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减速器拆装实验
- 格式:doc
- 大小:398.50 KB
- 文档页数:5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减速器的结构组成和装配关系。
2. 掌握减速器的装拆步骤和方法。
3.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与材料1. 实验设备:减速器、扳手、螺丝刀、锤子、手电筒等。
2. 实验材料:润滑油、防锈油、密封胶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观察减速器的外形和结构,了解其组成部件和装配关系。
(2)准备好实验工具和材料。
2. 减速器拆卸(1)拆卸减速器上盖:使用扳手和螺丝刀,将上盖上的螺栓拧下,取下上盖。
(2)拆卸轴承盖:拧下轴承盖上的螺栓,取下轴承盖。
(3)拆卸轴承:拧下轴承外圈上的螺栓,取出轴承。
(4)拆卸齿轮:拧下齿轮上的螺栓,取出齿轮。
(5)拆卸轴:拧下轴上的螺栓,取出轴。
3. 减速器装配(1)安装轴:将轴放入减速器箱体,拧上螺栓,确保轴与箱体接触良好。
(2)安装齿轮:将齿轮安装在轴上,拧上螺栓,确保齿轮与轴接触良好。
(3)安装轴承:将轴承安装到箱体上,拧上螺栓,确保轴承与箱体接触良好。
(4)安装轴承盖:将轴承盖安装到箱体上,拧上螺栓,确保轴承盖与箱体接触良好。
(5)安装减速器上盖:将上盖安装到箱体上,拧上螺栓,确保上盖与箱体接触良好。
4. 检查与调整(1)检查减速器内部各部件的装配是否牢固,有无间隙。
(2)检查减速器转动是否灵活,有无异常声响。
(3)调整齿轮啮合间隙,确保齿轮啮合良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成功拆卸和装配了一台减速器,掌握了减速器的装拆步骤和方法。
2. 实验分析(1)减速器拆卸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各部件,避免损坏。
(2)装配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装配顺序进行,确保各部件的装配质量。
(3)在调整齿轮啮合间隙时,要保证齿轮啮合良好,避免产生过大的冲击力。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减速器装拆实验,我对减速器的结构、装配关系以及装拆步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提高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我认识到减速器装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实验三减速器拆装实验一、实验目的:(一)了解各种类型减速器的用途及特点,熟悉减速器结构。
(二)了解减速器箱体的结构,分析其工艺性及功能。
(三)了解减速器其它零部件的结构,装配、调整及其功用。
(四)了解哪些是标准件,及材料的冷、热加工方法,熟悉润滑、维修、保养条件及方式。
二、实验设备与工具: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2台;单级圆锥齿轮减速器2台;蜗轮蜗杆齿轮减速器2台;新型结构单级齿轮减速器2台;圆柱圆锥齿轮减速器1台;展开式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2台;活扳手、木锤。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实验内容1.了解轴部件的安装、拆卸、固定、调整对结构要求。
轴部件包括轴、轴承、轴承端盖、调整垫片、密封圈、甩油环等。
2.观察了解减速器各附件的用途、结构、位置和要求。
如透气器、视孔、吊耳、启盖螺钉、定位销、油尺、油塞等。
(二)实验步骤下面以拆卸二级减速器圆柱齿轮为例,图形如下图所示:1.拧下轴承座联接螺栓、箱盖和箱座联接螺栓,拔出定位销,旋动启盖螺钉后,取下箱盖,并翻转1800放置平稳,以免损伤接合面和出意外事故。
