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基本内容和特征
- 格式:docx
- 大小:7.55 KB
- 文档页数:1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石,这四者相互联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的统一整体,共同揭示人类社会与自然的本质。
科学观以及方法论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人的整体自然观。
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是我们的基本观点。
包括:自然的存在;自然的进化和发展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
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
3.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
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
4.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二、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分支。
它是一门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理解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它也是以科学技术为中介的人类社会与人的自然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
它既是马克思主义对自然、科学技术认识的概括和总结,也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具体科学技术实践的重要平台和渠道。
三、自然辩证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发展趋势我学的是企业管理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需要的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人才。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对于国家的发展越来越重要,而只有对企业实行科学的管理,企业才能够发展,国家的经济才能够发展。
因此企业管理专业在当今社会仍然是热门专业,分析自然辩证法在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能够使得企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更加的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更好的服务社会。
首先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在企业管理专业中的体现。
在自然辩证法中,就已经提到了有关自然的保护,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面临的必然选择。
唯物辩证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唯物辩证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 唯物性:唯物辩证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是自然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它强调物质的第一性,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的原则。
2. 辩证性:唯物辩证主义自然观强调自然界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过程,即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内部矛盾的斗争和解决来实现的。
它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和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没有孤立的、静止的事物。
3. 历史性:唯物辩证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自然观。
它强调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
4. 实践性:唯物辩证主义自然观强调实践是认识自然界的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深入了解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
它认为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是通过实践来实现的,实践是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5. 系统性:唯物辩证主义自然观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系统。
它强调要从整体上把握自然界,研究自然界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总之,唯物辩证主义自然观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为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界提供了理论指导。
六.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基本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和基础,自然界除了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表现形式之外,什么也没有;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质上都是不灭的;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此推动着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处于持久的产生和消亡之中,处于不断的运动和转化过程之中;在自然的发展过程中,在自然的特定领域发展的特定阶段上,产生了人类和人类社会。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区别于以往各种自然观的基本特征是:
第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一种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第二,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它将自然界、人类和社会历史统一起来,看成是一个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遵循着统一的辩证法规律。
第三,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所揭示的自然界包括人参与其中的人化了的自然界,是人创造、占有和“再生产”的自然界。
第四,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人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作为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
最新《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题答案整理0.1.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当一个计算机专家去研究分析一个计算机问题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思考它哲学层次的问题.同时依据哲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哲学层次问题的解决.也需要从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去总结.归纳.同时很多自然辩证法的问题.在自然科学中得到了解决.在这方面.图灵可以说是计算机学界的哲学大师.在哲学层次上.对于计算机能不能思维.会不会有意识这个问题.他提出了一个检验方法:现有一个人和一台机器.如果对于我们出的任何问题.人写一个答案.机器打印一个答案.如果分辨不出是人的还是机器的答案.就说明机器是可以思维的.这就是著名的[图灵检验法".现在计算机还是做不到这一点.对于有些问题需要推理论证.总是可以找出计算机回答的规律.这与人脑思维是有区别的.这是自然科学对于哲学层次问题的研究.自然辩证法对自然科学研究是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的.比如机器能不能思维这个问题.对应于这个问题.科学层次上在研究人工智能.如果说自然辩证法已经明白了机器和人脑思维的差异.那么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就有指导意义.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很多问题是认识研究自然世界不可回避的问题.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然辨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自然辨证法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方法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包括有适用某些学科的特殊研究精品文档方法.适用于各门自然科学或技术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即适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普遍研究方法.自然辨证法是研究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方法论.总体上划分为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三大部分.0.2.