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与常规剂量螺旋CT显示磨玻璃密度结节的对照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491.56 KB
- 文档页数:3
Ground-Glass Nodules: If Growing, Assume Cancer磨玻璃结节:一旦生长,类似肿瘤The more CT scans that are performed, the more ground-glass opacities (GGO’s) are seen and what to do with these abnormalities can be difficult to ascertain for clinicians. With the National Lung Cancer Screening Trial showing a mortality benefit from low dose CT scan in lung cancer, it's not likely that the number CT scans will decrease anytime soon. So what happens to these pure ground-glass nodules are discovered on screening CT scanning? This is the question Chang and colleagues tried to answer in their recent publication.临床医生往往难以处理CT扫描发现的磨玻璃结节(GGO)。
美国肺癌筛查试验显示低剂量CT扫描可早期发现肺癌,减少死亡率。
CT筛查可发现较多纯磨玻璃结节。
What They DidSingle-center, retrospective cohort of patients over nearly ten years undergoing low-dose CT scanning for screening purposes.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f they had pure GGO lung nodules and were followed for more than two years after the initial scan. Patients with transient or diffuse GGO's were excluded, as were those with a previous history of primary lung cancer or other malignancy. GGO'S were defined by tumor shadow disappearance rate. A change in size was defined as an increase or decrease in the GGO by 2 mm.单中心10年回顾性队列分析低剂量CT扫描筛查发现的纯GGO肺结节,并随访至少两年。
肺磨玻璃结节的 CT影像特征与病理分类的对照分析研究思路总结【摘要】目的:总结肺磨玻璃结节的CT影像特征与病理分类的对照分析研究思路。
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磨玻璃结节患者共78例,根据肺腺癌病理分类标准分为14例浸润前病变组(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和原位腺癌AIS)、24例微浸润腺癌(MIA)以及40例浸润性腺癌(IAC)。
对比三组患者肺磨玻璃结节的大小、体积、实行成分、形状、边缘、进行评估并做统计学分析。
结果:对78例患者的不同病理类型肺磨玻璃结节与CT征象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高危因素、大小、体积、实行成分、形状、边缘进行对比,浸润组患者高于无或微浸润组患者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浸润组患者多于无或微浸润组患者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MIA患者与IAC组患者相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浸润组病变患者与IAC组患者相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肺磨玻璃结节的大小、体积和实行成分比例都与病理结果有一定的联系和相关性,分析研究影像征象有助于术前肺磨玻璃结节浸润性进行鉴别诊断。
【关键词】肺磨玻璃结节;CT影像特征;病理分类的对照随着低剂量螺旋CT在肺癌的普查中的广泛应用,CT检出的肺磨玻璃结节病灶越来越多[1]。
基于此,本文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磨玻璃结节患者共78例,根据肺腺癌病理分类标准分为14例浸润前病变组(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和原位腺癌AIS)、24例微浸润腺癌(MIA)以及40例浸润性腺癌(IAC),对三组患者肺磨玻璃结节的大小、体积、实行成分、形状、边缘、进行评估并做统计学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磨玻璃结节患者共116例,根据肺腺癌病理分类标准分为41例浸润前组、33例微浸润腺癌组以及42例浸润性腺癌组。
纳入标准:三组患者的高分辨率CT检查呈现单发肺磨玻璃结节表现,且最大直径≤3.0cm;患者无原发肿瘤病史,扫描于术前2周内进行;切除病灶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肺腺癌。
低剂量和常规剂量螺旋CT胸部平扫对肺部细节显示的差异分析目的:研究并分析低剂量和常规剂量螺旋CT胸部平扫对肺部细节显示的差异。
方法:将2013年5月~2015年3月在我院行螺旋CT诊断的46例肺部结节患者纳入本研究,对于本组患者,均应用GE Prospeed CT机进行常规扫描,分别进行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扫描,对比扫描结果。
结果:对两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显示无显著差异,上述数据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低剂量螺旋CT扫描法可以有效降低辐射量,提升球管使用率,对于病灶的检查情况与常规剂量螺旋CT无显著差异,诊断方式可靠、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标签:低剂量螺旋CT;常规剂量螺旋CT;肺部细节;差异CT扫描的密度与分辨率十分的理想,与传统X线平片相比而言,将CE扫描应用在肺部疾病的诊断中可以有效提升诊断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研究显示,CT对于肺癌的发现率为传统X线平面的8倍以上[1],尤其是针对周围型小腺癌,此类肿瘤密度低,在胸片上往往难以显示,目前,螺旋CT扫描已经成为诊断早期肺癌最为有效的手段,但是,若采用大剂量X线照射,往往会给患者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在这一背景下,低剂量CT扫描技术诞生。
