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尺度气象学课后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7
气象学与气候学思考题答案答:一:1.e=6.832(hPa)a=0.00098799d=10.248q=0.00425(g/g)Γ=0.00427872.早晨山脚山顶背面温度高一些,中午温度升高,下午时段温度会较高,北坡也是。
黄昏时段温度会下降。
由于是北纬30度处于中低纬,该山地坡麓在上午与山顶相比温度要低,压强要大,实际水汽压要小,相对湿度大,露点大,而山顶下午与山地坡麓相比温度高压强小实际水汽压小,饱和水汽压要大相对湿度小,露点低,山南与山北相比温度高露点低相对湿度小压强大,水汽压小饱和水汽压大,相对湿度小,露点低。
3.氧是一切生命必须的.氮冲淡氧臭氧吸收紫外线。
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
大气主要成分在大气层中的作用是引起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的形成及其变化。
如增温、冷却、蒸发、凝结等。
氧气能大量吸收紫外线,使臭氧层增加,影响大气的垂直分布。
二氧化碳对太阳辐射吸收很少,但却能强烈地吸收地面辐射。
4.二氧化碳:减少燃料植树限车。
臭氧:减少氟利昂的排放5.(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主要是从地面得到热量(2)垂直对流运动。
地面的不均匀受热(3)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受地表的影响较大。
6.对流层的厚度与气温正相关:对流层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约下降6℃.从顶部气温与近地面相比下降的幅度看,低纬度近地面气温不可能比高纬度高出那么多的度数。
7.状态方程用密度ρ,体积V,压强P,温度T表示。
P、V、T之间存在函数关系,其余一个量或两个量的变化,就说空气状态也发生了变化。
8.只与气体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有关(℃)大气的压强(hpa)水汽所产生的压力(hpa)。
实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
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气压之差(hpa)水汽的质量与该团空气总质量的比值。
(g/g)水汽质量与干空气质量的比值。
(g/g)使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时温度从天空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水(mm)空气的水平运动(m/s)9.水蒸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所以空气中水蒸气越多密度越小。
1、中纬度常见得中尺度对流系统按组织形式可分为哪些类型?答:中纬度常见得中尺度对流系统按组织形式可分为三类:孤立对流系统:包括普通单体风暴、多单体风暴、超级单体风暴、龙卷风及小飑线带状对流系统:飑线、锋面中尺度雨带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2、什么叫孤立对流系统?有哪些基本类型?答:所谓孤立对流系统就是指以个别单体雷暴、小得雷暴单体群以及某些简单得飑线等形式存在得范围相对较小得对流系统。
孤立对流系统有三种基本类型,即普通单体风暴、多单体风暴以及超级单体风暴。
3、什么就是普通雷暴?普通雷暴得生命史包括哪些阶段?每个阶段得主要特征有哪些?以一般常见得闪电、雷鸣、阵风、阵雨为基本天气特征得雷暴称为普通雷暴而伴以强风、大雹、龙卷等激烈灾害性天气现象得雷暴则称为强雷暴普通雷暴得生命史包括:塔状积云、成熟、消散阶段每个阶段得主要特征得差异主要表现在云内得垂直环流、温度与物态等几个方面在塔状积云阶段,云内为一致得上升运动,云内温度高于云外,基本在0℃以上,物态主要为水滴。
到成熟阶段:上升气流变得更强盛,上升气流最强盛处得云顶出现上冲峰突,同时,降水开始发生,并由于降水质点对空气产生拖曳作用,在对流单体下部产生下沉气流。
雨滴蒸发使空气冷却,下沉气流受负浮力作用而被加速。
当下沉气流到达地面时,形成冷丘与水平外流,其前沿形成阵风锋。
云体中上层得温度达到0℃以下,云中物态有水滴、过冷水、雪花、冰晶以及霰与雹等固态降水物。
