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强化椰子油水解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88.90 KB
- 文档页数:6
粮食与油脂4 2009年第8期超声波技术在提取保健油脂中应用冯棋琴,胡爱军,胡小华(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 天津 300457)摘 要:该文介绍超声波提取技术基本原理和特点,综述超声波技术在保健油脂提取中最新研究进展,同时分析超声波技术在保健油脂提取方面存在问题及将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超声波;油脂提取;保健油脂Application of ultrasonic techniques in health oil extractionFENG Qi-gin,HU Ai-jun,HU Xiao-hua(College of Food 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Tianjin University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Tianjin 300457,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basis principle and characters of ultrasonic extraction and the recentprogress in health oil is review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of ultrasonic extration in the health oil is also discussed.Key words:ultrasonic;extraction of oil and fat;health oil 中图分类号:TS2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578(2009)08―0004―03收稿日期:2009–06–30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功能性食品研制和开发”课题部分内容(2006BAD27B03)作者简介:冯棋琴(1982~ ),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理场技术在食品科技中应用。
1 绪论喹啉衍生物作为重要的精细有机化工产品,在化工、医药乃至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
近年来人们对喹啉衍生物的研究也十分广泛。
而中间体在化工行业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既是基础原料的下游产品,又是精细化工产品的原料。
2-硝基-4-氯苯胺因其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能通过与许多基团反应制备多种功能化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芳香族有机合成原料和医药中间体,其合成与应用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研究结果表明,2-硝基-4-氯苯胺的合成及其衍生物在酸性介质中对低碳钢有良好的缓蚀作用。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1.1.1 喹啉衍生物在国内外的现状喹啉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应用非常广泛。
比如说,喹啉可以应用于医药行业、染料工业、生物分子学以及多种化学助剂[1]。
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中,喹啉的生产和消费非常多。
喹啉的研究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
世界上喹啉生产与消费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西欧等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许多公司采用煤焦油提取方法生产精喹啉,也有部分公司采用化学合成法生产多种喹啉的衍生物。
近年来关于含有喹啉结构的新型医药、农药和染料开发比较活跃。
喹啉衍生物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是目前化学和医学界深入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
在冶金工业中作金属元素的化学分析、金属离子的萃取剂、金属的防腐剂等[2]。
杂环化合物大多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而喹啉类化合物是具有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较常见的一类杂环化合物。
在1930年左右人们就已经发现喹啉类药物具有抗疟疾的作用[3],这也一直是喹啉衍生物的研究热点。
近年来,在艾滋病的治疗中,喹啉衍生物也体现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我国喹啉的提取与研发开发在很早时就已经开始,在国内市场中可以看到有很多又国内生产的喹啉衍生物制剂,就目前而言,许多喹啉类的生产主要采用从煤焦油提取而得。
另外,将喹啉类产品制成试剂的化工公司也有许多。
近年来我国喹啉的衍生物开发也取得了较大进步,生产喹啉及其衍生物的品种越来越多,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超声波辅助提取栀子油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研究杨冀艳;许世晓;胡磊【期刊名称】《食品科学》【年(卷),期】2008(029)011【摘要】本实验采用超声频率28kHz,功率100W的超声波辅助处理,以石油醚作溶剂从鲜栀子湿果种籽中提取桅子油.研究发现,在料液比为1:10(g/ml),超声处理提取时间为45min,提取次数为3次时,油脂产率较高,达到16.49%.本研究通过GC-MS技术对栀子油中脂肪酸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其油脂中含有7种主要的脂肪酸和角鲨烯,脂肪酸组成为十五烷酸、十七烷酸、亚油酸、油酸、二十碳烯酸、二十酸以及二十二烷酸.从相对含量看,亚油酸含量最高.【总页数】4页(P246-249)【作者】杨冀艳;许世晓;胡磊【作者单位】南昌大学中德联合研究院,江西南昌,330047;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47;南昌大学中德联合研究院,江西南昌,330047;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47;南昌大学中德联合研究院,江西南昌,330047;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4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46.4【相关文献】1.超声波辅助稀碱水解法提取金鲳鱼骨油的工艺优化与脂肪酸组成分析 [J], 曹璇;申铉日2.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茶叶籽油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J], 徐君飞;谢慧;刘兰;覃茂范3.超声波辅助提取黄粉虫油的工艺优化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J], 胡滨;吕苏;陈一资;苏赵4.乳木果油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J], 杨耿;张勋;陈亦豪;梁宇柱;刘凯;张存劳;陈程5.黄芪籽油超声波辅助提取及脂肪酸组成分分析 [J], 蒋新龙; 蒋益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棕榈油的超声辅助水解研究洪育春;王洪国;胡爱军;郑捷;曲莹【摘要】以棕榈油为原料,将超声技术应用于棕桐油水解,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氢氧化钾添加量、超声功率等关键因素对棕榈油超声辅助水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声作用下,较低的氢氧化钠添加量和低温反应即可达到非超声高氢氧化钠添加量和高温反应后水解液的酸值;超声辅助水解反应40 min的水解液酸值比非超声辅助水解反应50 min的酸值还要提高27%:当超声功率小于500 W时,随超声功率的增大,酸值明显提高,但当超声功率大于500 W时,超声功率对酸值的影响不明显.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棕榈油水解的适宜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50℃、氢氧化钾添加量50%、反应时间50 min、超声功率600W.此条件下棕榈油水解液酸值在180 mg KOH/g以上.由此说明,超声不仅可降低棕榈油水解反应温度,缩短反应时间,而且可减少氢氧化钠的添加量,在相同条件下水解反应,超声法可比非超声法得到的水解液酸值大.