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XX地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沉积相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96.57 KB
- 文档页数:4
准噶尔盆地沙窝地下侏罗统三工河组储层特征罗月明;李志明;蒋宏;施伟军;梁海军【期刊名称】《岩性油气藏》【年(卷),期】2008(020)003【摘要】根据多种方法分析结果对准噶尔盆地沙窝地地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成分成熟度较低、结构成熟度较高;孔隙度主要属特低孔-中孔,渗透率属特低渗-中渗,主要孔隙类型为原生粒间孔、溶蚀-改造粒间孔和粒内溶孔,孔隙类别以特大孔为主,而喉道类别以微细喉为主:成岩作用类型主要为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和交代作用,成岩阶段处于中成岩期,成岩演化过程中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导致储层孔隙度减小约24.0%,同时因溶蚀作用使孔隙度增大约3.0%.【总页数】7页(P27-33)【作者】罗月明;李志明;蒋宏;施伟军;梁海军【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青海油田分公司采油三厂【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相关文献】1.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下侏罗统三工河组沉积演化及油气勘探意义 [J], 靳军;付欢;于景维;祁利祺;尚玲;文华国;徐文礼2.准噶尔盆地阜北地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二段成岩作用及成岩相 [J], 徐文礼;刘冉;文华国;靳军;郑荣才;李云;于景维3.准噶尔盆地中部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二段沉积相及储层特征 [J], 张冬玲;鲍志东;王建伟;杨文秀4.准噶尔盆地南缘郝家沟剖面下侏罗统三工河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 [J], 刘智荣;王训练;周洪瑞;邓宏文;洪顺英5.准噶尔盆地腹部下侏罗统三工河组旋回样式及砂体叠置规律 [J], 许淑梅; 李萌; 王金铎; 任新成; 池鑫琪; 舒鹏程; 王杰清; 刘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准噶尔盆地中3区侏罗系西山窑组沉积相与储层特征研究
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准噶尔盆地东部是中国最重要的石油勘探和生产基地之一,其中3区地质构造复杂、石油资源丰富。
该区侏罗系以西山窑组为主,是该区域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之一。
对该组沉积相和储层特征研究,对该区油气勘探有着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中3区侏罗系西山窑组沉积相和储层特征的分析研究,为该区油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和技术支持。
并在此基础上为全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西山窑组的岩石特征及相互关系的描述与研究
2.西山窑组的沉积相特征及划分研究
3.储层特征分析及储层类型确定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1.野外地质调查和岩心观察
2.岩石薄片镜下鉴定和扫描电镜技术分析
3.综合地球物理勘探资料分析及泥岩刻度分析
4.采用井控地质和地震地质框架,确定储层类型
四、研究进度及计划
目前已完成西山窑组的野外调查和岩心样品采集工作,正进行岩心观察和样品测试。
下一步将根据样品测试结果,开展沉积相划分和储层特征分析,最终形成研究报告。
预计完成时间:20XX年XX月
五、预期研究成果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中3区侏罗系西山窑组沉积相和储层特征的分析研究,预期提供以下研究成果:
1.西山窑组岩石特征及相互关系的描述
2.西山窑组的沉积相特征及划分结果
3.储层类型确定及储集条件分析
4.为该区油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和技术支持
5.为全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三工河组沉积相
由伟丰
【期刊名称】《新疆地质》
【年(卷),期】2006(24)3
【摘要】侏罗系三工河组是准噶尔盆地腹部重要的勘探目的层系,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油气发现.利用钻井、测井以及地震资料对腹部地区117口钻井进行分层,在进行砂体厚度、含砂率统计的基础上,编制了三工河组一段、二段(包括一砂组和二砂组)、三段的砂体等厚图,并结合取心井的岩心观察,编制了相应层段的沉积相图.准噶尔盆地腹部,尤其是中石化区块,主要受来自于盆地西北缘及东部卡拉麦里物源的控制,三工河组二段是砂体最发育的时期,主要沉积相类型为三角洲,是主要的含油气层系.