到消散阶段:云内下沉气流逐渐占有优势,最后下沉气流完全替代了上升气流,云内温度低于环境,最后云体逐渐消散。
4、什么就是多单体风暴?其内部结构有何特点?多单体风暴就是由一些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得生命期短暂得对流单体组成得,就是具有统一环流得雷暴系统。
在多单体风暴中有一对明显有组织得上升与下沉气流,这与普通得雷暴群不同。
5、什么就是超级单体风暴?其雷达回波有什么特征?这些雷达回波分别与什么结构特征相对应?超级单体风暴就是指直径达20~40KM以上,生命期达数小时以上,即比普通得成熟单体雷暴更巨大、更持久、天气猛烈得单体强雷暴系统。
气象习题ch1-2第1章大气概况一.简答题1、简述大气的主要成分,并说明二氧化碳、臭氧和水汽的分布于作用。
2、简述大气的垂直分层概况。
3、简述对流层的主要特征。
二.选择题1.1 大气概述1.天气是指某一特定区域:A.在较短时间内各种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B.在较长时间内各种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C.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特征(包括极值)D.气象要素的一年平均特征(包括极值)2.表征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的气象术语称为:A.天气B.气候C.气象要素D.天气系统3.气候是指某一特定区域:A.在较短时间内各种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B.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特征(包括极值)C.气象要素的一年平均特征(包括极值)D.天气形势4.下列属于气象要素的是:A 风云雾霜沙尘暴B 气压高气压台风C 风云雨冷峰暖锋D 气温气压冷锋暖锋5.气象要素主要包括:I、气压、气温; II、雾、气团、锋面; III、相对湿度、沙尘暴; IV、风、云、能见度; V、温度、高压、低压;VI、雨、雪、雷暴A.I、III、IV、VI B. I、II、IV ~VI C.II~IV、VI D. II、IV~VI1.2 大气的组成1.大气的主要成分为:A.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惰性气体B.干洁空气、水汽、气溶胶质粒C.氮气、氧气、二氧化、水汽D.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惰性气体、水汽2.干洁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为:A.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B. 氮气、氧气、氩气C.氩气、氧气、二氧化 D. 氮气、氧气、氩气、二氧化碳、3.在气压相同的情况下,密度较小的空气是:A.暖湿空气B.冷湿空气C.干热空气D.干冷空气4.在气压相同的情况下,密度较大的空气是:A.暖湿空气B.冷湿空气C.干热空气D.干冷空气5.在气压相同的情况下,密度较小的空气是:A.暖湿空气B.冷湿空气C.干热空气D.干冷空气6.在气压相同的情况下,密度较大的空气是:A.暖湿空气B.冷湿空气C.干热空气D.干冷空气7.影响天气及气候变化的主要大气成分包括:A.二氧化碳、臭氧和惰性气体B.氮气、二氧化碳和惰性气体C.二氧化碳、臭氧和水汽D.氧气、臭氧和惰性气体8.大气中能够透过太阳短波辐射、强烈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的主要气体成分为:A.臭氧B.氮气C.氧气D.二氧化碳9.在大气成分中,主要吸收太阳紫外线的气体成分为:A.臭氧B.二氧化碳C.氧气D.氮气10.在自然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哪种大气成份能在气态、液态和固态三者之间互相转化(即发生相变的唯一大气成份)?A.氮气B.氧气C.水汽D.二氧化碳11.在下列大气成分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大气成分是:A.氧气 B.氮气 C.氩气 D.二氧化碳12.通常在90千米高度以下,可将干空气作为单一成分的理想气体处理,其平均分子量为:A.16摩尔B.18摩尔C.29摩尔D.32摩尔13.近地面层空气的平均密度为:A.1.01~1.03克/厘米3B.1.00克/厘米3C.1293克/厘米3D.0.86~0.92克/厘米314.