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数学一课一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_西师大版-最新教育文档
- 格式:docx
- 大小:17.42 KB
- 文档页数:9
2.1.2《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综合练习
基础训练
1.开心交流。
(1)
(2)
2.估算。
11×8≈ 58×4≈
29×6≈ 31×6≈
47×3≈ 79×5≈
82×7≈ 96×4≈
3.(1)每小时行42千米,5小时大约行()千米。
(2)姐姐一分钟能打79个字,8分钟大约能打()个字。
(3)唱一首歌大约需要5分钟,唱18首歌大约需要()分钟。
4.小明每天看书32页,一本200页的童话书,他一星期(7天)能看完吗?
5.运动会红旗方阵每队18人,共8个队,每人要拿一面红旗,准备160面红旗够吗?
6.风车节。
三(1)班有47名同学,平均每人制作3个风车,能完成制作120个风车的任务吗?
7.以下是某公司全年的销售情况。
公司全年销售总额约是()万元。
培优作业
8.幼儿园小朋友吃点心,每人发9颗蘑古力,有42个小朋友,应该大约准备多少颗蘑古力?()
A.9×42≈9×40=360(颗)
B.9×42≈10×42=420(颗)
参考答案:
1.(1)80 80 560 560
(2)60 60 120 120
2.80 240 180 180 150 400 560 400 3.(1)200 (2)640 (3)100
4.32×7≈210(页) 210>200能
5.18×8≈160(面)够
6.47×3≈150(个) 150>120能
7.200
8.B。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一位数乘两、三位数》单元测试一、填空。
1、0和任何数相乘都是( )。
2、125的4 倍是( ),3、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
4、一位数乘三位数,积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5、一盒胶卷能照 36张照片,6盒胶卷大约能照( )张照片。
6、12×5=60,12和5都是乘法中的( )数,60是乘法中的( )。
7、在○里填上“>”、“<”或“=”。
12×330 3×310 60026×(4×226×4×2 315×8×2508、把得数小于200的写在括号里。
552×2 378×4 299×6 432×7( )9、6个418是多少?列式计算是( )。
10、要使“341×□”的积是三位数,□内 最大可以填( );要使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
11、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积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12、对折2次后的绳子长度是5厘米,这根绳子原来长( )厘米。
13、小苗看一本105页的连环画,第一天看了10页,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2倍,第三天应从( )页看起。
14、商店进了5 箱练习本,每箱175本,你能把下哎呀填写完整吗?二、判断。
1、一个三位数乘1,所是的积还是三位数。
()2、在乘法里,积一定比其中的一个因数大。
()3、125×8的积的末尾有3 个0. ()4、1 任何数相乘都得1. ()5、539×8≈4800. ()6、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应该从高位乘起。
()7、已知A×B=0,可以确定A、B中至少有一个是0. ()8、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 倍,它们的积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
()三、选择题。
1、675×8的积的末尾有()个0.A、2B、3C、42、不计算,比较大小。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1.1两位数乘两位数西师大版(2014秋)(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1.1两位数乘两位数西师大版(2014秋)(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1.1两位数乘两位数西师大版(2014秋)(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1.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单选题1。
50×8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A. 2B. 3C。
42。
看一看,算一算,下面的算式中积与其它3个算式不同的是( )。
A. 125×8B。
50×20 C. 2×500D. 200×503。
40×25的积的末尾有()个0。
A。
1B. 2C。
34。
计算48×72时,第二个积百位上的“3”是表示( )。
A。
3个百 B. 33个百 C. 3个十 D. 没意义5.估计12×63的答案可能是正确的是( )。
A. 586B。
756C。
1536A. 586B. 756C。
15367。
大华超市平均每天要用电60度,这个月(30天)一共要用电()度。
A。
180B。
1800C. 1860二、判断题8。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是四位数。
( )9.56个24相加可以写成24×56。
10.40×10+10和40×11的得数是相等的。
( )11.50×48的积与50×6×8的积相同。
第5课时练习课(估算)教材第16~18页的内容。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几百几十数加减几百几十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掌握估算方法。
2.让学生参与到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过程中,体验数学的魅力。
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会用估算解决问题,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重点:进一步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和有关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
难点:掌握合适的估算方法。
课件。
小组内检查对错并改正,组长协调好每人要讲解的题目,为汇报作准备,教师巡视。
1.教材第17~18页“练习三”第5、13题。
汇报第5题:让学生判断两组数分别接近哪个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培养学生的数感。
汇报第13题: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分析并说出估算方法。
2.教材第17页“练习三”的第7题。
要求学生观察题目,弄清楚题目要求,再按要求进行估算,把结果写在教材上,然后相互交流。
3.教材第16~18页“练习三”其他题目。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计算的方法。
认真思考第12题,邮局、电影院和学校在创业大路的一旁,其中邮局距学校280米,电影院距学校350米,问题是邮局距电影院多少米?引导学生思考,题目中没有具体表明是哪一旁?学生汇报,演示出两种结果:第一种:学校邮局电影院第二种:电影院学校邮局根据两种结果列式计算。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利用估算的方式解决三位数的加减法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首先阅读题目并从中获取数学信息,看题目中要求什么,再来分析与解答,最后回顾反思解答是否合理。
很多学生就是欠缺这方面的耐心与信心。
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主动去思索,学会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并且掌握合适的估算方法。
《运白菜》同步练习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一、单选题“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1.哪两个数相加或相减最接近200?()。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问题解决》综合练习2
基础训练
1.