%With pail oil as raw material,ultrasonic technology was applied in its hydrolysis.Effects of some key factors on ultrasonic-assisted hydrolysisof palm oil were investigated,including reactiontemperature,time,potassium hydroxide dosage and ultrasonic power.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ultrasonic hydrolysis with low potassium hydroxide dosage or reaction temperature could get to the same acidity value as that given by non-ultrasonic hydrolysis with high potassium hydroxide dosage or reaction temperature.The acidity value of the hydrolysate with ultrasound for 40 min was increased by 27 %compared to that without ultrasound for 50 min.When ultrasonic power was below 500 W,the acidity valu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ultrasonicpower,however ultrasonic power did not change the acidity value evidently when it was over 500 W.The optimal reaction conditions of palm oil hydrolysis were obtained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 as follows:reaction temperature was 50 ℃,potassium hydroxide dosage was 50 %,reaction time was 50 min,ultrasonic power was 600 W.Under these conditions,the acidity value was more than 180 mg KOH/g.So it was concluded that ultrasound could not only decrease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time of palm oil hydrolysis,but also decrease potassium hydroxide dosage.At the same conditions of hydrolysis,ultrasonic hydrolysis gave a higher acidity value than the hydrolysis without ultrasound.【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8(039)008【总页数】5页(P88-92)【关键词】棕榈油;超声波;脂肪酸;水解;酸值【作者】洪育春;王洪国;胡爱军;郑捷;曲莹【作者单位】天津市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院,天津300308;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天津300457;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天津300457;天津龙威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天津300461;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天津300457;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天津300457【正文语种】中文棕榈油,又称棕油,由一种木本植物棕榈树上的棕榈果肉压榨而得的不干性油,是主要的食用植物油之一,经过分提后可得到多种不同碘价的棕榈油品种[1]。
有机相脂肪酶催化水解椰子油的研究椰子油是一种富含中链脂肪酸(Medium Chain Fatty Acid,MCFA)的天然油脂,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营养价值。
然而,其高含量的脂肪酸结构也带来了一些功能性和质量上的问题,如易臭化、容易氧化、不稳定等。
为了降低这些问题,可以使用有机相催化水解技术改善椰子油的性质。
有机相催化是一种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催化反应的方法。
该方法可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同时减少催化剂的浪费,避免生成的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相比于传统酶水解方法,有机相催化水解可避免溶剂中酶的失活和废弃物的积累,同时更适合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在有机相催化水解椰子油的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有机相催化剂为丙酮铝(Aluminium Acetylacetonate,Al(acac)3)。
研究发现,在氢氧根离子的存在下,该催化剂可催化椰子油中的中链三酸甘油酯(Triacylglycerides,TAGs)水解生成自由的中链脂肪酸(MCFA)和甘油。
相比于传统酶法,有机相催化水解可提高水解率和产率,并且生成的产物易于分离和纯化。
此外,有机相催化水解也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改善产物的品质和结构。
例如,在不同的温度和反应时间下,可以分别得到具有不同碳数和饱和度的中链脂肪酸产物,从而满足不同用途的需求。
相比于传统酶法,有机相催化水解也可以避免产生不良产物,如游离脂肪酸和酸价较高的反应物等。
总之,有机相催化水解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来改善椰子油的性质和品质。
该方法可提高反应速率、产率和选择性,同时也更适合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未来的研究还可以探究不同催化剂和反应条件对产物品质和特性的影响,以更好地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椰子油的生理活性(Ⅱ):调节血浆血脂摘要本文旨在研究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反式脂肪酸(PUFA)对血浆血脂的影响,特别是椰子油中的棕榈酸(有两种形式的构象,乙型脂肪酸(LCFA)和酯)。
显然,椰子油中的MUFA和LCPUFA可以改善血脂水平,但仍然存在误解,以至于人们难以确定血液中LCPUFA和MUFA的最佳来源。
因此,本研究旨在评估椰子油中LCPUFA和MUFA的血脂质量,并提出椰子油可能具有调节血浆血脂水平的作用。
关键词:椰子油;MUFA;LCPUFA;血脂水平;调节正文椰子油是一种独特的植物油,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组成。
由于MUFA和PUFA的异构性和受体敏感性,它们可能具有调节血浆血脂水平的功效,特别是椰子油中的棕榈酸(有两种形式的构象,乙型脂肪酸(LCFA)和酯),已被证明对人体血脂水平有重要的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椰子油中的MUFA和LCPUFA有助于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尤其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则基本保持不变。
同样,消费椰子油中的MUFA和LCPUFA会导致血清三酰甘油(TG)水平的降低。
然而,仍存在关于椰子油中MUFA和LCPUFA对血脂水平的影响的一些矛盾和争论。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椰子油中的MUFA可以降低空腹血糖水平,但其他研究表明它可能会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
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确定椰子油中MUFA和LCPUFA对血脂水平的确切影响。
因此,本研究旨在评估椰子油中LCPUFA和MUFA的血脂质量,并提出椰子油可以调节血浆血脂水平的可能性。
为了完成这项研究,我们将从椰子油中提取LCPUFA和MUFA,将其添加到大鼠饲喂中,并使用现有方法评估它们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最后,我们将提出一些关于椰子油质量的建议,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它们来调节血液中的脂肪水平,从而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
