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 格式:pdf
- 大小:259.66 KB
- 文档页数:5
小学三年级西师大版上册数学应用题必考题型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1. 一列火车每小时行驶125千米,早上8:00从昆明出发,中午11:00到丽江,昆明到丽江一共有多少千米?2. 王老师带了1190元去体育用品商店买体育用品.一个篮球85元,一个足球68元,李老师计划先买6个篮球,剩下的钱全部买足球,还能买多少个足球?3. 有两堆煤,共重210吨,甲堆比乙堆的3倍多30吨。
甲堆煤重多少吨?4. 一双皮鞋售价327元,某商店上午卖出17双,下午卖出26双。
下午比上午多收入多少元?5. 用一根100米长的篱笆围一个长方形绿化地,长比宽多16米,这个长方形绿化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6. 丽丽和妈妈一共重102千克,妈妈的体重是丽丽的2倍。
丽丽和妈妈各重多少千克?7. 玩具小汽车每辆27元,买3辆小汽车需要多少元钱?8. 一头大象的体重等于8头牛的体重,这头牛的体重是506千克,这头大象的体重是多少千克?9. 从甲地到乙地坐火车需要18小时,坐飞机比坐火车少用15小时,飞机每小时飞行375千米。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10. 从甲地去乙地,如果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0千米,要骑3小时;如果乘汽车,需30分钟,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11. 商店里有两种笔记本。
一种售价14元,另一种售价16元,如果每种都买24本,共需多少元?12. 商店一天共卖出大、小可乐共190瓶,已知卖出的大瓶可乐瓶数是小瓶可乐的3倍少10瓶。
那么卖出的大瓶和小瓶可乐各多少瓶?13. 小明在一条50米长的跑道上跑了3个来回,他一共跑了多少米?14. 丽丽准备买一些橡皮,她所带的钱买2盒还剩36元,买3盒还差12元,已知每盒装8块橡皮,你知道丽丽带了多少元钱吗?15. 小强的奶奶今年72岁,小强今年9岁,奶奶的年龄是小强的几倍?16. 龟兔赛跑,全程2400米。
乌龟每分钟爬24米,兔子每分钟跑300米,兔子自以为速度快,在途中睡了一觉,结果龟到达终点时,兔离终点还有600米。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质量评估表姓名:_______ 班级:_______ 满分:(100分+2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一、根据题意填空。
1. 在横线上填上“<”“>”或“=”。
305×4_____1200 68×45_____65×8 550×7_____505×74千克_____400克 2005克_____2050克 105×8_____8002. 某修路队6小时修路384米,平均每小时修路(________)米。
3. 一支圆珠笔的价钱是2。
5元,一支钢笔比一支圆珠笔贵3。
6元,一支钢笔的价钱是(________)。
4. 在○里填上“>”“<”或“=”。
8000克○8千克2500克○5千克3千克○300克5. 30厘米=(_____)分米 2米―1分米=(_____)分米6千米―1000米=(____)千米 5千克=(_____)克33毫米+27毫米=(____)厘米 2吨―500千克=(____)千克4分=(____)秒 50000米=(____)千米200克+800克=(____)千克6. □-360-140=200,□里填(____)。
7. 5千克=(_______)克(____)千克=4000克8. 一部手机804元,5部手机一共大约花(____)元。
二、选择题。
1. 下列的重量大于4吨的是()A. 4100千克B. 4100克C. 3990千克2. 在下面数字中,()是轴对称图形。
A.0B.4C.73. 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了3厘米,宽减少了3厘米,它的周长()A.增加B.减少C.不变4. 长江的长度大约是6200()。
A. 千米B. 米C. 分米5. 得数比1800大,比2800小的算式是()A. 29×53B. 37×65C. 76×496. 在同一幢楼里,小华从1楼上到2楼用了7秒,她以同样的速度从1楼上到5楼要用()秒。
西南师大2021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整理和复习(一)教材分析《整理和复习》是西南师大2021课标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内容,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
它既是表内乘法的进一步发展,又是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重要基础。
内容包括四道习题和练习七,通过这些内容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口算、笔算、估算的计算方法。
并侧重于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的选择。
经过对本单元知识的整理和复习,查漏补缺,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
学情分析我执教的班级是城乡结合部的孩子,由于大部分学生家长受教育程度较低,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来自课堂、来自学校。
因此一定要在课堂中,让孩子们熟练运用计算算理、算法,这样才能使孩子在家练习时减少阻碍。
而且三年级孩子,正处在小学阶段的过渡期。
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是这个阶段孩子普遍特点,但这些孩子接受新事物能力极强,有利于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的塑造。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时我设计了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
如小组合作学习、微视频教学、闯关练习等环节,让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