2.观察箱体结构。
3.观察各零部件间的相互位置,了解齿轮、轴的结构,轴及轴向零部件的轴向固定方法,轴承的定位,调整及密封形式;了解轴上零件的安装、拆卸、固定、调整。
4.观察了解减速器上其它辅助零件的用途、结构和位置要求;5.观察完成后,合上箱盖,将减速器按正确位置安装好减速器尺寸位置示意图四、实验要求(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工具及拆装顺序。
(三)实验小结。
五、思考题(一)吊环螺钉、起盖螺钉、定位销、视孔起何作用?(二)箱体上的筋板起什么作用?为什么有的上箱体没有筋板?(三)轴承应采用什么润滑方式、润滑装置和密封装置?你认为该减速器的轴承是用何种方式润滑的?有的轴承孔内侧设有甩油环,有的没有,为什么?(四)轴承采用何种类型?它们的位置、安装方式有何特点,轴承的锁紧和固定是什么结构,如何调整轴承间隙及轴承的轴向位置?(五)轴的轴向位置是如何固定的?一端固定与另一端游离和两端都固定的轴承各有什么特点?轴承采用什么密封方式,为什么?六、注意事项(一)再拆的过程中注意零件的相互位置关系,并保存好拆下的零件。
减速器拆装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对拆装用减速器的拆装和分析,达到了解其中各零件的结构、用途及减速器的装配、调整、润滑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1.拆装用减速器2.扳手三把,锤子一个3.铅笔,三角尺,橡皮,纸(自备)三、实验内容1、讲解拆装方法。
2、讲解减速器结构及各部分用途。
3、讲解减速器轴上零件装配定位。
4、讲解轴承间隙调整及润滑方法。
5、让学生绘制总的传动图(在图上标明各齿轮的齿数、旋向及各级中心距、传动比并用箭头标明输入输出轴,写明减速器类型)。
6、让学生写明减速器的结构及各部分用途特点及相关调整定位润滑方法。
7、让学生对两级齿轮减速器中的展开式、分流式、同轴式的特点及应用进行比较。
8、让学生绘制其中一根轴系(选做)。
四、实验关键1、对减速器结构特点要详细讲解2、调动学生积极性由强度计算得出的中心距a一般要圆整为以0或5结尾的整数,以便于箱体的制造和测量。
减速器中心高H也要圆整。
圆锥齿轮减速器调整要求:圆锥齿轮传动要求两齿轮的节圆锥顶重合于一点O。
因此,装配时不仅要求调整轴承间隙或游隙,而且还要求调整齿轮的轴向位置。
圆锥齿轮受径向和轴向联合作用,轴的热伸长较小,轴系一般采用两端固定式支承。
蜗杆减速器调整要求:蜗杆传动要求蜗轮中心平面通过蜗杆轴线。
与圆锥齿轮传动一样,要求装配时调整蜗轮的轴向位置及轴承游隙。
蜗轮轴的轴向力不大,支承跨距较短,轴的热伸长不大,为保证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工作时蜗轮中心平面不允许轴向移动。
为此,蜗轮轴应采用两端固定式支承。
蜗杆轴的轴向位置不需要调整。
两级同轴式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中间轴承部件的润滑:1、脂润滑(可加油杯)2、(引油道)滴油润滑3、刮板润滑(用刮板从输出轴上的大齿轮侧面刮油,导入轴承座,刮板安装在中间轴承座体上)4、从中间轴承座体的剖分面上引出输油油沟5、同轴式焊接箱体中,在箱盖内安装特制的导油槽,将齿轮(指中间轴上的大齿轮)运转时飞溅起的油导入轴承中。
蜗杆下置式减速器:蜗轮轴承润滑采用刮板润滑(刮板从蜗轮侧面刮油并导入剖分面上的油沟里,刮板安装在箱体剖分面处;或刮板从蜗轮侧面刮下的油直接送入轴承)或脂润滑。
减速器装拆实验报告
班级组别姓名日期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减速器的结构, 熟悉装配和拆卸方法;
2.通过拆装, 很好地掌握轴系部件的结构;
3. 了解减速器各个附件的名称、结构、安装位置和作用。
二、实验设备(画出实验用减速器传动示意简图)
三、实验记录(所选轴系的测绘及分析结果。
选做)
四、回答问题
1. 说明常用减速器的类型, 特点及应用情况?(选择实验室的一种类型减速器进行阐述)
2.轴承端盖的型式与结构有哪些?与轴承的润滑方式间有何关系?
3.减速器装有哪些附件, 是什么类型?各有何功用?