应找回多少元?
2.食堂原有大米5800千克,平均每天吃725千克,这些大米够吃8天吗?
3.明明要给这张正方形图片围一圈彩边,用一根长150厘米的彩带来围,还剩多少厘米?
4.一个糖果盒装8颗糖,22021盒能装完1800颗糖吗?如果不能,还剩多少颗糖?
5.爸爸要从网上下载一份1MB的文件,这时电脑显示下载速度为每秒356KB。
3秒能下载完吗?(注:1MB=1024KB)
6.
铺一间教室和一间会议室,1500块地砖够铺吗?
培优作业
7.某施工电梯准载1吨,这批货物应由哪位工人送到楼上的施工现场?
参考答案:
1.92×7=644(元) 700-644=56(元)
2.725×8=5800(千克) 5800=5800 够
3.36×4=144(厘米) 150-144=6(厘米)
4.8×22021760(颗) 1800-1760=40(颗)不能装完,还剩40颗糖。
5.356×3=1068(KB) 1068>1024 能
6.296×4=1184(块) 1184+296=1480(块) 1480<1500够
7.135×6=810(千克) 810+1202130(千克)
1吨=1OOO千克 930+80>1000 930+60<1000 应由乙工人送。
三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2.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一、单选题1.2 ×4的积是两位数,里最大能填( )。
A. 5B. 4C. 32.620×5的积的末尾有()个0A. 1B. 2C. 33.2件上衣和4条裤子搭配,有( )种不同的穿法A. 8B. 12C. 244.在下列9个算式中:⑴5×69 (2)4×64 (3)85×9⑷121×3 (5)47×5 (6)52×7⑺8×44 (8)9×48 (9)209×2积在300与400之间的算式有( )个.A. 3B. 4C. 5D.6二、判断题5.判断对错.497×5<2500.6.三位数乘一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
7.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只能是两位数。
三、填空题8.写出两道整十数乘一位数,积是360的算式:________、________9.直接写出得数.(1)5×18=________(2)46÷2=________(3)3×27=________(4)6×16=________(5)20×90=________10.两位数乘一位数,积最大是________位数.11.计算。
(1)350×8=________(2)158×7=________四、计算题12.直接写出得数。
30×5= 102×3= 0×340=3+45=6×40=200×7=13.直接写得数。
30×3= 26×3= 14×5= 18×4=720÷9= 320÷8= 540÷6= 17×4=五、解答题14.一辆自行车的价钱是465元,一辆摩托车的价钱是自行车的9倍,摩托车比自行车贵多少元?15.两个好朋友比赛钓鱼,想请聪明的你来做裁判,用线连一边它们分别钓了几条鱼,完成下表。
西师版三上同步课课练2.1 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1)一、填空。
1.35×4表示()个()连加,也表示()的()倍是多少。
2.6乘7个十是()个十,是()。
3.在笔算23×2时,先计算3乘2,是表示有2个3相加,再计算2乘2,是表示有( )个( )相加,最后再把( )和( )加起来,得()。
4.23的3倍是();4个21的和是()。
5.12×12×12×12=()×()=()6.740里面有()个百和()个十。
7.在○里填上“+”“-”“×”或“÷”。
0 ○ 10 = 10 9 ○ 0 = 0 23 ○ 23 = 0 4 ○ 4 = 18.40×3口算时把40看作()个十,40×3也就是4个十乘3的()个十,结果就是()。
二、判断题。
1、求85与9相乘的积,只能列式为85×9。
()2、两个因数相乘,积一定比每个因数都大。
()3、一个数的3倍是12,这个数是36。
()4、一个数乘7,其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三、解决问题。
1.水果店运进一批水果,运进苹果123千克,梨的重量是苹果3倍。
运进梨多少千克?2.每千克荔枝4元钱,妈妈买了22千克,一共花了多少钱?3.手套厂的阿姨昨天上午织了32双手套,下午织了40双,今天织是昨天的3倍,今天织了多少双手套?4.工人叔叔在路的两旁栽花,每边栽63棵,一共栽花多少棵?5.小明今年13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3倍,两年后爸爸比小明大多少岁?【答案】一、1.【解析】本题考查“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算法。
【答案】1.35×4表示(35 )个( 4 )连加,也表示(35)的( 4 )倍是多少。
2.6乘7个十是(42 )个十,是(420 )。
3.在笔算23×2时,先计算3乘2,是表示有2个3相加,再计算2乘2,是表示有( 20 )个( 2 )相加,最后再把( 6 )和( 40 )加起来,得(46 )。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1.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单选题1.估算22×20时,将22看成()进行估算。
A. 20B. 25C. 30 D . 22.25×8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A. 1B. 2C. 3 D . 03.王阿姨想买26支同样的花,最多需要()元.A. 390B. 442C. 312D. 4524.下面各题中,得数末尾没有0的是()。
