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学》课程期末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3
鱼类学复习一概论1鱼类的进化地位非常重要鱼类是最低等的脊椎动物,是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进化的重要一环。
例如: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病原菌侵犯最重要的保卫系统,免疫系统包括先天固有免疫和后天获得性免疫系统,后天获得性免疫是在鱼类中开始进化而来的,因此,研究鱼类的免疫系统就显得非常重要。
2鱼类学研究方向•功能形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系统分类:鱼类的亲缘关系•生理生态:鱼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3朱元鼎的贡献元鼎骨(咽喉齿),奠定鲤科鱼类的分类基础、软骨鱼类侧线系统:对软骨鱼类分类系统进行了修正。
4鱼的定义终生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脊椎动物。
5鱼类的基本类群•圆口类:没有上下颌(严格意义上说不是鱼类)•软骨鱼类:鲨鱼•硬骨鱼类:大多数的鱼类6鱼类的进化史鱼类的祖先—甲胄鱼类有颌类:盾皮鱼类、软骨鱼类、棘鲨类、硬骨鱼类软骨鱼类:全头鱼类、板鳃鱼类硬骨鱼类:辐鳍鱼类、肉鳍鱼类7地球上有多少种鱼类现在全世界估计有4万种鱼,有记录的约3万种(其中圆口类80种,软骨鱼类800种),(其中淡水8000多种),(其中中国3000种,淡水800种)8鱼类的分布大多数分布在近大陆架的温暖水域中.9世界上最大和最小的鱼•最大的鱼:鲸鲨(15米长)•第二大的鱼:姥鲨( 14米长)•最小的鱼(虾虎鱼)(1厘米长)生活在珊瑚礁中.•最近刚刚在新西兰发现一种只有8mm的鱼(目前还没有命名).10鱼的寿命•大多数鱼类的寿命在几岁到十几岁。
•也有只活几周或几个月的(一些小型的珊瑚礁鱼类)。
•也有超过100岁的(金眼鲷目的某些鱼)•狗鱼(pike)据说有200岁的年龄。
11一般地,冷水性鱼和热带鱼,那类鱼寿命更长?冷水鱼,新陈代谢慢12鱼类年龄如何鉴定•耳石、鳞片12海马seahorse的游泳方式海马垂直游泳,游泳很慢13鱼类是色盲吗•鱼类能辨色. 鱼类视网膜里的视锥细胞能感知光波长。
14为什么深海鱼体表呈红色?•深海中红色最不容易被识别,但生活在很深很深的深海,鱼体表又不是红色的。
2006鱼类学复习题答案鱼类学是一门研究鱼类形态、分类、生态、生理、行为和进化等方面的科学。
以下是2006年鱼类学复习题的答案:1. 鱼类的分类依据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案:鱼类的分类依据主要包括形态特征、遗传关系、生态习性、地理分布以及分子生物学证据等。
2. 简述鱼类的呼吸系统是如何工作的?答案:鱼类通过鳃进行呼吸。
水从鱼的口进入,流过鳃腔,鳃丝上的毛细血管吸收水中的氧气,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然后水从鳃盖后缘排出。
3. 鱼类的生殖方式有哪些?答案:鱼类的生殖方式主要有卵生、卵胎生和胎生三种。
大多数鱼类是卵生,即产卵后由外界环境孵化;卵胎生鱼类在体内孵化卵,但幼鱼在出生前仍依赖卵黄;胎生鱼类则在母体内发育,出生后不依赖卵黄。
4. 鱼类的骨骼系统有哪些特点?答案:鱼类的骨骼系统主要由头骨、脊柱和附肢骨骼组成。
头骨通常由多块骨骼组成,具有保护和支撑作用;脊柱由一系列脊椎骨构成,支撑身体;鱼类没有四肢,而是有鳍,用于游泳和平衡。
5. 鱼类的肌肉系统是如何分布的?答案:鱼类的肌肉系统主要分为体壁肌和内脏肌。
体壁肌包括皮肤下的表皮肌和深层的肌肉,这些肌肉通过收缩帮助鱼类游泳。
内脏肌则包围着内脏器官,起到保护和固定作用。
6. 鱼类的感觉器官有哪些?答案:鱼类的感觉器官包括眼睛、鼻孔、侧线系统、触须和电感受器等。
眼睛用于视觉;鼻孔用于嗅觉;侧线系统可以感知水流变化和周围物体的位置;触须和电感受器则帮助鱼类在黑暗或浑浊的水中导航。
7. 鱼类的生态位是如何定义的?答案:鱼类的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包括其食物来源、栖息地、活动时间等。
不同的鱼类根据其生态位的不同,可以占据不同的生态角色,如捕食者、食草者或杂食者。
8. 鱼类的进化历程是怎样的?答案:鱼类的进化历程非常漫长,从最早的无颌鱼类开始,逐渐演化出有颌鱼类,然后是硬骨鱼类和软骨鱼类。
在这个过程中,鱼类的形态、生理和行为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
《鱼类学》课程期末复习一、应掌握的概念1.大黄鱼在分类上属于----门,----亚门,-----纲,------目,------科。