从地面向上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密度:A.缓慢递减B.迅速递减C.缓慢递增D.迅速递增15.从高空到地面向下随着高度的减小,空气密度:A.缓慢递减B.迅速递减C.缓慢递增D.迅速递增16.在自然条件下能发生相变的唯一大气成分是:A.氧 B.氮 C.水汽 D.氩17.一般而言,大气中的水汽分布A 低空多于高空B 海洋多于陆地,低纬多于高纬C 夏季多于冬季,白天多于夜间D ABC都对18.在水汽相变过程中,大气固体杂质可以充当:A.凝结核,不利于相变过程发生B.催化剂,不利于水汽凝结C.凝结核,有利于相变过程发生D.催化剂,有利于水汽凝结19.对大气温度有较大影响的大气成分:Ⅰ.氮气;Ⅱ.臭氧;Ⅲ.二氧化碳;Ⅳ.氧气;Ⅴ.水汽;Ⅵ.氢气。
第一章1.中尺度天气学研究的两类中尺度天气现象各是什么?2.中尺度天气现象的特征?3.简述Orlanski分类法对中尺度的分类?4.简述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基本特征?第二章1.浮力、地转偏向力在大、中、小尺度运动的作用?2.何谓“对流近似”?3.滞弹性近似、包辛内斯克近似及适用条件?4.对于中尺度运动,主要是何种波动起作用?5.惯性重力波形成的机制?6.有基本气流切变时,重力波的不稳定条件?并解其物理意义?7.重力波的动力学性质有哪几点?8.什么是“对称不稳定”?判据?9.非静力平衡条件下干对称不稳定的判据?10.对流发生的触发机制?并举例说明?第三章1.简述强风暴发生的天气学必要条件?2.什么是条件不稳定、对流不稳定?其适用条件各是什么?3.什么是位势不稳定?4.逆温层和干暖盖的作用是什么?5.普通积云的云外下沉气流与强风暴中尺度环流的下沉运动对对流运动各起什么作用?6.挟卷效应及对对流运动的影响?7.垂直风切变对对流运动的作用?8.何为高空急流、低空急流?9.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作用对对流天气和强风暴发展有什么作用?10.低空急流的三个作用?高空急流的两个作用?11.第二类条件不稳定?12.简述积云对流潜热对高低空风场的反馈作用?第五章1.根据雷达回波形态,对流风暴可分为哪几类?2.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的定义?3.局地对流系统的三种基本类型?4.局地强风暴发生时环境场的重要特征?5.解释:普通单体雷暴、多单体雷暴和超级单体雷暴6.超级单体风暴发生的一般天气尺度环境?7.超级单体风暴的上升气流、下沉气流的位置及其作用?8.飑线的定义及天气现象?9.飑线形成的大尺度环境条件?10.中纬度飑线结构的主要特点?11.从形成、气象要素变化以及尺度方面简述飑线与锋面区别?12.龙卷的基本特征?13.龙卷形成的主要机制?14.何谓下击暴流?15.产生下击暴流雷达回波类型?下击暴流一般发生在回波的部位?16.分析比较:普通单体雷暴、多单体风暴、超级单体风暴、飑线、中尺度对流复合体、龙卷的水平尺度和时间尺度?第九章1.什么叫中尺度分析?2.中尺度分析中常用哪些资料?在分析时要注意哪些方面?3.对中尺度系统的分离主要有哪两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4.在中尺度天气图上常绘制等θe线或等Eδ线。
气象学习题(有答案).第一章大气一、名词解释题:1.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
如地表面、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
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二、填空题:(说明:在有底线的数字处填上适当内容)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1) 、(2) 、氩和(3) 。
2. 大气中臭氧主要汲取太阳辐射中的(4) 。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汲取(5) 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普通白天比晚上(6) ,夏天比冬天(7) 。
5. (8)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化的重要角色。
