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分析法实验指导书
- 格式:doc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11
进行流程分析首先,流程分析需要明确分析的对象。
这可以是一个生产流程、项目管理流程、销售流程、客户服务流程等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流程进行分析。
其次,需要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这包括流程的各个环节、参与者、时间节点、资源投入等方面的数据,也包括相关的文件、记录、报表等信息。
通过收集数据和信息,可以全面了解流程的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接下来,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这包括对流程中各个环节的耗时、资源占用、效率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同时,也需要对参与者的行为和决策进行分析,找出可能的改进点和优化方向。
在分析的基础上,需要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这些建议应该是具体的、可行的,并且能够解决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同时,也需要考虑到改进和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和风险,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最后,需要实施改进和优化方案,并进行监控和评估。
改进和优化方案的实施需要有条不紊地进行,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同时,也需要对改进和优化的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在流程分析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同时也需要注重对参与者的理解和沟通,以便更好地发现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
流程分析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全面、深入地了解流程的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案,实现流程的优化和提升。
总之,流程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工具,能够帮助组织发现问题、提高效率、优化流程。
通过系统性的分析和全面的了解,可以找出流程中的问题和瓶颈,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案,从而实现组织运作的优化和提升。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流程分析的重要性和方法,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流程分析的理念和方法。
实验一系统认识实验一、实验目的掌握TDN86/51教学系统的基本操作二、实验设备TDN86/51教学实验系统一台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系统认识实验(1)(1)程序的输入与修改从3500H内存单元开始建立0-15共16个数据。
实验步骤a.使用串行通讯电缆将实验系统与PC微机相连。
b.将位于线路板右下角的系统状态选择开关拨至86档,开启实验系统。
c.在系统软件所在目录下键入MD86↙,选择对应串口号,进入集成操作软件环境,出现系统提示符“>”。
按下F1功能键,进入全屏幕编辑界面,按ALT+F建立新文件(NEW),即可开始输入源程序。
实验程序及流程如下:STACK SEGMENT STACK ;8088宏汇编程序DW 64 DUP() ;定义堆栈段STACK ENDSCODE SEGMENT ;定义代码段ASSUME CS:CODESTART: MOV DI,3500H ;程序开始设数据区首址MOV CX,0010H ;字节数送入CX中MOV AX,0000HSAHFA1: MOV [DI],AL ;写入一字节INC DI ;修改地址指针INC AX ;修改数据DAA ;十进制调整LOOP A1 ;未填完转移A2: JMP A2CODE ENDS ;代码段结束END START ;程序段结束d.输入程序后,按F2保存程序(规定扩展名为*.asm),使用ALT+X返回集成软件环境。
e.按F2,输入源程序名↙(省略扩展名,系统默认为.asm),对源程序进行汇编,生成目标文件(*.obj)及错误信息文件(*.m)。
若给出LST文件名则生成相应*.lst文件。
f.汇编无误后,按F3输入文件名↙对汇编生成的*.obj文件进行连接,连接信息显示于屏幕上,生成相应*.exe可执行文件。
g.按F5,输入*.exe可执行文件名↙,填入程序段地址CS:0000↙及偏移地址IP:2000↙,PC开始将程序从磁盘装入到教学系统内存,提示装载完毕后使用U0000:2000↙命h.当发现源程序输入错误或需要调整时,在调试界面下可用A命令来修改,如修改2000句为(2)运行程序系统提供了单步运行、设断点运行、连续运行等方式,具体操作如下:a.单步运行:其操作如下表,每运行一条指令后会显示下一条待执行指令并以蓝底白字显示变化寄存器的内容,重复T↙(或按F4键)就可一步一步地运行,直至程序结束。
