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重点耗能工业企业能源统计业务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5.29 MB
- 文档页数:62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系统
操作手册(统计员)
一、登陆
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http://120。
205。
13。
80:8912/JgnhWeb.登录系统前,用户需安装加密狗驱动程序,提示安装成功后,再将页面刷新.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点击登录按钮,如用户没有安装加密狗驱动程序或者没有插入加密狗(USB设备),系统会提示用户作相应操作,如下图所示:
登陆成功后,可进入系统页面,左上角显示系统名称,右上角显示当前用户所在的单位名称和当前操作系统的用户名;其下一行是系统的主菜单;主菜单下方为通知公告栏、待办事务栏。
如图:
二、填报
1.基本信息管理—-》维护本机构信息,如图:
2.单位信息管理-—》单位基本信息,如图:
以2011年,2012年的数据作为参照,新增2013年的填报批次,如图:
3.能耗资源管理-—》能耗数据管理,如图:
以2011年,2012年的数据作为参照,新增2013年的填报批次,如图:
红色是2011年的数据,先填总金额,再填单价(填单价时,要选中单价),耗量自动算出,如图:保存后,也可以修改或删除。
如图:
4.能耗资源管理——》采暖能耗填报--》新增,(注:空表也要填报,否则影响整体上报)如图:
5—能源资源管理—》。
数据中心能耗填报——》新增,(注:空表也要填报,否则影响整体上报)如图:
6.回到能耗资源管理—-》能耗数据管理—-》提交至审核(注:提交至审核后,所有数据无法修改或删除,若要修改,请上级为您打回数据。
)如图:。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县(市)区政府(管委会)2009年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通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8.05•【字号】通政办发[2010]131号•【施行日期】2010.08.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节能管理正文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县(市)区政府(管委会)2009年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的通知(通政办发〔2010〕13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节能减排工作会议精神,确保完成今年节能减排各项目标任务,近期市政府将组织对县(市)、区政府(管委会)2009年节能目标责任进行评价考核,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考核对象: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二、考核内容:依据《南通市资源节约工作考核办法》(通政办发〔2008〕24号),从考核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措施落实情况两个方面实施考核,评价考核指标和计分标准详见附件1。
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以市经信委、发改委、统计局分解下达的年度万元GDP能耗降低率目标和市统计局核定的万元GDP能耗降低率为依据,包括年度万元GDP能耗降低率和“十一五”前四年万元GDP能耗累计降低率两项。
节能措施落实情况的考核,主要包括节能制度建设情况、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情况、节能投入和重点工程实施情况、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情况、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管理情况、重点领域节能工作落实情况、法制建设情况和节能基础工作落实情况等八个方面。
三、考核方法:(一)各县(市、区)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于8月10日前向市政府书面报告2009年节能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同时抄送市节能办并附相关考评证明材料。
(二)现场考核评价。
考评组(附件2)现场检查1~2家重点耗能企业、建筑节能、公共机构、淘汰落后产能现场,查阅相关台帐资料(具体现场检查时间、要求由各检查组另行通知)。
能源统计工作手册第一章绪论1.1 能源统计的概念能源统计是指对国家或地区能源资源的生产、消费、储备、流通和利用等方面进行统计监测和分析的工作。
能源统计工作对于政府决策、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2 能源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能源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统计是客观地反映国家能源资源生产、利用情况的重要手段,对于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3 能源统计工作的目标能源统计工作旨在全面、准确地掌握国家能源资源的生产、流通和利用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数据支持,确保能源的有效利用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1.4 能源统计工作的工作原则能源统计工作以客观、公正、严谨、科学的态度进行,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和敏感性。
第二章能源统计的基本内容2.1 能源资源的生产统计包括对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等各种能源资源的生产情况进行统计监测,掌握其产量、采矿、开采等相关数据。
2.2 能源消费的统计主要包括对各种能源资源在不同行业、领域的消费情况进行统计监测,如工业、交通、生活等方面的能源消费情况。
2.3 能源储备和流通的统计对能源资源的储备和流通情况进行统计监测,包括能源储备量、储备分布情况,能源的进出口情况等。
2.4 能源利用的统计对能源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统计监测,包括能源利用结构、效率、环保情况等,为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供数据支持。