4.减速器上轴和轴承的轴向定位和轴向间隙的调整是如何考虑的?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
班级: _________ 姓名: __ ________学号: ______ ____ 日期: ____ _____ 一、实验目的
二、设计题目
三、实验结果
1.模型方案示意图
2.轴系装配图
3.设计方案评述(就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作必要的说明)
4.设计方案改进建议
四、感想与体会。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减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
2. 熟悉减速器各个部件的名称、作用及装配关系。
3. 掌握减速器的拆装方法和技巧。
4.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减速器、扳手、螺丝刀、锤子、钳子、量具等。
2. 实验材料:润滑油、密封胶、清洗剂等。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减速器整体观察(1)观察减速器的外形,了解其结构特点。
(2)用手同时转动输入轴和输出轴,体验减速增矩的感觉。
2. 减速器拆卸(1)拔出减速器箱体两端的定位销。
(2)拧下轴承端盖上的螺栓,取下轴承端盖及调整垫片。
(3)拧下上下箱体连接螺栓及轴承旁零件螺栓。
(4)取下箱盖,观察箱体内部结构。
3. 各部件拆卸(1)拆卸齿轮:用扳手旋下齿轮固定螺栓,取出齿轮。
(2)拆卸轴承:用锤子轻轻敲击轴承,使其与轴分离。
(3)拆卸轴:用钳子夹住轴,旋下轴上零件的固定螺栓,取出轴。
4. 清洗与检查(1)用清洗剂清洗各部件,去除油污和杂质。
(2)检查各部件的磨损情况,测量尺寸,确保符合要求。
5. 重新装配(1)将轴、轴承、齿轮等部件按照拆卸顺序依次装回。
(2)调整轴承间隙,确保运转顺畅。
(3)涂抹润滑油,提高传动效率。
6. 检查与试运行(1)检查装配好的减速器,确保各部件安装牢固。
(2)加注适量润滑油,启动减速器,观察其运转情况。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成功拆卸并重新装配了减速器,掌握了减速器的拆装方法和技巧。
2. 实验分析(1)减速器各部件拆卸过程中,注意保护零件,避免损坏。
(2)装配过程中,严格按照拆卸顺序进行,确保装配质量。
(3)调整轴承间隙时,要保证轴承与轴的配合紧密,防止轴向窜动。
五、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减速器的拆装方法和技巧,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2. 加深了对减速器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的理解。
3.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为今后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减速器进行拆装实验,加深学生对减速器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验设备和材料。
1. 减速器。
2. 螺丝刀。
3. 扳手。
4. 润滑油。
5. 清洁布。
三、实验步骤。
1. 检查减速器外部,确认无异物后,开始拆卸减速器。
2. 使用螺丝刀和扳手,依次拆卸减速器外壳。
3. 将拆下的外壳清洁干净,清除内部积尘和污垢。
4. 检查减速器内部齿轮、轴承等零部件,确认无损坏和异物。
5. 在拆卸部件时,注意标记位置和顺序,以便后期组装时不出错。
6. 对减速器内部零部件进行润滑处理,确保零部件运转顺畅。
四、实验注意事项。
1. 在拆卸减速器时,要轻拿轻放,避免造成零部件损坏。
2. 拆卸过程中,要保持清洁,防止灰尘和杂物进入减速器内部。
3. 拆卸零部件时,要按照顺序进行,确保后期组装时不出现问题。
4. 在润滑处理时,要选择适当的润滑油,并确保润滑均匀。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减速器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了减速器的拆装技术。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减速器内部的零部件需要定期清洁和润滑,以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习了减速器的拆装技术,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理解和掌握,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参考资料。
1. 机械原理教程。
2. 减速器使用说明书。
以上为本次减速器拆装实验的报告内容,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
最新实验4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掌握减速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了解减速器的拆卸、装配过程及注意事项。
