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武汉-武昌起义与武汉城市的毁兴
- 格式:pdf
- 大小:496.88 KB
- 文档页数:6
武昌起义中的七个第一90年前的10月10日,武昌城头的枪声划破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的漫漫暗夜,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打开了历史沉重的闸门,点燃起“振兴中华”的熊熊之火。
武汉地区第一个革命团体1898年“百日维新”失败,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
此后,清廷更加腐败,帝国主义侵华更加猖狂。
湖北大批爱国知识分子纷纷投笔从戎,在军队中进行革命的宣传、组织工作。
黄兴在长沙成立华兴会后,派胡瑛来武昌联络张难先等人,在新军中传播革命思想。
1918年7月3日,由张难先、胡瑛、吕大森、曹亚伯等十二人发起,在武昌多宝寺街正式成立了“科学补习所”。
这就是辛亥革命运动在武汉地区成立的第一个革命团体。
该团体借科学研究为名,在新军和学校中开展活动。
武汉地区第一张革命报纸1918年,原有罗某主办的汉口《商务报》开办半年多后行将停业。
是年 12月,革命党人宛思演变卖部分田产接收顶办《商务报》。
宛任报社总经理,另有革命党人詹大悲任主笔,何海鸣任编辑,查光佛、梅宝矶等任撰述,刘复基任会计兼发行,该报即成为武汉地区第一家宣传革命的报纸。
《商务报》不仅抨击时政、宣传革命,而且报社成为革命党人的联络点,藉以秘密集会、储藏弹药枪械等。
1910年4月,该报被清朝政府查封。
它虽仅存四个月而终,但却被公认为当时武汉报界“革命之先锋”。
提出在武汉起义的第一人1910年11月,部分革命党人在日本东京商议回国举义地点,大多数人主张在西南边省,惟杨时杰力排众议,主张在武昌。
他认为以前几次在边陲起义,都是旋起旋灭。
而武汉为九省通衢,有兵工厂、楚望台军械所可资军械,有新军和军校可充中坚力量,有官钱局、造币厂、商场可资军饷;腹心暴动,必然震动全国、推倒清廷。
杨的意见,当时未被采纳。
第一次商定的起义日期1911年9月23日,文学社、共进会负责人在雄楚楼10号刘公家中,商议两团体联合事宜,决定蒋翊武为军事总指挥,孙武为军政部长,刘公为总理。
武汉近代历史大事年表1838年9月湖广总督林则徐在武昌、汉口、汉阳查禁鸦片烟。
1853年1月太平军攻占武昌城。
1854年6月太平军再占武昌城。
1855年4月太平军三占武昌城。
1858年6月《中英天津条约》签订,规定汉口辟为通商口岸。
1861年3月英国在汉口设立租界。
1862年1月江汉关开关。
1868年英国汇丰银行汉口分行开业。
1873年1月轮船招商局在汉口设立分局。
1889年8月芦(沟桥)汉(口)铁路开始筑建。
1890年2月张之洞奏请建设湖北炼铁厂和湖北枪炮厂。
3月湖北织布局在武昌兴建。
1893年自强学堂在武昌创办。
1894年10月湖北纺纱局在武昌兴办。
湖北缫丝局在武昌兴办。
1895年德国在汉口划定租界。
1896年俄国在汉口划定租界。
法国在汉口划定租界。
1897 叶澄衷、宋炜臣合资兴办汉口燮昌火柴厂。
1898年4月张之洞撰成《劝学篇》,提倡“旧学为体,新学为用”。
本年日本在汉口划定租界。
1906年3月刘静庵等在武昌建立革命团体日知会。
4月芦汉铁路全线通车。
1908年2月汉阳铁厂、大冶铁山和萍乡煤矿,组成汉冶萍公司。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
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担任军政府都督。
11月黄兴出任中华民国战时总司令。
1913年8月中华工程师会在汉口成立,会长詹天佑。
1917年收回汉口德国租界。
1920年8月包惠僧、董必武、陈潭秋等在武昌成立武汉共产党组织(即武汉共产主义小组)。
1922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江岸发生“二七”惨案。
1925年3月收回汉口俄国租界。
6月武汉人民掀起声援“五卅”运动。
1926年1月湖北农民协会在武昌成立。
9月北伐军占领汉阳、汉口。
10月北伐军攻克武昌。
1927年1月国民政府由广州迁至武汉办公。
国民政府收回汉口英租界。
3月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办。
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在汉口召开。
4月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昌召开。
武汉国民政府第二次北伐。
7月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叛变。
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
中华之兴起之第一枪----观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天空中弥漫着压抑的气息,可是辛亥革命纪念馆的场面可是热闹非凡。
天空中的零星小雨挡不住人们对先辈的尊敬和思念,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凝重而又充满激情的来到了这里。
当然,我们党支部在党支部书记张少远同志的带领下,来到了辛亥革命纪念馆。
辛亥革命博物馆全称为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也称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馆址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也称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辛亥革命军政府旧址、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等,俗称红楼。
1911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蓄势既久,为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
次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
随即,辛亥革命领袖之一黄兴赶赴武昌,出任革命军战时总司令,领导了英勇悲壮的抗击南下清军的阳夏保卫战。
武昌义声赢得全国响应,260余年的清朝统治顿时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终结。
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
湖北新军原为张之洞所练的“江南自强军”,中下层军官不少曾官费派日留学,因而遍布革命党人。
当中以共进会及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渗透最广。
