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有趣的七巧板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7
《有趣的七巧板》教案一等奖分析1、《有趣的七巧板》教案一等奖分析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有趣的七巧板》教案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备课时间:20xx年9月7日上课时间:20xx年X月X日教学内容:教材18—19页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和交流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七巧板,通过拼图,体会图形的变换。
2、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能用多种方法拼图。
教具或学具准备:七巧板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小朋友们喜欢玩拼图游戏吗?老师拼了许多漂亮的图形,想不想欣赏一下?学生欣赏七巧板拼成的各种图案。
揭示课题你街知道这些漂亮的图形都是用什么拼成的吗?知道它为什么叫七巧板吗?(它有七块)不仅仅因为如此,更因为它有趣,能拼出许许多多美丽的图案。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七巧板”。
介绍七巧板的由来。
七巧板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智力玩具,用它可以拼出千变万化的图形,也称“七巧图”。
七巧板流传到国外后,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被称为“唐图”。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1、认识七巧板。
提问:一副七巧板有几块?有几种不同的图形?哪几块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在组长的带领下合作完成探索。
提问:有没有小朋友知道,七巧板中的“巧”是什么意思?因为七巧板会变,只要大家开动脑筋,七巧板就会不停地“变”,想不想试试?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场“魔术比赛”。
2、用两块拼你会用七巧板中的两块来拼一个正方形吗?拼之前先想想,你准备用哪两块来拼呢?师参与小组活动,适时点拨,同桌互相交流。
拼一拼,拼完后互相检查看看是否拼成了正方形。
追问:用这两块三角形还能拼成什么图形?拼拼看。
小结:通过不同的摆放,可以拼成我们认识的.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三种不同的图形。
小学二年级七巧板教案【篇一:二年级数学《有趣的七巧板》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有趣的七巧板》教学设计发布日期:2005-8-22 22:24:31作者:常州市觅渡桥小学钱莉出处:常州教育信息网浏览:650 人次课题:有趣的七巧板常州市觅渡桥小学钱莉一、教学目标:(1)通过七巧板拼图活动,进一步熟悉基本平面图形。
(2)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拼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活动:(一)认识七巧板1、师:今天,钱老师要带领你们走进一个画廊,我们一起来欣赏好吗?(多媒体演示)学生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欣赏着由七巧板拼成的美丽的画面,被数学焕发出的美陶醉了。
师:你们看到了些什么?生:我看到了船、狐狸、鸟、小兔子、小狗……师:你们知道他们是由什么拼成的?生:七巧板。
师:是不是呢?我们一起来看。
多媒体演示船、狐狸变成七巧板拼成正方形的过程。
师:噢!原来真是用七巧板拼成的呢!2、师:那七巧板你见过吗?玩过吗?生1:我看过月亮姐姐主持的七巧板节目。
生2:我在幼儿园玩过七巧板,他们可以拼好多图形。
生3:我知道七巧板里面有2个大三角形、1个中三角形、2个小三角形、1个正方形和1个平行四边形。
……师:看来,七巧板可以派好多用处。
今天,钱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用七巧板开展有趣的活动。
(二)拼图活动活动一:师:首先进行第一个活动,用七巧板拼我们曾经见过的平面图形。
听好老师的要求:你可以用二块、三块或更多的板来拼,自己先考虑考虑,你是怎么想的就怎么拼,听明白了吗?学生拼,教师巡视指导。
1、你用几块板拼了什么平面图形?你发现了七巧板的什么秘密?在小组里说一说。
2、学生集体交流拼的情况。
3、师:今天由于时间关系,不能让每个同学都来交流,老师根据你们拼的大致归了归类,请看(多媒体演示用二块、三块或更多的板拼的部分情况)在拼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板与板之间有许多联系。
活动二:师:我们发现了七巧板的这么多秘密,你们觉得七巧板好玩吗?还想玩吗?怎么玩?此时,学生的情绪被调动出来,一个学生激动地说:想用七巧板拼美丽的图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有趣的七巧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认识不同形状的七巧板。
2.学习如何拼凑出不同的图形。
3.加深对数学几何细节的理解和掌握。
4.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发挥想象力。
二、教学准备1.七巧板。
2.黑板和彩色粉笔。
3.课件。
4.学生手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入新知,通过展示几个七巧板的拼图,向学生展示一下七巧板的形状和特点。
(2)省思问题:你是怎么拼出这样的图形的?你是怎样算出要放哪个七巧板呢?2. 提供七巧板雏形教师针对几个图形,展示图中七巧板的部分雏形,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继续拼图。
通过展示数张图片依次提供雏形,同时发现信息中的规律和特点,以此引导同学梳理思路,接下来的拼图也会更加自如。
3. 引导思路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使用七巧板来完成拼图。
可以引导学生,把兴趣转化为思考力和规律发现,从而实现有趣的学习。
4. 组合形状分组让学生尝试组合不同的形状,尝试多种组合方式,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同时由教师监督,纠正偏差,予以引导。
5. 知识归纳对七巧板的组合过程进行归纳,找出问题自然发生的规律。
把问题中所各种角度,,展现七巧板的所有角度,获得更多的体验和启示。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结束后,我给学生留下了感性、生动、有趣的印象,让他们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不断引导学生思考,而且也经常以学生的成果为指引,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掌握七巧板的知识。