3. 熟悉减速器内部各部件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实验设备和工具:1. 各式减速器样品。
2. 螺丝刀、扳手、千斤顶、润滑剂等工具。
3. 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塞尺等。
实验步骤:1. 准备阶段:确保所有实验设备和工具齐全,并对减速器进行外观检查,记录初始状态。
2. 拆卸阶段:按照规定的顺序,使用合适的工具拆卸减速器,注意记录每个部件的位置和连接方式,对易损件进行标记。
3. 清洗和检查:对拆卸下来的部件进行清洗,检查各部件的磨损情况,测量关键尺寸,记录数据。
4. 装配阶段:根据检查结果,对需要更换的部件进行更换,按照逆序进行装配,并确保所有连接件紧固,润滑点充分润滑。
5. 调试阶段:装配完成后,进行空载试运行,观察减速器运行情况,调整至最佳状态。
实验结果与分析:1. 描述减速器拆卸和装配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2. 分析减速器内部结构对性能的影响,如齿轮的模数、齿形等。
3. 根据实验数据,评估减速器的磨损程度和使用寿命。
4. 提出改进减速器性能的建议,如材料选择、设计优化等。
实验结论:总结减速器拆装实验的关键点,包括操作技巧、常见问题处理方法以及对减速器性能的认识。
实验注意事项:1. 在拆卸和装配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使用过大的力量导致工具或部件损坏。
2. 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避免污染减速器内部。
3.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装配质量。
4. 对于重要数据和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记录和反馈。
以上是对“最新实验4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标题的内容生成,涵盖了实验的目的、所需设备和工具、步骤、结果分析、结论和注意事项等关键要素。
实验四、机械设计课程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减速器名称班级日期同组实验者姓名回答下列问题减速器拆装步骤及各步骤中应考虑的问题(要求打印)一、观察外形及外部结构1.起吊装置,定位销、起盖螺钉、油标、油塞各起什么作用?布置在什么位置?2.箱体、箱盖上为什么要设计筋板?筋板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布置?3.轴承座两侧联接螺栓应如何布置,支承螺栓的凸台高度及空间尺寸应如何确定?4.铸造成型的箱体最小壁厚是多少?如何减轻其重量及表面加工面积?5.箱盖上为什么要设置铭牌?其目的是什么?铭牌中有什么内容?二、拆卸观察孔盖1.观察孔起什么作用?应布置在什么位置及设计多大才是适宜的?2.观察孔盖上为什么要设计通气孔?孔的位置应如何确定?三、拆卸箱盖1.在用扳手拧紧或松开螺栓螺母时扳手至少要旋转多少度才能松紧螺母,这与螺栓中心到外箱壁间距离有何关系?设计时距离应如何确定?2.起盖螺钉的作用是什么?与普通螺钉结构有什么不同?3.如果在箱体、箱盖上不设计定位销钉将会产生什么样的严重后果?为什么?四、观察减速器内部各零部件的结构和布置。
1.箱体与箱盖接触面为什么没有密封垫?是如何解决密封?箱体的分箱面上的沟槽有何作用?2.润滑油剂是如何导入轴承内进行润滑?如果采用脂剂应如何防止箱内飞溅的油剂及齿轮啮合区挤压出的热油剂冲刷轴承润滑脂?两种情况的导油槽及回油槽应如何设计?3.轴承在轴承座上的安放位置离箱体内壁有多大距离,在采用不同的润滑方式时距离应如何确定?4.设计时齿轮与箱体内壁最近距离的尺寸应如何确定?5.齿侧隙的作用是什么?6.结构设计中如何防止和调整零件间相互干涉?7.在减速器设计时采用不同轴承应如何考虑调整工作间隙装置?8.设计时应如何考虑对轴的热膨胀进行自行调节?五、从箱体中取出各传动轴部件1.大齿轮上为什么要设计工艺孔?其目的是什么?2.轴上零件是如何实现周向和轴向定位、固定?3.各级传动轴为什么要设计成阶梯轴,不设计成光轴?设计阶梯轴时应考虑什么问题?4.采用直齿圆柱齿轮或斜齿圆柱齿时,各有什么特点?其轴承在选择时应考虑什么问题?5.计数各齿轮齿数,计算各级齿轮的传动比。
减速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拆装,了解齿轮减速器铸造箱体的结构以及轴和齿轮的结构;
2.了解减速器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齿轮和轴承的润滑、密封以及各附属零件的作用、
构造和安装位置;
3.熟悉减速器的拆装和调整的方法和过程;
4.培养对减速器主要零件尺寸目测和测量能力。
二.实验设备
1.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
2.拆装及测量工具:扳手、游标卡尺、钢板尺、铅丝、涂料及百分表等。
三.实验记录及实验结果
低速级基本参数高速级
中心距α1、α2
小齿轮齿数Z1、Z3
大齿轮齿数Z2、Z4
小齿轮顶圆直径dα1、dα3
大齿轮顶圆直径dα2、dα4
小齿轮全齿高h1、h3
大齿轮全齿高h2、h4
大齿轮齿宽B2、B4
传动比i12、i34
四.思考题
1.轴上零件是如何定位和固定的?
2.滚动轴承在安装时为什么要留出轴向间隙?应如何调整?
4.箱体的中心高度的确定应考虑哪些因素?
5.减速器中哪些零件需要润滑?如何选择润滑剂?