保路运动酿成民变后,端方奉命率湖北新军入四川镇压。
此时,武汉新军大部被调入川,武汉的防务非常空虚,革命党人认为这是发动起义的好机会。
1911年9月24日,文学社与共进会在武昌召开由双方负责人和新军代表60馀人参加的联席会议,会上组建了起义的领导机构——起义总指挥部。
文学社负责人蒋翊武被推举为总指挥,共进会负责人孙武被推举为参谋长。
共进会负责人刘公被推举为政治筹备处总理。
起义总指挥部设于武昌小朝街85号文学社机关,正值筹备处设于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
起义机关定为1911年10月6日,后因准备不足,起义日期推迟到10月16日。
第14讲辛亥革命【学习目标】学习要点:革命志士的奋斗;武昌起义。
学习提示:理解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了解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基础知识】1.革命志士的奋斗(1)1906年冬,萍浏醴起义。
这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虽然失败,但声望由此大振。
(2)1907年夏,光复会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
徐锡麟死难,革命党人秋瑾被捕遇难。
(3)1907年,孙中山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广西起义,最终失败。
(4)1910年,孙中山同黄兴、赵声等人商讨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死难的革命党人被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起义虽然失败了,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2.武昌起义时间1911年10月10日主力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经过起义爆发——攻占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武汉三镇光复——湖北军政府成立结果攻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发展武昌起义以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有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它开创了完全意义影响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3.局限性①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②没有使中国走上民主、富强的道路;③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4.教训:资产阶级政体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
【考点剖析】考点一:黄花岗起义例1.“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之役并寿”。
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B.黄花岗起义C.武昌起义D.五四运动【答案】B考点二:辛亥革命例2.《剑桥中国晚清史》记载:“经过10月10日一个下午的不顾一切的协商,一小批士兵匆忙地临时订出了当天晚上的计划,坚决地出击……到凌晨,武昌的清政府已被打垮。
残酷黑镜头:1911年武昌起义革命者被杀场景
武昌起义后,革命军占领三镇,随后清军调集部队反扑。
革命军与清军先后在汉口和汉阳激战,史称“阳夏保卫战”。
清军为击败义军,不惜毁灭汉口,下令焚舍烧房,1.5公里宽的火海使汉口成千民居、寺院被大火吞噬。
大火三昼夜不熄,汉口1/4市区被焚毁,十余里街道夷为焦土。
被杀的革命者
被杀的革命者
历史是残酷的。
这些珍贵老照片为我们了解辛亥革命的艰难胜利提供了更形象、更直观的历史影像,同时也时刻提醒着龙的传人,请珍惜我们现在拥有的和平环境。
辛亥革命文化遗产对武汉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响分析辛亥革命文化遗产对武汉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响分析本文关键词:辛亥革命,武汉,社会生活,文化遗产,变迁辛亥革命文化遗产对武汉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响分析本文简介:摘要:辛亥革命与武汉关系密切,其首义即是在武昌爆发。
辛亥革命前后,武汉地区的社会文化发生了重大变迁,是中国近代社会整体复杂多变发展态势的区域性写照。
文章探讨了社会文化的含义及研究方法,并建构起辛亥革命文化遗产对武汉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背景,旨在说明武汉社会文化变迁与辛亥革命文化遗产间的深刻关联。
关辛亥革命文化遗产对武汉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响分析本文内容:摘要:辛亥革命与武汉关系密切, 其首义即是在武昌爆发。
辛亥革命前后, 武汉地区的社会文化发生了重大变迁, 是中国近代社会整体复杂多变发展态势的区域性写照。
文章探讨了社会文化的含义及研究方法, 并建构起辛亥革命文化遗产对武汉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背景, 旨在说明武汉社会文化变迁与辛亥革命文化遗产间的深刻关联。
关键词:辛亥革命; 武汉; 社会文化; 变迁; 文化遗产;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 有力地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变迁, 而对首义之区的武汉社会文化变迁影响更为突出。
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51周年之际, 对辛亥革命与武汉社会文化变迁的研究的意义正基于此。
1 社会文化的含义及研究方法一般来说, 社会文化是对具有地域、民族或群体特征, 且将影响广泛施加于社会群体之上的各种文化现象与文化活动的总称。
现代传播学的理论将社会文化定义为"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汇集, 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经过长期的濡化形成的"[1]。
社会文化的群体性特征决定了其浸润于社会群体中, 且隐藏在人类社会行为背后, 是潜在的、无形的。
