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统计基本知识及工业统计台账的设立
- 格式:ppt
- 大小:944.00 KB
- 文档页数:27
规模以上工业统计报表填报流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有关规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资料。
现将规模以上工业统计业务操作流程规范如下:一、需上报的主要报表(1)月度需上报的工业报表:《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B204-1表)、《财务状况》(B203表)。
(2)季度需上报的工业报表:《主要工业产品销售、库存、订货》(B204-2表)、《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及景气状况调查》(B210表)。
(3)年度需上报的工业报表:《法人单位基本情况》(201-1表)、《工业企业成本费用》(B103-2表)、《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B104-3表)、《信息化情况》(109表)。
二、数据搜集整理(一)搜集原始记录原始记录,是指企业对其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过程和成果所作的最初数字或文字记载的原始凭证(资料),是统计报表最初资料来源。
工业企业需搜集的原始记录有:1、入(出)库单;2、纳税申报表;3、来料加工费收入凭证;4、产品销售发票;5、会计报表;6、企业固定资产清册;7、企业职工花名册;8、其他和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凭证记录。
(二)形成登记统计台账的相关资料将原始记录和凭证进行搜集整理后,形成登记统计台账的相关资料。
主要包括:企业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数量;产品平均销售单价(不含增值税);企业从事与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职工平均人数;企业主要生产设备数量及生产能力;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电脑数量;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利润表)等。
三、形成统计台账统计人员按照搜集整理始记录和凭证后形成的相关资料根据统计指标建立统计台账。
四、生产报表数据根据统计台账,生产工业统计报表数据。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对应关系详见附表。
五、报送方式1、上报方式:网上直报。
2、登录网址:/,点击其中的“联网直报填报单位登录”,键入自己的【用户名】(法人代码)和【密码】(默认值同法人代码相同),点击【登录】进入直报系统。
摘要:统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是指为了提高统计工作整体质量和效率,对自上而下的统计基础工作的全部内容和过程作出统一规定,并予以标准化,作为指导和检查统计工作实践活动的依据。
统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将促进企业管理与决策水平的提高,实现统计工作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工业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中图分类号:F4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0-283-02统计基础工作是通过搜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状态与发展规律。
统计基础工作是统计工作的根本源头,为了提高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必须加强统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
统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是指为了提高统计工作整体质量和效率,根据统计科学理论和统计工作实践的综合成果,对自上而下的统计基础工作的全部内容和过程作出统一规定,并予以标准化,作为指导和检查统计工作实践活动的依据。
工业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主要内容包括统计机构的设置和统计人员、统计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统计报表、统计服务、统计档案、统计信息自动化等方面的规范管理。
一、工业企业统计机构的设置与统计人员统计机构是指工业企业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置统计职能部门,或在有关机构设置统计人员,并指定统计负责人。
大型工业企业应有专职统计人员,中、小型企业应有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
企业统计人员应具备一定统计知识和持有《统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按时参加政府统计机构组织的工业统计业务培训,掌握统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明确企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涵义和范围,熟悉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基本指标计算方法。
依法开展统计工作,恪守职业道德,如实提供本企业统计资料,具有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的能力。
各工业企业应保持统计机构或统计人员的相对稳定,保持统计工作的连续性。
二、工业企业统计原始记录原始记录是按照统计、会计和业务核算的要求,通过一定的表格形式,对工业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初记录和客观反映,是未经过加工整理的第一手材料,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原始依据。
工业统计要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工业统计是一种对工业领域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方法和技术。
它是在工业生产和经济管理中广泛应用的重要工具,通过对各种工业指标和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工业活动的现状、趋势和规律,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工业统计的概念源于对工业发展的需求。
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工业部门的规模与重要性不断提升,对相关数据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通过对工业活动中涉及的各种经济指标、生产指标和质量指标的统计分析,可以为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详细的工业发展情况、产能利用率、产出效率以及市场需求等重要信息。
工业统计的核心在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通过对工业数据的采集与整理,可以获得大量的原始数据,这些数据反映了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
然后,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可以揭示出工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并提供对相应问题的解释和预测。