从此,喜欢数学,爱上数学。
设计思路整理与复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单元内容进行整理;二是结合习题复习,巩固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法的算理、算法及问题解决中计算方法的选择;三是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策略的选择能力。
通过单元整理复习,一方面巩固所学的知识,发展学生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信息技术的应用贯穿课堂始终,例如:在课开始时,利用教学助手手机拍照上传功能,将学生作品上传至白板上,更直观的展示学生作品;在教育云平台直接下载微课,方便快捷,缩短备课时间,通过微课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练习中设计闯关环节,使用教学助手小组加分工具,激发了学生练习的兴趣。
信息技术的使用,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一克、千克、吨**知识点**质量单位: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1000。
1吨 =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千克:称一般物品的质量或称比较重的物品的质量用千克作单位。
用 kg 表示克: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用克作单位,用 g 表示。
它们的进率是 1000,即 1千克 =1000克 1kg=1000g。
克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把千克换算成克,就是在克数末尾添上 3个 0;把克换算成千克,就是在克数末尾去掉 3个 0。
称很重的或大宗的物品表示大型物体的质量或载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
吨可以用字母“ t ”表示。
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 1000,即 1吨 =1000千克 1t=1000 kg。
把吨换算成千克,就在数字的末尾加上 3个 0;把千克换算成吨,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练习题**5吨44千克=_千克 2吨834千克=_千克 7吨9千克=_千克3吨62千克=_千克 6吨29千克=_千克 7吨650千克=_千克4吨157千克=_千克 2吨40千克=_千克 8吨931千克=_千克**参考答案**5吨44千克=5044千克 2吨834千克=2834千克 7吨9千克=7090千克3吨62千克=3062千克 6吨29千克=6029千克 7吨650千克=7650千克4吨157千克=4157千克2吨40千克=2040千克8吨931千克=8931千克1 / 82 认识万以内的数(认识一万)项目内容1.写数。
二百三十四写作:( ) 八百写作:( )四百七十写作:( ) 一百零一写作:( )2.思考:2个一千是多少呢?3.你知道一万有多大吗?分析与解答:(1)摆一摆,数一数。
一个一个地数数时,要注意到九和十的拐弯处的读法和写法。
一个一个地数……9989,( ),( ),( ),( ),( ),( ),( ),( ),9998,( ), ( )。
(2)在计数器上表示。
在计数器上拨出9999,再加上1,就是( )。
2022-2023年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测试卷及答案(一)一、填空。
(3 小题每空0.5分,其余每空一分,共28分)(1)9000kg = ()吨()g=3kg ()kg=4吨7千克=()克 6吨=()千克 8kg=( )g一辆汽车约重1000()某大桥的限重量为60()一条鱼约重500()小明体重35()(2)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位数。
(3)45×7的积是()位数。
(4)在估算403×4时,把403看成(),()×4得(),403×4≈()。
(5)最小的两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积是()。
(6)在⊙里填上“>”、“”或者“=”。
44××41 6××1676××6 32××30(7)王师傅一小时做108个零件,4小时大约能做()个零件。
(8)一只青蛙一天吃70只害虫,照这样计第,5只青蛙6天吃()只害虫。
(9)学校食堂有8 吨煤,用了3000kg,还剩()吨。
(10)40人排队,至少出去()人就可以平均站成3路纵队,至少增加()人也可以平均站成3路纵队。
(11)找规律填数。
2,6,18,54,(),()96,48,24,(),()二、判断。
(对的打“V",错的打“×”)(5分)(1)45×8的积的末尾只有一个0。
()(2)0乘任何数都得0,1乘任何数都得1。
()(3)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只能是两位数。
( )(4)3吨铁与3000kg棉花同样重.()(5)我和小丽面对面站立,小丽面向东方,我面向南方。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5分)(1)703×4的积的十位上的数是()。
A、3B、0C、1(2)做一套衣服用2 米布,35米长的布最多可以做()套衣服。
A、16B、17C、18(3)与东南方相反的方向是()A、西北方B、西南方C、东北方。
西师大版三年级2024年小学数学上册期末质量评估真题姓名:_______ 班级:_______ 满分:(100分+2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一、根据题意填空。
1. 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______。
计量物体质量的单位有_____,相邻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_____。
2. 在横线上填上“>”“<”或“=”。
4300千克____5吨8千克____8000千克 7吨____9千克6000千克____6吨6600千克____6吨 1吨____8000克2千克____2吨 3吨____3600克8500千克____5800千克3. 一袋苹果重5千克,400袋这样的苹果重(____)千克,合(____)吨。
