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八咏楼》李清照.拼音版
- 格式:docx
- 大小:15.02 KB
- 文档页数:3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题八咏楼》
原文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创作背景:绍兴四年(1134年)九月,李清照避难金华,投奔当时在婺州任太守的赵明诚之妹婿李擢,卜居酒坊巷陈氏第。
在金华期间,李清照作《题八咏楼》诗,悲宋室之不振,慨江山之难守,其“江山留与后人愁”之句,堪称千古绝唱。
赏析
诗的首句“千古风流八咏楼”,可谓写尽斯楼之风流倜傥,笔调轻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文言文李清照1. 关于李清照的文言文传记丈夫在其身后听着这一字一句的金石之声,面有愧色,心中泛起深深的自责。
第二年(1129)赵明诚被召回京复职,但随即急病而亡。
人不能没有爱,如花的女人不能没有爱,感情丰富的女诗人就更不能没有爱。
正当她的艺术之树在爱的汁液浇灌下茁壮成长时,上帝无情地斩断了她的爱河。
李清照是一懂得爱就被爱所宠,被家所捧的人,现在一下被困在了干涸的河床上,她怎么能不犯愁呢?失家之后的李清照开始了她后半生的三大磨难。
第一大磨难就是再婚又离婚,遭遇感情生活的痛苦。
赵明诚死后,李清照行无定所,身心憔悴。
不久嫁给了一个叫张汝舟的人。
对于李清照为什么改嫁,史说不一,但一个人生活的艰辛恐怕是主要原因。
这个张汝舟,初一接触也是个彬彬有礼的君子,刚结婚之后张对她照顾得也还不错,但很快就露出原形,原来他是想占有李清照身边尚存的文物。
这些东西李视之如命,而且《金石录》也还没有整理成书,当然不能失去。
在张看来,你既嫁我,你的身体连同你的一切都归我所有,为我支配,你还会有什么独立的追求?两人先是在文物支配权上闹矛盾,渐渐发现志向情趣大异,真正是同床异梦。
张汝舟先是以占有这样一个美妇名词人自豪,后渐因不能俘获她的心,不能支配她的行为而恼羞成怒,最后完全撕下文人的面纱,拳脚相加,大打出手。
华帐前,红烛下,李清照看着这个小白脸,真是怒火中烧。
曾经沧海难为水,心存高洁不低头。
李清照视人格比生命更珍贵,哪里受得这种窝囊气,便决定与他分手。
但在封建社会女人要离婚谈何容易。
无奈之中,李清照走上一条绝路,鱼死网破,告发张汝舟的欺君之罪。
原来,张汝舟在将李清照娶到手后十分得意,就将自己科举考试作弊过关的事拿来夸耀。
这当然是大逆不道。
李清照知道,只有将张汝舟告倒治罪,自己才能脱离这张罗网。
但依宋朝法律,女人告丈夫,无论对错输赢,都要坐牢两年。
李清照是一个在感情生活上绝不凑合的人,她宁肯受皮肉之苦,也不受精神的奴役。
一旦看穿对方的灵魂,她便表现出无情的鄙视和深切的懊悔。
感ɡǎn 怀hu ái【宋s òn ɡ】李l ǐ清q īn ɡ照zh ào寒h án 窗chu ān ɡ败b ài 几j ǐ无w ú书sh ū史sh ǐ,公ɡōn ɡ路l ù可k ě怜li án 合h é至zh ì此c ǐ。
青q īn ɡ州zh ōu 从c ón ɡ事sh ì孔k ǒn ɡ方f ān ɡ兄xi ōn ɡ,终zh ōn ɡ日r ì纷f ēn 纷f ēn 喜x ǐ生sh ēn ɡ事sh ì。
作zu ò诗sh ī谢xi è绝ju é聊li áo 闭b ì门m én ,燕y àn 寝q ǐn 凝n ín ɡ香xi ān ɡ有y ǒu 佳ji ā思s ī。
静j ìn ɡ中zh ōn ɡ吾w ú乃n ǎi 得d é至zh ì交ji āo ,乌w ū有y ǒu 先xi ān 生sh ēn ɡ子z ǐ虚x ū子z ǐ。
【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注 释】宣和辛丑:宋徽宗宣和三年,即公元1121年。
莱:莱州,今山东莱州市。
当时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任莱州知州,李清照到莱州探望赵明诚。
几上:案头。
《礼韵》:宋代官颁韵书《礼部韵略》,共五卷。
题八咏楼李清照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chóu)。
登上八咏楼远望逸情,放下对国事的忧愁,把它留给后人。
风流:指情高远致。
八咏楼:在宋婺州(今浙江金华),原名元畅楼,宋太宗至道年间更名八咏楼,与双溪楼、极目亭同为婺州临观胜地。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这里水道密集可以深入江南三千多里,战略地位足以影响江南十四州的存亡。
南国:泛指中国南方。
十四州:宋两浙路计辖二府十二州(平江、镇江府,杭、越、湖、婺、明、常、温、台、处、衢、严、秀州),泛称十四州(见《宋史·地理志悦》)。
诗的首句“千古风流八咏楼”,可谓写尽斯楼之风流倜傥,笔调轻灵潇洒,比摹真写实更为生动传神。
次句“江山留与后人愁”紧承前句,意谓像八咏楼这样千古风流的东南名胜,留给后人的不但不再是逸兴壮采,甚至也不只是沈约似的个人忧愁,而是为大好河山可能落入敌手生发出来的家国之愁。
对于这种“愁”,李清照在其诗文中曾多次抒发过。
事实证明,她的这种“江山之愁”不是多余的,因为“金人连年以深秋弓劲马肥人寇,薄暑乃归。
远至湖、湘、二浙,兵戎扰攘,所在未尝有乐土也”(《鸡肋编》卷中)。
具体说来,继汴京沦陷、北宋灭亡之后,南宋朝廷的驻跸之地建康、杭州也先后一度失守。
曾几何时,金兵直逼四明,高宗只得从海路逃遁。
眼下作为行在的临安,又一次受到金、齐合兵进犯的严重威胁。
即使敌人撤回原地,如果不对其采取断然措施,打过淮河去,收复北方失地,而是一味用土地、玉帛、金钱奴颜婢膝地去讨好敌人,那么性如虎狼的“夷虏”永远不会善罢甘休,南宋的大好河山就没有安全保障。
