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手术的护理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94.85 KB
- 文档页数:1
肛周脓肿手术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护理常规】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消除害羞心理,女性患者检查时应由家属陪伴。
检查时保护患者隐私。
2)饮食护理:患者多需急症手术,术前至少4h禁食、水。
3)肠道准备:采用口服导泄或清洁灌肠等方法清洁肠道。
4)备皮:大腿上1/3前至脐部,后抵腰际。
2.术后护理:1)体位护理:术后应去枕平卧6h,待脉搏、血压平稳后给予半卧位。
2)饮食护理饮食清淡、富有营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忌辛辣饮食。
3)病情观察:观察患者意识、面色、生命体征的变化、有无尿潴留的发生,并做好记录,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4)切口护理:观察伤口敷料是否干燥清洁,如有渗液、渗血应记录其量和颜色,渗血较多时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5)专科护理:①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有便意时及时排便,可口服缓泻剂。
②保持肛周皮肤的清洁干燥。
③中药熏洗。
④挂线后护理:嘱患者每5~7d至门诊收紧药线,直到药线脱落。
⑤局部可涂抗生素软膏,以促进伤口愈合。
6)术后并发症护理:协助医生定期进行直肠检查,及时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肛门括约肌松弛者,术后3d指导其做提肛运动。
术后5~10d协助医生进行扩肛,每天1次,以防肛门狭窄。
7)疼痛护理:采取舒适卧位,分散患者注意力,必要时给予肌注止痛药物。
8)坐浴:每次排便后或换药前均温水坐浴,晾干。
9)基础护理:根据护理级别和患者的自理能力落实基础护理服务项目。
10)安全护理坐浴时注意保暖,防止患者跌倒,保证患者安全。
11)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心理需求,适时做好健康指导及心理护理,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健康教育】1.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和每日排便的卫生习惯,宜食质软、少渣、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多食新鲜蔬果;戒烟酒,忌食辛辣刺激、生冷食品。
保持大便通畅。
保持会阴部清洁,经常换洗内裤。
2.嘱患者生活要有规律,不可暴饮暴食、饮酒过度。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受凉劳累,注意保暖,保持心情愉快。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病人的护理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是直肠下段或肛管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及脓肿形成。
是最常见的脓肿。
一、病因常见:由肛窦炎、肛腺感染引起。
其他:继发于肛周的软组织感染、损伤、内痔、肛裂、药物注射等。
二、临床表现三、辅助检查四、治疗原则早期使用抗菌药物、局部理疗或热水坐浴,促使炎症消退。
为缓解病人排便时疼痛,可口服缓泻剂或液体石蜡以促进排便。
已形成脓肿——及时切开排脓。
五、护理问题1.疼痛与肛周脓肿及手术有关。
2.便秘与疼痛惧怕排便有关。
3.体温升高与全身感染有关。
六、护理措施七、健康教育1.局部清洁,常作肛门坐浴。
2.直肠肛管疾病应及时治疗,并耐心坚持治疗至治愈为止。
3.嘱病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患者,男,25岁。
一周前肛门周围持续性跳痛,皮肤红肿,并有局部压痛及波动感,诊断为肛门周围脓肿,行手术治疗,并应用抗生素,选择抗生素的方法,正确的是A.对革兰阴性菌有效的抗生素B.对厌氧菌有效的抗生素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的抗生素D.对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有效的抗生素,联合用药E.对绿脓杆菌有效的抗生素『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抗菌药物:全身应用革兰阴性菌敏感的抗菌药物控制感染;穿刺抽脓,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下列关于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多由肛腺和肛窦感染引起B.肛门周围脓肿最多见C.坐骨直肠间隙脓肿很少见D.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明显E.一旦脓肿形成应及时切开引流『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肛门周围脓肿最常见。
坐骨肛管间隙脓肿较常见,并不是少见。
答案选C。
