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用电压表测电压
- 格式:pdf
- 大小:344.72 KB
- 文档页数:8
高二物理第二章实验探究电表的改装问题人教新课标版选修3-1一、学习目标:1. 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与电压的特点。
2. 掌握电阻串、并联的计算。
3. 理解将小量程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和将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的原理,并会进展相关的计算。
二、重点、难点:重点:串、并联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难点:电表的改装原理与相关的计算。
内容和要求考点细目出题方式串联电路的根本特点和性质串联电路的根本特点选择、填空题串联电路的性质并联电路的根本特点和性质并联电路的根本特点并联电路的性质选择、填空题电表的改装把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的原理与并联电阻的计算选择、实验题将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的原理与分压电阻的计算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电压特点电阻特点电压表和电流表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并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电压相等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表头(G):小量程的电流表电表的改装改装成电压表:需和表头串联一个分压电阻改装成电流表:需和表头并联一个分流电阻知识点一:串、并联电路的根本特点与性质例 1. 如下列图电路中,各电阻阻值已标出,当输入电压V110UAB=时,输出电压=CDU____________V。
解析:对网络电路的电阻、电流、电压或功率的计算,关键是对电路的结构进展正确的分析。
此题中,电阻9R与电阻R串联后与电阻⎪⎭⎫⎝⎛R910并联,再与电阻10R串联,接在电压ABU之间。
E、F之间电阻RR910)R9R(R910)R9R(REF=++⋅+=E、F之间电压V10V110RR10RURR10RUABEFEFEF=⨯+=⋅+=如此C、D之间电压V1V10101URR9RUUEFGHCD=⨯=⋅+==答案:1变式1:例:某一网络电路中的局部电路如下列图,I=3A ,I 1=2A ,R 1=10Ω,R 2=5Ω,R 3=30Ω,如此如下结论正确的答案是〔 〕A. 通过R 3的电流为0.5A ,方向从a →bB. 通过R 3的电流为0.5A ,方向从b →aC. 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0.5A ,电流表“+〞接线柱在右边D. 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1.5A ,电流表“+〞接线柱在左边答案:B变式2:母题迁移:由4个电阻连接成的混联电路如下列图,R 1=8Ω,R 2=4Ω,R 3=6Ω,R 4=3Ω;〔1〕求a 、d 之间的总电阻。
高二物理电学电压知识点电学电压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在电路分析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高二物理中与电学电压相关的知识点,包括电压的基本概念、电压的计算方法以及电压在电路中的应用。
一、电压的基本概念电压是指单位电荷在电场中的电势差,用符号U表示,单位是伏特(V)。
电压可以理解为电荷移动的动力,也可以看作是电场力对电荷的作用效果。
在电路中,电压可以是正值、负值或零值,表示电路元件之间或者电路中某一点与地之间的电位差。
二、电压的计算方法1. 平均电压平均电压是指在电路中,电源提供的电压大小。
计算平均电压时,需根据电源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2. 瞬时电压瞬时电压是指在某一时刻电路中的电压值。
计算瞬时电压时,需考虑电路中的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因素的影响。
3.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描述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
根据欧姆定律,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
即U = I * R。
三、电压在电路中的应用1. 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分配在串联电路中,电压按照元件的电阻大小进行分配。
较高电阻的元件将获得较大的电压,而较低电阻的元件将获得较小的电压。
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利用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分配来计算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压大小。
2. 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相等在并联电路中,各个元件之间的电压是相等的。
这是因为并联电路中,各个元件之间的电势差相等。
利用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相等特性,可以简化电路分析和计算。
3. 电压的测量电压表是用来测量电压的一种常见仪器。
电压表的测量原理是利用电压表与电路的串联,通过电压表的示数来间接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大小。
