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止咳水药物成瘾,心理干预很重要【推荐下载】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2
咳嗽水上瘾诊断详述*导读:咳嗽水上瘾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止咳药水上瘾:直接作用于神经中枢的止咳药物中,通常含有可待因、麻黄碱等容易引起人兴奋的成分,这种成分的含量不大,它使神经系统所产生的兴奋作用仅相当于吗啡的1/8到1/12。
因此,平常患者在生病时喝一点药水,并不会“上瘾”。
但是若长期地喝,大量地喝,就会形成药物依赖。
由于药物中的可待因成分很少,所以一般人喝了之后并不会马上“上瘾”,危害性不会立刻表现出来,很容易被人们忽略,常常要到症状十分明显时才会被察觉,这也正是值得警惕之处。
成瘾:成瘾的概念来自于药物依赖(或者说药物成瘾)。
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委员会对药物成瘾的定义是:药物依赖性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也包括身体状态。
它表现出一种强迫性连续定期用该药的行为和其他反应,为的是要去感受它的精神效应,或是为了避免由于断药所引起的不舒适。
现在成瘾的内涵已经涵盖了物质(药物)成瘾和行为成瘾。
药物成瘾要进行药物和心理的综合治疗,但要想从根源上切断青少年接触止咳露,最大责任还是落在宣传教育上,应该科学、合理、有效地使用药物。
家庭关系营造温馨和谐气氛,通过经常沟通,孩子与父母互相理解,感受到对方的爱。
另外,学校是教育的主要阵地。
学校适当给孩子减负,防止利用滥用药物或上网等行为摆脱压力与烦恼。
充分让孩子知道药物滥用成瘾的可能性及其危害。
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学校配备心理咨询师。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咳嗽水上瘾的诊断,咳嗽水上瘾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咳嗽水上瘾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青少年滥用“止咳水”危害大易成瘾且较难戒断2013年08月15日来源:深圳特区报近年来,青少年滥用“止咳水”的现象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此种行为严重危害了青少年身心健康。
“止咳水”2005年起就被列入必须凭处方购买的处方药管理之列,2007年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被列入了兴奋剂管理的药品,管理措施更加严格。
“止咳水”易成瘾且较难戒断滥用“止咳水”为什么会上瘾?因为长期大量滥用“止咳水”后,其含有的磷酸可待因(罂粟生物碱之一)、麻黄碱(冰毒的前体)或者罂粟壳、鸦片等即长期连续作用于躯体中的阿片受体,作用于大脑则产生暂时欣快感,随后形成生理和心理依赖,类似海洛因成瘾。
专家指出:如不按剂量滥用“止咳水”,成瘾的可能性几乎高达百分之百,而一旦成瘾则难以彻底戒断治愈。
那么什么是磷酸可待因?该药物别名有:可待因、磷酸甲基吗啡。
该药物对延脑的咳嗽中枢有直接抑制作用,除镇咳作用外,也有镇痛和镇静作用。
不良反应有:心理变态或幻想;呼吸微弱、缓慢或不规则;心率或快或慢、异常;惊厥、耳鸣、震颤或不能自控肌肉运动等;精神抑郁和肌肉强直等。
长期服用可引起依赖性,起鸡皮疙瘩、食欲减退、腹泻、恶心呕吐、流涕、寒颤、打喷嚏、打呵欠、睡眠障碍、衰弱无力、心率增速、情绪激动。
大量连续服用严重损害健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必须凭医生处方销售的“止咳水”主要有:(1)进口品种: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克斯林)、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奥亭)、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佩夫人克露)、复方磷酸可待因糖浆(欧博士止咳露)(2)国产品种: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联邦止咳露)、愈酚伪麻待因口服溶液、可愈糖浆、复方磷酸可待因糖浆(可非)、复方可待因口服溶液(新泰洛其)、愈酚待因口服溶液(联邦克立安)、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立健亭)。
