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农业的区位因素必修二第三章
- 格式:docx
- 大小:224.62 KB
- 文档页数:6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思路分析:农业区位因素1.农业: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
2.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3.农业区位因素:影响一定地方农业生产选择的因素称为农业区位因素。
4.主要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及区位选择的影响★人文因素对农业生产及区位选择的影响6.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
市场上某种农产品供不应求会导致价格上涨,价格的上涨又会刺激人们扩大该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市场上某种农产品供过于求会导致价格下降,价格的下降又会刺激人们缩小该农产品的生产规模。
(2)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通过技术手段对光热、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比如通过温室大棚的建设来调节温度,光照以及湿度等可以扩大农作物种植的时空范围;灌溉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干旱地区也能栽培农作物。
(3)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可以使得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导致市场上能买到产自世界各地的农产品。
也因此形成一些新兴的专业化农业生产区域。
6.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限制因素”和“主导因素”(1)主要因素:指某区域符合某种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因素中重要的,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2)限制因素:指影响农业的不利因素中最严重的因素,如西北地区水源缺乏,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
(3)主导因素:影响农业的有利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如水稻种植业的水源因素。
必修2(中图版)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第一课时农业的区位因素(教案)一、教案背景本课的首要任务是分析农业的区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各农业区为因素对区位选择的作用。
为便于学生理解,我们采用乡土地理的方法,以宁夏中宁县具有悠久历史的枸杞种植为例,来说明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哪些,以及这些区位因素在影响农业的区位选择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学会判断某地或某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分析,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增强关注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学情分析从知识储备上,上学期已学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可以对各自然地理要素进行整体性分析。
同时,学生也具备一定的人文地理知识、技能和人文素养。
从生活经验上,学生大多来源于居住农村,对农业生产有比较切身的体验,可以利用好这个优势。
四、教材分析l、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根据课程标准本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是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的第一项内容,它不仅是“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必备知识基础,而且对后面“工业区位”、“地域联系”的学习具有示范作用。
2、教学重难点①重点: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②难点:分析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闪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综合分析法;2、教学手段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类农业景观和案例材料等;用实物枸杞创设情景;最后用板书归纳总结。
3、整体思路本节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学生分析讨论案例——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学生展开课题研究,经过对“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感知——理解——运用——迁移.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班级:姓名:组名:
【学习目标】
1、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了解主要农业区位因素。
2、根据相关文字资料和图片,能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3、明确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理解农业地域形成的深层原因及其发展变化
【重点难点】1.重点:农业区位因素:2.难点: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这些因素就是。
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对农业土地的。
2、影响因素有:、、、、、、、、
等。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在影响农业区位因素,一般来说因素是比较稳定的,也是早期农业选择的决定性因素,但并非一直起决定性作用,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可以改造和利用自然因素,从而削弱了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而对农业区位的选择越来越重要。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概念: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和一定的,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2、标志: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3、形成: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发展农业、合理利用的结果。
4、澳大利亚混合农业:该国家农业主要是和相结合的农业地域类型。
澳大利亚既是世界市场的主要供应国,也是世界的主要产地之一,还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
其国土东南部的是典型的小麦—牧羊地区。
【合作探究】
1、如何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
每一地区的农业生产都要受到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但都有其主导因素。
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
要从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市场、技术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最突出的优势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条件,然后从中找出主导区位因素。
请说出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区位因素:
2.完成43页活动
3.结合图3.3所示内容来分析探究案例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思考:
(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分布在哪里?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条件
(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生产的优点,限制性条件,解决措施分别是什么?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1.据新华社11月18日报道,2004年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有明显提高,但从上述现象看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主要有
①寻找新的出口对象扩大贸易范围②发展交通和冷藏、保鲜技术③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④果业公司要加强产前、产中的技术指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该城市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黄土高原
C.湟水谷地
D.山东丘陵
3.四种农作物中,单位面积产量利润最小的农作物是
A.花卉
B.蔬菜
C.稻米
D.甘薯
4.假如上述四种农产品都提供给同一个消费市场,为了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该城市郊外上述四种作物用地中,离该市场的最远距离不得超过
A.4千米
B.5千米
C.12千米
D.20千米
5.决定下列农业生产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③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④上海郊
区的乳畜业
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
B.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
C.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
D.①土壤②热量③国家政策④地形
6.下列能正确反映我国农业地域性特点的例子是
①在松嫩平原一带大力发展柑橘、香蕉等水果②在南方山地、丘陵大规模开垦梯田
③在内蒙古高原东部和北部,逐步实行退耕还牧、退耕还草④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
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等农作物
A.②①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促进吐鲁番盆地经济发展的对策有
①发挥“火洲”的气候优势,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②大力发展造纸工业③加速发展
长绒棉、哈密瓜等特色农产品以及相关的加工工业④发展以“丝绸之路”和干旱盆地景观为特色的旅游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8.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发展立体农业,造成这种农业模式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市场9.我国有“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的记载,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壤性质不同
B. 气候条件不同
C. 地形条件的差异
D. 市场需求不同
10、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2)从区位选择的角度,分析农场在P农田种植花卉的有利条件:
11、读下图,该镇周围要发展小麦、乳牛、花卉、养鱼、果园五种农业,请在A、B、C、D、E五个区位安排这五种农业,并说明理由。
【知识拓展】
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
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考虑各种区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
(1)从自然因素分析农业的区位
首先,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入手,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
例如,湿润、半湿润地区一般可发展种植业,干旱、半干旱地区可发展灌溉农业或畜牧业;平原地区可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陡坡可发展林业和牧业,丘陵缓坡可修筑梯田从事种植业,沿海滩涂可发展海水养殖业。
其次,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自然条件。
(2)从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分析农业区位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很大,在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从社会经济因素入手,并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条件这两个最富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最终确定比较合理的农业区位。
例如,地价的高低与距离城镇的远近关系密切。
一般来说,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其农业成本较高,因此只能选择单位面积产值较高的农作物或禽畜品种。
再如,乳牛、花卉等对交通运输的要求高,应近城市或沿交通干线分布。
参考答案
1.C
2.B
3.D解析:陕西劳动力成本低且欧洲市场广大,交通技术进步和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得陕西苹果出口到欧洲市场。
4.A
5.C
6.D解析:珠江三角洲盛产稻米,蔬菜花卉。
稻米的市场距离最远。
7:A解析:双季稻与积温、
热量有直接关系;宁夏平原处在干旱区,故其水稻种植影响因素为水源;吐鲁番盆地地处干旱区,夏季光照强,利于糖分的积累;上海市人口多,对畜产品
需求量大,市场广阔8:B解析:松嫩平原一带应大力种植中温带作物而非亚热带、热带作物;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避免造成严重水土流失。
9:C解析:吐鲁番盆地地处干旱区,降水少,不能大面积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及发展耗水多而又污染环境的造纸工业。
10.D解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粮食安全涉及到保护耕地和提高粮食
产量两个方面。
12.解析:本题考查南方红壤丘陵地区,不断发展具有热带、亚热带地区特色的
粮、林、果、牧、渔综合创汇产品,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最终达到促进整个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农业与全区社会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
绿色壁垒是少数发达国家欲将其他农产品阻挡在国门之外的做法,只有采取措施提高品质,提高科技水平,进行综合开发。
答案:(1)水稻、冬小麦油菜光、热、水资源充足
(2)农业结构单一,增产缓慢;能源短缺,植被破坏严重
(3)水果罐头、食品加工、茶饮料、毛竹加工等 B
(4)①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增施有机肥,提高品质;②提高科技水平,进行综合开发;③利用WTO有关条款加以保护等。
(答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