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四大名校,人才的摇篮
- 格式:docx
- 大小:40.46 KB
- 文档页数:17
长沙市四大名校高中报考条件长沙市位于湖南省的省会,是湖南省的经济中心,也是高校聚集的重要地理位置。
拥有多所高校和中学,受到了长沙市考生的青睐。
长沙市四大名校高中报考条件是考生最关注的事情。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长沙市四大名校高中报考条件。
首先,长沙市四大名校报考条件有以下:一是入学年龄限制。
报考长沙市四大名校高中,考生必须在2018年3月31日前满18周岁或者满17周岁。
比如,在2018年3月前出生的,应该在2018年7月1日前申请报考。
二是学习成绩要求。
报考长沙市四大名校高中,考生的八年级期末考试总分成绩应达到85分以上。
同时,要求考生英语、语文两科考试分数不低于85分。
第三是学习经历限制。
报考长沙市四大名校高中,考生必须具备两年以上的高中学习经历,即从2016年9月1日开始至2018年9月30日止,共满两个学年。
第四是身体健康条件。
报考长沙市四大名校高中,考生要满足学校身体健康要求,包括体检成绩,高中学历学位证明书等。
最后,报考长沙市四大名校高中,考生要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学校情况。
学校招生官员可以提供考生有关学校招生的详情,帮助考生了解学校的情况,了解学校的特色,从而选择理想的学校。
以上就是长沙市四大名校高中报考条件的详细介绍,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参考。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考生还需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资料,办理相关报考手续,以保证报名成功,实现报考梦想。
综上所述,报考长沙市四大名校高中需要考生满足一定的入学年龄限制、学习成绩要求、学习经历限制和身体健康条件,以及参加实地考察,等一定的报考条件。
因此,考生应尽可能地准备完善资料,搞清报考条件,以便获得理想的高校录取。
长郡中学属长沙四大名校之一:长郡、雅礼、师大附中、长沙市一中学校介绍: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系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湖南省首批挂牌的八所重点中学之一。
长沙“四大名校”之首.长沙市教育局直属的全民所有制正县级单位,学校占地58亩。
现任校长为全国中学名校长、国家级骨干教师、湖南省特级教师卢鸿鸣。
学校获得了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直通车计划”、同济大学“中学校长直荐”等顶尖大学自主招生资质。
长郡中学目前统一管理麓山国际实验学校、长郡双语实验中学、长郡梅溪湖中学、湘郡未来实验学校、长郡芙蓉中学、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长郡雨花外国语学校。
面积:占地58亩创立时间:1904年创办人:长沙知府颜钟骥办学理念:以人为本追求卓越校风:严谨规范勤奋博学类别:公办高中学校属性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校训:朴实沉毅创始人颜钟骥学校荣誉:校徽:主体颜色为黄蓝两色,黄色代表“朴实”,蓝色代表“沉毅”。
校歌:《长郡校歌》黄铭功填词知名校友:徐特立、李维汉、陈子展、周世钊、李立三、罗章龙、任弼时、李富春、肖劲光、陈赓、曾三、张孝骞、沈其震、蔡仪、吕骥、张也、陈小朵、李肖聃、曹典球、张曙、郭德垂、刘寄踪、熊亨瀚、文起代、聂履泰、钟伟剑、盛之权、刘畴西、韩先楚、陈子博、彭平之、黎澍、聂伟等。
校歌:雄杰古潭洲,襟带江湖居上游。
旧时人材渊薮,中华兴复共道湘人多造就。
四海皆同胞况吾侪同郡情连意属相研究。
一排排作壮猷一行行步伐遒。
看长沙子弟精神运五州凯歌声还相续。
主要奖项:(1)全国学校民主管理先进集体(2)全国心理教育先进单位(3)全国艺术教育先进集体(4)全国群体工作先进集体(5)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集体湘郡未来实验学校是长郡学校第四所分校,是湖南未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创办,是康桥长郡项目的学位房,已交由长郡中学全面负责管理的一所九年制寄宿学校。
学校与长郡中学、麓山国际实验学校、长郡双语实验学校、长郡芙蓉中学、长郡梅溪湖中学实施联动发展战略。
长沙四大名校和四小长沙四大名校——南雅,周南,湘郡,明德。
另外还有一些比较好的,以及一些比较差的高中,如师大附中、田家炳中学、雷锋学校等。
一、南雅中学是四大名校之首,有名的省示范高中,还是湖南人才的摇篮,在高考上创造了长沙县乃至长沙市的奇迹,自创建开始便以高起点、高标准严格要求学生,严格规范教学管理,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不断探索和实践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努力追求教育质量的最优化。
目前,南雅中学正向着“省内著名,国内有名,国际知名”的目标奋进!所以南雅中学肯定是首选。
二、湘郡未来学校成立于2007年6月,总投资约为1. 6亿元,占地101亩,由省实验中学承办。
按照长沙市教育局的要求,自2010年9月1日起,湘郡未来学校招收小学部。
原湖南省示范性高中——长沙市一中的高中教育资源全部转移到湘郡未来学校。