青少年滥用“止咳水”,特别是长期大量连续服用“止咳水”会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会对人体的肾脏、肝脏等脏器或器官造成损害,使之功能减退,出现内分泌紊乱、低钾血症、便秘、恶心、情绪不稳定、睡眠失调、呼吸停顿等症状;会对脑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出现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癫痫、神智失常、中毒性精神病,甚至昏迷、心跳停止引致死亡等生理危害;还有导致心理行为异常及人格异化和社会功能退化,出现撒谎、脾气暴躁、自卑、自闭、自杀等问题。
如何帮助亲人摆脱药物成瘾困扰当我们发现亲人陷入药物成瘾的困境时,内心往往充满了担忧和焦虑。
帮助他们摆脱这一困扰并非易事,但只要我们用心、用爱,并采取正确的方法,就有可能引导他们走向康复之路。
首先,要深刻理解药物成瘾的本质。
药物成瘾不仅仅是身体对药物的依赖,更是一种心理上的依赖。
它可能源于多种原因,如缓解压力、逃避现实、寻求刺激等。
了解亲人成瘾的原因,是帮助他们的第一步。
在与成瘾亲人沟通时,要保持冷静和耐心。
不要急于指责或批评,因为这可能会让他们产生抵触情绪,更加封闭自己。
以平和、关爱的态度表达我们的关心和担忧,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支持而非指责。
比如,可以说:“我注意到你最近的状态不太好,我很担心你,愿意和我聊聊吗?”寻求专业帮助是至关重要的。
专业的医疗机构和心理咨询师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为成瘾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我们可以帮助亲人查找合适的治疗机构,陪伴他们一起去咨询和就诊。
同时,要为亲人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生活环境。
清理家中可能导致成瘾的药物或相关物品,减少诱因。
鼓励他们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如规律的作息、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
一起制定一个详细的生活计划,让他们的生活有规律可循。
家庭的支持是亲人康复的坚强后盾。
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鼓励,让他们知道他们不是独自在战斗。
定期组织家庭活动,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在他们取得进步时,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在遇到挫折时,给予安慰和鼓励。
帮助亲人建立新的兴趣爱好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这可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可以根据他们的兴趣和特长,引导他们参加各种活动,如绘画、音乐、阅读、旅游等。
此外,要关注亲人的心理健康。
成瘾往往会给他们带来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鼓励他们勇敢面对自己的内心,必要时寻求心理治疗。
在帮助亲人摆脱药物成瘾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自身的心理调适。
这个过程可能会充满挑战和挫折,我们要学会调整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
心理学派别知识:药物成瘾——如何预防和解决药物成瘾问题药物成瘾是一种多因素、多维度的心理问题,通常是因为长期过度使用一些药物,导致身体和心理对该药物产生依赖和渴求。
药物成瘾问题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引发社会问题。
如何预防和解决药物成瘾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预防药物成瘾和提高警惕首先,应该加强对药品的管理和监管。
特别是对于易被滥用的药品如安眠药、镇痛剂等,要严格控制其流通和使用,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其次,应该加强公众对药物成瘾的认识和警惕,清楚了解危害和后果,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和态度,避免滥用药物。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也应该引导孩子正确用药,并告诉他们药物成瘾的危害,避免产生任何对药物的错误想法。
