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总体进展共24页
- 格式:ppt
- 大小:3.06 MB
- 文档页数:24
水利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财政部•【公布日期】2012.09.14•【文号】水资源[2012]412号•【施行日期】2012.09.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水利水电正文水利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2012年9月14日水资源[2012]4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厅(局)、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财务局:为加快推进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规范项目建设管理工作,依据《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60号)、《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财综[2008]79号)、《中央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财预[2007]38号)、《中央分成水资源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农[2011]24号)等法规、规章及相关规定,水利部、财政部研究制定了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管理办法附件: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的建设和管理,依据《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60号)、《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财综[2008]79号)、《中央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财预[2007]38号)、《中央分成水资源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农[2011]24号)等法规、规章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由水利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部门,依据水利部、财政部印发的《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12-2014)》(水资源[2012]411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组织实施。
第三条中央和地方财政通过集中使用水资源费,支持本项目建设。
附件: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取水量监测设备与集成内容及要求供应商和产品资格条件:1、具备《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条件;2、该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3、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在中国境内注册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合法企事业单位。
4、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三级以上(含三级)或《水文、水资源评价论证资质》乙级以上(含乙级)。
5、二00九年以来具有不低于三个(每个合同金额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的已通过竣工验收的水资源监测、或“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或“山洪预警与水资源监测”项目业绩。
6、投标人不是制造厂家的,需提供产品制造厂商针对本次投标项目的授权。
7、水情遥测终端机(RTU)必须取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8、各种流量计必须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
第一包: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四川省2012年建设任务—取水量监测设备采购与集成一、项目概述根据国家下达的建设任务,2012年度我省主要建设任务为部分取水户监控系统的监测设备采购和集成安装。
依据《四川省水利厅关于做好国控取水户监控体系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川水函〔2012〕1714号)精神,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简称:省水文局)负责对流域机构和省本级发放取水许可证的取水户实施监测监控。
据此统计,本次完成71套取水量监测设备采购与集成,项目建设地点在成都市辖范围。
建设内容为:(1)完成32个取水户71套取水量采集传感设备、采集控制及通讯设备、采集单元配供电设备的采购;(2)完成32个取水户71采集单元(即71个监测点)的野外设备安装及按技术要求的现场设备集成;(3)通过省中心(成都)信息接收设备,实现71个采集点取水量的实时自动监测、传输、及中心站信息存储检索。
二、采购项目的技术需求1. 概述1.1 项目由来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四川省2012-2014年建设项目,是国家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标准SZY305-2017多媒体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Standard for table structure and identifier in multimedia database2017-12-20发布2017-12-20实施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发布SZY305-2017目次前言 (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数据分类 (1)5 表结构设计 (1)5.1一般规定 (1)5.2表设计与定义 (1)6 标识符命名 (2)6.1一般规定 (2)6.2表标识 (2)6.3字段标识 (3)7 字段类型及长度 (3)8 多媒体文件管理信息表 (5)8.1多媒体文件基本信息表 (5)8.2文档多媒体文件扩展信息表 (9)8.3图片多媒体文件扩展信息表 (10)8.4视音多媒体文件扩展信息表 (10)修订内容索引表 (11)SZY305-2017前言本标准属于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标准之一,用于规范多媒体数据库的表结构及标识符。
依据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开发多媒体数据库的需要,按照GB/T 1.1-2009《标准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制定本标准。
为便于查表,表头编号按照SL 1-2002《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编排。
本标准与基础数据库、监测数据库、业务数据库、空间数据库等表结构及标识符标准均为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数据库标准组成部分。
本标准共8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数据分类,表结构设计,标识符命名,字段类型及长度,数据库表结构。
本标准为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标准《多媒体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的SZY305-2017版,替代2014年12月发布的SZY305-2013第三版。
与SZY305-2013第三版相比,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见修订内容索引表。
本标准由水利部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提出。
淮河流域水资源监控平台系统集成汪跃军;陈竹青【期刊名称】《治淮》【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3页(P36-38)【作者】汪跃军;陈竹青【作者单位】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信息中心) 233001;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信息中心) 233001【正文语种】中文1.项目由来2011年1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第一次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并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
针对中央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战略决策,2012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进一步明确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主要目标,提出具体管理措施,全面部署工作任务,全面推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贯彻落实。
2011年,水利部组织编制了《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12-2014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利用三年左右时间,开展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近期建设,初步形成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近期目标相适应的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为支撑水资源管理定量考核工作奠定基础。
淮委按照《实施方案》有关要求,结合淮河流域实际情况,对淮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与需求进行了大量的调研,于2011年完成《淮河流域水资源系统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淮河流域2012~2014年分年度建设任务。
2.建设目标按照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三年基本建成,五年基本完善”的总体部署,分两个阶段开展实施。
