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苗木栽植技术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11
园林绿化施工中乔木栽植与养护管理技术乔木栽植与养护管理技术是园林绿化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在施工过程中,乔木栽植的位置要合理、土壤要培育,养护管理时要根据季节进行合理的修剪、灌溉、施肥等管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乔木栽植与养护管理技术。
一、乔木栽植技术1、选择适宜品种,买大不买小在园林绿化施工中应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环境、耐寒性好、根系发达等特点的乔木品种进行栽植。
购买苗木时,应以树干、根系粗壮、光滑、无疤痕、断丝、有分枝、分叉等问题,以及具有健壮的、水平分布的毛根系为佳。
当然,也要尽可能地选大一些,避免选择过小的苗木,以免生长缓慢,时间过长。
2、土壤培育,保证乔木根系健康土壤的培育是树木生长的基础,因此,在栽植前,应在树穴底部放入足够的营养土,并在土壤表层铺上有机肥料,使乔木生长时能获取足够的水分和养分。
同时,要控制土壤湿度,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切忌将乔木”下葬“于积水的土地中,以避免根部腐烂、生长不良、落叶、死亡等问题。
3、栽植深度,控制好角度在栽植时,应根据乔木特性来控制植入深度,一般以根领上方土面为宜。
此外,还要让乔木以适当的角度倾斜,不然容易导致根系挤压变形或运输树干的采血流失。
因此,为了让乔木更好地长成,从种植的开始就要注意控制倾斜度。
二、乔木养护管理技术1、季节性管理,根据季节进行定期修剪乔木根据季节分为春、夏、秋、冬四个阶段,对于草木来说,根据不同的生长情况进行定期修剪是十分必要的。
春天一般是调整分枝,清除多余的小枝和过密的叶子、早芽以及新生枝等,便于树木更好地利用养分,生长快速;夏季主要是除蔽修剪,包括将部分枝条顶部剪去,避免遮阳过度,保持适量光照;秋季主要是修剪、灌溉、刨土、修剪秃枝、断枯和操作灌溉系统,以保障草木足够的营养;冬季主要是疏松根系,防止它们枯萎、腐烂和肿胀。
2、保证灌溉,避免过浇或欠浇灌溉是保护乔木生长的重要措施,但要保持适量,避免多次浇水或干燥情况下过度浇水,以避免根部伤害和土壤病菌滋生。
园林绿化苗木的种植及其养护园林绿化是指通过植被的种植和养护来改善环境,提升城市生活质量。
苗木的种植及其养护是园林绿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苗木的选取、种植技术、养护要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苗木的选取1. 根据地块环境选择适合的苗木:不同的地块环境适合的植被种类也不同,一般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苗木。
比如在湿润的地区可选择耐阴、喜湿的苗木,而在干旱地区则应选择耐旱、耐盐碱的苗木。
2. 选择优质的苗木:苗木的质量对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成败至关重要,应选择外形优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质苗木。
二、种植技术1. 土壤准备:在进行苗木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准备工作,确保土壤松软、排水良好,并进行施肥、翻耕等处理,提升土壤的透气性和肥力。
2. 种植季节:一般来说,春、秋季是最佳的苗木种植季节,这两个季节气温适宜,有利于苗木的生长。
3. 种植方法:对于树木类苗木,通常采用挖坑种植法,选取苗木时应保留根系完整,植株直立,填土后压实,并浇透水。
4. 抚育管理:种植完成后应及时浇水、覆盖草木灰等,保持土壤湿润,促进苗木的生长。
三、养护要点1. 浇水:苗木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尤其是在天气炎热、干旱的时候,要增加浇水的频次,确保苗木的健康生长。
2. 施肥:苗木的施肥要因地制宜,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植物的需求进行施肥,一般春季和秋季为施肥的最佳时机。
3. 剪枝修剪:在苗木生长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剪枝修剪,及时清除枯枝败叶,促进苗木的新陈代谢和生长。
4. 防治病虫害:定期对苗木进行病虫害检查,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保持苗木的健康状态。
5. 支撑固定:若苗木生长势旺,需要进行支撑固定,防止苗木倒伏或断裂。
四、其他注意事项1. 保持环境整洁:园林绿化苗木周围的环境要保持整洁、干净,避免杂草丛生、垃圾堆积等影响苗木生长。
2. 定期检查:对园林绿化苗木进行定期的生长情况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园林绿化苗木的种植及养护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科学合理的选取苗木、严格的种植技术和精心的养护管理。
园林绿化中苗木种植施工与养护技术园林绿化是城市美化、环境改善的重要手段,而苗木种植施工与养护技术则是园林绿化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针对苗木种植的施工及养护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为园林绿化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苗木种植施工技术1.选址布局:在进行苗木种植施工前,首先需要对园林绿化的选址进行规划和布局,确定苗木的种植位置。
要考虑土壤条件、气候特点、光照情况等因素,以确保苗木能够生长良好。
2.施工准备:在选址布局之后,需要进行施工准备工作,包括清除杂草、整理土壤、施肥、培土等。
这些工作将为苗木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3.苗木的选购:在进行苗木种植施工之前,需要对苗木进行精心的筛选和选购。