为了分析低剂量和常规剂量螺旋CT胸部平扫对肺部细节显示的不同,现对我院近年来进行体检的肺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3年5月~2015年3月在我院行螺旋CT诊断的46例肺部结节患者纳入本研究,男31例,女15例,年龄为32~82岁,平均年龄为(56.3±4.7)岁,其中,11例为肺外肿瘤肺内转移多发结节,35例为肺内不明性质单发结节。
1.2 扫描方式对于本组患者,均应用GE Prospeed 螺旋CT机进行常规扫描,扫描参数调整为120kv/160mAs,螺距为1.0,层厚共计5mm,单次扫描CT剂量加权指数是23.3mGy,在充分与患者沟通之后开展低剂量扫描,管电流控制在40mAs,螺距为2.0,层厚为5mm,其余参数同常规扫描方式,此时扫描CT剂量加权指数是2.9mGy,具体扫描技术参数如表1所示。
肺部磨玻璃结节CT低剂量筛查陈健;陈菲;丁贤友;郭丽玲【期刊名称】《大医生》【年(卷),期】2017(000)006【摘要】目的分析肺部磨玻璃结节CT低剂量筛查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0月于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67例体检者作为观察对象,为其实施肺部常规剂量与低剂量肺部磨玻璃结节CT检查,观察患者的肺部磨玻璃结节形态、内部特点等。
结果常规剂量扫描下发现肺部磨玻璃结节98例,低剂量CT扫描下发现肺部磨玻璃结节95个,常规剂量组检出数略多于低剂量组,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肺部磨玻璃结节直径在4~14 mm之间,且4例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确诊为原发性肺癌。
结论肺部磨玻璃结节CT低剂量筛查的检出率略低于常规剂量的筛查方式,但是临床诊断中对患者机体伤害较小,且便于肺癌患者的早期筛查,避免患者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总页数】2页(P120-121)【作者】陈健;陈菲;丁贤友;郭丽玲【作者单位】上海建工医院放射科;上海建工医院放射科;上海建工医院放射科;上海建工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44【相关文献】1.肺部磨玻璃结节的低剂量HRCT筛查与诊断 [J], 向守洪; 戚跃勇; 秦芬; 王兵; 曾燕; 陆明; 汪天虎; 严敏2.低剂量螺旋CT用于体检中发现肺部磨玻璃结节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J], 王桂通3.低剂量CT体检筛查肺部磨玻璃结节的价值 [J], 文丽生;姜建4.探讨宝石能谱CT低剂量扫描在肺部磨玻璃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黄旭胜5.低剂量螺旋CT在肺部磨玻璃结节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J], 张文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肺磨玻璃结节密度的研究进展张博薇;强金伟【摘要】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low-dose multi-slice spiral CT in lung cancer,the detection rate of GGN is increasing.GGN is associated with early lung cancer,it is common in benign lesions,and it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is an important challenge in the work of imaging doctors.In recentyears,many scholars study were around the GGN imaging features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they found that CT value can reflect the infiltration of GGN.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CT value of GGN in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early lung cancer.%随着低剂量多层螺旋CT在肺癌筛查中的广泛应用,肺磨玻璃结节(GGN)检出率不断增高.GGN与早期肺癌相关性较大,但也常见于良性病变,其鉴别诊断成为影像医生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挑战.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围绕GGN的影像特征与病理变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CT值可反映GGN的浸润性.本文将围绕GGN的CT值这一特征在早期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作用进行综述.【期刊名称】《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年(卷),期】2017(023)004【总页数】3页(P390-392)【关键词】肺磨玻璃结节;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CT值【作者】张博薇;强金伟【作者单位】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5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 GGN)是胸部CT中较为常见的征象,表现为密度稍高的类球形云絮状阴影,并能显示其中的血管和气管影。
排螺旋CT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扫描发现肺结节的比较研究【摘要】目的选择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的适宜扫描参数,初步探讨低剂量扫描发现肺结节的敏感性。
方法 A组24例患者行16排螺旋CT常规剂量(SD)与低剂量(LD1)扫描,B组25例患者行常规剂量与低剂量(LD2)扫描。
CT扫描机采用Simens16排多层螺旋CT。
常规剂量扫描采用预设120emAs、床进24mm/圈(即螺距1),LD1扫描采用预设20emAs、床进24mm/圈(即螺距1),LD2扫描采用预设20emAs、床进36mm/圈(即螺距),其他扫描参数相同:120kV,/圈,准直×16,重建层厚4mm,重建间隔与层厚4mm。
根据图像出现伪影程度以及是否影响观察肺结节来评价CT低剂量扫描图像质量。
将直径≤10mm非钙化肺结节分为直径5mm,5~10mm二组,按肯定、模糊、难以判定、未见等标准对肺结节进行判断并计数数目,然后比较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扫描发现肺结节的一致性。