第1阶段为2012~2014年,本阶段淮河流域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总体目标是:基本建立与淮河流域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相适应的取用水、省界断面、水功能区三大监控体系,基本建成淮河流域水资源监控管理平台,形成与淮河流域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相适应的水资源监控能力。
3.建设内容淮委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2012~2014年)建设内容包括三部分,省界断面水位计、流域水环境监测(分)中心和淮委水资源监控平台建设。
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标准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标准在当今社会,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
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标准的制定和落实显得尤为重要。
1. 了解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标准的意义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标准是对水资源监测、管理和保护的要求和规定,旨在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监控网络,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遵循和落实这一标准,有助于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确保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2. 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标准的内容和要求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标准主要涵盖以下内容和要求:(1)监测网络建设:包括监测站点的规划和布设、监测设备的选型和配置、监测数据的采集与传输等。
(2)监测指标和方法:包括监测指标的选取和标准化、监测方法的规范和统一、监测数据的分析和评价等。
(3)数据管理和共享:包括监测数据的管理和存储、数据共享和开放、数据安全和保护等。
(4)监测技术和装备:包括监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监测装备的更新和维护、监测标准的制定和修订等。
3.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标准,我认为需要充分重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监测网络建设和监测技术装备更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加强监测数据的管理和共享,促进科学研究和决策服务,推动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总结回顾: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标准是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其制定和落实对于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确保国家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应当充分重视这一标准,加强监测网络建设和监测技术装备更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将监测数据用于科学研究和决策服务,推动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水利部关于印发《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2016-2018年)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17.02.27•【文号】水资源〔2017〕103号•【施行日期】2017.02.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水利部关于印发《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2016-2018年)管理办法》的通知水资源〔2017〕103号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各有关单位:为规范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建设和管理,依据《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财预〔2015〕230号)、《中央财政水利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财农〔2016〕181号)及《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16-2018年)》(水财务〔2016〕168号)等相关规定,水利部研究制定了《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2016-2018年)管理办法》。
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水利部2017年2月27日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2016-2018年)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建设和管理,依据《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财预〔2015〕230号)、《中央财政水利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财农〔2016〕181号)及《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16-2018年)》(水财务〔2016〕168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由水利部本级、流域管理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按照《实施方案》组织实施的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2016-2018年)(以下简称本项目)。
第三条水利部本级、流域管理机构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项目的建设资金由中央财政安排;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项目的建设资金由地方财政安排,中央财政通过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予以资金补助。
第 2 期 2016 年 4 月水利信息化Water Resources InformatizationNO.2 Apr.,2016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档案管理金喜来 1,刘圆圆 1,陆 旭2(1. 水利部水文局,北京 100053;2. 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北京 100038)摘 要:简要介绍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水利部水资源项目办的档案管理情况,分别从项目背景、档案管理制度建设、组织机构人员情况、档案收集整理情况和档案利用情况等方面,对档案管理过程进行阐述,并对档案管理的特点与经验进行简要回顾。
在遵守水利、电子信息化项目档案管理相关规定的前提下,要依据项目管理的特点,以方便管理和查阅为原则,注重顶层设计,利用信息化管理等手段,做到项目档案与项目建设同步,以及档案利用工作。
关键词: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项目办公室;档案管理;项目管理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405(2016)02-0007-05收稿日期:2015-12-03作者简介:金喜来(1972-),男,吉林白城人,本科,主要从事水利信息化相关工作。
0 引言档案管理是一门学科,但在实际档案管理工作中常会遇到档案管理相关规范不能完全覆盖的一些实际问题。
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是信息化工程项目,是水利部的重要信息化工程项目。
在档案管理方面,必须既要遵循水利工程科技档案管理相关规范,又要兼顾国家电子政务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还要考虑项目管理本身的特点。
分析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全过程,可为类似项目档案管理提供参考。
1 项目基本情况1.1 项目建设背景2011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 [2011] 1 号)第 1 次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关键是围绕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确立水资源管理 3 条红线,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制和考核制度,确保水资源管理目标的实现。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保护摘要: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本文分析了我国的水资源现状以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保护我国水资源的对策。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问题保护对策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
但是淡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却很低,约为2420m3,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被列为全球13 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进入21世纪,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进一步减少,用水量将进一步增加。
同时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以及严重的水污染等问题都使我国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缺水已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首要制约因素。
1 我国水资源现状一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东部多、西部少,山区多、平原少。