要选择品种优良、健康无病虫害的苗木,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来选择适合的苗木品种。
4.种植方法:种植施工的关键在于种植方法。
一般来说,苗木的种植方法包括直栽、移植、插穗等。
在进行种植时,要确保苗木的根系不受损伤,种植的深浅和角度也要合理。
5.密度控制:在进行种植施工时,还需要控制苗木的密度,避免过密或过疏的种植情况。
要根据苗木的生长情况和植被的需求来确定种植密度。
二、苗木养护技术1.浇水管理:浇水是苗木养护的重要环节。
苗木的浇水量要适当,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苗木的生长。
浇水还要注意避免对苗木叶面的直接淋湿,特别是在高温季节要避免午后浇水。
2.施肥管理:施肥是苗木养护中的关键步骤。
要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和苗木的生长需要,合理施用有机肥或无机肥,以促进苗木的生长。
3.修剪整形:苗木的修剪整形是对苗木生长形态的调整,可以促进苗木的分枝和萌芽,使苗木生长更加健壮。
修剪整形的时间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注意避开高温天气。
4.病虫害防治:苗木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同样重要。
定期巡查苗木,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可以采用化学药剂或生物防治等方式。
5.支架支援:一些高大苗木在生长过程中会需要支架支援,以防止苗木倒伏或断裂。
分析现代园林苗木的栽植及防病技术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化面积正在大幅度增加,因此对园林苗木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对现代园林苗木进行栽植时有特定的技术要求,只有保证科学合理的栽植技术,才能提高园林苗木的成活率,从而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本文结合实际经验,从现代园林苗木的栽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面进行了相关阐述和分析,从而提高城市绿化苗木的成活率。
关键词:现代园林苗木;栽植;技术;病虫害防治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日益增加,各地城市都开始了对城市道路、广场、小区等进行绿化建设,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做出了努力。
绿化苗木对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美化城市空间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绿化苗木在栽植的过程中要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往往成活率较低,所以在栽植技术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绿化园林苗木由于生长环境特殊,在对其进行管理时要特别注意病虫害的防治,本文将从栽植技术和防病技术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1 现代园林苗木的栽植技术1.1 园林苗木栽植的前期技术要点1.1.1 苗圃地的选择苗圃地是苗木种植的关键,只有好的苗圃地才能提高苗木的生长速度和生长质量。
从技术层面上进行分析,苗木的栽植要选择土壤疏松、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充足水源供应及土壤酸碱度适宜等条件。
1.1.2 对土壤进行适时改良不同的苗木对土壤的要求不同,为了满足不同的苗木都土壤的需求要适时对土壤进行改良,通常情况下,我们在每年的9月份前后都要对土壤进行测土分析,主要检测的是20厘米深的土壤,对土壤的结构、肥力、ph值及病虫害等。
根据土壤分析的结果我们采取不同的措施改良土壤,以让苗木更好的生长。
1.1.3 对土壤进行合理施肥合理的施肥是保证苗木生长营养的关键,苗木的生长好它的抗病能力也会相应增强,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对病虫害防治的成本。
在施肥的过程中主要是施用的有机肥和无机肥,在耕翻前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和通透性。
园林施工中的苗木反季节栽植技术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季节的影响,不同季节对植物的影响也不同。
一般来说,植物的生长旺盛期是春季和夏季,而秋季和冬季则是植物的休眠期。
在园林施工中,有时需要进行苗木的反季节栽植,即在不适宜生长的季节中进行栽植。
这就需要运用一些技术方法来促进苗木的生长,提高成活率。
一、合理选择苗木在反季节栽植中,选择健壮的苗木至关重要。
应选择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枝干直立、叶片饱满的苗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适应逆境。
还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苗木品种,以增加其抗逆性。
二、改良土壤土壤的改良对于苗木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改变土壤的质地和结构,可以提高其保水性和透水性,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在反季节栽植中,应将适量的腐熟有机肥料掺入土壤中,以增加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
三、控制灌溉在反季节栽植中,由于气温较低,苗木生长缓慢,容易出现根系腐烂的现象。
对于苗木的灌溉需要特别注意。
要避免过湿和过干,根据苗木的实际需水量来控制灌溉的频率和水量。
应尽量避免大量浇水和定期通风,以减少湿度。
四、施用适量肥料在反季节栽植中,植物的生长受到限制,需要施用适量的肥料来促进苗木的生长。
一般来说,应选择含氮、磷和钾的肥料,以满足植物的需求。
在施肥时,要注意控制肥料的用量和频率,避免过量施肥,以免对植物造成伤害。