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鲈形总目鲈形目鲈亚目石首鱼科黄鱼属2.鱼类的体型体轴分为三种:头尾轴(主轴)<自鱼头部到尾部贯穿体躯中央的一根轴线>背腹轴(矢轴)<自鱼体最高部通过头尾轴贯穿背腹的轴线>3.鱼类的头部和躯干部的分界头部与躯干部的分界:最后一对鳃裂(圆口纲和板鳃类等);鳃盖骨后缘(硬骨鱼类)4.奇鳍又称单鳍(impaired fin)。
为水生脊椎动物中沿身体正中线生长的鳍。
奇鳍并不成对,为背鳍,尾鳍,臀鳍背鳍D 臀鳍A 尾鳍C偶鳍胸鳍P 腹鳍V5.鳍的组成。
由支鳍骨和鳍条组成鳍条分为两种:角质鳍条;鳞质鳍条6.鱼类的皮肤腺体系由-----细胞衍生而成,它可分为-----腺及----腺两类。
7.鳞片类型。
8.脊柱作用。
9.尾鳍类型10.肌肉的基本单位。
11.鱼类的肌肉分类12.鱼类消化管13.鱼类的取食器官类型14.胃组织的组成。
15.鱼类的主要消化腺16.鱼类的主要呼吸器官及辅助呼吸器官17.血球组成。
18.鱼类的泌尿器官,起源19.鱼类的精子形态结构20.鱼类的神经系统组成。
21.鱼类脑的构造分区,组成。
22.鳔由分泌气体,由吸收气体。
23.鱼类的内分泌腺及组织。
24.圆口纲25.软骨鱼纲26.硬骨鱼纲27.目前常作鱼类年龄鉴定的材料28.鳍式29.珠星30.侧线鳞31.头肾32.裸卵巢33.被卵巢34.性逆转35.种群36.双名法37.幽门盲囊38.韦伯氏器39.米勒氏器40.鱼类的主要特征41.鱼类的体色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生物学意义?42.鱼类发光有何生物学意义?43.圆口类、软骨鱼类和真骨鱼类的鳃在结构上有何不同?44..简述鱼类动脉循环的主要途径。
45.鱼类的脑神经有哪些?各属何种类型?46.鱼类侧线的结构和功能及其机理如何?47.鱼类的年轮形成?影响因素?48.鱼类的生长有哪些特性?影响鱼类生长的因子有哪些?49.年轮形成的实质是什么?试述鳞片上的年轮、副轮、幼轮和生殖轮形成的原因和鉴别特征。
《鱼类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适用班级: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1.鱼类口的位置和形状变化较大,分为上位口、端位口及下位口。
其中,下颌长于上颌的鱼类属于,多生活于水的表层或中上层;上下颌等长的鱼类属于,多生活于水体中上层。
2.根据鳞片后区边缘够早的不同可将骨鳞分为圆鳞和栉鳞两类,其中,后区边缘光滑的称为,常见于鲱形目、鲤形目鱼类;后区边缘具有细齿或小棘的称为,多见于鲈形目鱼类。
3.某些鱼类在其生活史中,出于对某种环境条件(营养、繁殖、越冬)的要求,在一定季节集群,从一个生活场所出发沿一定的路线向另一生活场所作有规律的大规模迁徙,这种行为称为。
4.许多鲤科鱼类在其腹中线有隆起的棱状构造,称为。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对的打“√”,错的打“×”)()1. 草食性鱼类的肠比肉食性鱼类的肠要长。
()2. 一般生命周期长的鱼类,其性成熟较晚。
()3. 海水鱼类排尿量比淡水鱼类多。
()4. 鱼类的胆汁是由胆囊分泌的。
()5. 有些鱼类可通过生殖期间出现的珠星鉴别其性别。
()6. 多数鱼类对蓝色和绿色非常敏感,因此网具多采用蓝绿色材料。
()7. 鲤科鱼类都具有须。
()8. 利用鱼类的趋声性可进行声诱捕鱼。
()9. 回收鱼体各部位血液回流到心脏的血管称为静脉。
()10. 游泳活泼、耐力强、持续不断游泳的鱼一般红肌较发达。
()11. “鱼翅”是由鲨鱼的鳍条加工而成。
()12. 肌肉按组织结构、分布和生理作用不同,可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心脏肌三大类,其中平滑肌是构成鱼体肌肉的主要成分。
()13. 一般主要依靠视觉发现食物的鱼类,白昼摄食强度大于夜晚。
()14. 鳙鱼鳞片上的年轮类型为疏密型。
()15.鱼类的升降沉浮主要依靠肌肉和鳍的运动。
()16. 鳔充气(腰点出现)常作为池塘养鱼鱼苗下塘的标志。
()17. 黄鳝可以通过皮肤及口咽腔黏膜进行辅助呼吸。
鱼类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鱼: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呼吸,用鳍作为运动器官与维持身体平衡,大多数体被鳞片覆盖的变温脊椎动物。
2、鱼类学: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鱼类的分类、形态、生理、生态、系统发育和地理分布等的学科。
3、鱼类形态学:指专门研究鱼类的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结构,了解各器官和组织的相互关系及机能,比较不同鱼类之间机体结构的异同,进而探讨它们与生活习性的关系的科学4、鳍式:指用来描述鱼类鳍的种类、鳍条类别及其数目的表达式红肌:在大多数鱼类皮肤下方水平,隔膜附近的大测肌表层可见一丛与水平隔膜平行的暗红色肌肉5、韦伯器:带状骨、舶状骨、间插骨、和三角骨4对小骨及1对连接三角骨后支和舶状骨外侧的韧带构成。
