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武术导论-文档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30.51 KB
- 文档页数:13
武术校本课程中国武术概述重点第一章中国武术概述第一节中国武术的本质特征一、中国武术的概念中国武术,源远流长。
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和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
武术概念是人们认识研究武术的基本依据。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时期对武术概念的表述不尽相同,它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武术本身的发展而发展。
武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曾有过不同称谓,如春秋战国时称“技击”,汉代称“武艺”,清初称“武术”,民国时期称“国术”,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命名为“武术”。
就其内容和形式,有文字记载的古代武术中舞练形式的套路运动有“打拳”“使棒”“使枪”“戈舞”“矛舞”“刀舞”“剑舞”等单人和集体的演练以及“枪对牌”“剑对牌”等双人对练。
对抗形式的搏斗运动有“角骶”“手搏”“相扑”“击剑”“较棒”“刺枪”等。
从久远年代走来的武术与今天的武术相比较,其所含盖的内容和形式确存在不少差异,但本质属性却是一致的,一脉相承的。
从历史上看,早期人类在生存竞争、狩猎及战争中的技能形态与武术初期的技术形态同源同构,甚至在一定时期融会交织,然而二者随着历史的变迁,武术发展至今,体育的功能日渐显著,并归属于体育的范畴,其内容、形式和手段的体育化特点更趋明显,所以现代武术的概念可概括为: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其运动形式的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二、中国武术的属性武术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1狭义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搏斗和武术功法练习等为其主要运动形式,具有广泛社会价值、功能和民族文化特色,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广义为:武术是以武术技术、武术文化、武术人才、武术管理、武术产业、武术社团、武术医学、武术教育、武术科技、武术法规等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搏斗和武术功法练习等为其主要运动形式,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功能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注重内外兼修,形神兼备的中国文化传统体育项目。
武术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武术是一种围绕技击而展开的徒手和持械的中国传统运动技术体系。
2.“武”字:具有两层含义:一个是主动地“操戈”的攻,一个是被动地“止戈”防。
3.外壮功:又称外功,泛指习武者通过专门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使身体具有比常人较强的击打,抗击打,抗摔跌,抗磕碰的能力,以达到强筋骨、壮体魄之功效的功法运动4.内壮功:泛指习武者通过专门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对人体内在的精、气、神及脏腑、经络、血脉等的修炼,以达到精足、气壮、神明、内脏坚实,经络血脉通畅、内壮外强的功效的功法运动。
5.轻功:又称“弹跳功”,泛指通过各种专门的练习方法和手段,以达到增强弹跳能力而蹦的高、跳的远之功效的功法运动6.柔功:泛指通过各种专门的练习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提高肢体关节活动幅度和肌肉伸展性能的功法运动。
7.套路运动:是指以技击动作为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为依据编成的整套练习。
8.单练:是指个体独自进行的套路练习方式,可分为拳术和器械两类。
9.对练:是指在单练的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条件下进行的假设性攻防练习的套路形式。
10.集体练习:是指多人徒手、器械、或徒手与器械同时进行演练的套路形式,演练时可配音乐。
11.拳术:是徒手练习的套路运动。
12.器械运动:是指手持武术兵器进行练习的套路运动13.搏斗运动:是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较技的实战练习形式。
14.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摔、拿等技击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
15.短兵:是两人手持一种特制的短器械,遵照一定的规则,使用击、刺、劈、斩等剑法和刀法为主要攻防方法进行比赛的竞技项目16.长兵:是两人手持一种特制的长器械,遵照一定的规则,以棍法和枪法为主要攻防方法进行比赛的竞技项目。
17.武术文化:是中华武术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哲学、政治、伦理、宗教礼仪、军事思想、文学艺术、医学理论形形色色的社会形态的深刻影响,吸取诸多社会文化领域的精华,形成的具有独特性质的文化体系。