6. 按照大气中(9)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普通随高度上升而(10) 。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11) 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12) 。
9. 按照大气中极光浮现的最大高度作为推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13) 千米。
答案:(1)氮(2)氧(3)二氧化碳(4)紫外线(5)长波(6)低(7)低(8)水汽(9)温度(10)降低(11)平流(12)上升(13)1200 三、推断题:(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汲取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剧烈汲取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3. 因为植物大量汲取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削减。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普通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挨次,分离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1、中纬度常见的中尺度对流系统按组织形式可分为哪些类型?答:中纬度常见的中尺度对流系统按组织形式可分为三类:孤立对流系统:包括普通单体风暴、多单体风暴、超级单体风暴、龙卷风及小飑线带状对流系统:飑线、锋面中尺度雨带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2、什么叫孤立对流系统?有哪些基本类型?答:所谓孤立对流系统是指以个别单体雷暴、小的雷暴单体群以及某些简单的飑线等形式存在的范围相对较小的对流系统。
孤立对流系统有三种基本类型,即普通单体风暴、多单体风暴以及超级单体风暴。
3、什么是普通雷暴?普通雷暴的生命史包括哪些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有哪些?以一般常见的闪电、雷鸣、阵风、阵雨为基本天气特征的雷暴称为普通雷暴而伴以强风、大雹、龙卷等激烈灾害性天气现象的雷暴则称为强雷暴普通雷暴的生命史包括:塔状积云、成熟、消散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特征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云内的垂直环流、温度和物态等几个方面在塔状积云阶段,云内为一致的上升运动,云内温度高于云外,基本在0℃以上,物态主要为水滴。
到成熟阶段:上升气流变得更强盛,上升气流最强盛处的云顶出现上冲峰突,同时,降水开始发生,并由于降水质点对空气产生拖曳作用,在对流单体下部产生下沉气流。
雨滴蒸发使空气冷却,下沉气流受负浮力作用而被加速。
当下沉气流到达地面时,形成冷丘和水平外流,其前沿形成阵风锋。
云体中上层的温度达到0℃以下,云中物态有水滴、过冷水、雪花、冰晶以及霰和雹等固态降水物。
到消散阶段:云内下沉气流逐渐占有优势,最后下沉气流完全替代了上升气流,云内温度低于环境,最后云体逐渐消散。
4、什么是多单体风暴?其内部结构有何特点?多单体风暴是由一些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生命期短暂的对流单体组成的,是具有统一环流的雷暴系统。
在多单体风暴中有一对明显有组织的上升和下沉气流,这和普通的雷暴群不同。
5、什么是超级单体风暴?其雷达回波有什么特征?这些雷达回波分别与什么结构特征相对应?超级单体风暴是指直径达20~40KM以上,生命期达数小时以上,即比普通的成熟单体雷暴更巨大、更持久、天气猛烈的单体强雷暴系统。
气象学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机场跑道方向的能见度标为A、平均能见度B、跑道能见度C、有效能见度正确答案:B2.下列何种地区最容易出现山地背风波A、高大山脉的背风面上空B、山谷风盛行的地区C、孤立山峰的后面正确答案:A3.当风速达到40节或以上时,以下哪种情况下很有可能出现地形波颠簸?A、与山峰平行,气流稳定B、穿过山脊,气流稳定C、沿山谷下行,气流不稳定正确答案:B4.在锋线附近的雨层云中飞行会遭遇A、轻度积冰B、中度积冰C、强积冰正确答案:C5.暖湿气流流到冷的地面上,常会出现什么样的天气()A、层状云B、平稳气流和平流雾C、暖锋云系正确答案:B6.