6.如何选择减速器主要零件的配合与精度?如齿轮、联轴器与轴的配合,滚动轴承与轴及箱体孔的配合。
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概述减速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机械设备中。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拆装减速器的过程,深入了解减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实验设备和材料1. 减速器:本次实验使用的是一台螺旋伞齿轮减速器,规格为XX。
2. 工具:扳手、螺丝刀、锤子、润滑油等。
实验过程1. 准备工作:首先,我们需要将减速器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上,并确保工作台的高度适宜,方便我们进行操作。
同时,检查减速器是否处于停止状态,以确保安全。
2. 拆卸外壳:使用扳手松开减速器外壳上的螺丝,将外壳小心地取下。
注意,螺丝刀的尺寸要与螺丝相匹配,以免损坏螺丝头。
3. 检查内部零件:拆卸外壳后,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减速器内部的各个零件。
首先,检查齿轮的磨损情况,观察齿轮表面是否有明显的磨损痕迹。
然后,检查轴承的状态,确保轴承的润滑油充足,无异常。
4. 拆卸齿轮:根据减速器的结构,使用相应的工具拆卸齿轮。
通常,我们可以使用螺丝刀松开齿轮上的螺丝,然后小心地将齿轮取下。
在拆卸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用力过猛,以免损坏齿轮。
5. 润滑油更换:在拆卸减速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润滑油的重要性。
当我们拆卸齿轮时,可以清洁齿轮和轴承,并更换润滑油。
润滑油的选择要根据减速器的工作环境和要求来确定。
6. 清洁和检查:在拆卸完成后,我们需要对减速器内部进行清洁和检查。
使用清洁剂和刷子清洁齿轮和轴承,去除积尘和污垢。
然后,仔细检查每个零件的状态,确保无损坏和磨损。
7. 组装减速器:在清洁和检查完成后,我们可以开始组装减速器。
按照逆序进行组装,确保每个零件正确安装,并使用扳手适当拧紧螺丝。
在组装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使用过多的力量,以免损坏零件。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本次减速器拆装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减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我们发现,减速器的内部零件非常精细,需要小心操作,以免损坏。
减速器拆装实验实验报告减速器拆装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了解减速器的结构、减速器中各零件的作用、结构形状及装配关系,加深对轴系部件结构的理解。
了解减速器装配的基本要求。
二.实验要求1.按正确程序拆开减速器及各轴系,分析减速器结构及各零件的功用。
三.实验设备1.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2.二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
减速器可以是实物和模型,模型供拆装和分析结构用,实物供测量齿侧间隙、接触斑点和轴承间隙用。
每个学生须选一种减速器作拆装实验。
四.实验步骤1.先观察减速器外部形状,判断传动方式,级数、输入输出轴,有哪些箱体附件。
2.拧下箱盖与底座联接螺栓及端盖螺钉,拔出定位销,借助起盖螺钉打开减速器箱盖。
3.边拆卸边观察,并就箱体形状、轴系定位固定,润滑密封方式,箱体附件(如通气器、油标、油塞、起盖螺钉、定位销等)的结构作用、位置要求和零件材料进行分析。
4.小结减速器结构设计中如何考虑拆装的要求及拆装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5.将模型减速器复原(依次装好)。
五.实验注意事项1.每个学生实验前除预习实验指导书外,同时必须预习所用《机械设计》教科书中有关减速器的章节内容。
2.实验过程中不准随便用锤子敲打任一零件。
若需敲打,一定须经过指导教师同意。
六.思考题1.齿轮和轴承如何固定在轴上,减速器中其间隙及位置如何调整?2.齿轮传动和轴承采用什么润滑剂和润滑装置?为什么?3.吊环螺钉、起盖螺钉。
定位销、油封、油塞、吊钩、视孔和通气帽等各起什么作用?应安排在什么位置?4.轴承端盖和箱体剖分面各采用什么方法密封?5.扳手空间留多大,应如何考虑?6.你所装拆的减速器在结构上、工艺上等方面存在有什么问题?如何改进?-全文完-。
减速器装拆实验实验报告一. 实验目的1.熟悉常用机械部件及其结构;2.掌握常用拆装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3.学习减速器装拆的基本方法;4.了解减速器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二. 实验原理减速器是一种机械传动装置,通常用于降低传动轴的转速并提高扭矩。
减速器由输入轴、输出轴、齿轮及其它部件组成,具有简单、可靠、经济、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三. 实验仪器和材料1.减速器、扳手、螺丝刀、润滑油等。
四. 实验步骤1.将减速器放置于工作台上并检查减速器的外观与内部零件。
2.使用扳手和螺丝刀拆卸减速器外壳,注意拆卸过程中不要损坏减速器的零件。
3.拆卸输入轴、输出轴等部件,并观察这些零件的工作状态。