结果 LD1实际扫描时的emAs和CTDIw均值和LD2相似,但LD2比LD1扫描时间短。
45例CT低剂量扫描图像无伪影出现,4例出现少量伪影,但不影响观察小结节。
只计算“肯定”肺结节,LD1、LD2扫描发现5mm肺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和%、%、%;若将“模糊”肺结节也算入,则LD1、LD2扫描发现5mm肺结节的敏感性、准确度上升,特异性下降。
检验A组、B组发现5mm、≤10mm的非钙化肺结节一致性的Kappa值分别为、和、。
结论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扫描发现5mm、≤10mm的非钙化肺结节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采用LD2扫描参数(床进36mm)更佳。
【关键词】低剂量常规剂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肺结节Comparison of lowdose and standarddose 16 slices helical CT in the detection of pulmonary nodules【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ensitivity of low-dose 16 slices helical CT in the detection of the pulmonary nodules,and to choose thebetter protocol of low-dose 16 slices helical 24 patients in group A underwent CT examinations at low-dose Ⅰ(120kV,preparatory 20emAs,rot (rotatory) time ,collimation ,feed/rot 24mm,recon (reonstruction) slice 4mm,recon incre 4mm),25 patients in group B underwent CT examinations atlow-doseⅡ(120kV,preparatory 20emAs,/rot,collimation ,feed/rot 36mm,recon slice 4mm,recon incre 4mm),and all patients in group A and B underwent CT examinations at standard-dose (120kV,preparatory 120emAs,/rot,collimation ,feed/rot 24mm,recon slice 4mm,recon incre 4mm) too. Image quality oflow-dose CT was assessed by image artifact interfering with nodule detection.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the nodules categorized as 5mm,5~10mm and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nodules categorized as definite,faint,difficult,and unseen,the number of nodules detected at each protocol was recorded. The sensitivity of low-dose CT in the detection of pulmonary nodules and the coincidence of the detection of pulmonary nodules between low-dose and standard-dose CT was calculated by comparing the number of noncalcified pulmonary nodules detected at low-dose and standard-dose The mean of the actual emAs and CTDIw of low-dose Ⅰ and low-dose Ⅱ CT was similar. Image quality of low-dose CT in 45 patients were well,slight image artifact seen in 4 patients did not interfere with nodule detection. The sensitivity,specificity,and accuracy of low-dose Ⅰ and low-dose Ⅱ CT were %,%,% and %,%,% for definite nodules 5mm. The Kappa value of group A and B were ,and for nodules 5mm,and ,and for nodules ≤ The coincidence of the detection of pulmonary nodulesbetween low-dose and standard-dose CT were better. We prefer the protocol of LDCT Ⅱ.【Key words】 lowdose standarddose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lung nodule 中晚期肺癌5年生存率很低,既往研究表明通过胸像及痰细胞学检查筛查肺癌并没有明显降低肺癌病死率[1]。
健康域影像螺旋C T低剂量扫描对肺结节的鉴别诊断效果观察金鑫陈杭美(诸暨市第四人民医院浙江诸暨311835)【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 T低剂量扫描对肺结节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从本院收治的肺结节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取自2020年4月~2022年10月。
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常规剂量与低剂量的螺旋C T扫描,对比不同剂量下螺旋C T的诊断效果。
结果:两种剂量螺旋C T扫查出的肺结节数量与直径等指标结果相当,差异不明显。
与低剂量扫查相比,常规剂量扫查出的微小结节与小结节数量更多,>0.05,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关于大结节的扫查结果相同。
关于征象的检出情况,2种剂量在毛刺、分叶、钙化、空洞方面的检出率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0.05。
对支气管充气征与胸膜粘连的检出情况,两种剂量结果一致。
对比辐射剂量,低剂量组为(6.3±1.6)m G y,常规剂量组为(9.5±1.9)m G y,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05。
结论:运用螺旋C T诊断肺结节时可选择低剂量,诊断结果与常规剂量扫查差异不大,而且对患者的伤害更小。
