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选修1《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word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高中历史专题八明治维新一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学案1 人民版选修1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历史专题八明治维新一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学案1 人民版选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历史专题八明治维新一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学案1 人民版选修1的全部内容。
一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1853年7月,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将军率领四艘军舰开到江户湾口,以武力威胁幕府开国。
舰队中的黑色近代铁甲军舰,为日本人生平第一次见到.这一事件被称为“黑船来航”。
你知道该事件对日本产生的影响吗?黑船来航提示:日本的国门被打开,闭关锁国的状态结束,日益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
课标要求: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一、幕府统治的危机1.内部危机(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引起日本阶级关系的变化:①日本的自然经济在幕府末期开始瓦解,逐渐形成以大阪、______、京都为中心的全国商品流通网络。
②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业高利贷者成为新兴的社会阶层。
③由农民分化出来的农村商人组织起________性质的家庭手工业,同时不断投资于土地,变成了新兴地主。
(2)下层人民的斗争动摇了幕府的封建统治:①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由于受到将军、______和地主的残酷剥削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生活极端贫困,他们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城市中经常发生“________"事件.②大盐平八郎起义,表明日本封建社会统治基础已开始动摇.(3)幕府政权面临严重的内部危机:①长期受幕府排挤的______、萨摩等西南诸藩的大名顺应商品经济发展趋势进行改革,实力迅速增长,企图挑战幕府政权的权威。
8.1 走向崩溃的幕府统治教案(人民版选修一)三维目标重点难点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的危机,分析原因;《日美亲善条约》和日本的开国,倒幕派的形成,武装倒幕运动。
过程与方法:结合材料分析幕府统治成为日本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日本人民的反抗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造成了幕府统治的危机,日本危机的加剧是内外因造成的。
重点难点:重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成长、日本的开国难点: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
3、为了完成统一大业,长洲藩和萨摩藩的大名在于幕府的斗争中结成了军事同盟。
为倒幕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1867年倒幕派在京都秘密会议,商讨武力推翻幕府的计划。
为了反扑,幕府将军德川庆喜向天皇提出了“奉还大政”;为了防止不测,倒幕派发动了王政复古政变。
1868年倒幕武装向京都进攻,在鸟羽、伏见战役中打败幕府军队,推翻了幕府统治。
明治政府迁都江户。
军队人心涣散;②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不断,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的统治;③在国际上,西方列强或忙于自己国内的事务,或忙于侵略亚洲其他国家,无力顾及;西方列强在日本的利益争夺中矛盾重重。
情景引入精彩导言【复习回顾式】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为了输出商品、掠夺原料,加进了对亚洲国家的侵略,闭关锁国的日本,也被打开了国门,西方的工业文明冲击了日本的社会,引发了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明治维新运动。
【图片情景式】明治维新这是日本明治维新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
面对民族危机,日本是怎样进行革新的呢?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合作交流互动研讨⊙探究点一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探究目标】了解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对日本社会产生的影响。
【情景与问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各地农村里,称作上田的肥沃土地,都在富人手中,在穷人手里的,只有收成不好的下田.……至于连下田都已丧失的人家,只能去做佃户。
材料二:这些商人日日夜夜地赚钱获利,聚积着财富……商人家中陈设的华丽,以及生活奢侈,倾笔难尽。
2019-2020年高中历史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教学案人民版选修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成长、人民起义不断和陷入半殖民地危机等基本史实。
2.了解日本倒幕运动的主要经过与结果。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对比戊戌变法和日本的明治维新,运用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等学习和了解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日本幕府统治的腐朽性,从多方面、多角度理解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和必然性。
感受改革的曲折性和创新性。
教学重点:1.《日美亲善条约》的影响。
2.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
教学难点: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
教学过程:一、历史背景: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幕府统治危机)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一框题)(1)原因:生产力的提高,日本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2)表现:①城市: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发达,形成江户、大阪、京都三个中心,并开始参与藩政。
②农村:商品经济也渗透到农村,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A.经济较发达地区,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普遍发展起来。