4.拆卸齿轮,注意标记每个齿轮的位置,以免在后续的拆装中出现混淆。
5.清洗减速器内部零件,并对零部件进行检查,如有磨损或老化的零部件需要更换。
6.涂抹润滑油对减速器进行润滑,重新组装减速器,并测试减速器运行状态是否正常。
7.完成拆装实验并进行实验报告。
五.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前必须认真熟悉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2.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3.拆卸过程中不要损坏减速器的零件,注意细心。
4.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工具、设备和场地。
六. 实验结果1.减速器结构及其零件的命名;2.掌握了减速器的拆卸和装配方法,了解了减速器的工作原理;3.学会了拆装减速器时的安全措施;4.锻炼了注意细节、认真仔细的态度。
七. 实验分析减速器是机械传动装置中常用的一种结构,通常用于降低传动轴的转速并增加扭矩。
拆装减速器需要注意安全,细心操作,并了解减速器内部结构及其零部件的名称和作用,才能保证减速器的正常工作。
八. 感想和体会通过实验,我更深刻地了解了减速器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同时,实验让我认识到拆装减速器需要仔细周到地进行,必须注意安全。
在实验中,我体会到了细心、耐心、认真的态度是进行机械拆装操作的重要品质。
这种实践性的体验让我更好地掌握了理论知识。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减速器的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2. 掌握减速器的装拆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验器材1. 减速器一台2. 拆装工具一套3. 测量工具一套4. 清洁工具一套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检查减速器外观,确认无损坏。
(2)准备好拆装工具和测量工具。
2. 减速器拆装步骤(1)拆卸减速器盖1)使用扳手拧下起盖螺钉。
2)轻轻敲击减速器盖,使其松动。
3)取下减速器盖。
(2)拆卸轴承1)使用扳手拧下轴承盖上的螺栓。
2)取下轴承盖。
3)使用专用工具拆卸轴承。
(3)拆卸齿轮1)使用扳手拧下齿轮固定螺栓。
2)取下齿轮。
(4)拆卸轴承座1)使用扳手拧下轴承座上的螺栓。
2)取下轴承座。
3. 减速器装配步骤(1)装配轴承座1)将轴承座放在箱体上。
2)使用扳手拧紧螺栓。
(2)装配齿轮1)将齿轮安装在轴承座上。
2)使用扳手拧紧齿轮固定螺栓。
(3)装配轴承1)将轴承安装到轴承座上。
2)使用扳手拧紧螺栓。
(4)装配减速器盖1)将减速器盖放置在箱体上。
2)使用扳手拧紧起盖螺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拆装了一台减速器,掌握了减速器的结构组成、装拆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实验分析(1)减速器结构组成:减速器主要由箱体、齿轮、轴承、轴承盖、减速器盖等组成。
其中,齿轮是减速器的核心部件,通过齿轮的啮合实现减速。
(2)装拆步骤:在拆装过程中,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确保各部件的拆卸和装配顺利进行。
拆卸时应注意观察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免损坏零件。
(3)注意事项:在拆装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拆卸前,应检查减速器外观,确保无损坏。
2)拆装工具应选用合适的型号,以免损坏零件。
3)拆装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各部件的清洁,防止杂质进入。
4)装配过程中,应注意各部件之间的配合间隙,确保减速器正常运行。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减速器的装拆步骤和注意事项,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减速箱拆装实验(精选五篇)第一篇:减速箱拆装实验减速箱拆装报告11060444 吴家亮一、实验设备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基本结构为:两个斜齿轮、两根轴、四个轴承座及轴承、一个支架,各种连接螺栓、上箱体、下箱体、四个端盖。
结构简图为:二、工作原理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是通过装在箱体内的一对啮合齿轮的转动,动力从一轴传至另一轴,实现减速的,动力由电动机通过皮带轮传送到齿轮轴,然后通过两啮合齿轮(小齿轮带动大齿轮)传送到轴,从而实现减速之目的。
由于传动比i = n 1 / n 2,则从动轴的转速n 2 = z 1 / z 2×n 1。
减速器有两条轴系——两条装配线,两轴分别由滚动轴承支承在箱体上,采用过渡配合,有较好的同轴度,从而保证齿轮啮合的稳定性。
端盖嵌入箱体内,从而确定了轴和轴上零件的轴向位置。
装配时只要修磨调整环的厚度,就可使轴向间隙达到设计要求。
三、拆装工具和测量工具1、活扳手;2、套筒扳手;3、榔头;4、内外卡钳;5、游标卡尺;6、钢板尺四、实验步骤及数据记录1拆卸1)仔细观察减速器外表面各部分的结构;2)用扳手拆下观察孔盖板,考虑观察孔位置是否恰当,大小是否合适? 3)拆卸箱盖a.用扳手拆下轴承端盖的紧定螺钉。
b.用扳手拆卸上、下箱之间的连接螺栓和定位销钉。