工业统计在工业生产和经济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它可以帮助政府制定工业政策和规划,优化工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其次,对企业而言,工业统计可以提供决策支持,指导生产运营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此外,对研究机构而言,通过分析工业统计数据,可以开展相关的产业研究和前瞻性研究,为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意见。
总之,工业统计作为一种重要的数据分析工具,对于了解和推动工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对工业领域的各种数据进行收集和统计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工业活动的现状和趋势,为工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工业生产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整体组织架构,方便读者了解文章的逻辑框架和内容安排。
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概述了本文的背景和目的。
然后,通过对工业统计的定义和背景的介绍,引导读者对工业统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接下来,强调了工业统计的重要性和应用,以引发读者的兴趣和注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
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北京市统计管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各部门和各单位必须依法建立和健全原始统计记录、统计台账以及统计资料的审核、交接、档案和保密等项管理制度。
工业企业统计台账说明统计核算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统计台账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全面资料。
各企业必须依法建立健全原始统计记录和统计台账,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
一、本册统计台账的种类和内容:本台账是属于基层企业综合定期统计台账,是满足年度内填报统计制度规定的统计报表的依据。
统计台账是将本企业年度内统计资料根据管理工作的需要加工整理分类汇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得出能够说明企业整体及其构成的全面统计资料。
包含产供销、人财物、能源消费、设备利用、经济效益以及企业大事记等内容。
二、企业大事记是一种主要以文字资料记载的统计台账,是企业综合统计台账的一个组成部分。
记录的内容包含生产规模、生产内容、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和人员状况等变化;市场动态的变化等;企业改制、重组、隶属关系改变等;基建、项目投资及其设计能力,投产日期及效果等;企业生产调度会、行政会议的重大决议及其贯彻执行效果等情况。
三、台账填写的要求:1.台账内各项指标必须根据《工业统计制度》规定的统计口径指标解释和计算方法填写,登记台账的基础数据要依据企业的原始记录,并与企业报出的统计报表一致,出现调整要加注说明。
2.台账必须用钢笔按月填写,不得用圆珠笔、铅笔填写,数码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要清楚工整。
3.为了保证统计台账的连续性,台账管理须责任到人,如统计人员变更、流动,必须办理交接手续,并在“台账经管及交接登记”中登记。
四、本台账列入统计执法检查范围,企业在接受统计执法检查过程中,应主动出示本台账,接受执法人员的检查,检查内容、检查结果应在“检查记录”上登记。
○B工业统计报表培训手册(2020年统计年报和2021年定期统计报表)杭州市统计局杭州市社会经济调查队2020年12月工业统计报表培训手册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工业统计报表培训手册目录一、总说明 (1)二、报表目录 (5)三、调查表式 (5)(一)基层年报表式 (5)1.调查单位基本情况(101-1表) (5)2.法人单位所属产业活动单位情况(101-2表) (7)3.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102-1表) (8)4.工业企业成本费用(浙B103-2表) (9)5.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B104-3表) (11)6.工业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B104-4表) (12)7.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应用情况(109表) (13)8.工业企业数字化情况(浙B109表) (14)9. 2020年杭州市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需求情况调查(杭X501表) (15)10. 企业研究开发项目情况(107-1表) (17)11. 企业研究开发活动及相关情况(107-2表) (18)12. 浙江省企业软投入情况(浙L133表) (20)13. 工业企业创新情况(L121表) (21)14.工业企业创新调查企业家问卷(L122表) (25)(二)基层定报表式 (29)1.调查单位基本情况(201-1表) (29)2.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202-1表) (31)3.财务状况(B203表) (32)4.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B204-1表) (34)5.生产经营景气状况(B210表) (35)6.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205-1表) (37)7.能源加工转换与回收利用(205-2表) (38)8.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费情况(205-3) (39)9.工业企业用水情况(205-4) (40)10.能源生产、销售与库存(205-6) (41)11.企业用工情况(浙Ⅵ业用工表) (42)12.50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情况(206表) (44)13.浙江省投资项目申请表(浙H202表) (46)(三)综合年报表式 (48)规模以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B306表) (48)四、分类目录 (49)(一)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目录 (49)(二)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目录 (70)工业统计报表培训手册(三)规模以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目录 (71)(四)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内容见(杭州市统计局网)制度标准目录下统计标准链接 (71)(五)2017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内容见(杭州市统计局网)制度标准目录下统计标准链接 (71)五、指标解释及相关规定 (72)(一)单位基本情况 (72)(二)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 (80)(三)财务状况 (84)(四)生产经营情况 (94)(五)信息化及电子商务情况 (97)(六)数字化情况 (98)(七)能源填报分类目录及主要指标解释 (10)31.