6、鳃耙:着生在鳃弓内侧的突起称为鳃耙7、外鳃:指胚胎期或幼鱼的临时呼吸器官,从鳃部伸出,裸露在体外8、鳃上器官:泛指某些鱼类鳃弓背方的咽鳃骨或咽鳃骨与上鳃骨及其周围组织,部分或全部特化为具有某些特定功能的特殊构造。
因位于鳃的背上方而称鳃上器官。
9、珠星:有些鱼类在繁殖季节,雄性身体的某些部位出现白色坚硬的锥状突起物,为表皮的衍生物,又称追星。
在鲤科鱼类中较常见。
生产上可利用这一特征鉴别雌雄。
10、年轮:鱼类受生活环境条件年周期变化和自身生理周期的影响,逐年规律性的在鳞片及其它骨质组织上形成的不同生长带。
11、性逆转:性成熟后才开始从一种性别向另一种性别转换的现象12、物种:指是在自然状况下,能够进行自由交配,并能繁殖出新的后代,具有相同的形态特征,生理功能十分相似的一群有机体的集合体。
13、品种:通过人工选择,在生态和形态上具有共同遗传特征的生物体。
14、双名法:指每种生物的名称由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名组成。
鱼类的生活史:指精卵结合直至衰老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15、生长率:指单位时间内鱼所增加的体长和体重16、充塞度:以肉眼区分和鉴别解剖鱼消化道内食物充塞的程度和等级17、繁殖:是鱼类生活史的一个重要环节,包括亲鱼性腺发育、成熟、产卵或排精,到精卵结合孵出仔鱼等一系列过程。
【期末复习总结】鱼类学形态部分总复习红⾊字体表⽰重点中的重点绿⾊表⽰名词解释蓝⾊表⽰与后⾯分类部分有联系的紫⾊表⽰有修改的部分(20100103)带?表⽰我⾃⼰还不太清楚的地⽅绪论1、软鳍鱼类:⽐较低等的真⾻鱼类,鳍通常⽆棘。
2、棘鳍鱼类:⽐较⾼等的真⾻鱼类,鳍通常有棘。
第⼀篇鱼类的形态构造第⼀章鱼体的外部形态⼀、鱼类的外部分区1、头部的各名称:⼆、鱼类的体型1、三轴:主轴、失轴、侧轴。
相互垂直,⽐值决定体型。
2、基本体形及环境适应性:·纺锤形(鲻、梭、鲐、马鲛鱼):这样的体形可将⽔的阻⼒减⾄最低限度。
·侧扁形(乌鲳、团头鲂):在硬⾻鱼类中较为普遍,多栖息于⽔流较缓的⽔域,运动不甚敏捷,较少做长距离回游。
·平扁形(黄鮟鱇、鳐、魟):⼤部分栖息于⽔底,运动较迟缓。
但鲼胸鳍发达,使得他们能活跃于⽔体的中上层。
·棒形(鳗鲡、黄鳝):适于⽳居或环绕⽔底礁⽯岩缝间。
⾏动不甚敏捷,腹鳍及胸鳍常退化或消失不见。
·其他:海马的海马形,刺魨的球形等。
三、鱼的头部器官1、头部主要器官有吻、⼝、须、眼、⿐、腮孔、喷⽔孔等。
2、须:颏须、颌须、⿐须、吻须。
这是很重要的分类依据。
3、眼:·脂眼睑:若⼲鲱形⽬和鲻形⽬的种类,眼的⼤部分或⼀部分被覆有透明的脂肪体,特称之为脂眼睑。
·瞬膜:有些鲨鱼眼特有的,可以⾃⾏移动眨眼。
3、鳍:奇鳍:背鳍(D)、臀鳍(A)、尾鳍(C)偶鳍:胸鳍(P)、腹鳍(V)·⾓质鳍:不分枝、不分节,软⾻鱼特有。
分枝鳍条鳍软条(也叫鳍条):柔软、分节。
不分枝鳍条鳞质鳍(⾻质鳍条):由鳞⽚衍⽣⽽来真棘:不分节硬棘(也叫棘):不分枝、不分节假棘:⽔泡后分节鳍的组成和鳍条数⽬也是分类的主要依据·鳍式:⽤鳍的缩写、符号、数字等表⽰鳍的组成情况的公式。
如鲈:D.XII,I-13 表⽰鲈的第⼀背鳍有12个棘组成;第⼆背鳍由⼀枚棘和13枚鳍条组成。
1.研究鱼类形态构造、生长发育、生活习性、生理机能以及种类区分和地理分布的一门科学,是动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2.臀鳍基部后缘至尾鳍基部间的区域。
3.位于头部最前方,即下颌下方的一片区域。
4.部分鱼类在肛门前的腹中线上隆起成锐尖的棱。
5.鳞质鳍条中,由少数不分枝鳍条硬化形成的棘,又称假棘。
6.指硬骨鱼类中的低等种类,其背鳍全部由软条组成,仅少数具有硬刺。
7.指骨鳞的上层结构,由骨质构成,是围绕鳞片中心一环一环增生所形成的隆起嵴。
8.纤细、不分枝不分节,由结缔组织所形成的鳍条,软骨鱼类特有。
9.鱼体腹部正中线上一行较坚硬呈锯齿状的鳞片。
如鲥、鲚等。
10.被管状侧线分支小管穿过的鳞片。
11.骨鳞的一种类型,其主要特点是鳞片后区边缘具细齿或小棘。
12.是一种白色坚硬的锥状突起,是表皮的衍生物,一般生殖季节出现在雄性个体上,雌性没有或不明显,在鲤科鱼类中较常见。
生产上可利用这一特征鉴别雌雄。
13.鳞片上最先形成的部分,即鳞嵴的中心。
二、填空题1.仿锤形侧扁形平扁形圆筒形体腔末端或最前一枚尾椎2.颐(颏)部峡部喉部3.眼、鼻、须鳍皮肤、鳞片4.仿锤形腹棱5.上位口下位口端位口水域底层或山涧溪流中6.颐须鼻须颌须吻须7.鳞片鳍条鳍棘前者由双根组合、分节、有的分枝、柔软,后者单根、不分节、不分枝、坚硬8.臀鳍腹鳍9.DⅧ,1310.表皮真皮真皮淡11.黏液腺毒腺黏液腺12.环片基片围绕鳞片中心一环一环地增长13.运动平衡推进和转向14.盾鳞鳞棘栉鳞后区有栉齿状三、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四、选择题1.C 2.B 3.B 4.C 5.B 6.C 7.C五、问答题1.侧扁的鱼其背腹轴较大,左右轴较小,整个身体呈菱形而侧扁,如团头鲂;平扁的鱼其左右轴显得特别大,背腹轴特别小,且尾尖,整个身体呈扇形,如鳐。