此外,椰子油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清载脂蛋白指数(Apo B)的水平,而无需破坏血清HDL-C水平。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4年2月第39卷第1期JOURNAL OF LIGHT INDUSTRY㊀Vol.39No.1Feb.2024㊀收稿日期:2023-08-25;修回日期:2023-12-05;出版日期:2024-02-15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BFUKF20231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1000104-03)作者简介:张瑜(1990 ),女,黑龙江省塔河县人,北京林业大学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脂质科学与技术㊂E-mail :zhan-gyu2019@.cn张瑜,薛雨舒,沈乙杰,等.超声处理对蜂蜡-单甘酯基核桃油凝胶结构与性质的影响[J].轻工学报,2024,39(1):12-21.ZHANG Y,XUE Y S,SHEN Y J,et al.Effect of ultrasound treatment on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walnut oil oleogels based on the beeswax-monoacylglycerol[J].Journal of Light Industry,2024,39(1):12-21.DOI:10.12187/2024.01.002超声处理对蜂蜡-单甘酯基核桃油凝胶结构与性质的影响张瑜1,2,薛雨舒1,2,沈乙杰1,2,宋凯若1,2,王丰俊1,21.林业食品加工与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2.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83摘要:以蜂蜡-单甘酯复合凝胶剂制备的核桃油凝胶为研究对象,探究在复合凝胶剂融化前后进行超声处理对核桃油凝胶结构与性质的影响㊂结果表明:蜂蜡与单甘酯质量比为3ʒ7时,所制备核桃油凝胶的持油率(OBC )在95%以上,具有光滑稳定的表观形态;在一定剪切应变范围内,所有核桃油凝胶均呈现出类固体的弹性性质,且经100W -30s 超声处理所制备的核桃油凝胶具有较强的机械性能;超声处理可改善核桃油凝胶的晶体结构,产生更致密㊁细小的晶体形态,有效提高核桃油凝胶的OBC 和热稳定性;搅打核桃油凝胶可获得裱花性能优异的油泡沫,且超声处理可显著提高核桃油凝胶的起泡率㊂综上,超声处理可改善核桃油凝胶的结构与性质,使其成为人造奶油的良好替代品㊂关键词:核桃油凝胶;蜂蜡;单甘酯;超声处理中图分类号:TS205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2096-1553(2024)01-0012-100㊀引言人造奶油㊁起酥油等塑性脂肪可赋予食品特殊的质构㊁风味及功能特性,其消费量不断增大㊂但传统塑性脂肪的饱和脂肪酸或反式脂肪酸含量过高,会增加罹患糖尿病㊁肥胖㊁心血管疾病等代谢综合征风险,不利于人体健康[1]㊂因此,食品工业亟待开发新型脂质替代传统塑性脂肪㊂油凝胶是指通过凝胶剂将液态油脂固定于三维网络中,形成类似半固体形态的凝胶物质,是传统塑性脂肪的健康型替代脂[2]㊂近年来,研究者通过直接分散法㊁乳液模板法㊁结构化双向法和油脂吸附法制备不同类型的油凝胶,并将其应用于烘焙产品㊁肉制品㊁冰淇淋㊁糖果等食品中[3]㊂S.Y.Li 等[4]研究发现,米糠蜡基和单甘酯基油凝胶具有与起酥油相似的流变特性和硬度,可替代起酥油制作曲奇㊂油凝胶的营养价值主要受油相组成的影响,而核桃油富含人体必需脂肪酸亚油酸㊁亚麻酸及生育酚等生物活性成分,是一种健康㊁优质的食用油资源[5],可作为营养健康型油凝胶的油相配方㊂凝胶剂对油凝胶的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单甘酯㊁蜂蜡㊁脂肪醇㊁植物蜡等低分子量凝胶剂被广泛应用㊃21㊃㊀张瑜,等:超声处理对蜂蜡-单甘酯基核桃油凝胶结构与性质的影响于油凝胶的制备㊂在油凝胶形成过程中,凝胶剂通过氢键㊁范德华力㊁静电相互作用等生成结晶或自组装,使液态植物油固定在网络结构中而失去流动性,形成具有一定黏弹性和机械强度的类固体物质[6]㊂单组分凝胶剂所形成的油凝胶往往存在析油㊁加工性能不足等缺陷,采用多组分凝胶剂复配,则可改变分子的排列和相互作用,形成增强的凝胶网络结构,捕获更多的液体油分子[7]㊂通常,少量混合凝胶剂(质量分数为1%~10%)即可提供油凝胶所需的理想质构㊂超声是一种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波,可在气体㊁固体㊁液体中传播[8]㊂超声处理可改善脂肪的结晶行为,产生细致的结晶结构,提高脂肪的质构和塑性[9]㊂M.Sharifi等[10]研究发现,超声处理可使蜂胶基橄榄油凝胶产生细小结晶,增强橄榄油凝胶的网络结构,使持油率(OBC)上升㊂ F.Valoppi 等[11]研究发现,超声处理可溶解部分结晶而非诱导产生结晶,避免局部过饱和,使油凝胶形成更均一的体系㊂尽管上述研究报道了超声处理对橄榄油㊁大豆油㊁牛油果油凝胶晶体结构的影响,但油凝胶中油脂的组成,即脂肪酸碳链长度与不饱和度的差异,会显著影响油凝胶的结构特性和生物利用率㊂油脂不饱和度越高,所形成油凝胶的硬度㊁凝胶强度和OBC往往也越高[12]㊂核桃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既能给油凝胶提供一定的机械性能,又能补充人体必需脂肪酸㊂通过复合凝胶剂与超声耦合强化核桃油凝胶的特性,有利于拓展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㊂基于此,本文拟将蜂蜡与单甘酯复配后制备多组分凝胶剂,通过超声辅助制备核桃油凝胶,并探究超声处理对核桃油凝胶结构与性质的影响,以期为超声在油凝胶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㊂1㊀材料与方法1.1㊀主要材料与试剂核桃油,滁谷食品有限公司;单硬脂酸甘油酯(简称单甘酯)㊁蜂蜡,均为分析纯,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㊂1.2㊀主要仪器与设备SCIENTZ-IID型超声波细胞破碎仪,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24G型数显恒温磁力搅拌器,上海梅颖浦仪器仪表制造有限公司;TD5A型台式低速离心机,湖南赫西仪器装备有限公司;HW. SY21-KP6型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长风仪器仪表公司;IS5型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仪,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MiniFlex600型台式X-射线衍射(XRD)仪,日本理学(Rigaku)有限公司;OLYMPUS GX71型偏振光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MCR301型旋转流变仪,奥地利安东帕有限公司㊂1.3㊀实验方法1.3.1㊀核桃油凝胶制备㊀向核桃油中加入质量分数为8%的蜂蜡-单甘酯复合凝胶剂(蜂蜡与单甘酯质量比分别为0ʒ10㊁1ʒ9㊁1ʒ4㊁3ʒ7㊁2ʒ3和1ʒ1),在80ħ条件下磁力搅拌并加热35min,待凝胶剂充分溶解后,冷却至室温;置于4ħ冰箱中冷藏24h后取出,在室温下放置24h㊂根据核桃油凝胶的OBC和表观形态,筛选蜂蜡与单甘酯的最佳质量比,以进行后续实验㊂1.3.2㊀超声处理㊀选定蜂蜡与单甘酯最佳质量比后,研究复合凝胶剂融化前后超声处理对核桃油凝胶性质的影响㊂1)融化前超声处理㊂在核桃油中加入最佳质量比的蜂蜡-单甘酯复合凝胶剂,分别经100W-30s㊁100W-60s㊁300W-30s和300W-60s超声处理后,在80ħ条件下磁力搅拌并加热35min,待凝胶剂充分溶解后,冷却至室温㊂将制备好的核桃油凝胶置于4ħ冰箱中冷藏24h后取出,在室温下放置24h㊂2)融化后超声处理㊂将核桃油与上述复合凝胶剂在80ħ条件下磁力搅拌并加热35min,待凝胶剂充分溶解后,分别经100W-30s㊁100W-60s㊁300W-30s和300W-60s超声处理,并冷却至室温㊂将制备好的核桃油凝胶置于4ħ冰箱中冷藏24h后取出,在室温下放置24h㊂1.3.3㊀OBC测定㊀参照徐杰等[13]的方法,取适量核桃油凝胶于10mL离心管中,称其质量记为M2,于9000r/min条件下离心15min,将离心管倒置10min,用滤纸吸干沥出的核桃油,称其质量记为M3㊂重复操作3次,取平均值㊂按照下式计算㊃31㊃㊀2024年2月第39卷第1期㊀OBC/%:OBC=(M2-M1)ˑ(1-X)-(M2-M3)(M2-M1)ˑ(1-X)ˑ100%式中,M1为离心管的质量/g;X为凝胶体系中凝胶剂的质量分数/%㊂1.3.4㊀微观结构表征㊀取适量核桃油凝胶滴置于玻璃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轻轻按压覆盖,使用偏振光显微镜观察其微观结构,放大倍数为100倍,利用相机进行图像采集㊂1.3.5㊀FTIR图谱测定㊀将核桃油凝胶置于红外灯下并使其处于微融状态,将其均匀涂抹在KBr压片上,待核桃油凝胶稳定后,将KBr压片放入FTIR仪中进行测定㊂扫描条件为:波数范围4000~ 