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数学上册 六 中国的世界遗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
- 格式:doc
- 大小:365.00 KB
- 文档页数:7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案例诸城市舜王街道箭口小学安仲义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中国的世界遗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课本73页至78页,知识窗1及相应的自主练习题)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熟悉和掌握了分数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并且熟练掌握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运算定理基础上,运用类比迁移的方法,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为解答一些稍复杂的与分数有关的实际问题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会借助线段图,分析稍复杂的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经历把现实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养成科学探索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分数同样适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教师:同学们,我们中国有很多的世界遗产。
课前已经安排同学们上网查资料,了解我们中国的世界遗产,谁来说说?(卢洁同学:我们中国的世界遗产,一般分为三大类: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是人类祖先和大自然的杰作,有效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就是保护人类文明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1999 年10月29日,中国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
中国于1986年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自1987年至2011年6月,中国先后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已达41处。
)教师及时肯定并表扬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出示教科书73页的图片信息,(多媒体显示)进入情境:教师:这里有一些我国世界遗产的文字信息,同学们读一读,根据文字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娄玮: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武杰: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王俊杰: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比自然遗产多。
第五单元、中国的世界遗产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熟悉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分数的意义和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是继续学习百分数、比和比例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习解决稍复杂的有关分数问题的策略
二、教学目标
1. 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的进行计算。
会借助线段图,分析稍微复杂的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稍微复杂实际问题的策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经历把现实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养成科学探索问题的习惯。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分析稍复杂的有关分数问题的数量关系。
四、采取措施
1.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运算顺序。
2.注意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注重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搜集中国的世界遗产资料。
六、课时安排10课时
七、单元教后记:。
单元备课技能目标通过探索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策略,经历策略多样化和一般化的过程,体验算法优化的过程,获得探索的体验,发展转化的数学思想。
情感目标通过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知道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特征,掌握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通过探索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策略,经历策略多样化和一般化的过程,体验算法优化的过程,获得探索的体验,发展转化的数学思想。
方法、手段分析法、讨论法教学准备课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9~80页教学构想教学活动教学任务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侧记反思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二、探索新知:世界文化遗产秦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目前已发现3各兵马俑坑。
1号坑内有6000尊陶俑、陶马,已清理出它的1/6。
学生先自己说一说,再在小组里交流。
反馈。
学生充分交流后,感受到:这是一个部分数与总数之间相比较的问题,它涉及两个基本数量关系,一个是已清理数与未清理数相加的和等于陶俑总数,另一个已清理数数与陶俑总数的分数关系。
但一下子要想知道未清理数,问题的思路不是很清晰。
学生再一次交流,明确解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学知识的过程中领略了中国的古代文明,大家知道吗,这其中的文化遗产秦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2、出示课本情景图片,简介秦兵马俑。
3、出示课本第一组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两步解决的数学问题吗?1、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什么?从信息中你都能知道什么?3、以图促思。
试画图,表示出总数和已清理数。
怎样表示出未清理数,哪一段表示未清理数?4、提问:要求未清理数,可以先算什么?三、分层练习,巩固深化四、全课总结:┄┄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
做完后全班交流订正。
学生独立做题后进行集体交流。
题:如果已知布达拉宫南北长300米,比东西长少1/6。
怎样求东西长呢?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读题,根据刚才所学的知识自己解答。
第六单元中国的世界遗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稍复杂的分数除
法问题——用方程解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巩固知识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分数除法问题)用什么方法解答?(用方程解)。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这类问题,看大家掌握得如何。
二、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课件出示
1.自主练习3
先让学生独立解方程,然后集体订正。
2.自主练习4、5、6
让学生独立解答,汇报交流解法时,重点沟通对等量关系的把握。
3.自主练习7
引导学生先梳理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的关系,然后列式解答,有难度时让学生借助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三、综合练习拓展应用
1.出示自主练习9
让学生仔细读题,独立解答第(1)小题。
第(2)小题可以先讨论再解答,
2.出示“聪明小屋”
这是一道较复杂的巩固用方程解分数除法问题的思考题,练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建立合理的解题思路:设50元的有x张,那么100元地就有3÷5x张,根据题意可知“50元地钱数+100元地钱数=取出的总钱数”。
课后札记:
1。
2019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六中国的世界遗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青岛版六三制【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自主探究、尝试迁移、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的进行计算。
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分数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解答分数乘法的两部应用题,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4、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分数同样适用。
难点: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能够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课前准备】学生:关于世界遗产的资料。
教师:课件、教学情境图。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谈话:我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非常丰富的国家,有很多地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你知道哪些地方被列为了世界遗产吗?(学生:长城、故宫……)教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平时收集了这么多的资料,已经做到了生活的有心人。