航路重要气象情报由()发布A、局方B、空中交通服务单位C、气象监视台正确答案:C7.在重要天气预告图上,“CAT”表示A、碧空B、晴空颠簸C、满天云正确答案:B8.在日常航空天气报告中,电码“SHRA”表示的意思是A、强雷暴B、阵雨C、积雨云正确答案:B9.飞行员在飞行中发现远处的云由云条和云块组成,云条和云块底部较平,在有的云块上有云塔突起,层次不齐,这种云应是A、层积云B、浓积云C、堡状云正确答案:C10.在下面各种情况中,能最快形成地面逆温层的是()A、晴朗而相对平静的夜晚地面辐射冷却B、在山区有暖空气快速上升C、日出后,地面有雾或低云正确答案:A11.若飞机在飞行中遭遇到微下击暴流,飞机的飞行性能常常是A、先变好,后变坏B、先变坏,后变好C、急剧变坏正确答案:A12.飞机表面出现的冰珠说明A、在较高高度有逆温现象,伴随冻雨出现B、冷锋过境C、本地有雷暴正确答案:A13.在雷暴的生存周期中哪一阶段的特征是云中充满下降气流A、消散阶段B、积云阶段C、从云下有降水开始正确答案:A14.在北半球,一个飞行员作一次由西向东的长途飞行,在下面何种情况下,他将有可能因气压系统而形成的顺风A、在高压系统和低压系统南侧B、在高压系统南侧和低压系统北侧C、在高压系统北侧和低压系统南侧正确答案:C15.雷暴消散阶段的特征是A、内部都是上升气流B、出现强烈的湍流、积冰和闪电C、云中充满下降气流正确答案:C16.若飞机进入雷暴云下的下冲气流中,将会碰上A、逆风切变B、飞机乱流C、垂直风切变正确答案:C17.能降暴雨和冰雹的云是A、雨层云B、高层云C、积雨云正确答案:C18.飞机在雨层云中飞行时一般会遇到什么程度的积冰A、重度积冰B、中度积冰C、轻度积冰正确答案:C19.地面天气图上的蓝色实线所表示的是A、冷锋B、等压线C、静止锋正确答案:A20.在对流层,大气乱流形成的原因A、温度在水平方向上分布不均B、地转偏向力的作用C、气流经过粗糙不平的地表或地面受热不均正确答案:C21.位于对流层上层成平流层下层的高空急流,中风速不小于A、30米/秒B、50米/秒C、60米/秒正确答案:A22.乌鲁木齐的四字代码是A、ZSSSB、ZGGGC、ZWWW正确答案:C23.若在海平面1000英尺高度上地面空气湿度为70℉,露点为48℉,那么积雨云云底端大概在什么高度A、海平面以上4000英尺的高度B、海平面以上5000英尺的高度C、海平面以上6000英尺的高度正确答案:C24.卷云在可见光云图和红外云图上的颜色分别是A、白色、灰色B、黑色、白色C、灰色、白色正确答案:C25.YUCCAIRMET4VALID181015/181600YUDO-AMSWELLFIRMODMTWOBSAT100524DEGN110DEGEATFLO80STNRNC=根据上述AIRMET报,可知该情报区的天气是怎样的?A、从10:15到16:00,山地波的强度在增强B、在海拔2400米,北纬24度,东经110度,出现中等强度颠簸C、出现强度稳定的山地波正确答案:C26.METARZSSS120500Z32006MPSCAVOK30/26Q1008=依据上述METAR报,ZSSS站报告的地面风是A、东南风6m/sB、东北风6m/sC、西北风6m/s正确答案:C27.飞机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形成厚度为9cm的冰层,说明其遇到了A、弱积冰B、中度积冰C、强积冰正确答案:B28.下面何种特征描述的是热雷暴?A、与天气系统一起移动B、在陆地上晚上增强,白天减弱C、范围小,孤立分散,雷暴云间有间隙正确答案:C29.在我国,下列何种天气系统是由于特殊的地形造成的?A、热带风暴B、西南低涡C、锢囚锋正确答案:B30.某次飞行的高度是9000米,飞行前,飞行员要了解航线高度上的气压和风的分布情况,他应参考A、200百帕等压面图B、300百帕等压面图C、500百帕等压面图正确答案:B31.飞行时,霾对能见度或观察地形地物的能力有何影响?A、在霾中,眼睛容易疲劳因而不容易发现相对移动的航空器B、所有航空器的活动或地形地物显得比实际距离远C、霾使视力集中在远处正确答案:B32.在地面天气图上可以看出,近地面的风A、由高压向低压斜穿等压线吹B、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C、沿着等压线吹,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后正确答案:A33.在高空逆温层下,能见度也常常变差,除了云之外,还可碰上的影响能见度的天气现象是A、吹雪B、烟幕C、霾正确答案:C34.涡旋状云系天气系统是?A、台风B、反气旋C、锋面正确答案:A35.在下述何种情况下最有可能形成辐射雾?A、在海岸外的冷水面上有潮湿的热带气团移动B、晴空、平静的夜晚,露点温度很低C、在晴朗微风的夜晚,低洼和平坦的地面上有温暖潮湿的空气正确答案:C36.飞机在雷暴云下进近着陆可造成严重飞机事故。