这意味着长沙市一中作为全国百强名校,其强大的教育资源不仅能使学生受益,更将促进星城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而湘郡未来学校则会让你感受到“老牌子”的魅力。
三、周南中学也是四大名校之一,同样位于长沙,与一中相邻,有很多学生都觉得周南好,但是就我个人来说,我认为还是一中好。
一中有先进的教学设备,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比较好的师资力量,良好的学习环境。
周南就只有一个比较厉害的学生能出头,所以在长沙算是后起之秀,应该好好发展。
四、明德中学虽然说他是一个职业学校,但是明德的硬件还可以,很多老师也比较负责任,再加上是星城四大名校之一,但是长沙的经济条件摆在那里,明德中学的升学率没有四大名校的好,但是在同类的职业学校中明德中学还是可以的。
现在毕竟是中国最关注高考的时候,有些家长甚至一直拿孩子的分数说话,所以大部分家长仍是倾向于读高中。
(一)四小:长沙市一师二附小、周南中学、铁路第一小学、南雅中学的统称。
(二)四中:长沙市一中、明德中学、师大附中、田家炳中学的统称。
(三)四小、四中均属于重点中学,这里也对小学和中学进行了区别,两者都是小学重点,高中则都是普通高中。
为什么说湖南人是南方的北方人?湖南在中国地理范围上是标准的南方,题主说湖南人是南方的北方人,认同。
我是北方人,已在湖南生活了快十年,说说自己的切身感受,做个梳理、盘点。
湖南人性格豪迈,喜欢高调张扬,甚至狂傲。
北方人性格爽朗、豪迈,南方人内敛、低调,这是普遍共识。
一个区域人们的性格特征,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积淀、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定都大多在北方,文化厚重。
而且北方多平原、高原、草原、戈壁沙漠,地形开阔坦荡。
这也造就了北方人豪迈、大气的性格。
而湖南省在唐宋以后才逐渐进入中国历史主舞台,而且地形以山地、丘陵、盆地居多。
按理说难以形成豪迈的性格。
但是,很多湖南人的性格豪放,说话大声大气,举止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做事风风火火、很少有顾虑,甚至事还没做就四处张扬。
不止男人,很多湖南女性也是这样的性格。
外向、泼辣,敢说敢做,口无遮拦,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和非议,喜欢拿主意、当家做主,一幅“当仁不让、舍我其谁”、“我一定能行”的自信、高调姿态。
外表娇小的“湘妹子”既有秀气美貌之名,也有“女汉子”之风。
大家都认为北方人酒风很盛,是性格豪放的体现。
湖南人在这方面毫不逊色。
湖南的酒类品牌虽然极少,但是好酒之风、酒文化却令人叹服。
一些老人有喝“早酒”的习惯,也即早餐时就开喝。
这在北方是罕见的。
北方人喝酒是男人的事,不建议也厌恶女人好酒。
但在湖南,女人喝酒很正常。
还有在酒吧,酗酒的女孩子比比皆是,以至于午夜在酒吧门口“捡尸”成为一道奇景。
很多湖南人外出务工、经商首选邻近的广东,而广东流行啤酒、洋酒及红酒。
即使很多湖南人常年在广东也难以被同化,照样把白酒“搞起”。
酒、辣椒、槟榔都是刺激性食物,也是湖南人的独特饮食爱好。
人们往往认为北方人思想根深蒂固、认死理,南方人思想灵活、善于变通。
但是湖南人的刚烈、倔劲很明显。
北方话有个“轴”的说法,就是形容人倔强、不撞南墙不回头。
而湖南人在这方面表现很明显,还将它形容为“骡子精神”。
如何读上长沙四大名校初中部?家长择校必读最近,长沙中小学新生报名刚结束,告别游戏和旅行,孩子们重新背起书包,怀着纠结和兴奋开始了新的学期。
说起湖南最有名的高中,就绕不过“长郡、雅礼、一中、师大附中”这四大名校,楼盘君当年读书的时候没少做它们家的考题!今年中考,这四所学校本部的录取分数线全部已经达到了“6个A”,分分钟让楼盘君这种学渣去撞墙。
得“6A”的难度有多大?楼盘君告诉大家:今年长沙初中毕业生35767人,达到“6A”标准的只有2354人,也就是说,达到四大名校本部普招资格的比例为6.5%。
而今年湖南高考一本录取率为10.6% ——没错,考到“6A”比考上重本还难。
考不上“6A”怎么办?据楼盘君了解,四大名校的各初中分校,都享有高中本部的一部分入学指标,最低分数线仅需“4A2B”,在分校读书的孩子在中考杀出重围考上本部的机会,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如何才能读上长沙四大名校的初中部?它们的录取招生政策是怎样的?楼盘君将为大家一一解读!目前产生四大名校的初中分校,按招生方式具体可分为三类:微机派位、优先业主子女入学、自主报名微机派位——重点公办分校:(重点公办分校: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和私立学校、配套子弟学校相比,这类分校是四大名校的第一梯队。
不管是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师大附中麓山国际中学,还是雅礼实验中学、南雅中学,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都是最受长沙家长们追捧的重点初中。
这类学校的指标生名额都比较多,以长郡双语实验学校为例,2015年的本部指标生计划就有92名,堪称长郡中学的初中部。
这类中学除了少量有特长生提前录取外,其余学位都需要靠“就近入学,微机派位”的方式来由教育局统一分配。
目前长沙有一些楼盘因为离学校比较近,就打着它们的“学位房”旗号。
楼盘君在这里告诉大家,长沙不存在所谓的中学“学位房”的概念!(新华都新天地配套学校:长沙市一中新华都中学)优先业主子女入读——配套子弟分校:在长沙一些新楼盘集中的区域,不少房地产开发商在建设项目时,会出资建设配套学校,建成后交付给教育部门。
