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何香凝介绍》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12 MB
- 文档页数:13
在高潮迭起的抗日救亡运动中,著名爱国人士宋庆龄、何香凝率领妇女界,积极开展妇女抗日救亡运动,为中国妇女运动史增添了辉煌的一笔。
一、携手创建中国妇女抗敌后援会,为统一全国妇女救亡力量奠定基础1937年“七七事变”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
面对民族危机的不断上升,宋庆龄与何香凝都积极投身于妇女抗日救亡斗争中。
她们尽其所能,积极组织妇女救亡团体,把妇女救亡运动视为其重要的事业并倾入毕生的精力,堪称中国妇女运动史上的领军人物。
1937年7月22日,宋庆龄、何香凝在上海携手创建中国妇女抗敌后援会,宋庆龄任理事,何香凝任主席兼总务组长,俞鸿钧夫人、杜月笙夫人任副主席,黎沛华、胡兰畦任秘书,王孝英、刘王立明、陆礼华、沈兹九、吴戴仪、张湘纹、金光楣、古国凤等21人任常务理事。
该妇女团体成立的目的是为了中华民族的自由解放,奋斗到底。
该会明确规定:“以号召妇女团体抗敌以及战时负救护慰劳救济工作为宗旨,严正表示要发动妇女和男同胞们共赴国难,一致起来抗战。
”理事会制定了《中国妇女抗敌后援会简章》,发表了《中国妇女抗敌后援会宣言》,计划组织团结各阶级、阶层的妇女,共同为支援祖国抗战而奋斗。
中国妇女抗敌后援会成立后,宋庆龄与何香凝分别通电各省妇女界,呼吁成立各省妇女抗敌后援会。
中国妇女抗敌后援会是最早的全国性妇女抗日救亡团体,标志着全国妇女抗日救亡运动的初步形成。
同年8月,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总会在南京成立,宋美龄任主席,唐国桢任总干事,李德全、沈慧莲、朱纶、吴贻芳、曹孟君、张蔼真、赵懋华、陶玄、谢兰郁、陈逸云等15人任执委,居正夫人、戴季陶夫人等5人任监委。
该会的宗旨是发动海内外妇女同胞献计献策,为抗战输财尽力。
宋庆龄与何香凝为了团结全国各个妇女抗日团体,为统一全国妇女抗日救亡运动,主动将中国妇女抗敌后援会改称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总会上海分会,从属于南京妇慰总会,及时向上海市抗敌后援会登记备案,并将原理事会改为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下设总务、征募、慰劳、救护四组和村里妇女组织委员会。
傲骨寒梅何香凝谈及何香凝,我想绝大多数的朋友都会联想到“民主革命活动家”,“坚强的民主战士”等称谓,然而还有一个雅致的别号却历来鲜有人知,那就是“双清楼主”——这是她自诩的艺名,也是后人对其在绘画领域艺术成就的最高赞誉。
何香凝,1878年生于香港。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个动荡的旧中国,她每时每刻都在为民主革命奔波,因此她的美术作品通常都是应时局变动而生的。
在她的作品里,无论是“傲梅”“孤松”还是“狮虎”“河山”,都具有特别的深意暗含其中。
“革命”是理解何香凝最激烈的角度。
正如美国作家赛珍珠所言,那个时代,所有中国的知识青年都在重新认识自己的国家。
而何香凝和丈夫廖仲恺认识到,中国需要彻底的革命才能改变,于是她成了孙中山的同盟会的第一个女会员,并追随孙中山进行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的民主革命,在丈夫廖仲恺牺牲后,她仍然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被毛泽东称为“为中华民族树立典范”。
“艺术”则是理解何香凝最为感性的角度。
时光流转,岁月沧桑,何香凝的画作却总能让后来者用自己最为敏感的神经末稍来触摸她孕育在画中的气质。
当年为了配合孙中山起义和宣传的需要而改学美术的何香凝,用她独特的才华和品格实践了一位20世纪中国艺术家的生活方式。
为唤醒国人而画“狮”、“虎”,为救济伤兵和难民而举办“义卖画展”。
何香凝诗画双绝,建国后与当年“寒之友社”成员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隔着台湾海峡的诗文唱和,感人至深,可称为20世纪中国极为动人的一次唱和。
何香凝美术馆里现藏有何香凝先生(中国人把女性称为“先生”,本身含有极高的敬意)各个时代的作品108幅,在此,我仅结合何香凝先生最具代表性的《狮》、《虎》、《寿梅图》与《山水》为例,对其人,作品以及其中深意一一进行赏析。
《狮》此画作于一九一四年。
画面上一头雄狮伏地而卧,一双带勾厚硕的巨爪紧抓地面,头部高昂雄视前方。
雄狮目光炯炯,嘴边的触须直如钢针,浓密的毛发顺颈部披落,散发出炫目的光芒。
《惠州名胜名人》文化主题班会课设计课程类型【班会课】主讲教师授课内容惠州名胜名人助教无授课对象初二学生课时 1 授课时间45分钟授课地点课室课前准备(教具、活动准备等)1.电脑及投影仪2.PPT课件等资料课程特色《惠州历史》课程新颖,通过讲授惠州名胜及相关人物和惠州的几位名人及其相关的历史事件,了解相关的惠州历史和惠州名人。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认识和掌握相关的惠州历史2.过程和方法:老师讲授,加深学生的知识,以及让学生多关注相关历史时期。
3.情感与态度:了解学生所在城市的历史,认识相关人物的榜样作用。
教学重点惠州名胜西湖及相关的历史人物苏东坡,惠州名人:邓演达,廖仲恺、何香凝、廖承志、青主。
教学难点增强学生的城市荣誉感和惠州名人的榜样作用时间分配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备注4分钟15分钟课前分若干小组,实行课堂积分制,强调课堂纪律,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一、课题引入展示三张图片创设情境1、同学们对我们生活所在的惠州的历史了解多少呢?2、如果让同学们向朋友介绍惠州,你会怎么介绍呢?大家讨论思考两分钟,小组派代表回答。
下面请各组上来黑板上写一些惠州的名胜名人。
二、讲授新课1、惠州名胜(1)展示图片:惠州西湖提问:这是哪里?有去过这个地方的请举手让老师知道。
西湖地处广东省东南部惠州市惠城中心问题导入法小组讨论法可对惠州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人文作一点总结,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在介绍惠州时,为了让人印象深刻,往往会谈到惠州的名胜名人:惠州的骄傲。
区,是以素雅幽深的山水为特征、以历史文化为底蕴、以休闲和观光为主要功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
素以五湖、六桥、十四景而闻名,其山川秀邃、幽胜曲折、浮洲四起、青山似黛,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隐现于树木葱茏之中,景域妙在天成,有“苎萝西子”之美誉,并有“大中国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并杭州”的史载。
历代以苏东坡为代表的400多位文人墨客曾踏足惠州,为西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