五、保护根系在反季节栽植中,苗木的根系容易受到冻害和干害的影响,因此保护根系尤为重要。
可以采取覆盖保温的措施,如铺设覆盖物、搭建遮阳棚等,减少温度变化对根系的影响。
还要注意根系的通气,可以用铺黑色塑料薄膜或灌木袋保护根系,并定期通风。
六、加强管理反季节栽植的苗木需要更加细心地管理。
要加强对苗木的观察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等问题。
还要根据苗木的需求,调整光照、温度和湿度等环境条件,为苗木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七、栽后保养对于反季节栽植的苗木来说,栽后保养是至关重要的。
在栽后保养中,要注意适度修剪枝干和叶片,促进苗木的分枝和萌芽。
园林绿化苗木种植工程技术要求规范一、苗木选种要求1.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苗木品种,确保其生长状况良好;2.苗木的生长速度、枝干的坚韧性和抗病虫害能力应达到相应的标准;3.苗木的成活率应较高,具有较好的抗逆能力。
二、苗木栽植要求1.栽植前,对土壤进行必要的改良,确保土壤疏松肥沃,保证苗木的生长环境;2.根据苗木的大小和树种特性确定适当的栽植孔深度和直径,并保证苗木立正栽植;3.栽植苗木时要注意保持苗木种植垂直,确保根系的均匀生长;4.在栽植完成后进行必要的固定,包括使用树桩、扎紧固定绳等;5.栽植后对苗木进行灌水,浇水量应充足,但不能造成积水。
三、苗木养护要求1.合理施肥,根据不同树种的营养需求和土壤情况进行施肥,保证苗木的生长健康;2.定期除草,保持苗木周围的地面清洁,并及时清除杂草;3.密切观察苗木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苗木的病虫害问题;4.根据苗木的需要适时浇水,避免干旱或过度浇水;5.根据苗木的生长情况进行必要的修剪和整形,保证苗木的形态美观。
四、苗木保护要求1.加强苗木的保护,防止苗木遭受人为破坏或盗窃;2.维护苗木周围的环境整洁,避免垃圾等对苗木造成污染;3.定期检查苗木的安全情况,如发现苗木松动、枯死等情况需要及时处理;4.加强苗木的抗逆性训练,提高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和抗逆能力;5.根据苗木的需要设置保护网、护栏等设施,确保苗木的安全。
五、苗木验收要求1.对苗木的形态、生长状态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确保苗木的健康和品质;2.对苗木的种植工艺和技术要求进行检查,确保苗木栽种符合规范要求;3.对苗木的数量和规格进行核对,确保与合同约定一致;4.对苗木的成活率和根系生长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苗木能够顺利生长。
总结:园林绿化苗木种植工程技术要求规范是保障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关键之一、本文通过对苗木选种、栽植、养护和保护等方面的要求进行了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对园林绿化苗木种植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
绿化苗木栽植技术要点绿化苗木是城市绿化和园林景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其栽植技术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绿化效果的好坏。
下面就绿化苗木栽植技术的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苗木选择1.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的苗木种类,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土壤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合生长的苗木。
2. 选择良好品种,树种外观要端正,干燥,无病虫害,叶色应鲜绿。
3. 选择适合规格,视具体位置大小、周围环境以及栽植用途来选择大小规格。
二、栽植季节1. 秋季是最佳的栽植季节,此时气温适宜,土壤湿度适中,有利于苗木生长。
2. 在冬季栽植时要注意将苗木的根系妥善保存,避免冻害。
三、栽植地点选择1. 要选择光照充足,通风良好,排水性能好的地点。
2. 要远离工业污染源、烟尘、噪音等环境污染。
四、施工前的准备1. 测量目标地块大小、形状等,做好栽植计划,并标记出栽植位置。
2. 针对不同地质情况,进行合理的土壤改良,提高土壤透气性和保水能力。
五、挖坑与整地1. 挖坑尺寸宜大不宜小,一般情况下,挖坑直径为挖出土球周围树冠的1.5-2倍,深度为土球厚度的2/3。
2. 挖出土坑后,要仔细检查根系是否完整或受损,及时修剪破损的根系。
六、移栽与填土1. 移栽时要小心轻放,尽量保持土球完整,根系不要弯曲或压伤。
2. 移栽后要立即补土,填入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填土时应轻轻拍实,避免产生空气隔离。
3. 补土后要适当浇水,以确保根系周围的土壤充分接触,保持一定的湿度。
七、整形与固定1. 对于树干直立性较差的苗木,可以设置支撑杆或绳索进行固定,以便树木成长时更加稳固。
2. 对于乔木和灌木,有必要进行整形修剪,保持树体形态美观。
八、养护与管理1. 栽植后要做好充足的灌溉工作,保证苗木的生长需要。
2. 合理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适量施入,不可过量。
3. 经常检查苗木的生长情况,及时处理病虫害,保持苗木的健康生长。
九、园林绿化规划考虑到苗木的生长习性和成熟后的形态,合理进行园林绿化规划,避免在后期成型时需要移栽或修剪的情况。
浅谈园林绿化苗的培育与栽植技术园林绿化苗的培育与栽植技术一直是园林工作者们关注的重点问题。
好的苗木是园林绿化工程的基础,它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保护生态平衡,提高空气质量,对于城市绿化和环境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苗木培育和栽植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知识,才能确保苗木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
