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版精神病学编写大纲(8th)clean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13
全国规划教材《精神病学》第八版编写大纲一、总体构思(一)主要参考书1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PA)、美国精神病学会、欧洲精神病学会对医学生精神病学课程设置2对第四4~7版得反馈意见3国际知名教科书,如牛津《精神病学》等(二)编写注意事项与选材1.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三基): 依据学生水平,在校时间,教材内容在深度与广度上要强调三基,使学生能掌握各学科得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注意培养学生得学习方法与临床思维方法,为毕业后学习打下基础2.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适用性(五性)3.人文(社会、文化、伦理、患者隐私、歧视与偏见等等),态度(服务理念、医患关系、职业精神等等)、理念(心身统一得哲学思想、大精神科概念、精神疾病属性)得培养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根据其重要性与适用性可分为:1必须要掌握得(must know, minimal requirement)2应该要掌握得(should know)3最好要掌握得(nice to know)因此在选材时, 把“必须要掌握”得写透, 可适当涉及”应该要掌握得”, 尽可能少写”最好要掌握”得内容。
决定上述重要性与适用性时, 主要考虑:1.对象: 本科生, 毕业后大部分不从事精神科临床2.疾病谱得变化3.服务理念、服务对象变化4.向综合医院精神卫生服务、社区服务方向发展变化5.新得精神卫生法所强调得服务重点与难点,如非精神病性疾病、成瘾性疾病、脑与躯体相关精神疾病以及综合医院联络咨询等等(三)主要变化1.采用国际分类(ICD-11)最新分类,同时参考美国分类与诊断标准(DSM-5);2.强调综合医院得精神卫生服务;3.更加简练、更加基础、更加可读、更加有趣;5.调整、增加Box,有助于读者理解、思考,并增加趣味性6.进一步保证质量,互校,主编、副主编把关。
二、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介绍整体医学概念及精神卫生得重要性与精神疾病得普遍性;强调医患关系与职业服务得重要性;介绍社会、心理、生物学因素与精神疾病得关系,特别就是神经生物学在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理等方面得进展;贯彻减少对精神病学与精神疾病得歧视与偏见;展望今后得发展方向等。
全国规划教材《精神病学》第八版编写大纲一、总体构思(一)主要参考书1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PA)、美国精神病学会、欧洲精神病学会对医学生精神病学课程设置2对第四4~7版的反馈意见3国际知名教科书,如牛津《精神病学》等(二)编写注意事项与选材1.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三基): 依据学生水平,在校时间,教材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要强调三基,使学生能掌握各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临床思维方法,为毕业后学习打下基础GAGGAGAGGAFFFFAFAF2.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适用性(五性)3.人文(社会、文化、伦理、患者隐私、歧视与偏见等等),态度 (服务理念、医患关系、职业精神等等)、理念(心身统一的哲学思想、大精神科概念、精神疾病属性)的培养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根据其重要性与适用性可分为:1必须要掌握的(must know, minimal requirement)2应该要掌握的 (should know)3最好要掌握的 (nice to know)因此在选材时, 把“必须要掌握”的写透, 可适当涉及”应该要掌握的”, 尽可能少写”最好要掌握”的内容。
决定上述重要性与适用性时, 主要考虑:1.对象: 本科生, 毕业后大部分不从事精神科临床GAGGAGAGGAFFFFAFAF2.疾病谱的变化3.服务理念、服务对象变化4.向综合医院精神卫生服务、社区服务方向发展变化5.新的精神卫生法所强调的服务重点与难点,如非精神病性疾病、成瘾性疾病、脑与躯体相关精神疾病以及综合医院联络咨询等等(三)主要变化1.采用国际分类(ICD-11)最新分类,同时参考美国分类与诊断标准(DSM-5);2.强调综合医院的精神卫生服务;3.更加简练、更加基础、更加可读、更加有趣;5.调整、增加Box,有助于读者理解、思考,并增加趣味性GAGGAGAGGAFFFFAFAF6.进一步保证质量,互校,主编、副主编把关。
精神病学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熟悉精神病学的概念、任务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2、了解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
教学内容1、精神病学的概念、任务,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角度讲解精神障碍的常见病因:遗传因素、素质因素、促发因素、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目的要求1、熟悉常见的精神症状名称、定义和临床意义。
2、了解正常的心理活动过程。
教学内容1、症状学概述:略讲正常的心理过程;强调精神症状的识别与确定对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性。