A. 76×25B. 256+144C. 210÷65.不用计算,直接判断下面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320×20=640B. 37×32=1514C. 150×60=9000D. 47×54=222 8二、判断题6.50×40的积的末尾有两个0。
7.25×40的积的末尾有2个0.8.两个数的积一定比它们的和大。
9.64×59=64×60-64三、填空题10.直接写得数.24×20=________ 4.8-1.5=________ 0.6+0.7=________ .5-5.5=________11.在估算42×60时,可以把42看作________进行估算.12.直接写出得数。
50×30 =________ 80×0 =________ 23×3=________ 43×11=________0×11+11=________ 240÷8=________ 0÷10=________ 94-28=________ 36×34=________ 9+12×4=________ 13.口算:6×10=________ 50×70=________ 90÷30=________ 360÷60=________240÷60=________ 70×3=________ 25×40=________ 85÷17=________14.估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6.1年月日一、单选题1.教师节是( )。
A. 3月8日B. 6月1日C. 9月10日2.著名数学家陈省身于1920﹣1922年就读于嘉兴秀州中学,2004年4月21日()岁高龄的陈省身先生第十次回到母校秀州中学.A. 35B. 70C. 93D. 1423.2012年的第二季度与第四季度相差()天。
A. 0B. 1C. 24.某港口2小时进出的轮船有16艘,照这样计算,一昼夜共有艘船进出港口.()A. 96B. 160C. 182D. 192二、判断题5.判断对错.上半年的天数与下半年的天数同样多.6.判断对错.任何一个月里至少有4个星期日.7.2012年第一季有91天.8.2015年的第一季度共有91天。
三、填空题9. 填空(1)一年有________个月.(2)每月有31天的月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月. (3)每月有30天的月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按月份的顺序填写)10.1985年全年有________天;1986年全年有________天11.6小时=________天36小时=________天12.2007年元旦是星期一.小华的生日是1月15日,他的生日是星期________?13.填空:2004年(1)________(2)________四、解答题14.一年有多少个星期?2006年的1月1日是星期几?2007年的1月1日是星期几?2008年呢?五、综合题15.1896年,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举行,第二届奥运会于1900年在巴黎举行……2004年,第28届奥运会又回到了她的故乡——雅典。
(1)到2004年为止,奥林匹克运动会共举行了________届,这期间经历了________年。
(2)举办奥运会的年份一般都是________年,但是100年是________年,全年有________天。
2019年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中间、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1.笔算下列各题202×8= 604×8=2.笔算下列各题109×3= 406×7=3.笔算下列各题4.笔算下列各题5.笔算下列各题308×9= 404×3=6.笔算下列各题。
302×6 108×87.笔算下列各题。
8.笔算下列各题。
9.笔算下列各题。
10.笔算下列各题。
11.笔算下列各题。
12.笔算下列各题。
13.笔算下列各题。
150×7= 100×5=14.笔算下列各题。
15.笔算下列各题。
16.笔算下列各题。
17.笔算下列各题。
18.笔算下列各题。
19.笔算下列各题。
20.笔算下列各题。
21.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102×2= 201×4= 106×3=190×2= 290×4= 301×3=22.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105×3= 202×2=301×2= 210×2=230×4= 309×2=23.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106×3= 203×2=304×2= 220×3=430×1= 303×2=24.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105×4= 206×2=302×4= 501×3=410×2= 305×3=25.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101×5= 204×6=305×4= 502×4=520×2= 440×3=第 1 页26.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108×3= 201×6=306×2= 502×7=630×2= 309×3=27.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2021年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中间、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1.笔算下列各题202×8= 604×8=2.笔算下列各题109×3= 406×7=3.笔算下列各题4.笔算下列各题5.笔算下列各题308×9= 404×3=6.笔算下列各题。
