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农业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2
荷兰农业概况荷兰位于西欧北部,面临大西洋的北海,处于马斯河、莱因河和斯凯尔特河的下游河口地区,全国约有1/4的国土面积低于平均海平面,是一个低地国家,国土面积为4.15万平方公里。
人口1550多万,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
从公元13世纪起荷兰人就开始利用传统风车作为排水动力,在天然淤积的滨海浅滩上围海造田。
17世纪至19世纪,随着荷兰城市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推动,荷兰围海造田的技术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速度不断加快,不仅围海,还围湖造田增加农业用地,扩大农业生产。
截至目前,荷兰有58%的土地用于农业,其中草场占31%,耕地位23.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荷兰依据本国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确定农业发展战略。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探索,走出了一条适和本国国情特点的农业发展之路。
由农产品进口国成为出口国。
到60年代后期净出口值排在世界第四、第五,1989年以来稳占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法国。
每年农业净出口值保持在130多亿美元水平,占世界贸易额的7.5%~~10%。
荷兰农业包括:1、农田作物及园艺生产。
农田作物生产主要以马铃薯,小麦、甜菜为主。
荷兰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出口国,其良种输出占国际良种市场的60%以上,种用和商品马铃薯销往世界80多个国家。
园艺生产在荷兰占相当份额,主要是蔬菜、水果、花卉、植物、鳞茎和苗木,蔬菜出口居世界第一,鲜花占全球市场的60%,大部分蔬菜鲜花在温室内生产。
2、畜牧业及渔业。
荷兰乳品和肉类生产占农业总产值的6%,是世界上最大的乳品、猪肉出口国,1996年出口额达191亿荷兰盾。
荷兰的牲畜设施、兽医兽约、种畜育种、牲畜饲料和饲喂技术都十分先进。
荷兰的渔业主要运用高效和现代化的拖网捕鱼船队和近海捕鱼船队从事生产,1996年捕捞总值达85900万荷兰盾。
3、农产品加工和机械。
荷兰的农产品加工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专用的、高度自动化的食品加工设备及符合环境要求的包装机械和包装材料,先进的食品加工技术使荷兰食品在国际市场上占很大份额。
荷兰农业养牛现状分析报告引言荷兰农业以其高效、可持续和创新的特点而闻名世界。
作为欧洲主要的农业生产国之一,荷兰养牛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本文将对荷兰农业养牛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成功的原因及其对其他国家的启示。
养牛产业概况荷兰养牛业主要以奶牛养殖为主,同时也有一定规模的肉牛养殖。
根据数据统计,荷兰拥有大约170万头奶牛,其中80%以上为荷斯坦品种。
优势与特点荷兰农业养牛业具有以下优势与特点:1. 地理条件荷兰位于欧洲大陆的西北部,拥有广阔的河流和沼泽地,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养牛业的发展。
此外,荷兰是欧洲交通枢纽,便于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
2. 先进的科技与技术荷兰农业以其先进的科技和技术闻名于世界。
在养牛方面,荷兰农民不断引入先进的养殖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动物福利。
例如,自动喂料系统、智能挤奶设备和生态水池等设施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3. 高标准的养殖管理荷兰养牛业以其严格的养殖管理和标准著称。
荷兰政府设立了严格的养殖规定,包括饲料安全、动物福利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这些规定保证了牛只的健康和产品质量,提高了消费者对荷兰农产品的信任度。
4. 可持续发展与环保意识荷兰农业养牛业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
农民采用先进的废物处理技术,例如生物气体利用和废物再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荷兰农民还鼓励牧场间的合作,共同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5. 优质的农产品和市场地位荷兰农业养牛业生产的奶制品以其优质、安全而闻名。
荷兰的奶制品出口量一直居于世界前列,远销欧洲和其他地区。
荷兰的农产品市场也非常发达,适应了国内外高消费水平和多元化需求。