这当是诗人赋予“江山留与后人愁”的深层意蕴,也是一种既宛转又深邃的爱国情怀。
“水通”二句,或对贯休《献钱尚父》诗的“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及薛涛《筹边楼》诗的“壮压西川十四州”有所取意。
对前者主要是以其“三千里”之遥和“十四州”之广极言婺州(今浙江金华)地位之重要;对后者改“壮压”为“气压”,其势比薛诗更加壮阔。
怨yu àn 王w án ɡ孙s ūn ·春ch ūn 暮m ù【宋s òn ɡ】李l ǐ清q īn ɡ照zh ào帝d ì里l ǐ春ch ūn 晚w ǎn ,重zh òn ɡ门m én 深sh ēn 院yu àn 。
草c ǎo 绿l ǜ阶ji ē前qi án ,暮m ù天ti ān 雁y àn 断du àn 。
楼l óu 上sh àn ɡ远yu ǎn 信x ìn 谁shu í传chu án ,恨h èn 绵mi án 绵mi án。
多du ō情q ín ɡ自z ì是sh ì多du ō沾zh ān 惹r ě,难n án 拚p īn 舍sh ě,又y òu 是sh ì寒h án 食sh í也y ě。
秋qi ū千qi ān 巷xi àn ɡ陌m ò,人r én 静j ìn ɡ皎ji ǎo 月yu è初ch ū斜xi é,浸j ìn 梨l í花hu ā。
【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注 释】怨王孙:词牌名,有多体。
念ni àn 奴n ú娇ji āo ·春ch ūn 情q ín ɡ【宋s òn ɡ】李l ǐ清q īn ɡ照zh ào萧xi āo 条ti áo 庭t ín ɡ院yu àn ,又y òu 斜xi é风f ēn ɡ细x ì雨y ǔ,重zh òn ɡ门m én 须x ū闭b ì。
宠ch ǒn ɡ柳li ǔ娇ji āo 花hu ā寒h án 食sh í近j ìn ,种zh ǒn ɡ种zh ǒn ɡ恼n ǎo 人r én 天ti ān 气q ì。
险xi ǎn 韵y ùn 诗sh ī成ch én ɡ,扶f ú头t óu 酒ji ǔ醒x ǐn ɡ,别bi é是sh ì闲xi án 滋z ī味w èi 。
征zh ēn ɡ鸿h ón ɡ过ɡu ò尽j ìn,万w àn 千qi ān 心x īn 事sh ì难n án 寄j ì。
楼l óu 上sh àn ɡ几j ǐ日r ì春ch ūn 寒h án ,帘li án 垂chu í四s ì面mi àn ,玉y ù阑l án 干ɡān 慵y ōn ɡ倚y ǐ。
被b èi 冷l ěn ɡ香xi ān ɡ消xi āo 新x īn 梦m èn ɡ觉ju é,不b ù许x ǔ愁ch óu 人r én 不b ù起q ǐ。
清q īn ɡ露l ù晨ch én 流li ú,新x īn 桐t ón ɡ初ch ū引y ǐn ,多du ō少sh ǎo 游y óu 春ch ūn 意y ì。
李清照晚年诗词李清照晚年诗词8首举例如下:1、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宋李清照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萍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2、点绛唇·闺思宋李清照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3、武陵春·春晚宋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4、题八咏楼宋李清照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5、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宋李清照风柔日薄春犹早。
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
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
忘了除非醉。
沈水卧时烧。
香消酒未消。
6、忆秦娥·咏桐宋李清照临高阁。
乱山平野烟光薄。
烟光薄。
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
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
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7清平乐·年年雪里宋李清照年年雪里。
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
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
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8、声声慢·寻寻觅觅宋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最有名的20首诗词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以下是小编为各位精心挑选的其中最有名的20首诗词,排名不分先后,仅是个人观点。
1、《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3、《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5、《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鹧鸪天·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7、《点绛唇·闺思》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