由于社会文化的外在特征不够明显, 为加深认识和理解, 真正掌握社会文化的变迁, 此处在对其进行研究时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从传播方式入手观察其变化, 并以教育和传媒为例, 进行阐述--由于教育和传媒这两者的发展体现出的限制性突破的可测定性特征, 使其成为"衡量现代化进程的幅度、速度及预测其发展趋向和协调性的综合尺度"[2];另一方面, 为研究社会文化变迁的具体内容与趋向, 论文从社会风气、流行时尚、社会思潮等方面对辛亥革命前后武汉社会文化的变迁着手进行分析。
英雄之城-武汉近代史探寻之旅_武昌工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红楼门前的广场上,竖立有孙中山的铜像。
这座铜像于()年8月落成。
参考答案:19312.首义公园内,辛亥首义人物群雕像东侧为()。
参考答案:总理孙中山先生纪念碑3.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一楼设有“大武汉·1938”基本陈列展,分为四个部分,其中不包括()。
参考答案:“武汉抗战的艰难岁月与大撤退”4.八七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参考答案:1927年5.1928年上半年,向警予、夏明瀚在汉口余记里空坪刑场被敌人杀害,遗址现在位于()内。
参考答案:汉口警予中学6.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是()。
参考答案:武汉会战7.1938年10月24日下午,中山舰被日军炸沉于武汉()的龙床矶江段。
参考答案:金口8.独立团烈士陵园位于武昌街道口、()南麓。
参考答案:洪山9.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三楼展厅设有()。
参考答案:虚拟研讨会_矩阵长廊展线_张之洞图书馆_张之洞著作和智库展区10.陈潭秋在武汉陈列展位于()内。
参考答案:中共五大会址11.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位于武昌()北端,背依蛇山,南面首义广场,与辛亥革命博物馆相对。
参考答案:阅马场12.张公亭位于()。
参考答案:汉口中山公园内13.江汉关大楼高约()米,大门前现还有()级台阶。
参考答案:45.85;2214.武昌首义公园,现集中有( )。
参考答案: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碑_蛇山炮台_辛亥首义人物群雕像_总理孙中山先生纪念碑15.独立团烈士陵园的尽头是烈士墓,墓正中镶嵌石碑,上刻()。
参考答案:“无产阶级的牺牲者”_“先烈之血”_“主义之花”16.以下建筑是在汉口租界地内的有()。
参考答案:俄国巡捕房_法国领事馆_巴公房子17.武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尤其是在中国()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参考答案:近代史18.起义前,清廷收缴了士兵的子弹,因此()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成功的关键之一。
2019长沙中考: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武昌起义
初中历史备考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武昌起义
1.时间:1911年10月10日。
2.地点:武昌(武汉三大重镇之一)。
武昌起义不是孙中山亲自领导的。
3.结果:成功。
仅一个多月后,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4.地位:是辛亥革命的开始,也是辛亥革命的高潮。
5.影响:①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宣告结束,民主共和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②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各种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探索。
局限: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未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6.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地下诏退位。
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7.失败原因:(1)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2)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破坏;
(3)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8.教训: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根本行不通。
武汉近代历史事件小作文
小伙伴们哟,大伙儿可曾听说过武汉这座英雄城市的那些让人热血沸腾的历史故事呢?咱老武汉啊,自从近代以来就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了见证中华民族抗争与复兴的战场和舞台。
1911年,武昌起义点燃了辛亥革命的熊熊烈火,将中国从君主专制制度中解脱出来,这可是中华民族重新开启自由民主新纪元的重大历史事件哦。
那时候的革命党人们可是拼尽全力,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自由权利。
让我们一起为他们心存敬意,永世不忘这段光荣岁月。
再往后说,武汉又成为了"七七事变"和"一二·九"运动的发祥地,成为了全国爱国学生运动的策源地。
那些年轻人对和平、正义的呼声久久回荡,震撼人心。
他们用自己纯洁的生命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而奋斗,让我们永远铭记他们的功绩和精神。
最近,武汉又因为战胜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而成为全球瞩目的英雄城市。
那段特殊的日子里,全城人民众志成城、并肩作战,白衣天使们更是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用生命捍卫生命,用勇气和大爱赢得了人类和平斗争的伟大胜利。
啊,亲爱的武汉,你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写照啊。
让我们一同为武汉人民的顽强奋斗精神喝彩,为这座英雄城市未来的更加繁荣昌盛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