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植物)病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14
南京林业大学试卷B课程树木病理学20皖~20纥学年第1.学期r叔1、苗木猝倒病的主要症状类型?怎样防治?(10分)答:苗木猝倒病的主要症状类型分为种芽腐烂型、茎叶腐烂型、幼苗猝倒型和苗木立枯型四种。
1)选好圃地:(1)避开菌源;留意排水条件.(2)土壤消毒:杀灭或抑制病菌.(3)合理施肥:有机肥为主;基肥为主;有机肥应腐熟.(4)细致整地:避开土壤板结.(5)刚好播种:过早,种子易腐;过晚,苗木出土后恰逢病菌侵染适期.(6)药剂预防:依据当地病菌的优势种类确定药剂种类.施药土或喷药.2、举例说明有哪两个属的真菌简单引起叶变形类病害?(7分)I n答:引起叶变形的真菌有外子囊菌属(TaPhrina)真菌和外担子菌属(Exobasidium)真菌,D如外子囊菌属真菌引起桃缩叶病,外担子菌属真菌引起油茶叶肿病。
国3、细菌性叶部病害的主要判别特征?(6分)答:细菌性叶部病害的主要判别特征有:围绕病斑有一条半透性褐色带线(晕圈)和病部有菌溢出或溢脓。
4、梨锈病的主要防治措施?(6分)答:梨园禁止用桧柏、龙柏营造防风林,或相隔距离不少于5公里;在不能伐除桧柏的状况下,应在春雨前剪除桧柏上病瘦,用波美2~3度石硫合剂或1:2:150倍式波尔多液喷射桧柏,削减初侵染源;药剂防治,在中间寄主冬袍子角变软呈水渍状时,喷洒对口农药。
药剂可选:30%绿得保胶悬剂400倍或1:2:200倍式波尔多液、波美0.3~0.5度石硫合剂、45%晶体石硫合剂300倍、40%多•硫悬浮剂800倍等(梨树盛花期不要用波尔多液,以免产生药害)。
第一次药后10~12天喷其次次药。
可据病即情选用50%硫悬浮剂400倍或15%三哇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20%三理酮•硫悬浮剂料1500倍、25%敌力脱乳油3000倍、12.5%懵菌喋乳油2000倍,隔10~15天喷一次,连喷2~3次。
5、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的主要区分?(6分)答:(1)雌成虫尾部形态与尾尖突的长短:松材线虫尾部指状,无无尾尖突或尾尖突小于1.5微米,而拟松材线虫尾部尖状,有尾尖突,且尾尖突经常大于3微米;(2)雄成虫胶合伞形态,松材线虫为卵圆形,拟松材线虫为板状,端部平截。
《林木病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林木病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1、病原——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直接导致生病的因素。
P42、病症——由病原物表现在病部的特征。
(或在病部病原物产生的繁殖体和营养体。
)P53、病程——病原物到达植物体表后,通过一定途径侵入到组织内部,建立起寄主关系,并经过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的扩展和寄主植物一系列生理、解剖上的反应,最终表现出病状。
这一整个过程如以植物受病后的活动为出发点,称之为发病过程,简称病程。
P434、菌核——组织形态与子座相似,但其外层菌丝交织得更为紧密,并呈褐色或黑色,内部较疏松的特殊结构。
(或:由菌丝交织而成的一个坚硬的营养结构,具有抵抗不良环境条件和休眠作用,休眠后经过萌发,再产生孢子的子实体。
)P145、菌丝——真菌典型的营养体由纤细的丝状体构成,这种细丝称为菌丝。
P126、子实体——在高等真菌中,无论是有性孢子或无性孢子都可能与其周围的菌丝聚生成一个组织体,称为子实体。
P167、转主寄生现象——一种锈菌当发育到某一特定阶段时,必须转换寄主才能继续生存下去。
P228、致病性——指病原物对寄主的毒害能力。
有时用毒性一词表示。
P379、专性寄生物——只能在活的有机体上生活,而不能在无生命的生物体或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的生物。
P3610、系统侵染——病原物侵入后,便扩展到整个植株或植株的绝大部分,这称为系统侵染。
P4511、局部侵染——绝大多数真菌和细菌扩展的范围都只限于侵染点附近,这称为局部侵染。
P4512、担子果——有些担子菌的次生菌可以组织成复杂的特殊结构。
P2113、子座——一个致密的营养组织,很像一个垫子,上面或其内部形成子实体或直接产生孢子。
(或:是一个垫状或壳状的营养体结构,常在其中或其上产生子实体。
)P1414、寄生性——指寄生物自活有机体上获取营养物质的能力。
P3615、子囊果——子囊通常集生成层,外包以数层菌丝组织,形成一个固定形态的子实体,称为子囊果。
林木病理学作业一一、单选题1、抑制美人蕉诱病发生的气候条件是(B)A、温暖潮湿B、高温干旱C、高温多雨D低温阴雨2、属于鳞翅目的有(C)A、草蛉B、蚜虫C、舞毒蛾D、赤眼蜂3、下列不属于昆虫保护性适应的是(A)A、迁飞B、保护色C、拟态D、假死4、昆虫血液循环的功能不包括(A)A、运送氧气B、运送营养物质C、运送代谢废物D、涨脱旧表皮5、用内吸杀虫剂主要防治(B)A、虹吸式口器害虫B、刺吸式口器害虫C、咀嚼式口器害虫D、挫吸式口器害虫6、蚜虫的口器(A)A、刺吸式B、虹吸式C、咀嚼式D、挫吸使7、美洲斑潜蝇属于(C)A、鳞翅目B、斑蝇目C、双翅目D、膜翅目8、以下描述不属于昆虫的是(C)A、身体分头、胸、腹三个体段B、头部有口器和触角C、腹部有三对足、两对翅D、身体最外层是外骨骼9、描述苹果轮纹病的是(C)A、树干及枝条上产生溃疡型病斑B、树体负载量过高是发病的关键C、受害果实以皮孔为中心行程水质状斑点D、病部常有黄褐色汁液流出,有酒糟味10、属于被动传播的是(D)A、真菌菌丝体的生长B、线虫在土壤中的移动C、游动孢子在水中的游动D、真菌通过雨水传播11、属于病毒病的是(D)A、黄瓜霜霉病B、番茄早疫病C、辣椒白绢病D、黄瓜花叶病12、昆虫病原巍峨航务的种类很多,常用的苏云金杆菌属于(A)A、细菌B、真菌C、病毒13、以下不是描述真菌的是(D)A、营养体为丝状体B、具有细胞结构C、以产生孢子的方式繁殖D、形态有球形、杆状、螺旋状14、蔬菜病毒病的侵入途径是(D)A、植物幼嫩部位B、自然孔口C、植物根部D、微商口15、苹果轮纹病有性繁殖产生的孢子为(B)A、孢囊孢子B、子囊孢子C、接合孢子D、后恒孢子二、多选题16、黄斑星天牛的主要危害寄主为(ABD)A、杨树B、柳树C、松树D、槭树17、下列天牛种类中属于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的是(BCD)A、星天牛B、黄斑星天牛C、双条杉天牛D、青杨天牛18、马尾松毛虫的主要危害寄主为(ABC)A、马尾松B、湿地松C、火炬松D、白皮松19、杨二尾舟蛾的