中国武术史第一章导论1 中国武术史是记载中国武术产生发张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填空>2 武术在古代曾称“手搏”“技击”“武艺”等近代曾称之为“国术”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武术".3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4 武术史需要大量的史料它们的主要来源有;实物(如考古遗迹)文字(各种铭刻文献与著作)和口传(如民歌口诀)。
第二章史前传说至三代时期武术的源起1 武术的源头是原始社会的生产活动出现工具是石器骨器木器的制造和使用。
原始战争推动了兵器的发展和军事斗技能的产生。
2 史记;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用于干戈。
干是作战时防御的盾牌,戈是进攻的武器,干戈是兵器的总称,是古代战争的象征,习用干戈,即是训练部落成员的军事技能,以应付战争。
3 蚩尤做五兵即是戈殳戟酋矛夷矛4 所谓射礼就是把射箭当作一种礼。
射礼分为四类;大射宾射燕射乡射。
5 周代教育的六代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乐射御都与古代武术相关联。
6 原始的军事训练活动以武舞为主要形式。
原始武舞与原始武术实为一体,舞者手执各种武器,做种种击刺动作姿势的演练。
《山海经》;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舞九伐。
《礼记》;一击一刺为一伐。
7 三代时期(夏商周)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出现了铜制兵器。
兵器的三个阶段 <1>石头木头 <2>青铜 <3>铁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武术的初兴1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社会转变出现了铁兵器。
2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剑的鼎盛时期?一剑的制造精良,出现众多名剑二佩剑之风盛行,形成了这一时期的"剑崇拜" 三击剑活动的普及与剑术理论的发展3 庄子在说剑篇曰:“夫为剑者,实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
“讲的是诱敌深入,后发制人的斗剑战术。
4 汉代赵晔在《吕越春秋》中记载了《越女论剑》,此剑术理论已运用了阴阳五行学说来阐述和解释剑法的变化规律。
第一章武术概述试题一、名词解释1.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2.功法运动是:以单个武术动作作为主体进行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3.套路运动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按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和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规律编排而成的整套练习形式.4.搏斗运动是:指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志,较力,较技的实战练习形式.5.拳术是:指徒手练习的套路运动6.长拳是:指以拳,掌,勾为期主要手型,以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为其主要步型,结合闪展腾挪,起伏转折等动作和技术组成的姿势舒展,节奏鲜明的拳术.7.太极拳:指以+,捋,挤,按,采,挒等动作为素材组成的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8.南拳是:指流传于我国南方各省的一种步法稳固,节短势烈的拳术.13.刀术:指以缠头裹脑和劈,砍,斩,撩,扎,挂,戳,刺等基本方法,并配合各种步型,步法,跳跃等动作构成的套路演练形式.14.剑术:是指以刺,点,撩,截,格,洗等剑法和左手剑指,配合步型,步法等动作构成的套路演练形式.15.枪术:是指以栏,拿,扎为主,还有崩,点穿,挑,云,劈等枪法,配合步型,步法等动作构成的套路演练形式.16.棍术:是指以劈,扫,戳,挑,撩,拨等棍法为主要棍法,配合步型,步法等动作构成的套路演练.二、填空题1.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以套路和以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4.武术起源于远古人类祖先的生产劳动,战争的出现,使武术向军事格斗技能发展。
7.商周时期,军事训练的主要形式是田猎和武舞。
10. 武舞是武术套路的雏形。
41.1910年在上海成立"精武体育会".44.1927年国民党政府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国术馆.49.国民党政府于1928年和1933年在南京举办了两次国术国考.51. 1936 年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奥运会参加武术表演,这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55. 1950 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召开了武术工作座谈会,倡导发展武术运动.60.1956年新中国武术协会在北京成立.63. 1957 年国家体委将武术列为体育竞赛项目.66.国家体委于 1958 年制定了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编制了拳、刀、剑、枪、棍五种竞赛规定套路.69.散打于 1989 年被批准为体育正式竞赛项目.80.1985年,国务院批准了国家体委将武术推向全世界的决策.82.1985年8月在西安第一次举办了武术国际邀请赛,并成立了国际武联筹委会 . 84. 1987 年在日本横滨举行了第一届亚洲武术锦标赛,武术正式成为国际比赛项目. 87. 