两块砖重5千克,400块砖重(____)千克,合(____)吨。
4. 在○里填上“>”“<”或“=”。
8000克○8千克2500克○5千克3千克○300克5. 算一算。
30厘米=(_____)分米 4米=(_____)分米2千米=(_____)米 6000千克=(_____)吨5000克=(_____)千克 7千克=(_____)克1吨-400千克=(_____)千克 6分米+24分米=(_____)米34毫米+46毫米=(_____)厘米 250克+750克=(_____)千克1米-20厘米=(_____)厘米=(_____)分米37厘米+63厘米=(_____)分米=(_____)米6. 给8个学生发铅笔。
每人5支还剩下一些,每人6支又不够。
剩下的和不够的同样多,一共有(____)支铅笔。
7. 150千克比200千克少________克。
8. 3千米=(____)米 50毫米=(____)厘米 3分=(____)秒 6000千克=(____)吨二、选择题。
1. 一袋大米25千克,( )袋大米重2吨。
A. 8B. 80C. 402. 一个三位数,三个数字的和是11,这个数是()。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知识要点】:1、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有克、千克、吨。
2、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字母g表示。
3、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单位,也叫公斤,千克用字母kg表示。
1kg=1000g4、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
吨用字母t表示。
1t=1000kg5、相邻质量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40个25千克的学生重1吨。
5、1T=1000kg 1kg=1000g .6、换算:单位相互换算的方法(1)把吨化成千克,千克化成克,是用吨数或千克数乘进率1000。
(2)把千克化成吨,克化成千克,是用千克数或克数除以进率1000。
口诀:小换大减三个,大换小加三个XXX:把克换成千克、千克换成吨去掉3个,把吨换成千克、千克换成克加上3个0.7、重量的大小比较记忆:先统一单位,再比力大小。
【应用】1、1枚2分硬币重1克;一袋食盐重500克,2袋食盐重1 kg。
1个鸡蛋的重量大约是50 g,1个苹果的重量大约是250 g。
2、5本数学书的重量大约是1kg。
1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25 kg,4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00 kg,40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
一头大象约重6吨。
3、计算:1吨+3000公斤=()吨,方法是当相加或相减的数单位不一样时,要先换成统一的单位后在计算。
注意:1㎏棉花和1㎏铁一样重。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名数的乘法【知识要点】:(一)两、三位数乘一名数的乘法1.口算:①整10、整百数乘一名数的口算,计算时先计算0前面的两个数的积,再数一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再在这个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②两、三位数乘一名数的口算,用一名数分别去成两、三位数中的每位数,注意进位。
2.预算:方法是用四舍五入法把不是整10、整百的数看作最接近它的整10、整百的数来算。
一般是先找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再把两个近似数相乘。
注意结果要用≈。
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点一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知识点二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第8课时一个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材第67页例6。
1.使学生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够正确熟练地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正确熟练地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难点: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简便算法的算理。
课件。
教师先把复习题按下面的格式写在黑板上。
20×3 12×4200×3 120×42000×3 1200×4然后让学生口算,教师逐题从上到下分别写出左右两组题的得数。
师:观察每一组题,第一个乘数有什么特点?乘积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第二个因数乘第一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0。
1.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例6的主题图。
师: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280元。
一共花了多少钱?板书280×3。
师:这道题怎样列竖式?(指名学生上台板演)方法一:方法二:2 8 0×2 38 4 02 8 0×2 38 4 0师: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小组交流)小结: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可以先不计算,只用乘法去乘0前面的数,最后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落下来。
