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入网技术课程总结-曾金兆
- 格式:docx
- 大小:12.58 KB
- 文档页数:1
第一章谁提出接入网的概念: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关于接入网的框架建议(G902)和我国的接入网体制规定,描述了接入网功能结构、接入类型、业务节点及网络管理接口等相关内容,接入网有了一个较为公认的认定。
公用电信网:长途网、接入网、中继网接入网的定义:接入网(AN)是由业务节点接口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诸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组成的,它是一个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
接入网可以经由Q3接口经行配置和管理。
3个接口界定:网络侧由SNI与业务节点相连,用户侧经由UNI与用户相连,管理方面则经Q3接口与电信管理网相连。
业务节点接口(SN)是提供业务的实体/业务节点接口(SNI)是接入网(AN)和业务节点(SN)直接的接口/用户网络接口(UNI)是用户和网络之间的接口。
参考模型:ITU-T建议G803的分层模型(电路层CL、传输通道层TP和传输介质层TM,TM 可划分为段层和物理介质层)模型体现接入网的重要特性:1.接入网对于所接入的业务提供承载能力,实现业务的透明传送。
2.接入网对用户信令是透明的,除了一些用户信令格式转换外,信令和业务处理的功能依然在业务节点中。
3.接入网的引入不应限制现有的各种接入类型和业务,接入网应通过有限个标准化的接口与业务节点相连。
4.接入网有独立于业务节点的网络管理系统,该网管系统通过标准化接口连接电信管理网TMN。
TMN实施对接入网的操作、维护和管理。
接入网主要功能:用户端功能、业务端功能、核心功能、传送功能、AN系统管理功能。
用户端功能UPF主要作用是将特定的UNI要求与核心功能和管理功能相适配。
业务端功能SPF主要作用是将特定SNI规定的要求与公用承载通路相适配,以便于核心功能处理;也负责选择有关的信息,以便在AN系统管理功能中进行处理。
核心功能CF处于UPF和SPF之间,其主要作用是负责将个别用户端口承载童虎或业务端口承载通路的要求,与公用传送承载通路相适配,还包括为了通过AN传送所需要的协议适配和复用所进行的协议承载通路处理。
课程名称:FTTx光接入网技术学习心得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AON(有源光网络)和PON(无源光网络)的概念、基本原理、典型的组网应用,以及光网络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课程,将使学员对光传输网络有一个基础性和概念性的了解。
学习要点1、目前的最广泛使用的ADSL技术是建立在铜线基础上的宽带接入技术,然而铜是世界性战略资源,所以随着国际铜缆价格的持续攀升,以铜缆为基础的xDSL的线路成本会越来越高;目前ADSL上行1 Mbit/s和下行8 Mbit/s的连接速率已无法满足高端用户的长远需求。
这时光纤传输的低成本和高带宽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2、OAN(光分配网络)的两个重要分支:AON(有源光网络)和PON(无源光网络)OAN:以SDH为代表,SDH概念的核心是从统一的国家电信网和国际互通的高度来组建数字通信网,是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特别是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怎样理解这个概念呢?因为与传统的PDH体制不同,按SDH组建的网络是一个高度统一的、标准化的、智能化的网络。
它采用全球统一的接口以实现设备多厂家环境的兼容,在全程全网范围实现高效的协调一致的管理和操作,实现灵活的组网与业务调度,实现网络自愈功能,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并且由于维护功能的加强大大降低了设备的运行维护费用。
PON: PON技术解决方案通过局端OLT设备本身即可提供丰富的业务接口,无需叠加任何额外的设备,组网极其简单,便于维护管理;用户端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选择不同ONU产品,来满足不同的用户的业务需求,可以直接在ONU 上提供POTS、FE、E1等多种接口,满足用户各种情况下的业务接入需求;在线路方面,光缆进入小区之后在小区内部的合适位置设置分光器,尽可能地节约了光纤资源。
3、光网络的未来发展方向:WDM-PON技术:目前已经逐步商用化的光接入技术主要是以APON、EPON和GPON为代表的无源光网络(PON)技术,这几类传统PON技术的共同特点是:OLT 和ONU之间通过光分路器分配光信号,上下行分别采用TDMA/TDM技术并且分别使用不同的固定波长进行数据传输。
《接入网技术》实验课大纲
一、实验性质和目标
本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是通信技术专业和理论教学中重要环节,本实验让学生把课堂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应用实际联系起来。
在实验过程中,锻炼和培养工程实践的观点和动手能力。
通过本实验,在加深基本原理理解的同时,掌握常见接入方式性能指标的测试原理、方法以及性能指标测试结果表征的含义,熟悉和掌握通信中常用仪器仪表和工具的操作、使用、日常维护和简单故障的检修,为后续专业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为走上工作岗位做准备。
二、实验教学内容
三、实验基本要求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实验课共开设4大实验,总课时8。
学生应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完成指定的实验任务。