对其他国家的启示荷兰农业养牛业的成功给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1. 创新和科技的引入在发展农业养牛业时,其他国家可以借鉴荷兰的创新和科技引进经验。
先进的养殖设备和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帮助养殖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 严格的养殖管理与标准建立严格的养殖管理和标准是确保养牛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荷兰的农业及农产品市场刘欣华荷兰的农业在EU(欧洲统一体,即原欧洲共同体EC。
以下同)乃至世界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个人口只有1524万、国土面积不到4.2万平方公里(1993年数据)的小国家,在农业上能首屈一指固然与很多因素有关,而经长期演化而成的农业生产和市场运行机制不能不说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以下首先介绍荷兰现代农业的发展特点,尔后从农产品流通机制方面探索其农业成功的原因。
一.荷兰现代农业发展概况1.战后农业的极大扩张荷兰农业的大规模扩张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引起这种扩张既有一般原因,灿?BR> 个体原因。
首先,二战后欧洲人口的增长和收入水平的快速提高,引起市场总需求的扩大;其次,消费者“菜篮子”内容的变化,人们对食物的消费转向动物蛋白和新鲜水果、蔬菜,刺激了对农副产品的需求;第三,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EU共同农业政策(CAP)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就个体原因看,荷兰是一个积极研究并使用农业新技术的国家,由于新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广泛地在农业中应用,农业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农产品结构也籍此得到调整,荷兰“绿房子”农业即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2.完全市场导向和出口导向的农业经济荷兰的农业经济完全是由市场导向的,生产符合市场需要、消费者喜好的产品是其发展的宗旨;而以此为基准的出口导向又使荷兰的农业区别于其它农业大国。
由于荷兰内需市场容量极有限,大量的农产品必须寻找出口市场,这使得荷兰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最大的花卉生产和出口国,许多其它农副产品如土豆、牛奶及其制品在欧洲乃至世界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荷兰处于德国、英国和法国的城市化区域之间,特殊的地理位置对促进荷兰发展农产品出口战略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现代荷兰农产品的出口优势已经不局限于这个区域,它的农产品出口已遍布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
3.荷兰农业面临的挑战荷兰现代农业并不是高枕无忧,它面临着强大的市场挑战,它不得不在这些挑战中求生存和发展。
荷兰农业发展特点及产业结构荷兰是一个小国,面积仅为41,500平方千米,人口约为1700万。
然而,荷兰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国家之一,其农业产出在欧洲乃至全球都有很高的影响力。
荷兰农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荷兰的农业发展非常注重农业科技的应用和创新。
由于土地资源有限,荷兰农民不得不通过农业科技的进步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荷兰农业科技先进,农民使用的农业机械设备先进,农田灌溉设施完备,使得荷兰成为世界上最高效的农业生产国之一、荷兰农业科技的应用包括精准农业、生物技术、温室种植等。
荷兰政府和农业机构也积极推动农业科技的研发和应用。
其次,荷兰农业发展依赖于畜牧业和温室种植。
由于土地资源有限,荷兰农民选择发展畜牧业和温室种植,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
荷兰畜牧业设施先进,农民注重畜禽的饲养环境和营养品质,其中最著名的是荷兰奶牛,荷兰乳制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
此外,荷兰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发达的温室种植技术使其成为欧洲最大的温室蔬菜生产国之一,荷兰蔬菜的销售量和质量都非常高。
再次,荷兰农业发展非常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由于荷兰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农业生产与城市环境之间存在较大的冲突。