400cm-1,分辨率4cm-1,扫描32次取平均值,温度25ħ㊂1.3.6㊀XRD图谱测定㊀取适量核桃油凝胶涂抹于XRD仪检测片上的凹槽内并将其刮平,于25ħ条件下进行测定㊂采用Cu靶作为放射源,操作电压和电流分别为40kV和40mA,在2θ为2ʎ~30ʎ范围内扫描,扫描速度为2ʎ/min,发射和防反射狭缝均为1.0mm,接收狭缝为0.1mm㊂使用JADE6.0软件对XRD图谱进行分析㊂1.3.7㊀热稳定性测定㊀参照P.Y.Phoon等[14]的方法,取2g左右核桃油凝胶于10mL离心管中,分别置于30ħ㊁40ħ㊁50ħ和60ħ水浴中加热30min后,在室温㊁10000r/min条件下离心10min,将离心管倒置15min去除油脂,按照下式计算热稳定性:热稳定性=1-m1-m2m0ˑ100%式中,m1为加热前离心管与核桃油凝胶的质量和/ g;m2为离心后离心管与核桃油凝胶的质量和/g;m0为核桃油凝胶的质量/g㊂1.3.8㊀流变特性测定㊀选用配备温度控制系统的旋转流变仪,夹具选择25mm平板,设置间隙为1.0mm,所有操作均在25ħ条件下进行,施加应力范围为0.001%~100%的振幅,扫描以确定1Hz下的线性黏弹区(LVR),测定核桃油凝胶的储能模量(Gᶄ)和损耗模量(Gᵡ)随剪切应力的变化㊂在LVR 内以0.1%的剪切应变进行频率扫描,剪切频率范围为0.1~100Hz㊂此外,对核桃油凝胶在0.1~ 100s-1剪切速率下进行黏度扫描㊂1.3.9㊀起泡率和裱花性能测定㊀参照M.Grossi 等[15]的方法,称取质量为m a的核桃油凝胶,使用电动搅拌器分别搅打1min㊁3min㊁5min㊁7min㊁9min㊁11min㊁13min和15min,测定搅打充气后油凝胶的质量(m b),按照下式计算起泡率:起泡率=m b-m am aˑ100%㊀㊀使用专用裱花袋将搅打好的核桃油凝胶挤成圆锥形,在室温条件下稳定30min,观察其光泽㊁形态和纹理度,判断核桃油凝胶的裱花性能㊂1.4㊀数据处理所有实验均重复3次,数据结果以(平均值ʃ标准差)表示㊂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23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邓肯多重范围检验以确定组间差异显著性(P<0.05)㊂采用Origin2021绘图㊂2㊀结果与分析2.1㊀蜂蜡与单甘酯最佳质量比的确定OBC可表征油凝胶体系束缚液相油使其不渗出的能力,是评价油凝胶内部网络结构紧密性的重要指标㊂蜂蜡与单甘酯质量比对核桃油凝胶OBC 和表观形态的影响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下同㊂由图1可知,单独以单甘酯为凝胶剂时,核桃油凝胶的OBC较低,仅为80.53%㊂以蜂蜡替代部分单甘酯后,核桃油凝胶的OBC显著增加㊂当蜂蜡与单甘酯质量比超过1ʒ4后,核桃油凝胶的OBC均在95%以上,但上升趋势减缓㊂此时,蜂蜡-单甘酯复合凝胶剂的质量分数虽仅为8%,但所制备核桃油凝胶的OBC仍高于单甘酯质量分数为16%的核桃油凝胶(83.87%)[16]㊂由图2可知,以核桃油为油相,以不同质量比蜂蜡与单甘酯为凝胶剂的核桃油凝胶均呈浑浊㊁淡黄色;当蜂蜡与单甘酯质量比为3ʒ7时,核桃油凝胶表面光滑,且边缘无明显析油现象㊂综合考虑,选择蜂蜡与单甘酯质量比为3ʒ7制备复合凝胶剂进行后续研究㊂㊃41㊃㊀张瑜,等:超声处理对蜂蜡-单甘酯基核桃油凝胶结构与性质的影响2.2㊀超声处理对核桃油凝胶微观结构的影响凝胶剂对油凝胶晶体结构的影响较大,已有研究[17]表明,以蜂蜡为凝胶剂的油凝胶,其晶体结构呈细小的针状,相邻晶体距离较小,密度较大;而以甘油酯为凝胶剂的油凝胶,其晶体结构呈针状或聚集成簇,结构较松散[18]㊂核桃油凝胶偏振光显微图像如图3所示㊂由图3可知,核桃油凝胶的晶体结构呈针状或片状,且晶体均匀分散于油相中㊂经超声处理后,核桃油凝胶晶体结构的尺寸变小,尤其是㊀㊀㊀图1㊀蜂蜡与单甘酯质量比对核桃油凝胶OBC 的影响Fig.1㊀Effect of beeswax and monoacylglycerol mass ratioon the OBC of walnut oiloleogels图2㊀蜂蜡与单甘酯质量比对核桃油凝胶表观形态的影响Fig.2㊀Effect of beeswax and monoacylglycerol mass ratio on the apparent morphology of walnut oil oleogels采用融化后超声处理,所形成的晶型更致密㊂超声处理使液体产生空化效应,导致压力变化形成气泡,气泡破碎后局部产生高温㊁高压及高剪切作用,可能诱导初级成核;高剪切力破坏了晶体生长并促进二次成核,形成细小晶体;同时局部压力增大会导致过冷现象,上述作用均会对晶体的形成和形态产生影响[19]㊂A.Giacomozzi 等[9]研究发现,超声处理可减小油凝胶晶体的长度,使其尺寸分布更加均匀,与本研究结果较一致㊂2.3㊀超声处理对核桃油凝胶OBC 和热稳定性的影响㊀㊀超声处理对核桃油凝胶OBC 的影响如图4所示㊂由图4可知,复合凝胶剂融化前后经超声处理制备的核桃油凝胶,其OBC 均高于未超声处理组,表明超声处理有助于提升油凝胶的OBC ㊂在复合凝胶剂融化前进行超声处理,有助于凝胶剂在油相中的溶解和分散,并有利于核桃油凝胶的生成㊂100W 超声处理即可较好地促进凝胶剂与油相的相互作用,显著提高核桃油凝胶的OBC ,但继续增加超声功率,核桃油凝胶的OBC 并未进一步提高㊂在复合凝胶剂融化后进行超声处理,可能会影响核桃油凝胶中晶体的形成㊂在相同超声功率下,随着超声时间的延长,核桃油凝胶的OBC 呈下降趋势,这可能是因为长时间的超声处理破坏了部分核桃油凝胶晶体紧密的堆积结构;而相同超声时间下,强超声功率使核桃油凝胶的OBC 更高,这可能是因为超声过程中释放的热量可促进蜂蜡㊁单甘脂与核桃油三者的融合㊂图3㊀核桃油凝胶偏振光显微图像Fig.3㊀Polarized light micrographs of walnut oil oleogels㊃51㊃㊀2024年2月第39卷第1期㊀图4㊀超声处理对核桃油凝胶OBC的影响Fig.4㊀Effect of ultrasound treatment on the OBCof walnut oil oleogels㊀㊀经60ħ加热后,油凝胶温度达到凝胶剂的熔点,凝胶结构完全崩塌,液态油全部释放,无法计算其热稳定性㊂超声处理对核桃油凝胶热稳定性的影响如图5所示㊂由图5可知,当加热温度从30ħ上升至50ħ时,所有核桃油凝胶均出现析油现象,且热稳定性随温度升高均呈下降趋势㊂对比不同超声处理所制备核桃油凝胶的热稳定性可知,适当的超声处理可提高核桃油凝胶的热稳定性,尤其是采用在复合凝胶剂融化后经100W-30s超声处理,可显著提高核桃油凝胶在各加热温度下的稳定性㊂2.4㊀超声处理对核桃油凝胶晶型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影响㊀㊀α晶型的短间距特征峰出现在4.15Å附近,βᶄ晶型的短间距特征峰出现在4.20Å和3.80Å附近,而β晶型的短间距特征峰出现在4.60Å附近㊂不同超声处理下核桃油凝胶的XRD图谱如图6所示㊂由图6可知,所有核桃油凝胶XRD图谱中的衍射峰相似,均在3.80Å㊁4.15Å和4.60Å附近出现衍射峰,表明核桃油凝胶体系内同时存在α㊁β和βᶄ这3种晶型㊂比较不同超声处理所制备的核桃油凝胶可知,超声处理未改变核桃油凝胶的结晶形态㊂L.T.Li等[20]研究也发现,超声处理未改变小烛树蜡-坚果油凝胶的结晶形态,但会增强其晶体强度㊂不同超声处理下核桃油凝胶的FTIR图谱如图7所示㊂由图7可知,单甘酯在3500~3200cm-1处出现分子间氢键的特征峰;而核桃油㊁蜂蜡和所有核图5㊀超声处理对核桃油凝胶热稳定性的影响Fig.5㊀Effect of ultrasound treatment on the thermalproperites of walnut oil oleogels桃油凝胶在此处均未出现特征峰㊂E.Yilmaz等[21]以单甘酯㊁蜂蜡为单组分凝胶剂制备榛果油凝胶,发现单甘酯基榛果油凝胶在3400~3300cm-1处存在较宽的特征吸收峰,推测是单甘酯与葵花籽油形成了较弱的分子间氢键所致;而蜂蜡基榛果油凝胶不存在此特征峰㊂在本研究中,所有核桃油凝胶中均未出现单甘酯在3500~3200cm-1处的特征峰,表明蜂蜡会干扰单甘酯的氢键作用,影响单甘酯的结晶行为㊂对比不同超声处理下核桃油凝胶的FTIR图谱,未发现显著差异,表明超声处理未对油凝胶内部㊃61㊃㊀张瑜,等:超声处理对蜂蜡-单甘酯基核桃油凝胶结构与性质的影响㊀㊀㊀㊀图6㊀不同超声处理下核桃油凝胶的XRD 图谱Fig.6㊀Effect of ultrasound treatment on the XRD spectras of walut oil oleogels图7㊀不同超声处理下核桃油凝胶的FTIR 图谱Fig.7㊀Effect of ultrasound treatment on the FTIR patterns of walut oil oleogels的分子间作用力产生影响㊂2.5㊀超声处理对核桃油凝胶流变特性的影响2.5.1㊀黏度㊀超声处理对核桃油凝胶黏度的影响如图8所示㊂由图8可知,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所有核桃油凝胶的黏度均呈下降趋势,表明其属于假塑性流体㊂复合凝胶剂融化前经超声处理所制备核桃油凝胶的黏度与未超声处理组相差不大;而复合凝胶剂融化后短时间(30s)超声处理对核桃油凝胶的黏度影响较小,但较长时间(60s)超声处理可使核桃油凝胶黏度降低㊂2.5.2㊀G ᶄ和G ᵡ㊀核桃油凝胶的应力扫描和频率扫描图如图9所示㊂由图9可知,在LVR 范围内,所有核桃油凝胶的Gᶄ>Gᵡ,表明形成了较紧密的凝胶结构,且表现出类固体的弹性性质㊂对比不同超声处理模式,复合凝胶剂融化前后经100W -30s 超声处理所制备核桃油凝胶的LVR 均较其他油凝胶更宽,表明该条件所制备核桃油凝胶的结构化程度更高,具有较强的机械性能㊂在复合凝胶剂融化前进行短时间超声处理,可提高核桃油凝胶晶体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结构更致密㊁弹性更强的凝胶体系;而在复合凝胶剂融化后进行超声处理,可能会影响核桃油凝胶晶体原有的紧密排布,使体系的弹性下降㊂随着剪切应力的增加,Gᶄ与Gᵡ出现交叉,表明凝胶结构遭到破坏,发生了从黏弹性固体向液体转变的㊃71㊃㊀2024年2月第39卷第1期㊀㊀㊀㊀㊀图8㊀超声处理对核桃油凝胶黏度的影响Fig.8㊀Effect of ultrasound treatment on the viscosity of walnut oil