将螺栓、螺钉、垫圈、螺母和销钉等放入塑料盘中,以免丢失。
然后拧动起盖螺钉卸下箱盖。
C.用手卸下各个端盖,并把两个齿轮组的轴盖,轴承逐一卸下,达到整个减速箱拆卸完成。
d测量有关尺寸,并填入实验数据记录表中;2、装配按原样将减速器装配好。
装配时按先内后外的顺序进行;装配轴和滚动轴承时,应注意方向;应按滚动轴承的合理装拆方法。
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才能合上箱盖。
装配上、下箱之间的连接前,应先安装好定位销钉。
五、思考题1、如何保证箱体支撑具有足够的刚度?在轴承孔附近加支撑筋。
2、轴承座两侧的上下箱体连接螺栓应如何布置?轴承座的联接螺栓应尽量靠近轴承座孔3、支撑螺栓凸台高度应如何确定?以放置连接螺栓方便的高度,也要保证旋紧螺栓时需要的扳手空间的大小。
实验二减速器拆装实验
减速器拆装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减速器的运行是否符合技术要求,表明减速器的质
量是否达标。
具体实验步骤:
第一步,准备工具和设备:锉刀、尺子、凿子、橡胶刮刀以及特定规格的螺丝刀、棘
轮扳手、夹具等。
第二步,首先衡量减速器的外形尺寸,检查减速器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第三步,拆解减速器,先从外壳部分开始,用棘轮扳手将外壳螺丝拆开,拆掉减速器
机壳;
第四步,打开减速器检查内部及零件,仔细检查减速器轴承及齿轮油膜空余值、轴承
接触器是否正常,以及传动轴等零件是否有变形、磨损等现象;
第五步,拆洗减速器,把减速器零件清理干净,用干净的棉布把齿轮和轴承部分擦拭
干净;
第六步,给减速器添加齿轮油润滑,完成初步的减速器检查和清理;
第七步,安装减速器,用夹具把减速器按照规定的尺寸固定在底座上,并用螺丝固定;
第八步,启动减速器,检查减速器传动系统是否正常运转,检查减速器运转时是否有
异响,以及传动系统中的轴承表面、齿轮表面及螺纹表面是否有异常,确保减速器可以安全、稳定、有效地运行。
最后,根据减速器运转情况做出总结,将实验结果进行记录,以作为跟踪检查及后期
维护的依据。
实验三、减速器拆装试验1.实验目的(1)通过对减速器的拆装与观察,了解减速器的整体结构、功能及设计布局。
(2)通过减速器的结构分析,了解其如何满足功能要求和强度、刚度要求、工艺(加工与装配)要求及润滑与密封等要求,分析了解各种附件的功能。
(3)通过对减速器中某轴系部件的拆装与分析,了解轴上零件的定位方式、轴系与箱体的定位方式、轴承及其间隙调整方法、密封装置等。
(4)通过对不同类型减速器的分析比较,加深对机械零、部件结构设计的感性认识,为机械零、部件设计打下基础。
2.实验设备和工具(1)展开式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拆装模型,分流式两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拆装模型。
(2)观察、比较用减速器WD130蜗杆减速器、NGW31摆线针轮减速器、JZQ250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3)活动扳手、手锤、钢直尺、游标卡尺。
3.减速器的类型与结构减速器是一种由封闭在箱体内的齿轮、蜗杆蜗轮等传动零件组成的传动装置,装在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用来改变轴的转速和转矩,以适应工作机的需要。
由于减速器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使用维护方便,因而在工业中应用广泛。
减速器常见类型有以下三种:圆柱齿轮减速器、锥齿轮减速器和蜗杆减速器,分别见图5-l a、b、c所示。
a)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b)锥齿轮减速器c)下置式蜗杆减速器图5-1 减速器的类型在圆柱齿轮减速器中,按齿轮传动级数可分为单级、两级和多级。
蜗杆减速器又可分为蜗杆上置式和蜗杆下置式。
两级和两级以上的减速器的传动布置形式有展开式、分流式和同轴式三种形式,分别见图5-2a、b、c所示。
展开式用于载荷平稳的场合,分流式用于变载荷的场合,同轴式用于原动机与工作机同轴的特殊的工作场合。
减速器的结构随其类型和要求的不同而异,一般由齿轮、轴、轴承、箱体和附件等组成。
实图5-3为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结构图。
箱体为剖分式结构,由箱盖和箱座组成,剖分面通过齿轮轴线平面。
箱体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除适当的壁厚外,还要在轴承座孔处设加强肋以增加支承刚度。
课程名称: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册
班级
姓名
学号
机电工程系
减速器拆装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减速器铸造箱体内的结构以及齿轮和轴系等的结构;
2.了解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齿轮和轴承的润滑、密封以及减速器附属零件的作用、构造和安装位置;
3.熟悉减速器的拆装和调整过程;
4.了解拆装工具和结构设计的关系。
二、实验设备
1.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2.两级三轴圆柱齿轮减速器;
3.单级蜗杆减速器。
三、拆装工具和测量工具
活扳手、游标卡尺、钢板尺
四、参考资料
机械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五、实验步骤及数据记录
1.拆卸
1)仔细观察减速器外表面各部分的结构;
2)用扳手拆下观察孔盖板,考虑观察孔位置是否恰当,大小是否合适?
