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胶南市隐珠街道办事处中学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221.00 KB
- 文档页数:5
物态变化练习题及答案(经典)有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把0℃的冰放进0℃的水中,若它们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则: ( )A 、冰会增多,水减少B 、冰会减少,水增多C 、冰多则水就会凝固;水多则冰就会熔化D 、冰和水的多少跟原来的相同2、在下面列举的现象中,不是升华现象的是( )A 、碘加热时变为蒸气。
B .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
C 、萘制的卫生球日久变小。
D .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3、在夏天开着空调的公交汽车和寒冷的冬天的公交汽车车窗上都会出现水珠,水珠是在车窗的( )A.夏天在外表面,冬天在内表面B.夏天在内表面,冬天在外表面C.都在内表面D.都在外表面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霜在形成的过程中要吸热B. 冰必须先熔化成水,才能变成水蒸气C.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要放热D. 樟脑丸在逐渐变小的过程中要吸热5、炎热的夏天,以下可以有效降低室内温度的方法是( )A 、打开正在工作地电冰箱的门B 、打开风扇,并且调到转速最大的档位。
B 、关闭房门 D 、在地面上适当地洒些水。
6.用铁锅能熔化锡,而不能用锡锅熔化铁,这是因为( )A 、铁的密度比锡小B 、铁比锡硬C 、铁传热比锡快D 、铁的熔点比锡高7、牙科医生在给病人检查时要用到一个小的平面镜,在放入病人口腔之前总是先放到酒精灯上烤一烤,再进入病人口中,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 、为了卫生,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一下,能杀菌B 为了让病人不感到太凉,放在火焰上升温C 纯属职业习惯,不烤也行D 为了防止口中水蒸气在平面镜上液化,影响看病8、如图2所示,甲试管装水,乙试管装酒精,同时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对大烧杯加热使里面的水沸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试管内的水和乙试管内的酒精都沸腾B 、甲试管内的水和乙试管内的酒精都不沸腾C 、甲试管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酒精不沸腾D 、甲试管内的水不沸腾,乙试管内的酒精沸腾9、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50℃,若没有甩过,又用它依次去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它们的实际体温为36.90℃和38.60℃,那么两次测温后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36.90℃和38.60℃B.37.50℃和38.60℃C.36.90℃和37.50℃D.37.50℃和37.50℃10. 如图所示的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海波在CD 段是固态B. 海波的熔点是48℃C. 海波在BC 段不吸收热量D. 海波熔化经历了12 min11、下面有几个常见的物理现象,各属什么物态变化:(1)湖面结冰: ;(2)烧水时看到“白气”: ;(3)自来水管“出汗”: ;(4)严冬玻璃窗上结有“冰花”: ;(5)冰箱中取出冰棒冒“白气” ;(6)放在衣箱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就消失了,这是_______现象。
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1)图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________段(用图中字母表示),此过程中海波________热(选填“吸”或“放”).(2)图中,海波在D点是________态,在G点是________态(均选填“固”或“液”). (3)为了探究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80 g的冰和萘,用________的酒精灯加热(选填“相同”或“不同”),测出它们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如表.由此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的(选填“相同”或“不同”).【答案】BC 吸液固相同不同【解析】(1)图中BC段表示温度不变,即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 (2)由图象可知,AB段表示海波还没有熔化处于固态,BC段是海波的熔化过程,CD段表示海波已经熔化完毕,故D点处于液态,EF段表示凝固过程,在F点已经凝固完毕,故G点处于固态. (3)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了80g的冰和萘,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保证吸收相同的热量,根据图表示物质熔化的时间可以看出: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成液体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点睛: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相同质量的冰和萘完全熔化所需的时间不同,而加热装置相同,这就说明了两者完全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可据此进行分析.2.在实验探究“汽化、液化中的吸放热”时,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给左边试管中的水加热,把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引导到右边试管内的冷水中:物质水银酒精甲苯荼熔点/℃﹣39﹣117﹣95﹣80.5沸点/℃35778111218(1)上表中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在该实验中温度计的感温泡里不能选____做测温物质。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____;(2)实验中将左侧试管中的水加热至沸腾时,可以观察到左管中温度计示数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试管中水的内能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右侧试管中能说明水蒸气液化的现象是____,能说明液化放热的现象是___。【答案】酒精相平不变增大右侧试管中水面升高右侧试管中温度计示数升高【解析】【分析】【详解】(1)[1]由表格可知,酒精的沸点78℃小于水的沸点,所以不能选酒精做测温物质。[2]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
11~12初二物理(01)物态变化2011.9二、知识要点1.温度及其测量(1)温度是表示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 温标:用来量度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温度的数值表示法〕。
温标规定了测温物质及测温属性、参考点(零点)和温度的基本单位(测温属性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常见的温标有:摄氏温标、热力学温标、华氏温标和国际实用温标。
摄氏温标(百分温标)、摄氏温度t、摄氏度℃:把大气压为1.01×105Pa时_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度,_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份称为1摄氏度,用℃表示。