B.有些商人组织资本主义性质家庭手工业或直接投资手工工场。
C.一小部分兼营手工业的农民,开始使用雇佣工人,扩大自己的作纺。
③这些人在经营商业、高利贷或资本主义家庭劳动同时,还投资于土地,变成新兴地主。
【探究一】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影响:①加速了日本社会分化,一部分成为资本家性质的剥削者,一部分破产沦为工资劳动者。
②使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部分大名逐渐与商人资本家接近。
③大批武士经济陷入困境,不满幕府统治。
2、阶级:人民抗争使幕府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第二框题)(1)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农民起义,城市“米骚动”。
(2)中下级武士不满幕府统治:1837年,大阪,大盐平八郎起义:①原因:中下级武士经济状况恶化,对现实不满,②影响:充分显示幕府统治的危机。
直接打击幕府和巨商,暴动得到广泛响应和效仿。
③地位: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由武士联结农民和城市贫民的暴动。
第1课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课标要求]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目标导航] 1.了解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日本社会危机的表现。
(重点) 2.理解黑船事件的影响、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给日本社会带来的影响。
(重点) 3.认识明治维新的必要性。
(难点)一、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1.表现(1)商品经济已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形成了全国商品流通网络。
(2)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发展起来。
2.影响(1)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农村出现农村商人和新兴地主。
(2)加速了日本社会的分化。
少数人成为资本家性质的剥削者,一部分人成为受剥削的工资劳动者。
(3)部分高利贷商人购买武士头衔,参与藩政,成为新兴阶层。
[重点精讲]1.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逐渐瓦解了幕府封建统治的基础——封建领主经济,这是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
2.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对日本社会产生的影响(1)经济上:冲击了日本的封建领主经济,促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2)政治上:引起日本社会阶级结构和等级秩序的变化,商人地位提高,中下级武士穷困潦倒,动摇了幕府统治的社会基础。
二、幕府统治危机1.人民的抗争(1)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由于受到将军、大名和地主的残酷剥削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生活极端贫困,他们多次发动起义。
(2)城市中经常发生“米骚动”事件。
1837年大盐平八郎起义是下级武士联合农民和城市贫民进行的暴动,它表明幕府的封建统治基础开始动摇。
2.幕府政权面临严重内部危机(1)长期受幕府排挤的长州、萨摩等地的大名,顺应商品经济发展趋势进行改革,实力迅速增长,他们挑战幕府的权威,离心倾向日益加剧。
(2)被称为“京都囚徒”的天皇不甘大权旁落,企图利用反幕府的力量恢复自己的统治地位。
3.民族危机严重(佩里叩关)(1)概况①1853年7月,佩里率舰队抵达日本江户湾的浦贺港,以武力胁迫日本接受美国的要求。
2021人民版选修1《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word学案一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学习目标】1、明白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要紧过程和差不多内容,明白得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学习重点】1、明白得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2、评判明治维新对日本近代化的作用【学习难点】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和成功缘故【自主预习】一、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1.缘故:幕府末期,生产力提高,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形成并得到进展。
2.表现(1)形成了以大阪、江户、为中心的全国商品流通网络。
(2)商业资本和资本有所进展。
3.阻碍(1)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农村显现农村商人和。
(2)加速了日本社会的分化,少数人成为性质的剥削者,一部分人成为受剥削的工资劳动者。
(3)新兴的阶层显现。
二、人民的抗争1.农民的抵抗(1)缘故:农民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受到残酷剥削,生活在死亡线上。
(2)典型代表:大盐平八郎起义。
①概况:大盐平八郎动员农民在大阪仓促起事,因寡不敌众而失败。
②阻碍a.主动联合农民和都市贫民进行暴动,这在日本历史上是第一次。
b.暴露了幕府政权的腐朽和无能,幕府的权威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c.全国各地纷纷效仿,幕府的封建统治摇摇欲坠。
2.大名的挑战(1)代表:萨摩、等地的大名。
(2)措施:积极镇压农民起义:展开猛烈的权力角逐。
3.天皇要求权力:被称为“京都囚徒”的不甘大权旁落,也利用反幕府的力量来复原自己的统治地位。
【摸索】萨摩、长州等地的大名最早开始挑战幕府政府的权威、离心倾向日益加剧的缘故是什么?三、佩里叩关1.背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紧殖民扩张。
2.概况(1)1853年,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带领舰队抵达江户湾的浦贺港。
(2)佩里派部下与日本当局交涉,要求日本同意美国总统的国书。
(3)以强硬的态度声讨过去的政策。
3.结果:1854年3月幕府被迫与美国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同意了美国的开港要求。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8.1《走向崩溃的幕府统治》教学设计《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教学设计三明九中历史组杨丽【课标要求】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概述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的危机,分析其原因。
列举《日美亲善条约》内容,分析其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通过想象美国佩里叩关的情形,培养丰富的历史想象力。
