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说课
- 格式:ppt
- 大小:5.85 MB
- 文档页数:40
大学公共课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2. 掌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 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以及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
二、教学内容1.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概况。
2. 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过程和结果。
3. 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民族危机的凸显。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历史背景,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 案例分析法:分析鸦片战争期间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历史背景。
2. 讲解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3. 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4. 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鸦片战争的理解和看法。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阅读相关资料,加深对鸦片战争的理解。
3. 思考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
大学公共课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原因和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掌握洋务运动的兴起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3. 理解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在近代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二、教学内容1. 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背景、原因和过程。
2.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对清朝政权、中国历史的影响。
3. 洋务运动的兴起: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原因和过程,洋务运动的兴起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在近代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2. 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3. 分析洋务运动的兴起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发展脉络,掌握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的开始教学要点: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2. 第二章: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要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和影响太平天国运动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3. 第三章: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教学要点: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4. 第四章: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教学要点: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中华民国的成立及其政治制度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5. 第五章: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国教学要点:北洋政府的成立及其政治制度北洋政府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北洋政府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阐述其背景、过程和影响。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历史问题,培养分析问题和评价问题的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历史事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视历史现象。
4. 观看历史纪录片:辅助学生形象地了解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
2. 考试成绩:期末考试,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 参考书籍:相关历史著作和学术论文3. 历史纪录片:反映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纪录片4. 网络资源:历史网站、学术论文库等六、第六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国民革命教学要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和过程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和影响国共合作与冲突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七、第七章: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教学要点: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八、第八章:解放战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教学要点:解放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意义解放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九、第九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改革开放教学要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和内容改革开放的背景、过程和成果改革开放对中国历史的意义和影响十、第十章:当代中国的发展与挑战教学要点:当代中国的发展历程和成就当代中国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和展望十一、教学方法(续)4.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历史课题研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研究能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一章(燕山大学)]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资本-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的军事侵略、经济掠夺、政治控制和文化奴役,了解中国人民为反抗外来侵略进行的不懈的斗争,了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从而正确认识资本—帝国主义的本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一章(燕山大学)。
教学重点和难点:1.资本-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2.近代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的斗争3.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视频录像计划课时:3课时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一、军事侵略(一)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它们依仗先进的武器和军事技术,或者进行武力威胁,或者发动侵略战争,或者武装干涉中国的内政,甚至直接出兵镇压中国革命。
五次大规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略战争三次入侵:沙俄侵入新疆伊犁,日本进攻台湾,英军入侵西藏奇怪的战争:日俄战争血腥屠杀: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占领旅顺后,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他们见人即杀,有的被砍去脑袋,有的被割去双耳,小孩被钉在墙上,或挖去双眼,或割去双耳;有的妇女被奸污后割腹开膛。
屠杀持续四天之久,整个旅顺陷入血泊中,死尸堆积高达数尺。
1900年,俄国入侵中国东北时,制造了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沙俄军警把中国人居住的村庄烧光,把数千居民枪杀,或驱入黑龙江中活活淹死。
沙俄还在中国东北海兰泡等地进行血腥屠杀,至少有25万多人惨死在沙俄的屠刀之下。
(二)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签订不平等条约:每一次战争之后,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都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在中国的经济、政治特权,劫掠中国的财富,破坏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这类不平等条约总数达几百个之多。
主要有:南京条约、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一章:鸦片战争与晚清社会变革教学目标:1. 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掌握晚清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作用。
教学内容:1. 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2. 鸦片战争的过程和结果。
3. 晚清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
4. 晚清社会变革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历史资料,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2. 通过多媒体展示,使学生直观地了解鸦片战争的过程和结果。
3. 组织学生讨论晚清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其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鸦片战争背景、过程的掌握程度。
2. 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晚清社会变革主要内容的认知水平。
3. 审阅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其对晚清社会变革对中国近现代史影响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太平天国运动教学目标:1. 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教学内容:1. 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
2.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3. 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果。
4. 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历史资料,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
2. 通过多媒体展示,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3. 组织学生讨论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果,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其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起因的掌握程度。
2. 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太平天国运动过程的认知水平。
3. 审阅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其对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地位和影响的理第六章: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教学目标:1. 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及其失败的原因。
2. 掌握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经过和意义。