本文将围绕园林绿化苗木的培育与栽植技术展开讨论。
一、苗木的培育技术苗木的培育是园林绿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它涉及到苗木的种植、管理和养护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苗木的培育技术。
1. 选择适宜的苗木品种在园林绿化工程中,苗木品种的选择非常重要,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地理条件选择适宜的苗木品种。
一般来说,要选择抗逆性强、成活率高、株形美观的苗木品种,如松树、柳树、榉树等。
2. 合理施肥苗木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合理的施肥可以促进苗木的生长发育。
一般来说,可以在春季和秋季施肥,选择有机肥和无机肥进行配比施用,可以更好地满足苗木的生长需求。
3. 喷灌技术对于苗木的喷灌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有效地控制水分的供应,保持苗木的生长环境。
在喷灌过程中要注意水分的均匀分布和适量的施用,避免因水分过多或者过少导致苗木生长发育不良。
4. 定期修枝苗木的修枝是为了促进苗木的生长,保持树冠的形态美观。
定期修剪掉腐朽、病虫害部分的树枝,可以减轻树木的负担,增强树木的抗逆性。
5. 预防病虫害在苗木的培育过程中,要及时对病虫害进行预防和防治,避免病虫害对苗木造成损害。
可以通过喷洒农药、剪除病虫害部分等方法来进行防治。
苗木的栽植是园林绿化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栽植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
下面将详细介绍苗木的栽植技术。
1. 选择合适的栽植季节苗木的栽植季节应选择在春季和秋季,这两个季节是苗木生长的旺季,也是根系生长的时期,对苗木的成活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2. 挖孔栽植在栽植过程中,要保证苗木的栽入孔中后,树干与土面之间应保持垂直。
根系要依照株形的形状、根系所需的空间大小和排水条件等合理地栽入孔内,一般来说,根系埋深应与上部地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苗木种植技术要求和技术规程可能会根据具体的植物种类和栽培环境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般性的苗木种植技术要求和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1. 土壤准备:选择适合苗木生长的土壤,并进行适当的土壤处理,如松土、施肥等。
确保土壤排水良好、富含养分,并消除土壤中的杂草、病虫害等。
2. 种子或扦插材料选择:选择健康、品质良好的种子或扦插材料,确保其无病虫害,具有良好的萌发和生长能力。
3. 播种和栽植: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栽培要求,进行适时的播种或栽植。
控制适当的种植深度和间距,确保苗木能够顺利生根并生长。
4. 灌溉管理:根据植物的需水量,进行适量的灌溉,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和水浸情况。
注意合理安排灌溉频次和水量,尽量避免积水。
5. 营养管理:根据植物的养分需要,进行合理的施肥管理。
选择适当的肥料类型和施肥量,确保苗木的养分供应充足。
6.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苗木,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
可采取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或物理防治等方法,确保苗木的健康生长。
7. 剪伐和整形: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进行适当的剪伐和整形,塑造苗木的良好形态,促进分枝和生长。
8. 环境管理:根据苗木的生长喜好,合理管理环境条件,如温度、光照、通风等。
确保苗木处于适宜的生长环境中。
以上是一般苗木种植技术要求和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具体的规程可能会根据不同植物的特性和种植环境有所差异,因此在具体种植时需参考相关种植手册或专业人士的指导。
园林苗木夏季栽植技术要点园林苗木夏季栽植技术要点夏季是苗圃生产的高峰期,也是苗木栽植的重要时间段。
在夏季栽植苗木时,因气温高、降水少、风大等原因,苗木易受到干旱、高温、病虫害等影响,给苗木生长和发展带来很大的危害。
因此,园林苗木夏季栽植应有下列技术要点。
一、选取品种适应性强的苗木夏季气温高、降水少,伴随着浓烈的日照和暴雨,很容易造成苗木的死亡。
因此,在选购苗木时,应选择适应性强、耐旱、耐热、抗风、抗病虫害的苗木。
优质的苗木应具备生长繁茂、枝干健壮、树冠结构良好等优点,在长期的病虫害影响下,也能够快速适应环境的变化,保持生命力。
二、保持苗木根系湿润苗木的根系水分供给是苗木生长发展的关键。
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苗木持续的蒸散作用也会随之增大,随着土壤中水分的迅速蒸发,苗木根系水分供给十分关键,此时要加强储水措施,保障苗木的充足水分,防止苗木遭受干旱的危害。
三、加强苗木养护管理苗木养护管理是苗木栽植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夏季气温高、湿度低,苗木生长需要的水分、养分和营养成分等供应都要合理,要进行定时养护。
经多次栽培的苗木,其抗性较高,安全性也强,但养护管理时仍需更加注重,以防止受到病虫害和低温的损害。
四、采取合理的施肥方法苗木生长发育需要适当的营养。
夏季栽植苗木时,由于气温较高,土壤中营养分的消耗速度会加速。
因此,施肥工作应尽早完成,选择适量的肥料和合理的施肥方法,以保障苗木生长的需要。
五、做好防治工作夏季是各种病虫害滋生和蔓延的高发季节,要定期的检查苗木长势,及早发现和防治病虫害,尤其要注意根部、叶片和枝梢有无病害。
同时,也应当定期施肥杀虫、除草和防干燥等措施,提高苗木的免疫能力,减少发生病害的机会。