* 大气压(强)及其单位、标准大气压p0热力学温标(开氏温标、绝对温标)、热力学温度T、开尔文K。
* 华氏温标、华氏温度t F、华氏度℉(2)温度计是测量________的仪器。
〔温度通常是利用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常用的温度计——液体温度计。
1)原理: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利用了物体随温度变化的哪一特性?〕2)构造:玻璃泡、玻璃管、工作物质。
〔各部分构造上的特点及原因?〕3)使用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体温计(医用温度计):1)构造(与常用温度计的区别及原因:2)用法:使用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其他温度计。
(伽利略温度计、双金属片温度计、辐射温度计)2.物质、物态和物态变化* 物质:不依赖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 物质的两种基本形态:__________和_________。
* 物质结构:物体* 物态(“分子聚集态”):按属性划分的实物存在的基本形态。
八年级物理测试题物态变化及答案学物理中的知识是千变万化的,学生要练习八年级物理测试题才能更好掌握知识点。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八年级物理测试题物态变化,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八年级物理测试题物态变化一、填空题1、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测量物体温度的工具叫_____________。
2、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中是把_____________的温度定为0℃,把_____________的温度定为100℃。
4、0℃的水与0℃的冰相比较,水的温度_____________冰的温度。
5、一般家中都备有体温计,如图所示。
它的测量范围是______至_______,最小分度为_______℃。
这只体温计显示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
6、由于体温计的特殊结构,所以测体温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水银回到玻璃泡中;测体温时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人体读数。
7、通常情况下,物质存在的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平时我们见到的铁是_____________态,酒精是_____________态,氧是_____________态。
8、晶体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___热量,温度__________。
同一种晶体,它的凝固点和__________相同。
给冰水混合物缓缓加热,当冰未完全熔化之前,水的温度_________0℃(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
9、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_____________,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__。
10、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符号是_______;它和其他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h=_________m in=_________s=_________ms=______μs3、实验室常用测量时间的工具有________、钟表、日晷、沙漏等。
4、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测量误差;误差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绝对避免。
通常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测量工具,__________测量方法,选用____________的测量工具,多次测量取____________等方法减小测量误差。
三、展示交流1、认识时间的基本单位和常用单位。
2、认识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钟表、秒表、停表等。
3、测量一下你身体上的钟表——脉搏,平均1分钟脉搏跳动次。
1、停表的使用例:右图所示是机械停表的实物照片。
(1)说说如何按动停表按钮正确操作使用停表。
(2)停表大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是,分度值是;小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是,分度值是。
(3)停表所表示的时间是2、误差1、_______和__________之间的差异,称为误差。
2、误差只能_______,不能消除。
3、选用测量精度高的工具,改进测量方法,____________能减小误差。
例: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1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度高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练习:小明测量课本长度,得到如下四个数据:2.67cm,12.66cm,12.68cm,12.99cm。
那么课本的长度的测量值为__________cm。
四、当堂达标、1、下列过程中,经历时间差不多为1s的是()A、人的眼睛眨一下的时间B、人呼吸一次的时间C、人打一次哈欠的时间D、人的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2、某同学用停表测时间,计时开始后15s按了下按钮,又经过10s后又按了一下按钮,则这时停表的示数是()A、15sB、10sC、25sD、0s3、在下列空格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1)一节课的时间是2700______;(2)人步行100m所用的时间约为1.5_____;(3)唱一支歌的时间约为3______;(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______;4、小明脉搏跳动次数为68次/min,在一次长跑比赛中,小明用自己的脉搏为同班的王华计时,测出跑一圈脉搏跳40次,则王华跑一圈所用时间大约是。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编者按:查字典物理网小编为大家搜集发布了初二物理试题: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协助。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热学基本概念1、完成以下表格,写出物态变化的称号和吸热、放热状况。
2、、温度是表示物体的 ;常用的温度计是应用性质制成的。
在摄氏温度里,把的温度规则为0度,把的温度规则为100度。
3、晶体在熔化时有固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晶体的,等都是晶体。
晶体熔化的条件晶体熔化的特点。
4、汽化的两种方式5、叫做沸点,沸点与有关。
沸腾的条件。
沸腾的特点。
6、影响蒸发快慢的要素有:、和。
7、液化的两种方式针对训练1、如图1所示:温度计的量程是____,示数是____,读作_____。
2、如图2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做法能否正确,如有错误请加以指正:3、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是37.8℃,未经甩过,又先后用它去测量乙和丙的体温。