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和能源加工转换与回收利用目录(205-1表、205-2表) (103)2.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目录(205-3表) (106)3.能源生产、销售与库存目录(205-6表) (111)4.主要指标解释 (112)4.1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205-1表) ··································································1124.2能源加工转换与回收利用(205-2表) (115)4.3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费情况(205-3表) (116)4.4工业企业用水情况(205-4表) (139)4.5能源生产、销售与库存(205-6表) (141)5.能源产品指标解释 (144)6.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154)7.热焓表(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 (156)(八)劳动工资年定报及企业用工情况主要指标解释 (160)(九)研发、软投入和创新统计基层主要指标解释 (171)1.企业研究开发项目情况 (171)2.企业研究开发活动及相关情况 (172)3.浙江省企业软投入情况 (176)4.工业企业创新情况(L121表) (177)5.工业企业创新调查企业家问卷(L122表) (178)(十)固定资产投资指标解释 (180)工业统计报表培训手册- 1一、总说明(一)为了解全国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情况,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和计划、进行经济管理与调控提供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本制度。
工业统计基础数据质量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工业统计基础数据质量工作,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工业统计基础数据质量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工业统计基础数据包括工业企业生产、销售、存货、投资、用能等各项基础数据。
第四条工业统计基础数据质量工作的目标是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标准、时效和可比。
第五条质量工作的原则是科学、规范、公正、透明。
第六条数据质量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准确、可靠、标准和可用。
第二章组织第七条设立工业统计基础数据质量管理小组,由相关部门组织,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和计划,指导和监督执行。
第八条组织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数据分析能力。
第三章采集第九条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备性。
第十条数据采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遵守数据采集操作规范。
第十一条数据采集人员应及时统计、核算和录入数据,确保数据的时效性。
第四章核算第十二条建立核算制度,明确核算的方法和流程。
第十三条核算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具备相关的核算知识和技能。
第十四条核算人员应当按照制度要求进行核算工作,保证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五章分析第十五条建立数据分析制度,明确数据分析的方法和程序。
第十六条数据分析人员应具备统计学和数据分析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第十七条数据分析人员应根据数据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提供准确的分析结果。
第十八条数据分析人员应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合理的结论和建议,为政府和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
第六章保存第十九条建立数据保存制度,明确数据的保存方式和期限。
第二十条对重要数据和原始数据进行备份和存档,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第二十一条建立数据归档和检索系统,方便数据的归档和检索。
第七章报告第二十二条建立数据报告制度,明确报告的内容和形式。
第二十三条数据报告应准确、全面、及时地反映数据情况。
第二十四条报告人员应提供准确的数据和分析结果,确保报告的质量。
工业统计主要指标解释一、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1、工业总产值计算应遵循的原则①工业生产的原则。
即凡是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均应包括在内。
其中的最终产品,不管是否在报告期内销售,只要是报告期内生产的,就应包括在内。
凡不是工业生产的产品,均不得计入工业总产值。
②最终产品的原则。
即企业生产的成品价值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
企业对外销售的半成品也应视为最终产品计入工业总产值。
而在本企业内各车间转移的半成品和在制品只能计算其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③“工厂法”原则。
即以法人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计算工业总产值,是其报告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总价值量。
2、工业总产值的内容包括三部分: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①成品价值: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并在报告期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合格、包装入库的已经销售和准备销售的全部工业成品(包括半成品)价值合计。
成品价值中包括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活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价值,但不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半成品)价值。
工业总产值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的。
成品价值按成品实物量乘以报告期不含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计算。
会计核算中按成本价格转帐的自制设备和自产自用的成品,按成本价格计算生产成品价值。
②对外加工费收入: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完成的对外承做的工业品加工(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生产)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外工业品修理作业所收取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内非工业部门提供的加工修理、设备安装等收入。
对外加工费收入按不含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价格计算。