实验课分班进行,每个实验班20人左右并要求独立完成,配备一名实验指导教师。
四、主要仪器设备
电缆、ADSL接入设备、WLAN接入设备、计算机
五、完成实验室
通信线缆实训室、通信网实训室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采用平时实验成绩和实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该成绩纳入理论课平时成绩,实验项目完成后,根据学生完成实验任务的情况,由实验指导老师评定当次实验考核成绩,然后结合学生实验报告的撰写情况,给定综合实验成绩。
本综合实验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20%。
七、实验教材
[1]《接入网技术》实验指导书
[2]各设备使用说明书。
《接入网技术》知识点归纳第1章接入网概述1、掌握接入网的定义:按照ITU-T G.902的定义,接入网(AN)是由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诸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所组成的,它是一个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
2、掌握接入网的定界:P2 图1-2接入网所覆盖的范围可由三个接口来定界:SNI、UNI与管理的Q3 接口。
业务节点(SN)是提供业务的实体,可提供规定业务的业务节点有本地交换机、租用线业务节点或特定配置的点播电视和广播电视业务节点等。
业务节点接口(SNI)是接入网和业务节点之间的接口。
如果AN-SNI侧和SN-SNI侧不在同一地方,可以通过透明传送通道实现远端连接。
通常,AN需要支持大量的SN接入类型,主要有三种:仅支持一种专用接入类型;可支持多种接入类型但所有接入类型支持相同的接入承载能力;可支持多种接入类型且每种接入类型支持不同的承载能力。
用户网络接口(UNI)是用户和网络之间的接口。
在单个UNI的情况下,ITU-T所规定的UNI应该用于AN中,以便支持目前所提供的接入类型和业务。
接入网与用户间的UNI接口能够支持目前网络所能提供的各种接入类型和业务,但接入网的发展不应限制在现有的业务和接入类型。
3、掌握通用协议参考模型:P3 图1-3G.803的分层将网络划分为:电路层(CL)、传输通道层(TP)、传输介质层(TM),其中TM又可分为段层和物理介质层。
电路层(CL):面向公用交换业务的,按照提供业务的不同可以区分不同的电路层。
它可以是承载交换业务的交换机和提供租用线业务的交叉连接设备。
传输通道层(TP):为电路层节点(如交换机)提供透明的通道。
通道的建立由交叉连接设备负责。
传输介质层(TM):面向跨越线路系统的点到点的传输诸如光缆。
三层之间相互独立,相邻层之间符合客户/服务者关系。
4、了解接入网的重要特征:根据接入网框架结构和体制要求,接入网的重要特征可归纳为如下四点:(1)接入网对于所接入的业务提供承载能力,实现业务的透明传送。
第一章谁提出接入网的概念: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关于接入网的框架建议(G902)和我国的接入网体制规定,描述了接入网功能结构、接入类型、业务节点及网络管理接口等相关内容,接入网有了一个较为公认的认定。
公用电信网:长途网、接入网、中继网接入网的定义:接入网(AN)是由业务节点接口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诸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组成的,它是一个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
接入网可以经由Q3接口经行配置和管理。
3个接口界定:网络侧由SNI与业务节点相连,用户侧经由UNI与用户相连,管理方面则经Q3接口与电信管理网相连。
业务节点接口(SN)是提供业务的实体/业务节点接口(SNI)是接入网(AN)和业务节点(SN)直接的接口/用户网络接口(UNI)是用户和网络之间的接口。
参考模型:ITU-T建议G803的分层模型(电路层CL、传输通道层TP和传输介质层TM,TM 可划分为段层和物理介质层)模型体现接入网的重要特性:1.接入网对于所接入的业务提供承载能力,实现业务的透明传送。
2.接入网对用户信令是透明的,除了一些用户信令格式转换外,信令和业务处理的功能依然在业务节点中。
3.接入网的引入不应限制现有的各种接入类型和业务,接入网应通过有限个标准化的接口与业务节点相连。
4.接入网有独立于业务节点的网络管理系统,该网管系统通过标准化接口连接电信管理网TMN。
TMN实施对接入网的操作、维护和管理。
接入网主要功能:用户端功能、业务端功能、核心功能、传送功能、AN系统管理功能。
用户端功能UPF主要作用是将特定的UNI要求与核心功能和管理功能相适配。
业务端功能SPF主要作用是将特定SNI规定的要求与公用承载通路相适配,以便于核心功能处理;也负责选择有关的信息,以便在AN系统管理功能中进行处理。
核心功能CF处于UPF和SPF之间,其主要作用是负责将个别用户端口承载童虎或业务端口承载通路的要求,与公用传送承载通路相适配,还包括为了通过AN传送所需要的协议适配和复用所进行的协议承载通路处理。
接入网技术课程报告姓名:罗某某班号:075113学号:2011100xxxx指导老师:陶家祥光纤接入技术一、概念:光纤接入技术是面向未来的光纤到路边(FTTC)和光纤到户(FTTH)的宽带网络接入技术。
光纤接入网(OAN)是目前电信网中发展最为快速的接入网技术,除了重点解决电话等窄带业务的有效接入问题外,还可以同时解决调整数据业务、多媒体图像等宽带业务的接入问题。
OAN泛指从交换机到用户之间的馈线段、配线段及引入线段的部分或全部以光纤实现接入的系统。
二、发展背景:之所以要发展光纤接入,就是人们的业务需求已经不仅仅限于传统的话音,而对高速数据、高保真音乐、互动视像等业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这些业务都需要较大的带宽,传统的金属线接入甚至VDSL都无法满足需求,所以转向带宽能力强的光纤接入。