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1.在自然观方面第一,系统自然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客观世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所形成的统一整体,而客观世界普遍联系及其整体性的思想也就是系统思想。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的高级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1.整体性和直观性2.思辨性和臆测性3.自发性和不彻底性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1自然界由物质构成,物质由不可再分的微粒构成2自然界具有绝对不变性,自然物和时间,空间都是不变的3自然界的物质运动是受外力作用的,遵循因果规律的机械运动,宇宙的过程可以用简单的数学方程式表示4自然界的安排受到上帝的目的性支配5以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认识自然界6人与自然界都是机器,并且是分立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征1机械性2不彻底性3形而上学性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1自然界是先在的和历史的自然界2自然界是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自然界3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活动4用辩证思维方式认识自然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征1实践性2历史性3辩证性4批判性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1实现了自然观史上的革命性变革2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3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方法论基础4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融合奠定了理论基础5成为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
系统自然观的主要观点1自然界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是简单性与复杂性,构成性与生成性,确定性与随机性相统一的物质系统2系统是由若干要素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3自然界的演化是不可逆的4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
系统自然观的基本特征1系统性2复杂性3演化性4广义性系统自然观的作用1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物质论2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3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论4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人工自然观的基本特征1主体性2能动性3价值性生态自然观的基本特征1全球性2批判性3和谐性生态自然观的作用1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2有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3有助于建设生态文明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1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与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依据,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自然辩证法一、自然辩证法的定义、特征、内涵及相互关系?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联系与区别?1.自然辩证法的定义、特征、内涵及相互关系答:(1)定义: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况、总结。
(2)特征:①哲学性质。
自然辩证法站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上,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普遍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变革自然的一般方法,而不是自然界中的某一特殊现象、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某一特殊过程或者科学技术某一特殊学科的特殊规律。
②中立性质。
自然辩证法不同于普遍的哲学原理,它处于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之间,是关于自然界、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科学技术研究活动中的一般规律,具有中立的性质。
③差异性。
自然辩证法与邻近学科(自然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等)虽然在研究领域、方法和目标等方面相互联系交叉,但是它们具有不同的学科性质和定位。
④交叉性质。
自然辩证法不仅研究自然界,而且研究人和自然界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人的思维中的反应和在人类社会中展开与发展的过程,它是具体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3)内涵: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研究内容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论。
①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是对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发展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的科学说明。
思想渊源是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核心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②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
③科学技术方法论是研究科学技术活动的一般性方法的性质和规律。
④科学技术社会论是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4)相互关系:①它们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反映了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观和社会历史观在自然实践基础上的一致性。
一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和意义1、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1)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学科,具有哲学性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因有三:第一、从研究内容上看:它把自然界、科学技术以及认识和变革自然的活动都看成是有结构的整体研究其中普遍而深刻的规律性,因而具有哲学世界观的性质第二、从研究的角度上看:它主要不是对自然界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对认识变革自然的活动进行纯思维逻辑分析,而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来研究自然、人以及两者的中介,因而具有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相统一的特点。
第三、从研究的方法上看;它不局限于一般的归纳、演绎、分析、综合,而更重视哲学抽象。
哲学抽象主要特点是进行多层次分析和多学科综合,以便提炼出既普遍又深刻的内容。
(2)自然辩证法属于分支哲学,具有中介性质。
自然辩证法的普遍性和抽象性比自然科学长,比马克思哲学的普遍性和抽象性小,介于二者之间。
2、自然辩证法的意义a.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的时代正处在一个伟大的转变时期。
“非常值得注意的是科学自身在转变之中”。
19世纪生物学首先发展为演化的科学,20世纪以来,物理学和化学也发展成为演化的科学。
科学自身的发展正在改变着我们对自然界的基本看法。
b.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技术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等多种因素发生和发展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受到社会为它所提供的条件和环境的制约。
c.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需要面对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人类不得不认真地进行反思,不得不从自然观、方法论和科学观的高度来认识和审视这些问题,深刻把握和遵循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合理实现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d.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需要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充分体现时代的精神,就必须从当代迅速发展的自然科学中汲取营养,也就必须发展自然辩证法的研究。