六、适时修剪和造型夏季的树枝长势很快,要及时进行修剪和造型,以保持树冠结构的均衡。
夏季气温高,修剪过多或者过久,会使那些受到损害的植株生长缓慢,影响植株发展,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整形。
七、定时浇水定时浇水是夏季苗木栽植的一个重要环节。
栽植苗木方案和技术措施栽植苗木是园林绿化和农田果树种植中常见的操作,正确的栽植方案和技术措施能够有效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下面将从土壤准备、苗木选择、栽植季节、栽植方法、养护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栽植苗木的方案和技术措施。
首先,进行土壤准备是栽植苗木的关键步骤之一、土壤应保持疏松、通气、保湿和肥沃。
首先,整地去除杂草和根系;其次,松土增加土壤通气性;然后,施入适量有机肥料或复合肥,提供充足的养分;最后,保持土壤湿润,确保苗木根系能够充分吸收水分。
其次,正确选择苗木也是栽植苗木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苗木要具备健康的根系、直立的茎干、完整的枝叶,无病虫害和其它缺陷。
苗木的繁殖方式也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一般有移植、播种和嫁接等方式。
此外,根据具体的种植工程需要,选择适合的树种和规格的苗木,以确保苗木能够适应栽植环境,快速生长。
再次,选择适宜的栽植季节对于苗木的生长和成活也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春季和秋季是栽植苗木的较好季节,气温适宜,土壤湿度较高,有利于苗木根系的生长和扎根。
特别是春季,早春进行栽植,能够为苗木提供充足的生长季节和温暖的气候。
栽植方法也是影响苗木成活率的关键因素。
栽植苗木时,要根据苗木的大小和材质选择合适的栽植工具,如铁锹、镐等。
苗木的根系要保持湿润,不过度剪除,尽量保持完整。
在栽植过程中,要注意调整苗木的朝向,使冠幅充分展开。
苗木栽植完成后,要进行固定和压土,确保苗木的稳固性和接触面积。
最后,养护管理是栽植苗木后不可忽视的环节。
栽植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根据苗木的生长情况,适时施肥,提供充足的养分;及时除草,防止杂草夺水夺养分,影响苗木生长。
此外,要定期检查苗木的枝干和叶片,发现有害生物和病害要及时进行防治,确保苗木的健康生长。
总之,栽植苗木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和采取正确的技术措施。
从土壤准备、苗木选择、栽植季节、栽植方法和养护管理等方面全面考虑,能够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确保栽植工程的成功。
苗木移植栽植技术要点1、苗木选择:保证苗木品种纯正,选择树干通直,树冠饱满、外观无损伤苗木。
2、起挖:确保苗木有效根幅为胸径的10倍及以上,其中Φ5-6cm,根幅≥60cm;Φ7-8cm,根幅≥80cm;Φ9-10cm,根幅≥100cm。
土球深度要≥50cm。
起苗时树坑加大加深,挖掘范围要大于有效根幅30%。
树根要剪断或锯断,严禁强行折断,防止根系折裂。
3、修剪:苗木起挖后,在苗圃内进行一次修剪。
保持半冠,其中Φ8cm的,高度保持5.0m;4、运输:苗木装车前要进行初验,不合格苗木禁止装车。
运输过程中注意保温,防止根系冻伤。
5、进场验收:卸车时对苗木进行仔细验收,并对苗木进行分级。
卸车过程中尽量避免枝干损伤,对于损伤的枝干及时进行修剪,并涂抹油漆。
6、栽植:一般2人为一组,先填些表土于穴底,堆成小丘状,放苗入穴,比试根幅与穴的大小和深浅是否合适,并进行适当修理。
行列式栽植,应每隔10-20株先栽好对齐用的标杆树。
如有弯干之苗,应弯向行内,并与标杆树对齐,左右相差不超过树干的一半,这样才能整齐美观。
具体栽植时,一人扶正苗木,另一人先填入拍碎的湿润表层土,约达穴的1/2时,轻提苗木,使根系呈自然向下舒展,然后踩实(粘土不可重踩),继续填满穴后,再踩实一次,最后盖上一层土与地相平,使回填土与原根颈痕相平或略高3-5cm。
栽植前要剪断损伤根,树坑尺寸要≥根幅30cm,防止窝根。
根系下回填熟土并用锨把捣实,根系周围土壤踩实。
7、浇水:栽植后要尽快浇水,第一遍水要浇透,倒伏苗木要及时带水扶正并培土。
8、苗木加固:Φ6cm以上苗木,在浇水扶正后要进行支撑加固。
园林绿化苗木种植技术措施一、种植技术措施(1)、苗木选择:所选苗木必须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的规格、尺寸、形状,苗木应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外形姿态丰满美观,且采取一定培育手段,适于移植的最佳施工苗木。
(2)、苗木挖掘:综合考虑气候、工期及苗木生物学特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栽植时期,采用挖苗前修枝、灌水、土球包扎,装卸运输的避风遮阳等措施。
(3)、绿化种植苗木种植:乔灌木种植要求种植前裸根苗进行根部修剪处理,然后进行散苗栽植。
边回填土边踏实,选择苗木要大小粗度相近,高度一致。
栽植时树干或树冠中心保持在直线和曲线上,回填土乔木要比原地面高20cm,灌木高15cm,常绿树土球要与原地面相同,踏实时不要将土球捣烂。
栽后在树穴边做环状围堰,堰埂高10—20cm,随后均匀浇足一遍定根水,三天内再浇水一次,并在水渗下去后树坑周围覆盖干土2cm厚,如条件允许可覆盖薄膜用以保水.二、具体施工技术--乔灌木栽植工程l 、定点放线利用网格法,根据图纸的比例要求,定出植物群落和单株种植的位置,利用标桩做出标记,写明树种及树坑规格,树群要用白灰撒出范围线,范围内打上木桩,写明树种、数量、坑的规格,然后用目测的方法量出单株植点.定点放线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树种、数量、位置要与设计图纸相符。
②节点处树丛配置要自然,要按照树的组织配合原则定点,切忌呆板,避免成行排队或等距离栽。
2 、检查验收定点放线完成后,进行检查验收,要求做到准确无误。
3 、挖坑挖坑的质量对植物以后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应根据各种不同规格的苗木及土球的大小,土质情况来确定坑的大小,一般应比规定的根系及土球直径大的20—30 公分,同时根据树种根系类别,确定坑的深浅,坑应成圆筒型,以保证栽植时根系舒展,以利成活。