为了保护农田和水资源的生态环境,荷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环境政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荷兰农民积极采取环保措施,如有机农业、精准施肥、农田水利工程等,以减少农业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最后,荷兰农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农业产业结构。
荷兰农业产业结构呈现出多样性和高度的产业链整合。
荷兰农业产业包括农田种植、温室种植、畜牧业、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
荷兰农产品还与众多的农业供应商、物流公司和销售商紧密合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农业产业链。
荷兰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农业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非常重要。
总之,荷兰农业发展具有农业科技创新、依赖畜牧业和温室种植、保护生态环境和良好的农业产业结构等特点。
荷兰农业的成功得益于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链整合等方面的努力,为其他国家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荷兰农业概况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荷兰农业荷兰是欧盟的第六大经济体,其国内生产总值GDP占欧盟的5%.荷兰是欧盟各国中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2003年荷兰的人均GDP为27500欧元,高于欧盟平均水平15%.1概况虽然农业生产只占荷兰全国GDP的25%,但荷兰却是世界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按照荷兰农业部2002年统计,农业及其相关产业加工、运输、销售、研发、咨询创造的增加值为393亿欧元,占GDP的10%,为全国提供了67万个就业岗位.荷兰农业多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共有农户86万户,农业用地约200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7%.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农业信息化、机械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生产资料不断地向大农户集中.农户用地的平均规模已从1990年的16公顷发展到2003年的225公顷.有1500户用地超过100公顷.据荷兰农业部预测,在未来的10~15年内,将有40%的小农户在激烈竞争中难以为继,因而被淘汰出局.目前,25%的农户生产了2/3的农产品.荷兰农业为出口导向型,其生产的农产品70%用于出口.出口的大宗农产品为花卉、蔬菜和畜禽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为欧盟成员国,德国是其最重要的出口目的地国家.2002年荷兰农产品出口增长35%,进口下降05%,农产品进出口顺差约为200亿欧元.2002年,荷兰农户的平均收入约为4万欧元,其中14万元为来自农场以外的经济收入.荷兰农业依赖于欧盟的巨额补贴.2004年,荷兰预计得到的农业补贴高达157亿欧元1999年可比价.2花卉蔬菜园艺业近年来,荷兰的花卉蔬菜园艺业发展迅速.其中,温室大棚生产扮演了重要角色.2002年,温室大棚生产了价值118亿欧元的蔬菜,213亿欧元的切花,129亿欧元的盆栽植物.通过建造温室大棚,农业实现了全天候、高度机械化、计算机管理生产,大大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同时,温室大棚生产使种植业实现了农产品的优质、高产、稳产.以三种主要蔬菜为例,西红柿每平方米的最高单产为60~65公斤、黄瓜为75~90公斤,甜椒为28~32公斤.农业高产需要高投入.在荷兰建造1公顷现代化温室大棚所需投资为约100万欧元.目前,荷兰拥有超过1万公顷的现代化温室大棚.2001年,荷兰花卉蔬菜园艺业出口达152亿欧元,占出口总额的6%,大大超过畜禽产品的出口.3畜禽养殖业据2002年统计,荷兰共饲养150万头奶牛,110万头肉牛,140万只羊,690万头猪,3889万只蛋鸡,5466万肉鸡.除羊、小肉牛和肉鸡外,其它动物的饲养量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按照欧洲共同农业政策,分配给荷兰产奶总配额为110亿公斤/年.近年来,畜禽养殖业连遭重大挫折.自1997年以来,疯牛病例时有发生,至今未能根除.2003年,荷兰爆发了禽流感,造成了2500万只禽类动物死亡,估计经济损失在2亿欧元以上.2001年,荷兰畜禽产品的出口值为112亿欧元.4大田种植业荷兰大田种植业在农业生产中居次要地位,其产值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例不大,并呈下降趋势.2001年大田种植面积为798万公顷.