长沙四大名校是哪四所学校长沙四大名校是哪四所学校长沙,别称星城,湖南省辖地级市、省会,特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长沙四大名校是哪四所学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址:湖南长沙岳麓区桃子湖路48号类别:公立创立时间:1905概况:是湖南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系省直属单位。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先后有37名教师被评为湖南省特级教师,有17人先后获得全国或湖南省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每年均有10名左右的外籍教师在校从事英语教学工作。
已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较大影响的品牌学校。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地址:长沙市开福区清水塘路53号类别:公立创办时间:1912概况:位于长沙市开福区清水塘路,是湖南省教育厅直属中学、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长沙四大名校之一,也是中国最著名的重点中学之一。
长郡中学地址:长沙市天心区学院街24号创立时间:1904类别:公办概况:系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湖南省首批挂牌的八所重点中学之一。
占地58亩,共有教学班67个,学生3400多人,教职员工322人。
2014年高考,长郡中学共有1007人上一本线,其中王子蔓、陈哲峰分获长沙市文理科状元;湖南省理科档案分前10名中3人,前20名中8人,前30名中10人,前50名中16人;全省文科档案分前10名中3人,前20名中5人,前30名中9人。
雅礼中学地址:长沙市雨花区劳动西路428号类别:公立概况:雅礼中学是湖南省首批挂牌的八所重点中学之一,2012年起高考成绩稳居全省第一。
一百年多来,雅礼中学共培育出八万多名人才,优秀学子可谓灿若星河。
作为长沙四大名校之一,雅礼中学并非一味要求学生专注学习,而是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以及终身发展进行全面关注。
【长沙四大名校是哪四所学校】。
长沙四大名校初中部情况长郡系长郡系附属着如下初中:麓山长郡双语长郡梅溪湖长郡芙蓉1、麓山国际于今年3月转为公办,师资力量雄厚,对外宣传没有实验班,但平行班中老师配备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实行末位淘汰制招生,两次获得“区三好学生”可直接进麓山,以入学名气和难度看,很多家长把其当成第一目标2、长郡双语为社区配套的公办学校,还要保证市政府的各级公务员子弟就学,大部分生源是通过微机派位招生的,民办学校只有40%的几率,主要有坑班、参加走美杯、华杯赛、希望杯邀请赛获得一等奖、推荐来获得面试机会。
从入学难度看,双语最难3、长郡梅溪湖今年首次招生,初中招生政策不是很了解雅礼系:雅礼中学有:南雅北雅雅实1、南雅于今年3月份转为公办,依托本部而建,办学理念和教学质量读保持在同一线上,南雅为雅礼的寄宿中学,不受生源的限制。
相对长郡系而言,南雅更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更适合学生的成长。
南雅一般不举行公开考试,家长一般直接去学校投递资料就可报名,最好是有分量的证书,但由于跳楼事件和小三风波,使的南雅声誉日渐越下2、北雅于今年6月才出首批毕业生,整体成绩不错3、雅实在今年首次招生,但学生入学跨区需交类似建校费如青少年基金等费用师大附中系师大附中附属中学有:博才广益高实1、师大博才为公办学校,自主招生名额少,考试很隐蔽,一般在培训机构举行,博才最注重素质教育,寄宿条件最好,硬件设施在长沙中学里最先进2、广益为民办中学,每年学费8500,以教学效果来看,广益10年中考6A比例排名中广益第四,11年第三3、高实就是原延风中学,九月开始招生,学生跨区入学需交8000-1万的建校费,跨地区2万,岳麓区除外长沙市一中系长沙市一中附属中学有:青竹湖湘一湘一芙蓉1、青竹湖湘一为民办学校,学费一万,从入学难度看,考试题目最难,但今年的高考文理状元都在一中,很多家长也以此为目标2、湘一芙蓉是芙蓉区与市一中联姻创办的,以办优质初中为主方向,教学和日常行政管理全部由长沙市一中管理。
雅礼中学简介长沙四大名校精品文档,仅供参考雅礼中学简介长沙四大名校长沙市雅礼中学(Yali Middle School)是湖南省首批挂牌的八所重点中学之一、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也是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雅礼中学简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雅礼中学简介历史沿革编辑创校初期教学楼上的校徽1901年初,耶鲁大学少数毕业校友,倡议到中国创办教育科技事业。
1902年6月22日,雅礼协会成立。
1906年6月,租得西牌楼民房数间作为校舍,开办雅礼大学堂。
1907年,在学校对面租用民房开办了雅礼医院(实为诊所)。
1914年,学校成立大学本科。
1914年7月,雅礼协会与湖南育群学会合办湘雅医科学校(湘雅意即湖南雅礼)。
1916年,麻园岭新校舍第一期工程竣工,学院迁来新址。
1920年,合并湘雅医学预科。