第三章能源统计的方法与技术3.1 调查与监测采用定期调查、抽样调查、现场检查等方法获取能源统计数据,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2 统计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能源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掌握数据的规律和趋势,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3 信息化技术支持借助信息化技术,建立能源统计的数据库和管理平台,实现数据的快速、准确获取和共享。
第四章能源统计的质量控制与保障4.1 数据审核与核实对采集到的能源统计数据进行审核和核实,防止数据的错误和失真,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大型商场建筑能耗调查与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南通市商场建筑能耗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了南通市大型商场这类建筑的能耗现状及用能特点。
并针对南通市大型商场建筑耗能现状,分别从围护结构、系统运行管理和系统设计三个方面阐述了南通市大型商场建筑能耗偏高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建筑能耗围护结构运行管理系统设计1 概述随着南通市经济飞速发展,重庆公共建筑也保持了高速发展,而伴随着能源消耗与浪费问题也较为突出。
在南通市既有公共建筑中,其中99%为高耗能建筑;在新建建筑中95%以上仍属于高耗能建筑。
南通市公共建筑量大面广,建筑能耗惊人,如果不实施建筑节能,将对南通市的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造成巨大压力,并制约着南通市经济的发展。
1.1调查组织安排为了促进南通市整个节能工作的开展,有效的分解“十一五”节能降耗20%这一指标,为南通市有效的开展既有建筑的改造做出基础工作,由南通市人大城环委牵头组织了此次对南通市现有公共建筑的能耗调查,并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小组。
调查对象以全市的大型公共建筑为主;调查人员由两个团队组成,一是能耗调查专家组,二是在校从事节能方面课题的博士生、高年级的硕士研究生;调查方式采取集中调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2 南通市公共建筑能耗现状下图为宾馆、办公写字楼、文广、车站、医院和商场六类大型公共建筑2001~2006年耗电量密度变化曲线。
图1 2001~2006年年耗电量密度变化曲线由图1可以看到,在单位建筑面积下,商场类建筑的年耗电密度明显高于其他几类大型公共建筑。
并在这6年中能耗呈逐年上升趋势,由此可见,随着商场面积的不断增加,总体的上涨不可避免,节能改造是势在必行。
如图2所示,与宾馆、办公写字楼、文广、车站和医院五种类型建筑年电耗数据值进行单位面积的平均值比较,可以看出,商场类建筑年单位面积耗电量接近250kWh/m2.a,远远高出了其他五类公共建筑的年耗电密度。
图2 各类型公共建筑年耗电量密度2 南通市商场建筑能耗状况大型商场建筑作为公共建筑中的一种,其特点为建筑面积大、客流密度和各种照明、电器密度高;多采用中央空调系统对商场温度、湿度进行控制;能量传输距离长、能量转换设备多,以用电为主,冬季采暖耗热量小;运行时长为12个小时以上、全年基本没有节假日、能耗受人们的消费习惯影响巨大。
○F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2017年统计年报和2018年定期统计报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制定天津市统计局补充、印制2017年11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天津市统计局负责解释。
目录一、总说明 (5)二、报表目录 (6)三、调查表式 (9)基层年报表式1.调查单位基本情况(101-1表) (9)2.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102-1表) (12)3.财务状况(F103表) (13)4.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能源消费情况(TF105表) (15)5.主要业务活动收入(108表) (16)6.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应用情况(109表) (17)7.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非四上法人单位基本情况(U104表) (18)8.四众平台基本情况(U105表) (19)基层定报表式1.调查单位基本情况(201-1表) (20)2.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202-1表) (22)3.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T202-1表) (23)4.财务状况(F203表) (24)5.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能源消费情况(205-5表) (26)6.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能源消费情况(TF205-5表) (27)7.能源生产、销售与库存(205-6表) (22)8.重点能源商品经销情况(205-7表) (23)9.生产经营景气状况(F210表) (24)10.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情况(U201表) (22)11.重点互联网出行平台基本情况(U202表) (23)12.重点互联网医疗平台基本情况(U203表) (22)13.重点互联网教育平台基本情况(U204表) (23)14.合约类电子交易平台情况(U205表) (22)四、指标解释 (37)(一)调查单位基本情况 (37)(二)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 (48)(三)财务状况 (52)(四)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应用情况 (57)(五)四众平台 (59)(六)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能源消费情况 (61)(七)能源生产、销售与库存 (62)(八)重点能源商品经销情况 (65)(九)重点互联网平台 (67)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表 (68)六、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新旧结构对照表 (92)一、总说明(一)为建立统一、规范的服务业统计,全面反映服务业发展状况,为各级政府进行宏观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基础数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本制度。