鱼类学期末复习鱼类学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1. 头肾:某些真骨鱼类的成体肾脏的前端尚有前身的残余,称为头肾。
2.鱼类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鱼类的分类、形态、生理、生态、系统发育和地理分布等的学科。
3.侧线鳞:真骨鱼的体侧中部,各有一列被管状侧线穿过的鳞片,叫侧线鳞。
4.生骨区: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骨骼有一定的发生区域,这个区域即所谓的生骨区。
5.韦伯器:鲤形目等鱼类由带状骨、舶状骨、间插骨和三脚骨4对小骨及1对连接三脚骨后支和舶状骨外侧的韧带构成。
6.发电器官:发电器官是肌肉的变态物,是一种受中枢神经支配的效应器,其基本功能单位是电细胞或称电板。
7.怀卵量:指一尾雌鱼在产卵前所具有的成熟卵粒数,亦即鱼类的繁殖力。
8.泄殖腔:是一个稍扩大的小腔,依次接受肠道末端的开口、生殖导管的开口及输尿导管的开口,并以一个总开口与外界相通,开口于腹部。
9.外腮:是胚胎期或幼鱼期的临时呼吸器官,从腮部伸出裸露在体外,故有外腮之称。
随个体发育会自行脱落。
10.端脑:最前面部分,由嗅脑和大脑两部分组成。
端脑地主要功能是嗅觉,为嗅觉的兴奋中枢。
11.婚姻色:许多鱼类在繁殖时期出现鲜艳的色彩,或者原有的色泽变得更为鲜明,一般在雄鱼中表现得特别突出,并且在生殖季节之后,即行消失,这种色彩称为婚姻色。
12.动物区系: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适应某种自然环境的动物群,由分布范围大体一致的许多物种组成,这些动物一般具有相似的发展历史。
13.二名法: 每一种生物种的名称都由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名组成。
14.卵胎生:是指动物的卵在体内受精、体内发育的一种生殖形式。
15.性成熟:鱼类生长发育到一定年龄,生殖器官已经发育完全,生殖机能达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基本具备了正常的繁殖功能,称为性成熟。
16.生长速度:是指单位时间(通常以年为单位)内鱼所增加的体长和体重。
17.肥满度:鱼体重量与鱼体体长立方数的比值,是反映鱼类肥瘦程度和生长情况的指标。
鱼类学复习题鱼类学复习题第一章~第十五章名词解释鱼(真鱼)、鱼类学问答题1.鱼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说明鱼类学的研究范围。
3.说明鱼类学的研究任务。
名词解释尾柄、吻部、眼后头部、眼间隔、颊部、鳃盖膜、喉部、下颌联合、亥页部(颐部)、峡部、头尾轴(主轴)、背腹轴(矢轴)、左右轴(横轴)、上位口、下位口、端位口、颐须、颌须、鼻须、吻须、脂眼睑、小鳍(副鳍)、脂鳍、软鳍鱼类、棘鳍鱼类、腹鳍腹位、腹鳍胸位、腹鳍喉位、鳍式问答题1.鱼类有哪些体型并举出代表鱼类。
2.请说明鱼鳍的形态与功能的适应性。
3.说出下列各鱼鳍式的含义:4.大黄鱼D.Ⅷ—Ⅸ,Ⅰ—31~34;5.宽尾鳞鲀D.II,2十25;6.鲤鱼D.3—15~22(或Ⅲ-15-22)名词解释鳞棘或环片、鳞焦、鳞沟或辐射沟、棱鳞、侧线、侧线鳞、鳞式问答题1.鱼类黏液腺的功能是什么?2.鱼类毒腺的类型有哪些?3.如何区别盾鳞、硬鳞、圆鳞、栉鳞?4.说出下列各鱼鳞式的含义:5.长蛇鲻4/55~66/6~7-V;6.鲤鱼5~6/32~36/4-V名词解释原颅、咽弓、单体椎、多环椎、星椎、脉关节突、尾部棒状骨问答题1.典型内骨骼的形成的三个阶段是什么?2.软骨鱼类、硬骨鱼类的脑颅有哪些不同点?3.软骨鱼类、硬骨鱼类的咽颅有哪些不同点?4.说明鲤形目椎骨变异的特点。
5.说明软骨鱼类、硬骨鱼类的奇鳍支鳍骨的特点。
名词解释大侧肌、肌节、肌隔、轴上肌、轴下肌、红肌、白肌、棱肌、上棱肌、下棱问答题1.肌肉的命名方法有哪些?2.与口运动有关的肌肉有哪些?3.与鳃盖运动有关的肌肉有哪四块?4.使眼球转动的肌肉有哪六条?5.鱼类在水中的运动方式有哪些?6.鱼类肌肉运动的三种类型是什么?名词解释齿式、螺旋瓣、幽门盲囊问答题1.鱼类腹腔有哪些形状?2.消化管与消化腺各包括哪些?3.硬骨鱼类齿的形态与其食性的相互关系是什么?4.鱼类鳃耙数目、形状与鱼的食性的关系如何?5.说明鱼口咽腔对水环境和食性的适应性。
《鱼类学》期末复习考点整理一、题型:1、填空 40题/20分(要求:对课本熟悉,注意前后关联)2、学名 5分(中文——拉丁文 <署名不得简写>对应)鲤鱼: Cyprinus carpio (Linnaeus )鲫鱼 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 (Linnaeus )真鲷 Pagrosomus major (Temminck et Schlegel )黑鲷 Sparus macrocephalus (Basilewsky )点带(斜带)石斑鱼 Epinephelus malabaricus (Bloch et Schneider )赤点石斑鱼 Epinephelus akaara (Temminck et Schlegel )草鱼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鱼 Hypophthalmichehys molitrix鳙鱼 Aristichthys nobilis青鱼 Mylopharyngdon piceus (Richardson )尖头斜齿鲨 Scoliodon sorrakowah (Cuvier )3、判断 2分/10分(错的题要写出错在哪儿,错的多)4、名词解释 10题/25分喉鳔鱼类:鲱形目、鲤形目等鱼类的鳔有鳔管与食道相通,称这类鱼为喉鳔类骨鳔鱼类:具有韦伯氏器的鱼也称为骨鳔类。