最后,学生都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切实提高了逻辑思维和想象力。
【教育资料】小学二年级数学《有趣的七巧板》教案1、通过拼图,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3、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感悟平面图形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创造性地拼图。
教具准备:课件,师、生每人一副七巧板。
教学过程:一、动画演示,引入课题1、复习已认识的图形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不知道小朋友还认不认识它们,记不记得它们的名字,师出示图形生辨认图形。
2、欣赏图形师:小朋友们喜欢玩拼图游戏吗?老师拼了许多漂亮的图形,想不想欣赏一下?课件演示拼好的图案,学生欣赏。
3、揭示课题:师:这些漂亮的图形都是七块图形拼成的,这七块图形叫七巧板。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趣的七巧板》。
(板书:七巧板)二、初步感知,建立表象1、认识七巧板师:你想了解有关七巧板的哪些知识?生1:七巧板有几块?生2:七巧板是由几种图形组成的?生3:七巧板有什么奇妙?师:你们提了这么多问题,等学完这节课,就会知道答案了2、介绍七巧板的来历课件出示七巧板师:七巧板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图形玩具,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用七巧板可以拼成几百种不同的图形,外国朋友对我们的七巧板也很感兴趣,给它取了个神奇的名字叫东方模板。
师:有的小朋友问到一副七巧板有几种不同的图形?谁来说一说?生:有三种图形,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师:数一数,每种图形各有几个?生:三角形有5个,还有1个正方形和1个平行四边形。
师:比一比,哪些图形是完全一样的?生:2个大三角形一样大,2 个小三角形一样大。
三、自主探究,开发潜能1、组织竞赛。
师:你们想不想也用七巧板来拼一拼?今天我们8个小组就来比一比,举行一次夺星大赛,哪一队得的合作星最多就是今天的冠军队。
就把老师拼的作品奖励给这个小组。
(出示作品)2、用两块拼师:先来简单一点的,请用七巧板中的两块图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哪位小朋友说说可以选用哪两块?生:我用2块大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有趣的七巧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拼组七巧板,让学生认识七巧板,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并会用七巧板进行拼图活动。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及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七巧板,了解七巧板的组成。
2. 学习七巧板中的平面几何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
3. 运用七巧板进行创意拼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七巧板,了解七巧板的组成,运用七巧板进行创意拼图。
2. 教学难点:七巧板中平面几何图形的识别和拼图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七巧板模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2. 学具:每人一套七巧板拼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七巧板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 新课导入:讲解七巧板的起源、组成及七巧板中的平面几何图形。
3. 活动一:让学生分组讨论七巧板中的图形特点,并尝试用七巧板拼出不同的图形。
4. 活动二:进行创意拼图比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七巧板拼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七巧板2. 内容:七巧板的组成、平面几何图形、创意拼图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用七巧板拼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或物品,并写下拼图过程。
2. 课后与家长分享七巧板的乐趣,共同完成一幅拼图作品。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课后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确保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同时达到教学目标。
《有趣的七巧板》教学案例许红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七巧板是传统的玩具,教材编排《有趣的七巧板》这一实践活动,目的在于使学生熟悉平面图形,巩固学到的图形知识;鼓励有个性的思考,培养创新精神;感受图形的美,发展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实践活动分五步进行。
第一步认识七巧板,在“茄子”卡通问题的指导下观察七巧板,了解一共有七块图形,其中三角形5块,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各1块;5块三角形的大小不完全一样,2块最大的三角形大小是一样的,2块最小的三角形大小也一样。
第二步用七巧板中的两块先拼成正方形,再改拼成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
这一步让学生体会七巧板是用来拼图形的,在拼图形的时候,要有选择地使用七巧板,拼法不同,拼出的图形不同。
第三步用七巧板中的三块拼成已经认识的图形,并说出图形的名称。
通过拼和说,巩固图形知识,体会图形的变换,初步掌握拼法,激发活动兴趣。
第四步增加选用的块数,用七巧板中的四块、五块、六块拼图形。
由于选用的块数增加,拼法就灵活,拼成的图形就多样,促进了思维的发散,形成拼图的技巧。
第五步用一副七巧板拼图形,拼出的不限于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还可以是其他各种各样的图形。
在有趣的拼图活动中,培养初步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2.学情分析:学生刚刚认识了多边形,能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拼出一些简单、有趣的图形。