此时,学校规模已渐完备,有了文、理、医预三科,因此正式定名为雅礼大学。
1926年冬,学校因大革命政局影响而停办,直至1928年。
1928年,长沙停办学校纷纷恢复。
[3]曲折发展雅礼中学(4张)1929年9月,经当时政府教育部批准立案,雅礼中学恢复。
1937年,王光鼎和谭安琪两位老师到沅陵筹办雅礼沅陵分校。
[4] 1951年,学校改名为解放中学。
1952年暑假,雅礼中学改制为长沙市第五中学。
[5]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课。
1968年,学校复课。
[6] 改革兴盛1985年初,长沙市第五中学恢复了与美国雅礼协会中断35年的联系。
1985年8月25日,长沙市第五中学正式被湖南省教育厅批准复名为雅礼中学。
1992年,长沙市雅礼中学被湖南省教委首批授予湖南省重点中学的牌匾。
1992年8月,湖南省教委批准在长沙市雅礼中学等三所重点中学中开办理科实验班。
1995年2月,长沙市编制委员会确定长沙市雅礼中学为正县级全民事业单位。
[7] 2002年,创办长沙雅礼寄宿制中学(后改名长沙市南雅中学)。
长沙市四大名校高中报考条件长沙市地处湘西,是湖南省重要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也是湖南高考的重要考试区域之一。
在长沙市,有许多优秀的中学,其中有四所高中名校备受湖南高考考生的追捧,他们分别是长沙市一中、长沙市二中、长沙市三中和长沙市四中。
想要报考这四所名校,考生除了要满足长沙市招生办的一般报考条件外,还需要通过某些其他条件。
本文将介绍这四所名校的报考条件,希望能够帮助考生正确认识这四所名校,以便做出最佳报考决策。
首先,考生需要准备报考长沙市一中、长沙市二中、长沙市三中和长沙市四中的相关证件,包括但不限于身份证、户口本、计算机考试准考证、原籍户口证明等。
其次,考生要满足湖南省招生办的一般报考条件,比如年龄、身体健康等。
第三,考生必须参加湖南省招生办组织的高考,并取得符合要求的成绩,符合湖南省录取政策,和各高校录取政策。
另外,考生还需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考试,比如语文、数学、英语和政治等测试,取得合格的成绩,以确定最终的录取条件。
第四,考生要注意了解长沙市四大名校高中的特色,比如课程、教学质量、社会影响力、就业状况等,收集足够的信息,准备做出合理的报考决策。
最后,考生应该熟悉一下报考流程,包括但不限于报名时间、报名地点、笔试成绩查询、实体面试等环节。
考生还应该知道报考后的录取结果考试时间、体检时间等,以便及时准备入学手续。
总之,考生报考长沙市四大名校高中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比较多。
考生必须要满足湖南省招生办的一般报考条件,同时了解学校的特色,以确定最佳的报考结果。
此外,考生还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考试,以及报名时间、报名地点、笔试成绩查询、体检时间等,以便尽快安排考试日程,准备入学手续。
综上所述,报考长沙市四大名校高中是个需要谨慎布局和精心准备的过程,考生要仔细考虑,才能取得理想的报考结果。
长沙有什么大学第一篇:长沙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地区,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随着时代的发展,长沙的高等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现在,长沙已经成为了湖南省高等教育中心,拥有了众多知名的大学。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长沙市的几所重点高等院校。
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工科为主、管理、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前身为湖南冶金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创建于1956年。
现在,学校有15个学院,开设本科专业70余个,涵盖了9个学科门类。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现有专职教师近20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教师总数的41%。
长沙理工大学秉承"勤奋、求实、创新、担当"的校训,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一所享有很高声誉的大学。
湖南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前身是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创建于1903年。
学校共有22个学院,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11个学科门类。
学校秉承育人为本、厚德载物的办学理念,倡导"明德、悟道、任事、修身"的校风,培养了众多优秀的人才,是湖南省范围内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