主要危害寄主为(AB)A、杨树B、柳树C、榆树D、桑树20、国槐尺蛾的主要分布地区有(BCD)A、广东B、北京C、山东D、沈阳21、扁刺蛾的分布地区有(ABCD)A、东北B、华北C、华东D、中南22、下列病害属国内检疫对象的为(ABC)A、松材线虫病B、板栗疫病C、杨树花叶病毒病D、杨树烂皮病三、判断题23、菜粉蝶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对)24、花木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使叶片提早枯死(错)25、病是刺盘饱属的2种真菌引起的(对)26、喷药时,喷雾水点的大小与提高病虫害的效果关系不大(对)27、粉虱在各地一年发生一代(对)28、本年度首次出现的虫态即为当年的第一代(对)29、植物枯萎病菌侵害根和茎的维管束(对)30、成虫期害虫大量取食和危害的时期,因此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错)31、昆虫一生都有四个发育阶段时期,即卵期、幼虫期、蛹、成虫期(错)32、所有的昆虫成虫都有两对翅(对)四、填空题33、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有真菌、病毒和类病毒、原核生物、线虫和寄生性植物34、我国危害茄科蔬菜的瓢虫主要有马铃薯瓢虫和茄二十八星瓢虫两种。
植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植物病理学主要研究的是:A. 植物的生长发育B. 植物的遗传变异C. 植物的病害及其防治D. 植物的生态分布答案:C2. 植物病害的病原物主要包括:A. 细菌B. 真菌C. 病毒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包括以下哪个阶段?A. 侵入B. 潜伏C. 扩展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不包括:A. 物理防治B. 化学防治C. 农业防治D. 基因工程答案:D5. 植物病害的诊断主要依靠:A. 肉眼观察B. 显微镜观察C. 分子生物学检测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植物病害的流行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A. 病原物B. 寄主植物C. 环境条件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植物病害的防治策略中,以下哪项不是预防措施?A. 选择抗病品种B. 轮作C. 喷洒农药D. 土壤消毒答案:C8. 植物病害的诊断中,以下哪个不是病害症状?A. 变色B. 坏死C. 畸形D. 落叶答案:D9. 植物病害的病原物中,以下哪个不是真菌?A. 灰霉病菌B. 霜霉病菌C. 根瘤菌D. 锈病菌答案:C10. 植物病害的防治中,以下哪个不是化学防治方法?A. 喷洒杀菌剂B. 使用生物农药C. 喷洒杀虫剂D. 使用抗生素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植物病害的病原物包括以下哪些?A. 细菌B. 真菌C. 病毒D. 线虫答案:ABCD2. 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包括以下哪些?A. 选择抗病品种B. 喷洒农药C. 轮作D. 土壤消毒答案:ABCD3. 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肉眼观察B. 显微镜观察C. 分子生物学检测D. 化学检测答案:ABCD4. 植物病害的流行因素包括以下哪些?A. 病原物的变异B. 寄主植物的抗性C. 环境条件的变化D. 人为干预答案:ABC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病害的病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______。
1.病原:在森林生态体系中,直接导致生病的因素称为病原2.病症:在林木病部病原物产生的营养体和繁殖体3.寄生性:指病原物从寄主的细胞或组织中获得营养的能力4.子实体:真菌产生孢子的特殊结构5.病害流行:某种林木病害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普遍而严重的发生6.林木病害:林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遭受有害生物的侵袭或恶劣条件的影响,其正常的生理活动被干扰和破坏,细胞、组织、器官和形态特征产生一系列反常变化甚至引起植株死亡,造成经济、景观或生态上的损失的现象成为林木病害7.林木病理学:是研究林木病害的症状,致病原因,发生和流行规律及其防治的一门科学病状类型:变色畸形坏死枯萎流脂或流胶粉霉立木和木材腐朽寄生性种子植物8.综合防治的特点和措施:9.苗木病害的发生病害级病原物防治措施:特点:爆发流行病程短(潜育期短,繁殖期短)。
原因:(1)圃地树种单一,集中连片(2)同龄密植,出土期基本一致,造成圃地小气候湿度大(3)面积大而集中(4)苗木组织幼嫩,抗病力弱;防治:(1)集约管理,易防治(2)良种育苗(3)正确执行育苗技术措施:圃地选择,合理轮作,适当施肥,环境卫生(4)化学防治:适时适量10.侵染循环过程及防治措施:11.非侵染性病害与侵染性病害的区别和联系:a非侵染性病害可以为病原生物开辟侵入途径b非侵染性病害可以降低植物对侵染性病害的抵抗力c侵染性病害消弱了植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12.简述影响病程的各个因素?病程:是从病原物接触侵入寄主开始,到寄主表现肉眼可见的症状的过程,它包括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
接触期:从病原物与寄主植物接触起到侵入以前这一期间.侵入期:从病原物侵入寄主体内到建立寄生关系的时期。
潜育期:从病原物同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开始,到寄主表现症状为止的时期。
发病期:从寄主表现症状到发病增长停滞的是时期。