《注射成型过程计算机模拟技术》实验指导书编写李松柏翁灿审核蒋炳炎班级:姓名:学号: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二零一二年九月目录实验一MoldFlow软件流动分析及应用 (1)【实验目的】 (1)【实验器具】 (1)【实验原理】 (1)【实验步骤】 (1)【实验报告】 (5)实验二MoldFlow软件翘曲分析及应用 (6)【实验目的】 (6)【实验器具】 (6)【实验原理】 (6)【实验步骤】 (7)【实验报告】 (10)附录 MoldFlow软件介绍 (11)【应用领域】 (11)【软件组成及作用】 (11)【主要模块】 (12)实验一注射过程流动(Flow)分析实验【实验目的】●掌握MoldFlow软件的网格划分、网格诊断、网格修复等前处理操作技术;●了解塑料材料在模具内流动中注射工艺参数对注射制品缺陷的影响,预测注射成型制品的缺陷,控制塑料材料在模具中的流动方式,掌握保压工艺曲线的优化方法,改善成型制品的缺陷,提高一次试模的成功率。
【实验器具】●微型计算机(台/人);●MoldFlow软件。
【实验原理】塑料在不同形状的模具流道和模具型腔中流动时,由于塑料本身特有的粘滞特性,塑料熔体内部具有粘滞力,管壁存在摩擦力,塑料熔体沿管道流动和在模具型腔中流动时会引起压力降和流速的变化,模具流道和模具型腔本身截面形状和尺寸的变化,也会引起流体压力、流速分布和流量的变化,将对塑料制品的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
研究不同塑料材料的流动特性,涉及到流体力学、材料流变学、计算数学等知识,通过对塑料熔体在流动过程中建立相应的控制方程,根据对应的边界条件,对塑料熔体流动过程中的速度场、温度场以及剪切应力、剪切速率、体积流量、粘度等参数变化进行求解,从而预测注射成型制品的缺陷,改变注射工艺参数,改善成型制品的缺陷,提高一次试模的成功率。
Moldflow软件中MPI/Flow模块能够对注塑成型工艺过程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制品能否充满,特别是对于大型制品;(2) 最佳的浇口位置与数量、类型;(3) 流道系统的优化设计。
会计手工实验指导书摘要本实验指导书旨在指导学生进行会计手工实验,帮助学生熟悉会计手工作业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本指导书包含实验的目的、实验所需材料、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的分析。
通过完成本实验,学生将能够提高其会计手工作业的水平,并加深对会计原理的理解。
本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会计手工作业的流程和方法。
2. 实验材料完成本实验所需的材料有: - 会计工具:包括会计账簿、会计凭证等。
- 实验数据:提供一组实验数据,学生根据这些数据进行会计手工作业。
步骤一:准备工作•准备会计工具:先确保各种会计工具齐全,如会计账簿、会计凭证等。
•准备实验数据:实验数据已提供,学生需下载并保存到本地。
步骤二:了解实验数据•阅读实验数据的说明:实验数据中可能还包含特定的说明或约定,学生需仔细阅读并理解这些说明。
•分析实验数据的结构:对实验数据的结构进行分析,包括列名、数据类型等。
步骤三:进行手工作业1.根据实验数据,逐笔录入会计账簿:按照实验数据的要求,逐笔录入会计账簿中,包括借记金额和贷记金额等。
2.根据实验数据,编制会计凭证:根据实验数据的要求,编制相应的会计凭证。
3.完成会计手工作业的其他流程:根据实验数据和会计规定,完成其他与会计手工作业相关的流程。
步骤四:检查和调整1.检查账簿和凭证的正确性:检查账簿中的数据是否正确录入,并对凭证的编制进行检查。
2.调整错误数据:若出现错误数据,需要进行调整,确保账簿和凭证的准确性。
步骤五:实验结果分析1.对账簿数据进行汇总和统计分析:对账簿中的数据进行汇总和统计,分析数据的特点和规律。
2.对凭证进行核对和比对:比对与校准凭证的编制和账簿数据,确保凭证和账簿数据的一致性。
3.分析会计手工作业的结果:根据账簿数据和凭证的比对结果,分析会计手工作业的结果,并提出改进意见。
4. 操作注意事项•在进行会计手工实验过程中,学生应保持仔细和谨慎,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在录入账簿和编制凭证时,注意填写规范和准确,以避免错误和混淆。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简明版,中北,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教育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简明版)中北大学软件学院20XX年10月实验一顺序结构程序设计(2学时)一、实验目的1、熟悉c编译环境、简单c程序结构及书写方式、以及c程序的编辑、编译、连接、运行、调试的步骤;2、掌握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及其输入输出格式,以及输入输出函数的使用方法;3、掌握c语言的算术运算符(特别是自增、自减运算符)、赋值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条件运算符、逗号运算符的使用;4、掌握c语言顺序结构程序的执行流程、设计方法,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灵活使用顺序结构,画出程序的算法流程图,设计出逻辑合理、思路清晰、结果正确的顺序结构程序。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1、实验内容包括8道题目,分为基本内容和选做内容两部分。
要求:(1)基本内容中的实验题目是必须要完成的,选做内容中的实验题目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做或全做(越多越好,适当加分);(2)在实验之前编写出基本内容、选做内容中的所有程序,实验前检查(视未完成情况适当扣分);(3)对于设计型题目,要求画出程序流程图(传统流程图和n-s 图);(4)在上机实验过程中,注意总结和体会上机步骤(编辑、编译、连接、运行、调试、结果分析),注意培养观察、分析和排除编译错误、连接错误和程序逻辑错误的初步能力;(5)上机结束后,应按要求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格式见附件)。