12、问题解决教学内容:教材第27——29页的问题解决教学提示:本内容是在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掌握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笔算的正确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理解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根据相关条件和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根据相关条件和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难点: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列式(口答)。
1、三年级参加体操比赛,站成4排,每排12人,一共有多少人?2、六一儿童节,同学们参加彩排,台上有15人正在表演,台下有120人准备上台表演,参加彩排的同学一共多少人?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前面所学知识,既是复习巩固又是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二)探究新知师:同学们表现得不错,下面我们就来挑战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你们愿不愿意。
生:愿意。
1、尝试探究师:出示课件:师:学生读题,组内交流完成下列问题。
(1)题中给的两个条件是什么?(2)题中的问题是什么?(3)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
教师重点提问问题(3).。
生:题目是求一共可以坐多少人?应该用加法计算。
师:对。
解这道题的数量关系是:台上的人数+台下的人数=可以坐的总人数台上的人数6人,台下的人数是多少?生:台下有13×9=117(人)师:为什么用乘法计算?生:因为台下有13排,每排有9人,就是求13个9的和,所以用乘法算。
师:我们一起回忆解决问题的步骤:读题(弄清题意)——找等量关系——列算式——计算结果。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知识要点】:1、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有克、千克、吨。
2、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字母g表示。
3、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单位,也叫公斤,千克用字母kg表示。
1kg=1000g4、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
吨用字母t表示。
1t=1000kg5、相邻质量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40个25千克的学生重1吨。
5、1T=1000kg 1kg=1000g .6、换算:单位相互换算的方法(1)把吨化成千克,千克化成克,是用吨数或千克数乘进率1000。
(2)把千克化成吨,克化成千克,是用千克数或克数除以进率1000。
口诀:小换大减三个0,大换小加三个0如:把克换成千克、千克换成吨去掉3个0,把吨换成千克、千克换成克加上3个0.7、重量的大小比较记忆:先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
【应用】1、1枚2分硬币重1克;一袋食盐重500克,2袋食盐重1 kg。
1个鸡蛋的重量大约是50 g,1个苹果的重量大约是250 g。
2、5本数学书的重量大约是1kg。
1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25 kg,4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00 kg,40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
一头大象约重6吨。
3、计算:1吨+3000千克=()吨,方法是当相加或相减的数单位不一样时,要先换成统一的单位后在计算。
注意:1㎏棉花和1㎏铁一样重。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知识要点】:(一)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1. 口算: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计算时先计算0前面的两个数的积,再数一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再在这个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一位数分别去成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注意进位。
2.估算:方法是用四舍五入法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做最接近它的整十、整百的数来算。
一般是先找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再把两个近似数相乘。
注意结果要用≈。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 【 知识要点】: 1、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有克、千克、吨。
2、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字母g表示。
3、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单位,也叫公斤,千克用字母kg表示。
1kg=1000g 4、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
吨用字母t表示。
1t=1000kg 5、相邻质量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40个25千克的学生重1吨。
1T=1000kg 1kg=1000g 6、换算:单位相互换算的方法 (1)把吨化成千克,千克化成克,是用吨数或千克数乘进率1000。
(2)把千克化成吨,克化成千克,是用千克数或克数除以进率1000。