oleogels图9㊀核桃油凝胶的应力扫描和频率扫描图Fig.9㊀Amplitude sweeps and frequency sweeps of walnut oil oleogelss行为㊂随着频率的增加,核桃油凝胶体系均呈现Gᶄ>Gᵡ,且不受频率的影响㊂A.Giacomozzi等[9]研究发现,超声处理可显著提高油凝胶的Gᶄ,有利于形成弹性较强的凝胶网络结构㊂A.Rumayor-Escobar㊃81㊃㊀张瑜,等:超声处理对蜂蜡-单甘酯基核桃油凝胶结构与性质的影响等[22]研究发现,超声处理会降低单甘酯基大豆油凝胶的Gᶄ,表明超声处理会扰乱单甘酯晶体间较弱的相互作用㊂因此,适度超声处理对改善核桃油凝胶的结构和性质具有重要影响㊂2.6㊀超声处理对核桃油凝胶起泡率和裱花性能的影响㊀㊀对油凝胶进行搅打时,其内部部分晶体网络可捕捉气泡,形成低能量密度的油泡沫[19]㊂油凝胶中晶体的形态和尺寸对油泡沫的结构和性质具有重要影响,且晶体对连续相中气泡的形成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15]㊂超声处理可改善油凝胶的晶体结构,推测其会影响油泡沫的形成㊂不同搅打时间下核桃油凝胶起泡率的变化如图10所示㊂由图10可知,初始搅打过程中,核桃油凝胶起泡率较低,为20%~40%,此时核桃油凝胶内部存在大量小而分布均匀的气体,结构较刚硬,空气渗入率较低[23]㊂随着搅打时间的延长,核桃油凝胶的起泡率呈上升趋势㊂搅打使核桃油凝胶完全 软化 后,可增加空气的渗㊀㊀㊀入率,也有利于界面处晶体的吸附,使油泡沫大小㊁分布均匀[24]㊂不同超声处理所制备核桃油凝胶的起泡率总体上均大于未超声处理组㊂在复合凝胶剂融化前进行超声处理,所制备核桃油凝胶的起泡率(120.56%~125.54%)均略高于未超声处理组(114.53%)㊂在复合凝胶剂融化后经100W -60s 超声处理下的核桃油凝胶,其起泡率明显高于未超声处理组,且起泡率在搅打时间为9min 时最高,可达144.73%㊂当搅打时间继续延长至9~11min,起泡率逐渐降低,此时分布均匀的油泡沫发生部分聚集㊂核桃油凝胶的裱花性能如图11所示㊂由图11可知,复合凝胶剂融化前后超声处理所制备核桃油凝胶的裱花形态稳定㊁纹路清晰,放置30min 后无明显塌陷,稳定性较好㊂综上可知,经超声处理的核桃油凝胶具有良好的起泡率和裱花性能,同时兼具核桃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营养特性,是一种健康的新型塑性脂肪,可作为人造奶油的良好替代品㊂图10㊀不同搅打时间下核桃油凝胶起泡率的变化Fig.10㊀The overrun value change of walnut oil oleogels at different whippingtime图11㊀核桃油凝胶的裱花性能Fig.11㊀Rosette appearance of walnut oil oleogels㊃91㊃㊀2024年2月第39卷第1期㊀3㊀结论本研究以核桃油为基料油,以蜂蜡-单甘酯复合凝胶剂构建核桃油凝胶体系,探究了不同超声处理对蜂蜡-单甘酯基核桃油凝胶结构与性质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当蜂蜡与单甘酯质量比为3ʒ7时,所制备的复合凝胶剂可赋予核桃油凝胶较高的OBC且无明显析油现象;复合凝胶剂融化前后超声处理均能提高核桃油凝胶的OBC和热稳定性;超声处理所制备核桃油凝胶的晶体为细小㊁致密的针状结构,且超声处理未改变核桃油凝胶体系中的晶体结构及分子内的相互作用力;超声处理所制备核桃油凝胶具有更高的起泡率,且裱花性能良好,具有替代人造奶油的潜力㊂未来可以该油凝胶或油泡沫为基料负载不同功能因子和风味成分,制备兼具营养和感官特性的塑性脂肪,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食品生产中㊂参考文献:[1]㊀ISLAM M A,AMIN M N,SIDDIQUI S A,et al.Trans fattyacids and lipid profile:A serious risk factor to cardiovas-cular disease,cancer and diabetes[J].Diabetes&Meta-bolic Syndrome(Clinical Research&Reviews),2019,13(2):1643-1647.[2]㊀曹振宇,刘泽龙,张慧娟,等.食用植物油脂凝胶化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油脂,2019,44(8):57-64. [3]㊀柴秀航,张帅,刘元法.结构化油脂及其在烘焙产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22,43(15):336-344.[4]㊀LI S Y,WU G C,LI X J,et al.Roles of gelator type andgelation technology on texture and sensory properties ofcookies prepared with oleogels[J].Food Chemistry,2021,356:129667.[5]㊀XU Y Y,SUN H,LYU J,et al.Effects of polysaccharidethickening agent on the preparation of walnut oil oleogelsbased on methylcellulose:Characterization and delivery ofcurcumi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2023,232:123291.[6]㊀MAO L K,LU Y,CUI M N,et al.Design of gel structuresin water and oil phases for improved delivery of bioactivefood ingredients[J].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Nutrition,2020,60(10):1651-1666.[7]㊀SIVAKANTHAN S,FAWZIA S,MADHUJITH T,et al.Synergistic effects of oleogelsators in tailoring the proper-ties of oleogels:A review[J].Comprehensive Reviews in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2022,21(4):3507-3539.[8]㊀FROLOVA Y,SARKISYAN V,SOBOLEV R,et al.Ultra-sonic treatment of food colloidal systems containing oleo-gelss:A review[J].Gels,2022,8(12):801. [9]㊀GIACOMOZZI A,PALLA C,CARRíN M E,et al.Tailor-ing physical properties of monoglycerides oleogelss usinghigh-intensity ultrasound[J].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20,134:109231.[10]SHARIFI M,GOLI S A H,FAYAZ G.Exploitation ofhigh-intensity ultrasound to modify the structure of oliveoil organogel containing propolis wax[J].InternationalJouran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9,54(2):509-515.[11]VALOPPI F,SALMI A,RATILAINEN M,et al.Control-ling oleogels crystallization using ultrasonic standingwaves[J].Scientific Reports,2020,10(1):14448. [12]MILLAO S,ITURRA N,CONTARDO I,et al.Structuringof oils with high PUFA content:Evaluation of the formula-tion conditions on the oxidative stability and structuralproperties of ethylcellulose oleogels[J].Food Chemistry,2023,405:134772.[13]徐杰,孙浩,张国红,等.核桃油基油凝胶的制备及特性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0,46(5):188-193.[14]PHOON P Y,HENRY C J.Fibre-based oleogelss:Effectof the structure of insoluble fibre on its physical properties[J].Food Function,2020,11(2):1349-1361. [15]GROSSI M,FANG B C,RAO J J,et al.Oleofoams stabi-lized by monoacylglycerides:Impact of chain length andconcentration[J].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23,169:112914.[16]徐杰.核桃油基油凝胶的制备㊁结构及稳定性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20.[17]孟宗,李陆茵,李兴伟,等.