同时除了话音之外的这些业务用分组通信的方式来支持更有优越性,即使是话音,用分组方式也有优势。
以太网技术是分组通信中应用最普遍、最简单的技术,再有光纤这种最具优势的传输媒介支持,使以太网技术可以在接入网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三、光纤接入技术的种类:1.无源光网络(PON)接入技术作为光纤接入中极有优势的PON技术很早就出现了,它可以和多种技术相结合,如ATM、SDH等,分别产生APON、GPON等光接入方式。
①基本拓扑结构:光接入网(OAN)的拓扑结构取决于光配线网(ODN)的结构。
通常ODN可归纳为单星型、树型、总线型和环型等四种基本结构,也就是PON的四种基本拓扑结构。
②PON的双向传输技术:在PON中,OLT至ONU的下行信号传输过程是:OLT送至各ONU的信息采用光时分复用(Optical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OTDM)方式组成复帧送到馈线光纤;通过无源光分路器以广播方式送至每一个ONU,ONU收到下行复帧信号后,分别取出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信息。
PON的双向传输技术包括:光时分多址(OTDMA)、光波分多址(OWDMA)、光码分多址(OCDMA)、光副载波多址(OSCMA)。
接入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AccessNetworkTechno1ogies学时数:32其中:实验学时:8课外学时:0学分数:2适用专业:网络工程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通信技术,信息交换技术、网络技术等得到飞快发展。
用户对业务需求的多样化、个人化,促使电信网向数字化、IP化、宽带化、综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接入网是通信网络(包括电信网络与IP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入网技术,特别是【P接入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与普遍应用是当前通信网络发展与建设的重点,在全球广受重视。
本课程的教学力求反映接入网技术的最新动态。
课程主要讲授接入网两大总体标准框架,即电信接入网标准G902和IP接入网标准Y.1231;以IP接入为中心,全面介绍各种宽带接入技术的基本概念、结构、特点、技术原理、技术标准及典型应用;讲授用户接入网管理体系及相关控制和管理协议。
本课程的教学旨在使学生全面了解各种接入技术的概念、基本原理,能根据实际接入环境和接入需求,对接入网进行规划,培养学生对接入网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由于在课程中综合地运用了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中,熟悉基础内容;掌握基本概念、主要宽带接入技术的原理、技术与应用;了解新技术动向;理解宽带接入与应用的基础内容,掌握宽带接入基本概念如信源压缩、信道纠错技术,掌握多载波调制、主要的线路编码思路,了解ADS1的超帧结构、APON中的测距、电视基础,了解HFC与CM、V5接口协议、家庭网络标准等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在以后的工程中加以实施和应用。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二章接入网体系结构(2学时)一、基本内容:(一)什么是接入网(二)电信接入网总体标准(Ξ)IP接入网的总体标准(四)接入网的功能模型(五)宽带接入技术(六)用户接入管理二、基本要求:了解接入网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重点:电信接入网标准G902和IP接入网标准Y.1231。
课程总结
宽带接入技术主要包括:铜线宽带接入技术、HFC技术、光接入技术和无线接入技术。
铜线宽带接入技术也就是DSL技术,主要包括高比特率的用户数字环路(HDSL)、非对称用户数字环路(ADSL)和甚高比特率的用户数字环路(VDSL)。
HFC(Hybrid Fiber Coaxial,混合光纤同轴网)是指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采用光纤到服务区,“最后一公里”采用同轴电缆。
有线电视就是最典型的HFC网,它比较合理地利用了当前的先进成熟技术,提供较高质量和较多频道的传统模拟广播电视节目。
光接入技术是指局端与用户之间完全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体。
光纤接入可以分为有源光接入和无源光接入。
光纤用户网的主要技术是光波传输技术。
无线接入技术是指接入网的某一部分或全部采用无线传输媒质,向用户提供固定和移动接入服务的技术。
特点是:覆盖范围广、扩容方便、可加密等。
无线接入技术分为移动接入技术和固定无线接入技术。
我因为讨厌常规老师的ppt朗读式教学,习惯了课堂上思绪天马行空的游离。
所以我觉得老师实施的几次接入网综合实验考试很有用,老师先录制了视屏给我们观看和学习,然后让我们先尝试着自己做,最后才进行考试。
这样不仅让我们熟悉了实验的操作与原理,也让一些不爱学习的同学不得不学点东西。
在罗志年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对接入网技术的学习和实践,我初步了解了宽带接入技术的组成以及原理。
老师通过课堂上的讲解和实验室的实践,使我们学习到理论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希望在下学期的学习中老师继续带领我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通信1301曾金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