302×6 108×87.笔算下列各题。
8.笔算下列各题。
9.笔算下列各题。
10.笔算下列各题。
11.笔算下列各题。
12.笔算下列各题。
13.笔算下列各题。
150×7= 100×5=14.笔算下列各题。
15.笔算下列各题。
16.笔算下列各题。
17.笔算下列各题。
18.笔算下列各题。
19.笔算下列各题。
20.笔算下列各题。
21.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102×2= 201×4= 106×3=190×2= 290×4= 301×3=22.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105×3= 202×2=301×2= 210×2=230×4= 309×2=23.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106×3= 203×2=304×2= 220×3=430×1= 303×2=24.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105×4= 206×2=302×4= 501×3=410×2= 305×3=25.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101×5= 204×6=305×4= 502×4=520×2= 440×3=26.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108×3= 201×6=306×2= 502×7=630×2= 309×3=27.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购物》(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课题:购物——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舒城县棠树乡中心小学教师黄炳年 2016年9月13日一、【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在具体的情境中,能运用不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3.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人人参与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达到互相学习、互相补充的目的;4.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新版数学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它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情感,运用图片、游戏、卡通、故事、文字等多种形式,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渗透在每一节课中。
本课重点:1、学生对乘法口算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我利用教材中的“购物”情境,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于具体的活动情境中,通过“购物”这一活动,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提出数学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引导学生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列竖式计算是以后学习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引导学生学习列竖式计算乘法。
本节课的难点: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思维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使得每一个学生对解决一个数学问题都有着自己的想法,能够独立地去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数学问题的快乐。
通过这样的交流、比较、合作,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也让学生学会表达和倾听。
三、【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目的通过实际生活情境的创设,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 师:今天是星期六,老师把你们集中到这里是想请你们帮我解决一些问题,我家在舒城买了新房子,现在准备装潢,需要添置一些家具,我想请你们帮我挑选一下。
2019年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1.估算418×6时,可以把418看做()。
A.400 B.410 C.420
2.估算398×3时,把398看做()。
A.400 B.300 C.390
3.我们估算49×6时,把49看成()。
A.40 B.45 C.50
4.估算79×2时,把79看作□比较合适。
□内应填( )。
A.80 B.70 C.75
5.估算72×6的结果比实际结果( )。
A.大 B.小 C.相
等
6.估算102×5时,把102看作□比较合适。
□内应填()。
A.110 B.105 C.100
7.估算61×6,把()看做(),结果约等于()。
8.估算39×4,把()看做(),结果约等于()。
9.在估算310乘9时,我们可以把310看成()乘9得()。