对于以对外加工生产为主,对外加工费收入所占比重较大的企业,如果对外加工费收入出现跨年度支付的情况,为保证总产值生产口径计算的准确性,则应将对外加工费收入按实际情况调整,记录本年应实际收取的对外加工费收入。
工业统计知识讲座长治市统计局李瑜晓2009.6.16介绍内容一、工业统计范围及标准二、工业生产方面内容和问题解答三、工业效益方面内容和问题解答四、工业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工业统计范围及标准一、工业统计范围及标准1、工业和工业统计的定义2、工业统计范围3、工业统计中的标识性指标及标准工业和工业统计的定义一、工业的定义和工业生产活动包括的内容:1、工业是采取自然物质资源,制造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或对农产品、半成品等进行加工的生产事业。
也就是从事物质产品生产活动的部门。
2、工业生产活动包括的内容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如采矿、森林采伐、晒盐等。
对农副产品的加工再加工对采掘品的加工、再加工。
④对工业品的修理翻新。
二、工业统计的定义:工业统计就是对工业行业的有关数据进行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
二、工业统计范围1、现行工业统计范围为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2、工业统计范围确定的依据:每年年终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报表中的销售收入达到500万元的保留(纳入),不够500万元的去掉,确定后单位在新的一年内不变,年内企业销售收入由不足500万元上升到500万元以上或由500万元以上下降到500万元以下,企业统计范围均不再变更。
三、工业统计中的标识性指标及标准1、工业行业小类:是国民经济行业的细分类。
归类依据:由本企业所生产的主产品来确定。
小类码为4位。
第一位是0的不能略去。
2、国有控股情况:国有经济控股企业是指在企业的全部资本中,国家资本股本占较高比例,并且由国家实际控制的企业。
包括绝对控股企业和相对控股企业。
A、国有绝对控股企业:是指国家资本所占比例大于50%(含50%)的企业,包括纯国有企业。
B、国有相对控股企业:是指国家资本比例不足50%,但相对大于企业中的其他经济成份所占比例的企业(相对控股);或者虽不大于其他经济成份,但根据协议规定由国家拥有实际控股权的企业(协议控股)。
相对控股和协议控股都归入国有相对控股。
附件1工业企业统计工作规范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工业企业统计基础工作,保证源头统计数据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以及相关的法规和规定,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自2014年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一、组织建设1、企业指定统计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本单位各部门的统计工作。
2、企业应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立统计机构或在有关机构中配备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
3、大中型企业可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建立厂部、车间、班组三级统计网络。
4、统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统计专业知识和能力,依法开展统计工作。
5、企业统计人员应当取得统计从业资格,并持证上岗,联网直报企业统计人员应具备联网直报企业统计报表的能力。
6、联网直报企业统计负责人的岗位变动,应当事先征求同级政府统计机构的意见。
二、原始记录1、原始记录的设臵应遵循适应统计、会计和业务核算的需要、与企业生产管理状况相适应、与各项管理制度相适应的原则。
2、原始记录基本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⑴产品生产方面的记录;⑵生产能力方面的记录;⑶工业产品价格方面的记录⑷劳动力数量方面的记录;⑸资产负债方面的记录;⑹原材料、燃料、动力方面的记录;⑺新产品生产与投入方面的记录;⑻职工工资福利方面的记录;⑼财务收支方面的记录;⑽其他与工业统计需要有关的记录。
三、统计台帐1、企业应根据工业统计制度要求建立相应的统计台账 (包括电子台账)。
2、根据现行工业统计制度、能源统计制度、劳动统计制度、科技统计制度等,企业应设臵以下台账:(1) 工业总产值及工业销售产值统计结果台账,包括计算台账,工业总产值、新产品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出口交货值等计算台账;(2) 工业用电量计算台账;(3) 产品产量台账;(4) 主要财务收支台账;(5) 原材料、能源消耗、库存材料台账;(6) 科研开发方面的台帐;(7) 职工变动、工资等台帐;(8) 其他需要设臵的台账。
3、统计台账要及时登录,账面要整洁,字迹要清楚工整,不能随意涂改和空缺。
工业统计基础数据质量工作制度牡丹江市爱民区统计局工业统计基础数据质量工作制度数据采集和数据汇总上报制度为强化工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数据采集程序,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更好地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作用,提升统计服务功能,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工业统计基层数据采集范围是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XX万元及以上并已纳入名录库管理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对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按照在地原则进行数据采集。
第二条统一对纳入企业一套表范围的调查单位进行数据采集,要求基层企业独立、自行上报各类统计报表,不得虚报、瞒报和代报,严格执行工业统计报表制度以及地方政府统计机构的相关要求,全面、准确、及时地上报各种工业统计报表。
第三条基层企业根据工业统计报表制度要求,利用工业“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数据采集平台,按规定时间分年度、季度、月度自行上报相关数据,每一个报表企业需要填报多种表式,进行集中采集。
第四条要及时对没有报表的企业进行催报,并做好催报记录,对不配合报表及屡次迟报的企业要通过重点执法检查予以理顺,在数据采集时排除人为干扰,从源头上保证数据质量,平台数据,要做到随报随审,对发现有问题的数据,要及时进行查询,确保基层数据上报质量。
第五条基层企业作为统计数据采集对象,要按照统计法律法规要求设置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做到台帐数据与统计报表数据、原始记录相互衔接一致,帐内相关指标数据必须合乎逻辑。
1、原始记录包括:产品(商品)生产(经营、销售)方面的记录;商品购进(成本、运费)方面的记录;原材料、燃料、动力、商品购进方面的记录;财务收支方面的记录等。
2、统计台帐包括:生产、销售总值统计台帐;产品产量或销售类值台帐;主要经济指标统计台帐;工业增加值统计台帐;原材料、库存材料台帐;财务收支统计台帐等。
企业应创造条件建立电子统计台帐。
第六条企业报表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电脑、网络知识和操作技术,能熟悉使用电脑设备登陆工业“企业一套表”系统,平台数据在国家局审定通过后,自行打印纸介质报表,由报表人、统计负责人、单位负责人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存档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