口诀:小换大减三个0,大换小加三个0 如:把克换成千克、千克换成吨去掉3个0,把吨换成千克、千克换成克加上3个0。
7、重量的大小比较 记忆:先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
【应用】 1、1枚2分硬币重1克;一袋食盐重500克,2袋食盐重1kg。
1个鸡蛋的重量大约是50g,1个苹果的重量大约是250g。
2、5本数学书的重量大约是1kg。
1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25kg,4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00kg,40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
一头大象约重6吨。
3、计算:1吨+3000千克=()吨,方法是当相加或相减的数单位不一样时,要先换成统一的单位后在计算。
注意:1㎏棉花和1㎏铁一样重。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知识要点】: (一)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1.口算: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计算时先计算0前面的两个数的积,再数一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再在这个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一位数分别去成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注意进位。
2.估算:方法是用四舍五入法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做最接近它的整十、整百的数来算。
一般是先找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再把两个近似数相乘。
注意结果要用≈。
书写格式:86×45≈4500 3.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乘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注意计算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计算时注意两点: 一是连续进位时容易出现以下错误⑴忘记加进上来的数。
⑵加错进上来的数。
⑶错把进上来的数当做因数去乘。
二是三位数(中间有0)与一位数的乘法,要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当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的积就是0,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则必须加上。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如果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不进位(包括十位上相乘进位来的数),积就是三位数;如果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要进位,积就是四位数。
【0和1的运算】任何数加减0都得原数。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0除以任何数(不包括0)都得0。
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任何数除以1都得原数。
口诀:1、0和任何数相加都得任何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不能作除数。
2、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要比除数小。
3、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4、被减数=差+减数 (二)解决问题 1、“乘加”的题型 总的座位数=台上的座位数+台下的座位数 2、“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积“的题型。
剩下的相片数=相片总数-装入相册的相片数 3、“两积求和”的题型。
这类应用题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解答这类应用题要明白第一步求什么,第二步又要求什么,只有这样才算真正明白了题意。
4、生活实践题:解答这类题应先计算后比较。
(1)租车:师生共80人,大客车限乘客30人,面包车限乘客20人,租一辆大客车50元,租一辆面包车35元,怎样租车合算?(2)够不够问题:2名教师和31名学生参观海洋馆,用300元买门票够吗?成人票15元,儿童票8元。
注意:1、速度×时间=路程 每节车厢的人数×车厢的数量=全车的人数 2、一个来回=2次 一趟=2次 往返一次=2次 3、(关于“大约)应用题: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
→(=)②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
求近似数,用估算。
→(≈)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第三单元东、南、西、北 本单元知识点1、认识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向;2、能够给定的一个方向(东、西、南、北)辨认其它七个方向,并能够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①[记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记忆]早晨面向太阳,后面是西,右面是南,左面是北(和我们教室里面向后黑板一致);傍晚面向太阳,后面是东,右面是北,左面是南(和我们在教室的坐向一样);东风吹,树叶向西边飘;树木枝叶繁茂的一面是南面。
③[记忆]数站数时,不数起点,或者数段数,如从白城站-西村站-博物馆站-大生理站,从白城站到大生理站之间是3站,而不是4站。
4、找方向过程中,注意描述中哪个是观察点,哪个是被观察的对象。