二、解决药物成瘾问题若一个人已经沉迷于药物成瘾,应该强烈建议他向专业的心理医生求助。
心理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和方案,帮助患者逐渐摆脱药物依赖,重获健康的身心状态。
治疗过程中,建立社会支持体系,增强患者自尊和信心,鼓励他们通过积极的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增强控制自己的意识和能力。
另外,在康复过程中,提供持续的支持和关心,以帮助患者最终战胜药物成瘾。
三、推广心理健康教育除了解决药物成瘾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药物成瘾的重要手段。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心理问题的认识,还可以培养个人的心理抗压能力,增强抵御药物成瘾的能力。
学校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我们可以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增强学生自我认知、自我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应该加强家庭教育,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
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最后,预防和解决药物成瘾问题需要社会共同努力。
可以通过宣传广告、微信公众号等媒介,营造健康的社会文化氛围,宣传禁毒、保健、心理卫生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倡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鼓励人们寻找更多健康、有益的娱乐休闲方式,避免借助药物来逃避生活压力和问题。
小心吃感冒药变成吸毒【推荐下载】导语除了海洛因、鸦片、大麻、冰毒、麻古、摇头丸、K粉等大众知晓的毒品,你所不知的最常用的感冒药也有毒品成分,一定要谨慎合理服用感冒药。
一些治病的药品若被滥用,极有可能变成致命的毒品。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你知道吗,从感冒药中可以提炼毒品,滥用止咳药水可成瘾。
家庭医生在线进行了一项《毒品与药物成瘾调查》发现,77.78%均不知道怎样避免药物成瘾。
止咳水、安定也成瘾除了海洛因、鸦片、大麻、冰毒、麻古、摇头丸、K粉等大众知晓的毒品,地西泮(安定)、止咳水属于在我国被普遍滥用的新型毒品。
本次调查显示,参与网友仅11.11%知道地西泮(安定)是新型毒品,知道止咳水是新型毒品只有5.56%。
专家指出,新型毒品则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的精神药品(毒品)。
目前在我国被普遍滥用的新型毒品主要有冰毒、麻古、摇头丸、K粉、丁丙诺啡、氯硝安定、三唑仑、有机溶剂和鼻吸剂、地西泮(安定)、止咳水等等。
这里的止咳水是指含有可待因、罂粟壳、麻黄碱等具有成瘾性药物成分的止咳药水;地西泮又叫安定,则是一种镇静剂,临床常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烦躁不安、神经衰弱、惊风抽搐等症。
两者均是临床上使用的处方药,在正常剂量、合理使用下不足以成瘾,但若不遵医嘱随意滥用,则会致人上瘾。
专家解释道。
近年来,青少年滥用止咳水成瘾频频见于媒体报道中,止咳水成瘾的戒断症状类似海洛因毒品,很多吸食者甚至为了满足毒瘾而转向了海洛因。
正常剂量、合理使用下不足以成瘾专家指出,能引起依赖性或成瘾癖的药品一般指麻醉药品及精神药物,国家是严格管制的。
一般情况下,按照医生开出的剂量和时间用药,不会产生药物依赖性。
但临床仍能发现一些常用药物引起依赖性的情况,且这些药物使用多长时间会产生依赖并没有权威统计。
因此,对常用药物,能用最小剂量就用最小剂量,能够不连续用就不连续用,尽量避开含有致瘾成分的常用药物。
如何合理用药对抗药物成瘾?【推荐下载】导语很多人知道吸毒、抽烟会上瘾,不知道其实吃药也会上瘾。
那如何预防药物上瘾呢?人们都知道,吸毒会成瘾,实际上,大多数毒品本身是药物。
被吸毒者青睐的鸦片,就含在许多阿片制剂中(阿片酊、复方甘草合剂等);被吸毒者视为精品的白粉,也就是药房里的吗啡和二乙酰吗啡,吗啡是从鸦片中分离出的白色结晶体,它的效力是阿片的10倍以上;而二乙酰吗啡即是瘾君子求之不得的海洛因,是由吗啡与乙酐合成的白色晶体,作用又比吗啡强3倍;还有可待因、杜冷丁等都是鸦片的衍生制剂。
临床医生使用鸦片类药品可有效地为病人止痛、镇静、催眠、镇咳、止泻等。