开鳔鱼类:闭鳔鱼类:鲈形目等鱼类的鳔管退化,称这类鱼为闭鳔类奇鳍鱼类:软鳍鱼类:指硬骨鱼类中的低等种类,其背鳍全部由软鳍条组成,仅少数具有硬刺学名:分类单元的拉丁文或拉丁化的科学名称。
优先率:分类学家在订立学名时,由于掌握文献不够充分等原因,往往会给同一生物取了不同的学名,这就造成了同物异名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分类工作中是经常会碰到的,命名法规定任何一个种名都以最早订立的一个种名为准,其余后订的都是同物异名,这就是优先率 同物异名:同一生物的不同名称成熟系数:肥满度:指鱼的肥满程度,即体重与体长立方级的比值,比值越大,表示鱼体越肥满 相对繁殖率:指雌鱼在一个生殖季节中,单位体重和单位体长所具有的卵子数量绝对繁殖率:指每一个雌体在一个季节中怀卵的总数卵生:绝大多数鱼类属于这一类型,鱼类把成熟的卵直接产在水中,在体外进行受精和全部发育过程胎生:这类鱼的卵是在母体的生殖道内受精发育,子宫壁上有一些突起与胚体连接,形成类似胎盘的构造,母体的营养就通过这种胎盘输送给胚体卵胎生:这种繁殖方式的特点是卵子在体内受精,受精卵在雌体生殖道内发育,但胚体的营养是靠自身的卵黄,与母体没有关系,或主要依靠卵黄营养,母体的输卵管只提供部分营养物质,主要是水分和矿物质。
【期末复习总结】鱼类学分类部分总复习第⼆篇鱼类的系统分类第⼗⼆章鱼类分类的基本概念⼀、鱼类分类学的三⼤基本任务1、识别、描记和命名物种2、建⽴分类系统3、研究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及其起源和演化⼆、双名法1、概念:林奈提出,每⼀个物种的学名都是由⼀个属名和⼀个种名组成。
2、规定:属名第⼀个字母要⼤写,亚属名⽤括号写在属名后⾯;种名⼀律⼩写,亚种名在种名后;学名后⾯要写上定种名⼈的姓,若有错误修改后,修改后的命名⼈的姓⽒要加括号。
如:鲈:Lateolabrax japonic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鲹:Caranx(Atule) djedaba (Forsskal)3、字尾未知种 SP 多种 spp 新种 n.sp三、模式标本1、正模标本(模式标本):原始描述发表时,由命名者于若⼲标本中所选定的⼀个标本。
2、副模标本:查看过⽐对过的标本。
3、统模标本:未选出正模标本的⼀批标本。
四、鱼类分类的主要性状(形态部分中的蓝⾊字体)(答题时具体⼀点)⽬前进⾏分类的主要依据还是以鱼的形态结构为主。
1、可数性状:鳃耙、背鳍和臀鳍鳍条、侧线鳞……等数⽬2、可量性状:体长、体⾼、头长、吻长、眼径、尾柄长、尾柄⾼……等的长度3、鱼类外部和内部构造的某些特征:⼝的位置和形状、须的有⽆、腹部棱突的有⽆、齿的形状……等等。
五、性状标图六、标本的采集与处理1、标本采集时,不同⼤⼩不同性别的个体,以25~50尾为宜。
2、挂上标签布或⽵条。
3、记载每条鱼的产地、⽇期、渔具、渔法、⽣活习性以及体⾊、主要特征等,特别要对每条鱼新鲜时的⾊彩做详细记载。
4、⽤清⽔将鱼洗⼲净,进⾏固定,要向鱼的腹腔内注射浓度稍⾼的福尔马林溶液以防内脏腐败。
七、三种检索表对选并靠检索表、双歧括号检索表(⽐较常⽤)、退格检索表⼋、拉斯分类系统(记住纲、亚纲、总⽬的名称和⽬的个数)纲I:软⾻鱼纲亚纲I:板鳃亚纲总⽬I:侧孔总⽬(鲨形总⽬)下有8个⽬总⽬II:下孔总⽬(鳐形总⽬)下有5个⽬亚纲II:全头亚纲下有1个⽬纲II:硬⾻鱼纲亚纲I:⾁鳍亚纲(内⿐孔亚纲)总⽬I:总鳍总⽬下有1个⽬总⽬II:肺鱼总⽬下有2个⽬亚纲II:辐鳍亚纲总⽬I:硬鳞总⽬下有4个⽬总⽬II:鲱形总⽬下有6个⽬总⽬III:⾻⾆总⽬下有2个⽬总⽬IV:鳗鲡总⽬下有3个⽬总⽬V:鲤形总⽬下有2个⽬总⽬VI:银汉鱼总⽬下有3个⽬总⽬VII:鲑鲈(副鲈形)总⽬下有2个⽬总⽬VIII:鲈形总⽬下有10个⽬总⽬IX:蟾鱼总⽬下有4个⽬第⼗四章软⾻鱼纲Chondrichthyes (掌握纲、亚纲、总⽬特征及⽬的个数)基本特征:1、内⾻骼全为软⾻2、外⾻骼表现为盾鳞或棘刺或退化消失(体表光滑)3、每侧具有5~7个鳃裂,各⾃开⼝于体外;或具4个鳃裂,外被⼀膜状鳃盖,其后具⼀总鳃孔。
鱼类学复习资料鱼类学复习题解一、名词解释答题要点:说明组织结构特点、功能及见于何。
内容:1(韦伯氏器/骨鳔类/闭鳔类/喉鳔类韦伯氏器:由带状骨,舶状骨,韧带,间插骨和三脚骨组成的一组连接内耳和鳔的特殊装置,能大大提高内耳对振动频率的感知范围,见于骨鳔总目(鲤形总目)。
骨鳔类:具一组称为韦伯氏器的骨片与鳔相连的鱼类称为骨鳔类。
是一群低等真骨鱼类。
闭鳔类:鳔与食道间不存在原始通道(即鳔管)的鱼类。
是一群高等真骨鱼类。
喉鳔类:鳔与食道间存在原始通道(即鳔管)的鱼类。