2、常见的精神症状及其主要的临床意义,容易混淆的症状的鉴别要点。
如:错觉、幻觉与感知综合障碍;内感性不适与内脏幻觉;真性幻觉与假性幻觉;强迫观念和强制性思维;痴呆与精神发育迟滞;假性痴呆与真性痴呆;情感低落与情感淡漠;协调性与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等。
第四章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目的要求1、熟悉精神障碍的分类。
2、了解几个主要精神障碍诊断分类系统。
教学内容1、精神障碍分类的目的、基轴及诊断标准。
2、精神障碍分类系统:国内、国外。
第五章器质性精神障碍目的要求1、掌握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共同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
2、掌握谵妄、痴呆、遗忘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掌握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
3、了解导致谵妄、痴呆、遗忘综合征的常见病因。
4、了解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的鉴别。
教学内容1、急性脑器质性综合征(谵妄)、慢性脑器质性综合征(痴呆)及遗忘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
2、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共同临床特点、诊治原则:强调病因治疗、对症和支持治疗的重要性3、AD与VD的主要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VD与AD的鉴别要点。
第六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目的要求1、掌握精神活性物质、依赖、滥用、耐受性、戒断状态的概念及种类2、酒精戒断反应及处理。
八年制《精神病学》教学大纲-精简版第二章精神障碍症状学掌握常见的精神症状与综合征。
第三章精神障碍的检查与诊断(1)掌握精神病史的内容及采集法;(2)掌握精神状态检查法;(3)熟悉精神科病历的内容和书写方法。
第四章脑器质性精神障碍(1)熟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基本概念;(2)掌握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原则、治疗原则。
第五章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1)熟悉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基本概念;(2)掌握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原则、治疗原则。
第六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1)熟悉药物、酒精依赖及中毒所致精神障碍的概念;(2)掌握药物、酒精依赖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原则、及治疗原则。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1)熟悉精神分裂症的概念;(2)掌握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常见临床类型、诊断与鉴别诊断原则Ⅰ型和Ⅱ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3)熟悉精神分裂症的预防原则与护理特点。
第八章心境障碍(1)熟悉心境障碍的概念;(2)掌握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与临床类型、诊断与鉴别诊断原则、治疗原则;(3)熟悉心境障碍的预防原则;第九章应激相关障碍(l)掌握应激相关障碍的概念;(2)掌握应激相关障碍的临床表现及分型、诊断与鉴别诊断原则、治疗原则;(3)掌握应激相关障碍的预防原则。
第十章神经症(1)熟悉神经症的概念;(2)掌握神经症的常见亚型的分型及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原则、治疗原则。
第十一章癔症(1)熟悉癔症的概念;(2)掌握癔症的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原则、治疗原则。
第十二章精神发育迟滞(l)熟悉精神发育迟滞的概念;(2)掌握精神发育迟滞的分类与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原则、治疗原则;(3)掌握精神发育迟滞的预防原则。
第十三章精神疾病的治疗(2)掌握精神科常用药物的使用原则与方法;(3)熟悉几种特殊的(精神科)治疗。