中南大学创建于1926年,是一所全国重点大学,也是湖南省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支持高校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14个学院,涵盖了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医学、农学、艺术等多个学科门类。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3100余人,其中有2位陈省身数学奖得主、1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6位两院院士等知名学者。
中南大学以"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为校训,已经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
总之,长沙市的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拥有了很多优秀的高校。
这些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相信,在这些高校的培养下,未来的长沙一定会更加美好。
长沙四大名校,人才的摇篮长沙, 人才, 名校, 摇篮, 推荐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简介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校徽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创建于1912年,原名湖南省立第一中学,是湖南省最早的公立中学,素以名师云集,校风朴实,人才辈出而著称,毛泽东、朱镕基、周谷城、周立波、杨小凯、谭盾等蜚声中外的政治家、思想家、历史学家、文学家、经济学家、音乐家和17位“两院”院士均先后在此就读。
该校现为湖南省教育厅直属的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湖南省文明单位、国家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重点中学、篮球和足球省级传统项目学校、湖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省级园林式单位、长沙市花园式单位和涉外接待单位。
学校占地约8万平方米,教学楼、科艺楼、图书馆、办公楼与体育馆、塑胶田径场、篮球场以及宿舍楼群遥相呼应。
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基本分离,“动”、“静”结合,布局规范合理。
校园内香樟成林,花木扶疏,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水乳交融,四时景色宜人。
学校不仅拥有配置在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各科实验室、天文台、生物标本室、多媒体语音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藏书逾16万册的图书馆,还拥有集辅助教学、办公自动化、图书管理、视频点播等功能于一体的以太交换校园计算机网络,实现了学校三网(广播网、计算机网和通讯网)合一,为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学校现有83个教学班,5043余名学生。
该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近年来学校本着“着眼长远建设,立足自己培养”的方针,“以老带新”,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主张“教无定法”,鼓励创新,提倡教学方法在传统的精讲多练、启发多思基础上的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育人才”,调动了广大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业务水平,以“敬业、务本、爱生、奉献”为师德规范,先后有27人被授予“中学特级教师”殊荣。
目前,该校在职中学高级教师有110余人,有150位教师获得硕士学位或研究生课程班结业证书。
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在教学和教研上尽显风流。
学校每年从英、美等国聘请10名左右的外教,担任口语和其它学科教学工作。
该校一直重视素质教育。
多年来,始终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针,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教研领路、质量第一”为宗旨,基本形成了“素质+个性,规范+创新”的办学特色,注重教育、教学、教研的有机结合,总结出了中学教育要注重基础性、中学管理要注重稳定性、中学教育管理要注重开放性这一宝贵的办学经验,并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
学校现有“十五”“十一五”规划课题14个,40%左右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
近两年来,学校共有120多位教师在国家、省、市级赛课中获奖,公开发表、出版的教学论文或著作达500余篇(部),在国家、省、市级教学论文评比中,共300余篇论文获奖。
每个学科有3至5位学科带头人,在省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有近30余人在省、市各学科专业学会担任正、副理事长或秘书长。