2、基本内容(1)[验证型]编辑下列程序,然后进行编译、连接和运行,观察结果,并简要总结简单c程序的结构、书写格式以及上机过程;#includeintmain(){printf(\return0;}(2)[验证型]通过运行下列程序,分析各种格式符的使用方法。
化学合成实验作业指导书实验室名称:化学合成实验室实验项目:化学合成实验作业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合成目标物质并验证其结构及性质。
二、实验原理化学合成是一种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途径,将原料经过一系列的步骤转化为目标物质的方法。
其中,化学反应的选择、反应条件的控制以及产物的纯化过程都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三、实验步骤及操作指导1. 实验前准备:a) 检查实验材料及设备是否齐全,并按照实验要求准备好所需试剂。
b) 查阅文献,了解所需目标物质的化学反应路线、反应条件及操作注意事项。
c) 穿戴实验室必要的安全设备,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2. 实验操作:a) 按照所选合成路线,将原料按照一定比例称取准备好,并放置在干净的容器中。
b) 根据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反应容器,将原料逐步加入,并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
c) 反应结束后,根据反应产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纯化方法,如结晶、蒸馏、萃取等,将产物纯化。
d) 对产物进行结构鉴定,如红外光谱分析、核磁共振分析等,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
e)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个关键步骤,如原料加入量、反应条件、实验结果等。
四、安全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需在实验室内进行,严禁饮食、吸烟等。
2. 操作过程中要佩戴护目镜、实验服和手套等防护装备。
3. 使用化学试剂时,要注意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如有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4. 严禁将有机溶剂直接倒入下水道或排水口,要根据实验室规定进行处理。
五、实验结果及讨论根据实验步骤所述操作,完成化学合成实验后,对产物进行结构鉴定,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
若产物的结构和理论值相符,说明实验成功并找到了适用的合成路线。
若有偏差,则需要对反应条件进行调整或尝试其他合成方法。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化学合成实验,我们掌握了化学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了安全事项,并成功合成了目标物质。
通过实验,我们对合成路线的选择、反应条件的控制以及产物纯化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结构鉴定。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编者:苑俊英2010.9前言本实验指导书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验》课程的配套教材,本指导书中的实验内容涉及到高级语言中各个章节的知识点,并对任课教师和学生以指导。
该指导书的实验一至实验十二为专题实验,实验十三为综合实验,除了从各个知识点对学生加以实践外,还以综合项目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团队合作、中小型项目的开发过程和方法,锻炼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本实验指导由苑俊英执笔完成,由于作者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和专家指正!目录实验相关 (4)实验一 C程序的运行环境和运行C程序的方法 (6)实验二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1) (8)实验三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2) (11)实验四最简单的C程序设计 (13)实验五逻辑结构程序设计 (15)实验六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16)实验七数组 (17)实验八函数1 (19)实验九函数2 (20)实验十指针 (21)实验十一结构体和共用体 (22)实验十二位运算 (23)实验十三文件 (24)综合实验 (25)实验相关1.每次实验准备(1)了解所用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使用方法(2)复习和掌握与本实验有关的教学内容(3)准备好上机所需程序(4)需事先估计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修改(5)准备好调试和运行时所需的数据2.实验要求(1)一人一组,独立上机(综合实验除外)。