大田主要作物为饲料玉米、马铃薯、小麦、甜菜、大麦、花卉球茎.5农业旅游业荷兰有2000多家农业企业提供农业旅游服务项目.农业相关领域为旅游行业提供了2万个工作机会,为塑造荷兰为休闲胜地的形象做出了贡献.6农业协会荷兰有两大类法定产业组织,即行业协会和商品协会.行业协会是横向组织,包括产业链中生产相同或类似产品的所有公司.而商品协会是纵向组织,包括特定产业链中的所有公司,从原材料供应商到最终产品零售商.最重要的农业协会是荷兰农业和园艺业组织联盟.其内部由不同的委员会处理一般事务,如国际事务、土地利用、大田种植、露地园艺业、温室园艺业、畜牧业等.重要的商品协会有荷兰畜牧、肉类及蛋类产品协会;混合饲料生产商协会;种子贸易协会;奶业组织;奶业联合同盟等,它们分别代表某一特定产业链的生产商和贸易商的利益.7农业合作社农业合作社是荷兰农业发展的一个亮点.合作社成立的初衷是通过集中购买原材料、拍卖农产品来保护农户利益,即获得市场权利、增加经济规模.近年来,为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合作社之间的合并时有发生,规模不断扩大.如,荷兰最大的两家奶业合作社就占了全国牛奶加工的47%.目前,荷兰有信贷、购买、生产加工、零售合作社约510家.随着欧盟一体化进程,荷兰农业合作社也加入了国际化,开始向欧盟其它国家拓展.8农业科研、教育农业科研和教育由荷兰农业部集中管理.2001年农业部向农业科研和教育系统投入的公共资金约为67亿欧元.农业基础研究主要由瓦赫宁根大学和研究中心及乌特勒支大学兽医学院担当.其中,瓦赫宁根大学和研究中心是荷兰农业科研的中坚力量.大型农业合作社企业也是农业基础研究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荷兰的农业推广工作已迈步实现了私有化.在保留部分政府拨款逐年递减的同时,原有的农业推广站必须在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取得收入、维持运转.荷兰的农业教育包括从高学历大学到初等教育.由瓦赫宁根大学和研究中心及乌特勒支大学兽医学院提供高学历大学教育;农业职业学院提供高等职业教育;初级职业学院提供中级和初级农业职业教育.。
荷兰农业详细情况荷兰是一个小国家,面积虽小,但是拥有发达的农业产业。
荷兰农业以其高度现代化、高效率和创新性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详细介绍荷兰农业的组成部分、技术水平、农产品生产情况以及该行业面临的挑战。
首先,荷兰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
种植业主要包括花卉种植和蔬菜种植。
荷兰是全球最大的花卉出口国之一,其鲜花和植物产品远销全球各地。
荷兰的温室种植技术非常发达,可以在有限的土地上种植出大量的花卉和蔬菜。
此外,荷兰还以苹果、梨、草莓等水果的种植而闻名。
畜牧业在荷兰也占有重要地位,并且以高品质的乳制品和肉类产品而闻名。
荷兰的乳制品产业非常发达,荷兰乳酪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质量享誉世界。
荷兰的畜牧业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部地区,这些地区土壤肥沃,适合牧草的生长。
荷兰也是一个渔业大国,拥有广阔的海洋和河流资源。
荷兰渔业以其技术创新和可持续性而著称。
渔民利用现代化的捕鱼船只和设备,以及先进的渔业管理技术,保护和管理渔业资源。
荷兰的捕鱼船队不仅在北海捕鱼,还远渔至其他地区。
荷兰农业的成功与其高度发达的农业技术密切相关。
荷兰农业采用了大量的现代化农业技术,如自动化设备、精确农业技术和土壤改良技术。
农民使用自动化设备进行种植和收割作业,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精确农业技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传感器技术,根据土壤和作物需求提供适量的水和肥料。
荷兰的土壤改良技术还包括湿地土地的开发和土壤保护措施,以减少土壤的侵蚀和土壤质量的下降。
荷兰农业的高效率和创新性也带来了许多挑战。
首先,荷兰的土地资源有限,因此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对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是荷兰农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荷兰农业部门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养殖系统的可持续性和保护农业生态系统,来应对环境挑战。
第三,全球气候变化对荷兰的农业产生了一定影响。
荷兰农民需要适应极端气候事件和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挑战。
总而言之,荷兰农业是一项高度发达、高效率和创新性的产业。
一.荷兰农业的地位荷兰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部,西、北两面临海,东与德国接壤,南与比利时为邻,其疆域南北长约 250公里,东西宽约 180公里。