13.病毒传播方式:(1)风力式传播(2)雨水(3)昆虫和其他动物 (4)人为传播14.非侵染性病原病害与侵染性病害相对应的特点及诊断过程及方法非侵染性病害特点:a成片发生,比较均匀b不能够传染蔓延c在发病植株上无病原物侵染性病害特点:a发生通常由点到面,表现出明显的发病中心b能够传染蔓延c在病部可见病原物的营养体或繁殖体15.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机制包括哪些方面?不同的病原物致病机制有何不同?一.(1)掠夺寄主的营养物质(2)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某些物质对寄主的生理有干扰或毒害作用二.(1)分泌的各种酶降解寄主的细胞和组织(2)产生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激素,刺激植物细胞和组织的生长、形成肿瘤和丛枝等畸形症状(3)病菌可产生毒素毒害寄主植物16.植物抗病性有哪些类型?比较植物主动抗病性与被动抗病性的异同?(1)按寄主植物对植物的抵抗性质分:抗病避病和耐病。
林木病理学试题及答案1. 病原菌的分类与特征病原菌是引起林木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了解不同类型的病原菌及其特征对于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病原菌可分为真菌、细菌和病毒三大类。
真菌是引起林木疾病最主要的病原菌。
它们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生物体,能够通过孢子传播疾病。
真菌病原菌一般可分为侵入性真菌和寄生性真菌。
侵入性真菌通过侵入寄主的组织,引起组织腐烂或坏死,并利用寄主的养分进行繁殖。
寄生性真菌则通过寄生在寄主体表或体内,通过释放特殊的酶、毒素或利用寄主的养分进行繁殖。
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对林木病害的发生也起着重要作用。
它们一般通过伤口、气孔或感染其他昆虫进行传播。
细菌病害一般表现为细菌在寄主体内大量繁殖,引起寄主的组织腐烂或坏死。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型的微生物。
它们通过侵入寄主细胞内进行复制,利用寄主细胞的生理代谢和养分进行繁殖。
病毒病害表现为寄主组织发生变形、颜色改变、生长受限等症状。
2. 林木病害的防治方法针对不同的林木病害,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和有益微生物进行病害防治。
例如,引入对特定害虫有天敌关系的昆虫进行生物控制;利用拮抗菌对抗致病真菌。
(2)物理防治:利用物理手段来减少病害发生。
例如,对一些寄生性虫害,可以通过机械阻断寄生虫的传播途径,减少病害发生的机会。
(3)遗传防治:利用遗传改良手段培育抗病品种,增强林木的抗病性。
通过选择对特定病害具有抗性的亲本进行杂交、选择等方法,培育出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品种。
(4)化学防治:利用化学农药进行病害防治。
化学农药具有快速、高效的防治效果,但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使用时需要慎重,并遵循相关规定。
3. 林木病理学的研究方法林木病理学是研究林木疾病的科学,需要运用一系列的研究方法来进行相关病害的鉴定与研究。
(1)病害观察法:通过对病害患树的外部形态、组织构造等方面进行观察,初步判断病害的类型与严重程度。
林木病理学本科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林木病理学是研究以下哪个领域的科学?A. 林木生长发育B. 林木遗传育种B. 林木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及防治D. 林木生态学2. 以下哪种病害属于非传染性病害?A. 锈病B. 腐烂病C. 缺素症D. 枯萎病3. 林木病理学中的“病原物”通常指的是什么?A. 受损的林木组织B. 有害的化学物质C. 引起林木疾病的生物或非生物因素D. 林木的遗传缺陷4. 以下哪种措施不属于林木病害的农业防治方法?A. 选择抗病品种B. 合理轮作C. 化学农药喷洒D. 清除病残体5. 林木真菌性病害的主要症状通常包括哪些?A. 叶片黄化B. 茎部腐烂C. 果实畸形D. 以上都是6. 林木病毒性病害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哪些?A. 风传B. 昆虫传带C. 土壤传播D. 雨水传播7. 以下哪种病害是由细菌引起的?A. 白粉病B. 灰霉病C. 溃疡病D. 斑点病8. 林木病理学中的“病害循环”指的是什么?A. 病害的发生过程B. 病原物的生命周期C. 病害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D. 病原物从一个寄主到另一个寄主的过程9. 林木病害的防治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B. 重治疗,轻预防C. 科学种树,合理管理D. 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10.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林木病害的生物防治?A. 利用天敌昆虫B. 施用生物农药C. 利用抗生物质D. 物理隔离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林木病理学中的“病征”是指________,而“病症”则是指________。
12. 林木病害的病原物主要包括________、细菌、病毒和________。
13. 林木真菌性病害的病原物主要是________,它们通过________来感染林木。
14. 林木病害的防治措施包括________、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
15. 林木病害的诊断方法包括田间观察、实验室诊断和________。
绪论单元测试1. 我国约有森林病害1000多种,目前危害较严重的约60多种。
A:错B:对答案:B2. 世界林木三大病害包括()。
A:榆树枯萎病B:松红斑病C:五针松疱锈病D:松枯梢病E:板栗疫病答案:ACE3.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特性决定了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具有()特点。
A:发生严重而频繁B:病害分布及组成的特殊性C:病害发生因素复杂D:病害种类极其繁多E:有害生物种类不断增加答案:ABCDE第一章测试1. 导致植物发病的生物因子称为病原。
A:对B:错答案:B2. 由生物病原引起的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
A:对B:错答案:A3. 植物病害都要经过一个持续的病理变化过程,最终都表现出一定的病征。