了解倒幕派的形成,知道维新主力和斗争策略的演变,理解各派力量的联合是倒幕运动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相关内容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搜集的资料,运用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再现战后人民进行反抗斗争的画面,辩证地式,理解先进的社会制度必然会战胜落后的、腐朽的制度,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进一步理解近代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道路具有多样性。
逐步形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和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对实现中国梦这一远大理想孜孜不倦的追求。
二、授课部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见钱眼开”通过人民币、美元、英镑、日元等国家货币上的人物了解,激发学生对福泽谕吉的探讨,从而引出日本的明治维新。
设计思路:结合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增加历史常识的同时激发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二)讲授新课一、复习巩固——连连看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法、美、俄、日、德、意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不同途径。
归类:方式:英法国①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美国②民族统一运动(王朝战争)俄国和日本③民族独立战德意志④资产阶级革命了解各国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设计思路:以小组合作形式得出答案,促进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同时加深对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的理解,加深对改革困难与曲折的认识,知道人类文明的复杂进程,培养文明史观。
《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幕府统治的危机表现,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
掌握倒幕运动兴起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理解明治维新的背景和必然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史料,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探究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社会变革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幕府统治的危机。
倒幕运动的过程。
2、教学难点理解明治维新的背景和必然性。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幕府政权走向崩溃的关键知识点。
2、史料分析法展示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培养其历史思维。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问题,促进学生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段日本幕府时代的视频或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
(二)新课讲授1、幕府统治的危机政治方面幕府将军掌握最高权力,天皇成为傀儡。
大名在自己的领地拥有相对独立的权力,幕府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削弱。
经济方面封建领主经济逐渐瓦解,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萌芽。
农民生活贫困,起义不断。
社会方面等级森严,社会矛盾尖锐。
西方列强的入侵,民族危机加深。
2、倒幕运动的兴起原因幕府的腐朽统治引发了社会各阶层的不满。
西方列强的侵略,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中下级武士觉醒,成为倒幕运动的领导力量。
过程倒幕派组成武装力量,与幕府军队进行多次战斗。
最终推翻了幕府统治,建立了新政府。
3、明治维新的背景和必然性背景幕府政权的崩溃为明治维新创造了条件。
新政府面临着一系列的改革任务,如政治制度改革、经济发展、军事现代化等。
必然性日本社会内部的发展需求促使进行全面改革。
国际形势的压力迫使日本必须迅速强大起来。
(三)课堂小结回顾幕府政权走向崩溃的过程,强调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的重要意义。
(四)课堂练习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
三、让学生展示讲解:大盐平八郎起义和佩里叩关
四、展开讨论扩展思维
五【构建体系】会矛盾的尖锐主要来自于哪些方面?引出大
盐平八郎起义
4. 佩里用武力叩开了日本的国门,在现代的
日本非但没有仇视佩里,反倒是非常感激,我
们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为什么日本在十九世纪中期也难逃被侵略
的厄运?
成长,从根本上引起
了日本社会阶级结
构和封建等级秩序
的变化,动摇了封建
统治的基础。
学生思考问题:大盐
平八郎起义的特点
是什么?产生了怎
样的影响?
学生思考问题:
佩里叩关对日本产
生的直接影响有哪
些?
【总结规律】
德川幕府闭关锁国
的封建统治造成日
本的落后,阻碍了社
会经济的发展,随着
封建领主经济的瓦
解,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逐渐形成和初步
发展,阶级矛盾更加
尖锐,西方列强加紧
侵略,民族危机与社
会危机加剧,以中下
级武士为主力的倒
幕派掀起了武装倒
幕运动,结果推翻了
幕府统治,建立了明
治政府,为明治维新
奠定了
之历史解释的能力。
高中学生
有着较强积极性和
表现欲要激发要调
动,这又有利于新知
识的学习,让学生感
受改革的曲折性和
创新性
体现历史学科
素养,培养时空观念
和唯物史观,准确理
解史事,自主讨论来
合作探究
学会归纳总
结,知识体系化,形
成习惯。
课题1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明治维新前资本主义成长、人民起义不断和陷入半殖民地危机等基本史实。
2.了解倒幕运动的主要经过与结果。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对比戊戌变法和的明治维新,运用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等学习和了解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幕府统治的腐朽性,从多方面、多角度理解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和必然性。
感受的曲折性和创新性。
教学重点:1.《日美亲善条约》的影响。
2.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
教学难点: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
教学过程:一、历史背景: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幕府统治危机)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一框题)(1)原因:生产力的提高,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2)表现:①城市: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发达,形成江户、大阪、京都三个中心,并开始参与藩政。
