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控制逻辑与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156.00 KB
- 文档页数:2
暖通控制原理
暖通控制原理是指通过控制系统对建筑物的供暖、通风、空调等系统进行自动化操作和调节的方法。
该原理是基于传感器采集环境参数、控制设备执行操作,并根据设定的条件和算法进行判断和调整。
在供暖系统中,暖通控制原理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传感器检测环境参数,如室温、室外温度、湿度等。
2. 控制器接收传感器信号,判断是否需要调节供暖设备。
3. 若需要调节供暖设备,则控制器发送信号给执行器(如阀门、泵等),调节温水流量或供暖设备动力状态。
4. 供暖设备执行相应操作,如打开或关闭阀门、调节风机转速等。
5. 过程中再次检测环境参数,确保达到设定的温度要求。
6. 若环境参数仍未达到设定要求,则反馈信息给控制器,进行进一步调节操作。
通风和空调系统的控制原理基本类似,不同之处在于传感器参数不同,控制算法也可能不同。
通风系统通常需要检测室内空气质量参数(如二氧化碳浓度),并控制风机的转速和开关状态。
空调系统除了要监测室温外,还要监测室内湿度,并通过控制空调设备的运行状态来调节室内温湿度。
总之,暖通控制原理通过传感器监测环境参数,与控制设备进行交互,实现对供暖、通风、空调等系统的自动调节和操作。
通过合理的控制算法,能够提高室内舒适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与环保。
华能营口热电厂暖通控制系统操作说明书大连华英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2010-6-7目录一系统概述 (2)二制冷系统操作流程 (2)三加热系统操作流程 (4)四系统登录操作 (4)五系统主画面介绍及设备操作 (5)1.水泵设备操作 (6)2.电动门操作 (7)3.制冷机操作 (8)4.冷却塔操作 (8)5.空调机组操作 (9)6.过程值监控 (10)六参数画面介绍 (10)七操作记录画面介绍 (11)八报警记录画面介绍 (12)九历史趋势画面介绍 (13)十暖通程控系统上位机维护 (15)附录 (15)一系统概述暖通程控系统包括:集中制冷加热站控制系统、集控楼空调控制系统、电控楼空调控制系统。
集中制冷加热站控制系统控制设备包括:制冷站控制设备包括: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2台(一用一备),冷水泵3台(根据制冷机运行工况,一用两备或两用一备)、冷却水泵2台(一用一备)、密闭式冷却塔2台(每台包含三台风机,三台水泵)、制冷机进出口电动门(每台制冷机4个电动门);加热站控制设备包括:热水循环水泵2台,每台板式换热器入口的电动调节阀各1个。
集控楼空调控制系统控制设备:空调机组两台(一用一备)。
电控楼空调控制系统控制设备:空调机组两台(一用一备)。
暖通程控系统PLC(下位机)采用AB ControlLogix 1756系列,采用双机冗余配置,当主CPU运行出现故障、主机架电源出现故障、主CPU以太网通讯,ControlNet网通讯出现故障,以上任意故障发生后,从CPU接替主CPU进行程序扫描,并执行命令输出;主CPU在故障排除后,将作为备用CPU。
暖通程控系统设6台控制柜(1台CPU柜,5台IO柜),1台电源柜。
控制系统采用双路电源供电,在电源柜内设电源切换装置,切换时间为ms级,为保证系统在外部交流电源失去时,仍能保持工作30分钟,设置UPS不间断电源,并且配8块24AH 电池,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并且通过交流电源监视继电器将两路电源信号传输给CPU,并在上位机监视。
暖通自动化控制暖通自动化控制是指利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设备,对建筑物的供暖、通风、空调等系统进行智能化控制和管理。
以下是对暖通自动化控制的详细介绍。
一、背景和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舒适环境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暖通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建筑物的要求。
暖通自动化控制的出现,可以实现对建筑物内部环境的精确控制,提高舒适度,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建筑物的可持续性。
二、暖通自动化控制的原理和技术:1. 传感器技术:通过安装温度、湿度、CO2浓度等传感器,实时监测建筑物内部环境参数,将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
2. 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逻辑,根据传感器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对暖通设备的自动控制。
3. 执行器技术:利用电动阀门、风机、泵等执行器,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调节暖通设备的运行状态。
4. 通信技术:利用网络通信技术,实现暖通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集中控制和监测。
三、暖通自动化控制的应用领域:1. 商业建筑:办公楼、商场、酒店等商业建筑需要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暖通自动化控制可以实现对空调、通风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2. 工业建筑:工厂、车间等工业建筑需要对温度、湿度等参数进行精确控制,以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3. 医疗建筑:医院、诊所等医疗建筑需要提供洁净、舒适的室内环境,暖通自动化控制可以实现对空气质量、温湿度的精确控制,减少病菌传播的风险。
4. 教育建筑:学校、图书馆等教育建筑需要提供学习和工作的舒适环境,暖通自动化控制可以根据人流量和室外温度等因素,自动调节室内温度。
5. 住宅建筑:公寓、别墅等住宅建筑需要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暖通自动化控制可以实现对供暖、通风、空调等设备的智能控制。
四、暖通自动化控制的优势:1. 提高舒适度:通过精确控制室内温度、湿度等参数,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满足人们对舒适度的需求。