A:对B:错答案:B4. 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识别的症状称为外部症状。
A:对B:错答案:B5. 根据病害症状可对病害做出初步诊断。
A:对B:错答案:A6. 侵染性病害的症状有病征,而非侵染性病害的症状无病征。
A:错B:对答案:A7. 在有利发病的条件下,植物侵染性病害都可以产生病征;如细菌的菌脓,菌物的霉层。
A:错B:对答案:A8. 生物病原主要包括()。
A:细菌B:菌物C:病毒D:线虫E:寄生性种子植物答案:ABCDE9. 细菌病害常见特征是()。
A:霉状物B:菌脓C:粉状物D:点状物答案:B10. 植物病害与伤害最根本的不同之处在于植物病害的形成要经过()。
A:组织变化B:病理变化C:寄生变化D:形态变化答案:B第二章测试1. 吸器是真菌菌丝产生的一种短小分枝,在功能上特化为专门从寄主细胞内吸取养分的菌丝变态结构。
A:对B:错答案:A2. 分生孢子器为一种无性子实体。
A:对B:错答案:A3. 分生孢子、厚垣孢子、卵孢子和游动孢子是菌物的无性孢子。
A:错B:对答案:A4. 休眠孢子囊、卵孢子、接合孢子、担孢子和子囊孢子是菌物的有性孢子。
A:错B:对答案:B5. 菌物的有性孢子是经过性细胞结合后产生的孢子,因此,有性孢子的细胞核是二倍体。
《林木病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侵染性病害2、病原3、病毒4、非侵染性病害5、病原菌6、子实体7、病症8、病害流行9、病状10、植物保卫素11、侵染过程12、复循环病害13、特异性毒素14、活养寄生物15、积年流行病二、判断改错1、林木炭疽病有潜伏侵染的特点,这实际上是一种隐症现象。
( )2、波尔多液和石硫合剂配合使用能增强防病效果。
()3、郁金香碎锦病侵害叶片及花冠,在我国尚未发现该病的发生。
()4、松材线虫枯萎病的发生与松褐天牛的为害无关。
()5、香石竹枯萎病与唐菖蒲干腐病都是由半知菌中的镰孢菌属的真菌引起。
()6、根结线虫为雌雄异形。
()7、病毒可引起林木花变绿。
()8、植原体与病毒属非细胞形态的分子生物。
()9、半知菌为不典型生活史。
()10、由真菌引起的所有林木病害都是侵染性病害。
()11、锈菌为活养寄生物( )12、溃疡病是坏死和增生型组织病变的综合结果()三、单项选择1、()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产生的结构。
A、分生孢子B、闭囊壳C、卵孢子D、担子孢子2、下列病原中,()是寄生性种子植物。
A、线虫B、螨类C、植原体D、菟丝子3、某些林木感病后,植物体内的生长激素类物质常常失调,引发植物产生( )症状。
A、腐朽B、腐烂C、坏死D、畸形4、白粉病病原的分类地位为().A、接合菌亚门B、鞭毛菌亚门C、担子菌亚门D子囊菌亚门5、根癌病由( )引起.A、真菌B、细菌C、病毒D、类菌原体6、松材线虫枯萎病主要由()传播。
A、气流B、雨水C、松褐天牛D、流水7、( )引起的病害不具传染性。
A、真菌B、病毒C、线虫D、低温。
8、治病先治虫是指( ).A、白粉病B、煤污病 C.、立枯病D、炭疽病9、桃缩叶病由( )引起.A、镰刀菌B、丝核菌C、外子囊菌D、外担子菌10、病害侵染过程的(),最适宜施用内吸剂。
A、接触期B、侵入期C、潜育期D、发病期11、植物病原细菌的形态都是( ).A.球状B.螺旋状C. 杆状D.多细胞12、( )对四环素敏感.A.植原体B. 病毒C.真菌D.线虫13、病原物的寄生性的实质是一种( )关系.A.致病B.抗生C. 共生D.营养14、植物感病后体内产生了植物保卫素,这是植物的一种( )作用.A.致病B.耐病C. 抗病D.避病.15、波尔多液的有效成份是( ).A.硫酸铜B.生石灰C. 碱式硫酸铜D.多硫化钙.16、( )应治病要治虫.A白粉病B膏药病 C. 炭疽病D.立枯病17、环剥树皮是指防治( )采取的有效措施.A.立枯病B.竹丛枝病C.泡桐丛枝病D.炭疽病18、桑寄生害主要由( )传播.A.昆虫B.鸟类C.人为D风19、细菌侵染林木主要以()侵入植物休内。
林木病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库一.单选题(共52题)1、以下病原物是专性腐生物。
A、霜霉菌B、线虫C、腐朽菌D、病毒正确答案: C2、林木病原线虫的传播途径是A、风力传播B、雨水传播C、冰雹D、落叶正确答案: B3、木材腐朽病容易在病部出现的病征是A、烟煤菌B、蕈菌C、锈菌D、粉霉正确答案: B4、林木病原病毒的侵入途径是A、自然孔口B、微伤口C、无伤表皮D、雨水正确答案: B5、菌丝内无横隔膜,整个菌丝体为一个无隔多核的细胞,这种菌丝称为。
A、骨架菌丝B、无隔菌丝C、有隔菌丝D、不育菌丝正确答案: B6、桉树青枯病是由引起的病害。
A、高温B、线虫C、病毒D、细菌正确答案: D7、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如不适于植物正常生活的水分、温度、光照、营养物质、空气组成等),这类病害称为。
A、侵染性病害B、非侵染性病害C、土传病害D、苗期病害正确答案: B8、病害发生初期,受病组织呼吸作用增加,光合作用减弱,细胞发生渗漏等属于病变。
A、组织上病变B、形态上病变C、无病变D、生理上病变正确答案: D9、子囊菌门真菌的有性孢子称为。
A、子囊孢子B、次生孢子C、初生孢子D、休眠孢子正确答案: A10、以下病原物是专性腐生物。
A、霜霉菌B、线虫C、腐朽菌D、病毒正确答案: C11、某种病害的发生是由于两种以上的病原物同时侵染或先后侵染而引起的,这种现象称为。
A、潜伏侵染B、复合侵染C、初次侵染D、再次侵染正确答案: B12、属于无机杀菌剂。
A、咪鲜胺B、丙环唑C、波尔多液D、多菌灵正确答案: C13、接合菌门真菌的无性孢子称为A、芽孢子B、节孢子C、休眠孢子D、孢囊孢子正确答案: D14、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如不适于植物正常生活的水分、温度、光照、营养物质、空气组成等),这类病害称为A、侵染性病害B、非侵染性病害C、土传病害D、苗期病害正确答案: B15、板栗白粉病是由引起。
A、线虫B、藻类C、病毒D、菌物正确答案: D16、利用一切生物手段防治林木病害的方法,称为A、化学防治B、物理防治C、生物防治D、农业防治正确答案: C17、半寄生种子植物是。
一、名词解释(病害)林木病理学:是研究林木病害发生现象,发病原因和发病机理,以及发展规律和防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林木病害: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在生理上、组织结构上和形态上产生一系列的局部或整体的异常变化,植物生长发育明显受到影响,甚至死亡,导致经济损失或环境破坏。
