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二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对我国来说意义重大 东北三省以占中国近六分之一的耕地, 提供了 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商品粮 从上世纪末开始中国粮食供求进入“北粮南运”时代
吉林米、龙江猪是京津地区大米和生猪的主要来源
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和生活息息相关, 是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是身边的地理问题
17
三 以东北地区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案例利于学生学习 和课标的落实
展示交流 展示“协议”大字报, 评选最佳“协议” 35
知识整理
形式:每人(组)整理出贴在教室中展出 1大字报: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条件评价表 2图:东北某一农业类型(农作物)理想与实际 分布差异图,图下附分析说明 3大字报: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协议书(谈判结果)
36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8
1994年, 国务院发布《中国21世纪议程——21世纪 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确立了我国实施农业可 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涵盖农村、农业经济和生态 环境三大领域。中国高产农业持续发展的核心, 是以 当代科学技术进步为基础, 以持续增长的生产率、持 续提高与保持土壤肥力、持续协调农村生态环境以及 持续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为目标, 以高产、优质、高 效和农村共同富裕为宗旨, 采用传统精细农艺与现代 科技结合, 现代工业来武装, 现代经营方式来管理, 走 农业集约化持续发展的道路。
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 表达、交流、反思自 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 关注我国环 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 意识, 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4
课标解读
分析农业生产的条件 人地矛盾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