1、在中纬度锋面气旋系统中通常包含哪几种尺度的降水区,它们各有什么特征?2、什么是暖输送带?他们一般具有哪些特征?答:低纬度低空对流边界层的暖空气在其逐渐向北、向上运行,升入到对流层中、高层时在槽前辐合区的边界上形成一支狭长的云带,这支狭长的气流具有朝极地方向和朝上输送大量热量及水汽和动量的作用,称为暖输送带。
具有下述特征:(1)位置一般处在冷锋前头,然后上升到地面暖锋上面。
西边界清楚,东边界不太清楚。
(2)暖输送带经常与一条低空急流相对应。
(3)暖输送带通常有几千米长,是一种天气尺度系统。
3、什么是冷输送带?答:起源于气旋东北部的高压的外围,是一支起到把北方冷空气向南方输送作用的反气旋式的低空急流气流。
4、在锢囚波动气旋中有哪几条基本的大尺度云系和主要的气流路径?P159图6.3答:暖输送带云系:来自暖区边界层的气流沿冷锋上升,来到对流层上层产生高云云系。
冷输送带云系:相对于前进中的气旋朝西运动,正好处在地面暖锋前面、暖输送带的下方,在地面暖锋附近冷输送带边沿上的低层空气由于摩擦辐合而上升,然后继续朝西运行,并逐渐上升到达对流层中层暖区顶点附近的地方形成云带。
5、暖输送带有哪两种基本模型,请说出它们的特性差别。
答:朝后斜升模型:抬升时作逆时针地转向,活动范围主要在冷锋附近朝前斜升模型:抬升时作顺时针地转向,活动范围主要在暖锋锋区附近6、怎样看出图6.5所表现的是一种朝后斜升形势,而图6.6所表现的是一种朝前斜升形势?答:7、锋面附近的中尺度雨带有哪些类别?什么是U型、L型、D型雨带?答:可分为三类:U型、L型、D型U型:出现在对流层中上层的浅层对流(暖锋雨带、冷锋雨带、锋前冷涌雨带)L型:出现在对流层低层的浅层对流(暖区小雨带(横向和纵向)、窄冷锋雨带)D型:直展深层的对流(锋后雨带、暖区雨带)8、暖锋雨带的云物理成因是怎样的?答:暖锋上的浅层对流云中冰质点不断长成和落出,它们落进在对流云下面的层状云中,通过聚集而生长,并促进层状云滴冻结,造成较大的冰质点浓度,从而引起该地区较强的降水。
1-名词解释:气象学:研究大气中各种现象的成因和演变规律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科学。
环境气象学:研究与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的大气环境及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科学。
太阳常数:当日地处于平均距离时,在地球大气的上界垂直于太阳辐射方向的太阳辐射强度。
(138 2瓦/米21.35*105 lx)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也称太阳高度,以符号h表示。
昼长:日出到日落的时间,光照时间:光照时间=可照时数(昼长)+曙暮光时间可照时数:指昼长,日出至日没的时数日照时数:太阳直接辐射地面的时间,又叫实照时数日照百分率:实照时数与可照时数的百分比大气量: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的距离与海平面上大气铅直厚度之比,简称大气量透明系数:透过一个大气质量后的太阳辐射照度与透过之前的辐照度之比。
即:Pm=Sm/Sm-l。
P随大气中所含水汽、杂质的量增加而减小。
太阳直接辐射强度:单位时间内以平行光形式投射到达地表单位水平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
散射辐射:阳光被大气散射后,单位时间内以散射光形式投射到达地表单位水平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
称散射辐射。
太阳总辐射:太阳总辐射强度:直接辐射强度和天空散射辐射的强度之和。
太阳辐射总量:指某一接受表面在一时段内所接受到的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的和,按时间不同分别称为H总量,月总量,年总量或生长季总量。
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有一部分投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
地面有效辐射:地面辐射与被地面吸收大气逆辐射之差。
地面辐射差额(地面净辐射):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地面吸收的辐射与放出的辐射之差,又称地面净辐射.紫外线指数:当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时(一般是在中午前后,即从上午十时至下午三时的时间段里),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辐射对人体皮肤的可能损伤程度。