1988 年亚奥理事会正式通过将武术列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92.1990年10月,国际武术联合会在北京宣告成立,并于1991年在北京举行了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 .93.按运动的形式武术可分功法运动,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三大类.97. 套路运动主要的内容有拳术,器械,对练和集体表演 .98.目前武术竞赛中搏斗运动的项目有散打,推手 .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110.长拳指以拳、掌、勾为其主要手型,以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为其主要步型,结合闪展腾挪,起伏转折等动作和技术组成的姿势舒展,节奏鲜明的拳术. 114.太极拳指以蓬,捋,挤,按,采,挒等动作为素材组成的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三、单项选择题1.武术是以( C )动作为主要内容.A.套路B.技艺C.技击D.造型2.武术起源于( D ).A.游戏B.战争C.体育运动D.生产劳动3.战争的出现,使武术向( D )技能发展.A.体育运动B.表演C.武舞D.军事技能4.商周时期,军事训练的主要形式是田猎和( A ).A.武舞B.手搏C.角抵D.相扑5.( B )是武术套路的雏形.A.五禽戏B.武舞C.八段锦D.易筋经6.秦,汉,三国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为武术逐步由单纯军事技能向( A )方向发展创造了条件,角抵,手搏,击剑等项目都很兴盛.A.竞技B.格斗C.艺术D.强身7.秦,汉,三国时,不少武术项目被吸收到兴盛的"百戏"中,使武术向着( C )方向发展.A.强身B.格斗C.表演化D.军事技能8.两晋南北朝时期,武术在与( D )的交融中逐步与养生相结合.A.经济B.艺术C.军事D.文化9.( A )时期,盛行角抵,手搏,击剑等.A.秦,汉,三国B.唐朝C.明朝D.宋朝10.( C )朝始行武举制,用考试的办法选拔武勇人才,这对武术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A.宋B.明C.唐D.清11.( D )成了唐朝时代阵战的重要武器.A.枪术B.棍术C.剑术D.刀术12.唐代以后,( C )逐渐脱离军事实用性而在民间发展.A.枪术B.棍术C.剑术D.刀术13.( A )时期,以民间结社组织为主体的民间习武活动蓬勃兴起,为民间的武术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A.宋朝B.唐朝C.商朝D.周朝14.民间的卖武艺人促进了( C )的发展.A.功法运动B.搏斗运动C.套子武艺D.集体表演15.( B )代禁止民间习武,武术被保留在舞台上,武术受戏剧影响,套路走向艺术化,为后来套路的发展打下基础.A.宋B.元C.明D.清16.( D )是武术大发展时期,其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流派林立,不同风格的拳种和器械得到了大发展.A.秦汉B.唐朝C.宋朝D.明清17.( A )年在上海成立"精武体育会".A.1910B.1927C.1928D.193320.( A )年国民党政府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国术馆.A.1927B.1910C.1928D.193323.国民党政府于( C )年和1933年在南京举办了两次国术国考,进行了拳术,长兵,短兵,散手和摔跤等比赛.A.1910B.1927C.1928D.192926.( D )年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奥运会参加武术表演.A.1927B.1928C.1929D.193628.( B )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召开了武术工作座谈会,倡导发展武术运动.A.1949B.1950C.1953D.195630.( C )年在天津举行了以武术为主要内容的全国民族形式的体育表演竞赛大会.A.1949B.1950C.1953D.195632.( C )年新中国武术协会在北京成立.A.1950B.1953C.1956D.195735.1957年国家体委将武术列为( D )项目.A.体育B.体育表演C.体育表演赛D.体育竞赛36.国家体委于( D )年制定了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编制了拳,刀,剑,枪,棍五种竞赛规定套路.A.1953B.1956C.1957D.195838.( C )运动经过十年试点试验,于1989年被批准为体育正式竞赛项目.A.太极拳B.太极推手C.散打D.套路40.( D )年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出台了《中国武术段位制》,并于1998年正式全面施行.A.1987B.1988C.1989D.199442.( C )年首届全国武术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A.1982B.1983C.1987D.198845.1987年( A )届全国武术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46.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C )年正式批准体育学科设立武术学科专业博士学位点,这标志着武术作为一门学科已迈入学术领域的最高殿堂.A.1994B.1995C.1996D.199748.( D )年,中国武术队出访了捷克斯洛伐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武术队第一次出访.A.1950B.1953C.1958D.196051.1985年,( A )批准了国家体委将武术推向全世界的决策.A.国务院B.中共中央C.中共中央政治局D.人大常委会55.