4. 电压源与电容器电压源可以给电容器充电或放电,通过调节电压源的电压大小和电容器的电容量,可以实现对电容器充放电过程的调控。
5. 电压源与电阻电压源与电阻的组合可以形成电路中的分压器。
通过改变电阻值的大小,可以调节电路中的电压大小。
总结:电学电压是高二物理中的重要知识点,它在电路分析和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中物理电压表的作用教案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电压表的作用,并能够正确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教学重点:电压表的作用,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的步骤。
教学难点:电压表的使用技巧。
教学准备:电压表、电池、导线教学步骤:一、导入1. 引导学生了解电压表在电路实验中的重要性。
2.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电压表的作用是什么吗?二、讲解1. 介绍电压表的作用:电压表是用来测量电压差的仪器,通常用来检查电池、电路中各个部分的电压大小。
2. 说明电压表的基本原理:电压表通过引入一定的电阻,将电压转换成电流,再通过一定的电路将电流转换成能够显示电压大小的数字。
三、实验操作1. 演示如何使用电压表测量一个电池的电压。
2.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他们亲自测量一个电池的电压,并记录下来。
四、小结1. 总结电压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 强调正确使用电压表的重要性,避免测量时出现错误或损坏设备的情况。
五、课堂练习1. 出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
2. 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加深对电压表的理解。
教学延伸:1. 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电压表在电路实验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进行更复杂的电路测量实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错误,避免形成错误的认知。
2. 要关注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以上内容仅为教案范本,具体教学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和拓展。
希望对你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物理实验测量物体的电压物理实验是研究物质运动与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之一,而测量物体的电压是物理实验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物理实验测量物体电压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测量物体电压的原理在物理学中,电压(V)是描述电场力对电荷或电子的驱动能力的物理量。
根据欧姆定律,物体两个接触点之间的电压可以通过测量电流通过该物体所产生的电压降(V=IR)来获得。
在实验测量中,通常会使用电压表或万用电表来测量物体的电压。
二、测量物体电压的方法1. 电压表测量法电压表是一种专门用来测量电压的仪器,可直接读取物体两个接触点之间的电压值。
在实验中,将电压表的两个探针分别连接到物体的两个接触点上,读取电压表上的数值即可得到物体的电压值。
2. 万用电表测量法万用电表是一种多功能的电测仪器,可以用来测量电流、电阻和电压等物理量。
在进行物体电压测量时,需要将万用电表的选择旋钮调整到电压测量档位,再将两个探针分别连接到物体的两个接触点上,读取万用电表上的电压数值即可获得物体的电压。
三、测量物体电压的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仪器先确保实验所需的电压表或万用电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校正并调整其测量档位。
2. 连接实验电路根据实验需求,将电压表或万用电表的探针分别连接到物体的两个接触点上。
确保探针与物体接触紧密、连接牢固,避免产生接触电阻。
3. 读取电压数值打开电路开关,当电流通过物体时,电压表或万用电表上的数值会显示出物体两个接触点之间的电压值。
记录下该数值,作为测量结果。
四、物体电压测量的实际应用物体电压的测量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1. 电池电压测量在家庭电器维修或电子设备制造过程中,常需要测量电池的电压,以确保电池的正常工作状态。
通过测量电池的电压,可以及时发现电池是否损坏或需要更换。
2. 电路电压分析电路的正常工作离不开合适的电压供应。
通过测量电路中各个元件或节点的电压,可以评估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及时发现并解决电路中的问题。
高中物理实际电压测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电压的概念,并掌握电压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数字电压表进行实际电压测量。
3. 能够正确处理电路连接和数字电压表的使用过程。
二、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数字电压表、导线、待测电源等。
2. 实验环境:安全电路实验室。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简单的例子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电压的概念。