肛门周围脓肿的常见症状是A.肛周持续性跳痛B.里急后重C.排便时肛门疼痛D.肛裂E.无痛性便血『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主要表现持续性跳痛,局部红肿、触痛,脓肿形成后有波动感;全身感染症状不明显。
患者,女,31岁。
肛管直肠手术后医嘱高锰酸钾坐浴。
下列坐浴方法错误的是A.坐浴盆用前应消毒B.感觉头晕不适立即停止坐浴C.水温35~40℃D.坐浴时间每次20~30分钟E.高锰酸钾溶液浓度为1:5000『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热水坐浴:1:5000高锰酸钾溶液3000ml坐浴,温度为43~46℃,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钟。
直肠肛管脓肿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评估和观察要点(1)病情评估:评估患者的脓肿情况,有无发热等症状;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既往病史以及全身有无合并症等;了解患者饮食、二便及睡眠情况。
安全评估:评估患者年龄、精神状况及自理能力。
(3)疾病认知: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评估患者及家属的配合程度。
(4)心理状况:了解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
2、护理要点(1)术前检查:◆常规检查:血、尿常规,生化全项,APTT+PT,HBsAg,HIV,HCV,梅毒抗体,心电图,胸部X光片。
◆专科检查:1)影像学检查:肛周B超。
2)外科检查:肛诊◆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前检查的目的、方法,积极协助其完成各项检查;告知患者静脉抽血前需要禁食水6小时以上;留取尿标本时,应取晨起、空腹、首次、中段尿液。
(2)术前准备:1)出现高热给予降温,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及镇痛药。
2)胃肠道:全麻手术需禁食、水6-8小时,防止全身麻醉所导致的吸入性肺炎、窒息等。
3)过敏试验:询问患者过敏史,遵医嘱做抗生素皮肤过敏试验,记录结果。
皮敏试验阳性者,应在病历、床头卡和患者一览表名牌上注明,并及时通知医生。
4)皮肤准备:一般不用剔除体毛,以免备皮时刺破脓肿。
5)个人卫生:沐浴、剪指(趾)甲,保持全身清洁,男性患者剃净胡须。
6)睡眠:创造良好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遵医嘱于术前晚给予口服镇静剂。
7)术前准备:嘱患者取下假牙、眼镜、角膜接触镜,将首饰及贵重物品交予家属妥善保存,入手术室前应排空二便。
手术前遵医嘱给予术前针,并将病历、术中用药等用物带入手术室;检查患者腕带的信息是否清楚、准确、齐全,以便术中进行患者身份识别。
8)床单位准备:备全麻床、输液架、血压表、听诊器。
9)心理护理:合理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介绍手术名称及简单过程、麻醉方式、术前准备的目的及内容、术前用药的作用,并向患者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需要的医疗处置;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解除顾虑,消除紧张情绪,增强信心,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直肠肛管周围肿胀部位及局部情况。
2、观察提问变化及排便疼痛情况。
二、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用热毛巾局部热敷,45℃左右的温水坐浴,每日 2 次可缓解局部症状。
(2)高温患者进行物理降温。
2、术后护理
(1)取合适体位,保持引流通畅,有引流管应防止引流管扭曲。
(2)切开引流术后,应每日换药一次,伤口敷料外垫消毒棉垫,用“丁” 带固定。
(3)便后用 1:5000 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 15-20 分钟,坐浴后再换药。
(4)对形成肛瘘的患者按肛瘘进行治疗。
三、健康指导要点
1、保持大便通畅,消除引起便秘的因素,口服缓泻剂或石蜡油以减轻排便时疼痛。
2、加强营养,增强自身抵抗力。
四、注意事项
1、保持个人卫生,便后及时清洗,取舒适体位,避免局部受压,加重疼痛。
2、保持大便通畅,可用缓泻剂软化大便。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肛周脓肿)的诊疗及护理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简称。
多继发于肛窦炎向纵深发展,继而形成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由于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一般不会痊愈,大多数最终形成肛瘘。
因此肛窦炎、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肛瘘三者之间具有密切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看作为一个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
由于脓肿形成的深浅位置不同可分为肛门周围脓肿、坐骨肛管间隙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