植物蜡及液态植物油构建油凝胶的物性研究[J].中国油脂,2019,44(11):17-22.[18]FERRO A C,DE SOUZA PAGLARINI C,RODRIGUESPOLLONIO M A,et al.Glyceryl monostearate-based oleo-gelss as a new fat substitute in meat emulsion[J].MeatScience,2021,174:108424.[19]DA SILVA T L T,ARELLANO D B,MARTINI e ofhigh-intensity ultrasound to change the physical propertiesof oleogels and emulsion gel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Oil Chemists Society,2019,96(6):681-691. [20]LI L T,TAHA A,GENG M J,et al.Ultrasound-assistedgelation ofβ-carotene enriched oleogelss based on cande-lilla wax-nut oils:Physical properties and in-vitro diges-tion analysis[J].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2021,79:105762.[21]YILMAZ E,ÖG㊅ÜTCÜM.Properties and stability ofhazelnut oil organogels with beeswax and monoglyceride㊃02㊃㊀张瑜,等:超声处理对蜂蜡-单甘酯基核桃油凝胶结构与性质的影响[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il Chemists Society,2014,91(6):1007-1017.[22]RUMAYOR-ESCOBAR A,PEÑA M M L,ROSA-MILLÁNJ D L.Effect of high intensity ultrasound on soybean andavocado oleogels structure and stability[J].Food Struc-ture,2023,36:100315.[23]GU X Y,DU L Y,MENG Z.Thermal-reversible lacquerwax-based oleofoams in dual stabilization with high ambi-ent stability[J].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23,167:112650.[24]DU L Y,JIANG Q B,LI S Y,et al.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and partial coalescence in the whipping process ofoleofoams stabilized by monoglycerides[J].Food Hydro-colloids,2021,112:106245.Effect of ultrasound treatment on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walnut oil oleogels based on the beeswax-monoacylglycerolZHANG Yu1,2,XUE Yushu1,2,SHEN Yijie1,2,SONG Kairuo1,2,WANG Fengjun1,21.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Forest Food Processing and Safety,Beijing100083,China;2.College of Biological Sciences and Biotechnology,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100083,China Abstract:The walnut oil oleogels prepared by beeswax and monoglyceride was us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effects of ultrasound treatment before or after complex oleogelators melting on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he walnut oli oleogels were explored.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hen the mass ratio of beeswax to monoglyceride was3ʒ7,the formed walnut oil oleogels had an oil bonding capacity(OBC)of over95%and a smooth and stable surface morphology.All walnut oleogels showed solid-like elastic properties within a certain shear strain range,and the walnut oil oleogels prepared with100W-30s parameters had the strongest mechanical properties.Ultrasound treatment could improve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walnut oil oleogels,produce more compact and fine crystal morphology,and effectively enhance OBC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walnut oil oleogels.The oleo-foams obtained by whipping the oleogels exhibited excellent decorative performance,and ultrasound treatment 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overrun of the walnut oil oleogels.In sum,ultrasound treatment could improve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walnut oil oleogel,and make it a good substitute for margarine.Key words:walnut oil oleogel;beeswax;monoacylglycerol;ultrasound treatment㊀[责任编辑:杨晓娟]本刊数字网络传播声明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网,国家科技学术期刊开放平台,博看网,超星,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教数据库,长江文库,CABI,CA,AJ.VINITI,EBSCO host,Ulrichs, FSTA等在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㊁汇编㊁发行㊁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㊂其相关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并支付㊂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我刊上述声明㊂㊃12㊃。
纤维素酶水解制备天然椰子油夏秋瑜;李瑞;陈卫军;陈华;赵松林【期刊名称】《中国油脂》【年(卷),期】2008(033)012【摘要】研究了一种适于农户及中小企业加工生产天然椰子油的工艺.试验发现,纤维素酶对椰浆的破乳效果好,所得椰子油清澈,椰香浓厚.纤维素酶水解制备天然椰子油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椰肉榨汁时料液比为10:4,纤维素酶用量为0:20%(以纯椰浆计),在50℃酶解36 h后直接分离椰子油,再用500目滤布过滤,椰子油提取率可达92.86%.再将所得粗椰子油在60℃、0.07~0.08MPa真空下干燥1 h,可得到水分含量为0.12%、酸值(KOH)为0.28 mg/g的天然椰子油.用该方法生产椰子油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小;以2007年市场行情计,加工1个椰子果利润为0.83元.【总页数】4页(P16-19)【作者】夏秋瑜;李瑞;陈卫军;陈华;赵松林【作者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海南,文昌,571339;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海南,文昌,571339;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海南,文昌,571339;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海南,文昌,571339;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海南,文昌,57133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24【相关文献】1.