2. 原理讲解:讲解电压的定义和测量原理,以及数字电压表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3. 实验操作:
a. 连接电路:将待测电源的正负极通过导线连接到数字电压表的正负极。
b. 选择量程:根据待测电源的电压范围,选择合适的电压量程。
c. 测量电压:打开电路开关,读取数字电压表显示的电压数值。
4. 总结和归纳:引导学生总结电压测量的注意事项和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
1. 实验操作表现:观察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
2.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堂小测和讨论等形式,评价学生对电压测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五、拓展延伸:
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实际电压测量实验,提高实践能力。
2. 引导学生了解数字电压表的其他功能和应用,拓展知识面。
六、反馈建议:
1. 结合学生实验反馈和理解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
高中物理电压试验教案设计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学习如何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压,并掌握测量电压的方法。
实验材料:万用表、电池、导线、电阻、板状导体
实验步骤:
1. 将电池连接到板状导体上,用导线连接电池的正负极和板状导体的两端。
2. 将万用表调至电压档位,并将两个测量探头分别连接到板状导体的两端。
3. 记录测量所得的电压值。
4. 更换板状导体上的电阻,并重复以上步骤。
实验原理:电压是电能单位的衡量值,表示电荷在电路中的能量转换。
通过万用表测量电压即可得知电路中的电压情况。
实验注意事项:
1. 在连接电池和板状导体时要注意正负极的连接,避免造成短路或其他危险情况。
2. 测量时要确保测量探头连接牢固,避免出现接触不良导致的误差。
3. 测量结束后要将所有连接线拔掉,以确保安全。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学习了如何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压,并掌握了测量电压的方法。
同时也加深了对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和重要性的理解。
拓展实验:可以尝试测量不同电路中的电压值,并观察不同元件对电路中电压的影响。
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教案示例本篇教案旨在教导学生如何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并通过实验理解测量电压的原理和方法。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的方法。
2.理解电压表的工作原理。
3.了解电压表的使用注意事项。
二、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1)备课大纲。
(2)教案。
(3)实验用电压表。
(4)实验用电源。
(5)课件。
2. 学生准备
(1)活页笔记本。
三、教学过程
1. 实验前准备
(1)教师向学生解释电压表的使用原理和注意事项。
(2)教师演示如何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并回答学生关于使用电压表的问题。
(3)学生在笔记本上记录实验步骤和结果。
2. 实验步骤
(1)将实验用电源连接到电路中。
(2)将电压表连接到电路中。
(3)调整电压表的测量范围。
(4)读取电压表测量结果。
3. 实验结果
测量结果应该与实际电压相同。
4. 实验总结
(1)学生分享实验经验,并讨论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的优缺点。
(2)学生回顾实验中要点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了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对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以及启迪他们的科学热情和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
作用。
在实验中要注意环保,注意安全,如有犯规直接DQ,希望学生
能够把实验中的经验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具有宝贵的知识和实践经验。
1.多用电表的原理(1)多用电表的用途:在直流电源电路中,测量电路某两点的电压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用,多用电表又叫万用表,是一种集测量与电压、和电阻等功能于一体的测量仪器.(2)多用电表的原理:如图是多用电表电路图.①多用电表的核心是一只直流灵敏电流计G(即表头)、电阻与拨动转换开关等部分组成.②将选择开关拨至触点1或2为直流测量端.③将选择开关拨至触点3或4为直流测量端.④将选择开关拨至触点5为测量端.(3)多用电表的电压挡、电流挡和欧姆挡①多用电表测直流电流和电压,同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原理相同,实质就是采用并联电阻分流和串联电阻分压的原理.注意读数时要读取跟选择开关挡位相对应的刻度值.②多用电表电阻挡(欧姆档)测电阻的设计原理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如图所示,R6为可变电阻,(R5+R6)=R,为调零电阻.