【总页数】6页(P281-286)
【作者】由伟丰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部分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34.52
【相关文献】
1.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侏罗系三工河组沉积相与层序地层研究 [J], 孟翠萍;朱美衡;杨晓梅;易小芹;周晓
2.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相对优质储集层的成因 [J], 况军;姚根顺;朱国华;寿建峰;王鑫
3.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三工河组沉积相分析 [J], 王居峰
4.准噶尔盆地中部侏罗系三工河组储层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过程的指示 [J], 张辉;陈勇;王学军;林会喜;王淼;任新成
5.准噶尔盆地莫北凸起侏罗系三工河组沉积相 [J], 邱子刚;戴雄军;施小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20卷 第1期2006年3月现 代 地 质G E O SC I ENCE Vol 120 No 11M ar 12006准噶尔盆地南缘郝家沟剖面下侏罗统三工河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刘智荣1,王训练1,周洪瑞1,邓宏文2,洪顺英3(1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21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北京 100083;31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 100036) 收稿日期:20050714;改回日期:20051014;责任编辑:孙义梅。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172014);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三角洲沉积模式与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0项目。
作者简介:刘智荣,女,博士研究生,1978年出生,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主要从事高分辨率综合地层学和沉积学研究工作。
摘要:对准噶尔南缘郝家沟剖面下侏罗统三工河组的沉积相与层序地层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确认三工河组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辫状河三角洲包括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辫状河三角洲亚相。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席状砂和河口坝等微相类型。
三工河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除一些层位的辫状河道沉积物颗粒较粗外,主体沉积物以砂岩、粉砂岩和泥岩为主,为砂质辫状河三角洲。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准面旋回划分原理,将三工河组划分为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下部中期基准面旋回又可划分为4个短期基准面旋回,上部中期基准面旋回发育不完整。
关键词:辫状河三角洲;高分辨层序地层学;下侏罗统;准噶尔盆地南缘;三工河组;基准面旋回中图分类号:T E12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527(2006)01-0077-09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raided -ri ver D elta of the Lo w er Jurassic Sangonghe For mati on of the Haojiagou Secti on i 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Junggar BasinLI U Zh-i rong 1,WANG Xun -lian 1,Z HOU H ong -r u i 1,DENG H ong -w en 2,HONG Shun -y i n g3(11School of E art h and R esources ,Ch i na Un i versit y o f G eoscie nce s ,Be i jing 100083,Ch i na;21School o f En ergy R esou rces ,China Universit y of Geosciences ,B eiji ng 100083,China;31Institute of E art hquake S cie nce ,Ch i na E art hquake Adm i n ist ra tion,B eiji ng 100036,China )Abst ract :The sedi m entary fac ies and high -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o f the Lower Jurassic Sa ngonghe For -m ation in t h e southern part of the Junggar Basi n are d iscussed 1It is believed t h at there are typical deposits of bra i d ed -river de lta in the Sangonghe For m ati o n 1The bra i d ed -river delta can be di v ided i n to three subfac i e s 1They are bra i d ed -river delta ic pla i n subfacies ,bra i d ed -river deltaic front subfac i e s and pr o -bra i d ed -river delta subfa -cies 1A l m ost all deposits of the braided -ri v er delta are fi n er c lasti c r ocks i n cludi n g sandstone ,silty sandstone and m udstone ,ex cept that a fe w beds of coarse deposits occur i n braided -ri v er channel m icrofacies 1The Sangonghe For m ati o n can be divided into 2m i d d le -ter m base -leve l cycles :M SC 1and MSC 21TheM SC 1can be subd i v ided i n -to 4shor-t ter m base -leve l cyc les :SSC 1,SSC 2,SSC 3and SSC 4;and t h e MSC 2develops inco m plete l y 1K ey words :bra i d ed -river de lta ;h i g h -reso l u tion sequence strati g raphy ;Lo w er Jurassic ;the Junggar Basin ;the Sangonghe For m ation;base -level cyc le1 概 述准噶尔盆地侏罗系三工河组广泛发育,是盆地内部重要的含油气层系。
文章编号:1671-1505(2005)02-0169-16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4年12月10日 改回日期:2005年1月28日利用地震属性研究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拐19井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沉积相王世瑞1,2 彭苏萍1 凌 云2 王晓平2,3 吴 琳2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北京1000832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凌云研究组,河北涿州072751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摘 要 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寻找岩性圈闭油气藏已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但人们几乎还是用常规的手段来寻找岩性油气藏,没有实质性进展。