3. 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内容:1. 戊戌变法的背景和过程。
2.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3. 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4. 辛亥革命的过程和取得的成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教案第一章:鸦片战争与晚清社会变革【教学目标】1. 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掌握晚清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3. 认识晚清时期的中国民族意识觉醒。
【教学内容】1. 鸦片战争的背景与过程2. 晚清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
3. 晚清时期的中国民族意识觉醒: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反清革命思想。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历史事件。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晚清时期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意义。
第二章: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教学目标】1. 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掌握中华民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及其政治制度。
3. 认识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变革。
【教学内容】1. 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与过程:民族危机、革命思想的传播、武昌起义等。
2. 中华民国的成立:民主政治制度的探索、颁布《临时约法》等。
3.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变革: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制度的瓦解等。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华民国成立的政治制度及其实践。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变革。
第三章:国共合作与国民大革命【教学目标】1. 了解国共合作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掌握国民大革命的主要内容及成果。
3. 认识国共合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启示。
【教学内容】1. 国共合作的背景与过程: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等。
2. 国民大革命的主要内容: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等。
3. 国共合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启示。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国共合作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国民大革命的主要内容及成果。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国共合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启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案第一章:鸦片战争与晚清社会变革教学目标:1. 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掌握晚清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意义。
教学内容:1. 鸦片战争的背景与国际环境。
2. 鸦片战争的爆发及其过程。
3.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4. 晚清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
5. 晚清社会变革对中国近代史的意义。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演示,展示鸦片战争的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
2. 引导学生讨论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探讨晚清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讨论的表现。
2. 小组研究的成果展示。
第二章:太平天国运动教学目标:1.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过程及其失败的原因。
2. 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1. 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与背景。
2.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与主要事迹。
3.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4. 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演示,展示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
2. 引导学生讨论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及其失败的原因。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探讨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讨论的表现。
2. 小组研究的成果展示。
第三章: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教学目标:1. 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失败的原因。
2. 掌握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教学内容:1. 洋务运动的背景与动机。
2. 洋务运动的过程与主要成就。
3.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4.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5. 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1. 采用多媒体演示,展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
2. 引导学生讨论洋务运动的过程及其失败的原因。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探讨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讨论的表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一章:鸦片战争与晚清社会变革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2. 让学生掌握晚清社会变革的主要原因和特点。
3.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鸦片战争的背景和过程2. 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3. 晚清社会变革的主要原因和特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晚清社会变革的原因和特点。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2. 难点:晚清社会变革的主要原因和特点。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 课件:鸦片战争及其影响、晚清社会变革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鸦片战争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鸦片战争:详细阐述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3. 分析晚清社会变革:引导学生探讨晚清社会变革的原因和特点。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晚清社会变革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鸦片战争和晚清社会变革的重要性。
第二章: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让学生掌握中华民国建立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3.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辛亥革命的背景和过程2. 中华民国的建立及其历史背景3. 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中华民国建立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难点:中华民国建立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 课件:辛亥革命及其影响、中华民国的建立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辛亥革命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原因,掌握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掌握《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天京事变的意义。
【教学内容】一、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原因1. 英国的殖民扩张和中国市场的需求2. 鸦片贸易和禁烟运动二、《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1.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2.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变革三、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1. 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2.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3.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四、天京事变的意义1. 天京事变的背景和过程2. 天京事变的影响【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讲解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太平天国运动和天京事变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历史事件。
案例分析法: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天京事变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报告的质量。
课后作业: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多媒体课件: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太平天国运动和天京事变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和原因,掌握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2. 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和过程,了解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 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教学内容】一、洋务运动的背景和原因1. 洋务运动的背景2. 洋务运动的原因二、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1.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2. 洋务运动的影响三、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和过程1. 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2. 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四、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1. 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2. 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讲解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和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