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装置统计
- 格式:xlsx
- 大小:12.39 KB
- 文档页数:2
聚乙烯生产技术及其发展应用烟台大学毕业论文聚乙烯生产技术及其发展应用Polyethylene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itsapplication development申请学位:理学学士院系:化学化工学院专业:应用化学姓名:韩乐乐学号:201169503306指导老师:翁永根老师二零一五年X月X日烟台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聚乙烯生产技术及其发展应用姓名:韩乐乐导师:翁永根二零一五年X月X日烟台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摘要塑料作为我国四大建材之一被我们广泛使用在生活中。
其中,发展最久的聚乙烯凭借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及耐腐蚀性等优势成为最主要的聚烯烃塑料品种,并且最主要的用于生产薄膜、中空制品及纤维等方面。
聚乙烯按照生产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高压法、中压法及低压法。
三种方法各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这在工业上是很普遍存在的。
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聚乙烯主要有三种,分别是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以及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另外也有其他的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一些聚乙烯,如交联聚乙烯。
聚乙烯虽然有着较久远的发展历史,但是并不代表它的发展已经停滞,相反,基于中国市场对于聚乙烯的需求,聚乙烯依旧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聚乙烯PE;低密度;生产;工艺;应用ABSTRACTPlastic as one of China's four major building materials widely used by us in life. Among them, the development of polyethylene to their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processing properties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become the main polyolefin plastic varieties, and the main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thin film and fiber, hollow products, etc. Polyethylene (P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production methods can be divided into high pressure, medium pressure and low pressure method. Three methods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is is coexist in industry. In addition, the most widely used main polyethylene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and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three, but there are also other good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polyethylene, such as crosslinking polyethylene. Although polyethylene has a long history, but do not represent its growth has stalled, on the contrary, based on the Chinese market demand for polyethylene, polyethylene still have very big development space.KEY WORDS:Polyethylene; Density; Production; Process; application目录一、概述1、什么是聚乙烯2、聚乙烯的发展背景3、聚乙烯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二、聚乙烯的生产加工1、聚乙烯的种类1.1高密度聚乙烯1.2低密度聚乙烯1.3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4中密度聚乙烯1.5交联聚乙烯1.6高分子量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1.7极低密度聚乙烯2、聚乙烯的合成方法2.1高压法2.2中压法2.3低压法3、国内外聚乙烯生产技术3.1 BP公司的Innovene气相法3.2利安德巴塞尔的Spherilene工艺及Lupotech G工艺3.3三井化学公司的Evolue工艺3.4陶氏化学公司的Dowlex工艺3.5诺瓦化学公司的Sclairtech工艺3.6 DSM Compact工艺3.7菲利普斯浆液法3.8北欧化工公司的Borstar工艺3.9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的釜式浆液法4、聚乙烯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4.1聚乙烯生产设备4.2聚乙烯生产中的相关催化剂5、聚乙烯在日常生活加工中的应用5.1聚乙烯在薄膜加工中的应用5.2聚乙烯在中空制品加工与应用5.3聚乙烯在管材板及建材加工的的应用5.4聚乙烯在纤维制品加工中的应用三、未来聚乙烯的发展方向及前景分析1、聚乙烯未来可发展领域2、聚乙烯的前景分析一、概述1.聚乙烯的什么聚乙烯,英文名称为polyethylene,因此也常简称其为PE ,是一种由乙烯经过聚合反应制得的热塑性树脂。