10.396×8,估算时先想:396约等于(),()乘8等于
()。
11.估算97×5时,可以把97看作______,估算的结果是______。
12.估算29×7,可以把29看作(),此时结果是()。
13.对296×3进行估算,是把296看作()来算,积大约是
第 1 页
()。
14.在估算302×7时,先把()看作(),用()×7=(),所以()×7≈()。
15.197×6,估算时把197看作(),乘6后大约得()。
16.在估算495×3时,要把495看作400来算。
()17.医院治病,每天大概有398位病人,5天大约有398 ×5 =1500位病人看病。
()
18.估算4×37,结果大约是120。
()
19.三家动物医院,平均每星期有108个客人来为宠物治病,这三家动物医院每星期一共大约有108×3=324只动物接受治疗。
()
20.估算97×4的结果为400。
()
21.258×9估算的结果比乘得的准确数小。
()
22.估算397×5时,把397看作390比看作400更接近计算结果。
()
23.文具店铅笔钢笔圆珠笔签字笔平均每一种笔有88根,大约有88×4=500根笔。
()
24.小明每天需要做22道题目,一共做了9天,一共大约做了22×9=160道题。
()
25.超市有5个冰柜,没个冰柜的容量是71瓶饮料,一共大约有71×5=300瓶饮料。
()
26.操场教室办公室平均每个地方有98盆花,这三个地点大约一共有98×3=179盆花。
()
27.每间教室有有篮球298个,一共有2间教室是放置篮球的,
一共大约有298×2=420个篮球。
()
28.一共有6袋子糖果,每袋子糖果有330个糖果,一共大约有330×6=1500个糖果。
()
29.用估算的方法检查下面的计算对不对。
103×5=415()30.小明有3箱子苹果,每箱子苹果有203个苹果,估算大约有多少个苹果,列式:203×4=712。
()
31.估算:
12×5≈ 53×6≈ 77×8≈
49×4≈ 61×7≈ 38×9≈
121×3≈ 297×7≈ 301×5≈
32.估算:
127×8≈ 3×78≈ 92×6≈ 88×4≈
6×39≈ 99×7≈ 58×2≈ 63×5≈
33.估算:
621×9≈ 8×892≈ 699×6≈ 3×701≈
999×2≈ 302×4≈ 7×504≈ 598×5≈
第 3 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估算就是把数字近似成为相近的整数再做计算,运用四舍五入的原理计算。
2.A
【解析】估算就是把数字近似成为相近的整数再做计算,运用四舍五入的原理计算。
3.C
【解析】估算就是把数字近似成为相近的整数再做计算,运用四舍五入的原理计算。
4.A
【解析】估算就是把数字近似成为相近的整数再做计算,运用四舍五入的原理计算。
5.B
【解析】估算就是把数字近似成为相近的整数再做计算,运用四舍五入的原理计算。
6.C
【解析】估算就是把数字近似成为相近的整数再做计算,运用四舍五入的原理计算。
7.61;60;360
【解析】估算就是把数字近似成为相近的整数再做计算,运用四舍五入的原理计算。
第 1 页
8.39;40;160
【解析】估算就是把数字近似成为相近的整数再做计算,运用四舍五入的原理计算。
9.300;2700
【解析】估算就是把数字近似成为相近的整数再做计算,运用四舍五入的原理计算。
10.400;400;3200
【解析】估算就是把数字近似成为相近的整数再做计算,运用四舍五入的原理计算。
11.100;500
【解析】估算就是把数字近似成为相近的整数再做计算,运用四舍五入的原理计算。
12.30;210
【解析】估算就是把数字近似成为相近的整数再做计算,运用四舍五入的原理计算。
13.300;900
【解析】估算就是把数字近似成为相近的整数再做计算,运用四舍五入的原理计算。
14.302;300;300;2100;302;2100
【解析】估算就是把数字近似成为相近的整数再做计算,运用四舍五入的原理计算。
15.200;1200
【解析】估算就是把数字近似成为相近的整数再做计算,运用四舍五入的原理计算。
16.错误
【解析】估算就是把数字近似成为相近的整数再做计算,运用四舍五入的原理计算。
17.错误
【解析】估算就是把数字近似成为相近的整数再做计算,运用四舍五入的原理计算。
18.错误
【解析】估算就是把数字近似成为相近的整数再做计算,运用四舍五入的原理计算。
19.错误
【解析】估算就是把数字近似成为相近的整数再做计算,运用四舍五入的原理计算。
20.错误
【解析】估算就是把数字近似成为相近的整数再做计算,运用四舍五入的原理计算。
21.错误
【解析】估算就是把数字近似成为相近的整数再做计算,运用四舍五入的原理计算。
22.错误
【解析】估算就是把数字近似成为相近的整数再做计算,运用四舍五
第 3 页
入的原理计算。
23.错误
【解析】估算就是把数字近似成为相近的整数再做计算,运用四舍五入的原理计算。
24.错误
【解析】估算就是把数字近似成为相近的整数再做计算,运用四舍五入的原理计算。
25.错误
【解析】估算就是把数字近似成为相近的整数再做计算,运用四舍五入的原理计算。
26.错误
【解析】估算就是把数字近似成为相近的整数再做计算,运用四舍五入的原理计算。
27.错误
【解析】估算就是把数字近似成为相近的整数再做计算,运用四舍五入的原理计算。
28.错误
【解析】估算就是把数字近似成为相近的整数再做计算,运用四舍五入的原理计算。
29.错误
【解析】估算就是把数字近似成为相近的整数再做计算,运用四舍五入的原理计算。
30.错误
【解析】估算就是把数字近似成为相近的整数再做计算,运用四舍五入的原理计算。
31.50;300;640;200;420;360;360;2100;1500
【解析】估算就是把数字近似成为相近的整数再做计算,运用四舍五入的原理计算。
32.1040;240;540;360;240;700;120;300
【解析】估算就是把数字近似成为相近的整数再做计算,运用四舍五入的原理计算。
33.5580;7200;4200;2100;2019;1200;3500;3000
【解析】估算就是把数字近似成为相近的整数再做计算,运用四舍五入的原理计算。
第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