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印发《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制度》的通知(2013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矿产资源委员会•【公布日期】2013.07.23•【文号】国管节能[2013]258号•【施行日期】2013.07.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能源及能源工业综合规定正文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印发《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制度》的通知(国管节能〔2013〕258号)我局对2011年印发的《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制度》进行了修订,并更名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制度》(以下简称《统计制度》),已报经国家统计局批准,现印发给你们,并就贯彻实施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认真编制《统计制度》实施方案《统计制度》是规范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工作的部门统计调查制度,调查内容和方法、统计指标设置、报表形式、调查对象和职责分工等都经过统计部门审核批准,已纳入国家统计调查体系。
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编制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细化本地区、本部门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工作分工和职责,进一步明确管理范围内各级各类公共机构有关报表的填报周期、上报方式及时限等;要将本制度逐级转发至所辖(属)的每一个公共机构,并指导做好实施方案制定工作,落实相关要求,努力提升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工作水平。
二、确保统计调查覆盖面《统计制度》规定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采取全面调查方法,调查对象为所辖(属)的全部公共机构,调查内容包括公共机构的基本信息和使用的煤、燃气、燃油、电、热力、水等各种能源资源消费信息。
目前,部分地区和部门还存在调查对象不全、报表指标填报不完整等问题,影响了对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状况的分析评价。
为此,请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公共机构名录库建设,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将本地区、本部门各级各类公共机构全部纳入统计调查范围。
三、切实做好冬季采暖和数据中心机房能耗情况调查北方地区公共机构冬季采暖能耗在公共机构能耗总量中占比一直较大,部分南方地区冬季采暖需求也逐年增加;同时,随着公共机构办公信息化水平提高,数据中心机房能耗也呈快速增长趋势。
江苏省能源消费与工业经济研究来源:江苏省统计局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十五”期间,江苏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全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长明显快于GDP增长,单位地区生产总值(GDP)能耗有所上升,能源消费需求与能源生产供给的矛盾日趋突出。
工业是消费能源的主体。
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重工业化趋势的加快,工业能源消费量已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八成。
节能降耗关系江苏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加快产业结构尤其是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着重抓好重点能耗行业和企业的节能,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完成“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任务的关键举措。
一、全省能源消费与生产之间的矛盾1、全省能源消费总量大、增长快,二、三产业和生活消费能源大幅增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逐年提高。
“十五”头两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分别为3.1%和8.2%(详见表1)。
2003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首次突破一亿吨标准煤,增长率一跃达到15.1%。
2004、2005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均超过23%。
2005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6895.39万吨标准煤,是2000年的1.96倍。
五年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14.4%,且年增长率逐年提高。
第二产业能源消费量占总能耗的八成以上、年均增长15.6%。
“十五”期间,全省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在全省GDP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51.9%升至2005年的56.6%,而第一、三产业的比重则分别下降4.2个和0.5个百分点。