假定乙、丙的实践体温区分是36.8 ℃和38.6 ℃,那么在测量时两次读数区分是A.36.8℃和38.6℃B.37.8 ℃和38.6℃C.37.8℃和37.8℃D.36.8℃和37.8℃4、以下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并指出是放热还是吸热:⑴ 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⑵ 夏天湿衣服晾干。
;⑶ 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
;⑷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
;⑸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⑹ 吃冰棒解热。
5、如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在熔化前后对它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可知:甲是_____,乙是_____。
(填晶体或非晶体)6、图3、图4是甲、乙两物体的熔化图象。
(1)从图中可知___ __是晶体(2) 该晶体的熔点为____℃。
(3)在熔化进程中,晶体继续,(选填吸收、或降低),热量且温度__ _____。
(选填降低、降低或不变)7、以下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A用瓶子装酒精时要加盖 B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放入冰箱冷藏室内C.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朝阳处D.夏天,人们运用电风扇扇风8、假定一物体放出热量,那么它的温度将A.一定降低.B.一定不变.C.能够不变.D.能够降低.9.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液化石油就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第四章物态变化测试题一、选择题(2分/题,共36分)1.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的是()A.熔化B.液化C.凝华D.凝固2.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②夏天,自来水管“出汗”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④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沈括纪念馆要浇铸沈括纪念铜像.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升华,后凝华B.先凝华,后升华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4.根据物质的物理特征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下列分类中合理的是()A.铁、冰、玻璃是晶体B.蜡、食盐、水银是非晶体C.铅笔芯、橡胶、铁是导体D.塑料、干木柴、陶瓷是绝缘体5.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会“冒汗”B.在有风的夏天,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到“冷”C.冬天,戴眼睛的人刚从室内走到室外时,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D.冬天的早晨,屋顶上常常会有一层霜6.右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标准大气压),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A.水温度计B.水银温度计C.酒精温度计D.乙醚温度计7 .如图1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李红同学根据该图像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帮她找出来()A.海波是晶体B.海波的熔点约为48℃C.海波在整个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D.海波在第3分钟时是固态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在熔化和液态金属凝固的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C.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D.任何情况下冰的温度一定低于0℃9.把温度为-8℃的冰块投入密闭隔热盛有0℃水的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关于容器中冰的说法正确的是()A.冰的质量减少了B.冰的质量没变化C.冰的质量增大了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10.冬天的一场大雪,给交通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使雪很快熔化,常常看见洒水车在路面上洒盐水,这是因为:()A.盐水从雪中吸热B.盐水使雪的熔点降低C.盐水使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 D.盐水起化学作用11.下列各现象中,最能说明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就越快的是()A.同样多的酒精和水,在相同条件下酒精干得快B.同样多的热酒精,装在碟子里的比装在职瓶子里的干得快C.把粮食摊放在阳光下比堆放在仓库里容易干D.同样多的热酒精和冷酒精,装在两个相同的碟子里,热酒精干得快12.工业上常用“分馏法”把石油中的汽油、煤油、柴油等矿物质提炼出来,具体方法是给石油加热让其温度逐渐升高,在不同温度下得到各种油的蒸气,再让其分别冷却,得到各种油的液体。
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置中存在的明显错误是_______;(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上升变大且杯口有大量的“白气”形成,表明水在沸腾。
杯内气泡中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选填“空气”或“水蒸气”),杯口的“白气”是_______(选填“液态”或“气态”);(3)如图所示,是小明实验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出的水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
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水面上的气压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
仔细观察图像还发现:加热5min后到水沸腾前,水的温度升高得慢一些,水温升得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答案】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水蒸气液态 99 小于水与空气的温差大,散热快【解析】【分析】【详解】(1)[1]由实验装置图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2)[2]杯内气泡中的气体主要是水蒸气,虽然水中溶解了一些其它气体,但在水沸腾时,这些气体基本上都逸出了。
[3]杯口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所以是液态。
(3)[4][5]由实验图象知,水的沸点是99℃,则此时水面上的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6]开始加热时,水与空气温度相近,水吸热的热量向外散失少,而随着水的温度升高,与空气温度相差越大,则向外散失的热量就越多,那么水升温会变慢,即是水与空气的温差越大,散热越快。
2.图甲是小强在标准大气压下用 50g 冰做“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