椰子种皮对湿法工艺制备的天然椰子油产品品质的影响 [J], 唐敏敏;李瑞;赵松林;张玉锋;夏秋瑜2.复合凝聚法制备天然椰子油微胶囊 [J], 李艳南;宋菲;王挥;邓福明;沈晓君;吕方方;赵松林3.纤维素酶水解稻草生产单细胞蛋白(SCP):1.纤维素酶水解稻草的研究 [J], 王沁;赵学慧4.木瓜蛋白酶水解制备天然椰子油的研究 [J], 夏秋瑜;李瑞;李枚秋;陈华;赵松林5.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水解制备纳米纤维素 [J], 卢琳娜; 卢麒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声波和相转移催化剂在棕榈油皂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胡爱军;刘雪;郑捷;孙连立;李洪艳【期刊名称】《中国油脂》【年(卷),期】2012(037)004【摘要】以棕榈油为原料,对其非均相皂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对催化剂及皂化处理方式进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反应温度、超声波功率、反应时间、催化剂添加量、KOH添加量进行了单因素优化实验.结果表明:相转移催化剂CTAB催化效果最好,超声波辅助搅拌处理方式最佳;单因素优化的最优皂化条件为反应温度70℃,超声波功率320 W,反应时间80 min,催化剂CTAB添加量0.5g(以每克油计),KOH添加量1.75 g(以每克油计).在最优条件下皂化率达到89.32%,是常规搅拌(无催化剂,无超声波作用)下皂化率的4.7倍,大大提高了效率.【总页数】4页(P40-43)【作者】胡爱军;刘雪;郑捷;孙连立;李洪艳【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天津300457;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天津300457;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天津300457;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天津300457;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天津30045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41;TQ032【相关文献】1.超声波技术与PTC在椰子油水解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J], 刘元法;王兴国;金青哲;权中华2.超声波作用下棕榈油酯交换反应的研究 [J], 胡爱军;李立;郑捷;彭焕芹;刘美玲;刘雪;张志华3.手性相转移催化剂在Michael加成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唐林生;李永强;刘全美;毕凤云4.多级微型工业反应釜中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宏观动力学研究 [J], 李德华;陈峣;谭月辉5.超声波皂化法测定食品中矿物油 [J], 孙兰;胡国媛;于桂兰;潘心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椰子油微乳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鲁梦齐;向东
【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
【年(卷),期】2017(043)004
【摘要】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司班80和吐温80制备椰子油微乳,考察制备方法、亲水亲油平衡值(hydrophilic lipophilic balance value,HLB)、助乳化剂和乳化剂用量对微乳形成的影响,以确定椰子油微乳的最优制备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复合乳化剂的HLB值为12,助乳化剂为丙三醇,乳化剂用量为油水总量的3.2%时,用超声辅
助搅拌的方法能制备稳定的o/w型椰子油微乳.当椰子油和乳化剂与水的质量比为1∶9和2∶8时制得的微乳稳定性最佳,而3∶7时制得的微乳在低温下不太稳定.【总页数】6页(P171-176)
【作者】鲁梦齐;向东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食品学院,海南海口,570228;海南大学食品学院,海南海
口,57022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O/W型中链脂肪酸微乳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J], 刘玮琳;刘成梅;刘伟;陈红兰;刘建华
2.油茶籽油微乳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J], 容欧;吴雪辉;龙婷;江盛宇;王泽富
3.阿司匹林微乳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J], 李秀娟;张立伟
4.玫瑰精油微乳制备及性质研究 [J], 刘欣;周志磊;毛健
5.蛇床子素微乳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J], 王永辉;房树标;高丽;王洋;周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椰子油脂质体保湿霜的制备和性能测试吕方方;陈华;宋菲;李艳南【摘要】制备了椰子油脂质体并对其粒径分布及形态进行测定.将其应用于保湿霜的制备,对保湿霜进行了感官指标、理化指标、保湿性和抗氧化性测定.结果表明,椰子油脂质体粒径主要分布在10μm,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结构;在相对湿度43%±1%条件下,椰子油脂质体保湿霜保湿率可达65.84%±0.2%,且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5.98%±0.3%,63.64%-0.2%和14.10%±0.2%,均高于椰子油保湿霜,说明椰子油脂质体保湿霜能提高保湿霜的保湿性和抗氧化性.【期刊名称】《日用化学工业》【年(卷),期】2018(048)004【总页数】5页(P227-230,242)【关键词】保湿霜;椰子油;脂质体;保湿性;抗氧化性【作者】吕方方;陈华;宋菲;李艳南【作者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海南文昌571339;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湖北武汉43006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海南文昌571339;海南省椰子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文昌571339;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海南文昌571339;海南省椰子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文昌571339;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海南文昌571339;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湖北武汉43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58椰子油是唯一由中短链脂肪酸组成的食用油脂,成分中90%以上是饱和脂肪酸,是天然的皮肤保湿剂,对保持皮肤弹性和防止衰老具有重要作用。
椰子油除了可食用外,还可用于制作肥皂等清洁剂和护肤产品。
脂质体是磷脂分子分散在水中形成的由单层或多层双分子层膜包裹的封闭囊泡[1,2],其双亲性既可在中心包裹亲水性物质,又可在磷脂双分子层间包裹亲脂性物质,原料无毒且具有类生物膜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易被人体皮肤吸收。