学校坚持树德育人,严谨治学,教育学生“学习求知、学习健体、学习做人”,使学生解放身心,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培养了大批合格毕业生。
树立了“看基础、看素质、看后劲、看发展,不计较一时一事之得失,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任,给学生一张永恒的人生通行主”的办学理念,既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又重视发展学生个性,优秀学生大量涌现。
近10年来,学校先后有160余名学生在全国学科竞赛中获奖,在国际中学生5个学科的奥林匹克竞赛中共夺得32枚奖牌,奖牌总数位居全国第一。
每年初中毕业会考合格率达100%,高考一流大学升学率均在85%以上,其中每年都有20名左右的学生进入清华、北大。
在高三保送生制度改革的情况下,该校每年仍有30多名优秀毕业生保送进入一流大学深造,保送生人数居全省第一。
历届一中毕业生均以综合素质好、发展后劲足的整体形象而名扬国内高校,赢得了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肯定。
此外,学校每年还有300余名学生在全国及省、市各类书法、舞蹈、器乐、作文、摄影比赛中获奖。
近两年来,在体育竞赛方面也是硕果累累,共培养了1名国家级运动健将,6名国家一级运动员、41名国家二级运动员,向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输送了36名优秀体育人才。
校男篮和足球队多次蝉联省、市冠军,田径队成绩一直稳居全省同类学校前列。
目前,长沙市一中全体师生同心同德,务实求新,正以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之精神,朝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办学目标而努力奋斗!治校方略校训----公、勇、勤、朴公——指远大理想。
大公无私,廉洁奉公。
爱祖国,爱学校,爱集体,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勇——指献身精神。
英勇无畏,见义勇为。
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勤——指勤劳品质。
勤学习,勤锻炼,勤奋进取,勤劳节俭朴——指优良作风。
朴实无华,实事求是。
校风----严谨、务实、规范化办学特色----素质+个性规范+创新师德规范----敬业、务本、爱生、奉献治学口号----选择一中,就是选择严格教育说明:校训“公、勇、勤、朴”最初见诸1914年。
原为黄土衡先生1917年所书横匾。
现对此作出新的解释。
校史沿革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创建于一九一二年,初名湖南全省公立高等中学校,校址设紫东园。
首任校长符定一。
一九一四年更名省立第一中学,嗣后校名屡易,为全省高级中学,省立长沙高级中学,省立第一临时中学高中部;校址曾迁荷花池,落星田,贡院坪,书院坪,抗日时期迁宁乡高桥,安化驿头铺,七星街。
一九四六年复元迁今址长沙小吴门外清水塘畔,一九五二年由省立一中改现名。
以公勇勤朴为校训,具爱国民主传统,办学面向全体。
注重基础,发展个性,培养特长,坚持从严治校,树德育人。
九十载,桃李芬芳,初中毕业生三万三千一百九十余人,高中毕业生三万一千二百九十余人。
首任校长符定一,主持设英、德、法语三科,以适应当时培训出国留学人员之需。
校训为“公、勇、勤、朴”。
具有民主、爱国传统。
1917 年后,学生学术社团发表大量文章研讨“读书与救国”、“文言与白话”、“劳工神圣”等时事、政治问题。
1919 年五四运动中,在湖南创建“救国十人团第一团”,并发布《宣言》,查禁日货和发起爱国储金。
1921 年冬,中共学生支部成立,为湖南省中学中最早的中共组织。
1926 年,以学生党团员为主干组成学生军,参加北伐。
1927 年 5 月 21 日发生马日事变,124 名师生先后罹难。
1928年后,师生在“有理服从,无理反对”的口号下,采用“闹风潮”、“赶校长”等形式,继续进行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3 年内有 1/3 的毕业生北上延安或去皖南参加抗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德、智、体诸方面注重规范要求,教导合一,建立教研组备课、教学研究等制度。
1978 年以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教学改革,注重教书育人,注重教育、教学的研究。
1980 年开始,每年在初中一年级开设实验教学班,编写语文、数学实验教材,进行语文、数学、外语、体育四科的教学改革。
坚持开展气象、无线电、计算机、航模、美术、摄影等课外活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
学生有艰苦朴素、刻苦学习和自由研究的学风。
始终拥有一支业务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
小评一中一中的校园风景极为优美,其图书馆的设计被评为湖南省十大优秀建筑之一,其生物标本室中的种类占地面积在国内极为少见,并且有许多珍稀动物,人类(三个),的标本,以及化石.一中的社团在长沙市极为活跃,有许多的公益活动,学校学生组织能力及积极性很高,学校的志愿者协会(温馨家园)是长沙市首个由学生创办的志愿者协会,受到各界的广泛好评在环保方面电影同人社,和环保社的宣传及工作相当的积极并取得成效.其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多方面的全能的具有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学生。