是一群低等真骨鱼类2(伪装色/婚姻色/警戒色伪装色:鱼体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的体色称为伪装色。
又称为保护色。
婚姻色:鱼体在生殖季节出现的较平时艳丽的体色称为婚姻色。
一旦生殖季节过去,婚姻色也就会消失。
警戒色:鱼体与周围环境截然相反的体色称为警戒色。
拟态:有些鱼类不仅体色与环境一致,而且体态也像周围的环境,更利于保护自己这种现象称为拟态.3(性逆转/雌雄同体(同时性雌雄同、非同时性体雌雄同体)/第二性征性逆转:有性生殖的生物个体,初次性成熟后,因遗传特性或环境因子、突变等原因发生性别转换,在后来的某个生殖季节以另一种性别出现的现象称为性逆转。
如黄鳝第一次性成熟时为雌体,第二次性成熟时往往为雄体。
雌雄同体:有性生殖的生物个体体内具有雌雄两套生殖器官的现象称为雌雄同体。
雌雄同体分为同时性雌雄同体和非同时性体雌雄同体。
同时性雌雄同体指其雌雄两套生殖器官在同一生殖季节同时发育成熟。
非同时性体雌雄同体指其雌雄两套生殖器官在同一生殖季节不能同时发育成熟,只能先后成熟,这样能避免自体受精,防止物种退化。
第二性征:与繁殖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性征称为第二性征,如珠星、婚姻色。
4(真口鱼类/次级颌弓/初级颌弓/次级肩带/初级肩带真口鱼类:由次级颌弓构成口裂周缘的鱼类称为真口鱼类。
次级颌弓:构成真口鱼类口裂周缘的一组骨片称为次级颌弓,包括前颌骨、上颌骨、齿骨、关节骨、隅骨。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思考题(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绪论1、水产养殖与增殖的涵义是什么?2、鱼类增殖工作的基本内容有哪些?3、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4、鱼类增养殖方式有哪些?5、何谓粗放粗养和集约化饲养?6、简述中国鱼类增养殖业发展历史。
7、我国大宗淡水养殖鱼类有哪些?全国产量分别是多少?8、我国海水养殖鱼类主要有哪些?全国产量分别是多少?9、我国引进的养殖鱼类主要有哪些?全国产量分别是多少?10、简述中国鱼类增养殖业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第一章主要养殖鱼类生物学1、简述养殖鱼类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
2、怎样研究和确定鱼类的食性?3、举例说明草食性、肉食性、杂食性鱼类的食性特点。
4、简述养殖鱼类摄食器官形态结构和摄食方式。
5、简述鲢、鳙摄食器官的形态结构和摄食特点。
6、何谓日粮?怎样研究养殖鱼类的最适日粮?7、何谓摄食节律?简述养殖鱼类的摄食节律。
8、怎样鉴定鱼类的年龄?9、怎样测定鱼类的生长?简述鱼类生长测定和表示方法。
10、简述鱼类生长的一般特性、影响生长的主要因素和主要养殖鱼类生长的比较。
11、主要养殖鱼类的性成熟年龄分别是多少?12、举例说明主要养殖鱼类性腺发育、性周期特点和产卵类型。
13、简述养殖鱼类怀卵量情况(绝对怀卵量和相对怀卵量)。
14、简述养殖鱼类产出卵的特性(浮性卵、漂流性卵、粘性卵和沉性卵)。
15、简述养殖鱼类繁殖季节、适宜水温和自行繁殖产卵要求的条件。
16、简述养殖鱼类的栖息习性。
17、简述养殖鱼类对水温的适应性(生存温度范围、生长最适水温、繁殖适温)。
18、养殖鱼类中,溯河和降海洄游鱼类有哪些?河口鱼类有哪些?19、简述养殖鱼类对溶氧的适应。
20、简述养殖鱼类对pH值、氨氮和COD 的适应。
判断题。
请在对应的括号内填入判断结果,用“√”表示正确,用“×”表示错误)1、黄鳝(Monopterus albus)为雌雄同体,先是卵巢发育,产卵繁殖后卵巢萎缩、精巢发育,逐渐转变为雄性。
鱼类学复习题(课程代码222212)一、单项选择题1.心脏的主要搏动中心在__B_____。
A.动脉球 B.心室 C.心房 D.静脉窦2.下列属于上颌区的骨骼是___A_____A.腭骨B.关节骨C.舌颌骨D.额骨3.情况下,原尿中不含的物质是__C_____。
A.葡萄糖 B.氨基酸 C.红细胞 D.无机盐4.胡子鲇的 ___A____A.背鳍条和臀鳍条很多 B.背鳍条和臀鳍条很少C.背鳍条多,臀鳍条少 D.背鳍条少,臀鳍条多5.能分解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消化液是___B____。
A.胃液 B.胰液 C.胆汁 D.肠液6.鲇___D____A.脂鳍很小 B.脂鳍长且低 C.脂鳍与尾鳍相连 D.缺脂鳍7.下列鱼类中隶属于鲤科的是__A_____。
A.马口鱼 B.短盖巨脂鲤 C.小口脂鲤 D.黄颡鱼8.乌鳢隶属于___A____A.鲈形目 B.鲇形目 C.鲤形目 D.鮋形目9.心脏的主要搏动中心在__B_____。
A.动脉球 B.心室 C.心房 D.静脉窦29.下列属于上颌区的骨骼是___A_____A.腭骨B.关节骨C.舌颌骨D.额骨10.侧扁型鱼类___B____A.大多数游动迅速 B.多栖息于水流较缓静的水域中C.常营底栖生活D.行动敏捷,常作长距离洄游11.鳜鱼的鳞片为 _B______A.栉鳞 B.园鳞 C.刺状鳞 D.棱鳞12.多数硬骨鱼类胰脏弥散在____B___上。