②农村:商品经济也渗透到农村,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A.经济较发达地区,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普遍发展起来。
B.有些商人组织资本主义性质家庭手工业或直接手工工场。
C.一小部分兼营手工业的农民,开始使用雇佣工人,扩大自己的作纺。
③这些人在经营商业、高利贷或资本主义家庭劳动同时,还于土地,变成新兴地主。
【探究一】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影响:①加速了社会分化,一部分成为资本家性质的剥削者,一部分破产沦为工资劳动者。
②使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部分大名逐渐与商人资本家接近。
③大批武士经济陷入困境,不满幕府统治。
2、阶级:人民抗争使幕府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第二框题)(1)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农民起义,城市“米骚动”。
(2)中下级武士不满幕府统治:1837年,大阪,大盐平八郎起义:①原因:中下级武士经济状况恶化,对现实不满,②影响:充分显示幕府统治的危机。
直接打击幕府和巨商,暴动得到广泛响应和效仿。
③地位:是历史上第一次由武士联结农民和城市贫民的暴动。
(性质)(3)大名也开始挑战幕府权威:萨摩、长州等大名,加强自己的政治、经济和事力量。
《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教学设计【创设情景】播放《大国崛起》中关于日本崛起的片断。
问题:日本从渴望主宰自身的命运到渴望成为世界的主角,在这一过程中,起到转折作用的是什么事件?明治维新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是日本实现现代化的出发点,也影响着后来日本成为亚洲强国,并逐步走向世界经济强国。
那么,日本为什么要进行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明治维新发生的历史背景——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
【论证讨论】一、明治维新前的德川幕府统治(拓展材料)1.德川幕府统治的建立17世纪初期,德川家族开始统治日本。
2.阶级结构(利用阶级结构图片展示分析)天皇: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但没有实权,住在京都,有“京都囚徒”之称。
将军:幕府的最高首领,也是最大的封建主,直接管理全国四分之一以上的土地和许多重要的城市。
大名:藩的首领称大名,拥有世袭的统治权,但必须要听命于将军。
武士:将军大名养有家臣即武士,效忠将军和大名,武士拥有佩刀权,是幕府统治的基础。
3.统治政策对内推行等级制度,对外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和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问题:这一时期世界发展的潮流是什么?日本的统治政策会对日本带来怎样的后果?到19世纪中期,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依然是个落后的封建国家,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二、幕府统治的危机问题:从经济、政治、外来因素等方面说明幕府统治危机的具体表现。
(一)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经济)问题:资本主义因素成长的原因是什么?具体有哪些表现?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原因:由于生产力提高,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并得到发展。
2.表现:第一、手工业得到发展。
在棉纺织业和丝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图片)第二、商业领域:形成了以大阪、江户、京都为中心的全国商品流通网络。
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发达起来,大城市出现了不少高利贷者。
专题八明治维新
一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
课型:新授 1课时时间:2013.04.11 班级:134班
【内容标准】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成长、人民起义不断和陷入半殖民地危机等基本史实。
2、了解日本倒幕运动的主要经过与结果。
二、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日本幕府统治的腐朽性,从多方面、多角度理解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和必然性,感受改革的曲折性和创新性。
【重点】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
【难点】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近代亚洲唯一改变了封建落后状况,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步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的是日本,取得以上成功的原因是明治维新。
二、补充幕府和德川幕府统治
政治:森严的等级制度
经济: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和重农抑商
对外:闭关锁国
三、合作探究走向崩溃的幕府统治
1、资本主义因素成长的原因是什么?具体有哪些表现?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原因:生产力的提高,日本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2)表现:
①城市: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发达,形成江户、大阪、京都三个中心,并开始参与藩政。
②农村:商品经济也渗透到农村,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A.经济较发达地区,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普遍发展起来。
B.有些商人组织资本主义性质家庭手工业或直接投资手工工场。
C.一小部分兼营手工业的农民,开始使用雇佣工人,扩大自己的作坊。
③这些人在经营商业、高利贷或资本主义家庭劳动同时,还投资于土地,变成新兴地主。
(3)影响:
①加速了日本社会分化,一部分成为资本家性质的剥削者,一部分破产沦为工资劳动者。
②使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部分大名逐渐与商人资本家接近。
③大批武士经济陷入困境,不满幕府统治。
2、日本社会矛盾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3、佩里叩关给日本带来怎样的影响?
4、倒幕派的主体是什么人?为什么会形成倒幕派?倒幕派和幕府进行了哪些斗争?
四、成果展示
五、小结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1)必然性——腐朽的幕府统治下内忧外患阻碍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2)可能性——
倒幕运动的胜利为维新的开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西方对中国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抗,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