(2)上机过程出现的问题,除了是系统问题外,一般应独立解决,不要轻易举手求助老师。
对出错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学习如何调试程序。
(3)独立完成实验,按时交实验报告。
3.实验步骤(1)进入C工作环境(Turbo C、Turbo C++、Visual C++、Visual Studio 2008、Eclipse、CodeBlocks)(2)编辑程序(3)检查程序的书写错误并修改(4)编译和连接,根据出错信息进行更改,直到编译连接通过为止(5)运行程序并分析运行结果是否合理和正确(6)输出程序清单和运行结果(7)书写实验报告4.实验报告(1)实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2)题目(3)程序清单(4)运行结果(5)对运行结果的分析及本次实验取得的经验,如果程序未通过,应分析其原因实验一 C程序的运行环境和运行C程序的方法1.实验目的(1)了解所用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独立使用该系统。
《流体输送操作》实训指导书一、实验目的使学生充分认识流体输送流程,掌握流体输送的三个基本方法(输送机械输送、位差(高位槽)输送、压差(抽真空)输送)。
掌握离心泵的操作方法。
了解配比输送,了解流量计、液位计等测量仪表。
了解电动调节阀的使用方法。
掌握泵的串并联,联锁功能及使用。
二、开车前准备1、由相关操作人员组成装置检查小组,对本装置所有设备、管道、阀门、仪表、电气、照明、分析、保温等按工艺流程图要求和专业技术要求进行检查。
2、检查所有仪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3、检查所有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4、试电4.1.检查外部供电系统,确保控制柜上所有开关均处于关闭状态。
4.2.开启外部供电系统总电源开关。
4.3.打开控制柜上空气开关33(QF1)。
4.4.打开空气开关10(QF2),打开仪表电源开关8。
查看所有仪表是否上电,指示是否正常。
4.5.将各阀门顺时针旋转操作到关的状态。
检查孔板流量计正压阀和负压阀是否均处于开启状态(实验中保持开启)。
4.6加装实训用水关闭原料水槽排水阀(VA25),原料水槽加水至浮球阀关闭,关闭自来水。
(一)输送操作1、流体输送机械输送①单泵实验(1#泵):方法一:开并联2号泵支路阀(VA03),开溢流阀(VA12),关双泵串联支路阀(VA04)、2号泵进水阀(VA06)、并联1号泵支路阀(VA09)、高位槽回流阀(VA13)、高位槽出口流量手动调节阀(VA14),放空阀(VA11)适当打开。
液体直接从高位槽流入原料水槽。
方法二:开并联2号泵支路阀(VA03),关溢流阀(VA12),关双泵串联阀(VA04)、2号泵进水阀(VA06)、并联1号泵支路阀(VA09)、高位槽放空阀(VA11)、高位槽回流阀(VA13)、高位槽溢流阀(VA12)、局部阻力管阀(VA16)、光滑管阀(VA20)、局部阻力管高压引压阀(VA18)、光滑管高压引压阀(VA21)、局部阻力管低压引压阀(VA19)、光滑管低压引压阀(VA22)、局部阻力阀(VA17)、抽真空阀(VA33)、吸收塔气体入口阀(VA31)。
《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课程实验指导一、课程基本情况二、课程性质与作用可编程控制器是综合了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的一种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新型通用自动控制装置,具有功能强、可靠性高、编程简便、操作灵活、适合于工业环境的特点;在工业自动化、机电一体化、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等方面得到普遍应用。
是现代工业控制的三大支柱(PLC、机器人、CAD/CAM)之一。
可编程控制器是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主要学习可编程控制器方面知识和培养工程综合实践能力。
(1)知识要求:了解PLC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组成,掌握PLC指令系统、梯形图、PLC 编程的规则和编程的方法,能应用PLC进行控制系统设计。
(2)能力要求:能使用编程软件,能根据控制要求设计出控制软件,能应用PLC进行控制系统设计。
三、实验教学内容与安排实验一定时计数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CP1H PLC控制系统梯形图设计的一般方法。
2、熟悉CX-Programmer软件的应用。
二、实验设备1、CP1H PLC实验箱一台2、PC机一台三、实验原理根据实验控制要求,分析有几个输入信号,几个输出信号,然后给这些输入/输出信号分配PLC端子号,画出程序流程图,然后画出梯形图,在PC机上用CX-Programmer编程软件将梯形图输入计算机并保存,将梯形图下载到PLC上,调试运行,直到满足控制要求。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实验内容控制要求:有两台交流电动机,按下启动按钮,启动电机1运转,运转时间为10S,10S 后电机1停止,自动启动电机2运转,运转时间为6S,6S后电机2停止,自动启动电机1运转,运转时间为10S ……,周而复始,两台电机定时交替运转。
任何时候按下停止按钮,则两台电机停止运转。
实验中以两个发光二极管代替交流电机控制电路的交流接触器线圈,发光二极管亮表示交流接触器通电,即对应电机运转,发光二极管灭表示交流接触器线圈断电,即电机停止运转。