A.肾脏 B.肝脏 C.心室 D.鳔13.鲤科中具有四对须的是 ___D____A.鲤亚科 B.鮈亚科 C.鲃亚科 D.鳅鱼它亚科14.鱼类的鳞片可分为三大类,即___B____A.盾鳞、圆鳞、栉鳞B.硬鳞、骨鳞、盾鳞C.圆鳞、骨鳞、盾鳞D.盾鳞、硬鳞、栉鳞15.鱤鱼产___C____ 。
A.黏性卵 B.浮性卵 C.漂浮性卵 D.沉性卵16.下列鱼类中无腹鳍的是__C_____A.乌鳢 B.斑鳢 C.月鳢 D.塘鳢17.在鱼类分类上常记载某鱼的鳃耙数是指___B_____A.第一鳃弓的所有鳃耙数B.第一鳃弓的外列鳃耙数C.第一至第四鳃弓的所有鳃耙数D.着生在咽鳃骨和上鳃骨上的鳃耙数18.在记载鳍式时,“A”代表____C____A.背鳍B.尾鳍C.臀鳍D.腹鳍19.侧扁型鱼类__B_____A.大多数游动迅速 B.多栖息于水流较缓静的水域中C. 常营底栖生活D.行动敏捷,常作长距离洄游填图题1. 在图中A填写或画出以下结构:上颌骨、前颌骨、前鳃盖骨、主鳃盖骨、尾柄长、尾柄高、体长、头长。
1、鱼的定义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帮助运动与维持身体的平衡),大多数体披鳞片的一群终生在水中生活的变温脊椎动物。
2、鱼体的外部分区 头部 躯干(胴)部 尾部3、鱼类体型与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之间的相互适应关系1)纺锤形 头尾轴最长,背腹轴较短,左右轴最短。
最常见的一种体型,大部分行动迅速的鱼类多属于这种体型,有利于觅取食物和躲避敌害。
如金枪鱼2)侧扁形 头尾轴缩短,背腹轴相对延长,而左右轴仍为最短。
这种体型的鱼多栖息于水流较缓的水域,运动不甚敏捷,较少作长距离洄游。
有些种类还具有坚硬的鳍棘,利于避敌侵袭。
如乌鲳、团头鲂等3)平扁形 头尾轴最长,左右轴》背腹轴。
大多栖息于水底,运动较迟缓。
如黄鮟鱇4)棒形 头尾轴最长,左右轴等于背腹轴。
适于穴居或穿绕水底礁石岩缝间。
如鳗鲡4、硬骨鱼类口的类型及其鱼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的关系上位口:下颌长于上颌,多属于以食浮游生物为主的中上层鱼类。
端位口:下颌和上颌几乎一样长,多为善游泳营捕食性生活的中上层鱼类。
下位口:上颌长于或稍长于下颌,多为食底栖生物为主的中下层鱼类。
5、鳍式的书写及表示方法鳍式:记录鱼类鳍的组成和各鳍的鳍条数目的式子鳍式的书写:A 、鳍条有硬棘和鳍条(软条)之分,记录它们的数目时,以罗马数字代表鳍棘,以阿拉伯数字代表鳍条B 、以鳍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大写来表示各鳍,即,以D 代表背鳍,A 代表臀鳍,C 代表尾鳍,P 代表胸鳍,V 代表腹鳍。
各鳍之间用“;”分开C 、某个鳍如果有2个或以上的鳍组成,则各个鳍的数目分别统计,数字间用逗号分开。
D 、用“-”表示相互连接;用“.”表示鳍间分离;用“~”表示波动范围,背鳍与臀鳍后小鳍常用阿拉伯数字记录E 、尾鳍一般不写在组合鳍式中,如要写,一般排在最后F 、若某鳍有游离鳍条,可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并与其他鳍间用“+”号隔开6、五种鳍的名称及其功能背鳍 维持直立和平衡,攻击或自卫臀鳍 位于肛门与尾鳍之间,其形态与功能基本上与背鳍相似尾鳍 推进鱼体运动和转变方向胸鳍 运动、转向和维持身体平衡腹鳍 协助平衡。
武汉轻工大学继续教育学习平台鱼类学期末考试课程名称:鱼类学(专升本)1.(单选题)下列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 )(本题2.5分)A.鲸鱼B.鳄鱼C.海龙D.娃娃鱼答案:C.解析:无.2.(单选题)鲤鱼须为( )对(本题2.5分)A.1对B.2对C.3对D.4对答案:B.解析:无.3.(单选题)鲫鱼的尾鳍呈( )(本题2.5分)A.新月型B.叉形C.平截型D.凹型答案:B.解析:无.4.(单选题)青鱂的雄体,其( )上部分鳍条特化为交接器。
(本题2.5分)A.胸鳍B.腹鳍C.臀鳍D.尾鳍答案:C.解析:无.5.(单选题)鳜鱼的腹鳍为( )(本题2.5分)A.腹位B.胸位C.喉位D.缺答案:B.解析:无.6.(单选题)园鳞来源于( )(本题2.5分)A.表皮B.表皮和真皮C.真皮D.结缔组织答案:C.解析:无.7.(单选题)反光体又称虹彩细胞,主要分布于鱼体的( )(本题2.5分)A.头部B.背面C.腹面D.两侧答案:C.解析:无.8.(单选题)韦伯氏器靠近内耳的骨骼( )(本题2.5分)A.三角骨B.闩骨C.间插骨D.舟骨答案:B.解析:无.9.(单选题)鱼类肋骨靠 ( )与椎骨相接触。
(本题2.5分)A.前后关节突B.椎体横突C.韧带D.结缔组织答案:B.解析:无.10.(单选题)草鱼的咽喉齿为( ).(本题2.5分)A.一行B.二行C.三行D.四行答案:B.解析:无.11.(单选题)鲢、鳙的咽上器官是由( )卷曲而成。