4、掘苗前的准备工作1 、乔木施工:( 1 )定点放线:首先要确定主轴施工控制线,然后进行定点放线,水准点设置,定点的标记要明显、清晰。
施工人员接到施工图纸后,应到现场核对图纸。
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和养护技术康㊀迪摘㊀要: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绿化苗木的栽植是一项重要工作,如果栽植树木出现了大面积死亡,将会直接影响园林绿化整体效果,也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所以需要做好园林绿化的管理工作,尤其要对栽植的苗木进行全面管理,提升其存活率㊂同时,各个工作环节都应该严谨细致,绿化施工人员应掌握相应的栽植管理技术,促进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进程㊂关键词:园林绿化;管理;苗木栽植;养护技术一㊁引言园林建设过程中的苗木栽培与管理,直接影响园林建设效果,因此,需要提高细节管理,保证苗木的生存率与生长效果㊂苗木栽培完成后需要做好后期养护,养护质量直接决定绿化植被的成活率,文章就此展开论述㊂二㊁苗木栽植技术(一)草本类苗木的栽种对于草本植物来说,对其进行栽植的过程中可以优先采用播种的方法,在选择植株时需要控制质量;在幼苗期需要根据植物性状的相关性进行选取;在初花期需注重良种繁育;在盛花期需考虑其观赏性㊁经济性㊂对于种子的选取,则应该具有优良性状且饱满,确保种子具有较高的发芽率㊂在单播方式下需要控制种子用量,一般为10 20g/m2,如果采用散播方法,需要考虑发芽率的同时结合周围环播种境,以此来确定播种量㊂除此之外,播种时机的选择也很重要,只有选择适合的时间,这样才能够保证取得良好的播种效果㊂(二)灌木类苗木的栽植对于灌木类苗木来说,要对种植条件进行合理优化,一般采用开沟种植方法㊂在具体开工时,如果土质情况不理想需要合理增肥,使得肥料和土壤能够充分搅拌,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施肥㊂在起苗之后的第3d可以对灌木类树木进行栽植,不过,在具体栽植前也需要对土地进行松土和淋水,保证土壤具有充分的水分㊂另外,对苗木进行栽植之前也需要对其进行修剪处理,确保枝叶都能够得到全面检查,在根系部位也要涂抹相应的药物,以此来提升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提升整体种植效果㊂(三)乔木类苗木的栽种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由于绿化工程比较庞大,所使用的苗木相对较多,所以在具体栽植时需要对苗木之间的距离进行严格控制,并且还要充分考虑到苗木成熟之后的体形,在此基础上合理设置树木的间离,控制好建筑物和树木之间的距离㊂一般来说,建筑物和树木之间的距离应该在5m左右,如果乔木类苗木出现了偏冠现象,则需要及时修剪,针对病根㊁受损部位都需要及时处理,确保主干能够得到全面生长㊂在具体栽植之前,针对苗木的根系要安排必要的浸水操作,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乔木类苗木的成活率㊂三㊁园林绿化施工中绿化苗木栽植管理策略(一)日常养护管理园林苗木完成定植后,如果遇到雨雪㊁狂风等恶劣天气,需要做好相应处理工作,避免影响幼苗健康生长㊂同时,重视园林内部苗木周围的除草工作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清理杂草,保证苗木有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大幅度提高苗木的成活率㊂还需要做好浇灌工作,与施肥相结合,将肥料熔化在水中,控制水量,避免影响肥料发挥作用㊂如果园林处于山坡地形中,更需要做好灌溉与保湿工作,雨季期间则要做好排水处理,避免淹苗㊂苗木定制后浇水,遵循 一次性浇透㊁定期浇水 的基本原则㊂选择傍晚或清晨时间浇水,如果浇水规模较大时,需要绿化人员提前制订方案,注意天气情况,合理控制浇水量;重视施加底肥,依据土壤情况选择施肥数量,保证苗木生长时具有足够的影响物质㊂(二)苗木的病虫害防治对苗木进行养护的过程中,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㊂从现阶段来看,我国针对绿化苗木进行养护出现病虫害的问题时主要采用预防为主的方法,尽可能将病虫害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一般会从苗木栽植工作进行预防㊂当绿化苗木处于发育阶段时,绿化管理人员会进行定期涂白,一旦发现病虫害现象,往往需要在第一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在最大限度上减少病虫害带来的危害,防止园林绿化受到严重损失㊂(三)保温防冻对新栽植的苗木来说,由于根系还不够发达,发育也比较迟缓,整体苗木组织并不充实,所以必须进行保温防冻措施,以此来抵抗低温冻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㊂在寒冷的冬季到来之前,一般会采用稻草对其进行覆盖,这样能够有效减少树木水分的流失,还能对苗木提供有效保护,不管是烈日或是寒冬,都能够减少苗木受到的损害㊂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地面覆盖㊁大棚搭建等方式保温㊂对于磷肥以及钾肥而言,在施肥时需要选择秋季时期,这样可以提前做好抗寒准备㊂(四)做好苗木修剪工作修剪幼树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多余花芽,去除多余且无用的小枝条,帮助幼树扩大树冠,使主干枝条更加粗壮,使植株根系生长更加发达;修剪成树主要是为了控制树高,改善光照,通过对多余㊁无用且细弱的枝条的修剪,可使植株生长更加旺盛㊂矮丛和高丛的修剪方法基本相似,只是在植株高度控制上略有不同㊂矮丛的修剪主要有两种方法,即火剪和平茬㊂四㊁结语综上所述,为了提升苗木栽植的成活率,保证园林景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就需要对园林环境进行全面优化,既要做好栽植之前的准备工作,也需要提升苗木的栽植技术,并且还要全面落实相应的管理养护工作,从而为园林绿化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㊂参考文献:[1]郭若旭.园林绿化施工中苗木管理技术探讨[J].南方农机,2019(21).[2]聂传胜.关于苗木管理技术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物业,2019(1).[3]刘飞.园林绿化施工中苗木的栽植管理探析[J].农家参谋,2018(4).作者简介:康迪,沈阳景达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㊂232。