把自己想象成站在观察点上,用方位坐标图去找方向。
①、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②、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③、东对(西),南对(北),东北对(西南),西北对(东南)。
④、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四大发明之一是(指南针)。
5、东和南的正中间是(东南),东和北的正中间是(东北),西和南的正中间是(西南),西和北的正中间是(西北)。
6、“四面八方”是个成语。
“四面”是(东)、(南)、(西)、(北)这四个面,“八方”是指 (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八个方向。
8、教学楼在食堂的南面,食堂就在教学楼的(北)面。
9、小明在小林的东南面,小林就在小明的(西北)面。
第四单元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一)口算除法 1.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用表内除法计算:用被除数0前面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先乘法,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除数不变,把两位数看成整十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二) 竖式计算 1、除法各部分的名称、读法及口诀 【注意点: (1)读法在写的时候只需要把除号和等于号写成语文字。
如:18÷6=3读作:18除以6等于3。
(2)部分小朋友口诀有些遗忘,希望重新背一背。
】 2、除法的意义(3种情况) 如:54÷9=6; 把(54)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6); (54)里面有(6 )个(9 ); (54)是(9)的(6)倍。
【注意点:只有在填写“( )个( )”时,需要交换商和除数的位置。
】 3、(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如:写出余数是5的算式。
【注意点:除数最小是6。
】20÷5=3……5(×) | 17÷3=4……5(×) (2) 知除数,定余数。
如:□÷5=4……□ 【注意点:余数最大是4,还可以是3、2、1。
】 4、错题订正。
【注意点:改正错误时,只改答案,不改题目!!!!】 (三)解决问题 1、余数的三种处理情况: (1)有25本课外读物,平均分给6个小组,每组多少本,还剩多少本? 【这类题目主要是漏写单位名称,以及答的书写不够规范,有的只答了半个。
】 (2)1壶茶可以倒6杯。
25个客人至少需要几壶茶? 【这类题目同学们要理解为什么要加1】口诀:余数进一法 (3)有一块花布长25米,做1套衣服用3米,最多能做几套衣服? 【这类题目同学们要理解为什么不要余数】口诀:余数退一法2、一枝铅笔8角,妈妈带了3元钱想买4枝够吗? 【解决这类题目时,别忘记比较多少的过程,如:4×8=32(角) 32角>3元 答:妈妈带了3元钱想买4枝是不够的。
】 3、派车问题:数学书第9页。
【关键要学会用有序思考的方法,先全部租人数多的,然后可以把人数多的辆数一辆一辆的少掉,算出相应的人数少的车的辆数。
】 [本单元知识点]记忆数量关系式:鸡的总只数÷层数=每层的只数 书的总本数÷书架的个数=每个书架上书的本数 电池的总个数÷每盒电池的个数=盒数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跳绳的总个数÷几分钟=每分钟跳的个数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打字的个数÷时间=每分钟打字的个数 (四)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 2、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商就是两位数;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小于除数,商就是一位数; 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除法的验算方法: (1)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 (2)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解决两步连除问题:连除或先乘再除。
连除两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①、余数必须比除数小,也就是除数必须比余数大。
□÷6=8……◇,◇最大是( ),这时□里的数是( )。
□÷◇=5……7,◇最小是( ),这时□里的数是( )。
②、被除数相同,如果除数大,它的商反而小;如果除数小,它的商反而大。
如:36÷4>36÷6 ③、除数相同,如果被除数大,它的商就大;如果被除数小,它的商就小。
如:36÷4>24÷4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如果被除数十位上的数等于或大于除数,它的商就是两位数。
如:如果□4÷2的商是两位数,那么□里可以是( )。
⑤、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如果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小于除数,它的商就是一位数。
如:如果□4÷2的商是一位数,那么□里可以是( )。
⑥、熟记关于0的一些规定: (1)0不能作除数。
(2)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
(既然能相除这个数就不是0) (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第六单元 年、月、日 【 知识要点】: (一)年、月、日部分1、100年是一个世纪。
21世纪是指从2000年至2099年。
2、一年有12个月。
31天的是大月,大月有7个: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
30天的是小月,小月有4个: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