第十四章精神障碍的护理与精神障碍的预防(1)掌握接触精神病人的方法与原则;(2)掌握精神病人的护理方法及意外事件的预防和处理;(3)掌握精神障碍一、二、三级预防的方法。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开课教研室:神经病学教研室开课院(系、部):临床学院课程中文名称:神经病学课程英文名称:Neurology课程编码: 0210102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课程性质:必修开课学期:开课对象: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分: 2.0 ;总学时: 30 ;理论课学时: 26 ;实验学时: 4 先修课程:基础医学教材:书名:《神经病学》,编者:贾建平、陈生弟主编,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年月:2013.03,版次:第7版参考资料:【1】书名:《神经病学》,编者:吴江主编,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年月:2005.08,版次:第2版【2】书名,《临床神经病学定位(第5版)(神经科医生案头书系列)》,作者:(美国)Paul W.Brazis ,译者:王维冶王化冰,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年月:2009.01,版次:第1版【3】/professionals/index.cfm【4】/AANLIB/home.html一、课程目标及基本要求神经病学是内科学的派生学科,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临床学科。
神经系统疾病是指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和骨骼肌由于感染、血管病变、外伤、肿瘤、中毒、变态反应、变性、遗传、代谢障碍和先天性异常等原因引起的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运动、感觉、反射和植物神经机能障碍,原因包括感染、中毒、外伤、肿瘤、变性、遗传因素、血管改变、代谢障碍、免疫异常、先天畸形等。
神经病学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研究领域非常广泛。
《神经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专业课程。
学习神经病学的目的是掌握采集病史和神经系统检查法;学习神经病的诊断原则和方法;掌握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急重病的防治原则和措施。
学习方法应重点复习神经解剖、生理、病理等有关基础知识,并联系临床实际,以达到融会贯通。
本教学大纲是《神经病学》授课中应遵循的基本纲领,教师在讲授时必须保证完成大纲中的基本要求,不得随意增减。
全国规划教材《精神病学》第八版编写大纲
一、总体构思
(一)主要参考书
1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PA)、美国精神病学会、欧洲精神病学会对医学生精神病学课程设置
2对第四4~7版的反馈意见
3国际知名教科书,如牛津《精神病学》等
(二)编写注意事项与选材
1.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三基): 依据学生水平,在
校时间,教材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要强调三基,使学生能掌握各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临床思维方法,为毕业后学习打下基础
GAGGAGAGGAFFFFAFAF
2.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适用性(五性)
3.人文(社会、文化、伦理、患者隐私、歧视与偏见等等),
态度 (服务理念、医患关系、职业精神等等)、理念(心身统一的哲学思想、大精神科概念、精神疾病属性)的培养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根据其重要性与适用性可分为:
1必须要掌握的(must know, minimal requirement)
2应该要掌握的 (should know)
3最好要掌握的 (nice to know)
因此在选材时, 把“必须要掌握”的写透, 可适当涉及”应该要掌握的”, 尽可能少写”最好要掌握”的内容。
决定上述重要性与适用性时, 主要考虑:
1.对象: 本科生, 毕业后大部分不从事精神科临床
GAGGAGAGGAFFFFAFAF
2.疾病谱的变化
3.服务理念、服务对象变化
4.向综合医院精神卫生服务、社区服务方向发展变化
5.新的精神卫生法所强调的服务重点与难点,如非精神病性疾
病、成瘾性疾病、脑与躯体相关精神疾病以及综合医院联络咨询等等
(三)主要变化
1.采用国际分类(ICD-11)最新分类,同时参考美国分类与诊断标准(DSM-5);
2.强调综合医院的精神卫生服务;
3.更加简练、更加基础、更加可读、更加有趣;
5.调整、增加Box,有助于读者理解、思考,并增加趣味性
GAGGAGAGGAFFFFAFAF
6.进一步保证质量,互校,主编、副主编把关。
二、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
介绍整体医学概念及精神卫生的重要性与精神疾病的普遍性;强调医患关系与职业服务的重要性;介绍社会、心理、生物学因素与精神疾病的关系,特别是神经生物学在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理等方面的进展;贯彻减少对精神病学与精神疾病的歧视与偏见;展望今后的发展方向等。
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用非常简洁的语言描述常见的症状,强调症状的识别、鉴别、意义等,并且增加简单案例以增加学生理解。
第三章精神障碍检查和诊断
GAGGAGAGGAFFFFAFAF
重要内容,是医生的基本的技能,解决如何强化医患关系,获得重要、可靠的临床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可靠的临床思维。
第四章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基本概念,分类、诊断标准的意义,常用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重点是新的国际分类与诊断标准等,给学生精神科疾病的整体印象。
第五章神经认知障碍
概述部分总体介绍神经认知障碍基本概念、范围,重点是谵妄、记忆障碍、痴呆等,然后介绍传统的“脑器质性”与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其他精神疾病(如物质所致认知功能相关问题)仍然在相应章节。