园林绿化管理技术一植树技术要领一、栽植苗木栽植遵照如下原则:1、栽植时充足体现设计意图,尽量做到图纸与实际效果旳统一。
2、树穴开挖规范到位,上下口垂直一致,其规格不小于根系直径30-50厘米,以保证根系舒展。
坑内基肥均匀适量,与种植土充足拌和。
3、裸根苗要严格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旳技术要领操作,把握种植深度,栽植时使原土痕高于地面1-2cm;填埋土要高于原土层3—5厘米。
“三埋两踩一提苗”:4、带土球苗要轻拿轻放,保证土球完整,栽植时边踩实土球周围填土,土层略高于土球3-5厘米。
5、绿篱、金叶女贞等花灌木大面积栽植时,在外缘线上旳株距合适缩小,增长欣赏效果。
外缘线以内苗木栽植留合适孔隙便于苗木生长。
6、苗木栽植,尤其是大乔木栽植应与周围环境协调,避开高压线、电缆等障碍物。
二、修剪苗木修剪注意如下问题:1、修剪时要按照苗木旳生物学特性进行,应当充足考虑地上地下旳水分平衡。
2、根部修剪:伤残根、过长根要及时去掉。
3、修剪必须结合季节变化和实际状况,把握修剪力度:白蜡、合欢、苦楝等乔木栽植前宜定干在2.5-3米之间;花灌木等小苗木栽植后结合图案宜短截疏枝,留好造型;冬青球等球冠类欣赏苗木宜栽植后修剪,塑造优美树型。
4、修剪后旳苗木如切口过大,应做防水处理。
三、固定1、大旳乔灌木浇水前需绑扎固定, 固定前用草绳绑扎树干1.5—2米高以防失水;常绿树如大龙柏、雪松等宜用柞木杆三脚架固定。
2、蜀桧宜用绳索三角架固定。
3、与树干接触旳固定点要有保护措施,防止损伤树皮。
.四、浇水1、栽植后旳苗木要在12小时内及时浇第一遍定根水,且浇透浇匀。
后来根据气候状况及时补充水分。
2、花灌木等苗木图案宜打围堰漫灌两次,围堰距最外层苗木边缘25-30厘米。
3、乔木类宜单穴浇灌,常绿大树树冠还应配合以喷灌处理.4、因大多数乔木栽植前未沉地,穴灌时应打树穴围堰,且树穴围堰应偏高些,贮存足量水以便慢慢渗透,需持续穴灌2-3次。
绝对要防止出现穴内水急速流失而未浇透现象。
园林苗木栽植技术要点绿化工程施工中苗木的栽植包括选苗、起苗、运输、定植、栽后管理五大环节。
栽植的各个环节要密切配合,技术到位。
一、选苗按照设计的树种、规格选择工程需要的苗木。
对中选的苗木进行号苗。
1、苗木质量:用于园林绿化的苗木,移植苗比未移植过的苗木成活率高、恢复快、绿化效果好;苗圃培育的苗木比在山上挖的苗木质量好;规格相同、苗龄不同的苗木,苗龄小的比苗龄大的质量好。
应用的苗木应具备生长健壮、枝叶茂盛、树冠完整、色泽正常、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无冻害等基本质量要求。
具体质量要求如下:(1)苗干粗壮、通直。
有适宜的高度、不徒长。
(2)树冠丰满,主侧枝分布均匀。
针叶树顶芽饱满,有较强的顶端优势。
(3)根系发达、完整、主根短直,有较多的侧根和须根,起苗后大根系无劈裂。
(4)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2、苗龄与规格:(1)苗龄:同一树种,在规格相同的条件下,年幼的苗木比苗龄大的缓苗时间短,成活率高。
从山上挖取的苗木,不但根系损失严重,而且苗龄大,有的甚至是小老树,死亡率很高,不宜采用。
(2)规格:通常乔木树种选用规格为:落叶慢生树种胸径5.0cm 以上;速生树种胸径7.0cm以上;小乔木胸径3.0cm以上;常绿乔木树高2.5-4.0cm。
行道树、蔽荫树、孤赏树的规格宜更大些。
灌木树种因树种不同而异,通常主枝数为3-6个,蓬径0.5-1.0m,灌高0.8-1.5m,苗龄3-6年,移植次数在一次以上。
藤木类苗木,分枝数不少于三个,主蔓径0.3-1.0cm,主蔓长1.0-2.0m,苗龄2-3年以上。
3、有关苗木几项生长指标的说明:(1)高度a、苗高:指从苗木的根茎起到乔木苗干主梢顶端的高度。
b、枝下高:指乔木树种,自苗高的根茎到树冠下第一轮活侧枝的高度。
c、灌高:指从地面至灌木正常生长顶端的垂直高度。
(2)直径:指苗干的粗度(cm、m),因测量的部位不同,直径又分为地径和胸径。
a、地径:指乔木小苗或灌木苗,根茎处的直径。
如果是嫁接苗,因苗干的嫁接部位易膨大,所以应在膨大部位上方的正常干茎处量取直径。
b、胸径:乔木树种的苗木,根茎之上1.3m处的苗干直径。
(3)、冠幅:指树冠投影南北与东西两个方位长度的平均值。
二、起苗对已号过的苗木进行起挖。
起苗时,若土壤过于干旱,应在起苗前3-5天浇一次透水。
常绿树种及处在生长期的落叶树种和有其它特殊质量要求的树种应带土球起苗。
1、裸根苗:起苗后,根部要沾泥浆(最好用100ppm的ABT生根粉2号或a萘乙酸溶液与粘土和的泥浆)。
(1)1-2年生的小苗:要求起出的苗木根系完整、不伤根。
(2)落叶乔木:根幅的大小为胸径的8-10倍,以树干为圆心,胸径的4-5倍长为半径,绕树画一圆,于圆外侧垂直下挖一定深度,保留主根,切断侧根起出苗木,掏空边缘泥土,尽量保留护心土,修剪伤根。
(3)落叶灌木:根幅的大小以灌木高度的三分之一为半径,绕树画圆,在圆的外侧垂直下挖起苗。
2、土球苗:常绿树种(包括常绿针叶树及常绿阔叶树)及处于生长期的阔叶树苗,起苗前先向苗木喷洒1:20倍的植物蒸腾抑制剂(农科院标典化工生产),叶表面、背面都要喷到,以喷湿枝叶而不滴水为宜,待叶片不湿时起苗。
起苗时要求带土球,土球的大小为苗木直径的8-10倍,按此规格绕树干画圆,在圆外挖出半球状的土球,土球厚度通常为土球直径的4/5以上,根深性树种,如银杏等可适当加大,并用草绳将土球捆绑紧。
三、装车运输。
装运时要保护好树干,以免损伤树皮、干枝,确保土球不散,根系潮湿,主梢不折,松属树种的顶芽完整。
1、乔木苗:装车时根系在前,树梢向后,顺序安放,上不超高,梢不拖地,根部盖湿草帘保护裸根,然后覆盖篷布,用绳捆好。
2、土球苗:苗高不足2.0m者,立放;苗高大于2.0m者,土球在前,树梢向后,斜放或平放,盖篷布或遮阴网封好。
运输途中要保持苗木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防止苗木暴晒、风干、雨淋和机械损伤。
苗木在装卸过程中应轻拿轻放,保持苗木、土球及包装完好无损。
四、施工区假植:苗木应随运随栽,如果进入工地的苗木过于集中,栽植不及、或植苗后浇水跟不上时,要对苗木进行假植。
(1)裸根苗:可用湿草帘盖好,或挖沟假植或用潮润河沙假植。
