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地理人教第二册:第三章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 格式:ppt
- 大小:21.96 MB
- 文档页数:78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思路分析:农业区位因素1.农业: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
2.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3.农业区位因素:影响一定地方农业生产选择的因素称为农业区位因素。
4.主要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及区位选择的影响★人文因素对农业生产及区位选择的影响6.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
市场上某种农产品供不应求会导致价格上涨,价格的上涨又会刺激人们扩大该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市场上某种农产品供过于求会导致价格下降,价格的下降又会刺激人们缩小该农产品的生产规模。
(2)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通过技术手段对光热、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比如通过温室大棚的建设来调节温度,光照以及湿度等可以扩大农作物种植的时空范围;灌溉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干旱地区也能栽培农作物。
(3)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可以使得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导致市场上能买到产自世界各地的农产品。
也因此形成一些新兴的专业化农业生产区域。
6.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限制因素”和“主导因素”(1)主要因素:指某区域符合某种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因素中重要的,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2)限制因素:指影响农业的不利因素中最严重的因素,如西北地区水源缺乏,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
(3)主导因素:影响农业的有利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如水稻种植业的水源因素。
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3.1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农业区位因素。
课标解读:说明农业区位因素,就是要列举出各个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各因素是从哪方面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学习时要借助实际的案例分析。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第二册第三章第一节,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是本册的重点内容,经济部门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本章分别介绍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区位因素,第一节为农业区位因素,因为农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为后续学习工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因素打下基础。
本节设计了两部分内容: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每部分内容设计一个活动,分别是“分析亚洲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和“以花卉种植业为例,说明农业区位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
学情分析:本节课内容选自珠江三角洲地区,但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又很陌生。
对于当代学生来说,即便是农村的学生,对农业生产活动也比较陌生,很难激起他们的兴趣。
本节课的具体教学具体内容并不取自教材,以珠三角地区的变化讲述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课堂教学的图、文材料较多,具有很强的理论联系实践的特点。
因此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有助于学生对农业生产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说明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说明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教学难点:结合实例,说明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教学方法:案例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呈现】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和澳大利亚东南部的绵羊放牧景观;【提问】我想把这两个地区的农业调换一下,让湄南河平原发展放牧,澳大利亚东南部发展水稻种植,这样可行性高不高呢?【讲解】也就是说,不同的地区,农业生产所选择的对象和方式不同。
第3章第1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解析版)基础达标练习一、单项选择题春小麦,春播秋收;冬小麦,秋播春收。
下图为我国小麦分布区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适合春小麦种植的地区是(B)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2.导致冬、春小麦地区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B)A.水分B.热量C.土壤D.海拔[解析]第1题,材料信息中指出,春小麦春播秋收,说明当地小麦不适宜过冬,因此当地冬季非常寒冷,由此推断适合种植春小麦的地区热量条件较差。
图中②地为暖温带,③地为亚热带,两地冬季气温相对温和,热量条件较好,不适合种植春小麦;图中①地因纬度高,冬季寒冷且持续时间较长,④地因海拔高,冬季寒冷且持续时间长,两地小麦不适合过冬,适合种植春小麦,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
第2题,材料信息中指出,冬小麦秋播春收,小麦生长期主要在冬半年,说明当地冬季相对温暖,热量条件较好;由上题分析可知,适合种植春小麦的地区热量条件较差,因此导致冬、春小麦地区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热量,选项B符合题意。
水分、土壤、海拔对冬、春小麦分布的地区差异影响不大,选项A、C、D 不符合题意。
(2022·河南检测)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营养生长阶段(从种子萌发到分蘖)、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从拔节到孕穗)和生殖生长阶段(从抽穗到成熟),籽粒形成后就进入灌浆期。
下表示意我国水稻的类型及特征。
据此完成3~5题。
3.晚稻的主要灌浆期在(D)A.3~4月B.5~6月C.7~8月D.9~10月4.下列关于我国重要水稻种植区的描述,正确的是(A)A.东北地区的水稻品种只能是粳稻B.云贵地区的水稻品种只能是籼稻C.太湖平原水稻分为早中晚三季稻D.海南水稻育种优势在于其先进科技5.近年来,湖南省新化县农户由种植双季稻转变为一年只种一季稻,其原因不包括(D)A.粮食价格便宜,经济效益低B.人口外流,劳动力短缺C.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D.当地农民环保意识增强[解析]第3题,3~4月为早稻播种期,A错误;根据材料“晚稻需短日照条件才能抽穗”可知,白昼较短的时段符合题意,5~8月的昼长相对9~10月更长,B、C错误,D正确。
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学习目标:1.了解农业生产活动的概念、特点。
2.结合实例,掌握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能够区分主要因素和主导因素对农业生产的不同影响。
(重难点)3.学会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其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重难点)一、农业区位因素1.农业生产活动(1)概念: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2)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2.农业区位因素:影响一定地方农业生产选择的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热量、光照、降水等气候条件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很大水源保证农作物收成地形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业或畜牧业土壤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①市场: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②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快捷,可以节省农产品的运输、存储费用和运输时间。
③政策法规: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
④资金、劳动力、科技、历史、文化、政治等因素也影响农业区位选择。
[特别提醒](1)气候条件中的雨热同期、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对农业生产有利。
(2)平原适合种植各类农作物和林果业;丘陵、山地适合发展林果业。
(3)郊区农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市场。
(4)光照和热量条件既联系密切,也有区别。
对同一地区来说,光照充足的时候热量也丰富,但不同地区之间比较时,二者不一定呈现这种正相关,如青藏高原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四川盆地的光照并不充足,但气温高,热量足。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自然因素相对稳定。
2.人文因素不断发展变化(1)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
(2)人们通过技术手段对光热、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3)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使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区位选择的变化(1)经济发展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增,在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的基础上,在远离城市的广大农、牧地区形成一大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农业区位因素1.农业生产活动的概念人们利用土地的□01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2.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农业生产活动需要按季节顺序安排,□02季节性和□03周期性很明显。
3.农业区位的含义影响一定地方农业生产选择的因素称为农业区位因素。
4.主要自然因素(1)气候:在自然因素中,□04热量、□05光照、□06降水等气候条件对农业区位选择影响很大,使农业具有明显的□07地域差异。
(2)水源:便于□08灌溉的地方,农作物收成较有保证。
(3)地形:平原地区适宜发展□09种植业,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10林业或□11畜牧业。
(4)土壤: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类型的□12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5.主要人文因素(1)□13类型和□14规模。
(2)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快捷,□15运输、□16存储费用和□17运输时间。
(3)政策法规:如税收办法、鼓励或限制□18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以及提高或降低农产品的□19价格等。
(4)其他人文因素:□20资金、□21劳动力、科技、历史、文化、政治等。
1.判断正误。
(1)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2)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自然因素的影响往往占主导地位。
(×)2.下列各地区农业与地形因素最密切的是()A.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B.海南岛种植天然橡胶C.江南丘陵种植茶树D.吐鲁番种植葡萄答案 A解析横断山区立体农业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
海南岛种植天然橡胶、吐鲁番种植葡萄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气候;江南丘陵种植茶树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土壤。
3.目前,财政部安排的农资综合补贴、粮食直补、农机具补贴逐年增加。
这反映了哪个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示政策。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自然因素:相对稳定。
2.人文因素(1)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
供求关系影响农产品价格,价格变化影响农产品的□01生产规模。
(2)科技:通过技术手段对□02光热、□03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发展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