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施工技术交底培训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5.98 MB
- 文档页数:32
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路基填筑)引言路基工程是公路建设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一环。
路基填筑作为路基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在保证路基填筑质量的同时也必须保证施工安全。
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和路基填筑工程质量,我们对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制定了以下安全技术交底内容。
施工前的安全技术交底在开展路基填筑施工前,必须开展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包括以下内容:工程现场管理将路基填筑现场划定为独立施工区域,并进行专人管理,设置标志牌、警示线等安全提示标志,保证施工场所的安全秩序。
工人出入口的设置设置安全出入口,划分不同等级的区域,妥善管理出入工人,防止外来人员进入现场从而延误施工进度,影响施工安全。
施工现场设备保障在施工现场提供安全保护设备,如安全带、防护网等,为施工人员提供保障,建立安全制度,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运行。
危险区域设置明确施工现场存在的危险区域,如起重机、卸料区等,设置警示标志并开展安全交底,避免人员进入危险区域,造成伤害。
施工中的安全技术交底在路基填筑施工中,需要开展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如下:吊装作业由专人统一指挥吊装作业,吊装货物前确认吊装绑扎牢固,考虑到货物的重心和吊点的合理设置进行安全评估,并设置合理的吊装标志和安全提示标志。
机械设备保护确保施工设备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对设备进行及时维护和修理,并及时清理机器上沾附的淤泥,修复漏油、漏水等问题,严禁在设备运作中使用有危险因素的设备。
密切关注气候状况加强对气候状况的监测,特别注意雨、雪、大风等气候因素对路基填筑的影响,保持现场畅通,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行行稳稳地推进。
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在施工过程中,任何意外事故都将对施工人员和设备造成巨大的安全危害,在事故发生时应果断有效地采取应急处置措施.施工后的安全技术交底当施工结构完工后,为了保证路基填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需要做出如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验收在工程完工后,组织验收,对施工质量和工程材料进行检查,确认工程质量符合施工标准和用户需求要求。
土方路基填筑施工技术交底1.交底范围本交底适用于宜毕高速土方路基路堤填筑施工。
2.施工准备(1)施工现场已完成清表等填前处理相关工作,复核并双方签认原地面测量原始数据和土石方工程量,作为收方结算依据。
(2)选择地质条件、断面形式等具有代表性长度不小于100m的路基段作为试验段,通过试验总结出含水率偏差、松铺厚度、碾压遍数、速度及机械组合等施工参数。
(2)完成现场便道及临时用水、用电工程。
(3)作业人员已接受岗前安全教育,班组长做班前讲话。
(4)所需相关机械设备全部到位,并确保现场用电、机械设备正常运行。
主要施工机械: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压路机、平地机、自卸车等。
3.工艺流程图4.施工步骤路堤填筑应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采用全断面分层填筑施工。
划分施工单元严格分区循环施工,各区段内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并设置明显标识。
通过试验段施工,总结主要技术参数如下:填料含水率不超出最佳含水率的±2%,松铺厚度不大于50cm,碾压不少于6遍(静压1遍,弱振2遍,强振2遍,静压1遍),碾压速度粘性填料宜采用1~2.5Km/h,非粘性土填料宜为2~4km/h。
每层填筑以灌砂法检测压实度作为质量标准,要求压实度下路堤不小于93%,上路堤不小于94%。
作业段长度以100m~250m为宜,每段配备自卸汽车不小于5台,挖机不少于2台,推土机1台、装载机1台、平地机1台、20t以上高频振动压路机2台。
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试验段总结成果。
施工步骤一:施工放样(1)采用全站仪放出路堤填筑区域的控制桩,并加密中桩和边桩。
(2)每一填层都应进行施工放线,放出填层中线和填筑边线,用白灰线洒出填筑边线轮廓。
(3)为保证填层边部的压实效果,一般填层比路基结构适当加宽50cm。
质量标准:线路中桩、边桩标记位置准确,偏差不大于5cm,且不小于设计路宽。
操作要点:按直线10m一道、曲线加密至5m设置控制桩,带线撒出白灰线,保证线型平顺、位置准确。
路基工程技术交底引言概述:路基工程技术交底是指在道路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向施工人员传达工程技术要求、施工方案和安全注意事项的过程。
技术交底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因此非常重要。
一、施工单位要求1.1 详细说明工程技术要求:施工单位应当对路基工程的技术要求进行详细说明,包括路基的设计参数、施工工艺、材料要求等。
1.2 强调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应当强调施工质量的重要性,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1.3 突出安全注意事项:施工单位还应当重点强调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等。
二、施工方案交底2.1 详细阐述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应当向施工人员详细阐述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序、施工方法、施工顺序等。
2.2 强调施工流程:施工单位应当强调施工流程的重要性,要求施工人员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进度。