( C )年8月在西安第一次举办了第一次武术国际邀请赛,并成立了国际武联筹委会.A.1982B.1983C.1985D.198757.( D )年在日本横滨举行了第一届亚洲武术锦标赛,武术正式成为国际比赛项目.A.1982B.1983C.1985D.198759.( D )年亚奥理事会正式通过将武术列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A.1983B.1985C.1987D.198861.( C )年10月,国际武术联合会在北京宣告成立,并于1991年在北京举行了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A.1987B.1988C.1990D.199166.按运动的形式武术可分( C ),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三大类.A.对练B.集体表演C.功法运动D.太极推手69.套路运动主要的内容有( D ),器械,对练和集体表演.A.功法运动B.搏斗运动C.集体表演D.拳术73.目前武术竞赛中搏斗运动的项目有( C ),推手.A.对练B.搏击C.散打D.中国功夫75.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 B )和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A.拳术B.套路C.器械D.对练77.功法运动是以( B )武术动作作为主体进行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A.组合B.单个C.全套78.套路运动是以( C )动作为主要内容,按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和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规律编排而成的整套练习形式.A.技术B.技艺C.技击D.竞技79.搏斗运动指( A )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斗志,较力,较技的实战练习形式.A.两人B.三人C.四人D.多人80.( B )运动指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斗志,较力,较技的实战练习形式.A.徒手对练B.器械对练C.徒手器械对练D.搏斗81.( B )指以拳,掌,勾为其主要手型,以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为其主要步型,结合闪展腾挪,起伏转折等动作和技术组成的姿势舒展,节奏鲜明的拳术.A.南拳B.长拳C.形意拳D.八卦拳82.( D )指以+,捋,挤,按,采,挒等动作为素材组成的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A.八卦掌B.通臂拳C.形意拳D.太极拳87.( B )指以缠头裹脑和劈,砍,斩,撩,扎,挂,戳,刺等基本方法,并配合各种步型,步法,跳跃等动作构成的套路演练形式.A.剑术B.刀术C.枪术D.棍术88.( A )指以刺,点,撩,截,格,洗等方法和左手剑指,配合步型,步法等动作构成的套路演练形式.A.剑术B.刀术C.枪术D.棍术94.集体表演指( C )以上的徒手或器械的集体演练.A.四人B.五人C.六人D.八人99.( B )指两人遵照一定的规则,使用+,捋,挤,按,采,挒,肘,靠等方法,双方粘连黏随,通过肌肉的感觉来判断对方的来劲,然后借力发劲将对方推出,以此决定胜负的竞技运动.A.散打B.推手C.对练D.徒手对练104.武术的本质特性是( D ).A.艺术性B.技术性C.健身性D.攻防技击性105."内外合一、形神兼备"中的"内"指的是人的( C )活动和气息运行.A.身体B.内脏C.心志D.血液循环107."内外合一、形神兼备"中的"外"指的是人体( D )的活动.A.眼神B.手法C.身步法D.外部形态四、判断改错题1.武术是以艺术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技击)2.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单个动作和格斗运动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套路)3.武术起源于远古人类祖先的战争.(生产劳动)4.战争的出现促使武术向体育的方向发展.(军事战斗技能)20.20世纪初,习武开禁,拳技之风蓬勃一时,民间出现了许多拳社组织.1910年在上海成立的"中华武士会"是维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团体.(精武体育会)21.1936年国民党政府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国术馆.(1927)22.1928年和1933年国民党政府在南京举办了两次武举考试.(国术考试)23.1936年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奥运会参加比赛.(表演)25.1953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召开了武术工作座谈会,倡导发展武术.(1950)27.1953年在天津举行了以太极拳为主要内容的全国民族形式的体育表演竞赛大会.(武术)30.1956年新中国武术协会在天津成立.(北京)32.1957年国家体委将格斗列为体育竞赛项目.(武术)34.国家体委于1956年制定了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编制了拳,刀,剑,枪,棍五种竞赛规定套路.(1958)36.1982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武术工作会议提出了在局部范围内挖掘整理传统武术的要求.(全国)38.本着"积极,稳妥"的精神,散打运动经过十年全面试验,于1989年被批准为体育正式竞赛项目.(试点)40.自1987年首届全国武术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后,每两年都有一次这样的研讨会,极大地促进了武术理论研究的广泛深入开展.