Box介绍传统的器质性精神障碍的
GAGGAGAGGAFFFFAFAF
概念演变、范围等
第六章物质所致障碍与成瘾行为
分为概述、各论(阿片、酒精、镇静催眠药、兴奋剂、烟草、氯胺酮),所有物质所致的其他精神障碍均在此章写。
Box介绍行为成瘾,特别是赌博障碍、网络游戏障碍的内容。
建议将冲动控制障碍作为附录放在此章。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及其它精神病性障碍
精神分裂症、分裂型(?)、分裂情感、妄想性障碍、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Box介绍分裂型障碍临床特点与人格障碍关系)
第八章双相及相关障碍
主要介绍双相I型与II障碍(ICD-11分类),简单介绍环性
GAGGAGAGGAFFFFAFAF
心境障碍,用box介绍快速循环、混合型心境障碍。
第九章抑郁障碍
新的ICD-11把抑郁障碍分为:单次、复发性抑郁障碍,心境恶劣障碍,混合型抑郁焦虑障碍。
前者又根据其严重程度、有无精神病性障碍进行亚型分类。
由于混合型抑郁焦虑障碍临床分类首次出现,但临床上较为常见,建议放到正文中。
在ICD-11中,并没有DSM-5中的“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
如有必要,可以在Box中写。
GAGGAGAGGAFFFFAFAF
第十章焦虑与恐惧相关障碍
包括:广泛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广场恐惧障碍、社交焦虑障碍、特殊恐惧障碍。
建议将分离焦虑障碍此处编写。
第十一章强迫及相关障碍
重点介绍强迫障碍、躯体变形障碍(Body dysmorphic disorder),简单介绍囤积障碍、拔毛癖、搔抓障碍。
讨论疑病症的归属问题,建议疑病症在此章编写。
第十二章分离障碍
重点介绍与神经系统有关的分离障碍(Dissociative neurological symptom disorder),如抽搐、瘫痪、感觉运动障碍等;分离性记忆障碍(Dissociative amnesia),如神游、现实-人格解体、出神障碍(Trance disorder)、附体障碍
GAGGAGAGGAFFFFAFAF
(Possession trance disorder)。
对于出神、附体障碍,建议在Box论述。
第十三章躯体忧虑障碍(Bodily distress disorder)
这是一个新的类别,大概相当于既往躯体形式障碍、疑病障碍这一类的疾病,我们需要讨论是否需要采用新的名字。
建议在概述中或者Box中介绍这一类疾病的历史沿革,加强读者的理解。
第十四章应激相关障碍
此章有较大的变化,在ICD-11中,称之为Disorders specifically associated with stress。
主要包括PTSD、复杂性PTSD、持续性居丧反应(prolonged grief disorder),还有两种儿童期的障碍:反应性依恋障碍(reactive attachment
GAGGAGAGGAFFFFAFAF
disorder)以及抑制性社会参与障碍(Disinhibited social engagement disorder)。
与DSM-5一样,ICD-11也没有急性应激障碍类别。
第十五章摄食与排泄障碍
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暴食障碍(binge eating disorder)、异食症(pica)、遗尿症(enuresis)、遗粪症(encopresis)等。
第十六章睡眠障碍
在ICD-11系统中,已经将睡眠障碍从精神障碍中分出,但我们认为仍然需要独立成章。
睡眠障碍包括:睡眠的启动与维持困难(失眠)、白天过度睡眠(嗜睡)、24小时睡眠-觉醒周期紊乱(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睡眠中异常活动和行为(睡行症、
GAGGAGAGGAFFFFAFAF
夜惊、梦魇)。
第十七章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
强调人格及其人格障碍的概念,按照ICD-11的分类,写主要的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中的同性恋有争议,放在Box内。
第十八章儿童发育障碍与行为障碍
重点的内容包括精神发育迟滞、孤独谱系障碍、注意缺陷综合征、抽动障碍等儿童期的情绪与行为障碍放在其他章节写.
第十九章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
重点放在危机干预,自杀问题简写。
GAGGAGAGGAFFFFAFAF
第二十章精神科急诊与联络咨询
器质性精神障碍、急性焦虑、妄想发作的识别与处理、危机干预,以及综合医院精神问题的联络咨询内容与方法,特别强调急诊服务与联络咨询的关系。
第二十一章躯体治疗
药物治疗与电抽搐治疗,介绍临床上目前常用的新药物,适当增加新上市的药物的介绍。
简单介绍精神科物理治疗方法,如经颅磁刺激,可以考虑作为Box。
第二十二章心理治疗
尽量条理化、非专业化,强调实用性。
第二十三章精神障碍的预防和康复
强调社区精神疾病预防、精神健康促进的理念,强调社区
GAGGAGAGGAFFFFAFAF
医疗、康复服务以及与医院服务的关系等。
第二十四章精神病学相关法律
简单介绍颁布的精神卫生法主要内容;司法精神病学的内容,特别是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介绍精神科临床实践所遇到相关法律问题。
参考文献
索引
估计字数:70万,没有图。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G21846 5556 啖22461 57BD 垽25056 61E0 懠31753 7C09 簉34879 883F 蠿26757 6885 梅30414 76CE 盎632562 7F32 缲y35772 8BBC 讼l24694 6076 恶
GAGGAGAGGAFFFFAF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