从其幅员范围和地理位置上讲,荷兰仅仅是一个“海边的小国”,但就其经济发展水平而言,荷兰却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特别是农业,荷兰自1989年以来一直是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仅次于美国和法国。
近两年来,由于法国农产品出口略有下降而荷兰农产品的进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如以净出口量计算,荷兰甚至超过了法国而排名世界第二。
荷兰的主要贸易伙伴为欧盟成员国,德国、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是荷兰主要的农产品供应国,1998年约62%的进口来自欧盟;同时出口的80%也在欧盟内部,主要是德国、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英国和意大利;与德国的关系尤为密切,如荷兰60%蔬菜出口德国。
就欧盟现有的12个成员国的农业状况比较而言,荷兰的耕地面积、农业劳动力及农场规模等均无明显优势,荷兰农产品产值在本国经济中所占的比例等与其他成员国也没有太大的差别,荷兰农业惟一独特的是人均耕地最少,仅为0.126公顷(约合1.89亩),而其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最高,与国内平均劳动生产效率之比达到0.93,明显地高于其他欧盟国家。
二.荷兰的农业生产1.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荷兰国土面积 4.2万平方公里,海岸线很长,有1075公里,境内均为低洼平原,25%的土地低于海平面,60%的土地海拔不到 1米,境内最高海拔321米;70%的土地用于农业种植,其中34%为耕地,6%用于园艺种植,60%为草场。
全国人口 1600万,其中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 45%,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435人,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家。
荷兰纬度较高,因而光照较少,但由于受黑潮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温暖潮湿,冬暖夏凉,年降雨量600~800mm,且分布较均匀,一月份平均气温2℃~3℃,七月份为18℃~19℃,昼夜温差较大,地势平坦,土壤多为沙壤性淤积土。
荷兰:“先天不足”的农业强国国土面积 4.2万平方公里的荷兰,境内均为低洼平原,全国人口1600万,土地资源并不丰富,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400人,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家。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先天不足”的国家,在农业方面却独树一帜,其农产品的出口量仅次于美国和法国,跻身世界三大农业强国之列。
荷兰农业主要分为种植业、畜牧业和园艺业,以高产值的畜牧业和园艺业为主。
荷兰的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黑麦、大麦、燕麦和马铃薯,主要经济作物有甜菜、亚麻、油菜籽。
园艺作物以蔬菜、花卉为主,大部分供出口,花卉品种多达上千种,其中最多的是郁金香,80%出口。
畜牧业历史悠久,在农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全国约有三分之一的地区是牧场,主要饲养黑白花奶牛,奶牛业相当发达,全国共有6万个奶牛饲养场,饲养奶牛450万头,奶牛及其奶制品占畜牧业产值的70%以上,其次是猪、羊及家禽。
除了传统的农业,种子业也是荷兰引以为豪的产业。
英国的大部分蔬菜种子来自荷兰的种子公司,我国山东省的部分地区,有95%的菠菜种子来自荷兰。
荷兰农业是真正的“创汇农业”。
在国际市场上,荷兰出口的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共同特点是:大多属于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有高效的生产方式,通过加工增值;农场主们也都明白自己提供的产品将出口到哪个国家,因此一开始就能够按照国外客户的需求进行生产。
“先天不足”的荷兰凭什么成为世界三大农业强国之一?荷兰农业的五大特点可以回答这一问题。
一是扬长避短,选择适合荷兰的农业产业。
荷兰土地资源少,光照不足,但地势平坦,降雨充沛。
荷兰政府根据这一国情制定了一系列农业发展战略和政策:避开需要大量光照和价格低廉的禾谷类作物,充分利用地势平坦、牧草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奶业和附加值高的园艺作物,走高投入、高产出的路子。
荷兰玻璃温室的面积世界最大,全国的玻璃温室面积已经超过1.1亿平方米,占世界温室总面积的1/4以上。
二是高科技、高效率使荷兰农业得以保持高产。
荷兰农业信息考察报告荷兰农业信息考察报告一、概况荷兰是世界农业领域的领导者之一,其农业生产有着极高的效率和质量。
荷兰农业以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而闻名于世。
二、农业领域1. 农业科技创新荷兰以其先进的农业科技设施和技术闻名于世。