[c 水=4.2×103J/(kg·℃)](1)实验中,冰熔化的时间为___________min。
(2)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冰在熔化过程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J。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检测题(包含答案)《物态变化》检测题一、单选题1.仲春的江南偶尔也会下雪,原因是由于暖湿气流上升,遇到云中的小冰晶,水蒸气在小冰晶表面直接变成固态,使小冰晶越来越大,如果地面温度低于或接近0℃,下落时就会形成降雪.水蒸气在小冰晶表面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 B.凝固 C.凝华D.先液化再凝固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初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l.0 m/sB.将一只苹果举过头顶做功约为l0 J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的温度约为60℃D.教室里40 W日光灯正常发光通过灯管的电流约为1 A3.下列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是()A.液化B.熔化C.凝华D.凝固4.有关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大的物体放出热量B.冬天,教室窗玻璃上的小水珠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C.物体内能减少,温度不一定降低D.夏天会看到打开包装纸的雪糕周围冒“白气”,这是雪糕中的冰先升华为水蒸气后再液化形成的5.夏天,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周围会出现“白气”,“白气”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升华C.凝华D.液化6.下列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流出烛“泪”是液化现象B.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猪肉解冻,一会儿小明发现肉上起了一些白霜,这是凝华现象C.加油站要求“禁打手机”“熄火加油”,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发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升华D.刚买的冰棒周围还冒着“白烟”,这“白烟”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液化现象的是1 / 5A.烧开水时壶嘴冒的“白气”B.自来水管上出“汗”C.清晨,草木上挂着露珠D.湿衣服晒干8.小曦用高压锅帮妈妈煲鸡汤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高压锅煲汤更快是因为液面上方的压强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B.鸡汤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C.煲鸡汤过程中,限压阀转动,此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相似D.限压阀口“烟雾缭绕”,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9.下列物态变化与其吸热、放热的关系正确的是A.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要放热B.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要放热C.冬天,人们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要吸热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升华,要吸热10.海波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
用心 爱心 专心 1《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姓名_________ 成绩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1、比较酒精、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不能用来测________(选填高/低)温物体,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银温度计不能用来测________(选填高/低)温物体,这是因为水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态酒精凝固-︒︒-︒︒1177839357C C C C ,沸点是,水银凝固点是,沸点是)。
2、如图1所示,三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应该是(a )______(b)_______(c)________.3、环戊烷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而且环保,一种新型环保电冰箱就是利用环戊烷代替氟里昂进行工作的.如图2所示,环戊烷在管子里流动,当它流经冷冻室时就会发生___________ (液化/汽化)现象,并 ________ (吸收/放出)热量.4、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的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而看不清物体,即使不擦镜片,过一段时间镜片上的小水珠也不见了.这一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先是____________,后是___________.5、去年冬季,无锡市大雾天气比往年频繁,而霜却比往年少见。
从物态变化分析,“雾”的形成属于__________现象,“霜”的形成属于__________现象;“霜比往年少见”说明我市去年冬季平均气温比往年_________(高/低)。
6、北方冬天的地窖放几桶水,可以利用水_____ __时要____________,使地窖内的温度不会降的过低而冻坏地窖内存放的菜。
7、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你知道吗?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如手拿刚出笼的馒头时,若先在手上沾些冷水,就不会感到很烫,这是由于 _____________ 的缘故.8、据报道,国外有人利用水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设计了一种“真空洗衣机”。
它不需要洗衣粉就能使常温的水产生大量的气泡,从而达到洗涤的效果。
你认为这则报道真实吗?_________ 你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现象 物态变化 示例烧开水时冒出“白气”的形成过程 液化 1 凝固2 放在箱子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10、沈括纪念馆要浇铸沈括纪念铜像.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先是___________后是___________。
11、寒冷的冬天,公园里冰雕作品的质量会一天天减少,这是___________现象。
12、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透明的、沸点为13.01℃的液体氯乙烷,把准备施图1图2用心 爱心 专心 2 图4 行手术的地方“冻结”起来,这是医生利用液体氯乙烷________时需要_______热的原理。
13、海波被加热熔化的过程中,温度将________;物体在凝固过程中,都要________热量,而非晶体在凝固时,温度将_______。
14、铝的熔点是660℃,那么660℃的铝在熔化过程中处于______________状态。