超声波辅助水酶法提取柚子籽油及其抗氧化性研究叶茂;邓毛程;严立逊;黄莹;刘如运【摘要】采用超声波辅助水酶法提取柚子籽油,考察了酶添加量、pH、酶解温度、酶的比例、酶解时间对柚子籽油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柚子籽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2.0%(以柚子籽质量计)、pH 6、酶解温度50℃、纤维素酶与中性蛋白酶比例2∶1、酶解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柚子籽油得率达到33.2%.此外,通过检测羟自由基清除率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比较了柚子籽油与维生素C和白藜芦醇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柚子籽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期刊名称】《中国油脂》【年(卷),期】2019(044)004【总页数】4页(P10-12,16)【关键词】柚子籽油;超声波;水酶法;抗氧化性【作者】叶茂;邓毛程;严立逊;黄莹;刘如运【作者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技术学院,广州510300;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特色调味品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州510300;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技术学院,广州510300;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特色调味品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州510300;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技术学院,广州510300;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技术学院,广州510300;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技术学院,广州510300;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特色调味品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州510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25.1;TQ644.1柚子(Citrus grandis Osbecko)是芸香科(Rutaceae)柑橘属(Citrus)植物,在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广泛种植,且单产和产量逐年增加。
柚子皮和果实已经被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行业,如用果肉加工饮料,从柚子皮中提取色素、精油、果胶等[1-2],但柚子加工的副产品柚子籽却未得到合理利用。
柚子籽较其他柑橘类籽大,质量为柚子整果肉质量的0.1%~4.0%。
超声波辐射对酶法制备椰子油脂肪酸甲酯的影响
龚本前;刘钟栋
【期刊名称】《中国食品添加剂》
【年(卷),期】2011(000)006
【摘要】生物柴油作为可再生能源,是环境友好的生物燃料,作为石化柴油的替代品及补充品具有可再生、易于降解、燃烧排放的污染物低、基本无温室效应等特点.本文利用超声辐射强化酯化制备生物柴油具有反应速度快,产率高等优点,探讨了超声辐照对有机相中脂肪酶催化脂肪酸与甲醇酯化反应的促进作用.以蒸馏椰子油脂肪酸、甲醇及Novozym435脂肪酶为主要原料,研究了不同因素及超声辐射对酶法促进油脂脂肪酸甲酯化的影响.对反应条件进行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反应工艺参数.经分析初步得出脂肪酶催化甲酯化最佳条件为:酶用量7%,水加入量10%,超声功率250W,反应总时间25min,2mL正已烷/1g脂肪酸,甲醇与椰子油脂肪酸的摩尔比2∶1.在此条件下,脂肪酸甲酯转化率达到90.18%.
【总页数】4页(P60-63)
【作者】龚本前;刘钟栋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郑州450052;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郑州45005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1.2+5
【相关文献】
1.酶法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备脂肪酸甲酯工艺研究 [J], 赵静;袁永俊
2.咪唑类离子液体对酶法醇解制备脂肪酸酯的影响研究 [J], 秦杰;孙聪;邹孝强;金青哲;王兴国
3.椰子油为原料酶法制备脂肪酸甲酯 [J], 高伯良;聂开立;王芳;邓利;谭天伟
4.菜籽油脱臭馏出物酶法酯交换制备脂肪酸甲酯 [J], 张颖
5.固定化粘质沙雷氏菌脂肪酶催化制备脂肪酸甲酯 [J], 张搏;朱绮霞;黄日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声强化椰子油水解的研究
作者:阎杰, 丘泰球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轻化工研究所天然溶液研究室,510640,广州市
刊名:
中国油脂
英文刊名:CHINA OILS AND FATS
年,卷(期):2003,28(9)
被引用次数:9次
1.修祥菊;郑尚基;刘春宪新型防腐剂单辛酸甘油酯在食品中的应用 1997(04)
2.瞿执谦结构脂肪—未来的脂肪 1996(01)
3.Johnson R W;Fritz E;陆用海工业脂肪酸及其应用 1992
4.ENTEZARI M H;Keshavarzi A Phase-transfer catalysis and ultrason ic waves II:saponification of vegetable oil[外文期刊] 2001(08)
5.曹亚;李惠林;徐僖羧甲基纤维素系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超声合成的研究[期刊论文]-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7(06)
6.Pandit A B;Joshi J B Hydrolysis of fatty oils:effect of cavitation 1993(19)
7.张根旺;刘景顺油脂工业副产品综合利用 1988
8.胡健华;金朝阳油脚、皂脚及毛油常压水解制脂肪酸催化剂的研究 1998(05)
1.刘元法.王兴国.金青哲.权中华.LIU Yuan-Fa.WANG Xing-guo.JIN Qing-zhe.QUAN Zhong-hua超声波技术与PTC在椰子油水解反应中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食品科学2005,26(6)
2.章芸.邓燔海南省椰油产业开发初探[会议论文]-2006
3.廖亚龙.柴希娟.LIAO Ya-long.CHAI Xi-juan超声皂化法提取紫胶桐酸[期刊论文]-化学工程2007,35(2)
4.董志国世界椰子油市场展望[期刊论文]-中国热带农业2008(5)
5.李美蓉.马济飞.孙向东.LI Mei-rong.MA Ji-fei.SUN Xiang-dong超稠油中酸性组分的分离及其界面活性研究[期刊论文]-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6,19(3)
6.岳霄世界椰子油产销近况[期刊论文]-日用化学品科学2003,26(3)
7.2007年1月椰子产品和椰油的市场价格/2007年2月椰子产品和椰油的市场价格[期刊论文]-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7(3)
8.夏秋瑜.李瑞.陈华.陈卫军.赵松林.Xia Qiuyu.Li Rui.Chen Hua.Chen Weijun.Zhao Songlin脱氢醋酸钠的用量对椰花汁采后品质变化的影响[期刊论文]-热带作物学报2009,30(11)
9.吴周新.王锡彬.林强.肖红SO2在嫩椰子保藏中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中国食品学报2003(z1)
10.杨磊中国-东盟椰子原油产品标准对比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标准化2010(10)
1.胡斌.钟宏.王帅.文彦龙橡籽油的酸催化水解工艺研究[期刊论文]-应用化工 2011(8)
2.刘元法.王兴国.金青哲.权中华超声波技术与PTC在椰子油水解反应中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食品科学 2005(6)
3.胡爱军.刘雪.郑捷.孙连立.李洪艳超声波和相转移催化剂在棕榈油皂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油脂 2012(4)
4.罗登林.丘泰球.卢群超声波技术在油脂工业中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2005(3)
5.苏秀芳.林强.徐静有机化合物的水解反应及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2)
6.阎杰声化学在油脂工业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油脂 2005(12)
7.毕良武.赵振东.VINATORU Mircea.陈元平.李冬梅.古研.王婧超声波技术在生物质资源加工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林产化学与工业 2007(z1)
8.阎杰超声强化亚油酸共轭反应的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4
9.阎杰超声强化亚油酸共轭反应的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gyz20030900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