【主要表现】(1)肛门周围脓肿:最常见,脓肿位于肛门周围皮下组织,肛门周围疼痛,逐渐加重,或出现跳痛,坐位或行走时由于挤压摩擦局部疼痛可加重。
检查可见肛门旁皮肤红肿、压痛、张力高,形成脓肿时可扪及波动感,穿刺可抽出脓液。
B型超声波检查可探及异常回声。
血常规检验白细胞计数增多。
(2)坐骨肛管间隙脓肿:较常见,脓肿位于肛管周围间隙。
肛门一旁疼痛,逐渐加重,可有发热等。
检查由于脓肿位置较深,可有肛门旁不同程度的弥漫肿胀、压痛,脓肿形成后穿刺可抽出脓液。
直肠指诊患侧触痛。
B型超声波检查可探及异常回声。
血常规检验白细胞计数增多。
(3)坐骨直肠窝脓肿:较少见,脓肿位于坐骨直肠间隙,位置深在。
表现为肛门部不适、堵塞感、疼痛,大便次数增加,里急后重等。
检查局部肿胀、压痛。
直肠指诊患侧压痛、饱满。
肛门镜检查可见脓肿向直肠内突出。
血常规检验白细胞计数增多。
B型超声波检查有助于确定脓肿位置和范围大小。
【治疗与护理】(1)非手术治疗,适用于感染初期脓肿尚未形成时。
一般应用大剂量抗生素,如青霉素,成人剂量80万单位/次,3~4次/日,肌内注射;或青霉素,成人剂量400万~600万单位/次,2次/日,静脉滴注。
同时可酌情应用甲硝唑,口服或静脉滴注。
温热的1:5000高锰酸钾溶液肛门坐浴,每日2次,大便后增加坐浴1次。
(2)手术治疗:一旦形成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即应进行切开引流,由于脓肿位置不同,可选择不同的切口引流。
(3)护理措施:①一般护理,适当休息,保持局部清洁、卫生。
肛周脓肿诊疗及护理常规肛周脓肿是指脓液积聚在肛周组织内,形成脓肿。
其常见病因包括肛门或肛管周围的感染、肛门直肠损伤、肛门周围脂肪坏死等。
肛周脓肿病变范围小,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且易于扩散和并发症如肛瘘形成。
因此,及时的诊疗及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以下是肛周脓肿诊疗及护理的常规。
一、诊断1.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排除其他直肠和肛门疾病。
2.体格检查,包括肛门和肛周区域的外观和触诊,以及直肠肛门指诊。
3.肛周超声或CT检查,可以明确脓肿的大小、范围和有无肛瘘。
二、治疗1.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饮食调整,保持大便通畅。
2.脓液引流:对于较小的肛周脓肿,可以选择局部挤压法,即用湿热敷或热水浴,然后用无菌纱布轻轻挤压,使脓液排出。
对于较大的脓肿,则需行外科手术引流。
3.抗生素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疗,通常静脉注射抗生素1-2周,然后口服抗生素继续治疗一段时间。
4.手术治疗:对于复杂或严重的肛周脓肿,需要行手术引流,通常选择开放引流或切开探查引流术。
三、护理1.外科手术后的伤口护理:手术后伤口应保持干燥、清洁,每天更换敷料,并及时观察伤口是否出现渗液、感染等情况。
2.术后局部护理:保持肛门周围干燥清洁,避免受到污染。
3.大便及排气的护理:避免便秘,可适当添加膳食纤维,保持充足的饮水量,避免过度用力排便。
避免屏气过久,适当散步促进肠道蠕动。
4.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饮食均衡。
5.心理护理:对于患者来说,由于肛周脓肿常伴有严重疼痛,可能对正常生活造成困扰和心理负担,因此需要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进行情绪支持和教育,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总结起来,肛周脓肿的诊疗及护理常规主要包括详细的诊断,即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脓液引流、抗生素治疗和手术治疗;护理包括术后伤口护理、局部护理、大便及排气的护理、饮食调理和心理护理。
人民医院肛肠外科肛周脓肿护理常规【定义】直肠肛门脓肿简称肛周脓肿,是由肛隐窝发炎而引起的肛门直肠组织的化脓性感染。
【护理评估】1.病史生活及饮食习惯、排便情况等2.症状表现为肛门口疼痛,肛周出现肿块,伴红肿、发热。
3.辅助检查4.心理社会反应【护理问题】1.知识缺乏2.疼痛3.焦虑4.排尿延迟或尿潴留5.潜在出血【护理措施】[术前护理]1.清洁卫生指导患者洗澡、剪指甲、更换衣物。
2.清洁肠道。
3.饮食指导手术当日禁食,并准备适量的甜食手术后2小时食用。
4.与患者沟通让患者了解手术方式及相关知识。
[术后护理]1.观察生命体征、伤口情况、疼痛等,发现病情变化先应急处理。
2.术后嘱患者卧位休息,避免坐位,以免加重肛周水肿。
3.术后1-2小时内有明显的急便感,是因为肠道牵拉以及肛管内填塞物引起。
应耐心与患者沟通,以解除患者顾虑,更好地配合护理。
4.患者上下床应有人照顾,以免因虚脱跌倒。
5.疼痛明显者给予止痛剂。
【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调节情绪,保持乐观的心境有利于伤口愈合。
2.饮食指导术后前三天避免牛奶、豆类、薯类等食物,以免导致肠胀气及腹泻,可适当进食水果、蔬菜,以保持大便通畅。
3.卫生指导如排大便则清洗后坐浴。
不能用力排便,以免引起出血,大便前后用肥皂清洗双手。
4.术后1-2天尽量卧床休息,避免半靠、坐位等以免压迫伤口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引发伤口疼痛、水肿等不良反应。
3天后可适当活动。
【护理评价】1.患者术后无护理并发症,切口无继发感染。
2.患者情绪稳定,掌握卫生知识,合理调控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