由于第二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要大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的上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的下降,意味着全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加快。
2000-2005年全省第二产业能源消费量由6773.02万吨标准煤增至13953.11万吨标准煤,增长1.06倍,年均增长率比全省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率快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能源消费量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78.6%升至82.6%。
《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年第4期印染行业的节能分析胡珏王姜灿(南通市节能监察中心江苏南通226000)摘要:印染行业是我国的传统行业,主要分布在我国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规模,但是印染的工艺流程导致了此过程必将是一个能耗高、污染高的的行业,根据我国近期提出的“绿色中国”的观'下,印染行业急需转变传统观念,加快淘汰老旧设备!引入自动化工艺、学习节能措施来改善印染行业的发展现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性能、环保型和智能化的面料是发展的趋势,顺应趋势、紧跟发展的脚步,才能将产业发展地越来越强&关键词:印染行业;节能;循环利用引言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进联合国,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国印染行业近年来保持了良好的发展趋势,除了今年年初我国对抗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所有行业都停产,近期我国控制住新冠肺炎后$其他国家仍然在积极对抗疫情时,印度及一些非洲国家的印染行业停滞,订单部分转移到国内,这里要感谢中国政府在抗疫方面做出的出色表现%但是印染行业是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在做到发展效益的同时,做好节约能源显得更加重要%1印染行业背景在国家产业政策引导、环保趋严#行业转型升级、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印染布产量及其增速均为“十二五”以来最低点%“绿色突围”成印染企业亟待解决问题之一%我国印染行业大部分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生产,大多数工厂设备陈旧,这些设备工艺参数不稳定、产能低、产$无法满足现在大众对于纺织品的美感、触感的高要求,且无法满足环保的要求%如今环保标准也日益严格,企业现场脏乱差,污水排放不达标,产能愈来愈低,成本愈来愈高,印染生产线单一#规模小,就容易受市场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采取既节约成本又能高效地完成节能减排改造,成了对企业非常严峻的考验%2印染工艺2.1前处理(1)坯布先进行检验,检查坯布质量,通常抽查总量的10%%(2)翻布,即分批、分箱#打印,如果是全棉布的话,要进行缝头#烧毛,烧毛过程中使用天然气或者炽热的金属表面擦过$将坯布上存在一些绒毛去除,防止在之后的染色、印花出现染色不均匀或印花瑕疵%(3)预定型,良好的定型条件有利于保持织物尺寸稳定性和整理外观,经定型后,促使纤维内部有规则得定向排列,在后道加工过程中既保证了纤维芯少受腐蚀,又不影响纤维外层受碱腐蚀%(4)退浆,棉织物通常使用酸、碱、酶和氧化剂退浆,即去除坯布在纺织时上的浆料,降低对后续染整产品的影响%(5)煮练,纤维织物上所黏附的天然杂质(如蜡状物、果胶物质、羊毛脂、丝胶等)以及浆料在一定条件下用煮练剂加以去除% (6)漂白加工浅色花布和色布时,织物经过煮练后还需用漂白剂进行漂白,由于煮练后纤维上还有天然色素的存在,用以染色或印花,会影响色泽的鲜艳度%常用的漂白剂有次氮酸钠、双氧水%2.2染色和印花不同品质的布染色工艺不同,温度压力也不相同,染布次数也不一样,以全棉布为例,染色的过程分为浸染和扎染,浸染是将每缸布的所需染料称取好,放入不锈钢料桶,制成染液,经过之前预处理的坯布进入染色机内,再分别加入水、分散染料、匀染剂等,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染色处理,使纤维松弛、纤维间隙扩大,使染料固着在纤维上%扎染是把织物浸于染剂中,再通过轧辗染色%染色完成后,进行还原清洗,经过漂洗去除浮色%印花则是用染料或颜料在纺织品上印花纹或图案的过程% 2.3后整理(1)拉幅脱水,染色出缸后,织物需经离心脱水机,由于织物染色后经向伸长,纬向收缩,需用开幅机将织物整理平整,将染缸的半成品放入脱水机,脱除布料所含的部分水分,之后进行烘干% (2)拉毛,织物经过起毛机,在机械力的作用下使织物正面毛圈断裂形成蓬松的绒毛,之后除去浮毛,经过这样处理的织物光泽度会比较好%(3)定型,使用天然气将拉伸过的纤维得到一定的松弛,也可加入不同功能的助剂,对织物进行柔软、阻燃、防皱等其他功能的定型%(4)检验、包装后进行成品入库%3节能分析印染过程中,主要使用的能源是蒸汽、电、天然气、水、柴油%蒸汽主要用在定型、加热染缸、烘干,电是启动设备,水主要是升温、降温、保温和水洗$天然气主要是烧毛、烘干和定型,柴油主要是%3.1管理节能设置节能小组$设置领导班子及成员,建立责任制,定期开会将各组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定期开展节能环保培训,及时跟进国家相关节能减排和环保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对提出结构优化、技术创新的点子的员工给予奖励和表彰,并将节能减排考核纳入年度考核%各小组可进行统计分析的必要条件是要完善计量器具的配备%《节约能源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用能单位应当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按照规定配1《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年第4期备和使用依法检定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0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对各类能源的消费实行分类计量和统计,并确保能源消费统计数据真实、完整!”在实际工作中,某企业全厂仅安装一个电表,生产用电和办公楼、宿舍等无法分开核算,最终年度核算,如果电量较往年增长,必然分析不出是哪部分的用电出现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