HDPE装置干燥机出料含结片的原因分析与对策赵国庆;康薇薇【摘要】A lot of problems were caused by the discharge of Lanzhou Petrochemical HDPE device roller rotary dryer containing sheeting. The sheeting appearance in six months from October 2007 was statisticed The reasons of discharge containing sheeting was analyzed, related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to reduce sheeting in the specific operation, as well asthe elimination methods of sheeting effects on extruding -prilling section.%兰州石化HDPE装置滚筒回转式干燥机出料含有结片的情况给生产带来了很多问题,本文统计了从2007年10月起六个月内结片的出现情况;分析了出料含有结片的原因,提出了具体操作中减少结片的相关措施以及消除结片对挤压造粒工段影响的方法。
【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2(040)013【总页数】3页(P169-171)【关键词】干燥机;结片;分析与对策【作者】赵国庆;康薇薇【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聚烯烃联合车间,甘肃兰州‘730060;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聚烯烃联合车间,甘肃兰州‘730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65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高密度聚乙烯装置采用日本三井油化淤浆法乙烯聚合工艺。
在生产过程中,HDPE装置的滚筒回转式干燥机基本是长周期运行,在后系统中的挤压造粒工段,频繁发生粉料计量秤计量盘的栅格被结片堵住引起挤压机停车的现象。
高压聚乙烯一、概述(一)装置的地位与作用二十万吨/年高压聚乙烯管式法装置是燕化66万吨/年乙烯改扩建工程的下游配套主体装置。
乙烯装置改扩建后增产的乙烯将大部分由本装置消耗,每年消耗乙烯约21万吨,设计年产LDPE/EVA产品20万吨。
本管式高压聚乙烯装置无论从技术水平还是从生产规模比较,在国内都是一流的,于2001年12月建成投产,已为燕化公司创造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装置的技术来源本装置引进美国EXXONMOBIL化学公司的管式法聚乙烯生产工艺,由日本三井造船株式会社作基础设计和超高压部分的详细设计,中石化SEI作详细设计,包装好储运等配套工程部分由燕化设计院进行详细设计,装置2001年11月建成,12月7日一次投料试车成功。
本装置的生产规模为20万吨/年,设计年操作时间为8000小时,引进牌号18个,可生产均聚物(包括中密度产品和高透明膜料)和10%以下的EVA共聚物。
(三)装置的主要构成本装置主要由压缩、聚合、高低压分离、造粒、掺混和风送、贮存、包装几个部分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单元(四)装置概况一览表二、工艺路线(一)原料来源乙烯由化工一厂裂解车间提供,管道输送压力:3.2MpaG 温度:30℃(二)聚合工艺路线简述从乙烯装置来的聚合级乙烯进入界区后,一次压缩机将其压缩至30MPaG,冷却后,这部分乙烯分成两部分:一股进入二次压缩机的吸入口,另一个作为低压冷却物料注入反应器高压减压阀后的乙烯/聚乙烯的混合物中。
循环乙烯、一次压缩机送来的新鲜乙烯、调节剂混合进入二次压缩机的吸入口,然后被压缩至约300MPaG左右。
反应器的压力取决于聚合物的牌号,二次压缩机出来的其他进入反应器的不同入口,正面进料被预热到180℃左右,而侧线进料则被冷却到15℃。
有机过氧化物的混合物在反应器上分五点注入,引发聚合反应,根据产品牌号和不同的注入点,过氧化物混合物的组成也不同,产品产量一般为22~28t/h。
我国聚烯烃生产的现状研究摘要:本文概述了目前我国聚烯烃工业生产的市场需求现状,以及我国现代煤化发展的政策转变,我国煤制烯烃工艺技术的发展情况。
阐述了我国聚烯烃生产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聚烯烃;生产;现状;研究一、我国聚烯烃生产的市场需求我国市场对聚烯烃需求稳步增长,但高端产品进口依存度依然很高。
东北亚是聚乙烯、聚丙烯主要消费地区,我国聚乙烯、聚丙烯进口量均居世界第。
聚乙烯和聚丙烯消费量与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状况高度相关,2020年,东北亚、北美、西欧的聚乙烯消费量分别占全球总消费量的39%、15%、 11%;聚丙烯消费量分别占全球总消费量的46%、10%、 11%。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聚乙烯、聚丙烯进口国,2020 年我国聚乙烯进口量为1914.7万吨,占全球各国聚乙烯进口总量的近三分之一;聚丙烯进口量占各国进口总量的近四分之一。
我国聚烯烃消费增速放缓,进口依存度呈高位下降趋势。