(2)土球苗:集中立放,边缘用土封住,土球之间用湿沙填充,如果是常绿苗还要向树冠喷水保湿。
五、修剪“本固则枝荣”,苗木的树冠与根系有密切的对应及平衡关系。
起苗后,苗木的根系受到破坏,根幅缩小,吸收能力减弱,这时必须对地上部分枝叶进行修剪,以保持苗木地上部分(树冠)与地下部分(根系)的平衡。
(1)根部:对损伤根、过长根、病虫根、不正常的偏斜跟进行修剪。
(2)枝干:苗木的修剪最理想的是在起苗前4-5天,若来不及时可在起苗后栽植前进行,越在越好。
干性强者要削枝保干,在饱满芽处截干,重剪侧枝(剪去1/2-1/3),有的疏除;干性不强者,保持数个主枝,适当保护二级枝,重剪或疏除小枝;萌芽力强的树种及灌木重剪;松类及银杏、玉兰只疏枝不短截。
处在生长期的苗木修剪时,要适当保留小枝,疏除2/3的叶片,保留叶柄。
有明显主干型灌木,修剪时应保持原有树形,主枝分布均匀,主枝短截长度不应超过1/2;丛枝型灌木预留枝条大于30cm;多干型灌木疏枝。
修剪质量要求:剪口平滑、无撕裂。
枝条短截时应留外芽,剪口在芽上0.5cm,剪口大于2.0cm时需涂防腐剂。
六、栽植1、挖穴根据图纸放样定点的位置挖穴,要求位置准确、标记明显,穴的规格依树种不同而异,一般穴径比土球(或根幅)的直径大40-60cm,穴深比土球厚度大20-40cm。
挖掘时要垂直下挖直到规定深度,保持上口与底边垂直。
如株距太小,挖穴时可改为挖沟。
表层土、深层土分别放置,如穴有石块,建筑垃圾或对树木生长不利的土壤时,弃之不用,还须扩穴换土。
栽植土要加适量多菌灵及辛硫磷进行消毒。
2、根部处理:为使根系尽快恢复生长,须对根系进行处理,可提高苗木成活率。
(1)根系浸水:长途运输或失水较多的裸根苗木,运到栽植场地后,要马上将根系浸入池塘或水中,浸泡6-24小时,待苗木吸足水后栽植。
(2)生根促进剂处理根部:裸根苗用100-150ppm的a萘乙酸溶液浸根1小时,或用100-150ppm的a萘乙酸溶液与细土搅成泥浆沾根,若为土球苗,可用100-150ppm的a萘乙酸喷洒露出的根部(以喷湿为宜)。
100-150ppm(即浓度为100-150mg/kg)的a萘乙酸溶液配制方法:将一克a萘乙酸粉倒入容器,用少许酒精溶解,再倒入1000-7500克清水即成。
3、苗木消毒处理栽植前用石硫合剂喷洒苗木枝干,休眠期石硫合剂浓度为波美3-5度,生长期用波美0.3-0.5度。
4、栽植栽植时间以秋季树木落叶后及早春萌芽前的休眠期为宜。
雨季可种植常绿针叶树。
(1)裸根苗:坑先填些表土成小丘状,放苗入穴,扶正,再填入湿润的河沙或表层土,轻提苗干,使其根系自然向下舒展,然后踏实、填满再踩,然后覆土,保持根茎与地面相平或高出地面3-5cm。
(2)土球苗:将苗木放入穴立正扶直,取出包装,土球表面与地面相平或高出地面3-5cm,四周填土,保护土球,踩实。
(若是生根困难的树种,可先在土球周围填湿润的河沙在填满土壤踏实)。
栽植后,在穴的外围筑一高15-20cm的环形挡水土堰。
在栽植色块模纹时应由中心向外栽植,坡式栽植时应由上向下种植,种植色块时应分块种植。
5、树干缠草绳:对有主干的乔木树种的苗木,栽植后马上在干部缠草绳,自苗干基部一直缠到分枝处,以保护树皮。
6、支撑:对乔木树种(雪松、白玉兰、国槐、合欢等)的苗木,植后随即用木棍搭架支撑,以免风吹树摇,伤害根系。
支撑物应牢固,基部应埋入地下30cm,绑扎树木处应加垫物,不得磨损树干。
7、浇水:苗木栽植后,当天要浇第一遍水,三日浇第二遍水,确保新栽苗木不缺水。
当水渗下后,若有苗木倾斜时,应及时扶正培土。
8、树冠喷水:常绿树种及处于生长季节栽植的苗木,栽植后还要向树冠喷水,每天不少于两次。
保持树冠湿润,减少蒸腾和树体失水。
七、栽后管理管理容包括:浇水、松土、除草、修剪、施肥、防护、病虫防治等。
1、浇水适时浇水是新栽树木成活的关键,必须连年多次浇水才能保证苗木的成活和正常生长发育。
根据不同树种和不同季节对水分的需要,浇水可分为以下几种。
(1)生长期浇水:新栽的苗木必须要浇两次透水,以后视天气干燥程度,土壤含水量和苗木需水情况适时浇水。
4-6月是干旱季节,雨水较少,又是树木生长的旺盛季节,需水量较大,要多浇水以满足树木生长的需要;7-8月份为雨季,不需多浇水,遇到降雨过多时还应排水,如遇大旱之年,此期也应浇水;9-10月份为树木组织充实阶段,一般不应浇水,以免引起徒长,但如过于干旱,也可适量浇水。
新栽的、贵重的树种要适时浇水,以免因缺水而死亡。
(2)树冠喷水:新栽的常绿树种如雪松、黑松、白皮松、云杉、大叶女贞、广玉兰等及处于生长期的落叶阔叶树因起苗截断了吸收根,在新的吸收根还未长出时常因树冠失水消耗树体本身水分过多而死亡,所以对上述树种新植的苗木要实施树冠喷水,每天不少于两次(上午、下午各一次,避开中午高温区),以增加树冠的湿度和水分,减少树体水分的消耗,保证苗木的成活和旺盛生长。
(3)浇封冻水:在11-12月份,树木已停止生长,开始进入休眠期。
为使树木安全越冬,免受冬春干旱危害,所以要在土壤封冻前浇封冻水,一定要浇足浇透。
(4)返青水:早春在土壤已解冻树木开始萌动前,浇一次透水,可使树木健壮生长,花繁叶茂。
浇水时一定要浇足浇透2、松土、除草:(1)松土:浇水后或雨后,都要对林地进行松土,疏松土壤即可保墒,又能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根系的发育。
(2)除草:清除林地杂草,以人工除草为主,要除早、除小、除了,保证林地无杂草,雨季无草荒,每次除草后,要将杂草清理出林地,保证林地清洁卫生。
3、修枝整形为保证树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树形美观,要对树木进行修枝整形,修剪要根据树种的特性和绿化功能因地制宜、因树制宜。
修剪的时间一般在树木的休眠期进行,有伤流的树种(如核桃、枫等),应避开伤流期,常绿树的修剪应避开生长旺季,绿篱、色块、黄等宜在每年的五月上旬和八月底。
(1)乔木:主干明显的树种,修剪时要保护中央领导干,保证其向上直立生长。
逐年调整树干和树冠的比例,同一规格的树种或列植树,枝下高应基本一致。
针叶树要保护顶芽,修去过密枝、垂地枝;银杏、玉兰等只疏枝不短截。
(2)花灌木:修去长枝,疏除腔密生枝,更新衰老枝;造型树要保持外形轮廓清晰,外缘树叶紧密,突出造型特点。
观花灌木要根据开花特性进行修剪,如当年生枝开花的树种(紫薇、木槿等)在休眠期,对生长健壮的枝短截,保留3-5个芽;腊梅为当年枝条开花的树种,应在花后修剪花枝,促使新枝生长;二年生枝开花的树种(碧桃、连翘、榆叶梅等),生长季花落后,将已开过花的枝条重剪,促生新枝,以待来年开花;多年生枝开花的灌木(紫荆、贴梗海棠等)修剪时要保护老枝,剪除过密枝、枯枝、病虫枝、(3)绿篱、色块;修剪时要保持线条整齐、轮廓清除、顶部平整、高度一致、侧面垂直,每次修剪高度应上移2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