3)拆卸箱盖
(1)用扳手拆下轴承端盖的紧定螺钉。
(2)用扳手拆卸上、下箱之间的连接螺栓和定位销钉。
将螺栓、螺钉、垫圈、螺母和销钉等放入塑料盘中,以免丢失。
然后拧动起盖螺钉卸下箱盖。
(3)仔细观察箱体内各零件的结构以及位置。
并思考如下问题:
a.对轴向游隙可调的轴承应如何进行调整?
b.轴承是如何进行润滑的?
c.如箱盖的结合面上有油沟,则箱盖应采取怎样的结构才能使飞溅在箱壁上的油流回到箱座上的回油槽中?
d.油槽有几种加工方法?
e.为了使润滑油经油槽进入轴承,轴承盖端面的结构应如何设计?
f.在何种条件下滚动轴承的内侧要用挡油环或封油环?其工作原理、构造和安装位置如何?
(4).测量有关尺寸,并填入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5).卸下轴承盖;将轴和轴上零件随轴一起取出,按合理顺序拆卸轴上的零件;
(6).测绘高速轴及其支撑部件的结构草图。
2.装配
按原样将减速器装配好。
装配时按先内后外的顺序进行;装配轴和滚动轴承时,应注意方向;应按滚动轴承的合理装拆方法。
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才能合上箱盖。
装配上、下箱之间的连接前,应先安装好定位销钉。
六、注意事项
1.实验前预习有关内容,初步了解减速器装配图;
2.切忌盲目拆装,拆装前要仔细观察零部件的结构及位置,考虑好合理的拆装顺序。
卸下的零件要妥善放好,避免丢失或损坏。
3.爱护工具及设备、仔细拆装,使箱体外的油漆少受损坏。
七、思考题
1.减速器主要由那几部分组成?
2.如何保证箱体支撑具有足够的刚度?
3.轴承座两侧的上下箱体连接螺栓应如何布置?
4.支撑螺栓凸台高度应如何确定?
5.如何减轻箱体的重量和减少箱体加工面积?
6.减速箱的附件如定位销钉、启盖螺钉、油标、油塞、观察孔和通气器(孔)等各起何作用?应如何合理布置?
7.轴的热膨胀如何进行补偿?
8.轴承是如何进行润滑的?
9.如箱座的结合面上有油沟,下箱座应设置怎样的相应结构才能使箱盖上的油进入油沟?
10.为了使润滑油经油沟后进入轴承,轴承盖的结构应如何设计?
11.在何种条件下滚动轴承的内侧要用挡油环或封油环?
12.大齿轮顶圆距箱底壁间为什么要留一定距离?这个距离如何确定?
13.轴上采用的滚动轴承是那种类型?为什么要采用这种轴承?
八、将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单位 mm
名称符号数据名称符号数据中心距a箱盖上凸缘厚度b
中心高H 箱座下凸缘厚度b1
箱盖总宽度箱盖上筋板厚度m1
箱体总长箱座下筋板厚度m2
箱体壁厚大齿轮顶圆与箱体壁间距Δ1
箱座壁厚箱座与箱盖连接螺栓直径d2
九、测绘减速器中高速轴及轴承部件的结构草图,并标注配合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