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22. 狐狸分奶酪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22. 狐狸分奶酪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22. 狐狸分奶酪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22. 狐狸分奶酪教案

22 狐狸分奶酪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以及表演。

3.通过朗读,了解狐狸聪明的特点和小熊兄弟斤斤计较最后失去得更多的道理。

4.感悟本文的深刻道理:斤斤计较会失去更多。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能够一字组多词。

2.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讨论、想象、表演理解《狐狸分奶酪》这篇课文所阐述的深刻道理。【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随文识字,掌握汉字的读音、结构和书写规则。

2.朗读课文,并熟读,做到能够复述课文。

3.通过表演以及多媒体动画等手段让学生感悟狐狸和小熊兄弟俩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1.激趣导入: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谁的故事啊?

生:狐狸和老虎的故事。

……

师:今天我们还要讲关于狐狸的故事,这可是一只聪明的狐狸,为什么老师不用“狡猾”这个词语来形容呢?学了今天的故事你就知道了。

2.板书课题:

22狐狸分奶酪

师:接下来,请大家欣赏动画片《狐狸分奶酪》,说说你看了动画片后,想对小熊兄弟说些什么。(出示课件)

师:你想对小熊兄弟说些什么?

生:小熊啊小熊,你们为什么会因为一点儿奶酪而斤斤计较呢?怎么样?因小失大了吧?

……

师:是啊,小熊兄弟计较着谁分得多,谁分得少的时候,被一只聪明的狐狸捡了大便宜,下面我们分析一下课文的题目。

3.揭示课题。

教师出示课题:狐狸分奶酪,带领大家齐读。

你知道什么是奶酪吗?(出示课件)

奶酪是一种发酵的牛奶制品,营养价值丰富。奶酪含有蛋白质、钙、脂肪、磷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是纯天然的食品。

奶酪也是我国西北的蒙古族、哈萨克族等游牧民族的传统食品,在内蒙古称为奶豆腐,在新疆俗称乳饼。

4.熟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齐读,小组赛读。

(3)配乐朗诵。(出示课件《狐狸分奶酪》)课件内容主要是图片,狐狸分奶酪的各部分图片。

二、学习生字、生词。

1.再次朗读课文,要求圈出含有本课生字的词语。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随文识字。

(1)根据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标出生字,注意要读准字音。(出示课件)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自由观察生字,为喜欢的生字组词。

(3)抽生说说记住了哪个字,是怎样记住的。

(4)游戏:教师读一个生字的音,学生从卡片中找出这个字,读三遍。

(5)注意“公”的写法和结构;“第”和“弟”的区别。(出示课件)

3.指导学生复述故事。

抓住语言文字训练点:

(1)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奶酪,高兴极了。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分这块奶酪,小哥儿俩开始拌起嘴来。(出示课件)

(2)“这事好办,我来帮你们分吧!”狐狸笑了笑,把奶酪拿过来掰成了两半。(出示课件)

4.让学生找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5.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复述课文,并进行组内比赛。

6.评选出最佳故事复述者,并奖励相应的学习物品等。

三、理解课文大意。

为什么小熊兄弟会让狐狸帮忙分奶酪?

1.不管怎么分,小熊兄弟彼此都觉得不公平。

2.狐狸是第三者,小熊兄弟宁愿相信第三者也不相信自己的兄弟。

四、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既掌握了生字、生词,也掌握了复述故事的技巧和方法,并了解了本课的大致意思。

五、课时作业。(出示课件)

1.形近字组词。

2.用自己的话说说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板书设计】

22狐狸分奶酪

熊哥哥和熊弟弟因为一块奶酪争吵

狐狸主动帮助他们分奶酪

“公”字的笔顺公鸡公共公平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理解课文大意,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感。

3.知道《狐狸分奶酪》这个故事的深刻内涵。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激趣导入。

师:看到这张图片你能想到什么?(出示课件)

生:狐狸分奶酪,结果把奶酪都吃了。

……

师:我们今天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看看狐狸怎么分的奶酪。

师:下面老师出示几张卡片,大家大声读出卡片上的词语(出示课件),检查上节课的生字、生词。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师:指名朗读。(出示课件)

师:读了第1自然段之后,大家知道奶酪是怎么来的了吗?

生:路上捡的。

师:熊哥哥和熊弟弟为什么拌起嘴来?

生:因为不知道如何分奶酪,所以拌起嘴来。

2.学习第2~9自然段。

师:指名朗读各个自然段。

师:这部分描写的是狐狸分奶酪的事,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狐狸是怎么分奶酪的?(出示课件)

生:开始狐狸只是把奶酪掰开了,一人一半,但是小熊兄弟却认为对方的大,没办法,狐狸就在大的这半块上咬了一口,一来二去奶酪就被狐狸吃掉了。

师:狐狸了解了小熊兄弟争吵的原因后,是怎么做的?(出示课件)

生:把奶酪掰成了两半。

师:谁能来表演一下“掰”?