那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关于我国世界遗产的图片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课件展示有关世界遗产的资料,同时解说:①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②天坛是古代皇帝祭天祈福的地方,希望来年风调雨顺。
③秦始皇陵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④颐和园是现存的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
⑤莫高窟:以壁画、雕塑、经书而闻名世界,但令人可惜的是很多经典都流落国外。
⑥承德避暑山庄是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边疆事物的地方。
⑦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有1000多年的历史。
师:这些地方漂亮吗?(生:漂亮)但这还只是冰山一角,我国拥有这么多美丽的地方,作为中国人,感到骄傲吗?(生:骄傲)想不想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呢?(生:想)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走近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设计意图)本环节围绕“中国的世界遗产”这个大的情境串导入新课,这样设计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本课,不仅让学生在增加课外知识的过程中产生对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出示教科书73页情境图老师这里有一些关于我国世界遗产的文字信息,请大家认真观察,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先找一位学生读信息。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汇报交流。
提出:(对于2、3两一步问题当场解决,1、4两问题板书,其他问题放在问题口袋里)2、画线段图,理解题意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我们先来解决“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好吗?生:好。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生:北京天坛公园的占地面积约为272公顷,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比天坛公园的1/4多4公顷。
师: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先想一想怎样用线段图来描述信息当中的数量关系,先请同学说一下我们在画线段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生:注意要把谁看做单位“1”,要平均分成几份……师:现在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出线段图。
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后,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师跟进指导,选出代表作品到讲台前,用多媒体展示,并请同学说一说画线段图的过程。
师用课件展示线段图,并利用线段图加深学生对本题的理解。
师:观察我们要求的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这条线段,是由几部分组成的?那几部分组成的?生:是由天坛公园占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和4公顷两部分组成的。
师生得出:天坛公园的面积×1/4+比天坛公园多的面积=故宫的面积出示:(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在自主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动脑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梳理已有的数学思想方法,为新知识的解决做好铺垫。
3、列式计算师:现在你们会独立解决这个问题了吧!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生1:(1)272×1/4=68(公顷) 68+4=72(公顷)生2:(2)272×1/4+4=68+4=72(公顷)生:汇报并板书。
4、总结运算顺序师:同学们来看这个式子(272×1/4+4),有乘有加,我们是先算的什么,后算的什么?生:先算的乘后算的加。
师:那么是不是其他的分数混合运算中,我们也是这样先算第二级运算,后算第一级运算呢?课件出示练习题。
生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最后全班交流。
师生总结:(教师用多媒体显示小结内容)揭题板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设计意图)本环节将计算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体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到计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增强学习计算的内在需求。
5、谈话:刚才同学们有的用分步,有的列综合算式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现在我们再来解决“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这个问题?师: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这个题让我们画线段图的话,把谁看做单位“1”?生:把我国的世界遗产看做单位“1”。
师:接下来我们要表示谁,(文化遗产)最后表示(自然遗产),那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怎样表示文化遗产?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取7份。
师:那又怎么表示自然遗产?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15份,取2份。
师:我们在一条线段上先平均分成10份取7份,再平均分成15份取2份,同学们想一想会出现成么现象?生:又麻烦又乱,看不明白。
师:那怎么办?生思考后回答:因为十分之七比一半多,我们在图中取一半多一些的距离表示文化遗产的十分之七,又因为十五分之二相对很小,我们在图中取较小的距离表示自然遗产的十五分之二,让剩下的部分大约占六分之一就可以了。
教师及时表扬并课件展示线段图。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生到黑板展示做题方法并说清解题思路。
(1)30×7/10+30×2/15 (2)30×(7/10+2/15)=21+4 =30×25/30=25(处) =25(处)6、单看这两个算式的计算,你有什么发现?你能想到什么运算律?有什么启发?生1:两个式子的结果相等。
生2:乘法分配律。
生3:整数乘法分配律对于分数同样适用。
对比两种解题方法 30×(7/10+2/15)=30×7/10+30×2/15得出 a×(b+c)=a×b+a×c师:除了乘法分配律,我们还学习过那些运算定律?学生回答: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 a×(b×c)=a×(b×c)师:那这些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同样适用吗?让们验证一下。
课件出示练习题,生发现结果都是等号,由此得出: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借助两种解题方法,将分数与整数的运算律沟通,并通过练习题,使学生在充分观察、对比体验中,发现整数的运算定律适用于分数运算,既渗透了数学学习方法,又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三、巩固练习课件展示。
师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数据特点,再应用运算律选择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交流时,要让学生说说简算的根据,体会运算律的作用。
(设计意图)这三道题是针对性练习,旨在巩固所学知识。
四、全课总结师:同学们,我们在对我国的世界遗产的了解中完成了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相信你肯定有很多收获,谈谈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看到同学们有这么多的收获,老师很高兴,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设计意图)通过全课小结,全面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方法和体验感受,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学习方法和学习乐趣,提升梳理概括知识的能力,初步形成建构知识的意识。
板书设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分步:(1)272×=68(公顷) 68+4=72(公顷)综合:(2)272×+4=68+4=72(公顷)2.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学生列式计算【教后反思】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内容是在整数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以及学习了分数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是本节课的重点,按照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是本节课的难点。
在实际解题中,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对于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都会做,但真正准确率很高的学生却不是很多。
我认为让学生牢记算理和法则算理和法则是计算的依据。
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筑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四则计算题时,才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其次对学生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加强基本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另外我会认真批改作业,分析错误原因,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做题和验算的习惯。
附送:2019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第三课时(分数乘分数)导学案西师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