本文是以利用宽方位角采集的地震数据为基础,对数据进行高保真资料处理和参考标准层的层拉平解释。
利用前人的区域地质研究成果和钻井解释成果对侏罗系的沉积环境进行了精细的描述,确定了拐19井区在下侏罗统三工河组的出油层段附近的沉积环境由湖泊相)三角洲前缘相)河流相)湖泊相的演化过程。
利用地震属性解释的结果也能较好地反映目标区的沉积环境变迁,并且与区域地质、测井解释结果相吻合,为寻找油气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因此利用地震属性可以进行沉积环境分析,为寻找岩性圈闭及油气藏做出贡献。
关键词 岩性油气藏 测井 宽方位角采集 参考标准层 层拉平 沉积相 三工河组 下侏罗统 准噶尔盆地第一作者简介 王世瑞,男,1966年生,1990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1999年获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博士研究生,在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凌云研究组从事地震属性方面的研究工作。
电话:(0312)3821844,E -mail:w angsr @bgp 1com 1cnResearch on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Sangonghe Formationof Lower Jurassic by seismic attributes in Well G19ofnorthwestern margin area in Junggar BasinWang Shirui 1,2 Peng Suping 1 Ling Yun 2 Wang Xiaoping 2,3 Wu Lin 21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 echnology ,Beij ing 1000832Lingyun Resear ch Group ,CNPC BGP,Zhuoz hou 072751,H ebei3China Univer sity of Geosciences ,Beij ing 100083A bstract Searching for lithologic re servoir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roblem in the northwestern margin area in Junggar Basin 1No essential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finding such reservoir using conventional measures 1Ba sed on the seismic data c ollected by wide azimuth acquisition,the authors made high accurac y -preserving data processing and layer flattening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ference layer 1Fine description of sedimentary en -vironments of the Jurassic w as made using the reg ional geolog ical research results and drilling interpreta -第7卷 第2期2005年 5月古地理学报JOU RNAL OF PALA EOG EOG RAPHYVol 17 N o 12M ay 2005tion results by preresearchers1T 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neighbouring the oi-l bearing interv al of Sangong he Formation of Low er Jurassic in Well G19area ex perienced the evolution from lacustrine fa-cies to delta front facies to fluvial facies to lacustrine facies1Interpretation results by seismic attributes also reflect the evolution o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of the targ et area and coincide well w ith the re-g ional geologic results and logging interpretation results,thus providing good evidence for oil and gas exploration1Analysis of evolution o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can be made by seism ic attributes and a-l so contributions to exploration for litholog ic reservoir in the oilfield can be made based on this1 Key words litholog ic oil reservoir,logg ing,w ide azimuth acquisition,reference layer,layer flat-tening,sedimentary facies,Sangonghe Formation,Low er Jurassic,Jungg ar Basin About the first author Wang Shirui,born in1966,got his bachelor.s degree from Daqing Petroleum Institute in1990,and a master.s deg ree from PetroChina Ex 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in19991Now he is a candidate for Ph1D1degree in China University of M 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and is m ainly engaged in analysis of evolution o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by seism ic attributes at Ling yun Research Group in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BGP1Tel:86-312-3821844,E-mail:wangsr@bgp1com1cn/地震属性0一词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引入地球物理界。
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三工河组沉积相分析
王居峰
【期刊名称】《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年(卷),期】2004(011)006
【摘要】目的层段沉积相研究是勘探目标优选的基础.以岩心分析和大量的钻井、测井、地震资料为基础,研究了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三工河组沉积相、微相构成及主要含油储层的沉积微相特征,认为三工河组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等沉积相类型,储层主要为各类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支河道和河口坝.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内的试油资料,分析了主要目的层沉积微相的演化和平面分布,指出三工河组沉积中、晚期形成的三角洲前缘河口坝砂体和水下分支河道砂体是最重要的勘探目标.