【关键词】肺结节;诊断;螺旋C T;低剂量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一,早发现、早诊治是当前提升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措施[1]。
很多早期肺癌表现为孤立性肺结节,可见结节属于肺癌影像学中的基本表现。
因此,加强对肺结节的诊断与鉴别对防控肺癌的发生尤为重要。
伴随螺旋C T技术的发展,多层螺旋C T成为临床诊断鉴别肺结节的主要手段。
然而,此检查方式的辐射剂量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其安全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基于此,本次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肺结节患者60例,观察常规剂量与低剂量螺旋C T扫查的诊断效果。
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资料从本院收治的肺结节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来自2020年4月~2022年10月。
其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22~78岁,平均(38.9±5.2)岁;肺结节直径10~29毫米,平均(21.2±1.3)毫米。
·47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NOV. 2023, Vol.21, No.11 Total No.169【通讯作者】刘志敏n o f L o w -d o s e C T a n d48·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11月 第21卷 第11期 总第169期1.3 观察指标析结节的分叶征、毛刺征、空洞征、钙化、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征等特征的检出率;(2)肺GGN性质:所有患者行病理活检,根据病理报告统计患者GGN的良恶性及浸润程度,其中微小浸润腺癌(minimal infiltrating adenocarcinoma,MIA)及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situ,AIS)视为非浸润性肺癌,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IAC)视为浸润性肺癌;(3)图像质量:使用1-5级评分法[7]对两种CT扫描图像进行评估,1分:指图像显示不清楚,伪影显著,完全不具有临床诊断价值;2分:指图像显示不清,伪影较显著,不具有临床诊断价值;3分:图像显示尚可,伪影较少,尚具备临床诊断价值;4分:指图像较清楚,无伪影,明显具备临床诊断价值;5分:图像清楚,无伪影,完全具备临床诊断价值。
其中5分视为图像质量优,4分为良,3分为中,2分及以下为差。
(4)扫描射线剂量:根据扫描过程中的记录统计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t,DLP)、CT容积剂量指数(CT dose index volume,CTD Ivol)、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及有效管球剂量。
1.4 统计学分析数资料采用频数(n)和百分率(%)描述,组间比较使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2.1 不同剂量CT扫描GGN形态学特征结果比较 扫描结果显示,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扫描在GGN的各形态学特征(分叶征、毛刺征、空洞征、钙化、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征)检出率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见表1。
118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4月 第4卷第8期显示,试验组对转移癌、小细胞癌、结节性病变、鳞癌等肺癌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与胸部数字化X线相比低剂量螺旋CT能好的展示出肺癌的影像学,同时其具辐射剂量低特点,有利于提高肺癌诊断的准确率,为医生进一步判断患者的病情提供有力依据,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宋扬.胸部数字化X射线摄影与低剂量螺旋CT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09):64-65. [2]闫龙,吴鹏,陈海海,刘涛,徐科超,张熙尧,刘国庆.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与胸部螺旋CT对肺癌的检出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09):135-136.[3]凌俊强,王世疆.数字化X线摄影(DR)与低剂量螺旋CT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04):107-108.[4]苏志钧.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与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癌筛选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7,24(08):825-828.[5]韩国武.低剂量16排螺旋CT扫描并靶扫与传统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胸片筛选早期肺癌的临床价值比较分析[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6,17(05):399-401.作者简介:刘洪来(1977.6-),男,汉族,籍贯:山东沂水,大学本科,职称: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胸外科医疗.肺癌分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两大类。
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早发现、早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1]。
临床上肺癌的检测主要依靠螺旋CT检查,最重要的影像学表现为肺磨玻璃结节(GGN)。
多层螺旋CT是在常运用于临床的CT检查,由于多层螺旋CT的剂量较大,可能会产生辐射伤害。
相关研究表明,低剂量螺旋CT与其多层螺旋CT的检查符合率无明显差异,但是剂量显著降低。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9月螺旋CT 检查的肺磨玻璃结节的患者总计7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