e.建设现代化的需要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的关键f.科研工作的需要对科研工作者来说,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培养辩证思维能力,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为基础,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了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
其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点: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的。
唯物主义是一种根据物质存在的客观规律来认识世界的哲学观点,认为物质是现实的基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坚持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统一整体,一切都是由物质构成的,自然界的发展变化都是由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所引起的。
这种基于物质存在的观点,决定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所提出的一系列自然规律和规律性的认识。
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以辩证法为方法的。
辩证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对事物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方法。
辩证法是一种全面、系统的思维方法,它要求对事物和现象进行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认识,并揭示事物和现象内部的矛盾和发展的内在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一个辩证的整体,内部存在着矛盾和对立统一的规律,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是由这些矛盾的运动和斗争推动的。
因此在认识自然界的时候,必须要运用辩证法的思维方法,全面、系统地认识自然界的内在规律。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关于自然规律和自然规律性的认识。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不仅要求认识自然界的静态结构和形态特征,更要求认识自然界内在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要求我们在观察和认识自然界的时候,要看到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发展变化规律,要看到事物的通联、差异和变化,要看到事物的全面、深入和系统的认识。
四、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全面和深刻的。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不仅要求我们认识自然界的特定事物和现象,更要求我们认识自然界整体的规律和规律性。
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自然界的要关注自然界的全面和系统性,要在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审时度势,积极探索和揭示自然界内在的规律和规律性。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征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的,以辩证法为方法的,关于自然规律和自然规律性的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这种自然观要求我们在认识自然界的时候,要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要认识自然界内在的矛盾和发展变化规律,要关注自然界的全面和系统性。
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自然观是人们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它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本体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其核心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唯物的、辩证的、实践的、历史的、科学的自然观,是具有革命性、科学性、开放性和与时俱进等特点的辩证自然观。
其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物质观。
物质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 也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范畴是哲学和自然科学长期发展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内容包括:1)自然界的物质形式是多样的;2)自然界的物质形式是相互联系的;3)然界的物质是复杂的、多层次的;4)然界的物质是不灭的。
二、运动观。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正如恩格斯所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1)运动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其它哲学的一个重要区别;2)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形式是多样的,自然界有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关于人与社会 , 还有社会运动形式 , 思维运动形式;3)然界的物质是复杂的、多层次的;4)自然界的物质是不灭的。
三、时空观。
时空观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1)马恩认为 , 时空是客观的 , 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他们把时空与物质、运动紧密地联系起来 , 主张不能脱离物质、运动来讲时空 , 强调时空同物质的联系。
2)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 , 时间 , 空间是光限的。
恩格斯在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时空观的基础上 , 提出了时间是一维的 , 双向无限 , 既无起点 , 又无终点。
空间是三维的 ,各向无限。
四、系统观。
系统在自然界、社会、思维领域里是普遍存在的,是辩证自然观的一个根本观点。
系统观的基本思想 , 恩格斯很早就已经表述出来了,他强调普遍联系,指出“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他还强调了另外一个思想 , 就是相互作用,他说 : “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
中包括以下几个特征:
1. 自然是人类认识的对象之一,人和自然是相互关联、相互作
用的统一体。
人类不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且也能改变和掌握自然。
2. 自然是无限发展的,包含了量变和质变两个方面。
量变是在
一定时间内自然界中一定物质的数量、质量和形态的变化,而质变则
是由于量变的积累和自身矛盾的发展而引起的革命性变化。
3. 自然是具有矛盾性的。
矛盾是自然发展的内在动力,任何事
物都是由相互矛盾的方面所构成的。
4. 自然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这些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普遍适用的,人类只有经过实践和认识才能发现和应用它们。
5. 自然是无限和多样性的,人类只能通过不断探索和发现不同
的自然现象和规律,从而更好地改造和利用自然。
综上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人和自然是相互作用、相
互依存的统一体,自然是一个不断发展、充满矛盾的有机体,人类通
过实践和认识可以掌握自然规律,为更好地改造和利用自然提供基础。
第一编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一、辩证唯物主义三个基本内容: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对自然界的基本看法和基本观点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阐明马克思主义在科学发展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的态度二、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1、属于哲学门类2、是介于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的一个中间学科3、是与历史唯物主义相并列的中间学科十五世纪初到现在:1.近代自然科学(15世纪初到19世纪20年代、搜集材料阶段;中世纪、整理资料阶段;)2.现代自然科学:(20世纪初-20世纪70年代老三论信息、系统、控制论;20世纪70年代-现在新三论)三、辨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1.自然界的本质(根本本质):客观实在性物质是各种事物的总和客观实在性:1.事物和现象现实的存在着;2.事物和现象都在现实的运动和变化发现着;3.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变化时有规律的。
2.自然界物质形态的统一性和多样性(1)自然界物质的统一性:1.生命世界和非生命世界2.基本粒子和夸克3.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统一性、永恒性、无限性)(2)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1.具体形态的多样性(3)自然界物质存在的系统方式:1)系统:指一定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①要素②联系-结构③功能④外部环境-其它系统2)自然界物质形态:统一性和多样性6类划分方式:(系统的类型)1.系统与环境关系的角度分为三类系统:1、孤立系统;2.封闭系统(有能无物交换)3.开放系统(有能有物交换)2.系统内部所有发生实际运动过程来划分:1.物理系统,2.化学系统;3。