土壤寄居菌:是指在土壤中病残体上存活期较长,但是不能单独在土壤中长期存活的微生物(大部分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下载可编辑.土壤可居菌: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在土壤中可长期存活,并且能够在土壤有机质上繁殖的微生物。
(腐霉属、丝核菌属和一些引起萎焉的镰抱菌属)全寄生:从寄主植物上夺取它自身所需要的所有生活物质的寄生方式。
半寄生:寄生物对寄主的寄生关系主要是水分的依赖关系,这种寄生方式称专性寄生:只能从活的寄主细胞和组织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寄生能力强。
转主寄生:真菌必须在两种不同的寄主植物上寄生生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的,称为侵染循环:是指病害从前一个生长季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再度发病的过程。
.下载可编辑.生理小种:病原物的种内、变种内或专化型内存在着对寄主植物的不同品种致病力不同的类群。
侵染性病害: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病害,又称传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性病原引起的病害。
共生现象:即植物与微生物共同生活,紧密联系,形成了双方都可以得到好处的互利关系。
子实体:菌物在繁殖过程中形成的产抱结构,无论是有性繁殖还是无性繁殖,结构简单还是复杂统称为子实体。
担子果:担子菌的担子着生在高度组织化的子实体内。
.下载可编辑.植物检疫:根据国家法规,对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验和处理。
旨在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或扩散的一种植物保护措施。
二、填空题1、(松材线虫)检疫对象。
2、(月季白粉病)在温室比在露地更易发生。
3、苗木立枯病的病原菌(腐霉菌)、(丝核菌)、(镰刀菌)。
4、施用农药杀菌剂防止(月季绿瓣病)无效。
.下载可编辑.5、(苗木白绢病)病原菌常菌核越冬。
林木病理学_南京林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下列植物异常属于林木病害范畴?答案:一些土壤线虫寄生在林木根部引起的瘤状物_柳杉枝条上长有很多瘤状物_因为土壤细菌侵染导致樱花根部长有很多瘤状物2.下列哪情况可以引起林木非侵染性病害?答案:施药浓度过大3.常见的林木侵染性病害的病原有真菌、细菌、病毒、以及寄生性种子植物等五大类。
答案:线虫4.病原物在植物体表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结构称为。
答案:病征5.松材线虫侵入松树导致松树死亡是虫害?答案:错误6.林木出现异常现象显示林木病害已经发生答案:错误7.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以下哪种成分?答案:几丁质8.以下属于真菌无性孢子的是?答案:分生孢子9.以下哪种结构是典型的真菌营养体?答案:菌丝10.下列哪种病害不表现病征?答案:非侵染性病害11.卵菌细胞壁主要成分为?答案:纤维素12.以下属于根肿菌有性孢子的是?答案:休眠孢子(囊)13.以下不属于真菌有性孢子的是?答案:厚垣孢子_孢囊孢子14.以下不属于二倍体孢子类型的是?答案:子囊孢子_担孢子15.真菌是一类自养生物?答案:错误16.在适宜的条件下,菌物的无性繁殖可多次重复进行?答案:正确17.根肿菌门菌物均为寄主细胞内专性寄生菌?答案:正确18.典型的真菌生活史包括无性繁殖和。
答案:有性生殖19.真菌有性生殖的细胞学过程包括、核配和减数分裂。
答案:质配20.根据《菌物词典》第十版的分类系统,菌物包括了藻物界、界的部分种类和真菌界的全部种类。
答案:原生动物21.林木病害的构成要素包括:答案:植物表现异常_病程_病因_产量降低或品质劣变22.以下哪种原因可以引起林木的侵染性病害?答案:线虫23.下列哪种情况属于林木病害?答案:秋季杨树因土壤干旱导致叶片大量变黄。
林木病理学_东北林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According to plant pathology,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caused by viraldiseases?答案:Bacterial gall on the stem2.Parasite is答案:an organism that grows part or all of the time on or within another organism of a different species(known as its host),and from which it derives all or part of its food.3. A pathogen is答案:an organism that causes disease.4.Biotic disease is答案:Disease caused by living organisms.5.Host is答案:An organism upon which an organism of a different species grows and from which all or most of its food is derived.6.which feature is not characteristic of mushroom structure?答案:leaf7.What is plant disease?答案:sustained physiological and structural damage to plant tissues caused by biological and non-biological agents ending sometimes in plant death.8.abiotic disease is答案:Disease resulting from nonliving agents.9.Saprophyte is答案:An organism that lives on dead organic matter.10.What is the definition of obligate parasite?答案:A parasite that is incapable of existing independently of living tissues.11.What is the definition of Facultative saprophytes?