校庆日:11月22日,自1912年起计算。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校综述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创立于1905年,是湖南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系省直属单位。
她既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办学成绩卓著的百年名校,又是一所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教育传承与创新、积极引领潮流、被社会公认为真心实意实施素质教育的窗口学校。
一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培养了大批革命志士和科技、经济、文化人才,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人运动杰出领导人李立三、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艺术巨匠欧阳予倩和黎鳌、黎介寿、黎磊石、张履谦、朱之悌、何继善、朱作言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学校坐落在湖南长沙风光秀丽的湘江之滨、人文荟萃的岳麓山下,校园环境优美,布局协调,功能区划合理,占地面积10.4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51.1%,名人文化广场、历史长廊、“攀登”纪念碑、“向往”雕塑等展示了学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幽静秀丽的琢园和镕园中,小桥、流水、喷泉、亭台,错落有致,鸟语花香,育人环境优良;校园建筑大气美观、设计新颖,教学楼、科学楼之间以天桥和回廊相连,给人浑然一体的感觉;整个校园绿树与红墙交相辉映,干净整洁,更显校园文明;教育教学设施完备,并已具备信息化功能;生活设施齐全,能为师生提供良好的生活服务。
学校先后被长沙市政府和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花园式学校”和“园林式单位”称号。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先后有34名教师被评为湖南省特级教师,有15人先后获得全国或湖南省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每年均有10名左右的外籍教师在校从事英语教学工作。
多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兼容并蓄”的办学理念,确立了“理性办学、内涵发展”的工作方针和“坚持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抓质量、脚踏实地谋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的工作思路,形成了“科研兴校,全面育人”的办学特色。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流,教改教研成果获省级以上奖励18项次,学生高考成绩一直名列湖南省前茅,学生参加体育、艺术竞赛和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成绩突出,参加国际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总数稳居全国第一。
学校构建的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学习发展空间,“素质全面,个性彰显”已成为附中学子的共同特征而广为高等学校和社会各界赞誉。
学校在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的同时,积极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构建起了以师大附中为主体,以湖南广益实验中学、国际课程中心、湖南广益卫星远程学校、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湖南师大附中张家界实验学校和湖南师大附中岳麓外国语实验学校为联合体的多元办学格局,在多种办学体制多种文化并存的背景下,优势互补,兼容并蓄,积极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努力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学校不断探索教育国际化的新路子,师生参与国际交流活动频繁,学校先后与亚洲、北美、欧洲、大洋洲等地的多所学校缔结为友好学校,且每年都与国际友好学校开展师生互访交流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共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学校对口支援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学校后勤管理先进集体等国家级荣誉称号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