【总页数】4页(P3-6)
【作者】王居峰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11.3
【相关文献】
1.准噶尔盆地腹部三工河组二段沉积微相分析 [J], 王离迟;张福顺
2.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相对优质储集层的成因 [J], 况军;姚根顺;朱国华;寿建峰;王鑫
3.准噶尔盆地玛6井区侏罗系三工河组S22砂层地震相分析 [J], 王媛;王英民;刘豪
4.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三工河组沉积相 [J], 由伟丰
5.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三工河组沉积特征 [J], 王辉; 武鑫; 李婷; 曾玉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相对优质储集层的成因况军;姚根顺;朱国华;寿建峰;王鑫【期刊名称】《石油勘探与开发》【年(卷),期】2001(028)006【摘要】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储集层以岩屑砂岩为主,具有成分成熟度中等、结构成熟度高和填隙物含量低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以剩余原生粒间孔为主,其次为颗粒溶孔。
与八道湾组、西山窑组储集层相比,在同等条件下三工河组储集层具有更好的储集性能。
认为其原因在于:三工河组主要储集砂体形成于水动力条件强的高能环境,砂体厚度大、粒度较粗、分选好及塑性岩屑含量低,有利于形成较高原生孔隙;在研究区大部分地区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及滩坝亚相等粗结构砂岩,结构成熟度高,硅质胶结在成岩早期发生,增加了岩石抵抗压实作用的能力,有利于粒间孔的保存。
图3表1参12(况军摘)【总页数】4页(P34-37)【作者】况军;姚根顺;朱国华;寿建峰;王鑫【作者单位】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石油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石油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石油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石油地质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23【相关文献】1.低渗透储集层成岩作用与孔渗演化——以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侏罗系三工河组为例 [J], 葸克来;操应长;王艳忠;Haile Beyene Girma;张响响;张江华;金杰华2.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三工河组沉积相分析 [J], 王居峰3.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莫索湾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深层致密砂岩气储集层特征及成因 [J], 孙靖;吴爱成;王然;曾德龙;王峰;薛晶晶4.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三工河组沉积相 [J], 由伟丰5.深部优质储层成因机理——以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三工河组碎屑岩储层为例 [J], 李彦举;张婷;许泰;朱秀兰;段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部1区块莫西庄地区三工河组沉积特征分析摘要:本次研究准噶尔盆地莫西庄地区三工河组二段沉积相是以地质法为基础根据区域沉积背景,系统观察、描述和分析了莫西庄地区8口井目的层岩心特征划分单井相;在单井沉积微相研究基础上,确定各个小层的沉积微相在剖面上的展布,然后进行平面沉积微相展布特征研究,进而揭示在不同沉积时间内的沉积微相类型及变化,最终可以对有利的沉积相带和砂体展布进行分析和预测。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莫西庄;单井相;沉积微相;沉积相1物源方向三工河组二段沉积时期,来自北东方向的德仑山-陆梁沉积物和来自北西方向的车-拐沉积物进入盆地腹部地区并对中部1区块的沉积产生重大影响,东西两侧的沉积体系在中部1区块交汇,形成侏罗系分布最为广泛和稳定的储层。
莫西庄地区主要受北东方向的沉积物源影响。
北东方向物源的沉积物在进入盆地腹部之后,共形成3个主要的分支,其中影响中部1区块沉积的是沿陆梁-石西-莫北-马桥的一个主要分支,在由马桥地区向中部1区块推进时,形成了近东西向的物源方向。
三工河组二段2砂组沉积时,该物源的沉积物在莫西庄-莫北-石西等地区发育强盛并一直延伸到征沙村地区,形成叠合连片的粗碎屑堆积,莫西庄地区的砂岩百分含量均在70%以上;三工河组二段1砂组沉积时,该物源退缩,对莫西庄地区的影响大大变弱。
2沉积相标志2.1 岩石学标志三工河组二段砂岩的颜色主要为浅灰色、灰色,含油砂岩一般为褐灰色。
岩石类型相对单一,主要为中粒、中-粗粒、中-细粒长石岩屑砂岩。
岩石组合为厚层砂岩夹暗色泥岩和少量的薄层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反映了河流砂体的特征。
三工河组二段岩石颗粒组分以石英为主,其次为岩屑、长石,成份成熟度较低。
1砂组石英含量40%-65 %岩屑含量16%-35%;长石20%-35%;碎屑颗粒磨圆较好,次圆为主,颗粒分选中-好;颗粒间主要为线接触、点-线接触,填隙物类型多样,以杂基以泥质为主,含量0.5 %-5%,平均1.23%;砂岩的胶结物含量稍高,以高岭石为主,次为灰质,其它胶结物常见有少量的硅质或菱铁矿,偶见黄铁矿、重品石和绿泥石,胶结物含量1.5%-5%,胶结类型以孔隙型胶结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