2. 节能减排:通过智能化控制和优化运行策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暖通空调(HVAC)系统的控制算法是用来监测和调节建筑内部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和空气质量参数的一套规则和逻辑。
这些算法通常基于预设的舒适度标准和节能要求,通过传感器收集的数据来动态调整系统的运行状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暖通空调控制算法:
1. 温度控制:这是最基本的控制算法之一,它通过调节加热器或冷却器的输出,以及通风系统的风速,来维持室内温度在设定的舒适范围内。
2. 湿度控制:在某些场合,如实验室或数据中心,湿度控制非常重要。
控制系统会监测室内湿度,并调节空调的除湿或加湿功能,以保持湿度在合适的水平。
3. 空气质量控制:为了确保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系统会监测空气质量指标,如二氧化碳(CO2)水平、颗粒物浓度等,并相应地调整通风系统的运行。
4. 能效优化:为了节约能源,控制系统会采用各种策略,如预测控制、自适应控制和多变量控制,以优化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
5. 分区控制:在大型建筑中,不同区域可能有不同的温度和湿度需求。
分区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各个区域的实际需求独立控制各个区域的暖通空调设备。
6. 季节性调整:随着季节的变化,室外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也需要调整室内舒适度。
控制系统会根据季节变化自动调整设定点和运行策略。
7. 故障检测与诊断:控制系统还包括故障检测和诊断算法,用于监测系统性能,及时发现并报告任何故障或异常情况。
8. 远程监控和智能控制:现代暖通空调系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监控和控制,实现智能化的运行和管理。
这些控制算法通常由专业的控制系统设计师根据建筑的特点和用户需求来设计和编程。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算法可以结合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以实现更加精细和高效的控制。
1)回风温度自动控制:冬季时,根据传感器实测的温度值自动对热水阀开度进行PID
运算控制,保证新风机送风温度、空调机回风温度达到设定温度的要求;反之,夏季根据传感器实测的温度值自动对冷水阀开度进行PID运算控制。
通过调节水阀的开度,使送风温度达到用户的设定值,在过渡季节则根据室外送入新风的温湿度自动计算焓值,并与室内回风的焓值进行PID运算,其结果将自动控制新风阀、回风阀、排风阀的开度,以达到自动调节混风比的作用。
2)过滤网堵塞报警:空气过滤器两端压差过大时报警,并在图形操作站上显示及打印报警,并指出报警时间。
3)风机启停控制:根据事先设定的工作时间表及节假日休息时间表,定时启停新风机,自动统计新风机运行时间,提示定时对新风机进行维护保养。
4)联锁保护控制:风机停止后,新风风门、电动调节阀、电磁阀自动关闭;风机启动后,其前后压差过低时故障报警,并联锁停机;当温度过低时,进行防冻保护,开启热水阀,关闭风门,停风机并通过空气质量监测连锁启停排风机
5)节能运行,包括:
A.间歇运行: 使设备合理间歇启停,但不影响环境舒适程度。
B.最佳启动: 根据人流状况,预先开启空调设备,晚间之后,不启动空调设备。
C.最佳关机:根据建筑物人员情况 ,提前停止空调设备。
D.调整设定值:根据室外空气温度对设定值进行调整,减少空调设备能量消耗。
E.夜间风: 在凉爽季节,用夜间新风充满建筑物,以节约空调能量。
暖通自动化控制暖通自动化控制是指利用自动化技术和设备对建造物的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进行监控和控制的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暖通自动化控制的概念、原理、应用和优势。
一、概念暖通自动化控制是指利用计算机、传感器、执行器等自动化设备和技术,对建造物的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进行智能化的监控和控制。
通过实时采集和分析环境参数,自动调节和控制供暖、通风和空调设备,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并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管理。
二、原理暖通自动化控制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传感器:通过安装在建造内部和外部的传感器,实时监测室内外温度、湿度、CO2浓度、风速等环境参数。
2. 数据采集:传感器将监测到的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3. 控制算法:控制系统根据预设的控制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确定最佳的控制策略。
4. 执行器:控制系统通过执行器,如电动阀门、风机、空调机组等,调节供暖、通风和空调设备的运行状态。
5. 监控与管理:通过人机界面,实时监控和管理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故障诊断和维护管理。
三、应用暖通自动化控制广泛应用于各类建造物,包括住宅、商业建造、办公楼、医院、学校等。
其主要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室内温度控制:根据室内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供暖和空调设备的运行状态,保持室内温度在舒适范围内。
2. 室内空气质量控制:通过监测室内CO2浓度、湿度等参数,自动调节通风设备的运行,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3. 能源管理:根据建造物的使用情况和能源需求,自动优化供暖、通风和空调设备的运行,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管理。
4. 故障诊断与维护管理: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诊断和维护。
四、优势暖通自动化控制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节能减排:通过智能化的控制策略和运行优化,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建造物的碳排放。