(本题2.5分)A.基鳃骨B.角鳃骨C.咽鳃骨和上鳃骨D.鳃耙答案:C.解析:无.12.(单选题)鲤科鱼类的咽骨由第五对鳃弓的( )扩大而成。
(本题2.5分)A.咽鳃骨B.下鳃骨C.上鳃骨D.角鳃骨答案:D.解析:无.13.(单选题)鲤科鱼类的咽喉齿与基枕骨下的()形成嘴嚼面,作为消化的一道工序。
(本题2.5分)A.骨磨B.角磨C.咽磨D.咽骨答案:C.解析:无.14.(单选题)有胃鱼类其胃的贲门部是在近()处。
鱼类学习题(一)一、填空题1.鱼类分类阶元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组成。
2.种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亚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种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鱼类分类的主要性状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6.无颌类可分为目和目,软骨鱼纲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亚纲,硬骨鱼总纲分为____________ _纲和_______________纲。
7.我国最重要的经济鱼类,海产的是目,淡水产的是目。
8.鲸鲨隶属于______目,______种;噬人鲨隶属于_____目,______种。
9.中华鲟属于________________目、__________________科。
10.白鲟产于__________,以________为食;匙吻鲟产于__________,以_______为食。
二、判断题1.()品种是经过人工选择培育获得的,不属分类上的阶元。
2.()一个种的学名,其属和种的第一个字母都要大写。
3.()Elopichthys bambusa (Richardson)表示这种鱼属名有更改。
4.()软骨鱼类的骨骼比硬骨鱼类的硬度小。
5.()软骨鱼类均为卵胎生或胎生。
6.()软骨鱼类均生活在海洋中,淡水中无分布。
《鱼类学》课程期末复习
一、应掌握的概念
1.大黄鱼在分类上属于----门,----亚门,-----纲,------目,------科。
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鲈形总目鲈形目鲈亚目石首鱼科黄鱼属
2.鱼类的体型
体轴分为三种:
头尾轴(主轴)<自鱼头部到尾部贯穿体躯中央的一根轴线>
背腹轴(矢轴)<自鱼体最高部通过头尾轴贯穿背腹的轴线>
3.鱼类的头部和躯干部的分界
头部与躯干部的分界:最后一对鳃裂(圆口纲和板鳃类等);鳃盖骨后缘(硬骨鱼类)
4.奇鳍
又称单鳍(impaired fin)。
为水生脊椎动物中沿身体正中线生长的鳍。
奇鳍并不成对,为背鳍,尾鳍,臀鳍
背鳍D 臀鳍A 尾鳍C
偶鳍胸鳍P 腹鳍V
5.鳍的组成。
由支鳍骨和鳍条组成鳍条分为两种:角质鳍条;鳞质鳍条
6.鱼类的皮肤腺体系由-----细胞衍生而成,它可分为-----腺及----腺两类。
7.鳞片类型。
8.脊柱作用。
9.尾鳍类型
10.肌肉的基本单位。
11.鱼类的肌肉分类
12.鱼类消化管
13.鱼类的取食器官类型
14.胃组织的组成。
15.鱼类的主要消化腺
16.鱼类的主要呼吸器官及辅助呼吸器官
17.血球组成。
18.鱼类的泌尿器官,起源
19.鱼类的精子形态结构
20.鱼类的神经系统组成。
21.鱼类脑的构造分区,组成。
22.鳔由分泌气体,由吸收气体。
23.鱼类的内分泌腺及组织。
24.圆口纲
25.软骨鱼纲
26.硬骨鱼纲
27.目前常作鱼类年龄鉴定的材料
28.鳍式
29.珠星
30.侧线鳞
31.头肾
32.裸卵巢
33.被卵巢
34.性逆转
35.种群
36.双名法
37.幽门盲囊
38.韦伯氏器
39.米勒氏器
40.鱼类的主要特征
41.鱼类的体色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生物学意义?
42.鱼类发光有何生物学意义?
43.圆口类、软骨鱼类和真骨鱼类的鳃在结构上有何不同?
44..简述鱼类动脉循环的主要途径。
45.鱼类的脑神经有哪些?各属何种类型?
46.鱼类侧线的结构和功能及其机理如何?
47.鱼类的年轮形成?影响因素?
48.鱼类的生长有哪些特性?影响鱼类生长的因子有哪些?
49.年轮形成的实质是什么?试述鳞片上的年轮、副轮、幼轮和生殖轮形成的
原因和鉴别特征。
50.pH对鱼类的影响有哪些?
51.污染对鱼类生活的影响?
52.鱼类集群的生物学意义?
53.网箱养鱼能获得高产的生态原理何在?
54.鱼池巡塘要在傍晚及清晨的生态原理何在?
55.鱼类洄游的类型和影响洄游的因素
56.鳔的机能
57.鱼类的头部主要器官?各器官构造与鱼类生活习性有何适应性关系?
58.试述淡水鱼类、海水软骨鱼类和海水硬骨鱼类的渗透压调节机制。
59.鱼类的年轮是如何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
60.鱼类的生长有哪些特性?影响鱼类生长的因子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