15、在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条件下,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可知: ⑴这三种物质中,_______________可能是同种物质;⑵_______的质量一定比__________的质量大。
16、如图3甲是测量冰的温度,其中正确的图是__________,此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冰的温度是_________℃.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7、夏天的早晨,无锡地区自来水龙头流出水的温度最接近于( ) A 、0℃ B 、15℃ C 、25℃ D 、40℃18、如图4所示,水在壶中被加热,又从凉铁板上掉下的水是蒸馏水在获得蒸馏水的过程中,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A 、先升华,后凝华B 、先汽化,后液化C 、先液化,后汽化D 、先汽化,后凝固19、小刚同学所描述的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B 、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冰糕冒“白气”C 、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格外冷D 、冬天的早晨,窗玻璃外面会出现冰花20、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 、水的沸点低于或者高于100℃B 、—10℃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冰块会熔化C 、在敞开的锅中烧水,使水沸腾,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也不会升高D 、物体吸热,温度保持不变21、在文艺演出时,常常要制造出弥漫的白雾,演员在其中若隐若现,增添如神话般的效果.这种白雾实际上是 ( )A 、向舞台喷射的真实烟雾B 、干冰升华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C 、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而成D 、利用干冰升华放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吸热液化而成22、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3A、给冰加热,冰的温度一定升高B、把5℃的水放人O℃的房间,水将会结冰C、放入冰箱冷冻室的罐装饮料易爆裂,是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缘故D、冰棒表面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小冰晶23、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24、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
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25、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A、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B、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C、结束游泳上岸后身上会感到有点冷D、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26、若用刚测过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计插入沸水中测水温,则温度计的液柱是()A、上升B、下降C、先上升后下降D、先下降后上升27、为了使积雪很快熔化,常在积雪上喷洒盐水,这是因为()A、盐水使冰雪的熔点降低B、盐水使冰雪的熔点升高C、盐水使冰雪的温度升高到00C而熔化D、洒上盐水后,使冰雪变成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0C而使冰雪熔化28、物体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温度()A、一定升高B、一定降低C、一定不变D、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29、用一把钢制的直尺在20℃时测得一根铜棒长度为L,如果在0℃时用这把钢尺测量该铜棒的长度为()A、等于LB、大于LC、小于LD、无法判定30、当某种液体的温度达到它的沸点时,有关该液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定在蒸发B、一定在沸腾C、可能在沸腾D、蒸发和沸腾可能同时进行31、有一支温度计,刻度是均匀的,但不准确。
校正时发现:当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4℃,而插入100℃的沸水中时,其示数为96℃。
那么,若用该温度计测得教室里的温度为22.4℃,则教室里的真实温度是()A、18.4℃B、20℃C、26.4℃D、16.9℃32、使装水的试管B浸在烧杯A的水中,下面用酒精灯加热,则 ( )A.烧杯A中的水不能沸腾,试管B中水能沸腾B.烧杯A中的水能沸腾,试管B中水不能沸腾C.烧杯A与试管B中的水都不能沸腾用心爱心专心 3用心 爱心 专心 4D .烧杯A 与试管B 中的水一起沸腾三、简答题:(33题4分,34题4分,35题4分,36题5分,共17分)33、为了确定方向,可以把手臂浸入水中,然后向上举起,手臂的哪一面感到凉,风就是从哪一面吹来的。
⑴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对上述现象进行简单解释。
⑵举出一个与上述现象相同原理的实际例子。
34、如图5所示是小华同学组装的“人造雪”装置.所用的器材有铁架台(底座、铁圈、铁夹、横杆)、锥形瓶、酒精灯、棉线、碘粉等.(1)器材组装过程中,铁圈的位置是根据____________高度固定的.(选填“酒精灯”、“酒精灯及其火焰”、“锥形瓶”或“铁架台”)(2)实验中观察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中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为了探究热水瓶盛水量与保温效果之间的关系,某实验小组用规格和保温性能完全相同的热水瓶(容积均为2升),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实验。
他们在7个热水瓶中装入不同水量但初温相同的热水,经过相同时间,测量各个热水瓶中的水温,并根据所得数据经计算绘出图6所示的图像。
(1)该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是盛水量、初温和_______________。
(2)由图像可知,本次实验中保温瓶的盛水量为_____________升时,保温效果最好。
36、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
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
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
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7所示。
(1)图8是 (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图9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
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
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
(3)如果让你自己实验探究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你在实验中会想到注意哪些图5图6问题呢?请你至少写出一条注意事项。
用心爱心专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