2. 提高舒适性:根据室内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分析,自动调节供暖、通风和空调设备的运行,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暖通自动化控制暖通自动化控制是指利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设备,对建造物的供暖、通风、空调和给排水等系统进行智能化控制和管理的一种技术手段。
通过自动化控制,可以实现对室内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参数的精确调控,提高建造物的舒适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一、自动化控制的基本原理暖通自动化控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等设备,实时感知和监测建造物内外环境的参数,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自动调节相关设备的工作状态。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传感器:利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CO2传感器等,实时感知和监测室内外环境的各项参数,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器进行处理。
2. 控制器: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结合预设的控制逻辑和策略,自动调节相关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实现对室内环境的精确控制。
常见的控制器包括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DCS(分布式控制系统)等。
3. 执行器:根据控制器的指令,控制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如调节阀门的开关、启停风机、调节空调末端设备的运行参数等。
二、暖通自动化控制的应用领域暖通自动化控制广泛应用于各类建造物,包括住宅、商业办公楼、医院、学校、工厂等。
具体应用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供暖控制:通过控制供热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室内温度的精确控制。
可以根据不同季节和时间段的需求,自动调节供热设备的运行参数,提高供暖效果和能源利用效率。
2. 通风控制:通过控制通风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室内空气的新风补充和排风排湿。
可以根据室内CO2浓度、湿度等参数,自动调节通风设备的运行速度和风量,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3. 空调控制:通过控制空调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室内温度和湿度的精确控制。
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差异、人员活动情况等参数,自动调节空调设备的运行模式和参数,提高舒适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4. 给排水控制:通过控制给排水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供水和排水的自动化管理。
可以根据不同用水需求和水质情况,自动调节给排水设备的运行参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效果。
冷站控制逻辑1. 冷却水和冷冻水系统操作序列Cooling water (CW )and chilled water (CHW )system Operation sequence.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运行模式分为低负荷运行及基本满负荷 2 中模式下运行,运行模式手动切换。
在低负荷模式下,将水温控制在7-12度,当蓄冷罐出水温度高于12 度时,系统进入充冷模式,在充冷状态下,应保证供回水压差满足正常的压力范围,即保证末端空调的制冷需求。
当蓄冷罐出水温度低至7 度时,关闭冷机,模式转换为蓄冷罐放冷模式。
充冷、放冷模式交替进行。
低负荷下冷机与板换不同时运行,即暂停预冷模式运行。
依据环境湿球温度控制两种制冷方式的转换。
环境湿球温度低于 2 度时,冷却塔风扇全速运行,将冷却水温度降低,当冷却水温度低于冷冻水温度后,关闭冷机,将系统切换至板换运行模式,当环境湿球温度高于 3 度时,退出板换模式,转为冷机制冷模式。
在板换模式下不进行蓄冷罐的冲放冷运行。
基本满负荷下,A、B 两个冷冻站同时运行,不互锁。
1.1 基本情况简介:本工程关键水冷系统根据天气情况采用三种状态的冷却模式(Cooling mode),分别是:1、夏季电制冷模式;2、过渡季预冷模式;3、冬季自然冷却模式(Free Cooling,也可称为节约模式)。
冷冻水设计供回水温度为12-18 C,夏季冷却水设计温度为30-35 C,冬季冷却水设计运行温度为10-15 C。
设备配置:本项目完全按照Tier IV 模式建设,关键冷却系统分为完全独立的两套( A 路, B 路),分别对应AB 两个冷冻站。
每个冷冻站配置三套独立的制冷主机(Chiller )及对应的水泵(Pump ),冷却塔(Cooling Tower )和板换(Heat Exchange )及联接管路。
水系统采用一次泵变频系统。
每套冷冻单元含:1台离心式水冷冷水机组、1台板式换热器(温差2 C)、1 台冷却水泵、1台冷冻水循环泵及1台冷却塔。
暖通自动化控制暖通自动化控制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通过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对建筑物的供暖、通风、空调等暖通设备进行监控、调节和控制的一种技术。
它可以实现对室内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精确控制,提高建筑物的舒适性、安全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一、技术原理暖通自动化控制的技术原理主要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通信网络四个方面。
1. 传感器:通过安装在建筑物内部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CO2传感器等,实时感知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器。