其中,黄河、淮河、海河3 个流域耕地面积占35%,人口占35%,GDP 占32%,而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7%,人均水资源量仅为457m3。
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使我国的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据统计全国约有10%的土地受到洪水威胁,特别是主要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及滨海地区。
因为洪灾,全国年均经济损失1 100 多亿元,每年受灾耕地面积达1333.33 万hm2。
同时,我国旱灾也比较严重,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春旱发生。
二是高速发展的经济和城市人口的相对集中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据水利部统计,我国669 个城市中有逾400 个城市供水不足,约200 个城市严重缺水;在32 个100 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约有30 个长期受缺水困扰。
在46 个重点城市中,45.6%水质较差,14 个沿海开放城市中有9 个严重缺水。
北京、天津、青岛、大连等城市缺水最为严重。
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正常年份全国缺水量将近400 亿m3,相当于北京市年用水量的10 倍。
而“十五”期间,全国农田受旱面积年均达2 566。
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在线监测技术指南(试行版)水利部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2017年5月目录1、引言 (3)2、总体要求 (4)2.1监测范围 (4)2.2监测要素 (4)2.3基本功能 (5)2.4选址要求 (6)3、建设标准 (8)4、建站流程 (10)4.1现场勘查 (10)4.2图上作业 (10)4.3分析仪器选型 (10)4.4基础设施建设 (11)4.5系统集成 (11)4.6调试和测试 (12)4.7运行维护 (12)5、查勘与选址要求 (13)6、建设技术要求 (15)6.1基础设施 (15)6.2在线水质监测站系统 (18)7、检验和测试 (24)7.1到货检验 (24)7.2性能测试 (24)7.3系统测试 (25)8、运行维护 (27)8.1基本要求 (27)8.2现场巡检 (27)8.3系统检修 (28)1、引言饮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积极探索采用先进可行的监测技术与方法,实时掌握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变化情况,加强突发水污染事件水质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2012-2014年项目(以下简称一期项目)已于2015年完成全部建设内容。
一期项目完成后,在填补我国水资源监控手段缺乏、改善水资源管理基础设施薄弱状况、提高水资源源管理信息化永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一期项目建设基本实现了列入《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水资源函[2011]109号)的重要地表水水源地水质在线监测全覆盖。
为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水利部印发了《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2016)》(水资源函[2016]383号),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2016-2018年)项目将对纳入重要水源地名录的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实现水质在线监测。
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在线监测是由自动在线监测仪表、电气自动化系统、工业控制、建筑工程等组成的综合体,是以在线自动分析仪器为核心,运用现代传感器技术、自动测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相关的专用分析软件和通讯网络所组成的一个综合性的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太政爪备源 2018年第2期文件特载• 7 •水利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意见水资源〔2〇18〕6〇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发展改革委(物价局)、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是《水法》明确的重要水资源 管理制度,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重要组 成部分。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 偿使用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82号)的要 求,加快健全和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进一步推进 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 提出以下意见。
一、 明确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和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节水优先、空 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水利工作方针和 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的治水新思路,全 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水资源管理三条红 线,健全水资源费征收制度,严格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推进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引导和鼓励开展水权交易,切实 发挥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对水资源节约、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行为的调节引导作用,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 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加强水资源监控,建立健全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 预警机制,加快建立严控区域用水超载、严控河湖开发心和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加强荒漠化、石漠化、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加强地震、特大洪灾等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健全分 级负责、相互协同的应急机制,最大程度降低了灾害损失。
对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议健全生态文明体制。
改革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 加强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 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以更加有效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2016—2018年)省级项目技术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19.12.07•【文号】•【施行日期】2019.12.0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2016—2018年)省级项目技术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各省级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依据《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2016-2018年)管理办法》(水资源〔2017〕103号)和《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16-2018年)》(水财务〔2016〕168号),为做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织实施的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2016-2018年)的技术评估工作,我部组织制定了《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2016-2018年)省级项目技术评估工作方案》,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水利部办公厅2019年12月7日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2016-2018年)省级项目技术评估工作方案水利部组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织实施的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2016-2018年)(以下简称省级项目)开展技术评估,是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省级项目验收和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2016-2018年)终验的必要条件。
目前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2016-2018年)已基本完成,为做好省级项目技术评估工作,对省级项目建设目标实现、建设任务完成、系统应用以及运行维护等情况进行客观公正评价,加快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终验进程,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评估对象根据水利部《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16-2018年)》(水财务〔2016〕168号)规定,本次技术评估对象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织实施的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2016-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