本节课借助七巧板让学生在拼图活动中,进一步熟悉认识的平面图形,并初步、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操作活动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生分层说明:红色:自主学习能力较弱,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才能掌握知识的学生。
黄色: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需提示,动手能力一般的学生。
蓝色: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很强的学生。
绿色:自主学习能力较强,数学基础较好,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和交流等学习活动,初步认识七巧板;通过拼图,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有趣的七巧板》教案(精选6篇)《好玩的七巧板》教案篇1《七巧板》教育活动设计设计意图:七巧板是我们民间的一种智力嬉戏材料,由七种颜色不同、外形不同的大小不一的木块组成。
幼儿通过自由拼搭,就能初步感受七巧板可以变成各种各样形象好玩的造型,可以拼出丰富多彩的图案,还可以表达无尽的含义,正是这样才更加吸引幼儿想去玩七巧板,想去参加操作探究的欲望。
我们设计本次活动,是有机地整合了语言、科学、艺术、社会等学科领域的相关内容,通过各种嬉戏形式,由浅入深的让幼儿把握七巧板的初步玩法,并以此为切入点开发幼儿的智力、熬炼幼儿动手动脑的力量、启迪幼儿的才智和制造意识。
涉及领域:科学语言社会艺术活动方式:集体与分组教育相结合活动名称:综合活动《七巧板》活动目标:1、了解七巧板的组成,尝试用几何图形进行不同的组合,制造出各种好玩的造型。
2、培育幼儿的探究意识,动手操作力量,发挥想象力和制造力,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图形的熟悉。
3、培育幼儿的合作意识,体验玩七巧板的胜利和乐趣。
活动预备:1、人手四套七巧板。
2、大七巧板一套。
3、造型模板若干。
4、橡皮泥若干。
5、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一、熟悉七巧板1、老师:“今日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套玩具。
”(出示七巧板大教具)提问:“谁知道它为什么叫七巧板?”2、请幼儿通过颜色、外形、大小来说出它们的不同。
3、小结七巧板的组成。
老师提示幼儿一边摆布一边总结:“七巧板是由七种颜色、七个外形和大小不同的木块组成的。
在玩七巧板的时候,七块拼板都要用上。
七块拼板之间可以“角边相接”,或“边边相接”,但相互不能重叠。
”老师提出引发幼儿探究操作的下一步:七块拼板生活在一个家里不能分开,当它们团结在一起的时候,就可以变出各种各样的图形(动物、建筑、生活用品等),你们信任吗?”二、幼儿初步尝试玩七巧板1、供应橡皮泥,让幼儿用七巧板在橡皮泥上随便造型,激发幼儿对七巧板的爱好。
师:“小伴侣,请你们试试七巧板宝宝在橡皮泥上能变出什么样的图形。
God will not treat hardworking people badly, nor will he sympathize with fake hardworking people. It knows howhard you work.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有趣的七巧板》教案《有趣的七巧板》教案1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2~23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使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一、动画演示,引入课题1.复习已认识的图形。
谈话: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朋友,谁愿意来跟它们打声招呼。
出示图形并贴在黑板上。
2.分割正方形。
谈话:大屏幕上是什么图形?(正方形)我们请电脑博士来变一个魔术。
(演示)现在变成了什么?(再演示)又变成了什么?(出示)现在一个正方形变成了几块?3.揭示课题。
讲述:我们给这七块图形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七巧板。
[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电脑博士变魔术的形式包装数学知识,使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体会七巧板的分割过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步感知,建立表象1.认识七巧板。
谈话:小朋友每人都有一副七巧板,请大家拿出来。
(1)分一分:一副七巧板中有几种不同的图形呢?(2)数一数:每一种图形有几个?(3)比一比:哪些图形是完全一样的?(学生回答后电脑演示)2.演示拼图。
谈话:小朋友听说过吗,七巧板还会跳舞呢!想不想看它跳一个。
电脑演示,它跳出的图形像什么?(一只狐狸)再跳一个,像什么?(一个人在跑步)3.介绍来历。
七巧板是古时候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一种非常有趣的玩具,利用它可以重新组合成几百种不同的图形呢!你们瞧(屏幕出示很多图),变化多不多呀?外国朋友对我们中国的七巧板也很感兴趣,还给它取了个神奇的名字叫东方魔板。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有趣的七巧板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想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2~23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有趣的七巧板是一次实践活动。
利用七巧板拼图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数学游戏。
教材安排这次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拼图形,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是用七巧板创造性地拼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拼图形,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
合作意识。
3、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
七巧板、课件、用于奖励的星星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小朋友,你们玩过拼图游戏吗?小明最喜欢玩拼图游戏,看,现在他又在拼图。
(电脑出示拼成的图形人、鱼、帆船)这些图漂亮吗?这些漂亮的图其实都是由这七块图形拼成的,有谁知道这是什么?(通过电脑将人、鱼、帆船各拆开成七块图形,再将这七块图形旋转、移动拼成一副七巧板)
对!这是一副七巧板,七巧板又称智慧板,是我国古老的智力游戏玩具之一。
七巧板中有几种不同的图形,请你数一数,每一种图形各有几个?