随着我国第一产业平稳增长,第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对聚乙烯、聚丙烯的消费需求迅速增长。
2010-2021 年,我国聚乙烯表观消费量从1753万吨增长至3573万吨,年复合增长率6.69%;我国聚丙烯表观消费量从1393万吨增长至3268万吨,年复合增长率8.06%。
我国聚乙烯和聚丙烯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供需缺口,聚乙烯进口依存度长期维持在40%以上,聚丙烯进口依存度也曾长期处于20%-40%。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增速放缓,聚乙烯、聚丙烯表观消费量下滑,叠加国内聚烯烃产能快速扩张,我国聚烯烃进口依存度呈下降趋势。
2021年,我国聚乙烯进口量为1459万吨,同比下降21.3%,进口依存度降低7pct至41%;我国聚丙烯进口量为 480万吨,同比下降26.79%,进口依存度降低5pct至15%。
我国聚烯烃进口结构稳定,高端聚烯烃产品进口依存度高。
2010-2021年,我国聚烯烃进口结构整体保持稳定。
进口LLDPE、LDPE、HDPE分别占比30%、20%、50%左右,进口PP-B、PP-H分别占比70%、30%左右,PP-R 进口量较少。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产品晶点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简称LLDPE)在大检修开工后,首次生产薄膜料EGF-35B,产品按照标准要求的各项指标经检验分析合格后出厂,出厂的前几批次产品,陆续接到客户反馈,薄膜制品有晶点,影响使用。
本文从生产情况、薄膜晶点情况、薄膜晶点分析、添加剂配方及加工温度等各方面查找原因并分析,得出结论以指导后续生产。
关键词: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晶点;交联高分子;温度1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树脂EGF-35B 生产情况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简称LLDPE)采用中国石化科技开发公司提供的GPE 气相法聚乙烯技术,生产能力30万吨/年。
以乙烯为原料,丁烯-1 或己烯-1 为共聚单体,可生产密度916~965 kg/m3 的全密度聚乙烯树脂。
产品覆盖薄膜、中空吹塑、注塑、单丝、管材及电缆等应用范围。
LLDPE装置大修开车后,开车初期的料均进入D-8007作为副牌料,12月27日凌晨4:30开始切仓至D-8002作为正品料,期间挤压机停车后的开车料均进入D-8007作为副牌料至采样检查外观合格后切至正品料仓。
每批产品均按正常流程掺混、采样做产品质量分析,据分析结果质量判定为优等品。
产品销售出厂后,陆续接到5家客户反馈EGF-35B晶点的问题,涉及批次WELL0C28A1-504、WELL0C30D1- 507、WELL0C30E2-508、WELL0C31B2-510和WELL1101C1-001共五个批次产品。
2 EGF-35B 薄膜晶点情况对南阳客户和武汉客户试生产的 EGF-35B 薄膜进行晶点分析,结果见表 1。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WELL0C28A1-504 和WELL0C31B2-509 批次产品中尺寸小于0.4mm 的晶点数目明显比合格产品偏多,严重影响产品外观和使用效果。
表 1 EGF-35B 晶点统计结果随着生产平稳运行,EGF-35B 晶点问题有所改善。
我国聚丙烯技术及市场发展分析报告作者: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赵文明摘要:综述国内聚丙烯装置技术发展情况,对国内主要聚丙烯生产工艺的优势和缺点进行评述,简述了国内聚丙烯市场形势,并就我国聚丙烯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参考建议。
关键词:聚丙烯,技术水平,市场调查,述评聚丙烯(Polypropylene,PP)是五大通用合成树脂之一,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合成树脂。
聚丙烯具有比重小、无毒、易加工、抗冲击强度高、抗挠曲性及电绝缘性好等优点,可采用注塑、挤塑、吹膜、涂覆、喷丝、改性等多种加工手段生产各种工业和民用塑料制品,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汽车、建材、医疗、包装等领域。
1 装置、工艺技术和催化剂1.1 生产工艺截至2008年底,我国聚丙烯生产企业已超过80家,生产装置100余套,总生产能力780万t/a左右,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聚丙烯生产国。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上形成了溶剂法、液相本体—气相法、间歇式液相本体法、气相法等多种生产工艺并举,大、中、小型生产规模共存的生产格局。
其中,连续法装置46套,生产能力为636万t/a,占国内总生产能力的81.6%左右;此外,我国还存在大量间歇法小本体聚丙烯装置,单套年产量不足万吨,至多十几万吨,而合计能力超过100万t/a.约占国内总生产能力的18.4%左右。
2008年国内聚丙烯装置技术情况汇总于表1。
20世纪70年代国内聚丙烯产业开始起步时,引进的技术为最早的溶剂法工艺。
目前,国内仅有辽阳石化1979年投产的一套4.35万t/a装置尚在运行,采用Amoco常规溶剂法工艺,可生产包括塑料级、纤维级和薄膜级三大类25种牌号的产品。
20世纪80年代引进的多为液相-气相本体法工艺,其中主要是三井油化公司液相本体-气相法工艺(Hypol工艺)和海蒙特公司液相本体-气相法工艺(现Basell公司Sphefipol工艺)。
这些采用引进液相本体-气相法工艺建设的生产装置相继建成投产,使得我国聚丙烯生产技术达到比较先进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