他们利用大型的温室和控制环境的技术,实现了全年无冬季的农业生产。
此外,荷兰还致力于利用现代技术如无人机、机器人和物联网来优化农业生产。
2. 可持续农业荷兰致力于生态和环保方面的农业发展。
他们采用了有机农业、节能温室和生物农药等可持续农业技术,以降低对环境的负担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此外,荷兰还开展了农田和水资源的有效管理,以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 水管理荷兰的农田主要依赖于雨水和地下水的灌溉。
他们采用了先进的水管理系统来确保农田得到适量的水源供应。
农业用水和排水的控制极为精细,以保证水分的平衡,也避免了农田因排水不畅而引发的问题。
三、主要农产品1. 蔬菜:荷兰以生产高质量的蔬菜而闻名,其中以番茄、黄瓜和甘蓝等最为主要。
他们通过温室种植技术实现全年生产,并以其品质和规模化生产而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
2. 食用鲜花:荷兰是世界上食用鲜花的主要出口国之一。
他们以其精细的品质和大规模种植而著称,主要出口到欧洲和亚洲市场。
3. 奶制品:荷兰是欧洲最大的奶制品生产国之一,也是世界主要的奶酪出口国。
荷兰的奶制品以其高品质和丰富的品种而闻名。
四、农业政策支持荷兰政府致力于提供各种支持,以促进农业的发展。
他们鼓励农业科技的研发和应用,提供贷款和补贴,以及提供培训和咨询服务,帮助农民应对市场挑战和技术需求。
五、结论荷兰农业以其农业科技创新、可持续农业和高质量农产品而闻名。
荷兰政府的支持和优质的农业环境为该国农业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荷兰的经验对其他国家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荷兰种植
荷兰是一个位于欧洲西北部的国家,地处北海和德国之间,是一个拥有丰富农业资源的国家。
荷兰的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包括蔬菜、花卉和水果等种植。
荷兰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农业生产,气候温和、湿润,有充足的降水和光照,同时也拥有适宜的土壤条件。
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为荷兰的种植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荷兰种植业最著名的就是蔬菜种植,尤其是番茄和辣椒等温室蔬菜的种植。
荷兰的温室种植技术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其主要特点是利用先进的温室设施和自动化技术,实现了对温度、湿度、光照和营养供给等因素的精确控制,从而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荷兰的温室种植业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出口到世界各地。
此外,荷兰还种植大量的花卉,尤其以郁金香著名。
荷兰是郁金香的故乡,每年春天,郁金香花海盛开,吸引着众多游客。
荷兰的花卉种植技术也非常先进,实现了对生长周期、开花时间和花色等因素的精确控制,从而满足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此外,荷兰还种植一些水果,如苹果、樱桃和草莓等。
荷兰的水果种植业主要依靠先进的栽培技术和设备来控制生长环境,以获得更高的产量和质量。
荷兰的水果种植业不仅为国内市场提供了丰富的供应,还出口到国外。
荷兰的种植业还面临一些挑战,如土地和水资源有限、气候变化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荷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提高灌溉效率、优化种植结构、推动农业生态化等,努力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总之,荷兰的种植业以蔬菜、花卉和水果种植为主,凭借其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在全球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同时,荷兰也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持续创新和改革,荷兰的种植业将继续发展壮大。
你不了解的荷兰现代农业荷兰从一个资源贫瘠的欧洲小国,一跃成为在国际贸易赛场上屡获“金牌”、“银牌”的农产品出口大国,可谓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
荷兰农业的成功经验,值得全世界,特别是中国这样的人多地少、资源不足的发展中国家借鉴。
荷兰农业基本情况荷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年降水量大致为834毫米,适宜大多数作物的生长。
然而,荷兰农业的发展仍面临一系列不利条件的制约。
荷兰纬度较高全国光照不足,平均仅1484小时,全年平均气温在8.5-10.90C 之间,对大田作物的生长有较大影响。