师:这个“掰”字说明狐狸有没有思考?(出示课件)

生:没有,随机掰开的。

师:既然是随机掰的,那么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大小不均的可能性大。

……

师:有没有人认为小熊兄弟的争吵是有道理的呢?既然不能平均分配,不能公平分配,就一定要斤斤计较。

生:亲兄弟间不要计较。

生:是否公平不重要,要看分配对象。

师:其实,一块捡来的奶酪无论如何分配,对于兄弟二人来讲,都能津津有味地饱餐一顿。可是他们只顾着对方的一部分是否多,就导致后来狐狸把奶酪吃光了。

分角色扮演,表演这部分内容。让学生深刻体会狐狸吃奶酪的原因,和小熊兄弟斤斤计较后因小失大的道理。

3.学习第10、11自然段。

师:奶酪被狐狸吃掉,小熊兄弟生气了。这段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出示课件)

生:愤怒。

师:奶酪被吃光这件事应该怪谁?(出示课件)

生:狐狸。

生:小熊兄弟。

……

师:怪谁都已经无济于事了,毕竟奶酪已经被吃光了。我们应该反思在这件事中,小熊兄弟和狐狸都是抱着怎样的心态来分奶酪的。(出示课件)

生:小熊兄弟想更公平,更平均。

生:狐狸想解决他们俩争吵的问题。

师:大家一起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狐狸说自己分得公平,你认为呢?(出示课件)

生:公平。

师:不公平,奶酪不是狐狸的。(教师此时要对学生进行指导,无论什么样的答案都有孩子们自己的道理,只要说明原因即可。)

师:“你们谁也没多吃一口,谁也没少吃一口。”狐狸说的这句话表现出狐狸怎样的特点?生:聪明、乐于助人。

生:狡猾、喜欢占便宜。

……

师:从故事的整体来看,文中并没有写狐狸喜欢吃奶酪,他是为了帮助小熊兄弟分奶酪,最后为了公平才一口一口吃掉了奶酪,这样想的话,狐狸是乐于助人,因小熊兄弟咄咄逼人才吃了奶酪的。

4.穿插游戏。

你来当小记者,采访一下小熊兄弟和狐狸,看看他们对这件事如何看,有没有得到教训。(出示课件)

采访狐狸:你为什么认为奶酪最后被你吃掉是最公平的分配方法呢?(得意扬扬)

采访小熊兄弟:没有吃到奶酪,有没有从这件事中得到教训呢?(因小失大)

三、小结。

学完了这一课,你想对狐狸说些什么?对小熊兄弟说些什么呢?最后我们再分角色朗读这篇课文,感受狐狸和小熊兄弟的心情。

四、课时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再找一个有关狐狸聪明的故事读一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这篇课文主要应该区分狐狸到底是真善良还是假帮助。他最后吃掉奶酪是因为贪心还是就想给小熊兄弟一个教训,这才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所以读与思相结合是这篇课文的主要教学方法。

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最后思考狐狸说的话,还有小熊兄弟因为一个奶酪的分配问题而叫嚷的行为都通过提问引导出来,最后让学生自己回答,狐狸到底是真善良还是假帮助。

在教学中,学生回答的有一半认为狐狸是助人为乐,有一半认为狐狸是狡猾贪心。但是我本人更倾向于狐狸是助人为乐,因为课文并没有提到狐狸的内心想法,他看到小熊兄弟争吵跑过去,就是为了帮助他们分配奶酪,但是没想到小熊兄弟却斤斤计较,最后导致奶酪被狐狸吃掉了,虽然狐狸说“你们谁也没多吃一口,谁也没少吃一口”,但是却给小熊兄弟上

了一堂非常深刻的课,我想他们以后再也不会斤斤计较了。

【相关链接】

路不拾遗

唐朝的时候,有个生意人路过武阳,不小心把一件衣服弄丢了,那可是他最心爱的衣服呀!他当时就着急起来,不停地唉声叹气。

有人问他怎么了,他难过地说:“今天真是倒霉,我把衣服弄丢了。”人家说:“那就赶快回去找吧。”生意人摇摇头:“唉!我已经走出几十里路了,哪里还找得到呀?”人家劝他说:“不要紧的,只要是在我们武阳境内,就不会被人捡去。你回去找找看,一定找得到。”生意人听了,虽然不敢相信,却抱着侥幸的心理回去找了。

真是没想到,他赶了回去,就见路边的树上挂着他的衣服,正等他前来认领呢。这个生意人深受感动,见人就说武阳人好,别人的东西丢在路上,他们都不会拿回家当自己的。

路不拾遗: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捡走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气很好。

【教学随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