答案:are mostly parasitic, but have the faculty to live on dead organic matter, like Phytophthora spp.12.What is the definition of toxicity?答案:The inherent ability of a toxicant to damage plants and animals. 13.What is the possible diameter for mushroom spores?答案:10μm14.which of the following cells or structures are associated with sexualreproduction in fungi?答案:ascospores15.All fungi shar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答案:heterotrophic16.chestnut blight is a kind of _____ disease.答案:Infectious17.Crown gall often grows on willow in Sun Island Park,Crown gall is a _____disease.答案:Bacterial18.对Forest decline正确的理解的是答案:森林衰退19.Diplodia Blight of Pines(松枯梢病)is casused by Sphaeropsis sapinea, syn.Diplodia pinea,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correct description of thedisease.答案:A fungal infectious disease20.According to the knowledge of Plant Pathology, the correct description of thevirus is:答案:Viruses are too small to be seen even with the aid of a powerful lightmicroscope.Viruses are systemic pathogens.21.Viruses are characteristically composed of which one?答案:a protein coata nucleic acid core22.The correct description of fungi is答案:Fungi are heterotrophs that feed by absorptionFungi play key roles in nutrient cycling, ecological interactions, and human welfareFungi produce spores through sexual or asexual life cyclesFungi have radiated into a diverse set of lineages23.Which are biotic factors in the following items?答案:Bacteria Fungi。
1、举例说明症状的特点及其在诊断上的应用答:症状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A、特异性:一定的病害与一定的病原相联系,每种病害的症状都有它自身的特点,所以根据症状可以认识病害。
例如白粉病和烟霉病;B、阶段性:病害的症状随时间的发展而变化。
初期、中期和末期的症状往往截然不同,各有特点,要系统地观察起发育阶段,不要把这三个阶段误认为三种病害。
C、差异性:同一种病原物在同一个寄主的不同部位和不同发育阶段以及不同环境条件下所表现的症状可能不完全相同,但每一种病害症状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它们与特定环境的关系又是相对稳定的,即在特定的条件下,病害必然表现出特定的症状。
如油桐的黑斑病(叶斑病)的叶表现为多菌斑、果上生黑疤;D、相似性:由于病害症状的类型有限,而病害种类却非常多,往往不同的病原物在同一个寄主上,可表现相似的症状,此种情况下,必须在症状观察基础上做显微镜检查或病原分离,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2、真菌五个亚门的基本特点营养体无性生殖有性生殖鞭毛菌亚门为无隔菌丝,少数为原团或具细胞壁的单细胞产生游动孢子产生卵孢子或休眠孢子囊结合菌亚门多为无隔菌丝体形成孢子囊和孢囊孢子产生结合孢子子囊菌亚门有隔菌丝体,少数(如酵母菌)为单细胞产生分生孢子、粉孢子、芽孢子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担子菌亚门发达的有隔菌丝体,有单核(初生菌丝)和双核(次生菌丝)的不同阶段一般没有无性生殖除锈菌外,通常不形成特殊分化的性器官,而有双核菌丝体的细胞直接产生担子和担孢子半知菌亚门发达的有隔菌丝体,有的能形成厚垣孢子、菌核和子座等变态结构产生各类的分生孢子无有性生殖阶段3、比较真菌、细菌、病毒、植原体的特征及其所致病害的特点真菌细菌病毒植原体形态学特性少数近圆形的单孢体,不定形的变形体和大多数丝状体球状、杆状、螺旋状球状、杆状、纤维状圆球形或椭圆球形,也有哑铃状、杆状等不规则形营养型及生活方式异养型异养,少数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异养型异养型繁殖方式孢子繁殖一分为二的裂殖方式不以二分裂法繁殖,只能在定的寄主细胞内以核酸复制方式繁殖⒈二分裂⒉芽殖⒊形成小体后再释放出来有无细胞壁有细胞壁和真正的细胞核有细胞壁,但无固定的细胞核无细胞结构无细胞壁多态型真核生物单细胞原核生物分子寄生物原核生物培养特性可以人工培养可以人工培养不能进行活外体培养少数可进行活体外的人工培养所致病害的特点主要症状是坏死、腐烂和萎蔫,少数为畸形,在病部常有粉状物、粒状物等病症⒈斑点⒉腐烂⒊枯萎⒋畸形⒌溃疡变色、坏死、畸形⒈丛枝⒉黄化⒊畸形4、病原物的致病机理和林木的抗病机制答:病原物的致病过程中,并不是单个因素在起作用。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1.林木病害的概念。
2.林木病害发生的原因。
3.林木病害症状的类型及各类症状的特点。
4.了解林木病理学发展历史有什么意义。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1.非侵染性病害的原因及所致病害典型症状。
2.非侵染性病害与侵染性病害相对应的特点及诊断过程及方法。
3.非侵染性病害与侵染性病害的区别和联系。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真菌?真菌在生物界的地位有何变化?2.真菌营养体的主要类型、结构及其功能有哪些?3.菌丝的变态结构及其菌丝组织体的类型与功能。
