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病人的护理常规7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50.50 KB
- 文档页数:18
昏迷患者的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1、健康史:有无外伤、感染、中毒、脑血管疾病及休克等。
有无外伤史。
有无农药、一氧化碳、安眠镇静药、有毒植物等中毒。
有无可引起昏迷的内科病,如糖尿病、肾病、肝病、严重心肺疾病等。
2、症状和体征:意识状态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3、辅助检查:心电图、腰椎穿刺、头颅CT及MRI检查的结果。
4、实验室检查:血检测碳氧血红蛋白有助于一氧化碳中毒的诊断。
尿常规异常常见于尿毒症、糖尿病、急性尿崩症。
疑似肝性脑病患者査血氨及肝功能。
血糖及肾功能检测有助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昏迷及尿毒症昏迷诊断。
5、社会心理评估:患者的情绪及心理反应。
二、护理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1)环境要求:清洁舒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湿度适宜。
(2)体位要求:取出义齿,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3)促进排痰、呼吸支持:舌根后坠放置口咽通气管;配合气道湿化、超声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加强翻身、叩背,促进体位排痰;急性期避免过多搬动患者,短期不能清醒者宜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4)其他:定期做血气分析;使用抗生素防治呼吸道感染。
2、安全护理:(1)加强安全防护措施,24小时专人守护、加床档、使用约束带,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2)禁止使用热水袋,以防烫伤。
3、饮食护理:供给足够的营养。
(1)禁食期间给予静脉营养治疗,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2)昏迷超过3-5天给予鼻饲饮食,成人鼻饲量2000-2500ml/d(也可根据患者消化情况决定鼻饲量)。
①确定胃管在胃内,喂食前检查有无胃出血或胃潴留。
②有胃潴留者,延长鼻饲间隔时间或中止一次。
③胃出血者禁止喂食,抽尽胃内容物后按医嘱注入止血药。
④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大于2小时,根据患者病情夜间停饲8小时。
(3)如患者意识好转,出现吞咽、咳嗽反射,应争取尽早经口进食。
①从半流质饮食开始,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
②抬高床头防止呛咳及反流。
③入量不足部分由胃管补充。
休克病人护理常规【护理诊断【护理诊断//问题】问题】1、有效循环血量降低,组织低灌注、有效循环血量降低,组织低灌注2、低效型呼吸形态、低效型呼吸形态3、有感染的危险、有感染的危险4、有误吸的危险、有误吸的危险5、体温过高或过热、体温过高或过热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护理措施】【护理措施】1、饮食护理、饮食护理⑴ 神志清的患者可以进食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昏迷病人根据病情遵医嘱给予肠内营养或静脉营养;昏迷病人根据病情遵医嘱给予肠内营养或静脉营养; ⑵ 避免误吸;避免误吸;⑶ 必要时禁食。
必要时禁食。
2、休息与活动、休息与活动⑴ 保持环境安静、光线柔和,限制探视;保持环境安静、光线柔和,限制探视;⑵ 体位:平卧或仰卧中凹卧位,更换体位后密切观察病情。
3、治疗护理、治疗护理⑴ 维持有效的通气功能维持有效的通气功能① 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呼吸道通畅。
② 及时供氧,提高动脉氧分压,改善组织缺氧。
及时供氧,提高动脉氧分压,改善组织缺氧。
③ 呼吸困难者,尽早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
呼吸困难者,尽早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
④ 动态监测自主呼吸、辅助通气、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氧分压的变化。
分压的变化。
⑵ 维持有效循环血量维持有效循环血量① 快速补液:应迅速建立多条静脉通路,应迅速建立多条静脉通路,一般选用一条静一般选用一条静脉用于扩容,另一条输入各种抢救药品。
必要时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这样既可提供快速补液通路,又可监测中心静脉压,以指导治疗。
脉压,以指导治疗。
小时液体出入量、种类及每小时尿量。
②准确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种类及每小时尿量。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在补充血容量前提下,适当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①在补充血容量前提下,适当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②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微量泵持续匀速泵入,优先选择中心静脉。
静脉。
③如从外周静脉泵入血管活性药物,应严防药液渗漏。
如从外周静脉泵入血管活性药物,应严防药液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