荷兰全境为低地24%的国土面积低于海平面,1/3的面积仅高出海平面1米,易受海潮入侵或河流泛滥的威胁。
荷兰国土面积狭小是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小的国家之一,耕地面积仅有105.4万公顷,草地和牧场面积为82.6万公顷,拓展农业生产的空间十分有限。
虽然荷兰的自然资源条件并不优越,但是,它却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培育了独具特色的国际竞争力。
荷兰农业VS.中国农业荷兰与我国一样,土地资源并不富裕,人均农田面积均为0.1公顷。
人多地少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粮食生产难以完全满足消费需求,需要大量进口。
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两国谷物进口量都在1100万吨以上。
(1)荷兰的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降到2%,而我国仍在10%,说明其产业结构优于我国。
(2)荷兰的农业就业人口比重在3%以下,即用约3%的劳动力,创造了约2%的价值;而我国农业就业人口比重接近40%,即用约40%的劳动力,创造了约10%的价值,这说明其劳动生产率高于我国。
(3)荷兰每公顷蔬菜产出为54.4吨,而我国只有23.0吨,还不足其二分之一,说明荷兰的土地生产率高于我国。
(4)荷兰有机农业面积占比为7.4%,而我国仅为0.4%,而且,荷兰的农药施用量和化肥施用量也明显低于我国,说明其农产品品质好于我国。
(5)荷兰主要农产品中,只有谷物属净进口,其他产品均处净出口局面;而我国的主要农产品,除渔业外,都处于大比例净进口的局面,说明其农产品自给能力和贸易优势均强于我国。
荷兰农业概况荷兰的农业以其高度现代化和高度有效性而闻名。
尽管荷兰土地面积相对较小,但它们以其创新性农业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很高的声誉。
荷兰农业一直致力于实现更好的经济和环境平衡,在满足内部需求的同时,努力以高效的方式为其出口市场提供产品。
本文将对荷兰农业的现状和发展进行简单介绍。
首先,荷兰的农业系统倚赖于创新性的技术和高效的管理。
荷兰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帮助农业生产实现高度自动化和精细化的地块管理。
例如,他们使用了最新的温室技术,该技术可以通过装置控制室内温度、灌溉、肥料控制和照明等条件来最大化作物生长效果。
这种技术可以在室内种植距离天然季节种植更快且更高产的蔬果。
此外,他们还制定了许多政策和措施来改善生产效率,包括提高作物、肉类和奶制品的品质,保证安全食品供应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废水的排放等。
其次,荷兰的农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荷兰出口了大量的农产品,其中最著名的包括鲜花、蔬菜、奶制品和家禽。
事实上,荷兰是全球鲜花出口的第一个国家,占到海外鲜花市场的三分之一。
此外,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温带气候,荷兰成为了欧洲市场的主要肉类生产型和奶酪生产型。
这些产品不仅在欧洲市场上很受欢迎,而且在其他一些亚洲和非洲国家也很受欢迎。
最后,荷兰的农业体系与环境保护、可持续性等问题密切相关。
可以说,荷兰是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代表之一,旨在改善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现代农业一体化管理。
荷兰一直推动植树造林等环保措施的发展,以减少气候变化产生的负担,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人、动物和自然的平衡。
此外,荷兰还建立了一个自愿性的“绿色船票”(Green Deal),这是一个行业标准密切合作的计划,以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
这个计划不仅对于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有益,而且还可以为荷兰农民提供更好的机遇和商机。
综上所述,荷兰的农业是现代化和高效性的,致力于改善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平衡。
他们已经在农业生产方面创新和提高了标准,并在全球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口碑。
荷兰农业
荷兰是欧盟的第六大经济体,其国内生产总值(GDP)占欧盟的5%。
荷兰是欧盟各国中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
2003年荷兰的人均GDP为27500欧元,高于欧盟平均水平15%。
1概况
虽然农业生产只占荷兰全国GDP的25%,但荷兰却是世界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
按照荷兰农业部2002年统计,农业及其相关产业(加工、运输、销售、研发、咨询)创造的增加值为393亿欧元,占GDP的10%,为全国提供了67万个就业岗位。