当待测电阻Rx 接入公共端和测量端5后,形成闭合电路,可以根据Rx与电路电流I 的关系将刻度盘上的电流值改为电阻值,即可得到待测电阻Rx的阻值.I当未接入电阻时(断路状态,Rx)电流I=0,指针不偏转,表盘最左端指示电阻为处.II当两表笔直接相连时(短路状态,Rx=0)电流I为满偏电流,指针指到值,表盘最右端指示电阻为0处.2.多用电表的表面结构:如图所示.(1)上半部分为表盘,共有三条刻度线.①最上面的刻度线的左端标有,右端标有0,是用于测电阻的.②中间的刻度线是用于测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的,其刻度是分布均匀的.③最下面一条刻度线左侧标有是用于测交流电压的,其刻度是不均匀的.(2)下半部分为选择开关,周围标有测量功能的区域和量程.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旋转到电流挡,多用电表就测量电流;当选择开关旋转到其他功能区域时,就可测量电压或电阻.(3)多用电表表面还有一对正、负插孔.红表笔插+插孔,黑表笔插-插孔,插孔上面的旋钮叫欧姆调零,用它可进行电阻调零,另外,在表盘和选择开关之间还有一个机械调零,用它可以进行机械调零,即旋转该调零螺丝,可使指针(在不接入电路中时)指在左端0刻线.注意:多用电表测电阻时,使用表内的干电池做电源,并且红表笔接欧姆表内部电源负极,黑表笔接内部电源的正极.3.练习使用多用电表(1)准备①观察多用电表的外形,认识选择开关的测量项目及量程;②检查多用电表的指针是否停在表盘刻度左端的零位置.若不指零,则可用小螺丝刀调整机械调零旋钮使指针指零;③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2)测电压①将选择开关置于直流电压2.5V挡,测干电池的电压;②将选择开关置于交流电压250V挡,测220V的交流电压;(3)测电流:将选择开关置于直流电流挡,测量1直流电路的电流;(4)测电阻①将选择开关置于欧姆表的挡,短接红、黑表笔,转动调整欧姆零点的旋钮,使指针指向欧姆表刻度的零位置.②将两表笔分别接触几欧、几十欧的定值电阻两端,读出欧姆表指示的电阻数值,并与标准值比较,然后断开表笔.4.欧姆表测电阻的一般步骤:机械调零估计被测电阻大小,选好挡位,进行欧姆调零,试测电阻大小若指针的偏角太大,说明所选的挡位较大,应换成低倍率的挡位,反之,则要换成高挡位换挡后再次进行调零,进行测量,记录数据测量结束后,应把开关旋到OFF挡,或交流电压挡.5.使用多用电表的注意事项(1)多用电表在使用前,一定要观察指针是否指向电流的零刻度.若有偏差,应调整机械零点;(2)合理选择电流、电压挡的量程,使指针尽可能指在表盘中央附近;(3)测电阻时,待测电阻要与别的元件断开,切不要用手接触表笔;(4)欧姆表档位的选择:欧姆表两表笔断开时,指针指在,两表笔短接时,指针指在0,理论上讲0~的电阻都可以测量,但由于刻度的不均匀,读数误差很大,例如在指针偏角较小时,刻度盘数值很密,根本无法读数.欧姆表指针指在中值附近时比较精确.所以测量时应选择合适的档位,使指针偏转在中值附近时再读数;(5)换用欧姆档的量程时,一定要重新调整欧姆零点;(6)要用欧姆档读数时,注意乘以选择开关所指的倍数;(7)实验完毕,将表笔从插孔中拔出,并将选择开关置于OFF挡或交流电压挡.长期不用,应将多用电表中的电池取出.。
高二物理实验十二用多用电表探测黑箱内的电学元件[实验目的]1.学习多用电表的一般使用方法.2.练习用多用电表探测黑箱内的电学元件.3.了解晶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及其符号.[实验原理]多用电表〔如下图〕可以用来测量直流电流、直流电压、交变电流、交变电压、电阻等多种电学量。
图2 多用电表的上半部分为表盘,下半部分为选择开关,周围标有测量功能的区域及量程。
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旋转到电流挡,多用电表内的电流表被接通;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旋转到电阻挡,多用电表内的欧姆表电路就被接通。
欧姆表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制成的。
其电路如下图,R为调零电阻。
当红黑表笔短接,使电阻调零时,表头指针满偏,有I g=E/(R g+R+r)。
当红、黑表笔间接入某电阻R X时,有I x=E/(R g+R+r+Rx),可见每一个R X都有一个对应的电流值I。
我们只要在表盘上说明与I对应的R X值,就可用它来测量未知电阻R X。
我们用多用电表来探测黑箱内的电学元件。
黑箱又称黑盒子、暗盒,是指不知其内部结构的系统。
黑箱方法,也是控制论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具体地说:就是给黑箱一个刺激〔输入〕,观察其反映〔输出〕,并分析多组输入和输出的对应关系,来推测黑箱内部结构并加以控制的方法。
由于求解黑箱问题,需较多地采用了由果求因的逆向思维方法。
且造成同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有多种,故对黑箱的求解,难度一般较大。
为简便起见,本实验采用限定:黑箱有三个接点〔图3〕;二接点间最多只有一个元件、黑箱内最多只有二个元件〔且均串联〕;黑箱内的元件可能为电源、电阻或二极管。
图3图4用电压挡测量待测两端电U = 0 ?否内含电E rGR红表笔黑表笔晶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如图4所示。
当二极管加上正向电压时,它的电阻很小,就像一个接通的开关一样;当给二极管加上反向电压时,它的电阻变得很大,就像断开的开关一样。
根据这一特征,我们可以来断定电路中是否可能有二极管。
用多用电表探测黑箱的思路:[步骤规X]四.测量完毕,将表笔从插孔中拨出,选择开关置于“OFF〞位置或交流高压挡[须知]1.测量时手不要接触表笔的金属部分测量电路中的电阻时,应将该电阻与其它元件和电源断开.2.合理选择量程.使指针尽可能指在中间刻度附近〔可参考指针偏转在R中/5~5R中的X围〕假设指针偏角太大,应改换低挡位.假设指针偏角太小,应改换高挡位,每次换档后均要重新调零,读数时应将指针示数乘以挡位倍率.3.实际应用中要防止电流超量程,不得测额定电流极小的电器的电阻〔如灵敏电流表的内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