4.真菌无性繁殖及有性生殖的主要方式,以及产生的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的类型有哪些?5.植物病原真菌的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的特点及其在植物病害发生流行中有什么作用。
7.试述真菌生活史的概念、主要生活史的类型和特点。
8.Ainsworth分类系统在传统的“三纲—类”分类基础上做了哪些主要调整?分为哪几个亚门?主要的分类依据是什么?9.细菌与植物病害的关系?10.病原细菌的一般形态及主要植物病原细菌类群?11.细菌所致林木病害的症状特点有哪些?12.病毒与植物病害的关系?13.病毒的一般性状及如何针对植物病毒病害的特点进行诊断?14.林木线虫、菌原体、类立克次氏体、类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引起的林木病害特点,如何进行防治?15.解释下列名词和术语:真菌、菌丝、菌丝体、假菌丝、菌落、初生菌丝、次生菌丝、双核菌丝、三生菌丝、结构菌丝、锁状联合、菌核、菌索、子座、吸器、假根、子囊果、子囊壳、闭囊壳、假囊壳、子囊座、子囊腔、子囊盘、担子果、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盘16.转主寄生的锈菌为害寄主植物有什么特点,在其所致病害控制上可采取哪些相应的措施。
第四章复习思考题1.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机制包括哪些方面?不同的病原物致病机制有何不同?2.什么是毒素?毒素有哪些类型?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3.植物被病原物侵染后所发生的主要生理变化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4.植物抗病性有哪些类型?比较植物主动抗病性与被动抗病性的异同。
一、名词解释(病害)林木病理学:是研究林木病害发生现象,发病原因和发病机理,以及发展规律和防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林木病害: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在生理上、组织结构上和形态上产生一系列的局部或整体的异常变化,植物生长发育明显受到影响,甚至死亡,导致经济损失或环境破坏。
土壤寄居菌:是指在土壤中病残体上存活期较长,但是不能单独在土壤中长期存活的微生物。
(大部分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土壤可居菌: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在土壤中可长期存活,并且能够在土壤有机质上繁殖的微生物。
(腐霉属、丝核菌属和一些引起萎焉的镰孢菌属)全寄生:从寄主植物上夺取它自身所需要的所有生活物质的寄生方式。
半寄生:寄生物对寄主的寄生关系主要是水分的依赖关系,这种寄生方式称专性寄生:只能从活的寄主细胞和组织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寄生能力强。
转主寄生:真菌必须在两种不同的寄主植物上寄生生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的,称为侵染循环:是指病害从前一个生长季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再度发病的过程。
生理小种:病原物的种内、变种内或专化型内存在着对寄主植物的不同品种致病力不同的类群。
侵染性病害: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病害,又称传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性病原引起的病害。
共生现象:即植物与微生物共同生活,紧密联系,形成了双方都可以得到好处的互利关系。
子实体:菌物在繁殖过程中形成的产孢结构,无论是有性繁殖还是无性繁殖,结构简单还是复杂统称为子实体。
担子果:担子菌的担子着生在高度组织化的子实体内。
植物检疫:根据国家法规,对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验和处理。
旨在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或扩散的一种植物保护措施。
二、填空题1、(松材线虫)检疫对象。
2、(月季白粉病)在温室比在露地更易发生。
3、苗木立枯病的病原菌(腐霉菌)、(丝核菌)、(镰刀菌)。
4、施用农药杀菌剂防止(月季绿瓣病)无效。
5、(苗木白绢病)病原菌常菌核越冬。
6、用草兰氏染色细菌,阳性反应细菌呈(蓝紫色)。
7、病原中(类病毒)最小。
8、(细菌)病害常有溢浓症状。
9、瘿螨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毛毡病)。
10、已经发现的半知菌有性态,大多数属(子囊菌)。
11、真菌无性繁殖产生孢子类型(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
12、真菌有性生殖产生孢子类型(接合病症)(子囊孢子)(担孢子)(卵孢子)。
13、子囊果的类型主要有(子囊壳)(闭囊壳)(子囊座)(子囊盘)。
14、侵染性病害的侵染循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病原物的初侵染和再侵染)、(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病原物的传播途径)。
15、真菌有性生殖一般经过(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和再次侵染)等三个过程,最后形成单倍体的有性孢子。
16、菌丝的变态结构有(吸器)、(附着胞)、(附着枝)、(假根)、(菌环)17、根据寄生性种子植物对寄主的依赖程度,可将其分为(半寄生)和(全寄生)。
18、松材线虫病三学说(酶学说)(空洞化学说)(毒素学说)19、病害发生四时期(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20、毛豆腐上的孢子是(包囊孢子),青霉、曲霉上的孢子是(分生孢子)。
21、林木病理学主要研究内容:(病原学)、(病理学)、(流行学)、(防治学)。
22、植物病害的病理变化过程分为三阶段,即(生理病变)、(组织病变)、(形态病变)。
23、菌物的菌组织体有: (菌核)、(菌索)、(子座)。