荷兰农业多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共有农户86万户,农业用地约200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7%)。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农业信息化、机械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生产资料不断地向大农户集中。
农户用地的平均规模已从1990年的16公顷发展到2003年的225公顷。
有1500户用地超过100公顷。
据荷兰农业部预测,在未来的10~15年内,将有40%的小农户在激烈竞争中难以为继,因而被淘汰出局。
目前,25%的农户生产了2/3的农产品。
荷兰农业为出口导向型,其生产的农产品70%用于出口。
出口的大宗农产品为花卉、蔬菜和畜禽产品。
出口的主要市场为欧盟成员国,德国是其最重要的出口目的地国家。
2002年荷兰农产品出口增长35%,进口下降05%,农产品进出口顺差约为200亿欧元。
2002年,荷兰农户的平均收入约为4万欧元,其中14万元为来自农场以外的经济收入。
荷兰农业依赖于欧盟的巨额补贴。
2004年,荷兰预计得到的农业补贴高达157亿欧元(1999年可比价)。
2花卉蔬菜园艺业
近年来,荷兰的花卉蔬菜园艺业发展迅速。
其中,温室大棚生产扮演了重要角色。
2002年,温室大棚生产了价值118亿欧元的蔬菜,213亿欧元的切花,129亿欧元的盆栽植物。
通过建造温室大棚,农业实现了全天候、高度机械化、计算机管理生产,大大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
同时,温室大棚生产使种植业实现了农产品的优质、高产、稳产。
以三种主要蔬菜为例,西红柿每平方米的最高单产为60~65公斤、黄瓜为75~90公斤,甜椒为28~32公斤。
农业高产需要高投入。
在荷兰建造1公顷现代化温室大棚所需投资为约100万欧元。
目前,荷兰拥有超过1万公顷的现代化温室大棚。
2001年,荷兰花卉蔬菜园艺业出口达152亿欧元,占出口总额的6%,大大超过畜禽产品的出口。
3畜禽养殖业
据2002年统计,荷兰共饲养150万头奶牛,110万头肉牛,140万只羊,690万头猪,3889万只蛋鸡,5466万肉鸡。
除羊、小肉牛和肉鸡外,其它动物的饲养量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按照欧洲共同农业政策,分配给荷兰产奶总配额为110亿公斤/年。
近年来,畜禽养殖业连遭重大挫折。
自1997年以来,疯牛病例时有发生,至今未能根除。
2003年,荷兰爆发了禽流感,造成了2500万只禽类动物
死亡,估计经济损失在2亿欧元以上。
2001年,荷兰畜禽产品的出口值为112亿欧元。
4大田种植业
荷兰大田种植业在农业生产中居次要地位,其产值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例不大,并呈下降趋势。
2001年大田种植面积为798万公顷。
大田主要作物为饲料玉米、马铃薯、小麦、甜菜、大麦、花卉球茎。
5农业旅游业
荷兰有2000多家农业企业提供农业旅游服务项目。
农业相关领域为旅游行业提供了2万个工作机会,为塑造荷兰为休闲胜地的形象做出了贡献。
6农业协会
荷兰有两大类法定产业组织,即行业协会和商品协会。
行业协会是横向组织,包括产业链中生产相同或类似产品的所有公司。
而商品协会是纵向组织,包括特定产业链中的所有公司,从原材料供应商到最终产品零售商。
最重要的农业协会是荷兰农业和园艺业组织联盟。
其内部由不同的委员会处理一般事务,如国际事务、土地利用、大田种植、露地园艺业、温室园艺业、畜牧业等。
重要的商品协会有荷兰畜牧、肉类及蛋类产品协会;混合饲料生产商协会;种子贸易协会;奶业组织;奶业联合同盟等,它们分别代表某一特定产业链的生产商和贸易商的利益。
7农业合作社
农业合作社是荷兰农业发展的一个亮点。
合作社成立的初衷是通过集中购买原材料、拍卖农产品来保护农户利益,即获得市场权利、增加经济规模。
近年来,为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合作社之间的合并时有发生,规模不断扩大。
如,荷兰最大的两家奶业合作社就占了全国牛奶加工的47%。
目前,荷兰有信贷、购买、生产加工、零售合作社约510家。
随着欧盟一体化进程,荷兰农业合作社也加入了国际化,开始向欧盟其它国家拓展。
8农业科研、教育
农业科研和教育由荷兰农业部集中管理。
2001年农业部向农业科研和教育系统投入的公共资金约为67亿欧元。
农业基础研究主要由瓦赫宁根大学和研究中心及乌特勒支大学兽医学院担当。
其中,瓦赫宁根大学和研究中心是荷兰农业科研的中坚力量。
大型农业合作社(企业)也是农业基础研究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
荷兰的农业推广工作已迈步实现了私有化。
在保留部分政府拨款(逐年递减)的同时,原有的农业推广站必须在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取得收入、维持运转。
荷兰的农业教育包括从高学历大学到初等教育。
由瓦赫宁根大学和研究中心及乌特勒支大学兽医学院提供高学历大学教育;农业职业学院提供高等职业教育;初级职业学院提供中级和初级农业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