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室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实验仪器的使用水平,培养实验设计和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本实验所需器材如下:1. 显微镜2. 高压电源3. 量筒4. 试剂瓶5. 称量瓶6. 烧杯7. 导线8. 静电仪9. 板卡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a. 检查所需实验器材是否准备齐全。
b. 清洗实验器材,确保没有污染物。
c. 与实验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确定实验计划和操作流程。
2. 实验操作a. 根据实验要求,配置实验所需试剂。
b. 根据实验要求,进行量筒、称量瓶等设备的校准工作。
c. 进行实验样品的制备或准备好实验样品,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d. 启动实验仪器,根据仪器指南进行操作。
e.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步骤以及观察到的现象。
f.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和处理。
3. 实验结果分析a. 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包括数值计算和统计处理。
b. 根据实验结果,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合理的结论推理。
4. 实验报告编写a. 撰写实验报告,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排版。
b. 在实验报告中清晰地介绍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c. 分析实验结果,展示数据处理方法和结果。
d. 提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
e. 根据实验所得结果,进行相关的讨论和思考。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佩戴实验手套、实验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实验安全。
2. 实验前请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并熟悉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3. 操作实验仪器时要小心谨慎,避免操作失误和仪器损坏。
4.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实验台面的整洁。
5. 实验结束后,将实验器材进行清洗归位,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五、实验安全提示1. 实验过程中要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品,如酸碱溶液等。
2. 实验操作时要注意电源的正确使用,以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3. 实验中如遇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实验室管理员报告。
六、实验评分标准1. 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和操作流程的掌握程度。
流程分析法实验指导书
1.实验目的
掌握流程分析法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2.实验环境
硬件:PC机
操作系统:Windows
测试工具:TestPlatform
3.实验内容
1.实验一:保险软件流程分析法
某保险软件的信息发布修改流程如下,请采用流程分析法进行测试用例
设计。
2.实验二:QQ安装流程分析法
QQ的安装说明如下,请采用流程分析法进行测试用例设计。
1)运行QQ2006.exe
2)点击“下一步”
3)点击“上一步”,回到上一界面,点击“下一步”
4)点击“上一步”,回到上一界面,点击“下一步”
5)点击“上一步”,回到上一界面,点击“下一步”
6)点击“上一步”,回到上一界面,点击“安装”
7)点击“完成”,安装过程结束。
8)在所有界面中,点击“取消”,
点击“是”,退出安装;点击“否”,回到点击“取消”前界面。
4.实验步骤
1.使用自己的帐号密码登陆TestPlatform,见下图:
2.选中实验对应的项目目录,在项目管理中新增项目,项目标识和项目名
称均为“实验名-学生姓名”。
安全设定选择项目仅对特定的部门及人员
公开,并在“请选择公开的人员”中选择老师对其公开。
见下图:
3.选中新建项目下的默认版本,在需求管理中新增需求(如实验一新增的
需求为登录)。
见下图:
4.在测试设计中切换“测试设计源数据”为“需求”,则可以看到新增的需
求项。
见下图:
5.选中新增的需求项,选择业务流分析法设计用例。
见下图:
6.编辑业务流程图(双击节点可打开参数分析界面,用于设置流程中参数;
双击节点关系打开分支条件设置界面,用于根据设置的参数来设定分支条件,便于更好的生成流程用例),可通过保存到按钮保存画的业务流程图为图片。
见下图:
7.参数分析界面中,可增加参数以及选中参数增加参数值,并且可以在约
束规则中针对这些参数以及参数值设置约束规则。
见下图:
8.分支条件设置界面中,可指定流程走这个分支所必须满足的条件,见下
图:
9.点击下一步,分析结果中将不需要的测试用例前的勾去除,点击完成。
见下图:
10.在测试用例列表中可以看到刚才设计好的测试用例。
见下图:
5.实验要求
1.画业务流程图时需要标识清楚走各个分支需要满足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