2. 执行器:包括电动调节阀、电动风阀、电动风机等,根据控制器的指令,自动调节暖通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的控制。
3. 控制器:作为系统的核心,接收传感器传来的数据,并根据设定的控制策略进行计算和判断,然后通过控制信号控制执行器的动作,实现对暖通设备的精确控制。
4. 通信网络:将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连接起来,构建一个完整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通信网络可以采用有线或无线方式,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信息交互。
二、功能特点暖通自动化控制具有以下几个功能特点:1. 精确控制:通过实时监测和精确调节,可以保持室内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在设定范围内,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2. 节能减排:根据建筑物的实际需求,合理控制暖通设备的运行,避免能源的浪费,降低能耗和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自动化运行:通过预设的控制策略和程序,实现暖通设备的自动运行和自动调节,减少人工干预,提高运行效率。
4. 远程监控:通过互联网和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建筑物的暖通设备,随时随地进行远程操作和管理。
5. 故障诊断:系统可以自动检测设备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现故障或异常,及时报警并提供相应的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三、应用领域暖通自动化控制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物和场所,包括商业办公楼、酒店、医院、学校、工厂等。
它可以满足不同建筑物的暖通需求,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同时降低能耗和运维成本。
暖通自动化控制暖通自动化控制是指利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设备,对建造物的供暖、通风、空调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的一种技术手段。
它通过采集、传输和处理相关数据,实现对室内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参数的监测和调节,从而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一、自动化控制的基本原理1. 传感器:使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CO2传感器等获取室内环境参数的数据。
2. 控制器: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逻辑判断,并输出控制信号。
3. 执行器:接收控制信号,控制暖通设备的运行,如调节阀门、启停风机等。
二、暖通自动化控制的主要功能1. 温度控制:根据室内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暖通设备的运行,使室内温度保持在设定的舒适范围内。
2. 湿度控制:根据室内湿度的变化,自动调节加湿器或者除湿器的运行,使室内湿度保持在适宜的水平。
3. 空气质量控制:通过CO2传感器等监测室内空气质量,自动调节新风量和排风量,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度和清洁度。
4. 能源管理:根据室内外温度、人员活动情况等因素,合理调节暖通设备的运行,实现能源的节约和利用效率的提高。
5. 故障报警:监测暖通设备的运行状态,一旦浮现故障或者异常情况,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提醒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三、暖通自动化控制的优势1. 提高舒适性:自动化控制可以根据室内环境的变化,实时调节暖通设备的运行,使室内温度、湿度等参数保持在舒适的范围内。
2. 节约能源:通过合理调节暖通设备的运行,避免能源的浪费,实现能源的节约和利用效率的提高。
3. 提高管理效率:自动化控制可以实现对暖通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减少人工操作和管理的工作量,提高管理效率。
4. 增强安全性:自动化控制可以对暖通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一旦浮现故障或者异常情况,及时发出报警信号,保障建造物和人员的安全。
5. 降低运维成本:自动化控制可以减少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降低运维成本,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1)回风温度自动控制:冬季时,根据传感器实测的温度值自动对热水阀开度进行PID
运算控制,保证新风机送风温度、空调机回风温度达到设定温度的要求;反之,夏季根据传感器实测的温度值自动对冷水阀开度进行PID运算控制。
通过调节水阀的开度,使送风温度达到用户的设定值,在过渡季节则根据室外送入新风的温湿度自动计算焓值,并与室内回风的焓值进行PID运算,其结果将自动控制新风阀、回风阀、排风阀的开度,以达到自动调节混风比的作用。
2)过滤网堵塞报警:空气过滤器两端压差过大时报警,并在图形操作站上显示及打印报警,并指出报警时间。
3)风机启停控制:根据事先设定的工作时间表及节假日休息时间表,定时启停新风机,自动统计新风机运行时间,提示定时对新风机进行维护保养。
4)联锁保护控制:风机停止后,新风风门、电动调节阀、电磁阀自动关闭;风机启动后,其前后压差过低时故障报警,并联锁停机;当温度过低时,进行防冻保护,开启热水阀,关闭风门,停风机并通过空气质量监测连锁启停排风机
5)节能运行,包括:
A.间歇运行: 使设备合理间歇启停,但不影响环境舒适程度。
B.最佳启动: 根据人流状况,预先开启空调设备,晚间之后,不启动空调设备。
C.最佳关机:根据建筑物人员情况 ,提前停止空调设备。
D.调整设定值:根据室外空气温度对设定值进行调整,减少空调设备能量消耗。
E.夜间风: 在凉爽季节,用夜间新风充满建筑物,以节约空调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