(一年)42.国务院办公室于1996年正式批准体育学科设立武术学科专业博士学位点.(学位委员会)43.1958年,中国武术队出访了捷克斯洛伐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武术队第一次出访.(1960)45.1982年底,全国武术工作会议提出了"武术要开展国际交流,积极稳步地向亚洲推广"的号召,加速了武术的国际化进程.(国外)47.1985年8月,在古城西安第一次举办了武术国际锦标赛,并成立了国际武联筹委会.(邀请赛)48.1985年8月,在西安成立了国际武术协会,自此,国际武术运动进入了有组织的阶段.(武联筹委会)49.1987年在日本横滨举行了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武术开始成为正式的国际比赛项目.(亚洲)51.1988年亚奥理事会正式通过将搏斗运动列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武术)54.1990年10月,国际武术筹委会在北京宣告成立,并于1991年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联合会)55.按运动的形式武术可分套路运动,搏斗运动和推手运动三大类.(功法)58.套路运动主要的内容有规定拳,器械,对练和集体表演.(拳术)62.套路运动是指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按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排而成的整段动作练习形式.(整套)64.拳术指徒手练习的功法运动.(套路)70.推手是两人遵照一定的规则,使用+,捋,挤,按,采,挒,肘,靠等手法,双方粘连黏随,寻机借劲发力将对方推出,以此决定胜负的对练项目.(竞技)71.长拳指以拳,掌,勾为期主要手型,以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为其主要步型,结合蹿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和跌扑滚翻等动作和技术组成的姿势朴实,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鲜明的拳术.(舒展)78.刀术指以缠头裹脑和劈,砍,斩,撩,扎,挂,戳,刺等基本刀法,并配合各种步型,步法,跳跃等动作构成的单个动作演练形式.(套路)79.剑术指以缠头裹脑和刺,点,撩,截,格,洗等剑法,配合步型,步法等而组成的套路演练形式.(去掉)81.棍术是以拦,拿,扎,劈,扫,戳,挑,撩,拨等棍法为主,结合步型,步法,身法等所组成的套路演练形式.(去掉)85.武术的本质是其艺术性.(攻防技击)86.武术具有攻防技击和外虚内实,貌似神非等特性.(内外合一、形神兼备)87.套路演练在技术上特别要求把内在的精,气,神与外部的形体活动区别开来,做到手到眼到,形断神连,使意识,呼吸,动作协调一致.(紧密结合)88."习武先修德","尚德不尚力"是中国法家伦理型文化和传统的社会道德观念在武术中的体现.(儒家)89,受古典审美意识的影响,中国武术形成了形散神聚的运动特色和风格.(形神兼备)90.受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阴阳学说影响,中国武术形成了各门各派内外不一的练功原则和方法.(内外合一)六、论述题1.简述历代武术的发展概况。
《武术套路》复习题第一章武术运动概述一、武术概念名词解释:1、武术答案: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填空题:1、武术是以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答案:攻防技击内外兼修2、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和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答案:套路演练搏斗对抗3、武术在汉代叫,在近代中国也叫。
答案:武艺国术判断题:1、武术在汉代叫国术。
()答案:×2、在近代中国,武术也叫国术。
()答案:√二、武术的特点填空题:1、武术的两个主要特点是和。
答案:技击特点民族特点2、武术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
答案:技击特点判断题:武术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技击特点。
()答案:√三、武术的价值填空它:1、武术的五个价值是武术的、、、、。
答案:健身价值技击价值观赏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简答题:1、武术有哪几方面的价值?答案:武术的价值主要有健身价值、技击价值、观赏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
四、武术流派名词解释:武术流派答案:武术流派是指由于不同的技术特点和风格而形成的武术派别。
判断题:武术流派是指由于不同的技术特点和风格而形成的武术派别。
()答案:√简答题:武术流派有哪些不同的说法?答案:武术流派不同的说法有:长拳和短打,内家和外家、黄河流域派和长江流域派、南派和北派、少林派和武当派,等等。
五、武术功能分类填空题:武术按功能可分为、、、。
答案: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学校武术、实用武术。
判断题:武术按功能可分为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
()答案:×六、竞技套路简答题:竞技套路包括哪些项目?答案:主要内容有长拳、太极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和其他拳术、其他器械、对练项目、集体项目。
七、其他拳术填空题:1、其他拳术第一类为、、。
答案:形意拳、八卦、八极。
2、其他拳术第二类为、、。
答案:通背、劈挂、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