中医不仅可利用鸦片治疗多种疾病,就连罂粟壳(提取鸦片的果壳)都是中医手中的武器,入药有镇痛、镇静和止泻等作用。
这些药一方面是医生手中有力的利器,可以治病救人、解除疾苦;另一方面,不正确使用、滥用又可令人成瘾,后果不堪设想。
药物成瘾须防范药物成瘾的实质是产生依赖。
人与哺乳动物的脑组织内存在一种吗啡样物质鸦片肽,即内啡肽,其在化学结构及生理活性上与吗啡很相似,所以也称其为内源性吗啡样物质。
这种物质以正常的生理水平存在于人体内,对疼痛和情感活动进行调控。
当吸毒者吸入大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外源性吗啡样物质(毒品或药品)后,就会使内源性吗啡样物质的产生受到抑制,体内不再制造。
这样,一旦外源供应不足,体内的内源性吗啡样物质即告缺乏,无法抑制肉体和精神上的苦痛,因而出现戒断症状。
此时人体就对毒品(或药品)形成了依赖性。
一个成瘾者,一旦停用药品(毒品),在5~6小时内会出现全身不适,继之周身疼痛,哈欠连绵、流涕流泪,腹痛、呕吐、腹泻及失眠,如同旧病恶化;在36~72小时内,依赖者陷入极端痛苦之中,重者会发生各种精神障碍及躯体功能紊乱,甚至危及生命。
这一系列戒断症状,一般要持续7~10天,也就是说,从停止吸毒到体内内源性吗啡样物质恢复生产足够的水平,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这段时间几乎是所有的依赖者难以熬过的,这时就需要外界加以协助、控制。
药物成瘾: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和心理问题,药物依赖的危害.如今,遭受多种疾病困扰的中老年人似乎越来越多,有的人抓上一把种类各异的药就往嘴里送。
殊不知,这是一种心理安慰,不管药物起不起作用,心理上会觉得踏实一些,其实,这也是一种心理误区。
“恋药心理”亦是导致药品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心、脑、肺、肝、肾等重要器官代偿功能显著减退,一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往往促使病情急转直下,产生危险后果。
青少年滥用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液(又称为“止咳水”、“止咳药水”、“止咳糖浆”等)的现象于上个世纪70~80年代首先在香港流行,90年代末开始在内陆的广东等地出现。
近年来,在全国呈现蔓延之势,在某些地区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现象中滥用的止咳药水开始主要为联邦止咳露,后来发展到立健亭、可非、佩夫人等多种品牌;滥用的药物种类从止咳药水发展到曲马多、复方地芬诺酯及复方甘草片等多种处方药,甚至相互混合或与右美沙芬片、晕动片等非处方药混合滥用。
滥用人群从90%以上是15~25岁的青少年,发展到小学生及社会多个阶层包括公务员。
目前国内有关部门已加强了管理,蔓延之势得到一定控制。
但由于涉及众多部门,管理有相当难度,此现象短期内难以消除。
长期大剂量滥用止咳药水的危害很大。
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和观察总结,有以下几点:1.身心健康受到明显损害,可以导致严重并发症。
最常见的是低钾血症,患者多表现为突然全身无力,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心跳骤停;低钙血症,多表现为手脚抽搐;重度骨质疏松症,表现为骨骼疼痛、胸痛、胸廓等骨骼畸形、身高缩短等;白血病;中毒性精神病,表现为出现幻觉和妄想等精神症状;上述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2.出现撒谎、脾气暴躁、自卑、自闭、自虐及自杀等心理行为异常及人格改变。
3.社会功能退化,无法正常学习或工作;家庭关系受到严重破坏。
4.如果不治疗或治疗不当,易走上吸毒甚至偷窃等违法犯罪道路,严重影响社会安定。
物滥用成瘾是与人类文明共生的一种现象,它的发生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现已成为新世纪的流行病。
喝止咳水会上瘾吗
关于《喝止咳水会上瘾吗》,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止咳水是不是成瘾早已变成许多病人关注的话题讨论。
止咳水上瘾一旦被乱用,就非常容易在心理状态和人体上对其依靠。
但假如你依据医师的药方吃药,不乱用,不滥用,就不必担心会成瘾的问题。
不要害怕,如今的止咳水早已换过秘方了,即使在之前成瘾症一般也是乱用的結果,她们喝止咳水的目地并不是治咳嗽只是纯碎的以便欣快乐和出现幻觉,在医治使用量的状况下是不容易有问题的。
止咳水令人成瘾关键是由于:
1、带有上瘾成份,如止咳水中带有麻黄碱和可待因等成份;
2、许多令人成瘾的管控药品,实际上全是乱用下的不良影响。
不论是玩镇静剂、度冷丁,曲马多等,全是归属于药用价值乱用。
3、止咳药水上瘾的原因取决于其带有的可待因,它跟罂粟壳实质上面归属于阿片类止痛药。
如可待因,其药用价值与镇静剂类似,但功效较差,同样使用量的磷酸可待因致欣快乐功效只当于镇静剂的1/8到1/12。
实际上我还是感觉咳嗽并不是很严重得话,都不必服药,假如比较严重点,就吃点中药方剂好啦,不太好,還是听医师的技术专业建议,看一下是啥发病原因造成的,不必乱服止咳水。
青少年滥用“止咳水”现象调查:消除误区是解决之道2010-07-04 14:45:48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跟贴0 条手机看新闻孩子,请对“止咳水”说不!近年来,在我国部分地区出现滥用含可待因的“止咳水”并成瘾现象,滥用人群以青少年为主,且滥用情况日益严重。
“止咳水”成瘾是一种疾病,不仅会造成青少年学业荒废和家庭不和,还可能引发低钾血症、癫痫、中毒性精神病,甚至危及生命。
更令人担忧的是,青少年“止咳水”滥用者很可能会发展到吸食毒品,并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目前,在我国大中小学,绝大部分学生都了解鸦片、海洛因、冰毒、大麻等毒品的危害,但对于滥用包括“止咳水”在内的药物的危害却知之甚少,这亟待引起社会、学校、师生、家长的共同关注。
滥用之害“止咳水”虽然并不属于毒品,但如果滥用,则与毒品具有同样的危害。
像阿辉这样,滥用“止咳水”并成瘾的青少年为数不少。
在网络上,他们自称为“爱邦族”,“止咳水”被他们称为“神仙水”,“邦友”们甚至还建立了专门的贴吧和QQ群。
一位来自江苏、网名为“联邦噢亭耀”的网友说:“我喝了6年联邦,喝了两年奥亭,喝得身上根本就没有余钱。
我想戒掉,但是身边的朋友也喝这个,只要被他们诱惑一下就又碰了。
”这名网友说,他一天买“止咳水”至少要花三四百元,“大半个青春都被这东西害了,希望别的朋友不要碰这个东西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止咳水”滥用问题。
含可待因的“止咳水”已成为欧美和南亚一些国家青少年滥用的流行药品之一,并引起了国际麻醉药品管制局的强烈关注。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开始出现含可待因的止咳水滥用问题,涉及品种多,并于近几年在全国呈现一定程度的蔓延之势。
其滥用人群以青少年为主,且滥用状况日益严重。
”这名负责人介绍说,“ 止咳水常见的产品品种包括联邦止咳露、佩夫人止咳露、磷酸可待因糖浆、立健亭、奥亭止咳露、可非、新台洛其等。
摆脱止咳水药物成瘾,心理干预很重要【推荐下载】
导语处方药和毒品不同,处方药滥用成瘾并非吸毒。
止咳药水和曲马多本是临床治疗效果非常确切的良药,临床的角度上来说止咳药水等处方药成瘾对人体的危害小于吸毒,治疗效果也比毒品成瘾好得多。
由于含有可待因等麻醉药品的止咳药水以及镇痛作用的曲马多是以处方药的形式出现,因此许多人认为其危害很小,也不易上瘾,但是有部分青少年把这些有成瘾性可能的药物称为软毒品,并通过服食这些药物来寻求快感。
专家认为:首先应该明确:处方药和毒品不同,处方药滥用成瘾并非吸毒。
止咳药水和曲马多本是临床治疗效果非常确切的良药,临床的角度上来说止咳药水等处方药成瘾对人体的危害小于吸毒,治疗效果也比毒品成瘾好得多;
这些药物虽非软性毒品,但长期大剂量滥用后,对人体危害一样很大,包括成瘾后会对患者身心造成损害,如食欲不振、晕眩、神志不清、呼吸抑制、便秘、失忆、中毒性精神病、低钾血症、癫痫发作、重度骨质疏松症、白血病等;长期沉溺于毒品或药物会让患者逐渐形成缄默、孤僻、冷漠、紧张、缺乏责任心、出现撒谎、脾气暴躁、自卑、自闭、自虐及自杀等心理行为异常及人格改变;
由于人与人的交流减少,社会适应能力减退无法正常学习或工作;如果同时混合酒精或其他药物服用,即使小量止咳药水也会致命,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止咳药水滥用都会成瘾,我们通常所说的具有成瘾性止咳药水是指含有可待因、罂粟壳、麻黄碱、非那根等具有成瘾性药物成分的止咳
药水,最常被滥用的主要是含有可待因或罂粟壳成分的止咳药水。
一般来说,一些临床用药虽然有成瘾性,但在临床使用范围内,成瘾性是很低的,如按照医嘱或说明书服用,一般不会成瘾。
强调,止咳药水等处方药成瘾,需要进行恰当地治疗。
如果治疗不恰当,不仅会导致患者躯体痛苦,而且会造成一些精神心理问题,导致治疗更加困难,且易陷入戒断-复发-再戒断-再复发的恶性循环。
由于止咳药水等处方药成瘾并不属于吸毒,因此到戒毒所或者精神病院治疗并不合适。
要有效地预防青少年染上止咳药水等处方药成瘾等疾病,应该从青少年、家庭、学校、社会和医疗机构等多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