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
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8、《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9、《清平乐·年年雪里》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10、《临江仙·梅》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
李清照的十首诗第一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第二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第三首:《醉花阴,重阳》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第四首:《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第五首:《题八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第六首:《鹧鸪天,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
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第七首:《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第八首:《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第九首:《武陵春,春晚》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第十首:《点绛唇》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李清照的千古绝句读音及注释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báo wù nóng yún chóu yǒng zhòu ,ruì nǎo xiāo jīn shòu 。
jiā jiē yòu chóng yáng,yù zhěn shā chú ,bàn yè liáng chū tòu 。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dōng lí bǎ jiǔ huáng hūn hòu ,yǒu àn xiāng yíng xiù 。
mò dào bú xiāo hún ,lián juàn xī fēng ,rén bǐ huáng huā shòu 。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赏析
这首词是李清照婚后所作,词中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
全词明白如话,没有冷涩难懂之处,表达的感情却十分深沉细腻,塑造了一位不堪忍受离别之苦的少妇形象。
第1页共1页。
题t í八b ā咏y ǒn ɡ楼l óu
【宋s òn ɡ】李l ǐ清q īn ɡ照zh ào
千qi ān 古ɡǔ风f ēn ɡ流li ú八b ā咏y ǒn ɡ楼l óu ,江ji ān ɡ山sh ān 留li ú与y ǔ后h òu 人r én 愁ch óu 。
水shu ǐ通t ōn ɡ南n án 国ɡu ó三s ān 千qi ān 里l ǐ,气q ì压y ā江ji ān ɡ城ch én ɡ十sh í四s ì州zh ōu 。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注 释】
风流:指情高远致。
八咏楼:在宋婺州(今浙江金华),原名元畅楼,宋太宗至道年间更名八咏楼,与双溪楼、极目亭同为婺州临观胜地。
南国:泛指中国南方。
十四州:宋两浙路计辖二府十二州(平江、镇江府,杭、越、湖、婺、明、常、温、台、处、衢、严、秀州),泛称十四州(见《宋史·地理志悦》)。
【白话译文】
登上八咏楼远望逸情,放下对国事的忧愁,把它留给后人。
这里水道密集可以深入江南三千多里,战略地位足以影响江南十四州的存亡。
【鉴赏】
诗的首句“千古风流八咏楼”,可谓写尽斯楼之风流倜傥,笔调轻灵潇洒,比摹真写实更为生动传神。
次句“江山留与后人愁”紧承前句,意谓像八咏楼这样千古风流的东南名胜,留给后人的不但不再是逸兴壮采,甚至也不只是沈约似的个人忧愁,而是为大好河山可能落入敌手生发出来的家国之愁。
对于这种“愁”,李清照在其诗文中曾多次抒发过。
事实证明,她的这种“江山之愁”不是多余的,因为“金人连年以深秋弓劲马肥人寇,薄暑乃归。
远至湖、湘、二浙,兵戎扰攘,所在未尝有乐土也”(《鸡肋编》卷中)。
具体说来,继汴京沦陷、北宋灭亡之后,南宋朝廷的驻跸之地建康、杭州也先后一度失守。
曾几何时,金兵直逼四明,高宗只得从海路逃遁。
眼下作为行在的
临安,又一次受到金、齐合兵进犯的严重威胁。
即使敌人撤回原地,如果不对其采取断然措施,打过淮河去,收复北方失地,而是一味用土地、玉帛、金钱奴颜婢膝地去讨好敌人,那么性如虎狼的“夷虏”永远不会善罢甘休,南宋的大好河山就没有安全保障。
这当是诗人赋予“江山留与后人愁”的深层意蕴,也是一种既宛转又深邃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