、改建、拆除等各个方面。
比如,建筑的设计需要遵循国家的相关标准规范,包括建筑结构、防火措施、电气设计等;建筑施工需要遵循劳动法、合同法等法律文件,同时还需要遵循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建筑验收需要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检验,确保建筑符合规范标准。
总体来说,建筑法规涵盖了从建筑规划、设计、施工、使用到回收利用等多个方面,如果按照规范进行实施,对于保障公众安全和资源的有效利用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建筑法规的意义
建筑法规的制定和落实意义重大。
首先,建筑法规能够规范建筑业的发展,推进建筑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其次,建筑法规能够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建筑的品质和可持续性。
此外,建筑法规还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形象和品质。
结语
建筑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长期而且严谨的过程,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
建筑行业的规范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和配合,保障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人们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更加安全和舒适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