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 格式:pptx
- 大小:11.29 MB
- 文档页数:27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1.范围A黑龙江、B吉林、C辽宁三省和D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易错辨析1】东北地区就是指东北三省吗?提示不是。
习惯上所称的东北地区仅指行政区划上的辽、吉、黑三省,而这里所讲的东北地区,其范围除了东北三省外,还包括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3.自然条件(1)气候(2)地形:E高原、F平原、G山地,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3)土壤:黑土、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产。
【易错辨析2】东北平原的农业熟制都是一年一熟吗?提示不是。
东北平原中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的熟制为一年一熟;辽河平原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可以种植冬小麦,农作物可两年三熟。
4.社会、经济条件(1)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好。
(2)交通发达,利于外向型农业发展。
(3)开发晚,人口密度较低。
(4)广阔的国内市场。
二、农业布局特点1.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划分的依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2.主要农业生产区域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1.地位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突出特点(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2)地区专业化生产。
四、农业发展方向1.东北农业发展出现的问题、成因及对策2.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易错辨析3】三江平原素有“北大荒”之称,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该地区大力开垦荒地,发展粮食生产,成为“北大仓”,而现在“北大荒”不再开垦荒地,这是为什么?提示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是重要的湿地资源,对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考点一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例1】(2019·石家庄高三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茶树具有喜温畏寒、喜湿恶水、喜光怕晒、喜酸怕碱的特征,有“高山有好茶,平地有好花”之说。
第2讲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读下图,完成1~2题。
1.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耕地、林地、草地B.耕地、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耕地D.草地、耕地、林地2.图中丙表示地区,冬春季节应重点防治的灾害是()。
A.寒潮B.低温冻害C.沙尘暴D.森林火灾解析第1题,甲、乙、丙分别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松嫩平原和大兴安岭北部,分别适于畜牧业、种植业和林业发展。
第2题,图中丙处主要为天然林区。
冬春季节东北地区降水少,空气干燥,应注意森林防火。
答案 1.D 2.D读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料,a为人均耕地面积(公顷),b为单位面积谷物产量(千克/公顷),结合有关知识完成3~4题。
3.东北地区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长江三角洲低的原因主要有()。
①水热条件组合较差②农业科技水平较低、传统经验丰富③农业投入不足④人均耕地面积大、粗放经营⑤土壤差异⑥生产习惯差异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③④D.①②④⑤4.长江三角洲粮食商品率较东北地区低是因为()。
①水网稠密,耕地破碎,生产规模较小,机械化程度较低②人口密集,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③农业投入不足④土壤条件较差A.①③④B.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解析第3题,与长江三角洲相比,东北地区水热条件组合较差,农业投入不足,粗放经营,因此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偏低。
长三角则因为人均耕地少,精耕细作,农业投入较多。
第4题,长三角粮食商品率较低,主要是因为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人口密集,人均耕地面积少,余粮少。
答案 3.C 4.C(2013·江西百校联考)黑龙江省黑河市(50°15′N)是我国现有水稻种植的最北限,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纬度最高限。
该地区地广人稀,每个劳动力平均有近2.67公顷耕地。
这里曾是种稻禁区,经过多年的努力,禁区不仅可以种稻,还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知识点剖析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对于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主要包括气候条件、地形和土壤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三个方面。
(一)气候条件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
东北地区位于我国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冬季漫长而严寒,地表积雪深厚,河流封冻,冻土广布;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集中,雨热同期,热量和水分配合得较为协调。
由于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集中于夏季,热量和水分配合的协调,仅可以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生长的需要,这就使得农作物生长季节集中在气温较高的4~10月间,农事活动为春播、夏管、秋收,同时农作物适应环境多为喜冷凉品种,如甜菜等。
东北地区农作物分布状况如表4-1所示。
表4-1东北地区农作物分布状况(二)地形和土壤条件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东北地区地面结构的基本特征。
东北地区在地形上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北部为松花江与嫩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松嫩平原,南部为辽河水系冲积而成的辽河平原,中部是松辽分水岭。
其地形和土壤特征如表4-2表示。
表4-2东北地区的地形和土壤特征1.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地形通过坡度、平坦程度、地块大小等差异性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
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坡度因素。
如东北区的森林面积广大,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如从大兴安岭的西侧开始,自东向西进入内蒙古高原,植被由森林逐渐过渡到了草原,成为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二是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主要表现为水热条件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这种变化造成农作物分布随海拔高度而有所不同。
总之,东北地区多种多样的地形为实现农业的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2.东北地区的土地资源优势耕地面积广大,分布集中。
东北区有辽阔富饶的土地资源,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东北地区大面积的耕地集中分布于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
高二地理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试题1.关于东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C.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南北差异不大D.东北地区的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分布差异也不大【答案】B【解析】东北地区还包括内蒙古东部,A项错误。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降水呈减少趋势,南北差异大,故C、D项错误。
东北地区西有大兴安岭、北有小兴安岭和黑龙江、东有长白山地和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等具有山环水绕的特征,松嫩平原、三江平原黑土分布广,具有沃野千里的特征。
故B项正确。
【考点】东北地区地理环境特征点评:该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我国东北地区地理环境特征的认知能力。
2.沼泽是多水条件下形成的特殊自然综合体。
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区,经大面积开发,以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但近年出现诸如气候变干、旱灾增多等环境恶化现象,于是国家决定不再垦荒,据相关知识回答问题【1】三江平原分布的沼泽属于()A.由赤道到两极的赤道分异规律B.由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C.山地垂直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答案】D【解析】三江平原地区地带性植被为温带针阔混交林,属于温带针阔混交林带。
该区域沼泽的形成与当地气候冷湿、地形低洼,地表长期积水有关,这与局部特殊的地形有关。
冷湿的气候、冻土的分布为地表水长期存留提供了一定条件。
【考点】三江平原沼泽的地域分布规律点评:该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我国东北三江平原沼泽的地域分布规律的认知与分析能力。
【2】冲积形成三江平原的河流,包括黑龙江、乌苏里江和()A.嫩江B.松花江C.鸭绿江D.图们江【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三江平原地处黑龙江东北部,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
嫩江是松花江的支流,鸭绿江、图们江均不流经三江平原地区。
故A、C、D三项错误,B为正确选项。
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学习目标】1、了解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及三大地形单元的分布状况。
2、了解东北地区的土壤特性,认识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及土地开发的措施及状况。
3、学会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重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分析【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①范围:②基本特征:③气候类型:④植被类型:2、东北地区最主要的土壤类型是什么?是如何分布的?3、如何理解东北地区的土地资源丰富?4、如何合理开发东北地区的土地资源?5、为什么说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6、东北地区的农业布局有何特点?又是如何布局的?6、东北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又该采取什么措施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①黑土的开发②林业的发展③湿地的保护【互动探究】1,山脉ABC河流12345地形区abc根据东北地区河流、分布,征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社会经济条件ABC123 4abc53、把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建成我国的商品粮基地有何有利条件?(思路点拨:结合预习知识,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三个方面分析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思考不利条件)【迁移应用】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分析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方法。
【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东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C.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南北差异不大D.东北地区的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分布差异不大2.关于东北地区土地资源开发错误的是()A.东北地区广泛分布着黑土、黑钙土,这些土壤富含有机质,土层深厚,生产力高B.东北地区的黑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的中西部和三江平原的西部C.松嫩平原的中西部是黑钙土的主要分布区D.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沼泽是多水条件下形成的特殊自然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