五个三角形中哪些三角形的大小是一样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必须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在这里通过电脑创设了情
境,从而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学习需求,积极投入到认识七巧板的活动中。
】
二、自主探索,开发潜能。
1、组织竞赛。
谈话:小朋友,你们想不性也来拼一拼?今天我们临时分成6个小队来比一比。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走到一起,选出小队长,并为自己的小队取名字。
小队长,你们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队的名称吗?(小队长汇报)
今天6个小队就来举行一次夺星大赛,哪一队得到的红星多就是今天的冠军队。
、
【学生的个性不同,智力水平、身体素质、情趣爱好都有差异,让学生创设了自由、民主的合作氛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开展小组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团队精神。
】
2、用两块板拼图形。
谈话:请用七巧板中的两块拼成一个正方形,哪位小朋友来说说可以选用哪两块图形来拼成正方形?从剩下的几块中还能选出两块拼成一个正方形吗?
统计一下你们小队拼出两中正方形的人数,注意统计在心里。
谁能代表你们小队来说说统计的结果。
评比贴星。
谈话;刚才我们小组用大小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了一个正方形,你还会用这两块三角形拼成其他图形吗?拼好后先在队内交流,再在班内交流。
【学生积极参与交流活动,对他们学习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学生积极参与数学交流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而且可以达到互相学习、互相补充的目的。
】
3、用三块板拼图形。
谈话:如果拿出七巧板中的三块,可以拼成哪些已经认识的图形呢?请你试一试一个小队内的同学拼的最好不一样,拼好后贴在磁性黑板上。
(采用小组围坐的形式,每组发一个小磁性黑板,竖在教室的两边,要使全班学生都能看到。
)
谁来说说你们小队拼成了哪几种图形?
每队拼成几种图形就贴上几颗星。
小结:用七巧板中的三块可以拼成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五边形等。
【将学生的各种拼法展示出来,有利于学生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同时又能通过小队与小队的竞争,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4、用四、五、六块板拼图形。
谈话:用七巧板中的四块、五块或六块也能拼出我们认识的图形,你想试一试吗?如果有困难,可以仿照书上的图形拼。
拼好后先在小队内说说拼成几种图形,再在班内交流。
每队拼成几种图形就贴上几颗星。
【这项拼图活动难度较大,为了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教师提醒学生可以模仿书上的图形拼图,这就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获得成功,有鼓励各小队尽可能多地拼出不同的图形,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
安排小队内和班内的交流,真正做到了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
5、用七块板拼图形。
谈话:用七巧板中的七块拼成的图形就更漂亮了,看看课本上的四幅图,说说拼成的图形像什么?
你们喜欢哪些?照着拼一拼。
用七巧板你们还能拼出其他图形吗?6个小队来比一比,看哪一队的小朋友拼出的图形最漂亮,最多。
三、参观评比
学生拼好后可以走下来参观其他小朋友的作品,在参观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来评比。
【教师让学生离开座位参观,给学生的互相学习提供了机会。
再通过对作品的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学生通过用七巧板来拼各种图形,学生们展示出各自的能力,拼出了各种不同的图形,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同时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真正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但在这节课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想的方法可能不够贴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