24、一种病原物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是(寄生性)、(致病性)和(传染性)。
三、简答1、有性繁殖、无性繁殖在病害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答:菌物生活史:菌物孢子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种孢子的过程。
无性繁殖:在适宜条件下,菌物的无性阶段可多次重复进行。
且完成一次无性循环所需时间较短,产生的无性孢子数量大。
这对植物病害的传播蔓延具重要作用。
有性繁殖:有性阶段在整个生活史中往往只出现一次,植物病原菌物的有性孢子大多在侵染后期或经过休眠后产生,有助于病菌度过不良环境,成为翌年病害的初侵染来源。
2、检疫对象确定原则:1、仅局部发生,分布不广,国内、省内末发生过的。
2、危险性大,为害损失严重。
3、自然远距离传播力弱,只能靠人为力量随种子苗木及其包装运输物而传播蔓延。
3、细菌性病害的诊断?答:细菌病害的症状表现主要是坏死,萎焉,腐烂和畸形,有的还有菌脓溢出,其中坏死型症状最常见,又以叶,果上出现病斑为最多见。
细菌病斑初显时常是水渍状斑,或同时在病斑上渗出淡黄色或灰白色的菌脓,干后成颗粒状或膜状。
病斑是扩展可能受到木栓化组织的限制,在产生离层以后使病斑脱离而形成穿孔状。
细菌病害的诊断也不能光凭症状,细菌在光学显微镜下勉强可见,至少可见喷菌现象,可以认定是细菌,还可以知道兰氏染色反应,细菌一般都能人工培养,观察其菌落特点,做柯赫假定,如果不能分离培养,可考虑是否可能弄错,这不是细菌。
4、锈菌的防止方法。
答:分为两类;1、叶果类:a、防止转主寄主的锈病时,应结合营林措施清楚转主寄主,如营造混交林。
b、防止单主寄生或不需要转主寄主的锈病时,可采用彻底清除带有越冬病原菌的病组织的方法,尽量减少初次侵染来源和减少菌源以减轻发病程度。
c、在孢子即将放散时,孢子放散时,孢子萌发和侵染期间以及植物发病初期,喷药防治,如波尔多液和硫合剂。
d、选用抗病品系防止。
2、枝干类:a、采用铲除转主寄主的办法防治,间伐,修枝,营造混交林。
b、化学防治:如喷洒多菌灵和硫磺胶悬剂除干。
c、选用抗病品系防止。
5、病症,病状的区别。
答:病症:病原物在植物体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结构,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病害病症表现。
病状:指发病植物本身所变现出来的反常现象。
病状类型: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
病症类型:霉状物、粉状物、线状物、颗粒状物、菌核、菌脓。
6、松材线虫为什么称病害?答:1.本身不产生毒素,没有致病性可能 2.体表本身所携带的细菌可产生毒素,有致病可能。
3和细菌分别接种不能致病,只有二者混合接种才可以发病。
最终的发病原因是细菌引起的。
线虫对寄主植物的致病性首先表现在它本身通过口器对寄主细胞或组织直接穿刺、吸食和在组织内造成创伤,对植物有一定的影响,其次是它所造成的症状和植物其他病原体造成的症状的致病机理相似。
另外,它的致病过程与病害的过程一致:接触-侵入-潜育-发病,并且引起经济损失。
所以叫病害。
7、猝倒病的症状答:1.种芽腐烂型:幼苗出土前,种芽组织被病菌侵染而腐烂,在苗床上出现缺苗断垄现象。
2.茎叶腐烂型:幼苗在出土期受病菌侵染,导致幼苗茎叶腐烂。
3.幼苗猝倒型:幼苗出土后,嫩芽尚未木质化,病菌由根茎处入侵,产生褐色斑点迅速扩大呈水渍状腐烂,病苗迅速倒伏。
4.苗木立枯型:苗木茎部木质化后,病菌由根部侵入,引起根部皮层变色腐烂,造成买哦木枯死而不倒伏。
8.林木垂直抗病与水平抗病的区别答:1.水抗性是不完全的,但却是持久的,不会因为新的病原物小种的出现而丧失作用;对某种病原物的所有小种都有作用,较普遍。
2.垂抗性是完全的但又是暂时的,出现新的病原物致病品系时,它的作用就消失;只对某种病原物的某些小种起作用,效率高。
9.缺素:老叶:N黄化 P紫色 K叶枯 Mg明脉 Zn小叶新叶:Ca芽枯 Fe白叶 S黄化 Mn失绿斑 Cu幼叶萎蔫10.真菌是如何侵染的答:真菌孢子与寄主植物接触,在适宜条件下孢子萌发,产生芽管或侵染丝克服寄主的阻碍反应,侵入寄主体内并发育成菌丝,菌丝同寄主建立寄生关系,菌丝不断生长和扩展,引起寄主病变表现症状,菌丝体进一步扩展并逐渐发育成熟于生子实体,寄主表现典型症状,即接触→侵入→潜育→发病。
有的真菌还能从角质层或表皮直接侵入,高等担子菌还能以侵入能力很强的根状菌索侵入,主动侵入。
11.病害侵染后,林木主要有哪些生理变化答:1.受侵植物组织细胞几乎都会发生渗透变化,一般是增加,矿物质随着水分外漏。
2.呼吸作用的增加。
3.植物叶组织中的叶绿素丧失或组织坏死,光合作用下降。
4.氮化合物含量一般比健康的植株低,或者在初期有所增加,后期则急剧下降。
5.植物中水分缺乏导致植物萎蔫。
12.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病害的区别于联系?非侵染性病害使植物抗病性降低,利于侵染性原的侵入和发病。
如冻害不仅可以使细胞组织死亡,还往往导致植物的生长势衰弱,使许多病原物更易于侵入。
侵染性病害有时也削弱植物对非侵染性病害的抵抗力。
如某些叶班病害不仅引起木本植物提早落叶,也使植株更容易受冻害和霜害。
苹果褐斑病与苹果树衰。
加强栽培管理,改善植物的生长条件,及时处理病害,可以减轻两类病害的恶性互作侵染性病害:1.发病一般由点到面,表现明显发病中心。
2.能够传播蔓延。
3.在病部可以看见病原物的营养体或繁殖体。
非侵染性病害:1.成片出现,比较均匀。
2.不能传播蔓延。
3.发病植株上无病原物。
13、如何快速准确诊断林木病害?诊断程序:1、症状的识别与描述。
2、调查、询问病史和有关档案。
3、采样检查。
4、专项检测。
5、逐步排除得出结论。
也可通过柯赫法则进行诊断:1、在发病植物上通常伴随一种病原生物。
2、该微生物能够在离体或人工培养基上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纯化培养物。
3、将该纯化物接种到健康植株上,表现相同的病害4、将该接种发病植株再分离得到纯化物,性状与原来病原微生物记录相同。
经过以上四个步骤的鉴定得到确切的证据则证明该微生物是病原物14、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机制包括哪些方面?答:(1)与寄主争夺营养物质和水分,造成植株生长不良。
(2)产生致病酶类,包括角质酶、细胞壁降解酶、细胞膜和细胞内含物降解酶等,破坏寄主植物的细胞和组织结构。
(3)产生致病霉素,造成寄主植物的细胞和组织凋萎坏死。
(4)产生过量的生长调节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