2.3 指导施工技术:施工单位还应当指导施工人员掌握施工技术,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得到满足。
三、材料要求交底3.1 确保材料质量:施工单位应当向施工人员明确材料的质量要求,包括材料的种类、规格、质量标准等。
3.2 指导材料使用:施工单位应当指导施工人员正确使用材料,确保材料的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3.3 强调材料检测:施工单位还应当强调材料的检测工作,确保材料符合相关标准,保证工程质量。
四、安全管理交底4.1 安全生产责任:施工单位应当向施工人员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明确安全生产责任。
4.2 安全防护要求:施工单位应当指导施工人员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4.3 应急预案培训:施工单位还应当进行应急预案培训,指导施工人员如何应对突发情况,保障施工安全。
五、交底记录保存5.1 书面交底记录:施工单位应当对技术交底过程进行书面记录,包括交底内容、交底时间、参预人员等。
5.2 交底记录审核:施工单位应当对交底记录进行审核,确保交底内容准确无误。
西平铁路路基工程路基填筑施工安全、技术交底1. 本交底适用于DK156+122 ~DK200+000 段路基填筑的施工作业。
2. 施工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对施工图纸认真进行的审核,积极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澄清有关的技术问题,熟悉规范,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及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上岗前的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认真核对施工图纸,收集现场的施工数据并和施工图对照,如有不一致的地方及时更正。
修建生活房屋办公设施,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材料的进场情况。
调查核对该段的土石类别及分布弃土位置,填料的来源及运土条件3. 路基填筑3.1 施工放样在路堤试验段内为保证断面几何尺寸准确无误,直线段边桩设置间距20m ,曲线段边桩设置间距10m ,并用红油漆标明里程桩号,并测出纵断面高程及横断面高程,计算出各桩号的路基填筑宽度,并放出路基边坡线。
为保证修整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以及施工机械作用安全,每层填料的摊铺宽度两侧均应超出路堤设计边坡线30cm ,并用白灰撒成两条明显的填筑边线,在路堤填筑完成后,刷坡至设计宽度。
3.2 一般地段地基处理先用推土机清除表面30cm 厚的耕植土、再用平地机找平处理,再用自重15 吨以上的压路机静压一遍,震动碾压两遍之后及时做压实试验,基底的压实度达到最大干密度的90% ,方可进行上层土方填筑。
根据《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4.1.4 规定:地面横坡陡于1 :5 时,地表挖成底宽不小于1m 的台阶后再填筑路基。
3、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工艺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施工,具体填筑工艺流程详见下图。
一般路堤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①.施工顺序地基处理→卸填料土→推土机摊铺整平→平地机精平→压路机碾压②.填土、摊铺、平整基床以下填料选用黄土,分层填筑,每层填料总厚度≯30cm 。
为了便于比较,试验段先以30cm ,35cm 松铺厚度进行试验。
土方路基施工技术交底一、工程概述本次土方路基施工位于_____路段,施工里程为_____至_____,全长_____米。
路基宽度为_____米,设计行车速度为_____千米/小时。
该路段的土方路基施工是整个道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道路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二、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进行现场核对和调查,了解现场地形、地貌、地质和水文等情况。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顺序和质量控制标准。
进行技术交底,将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传达给施工人员。
2、材料准备选用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的土料,严禁使用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腐殖质土。
对土料进行试验,测定其含水量、密度、液限、塑限和击实试验等指标,确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3、机械设备准备配备足够数量的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压路机、平地机、自卸汽车等机械设备,并进行调试和保养,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4、现场准备清除施工现场的障碍物和杂物,平整场地,修筑临时排水设施,确保施工场地排水畅通。
测量放线,确定路基的中心线、边线和高程控制点,并设置明显的标志。
三、施工工艺流程1、填方路基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 基底处理→ 分层填土→ 摊铺平整→ 洒水晾晒→ 碾压夯实→ 检验签证→ 路基整修2、挖方路基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 土方开挖→ 边坡修整→ 排水设施施工→ 路槽整修四、施工方法1、测量放线使用全站仪或 GPS 测量仪器,根据设计图纸和控制点,准确放出路基的中心线、边线和高程控制点。
在路基边缘设置边桩,标明路基的宽度和高程,并在边桩上挂线,控制填土厚度和边坡坡度。
2、基底处理清除基底表层的杂草、树根、腐殖土和淤泥等杂物,将基底平整压实,使其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对于软土地基,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如采用换填法、抛石挤淤法、砂桩法等。
3、分层填土填方路基应分层填土,每层填土厚度应根据压实机械的性能和压实度要求确定,一般不宜超过 3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