生命系统。
3.人对系统的影响角度划分:1.天然系统;2.人工系统;3.复合系统4.系统内部各要素作用特点:1.线性系统;2.非线性系统;5.从人对系统认识和把握的程度来划分:1.黑系统;2.白系统;3.灰系统6.从系统所处的状态:1.处于平衡态的系统;2.处于静平衡态的系统;3.远离平衡态的系统3)系统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及由此体现的系统的层次性①关系: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是整体的部分,不能分割。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基本特点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立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存在着各种对立的事物和矛盾,并且这些对立的事物通过斗争、运动和变化相互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强调事物的发展是由于内部的矛盾和对立的统一。
2. 运动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一个不断运动和发展的整体。
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从宇观的天体运行到微观的原子振动,都体现了自然界的运动发展规律。
3. 普遍联系: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事物之间存在着广泛而复杂的相互关系,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中。
4. 量变质变: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通过数量的积累引起质的飞跃。
事物的变化不仅仅是逐渐的量变,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质变,从而推动事物向更高的形态发展。
5. 目的性: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有目的性的,它追求着一种更高级、更有序、更稳定的状态。
自然界中的事物和过程都在追求一种内在的规律性和稳定性。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通过对自然界的深入研究和思考,提出了一种对待自然的全面、深刻的观点。
它强调了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揭示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并为我们认识和改造自然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自然辩证法概论试题以及答案一、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答: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包括:1、物质观。
自然界是物质的,而物质的形态是无限多样的,自然界的物质机构是有层次的,物质的机构层次是无限的。
2、运动观。
物质是运动的,运动在量上和质上都是不灭的,自然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其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3、时空观。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得物质的存在方式,时空是无限的。
4、规律观。
物质在时空中的运动时有规律的,而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人们一旦认识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就可以按照规律能动地改造自然,同时也改造自己。
二、自然系统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自然系统的本质特征包括:1、整体性。
指系统各要素在系统整体中的相互联系所带来的、超过各要素孤立时性质总和的效果。
整体性是一切自然系统的普遍属性,系统的整体性又被表述为“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的总和”。
2、开放性。
指的是物质系统与其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物质系统同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是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3、动态性。
指系统及其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性,都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4、层次性。
指系统处于物质的一定层次以及不同系统之间必定存在一定层次关系的性质。
三、阐述自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答:1、自组织的概念:自组织是指自然界物质系统自发地或自主地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2、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
(1)、开放性和非平衡约束。
自组织的有序结构必须从外界吸收物质、能量和信息才能形成和维持。
无序和熵增是封闭系统运行的唯一方向,开放性是系统自组织得以形成的必要条件,远离平衡态也是系统实现自组织的必要条件。
(2)、非线性相互作用是较为复杂的作用方式,是具有相干性的作用机制,系统内部的作用关系不再是各种作用的简单叠加所能说明的,而是多种作用相互制约、耦合而成的全新的整体效应。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自然界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以下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1. 自然界的物质性: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存在,物质是客观实在的基本形式。
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表现,都受到客观规律的支配。
2. 自然界的无限性和无穷性: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到自然界的无限性和无穷性。
自然界的发展和变化是永无止境的,没有终点,没有极限。
3. 自然界的辩证性: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强调自然界的辩证运动。
自然界中的矛盾和冲突是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
自然界是一个充满着矛盾和对立统一的复杂系统。
4. 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性: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存在客观的规律性。
所有自然现象都受到一定的规律支配,这些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5. 自然界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强调自然界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自然界为人类社会提供了资源和条件,而人类社会的活动也对自然界产生着影响和作用。
6. 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人类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可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所用。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思想,它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指导人们正确对待自然,积极投身于自
然科学的研究和实践,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共生。
六.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基本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和基础,自然界除了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表现形式之外,什么也没有;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质上都是不灭的;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此推动着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处于持久的产生和消亡之中,处于不断的运动和转化过程之中;在自然的发展过程中,在自然的特定领域发展的特定阶段上,产生了人类和人类社会。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区别于以往各种自然观的基本特征是:
第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一种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第二,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它将自然界、人类和社会历史统一起来,看成是一个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遵循着统一的辩证法规律。
第三,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所揭示的自然界包括人参与其中的人化了的自然界,是人创造、占有和“再生产”的自然界。
第四,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人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作为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