容积热容量Cv:单位体积的物质,温度变化1°C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容积热量单位:卡•度-1 •克-1 温度日较差:一日内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为温度日变幅,也称温度日较差。
中学地理气象学习题集附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主要包括:()A. 二氧化碳、氮气、氧气B. 氮气、氧气、水蒸气C. 二氧化碳、甲烷、氮气D. 甲烷、氧气、水蒸气答案:C2.下列地理要素中,不属于大气圈组成部分的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水蒸气D. 湿度答案:D3.下列气象要素中,不能直接观测到的是:()A. 气温B. 降水C. 风向D. 湿度答案:C4.台风在北半球的移动方向是:()A. 顺时针B. 逆时针C. 东向西D. 西向东答案:B5.下列现象中,属于气候内因的是:()A. 台风B. 季风C. 雨季D. 晴天答案:B第二部分:填空题1.导致气温垂直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答案:纬度2. 空气的垂直运动对气候影响显著,空气的升起和下沉都会引发不同的气候现象。
升起的气流会_________。
答案:降温、降水3.西风带的经向宽度比东风带______。
答案:窄4.暖湿气流遇到山脉时,会产生______。
答案:降水5.露水的发生主要是因为______。
答案:气温降低,湿度增加第三部分:解答题1.简述温带西风带和赤道气候的特点以及形成原因。
答:温带西风带的特点是温和湿润,降水充沛,四季分明。
造成温带西风带的原因是北半球的偏西风和南半球的偏东风在赤道附近相遇,并形成直流西风气流。
赤道气候的特点是气温高,降水充沛,没有明显的四季变化。
赤道气候形成的原因是赤道地区受到太阳直射,热量充足,水汽蒸发量大,形成了低气压带,降水集中。
2.解释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答: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风的上升和下沉过程中。
当湿空气流经山脉时,受到山脉的阻挡,空气被迫上升,升至一定高度后,空气上升过程中发生凝结,形成云和降水。
这种现象称为山脉降水,是地形对降水的一种重要影响。
另外,地形对风向和风速也有影响。
例如高山对风的方向起到遮挡作用,使得风向改变;山脉迎风面风速较大,背风面风速较小。
这种地形对风速和风向的影响间接影响了降水的形成和分布。
《气象学与气候学》习题集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天气: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如气温、湿度、压强等)和大气现象(如风、云、雾、降水等)的综合。
2、干洁大气:除去水汽及其他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液体质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
3、热岛效应: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傍晚时分最明显。
4、位势高度:是指单位质量的物体从海平面抬升到某一高度克服重力所作的功。
5、切变线:对流层中层风向风速不连续的区域,两侧温差较小。
6、白贝罗风压定律:自由大气中背风而立,右手高压,左手低压。
7、虚温:在同一压强下,干空气密度等于湿空气密度时,干空气应有的温度。
8、浅薄系统:在温压场对称的系统中,如冷高压和暖低压。
9、位温:把气块沿干绝热过程移到1000百帕时的温度。
10、白贝罗风压定律:在北半球自由大气中,背风而立,右手高压,左手低压。
11、梯度风:自由大气中,空气作曲线运动时,当气压梯度力、惯性离心力、地转偏向力达到平衡时的风。
12、地转风:是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空气作等速、直线水平运动的形式。
13、大气环流:指水平尺度在数千公里以上,垂直范围达10km以上,时间尺度在2天以上的大规模空气平均运动。
14、急流:强而窄的气流带,其中心最大风速在对流层上部必须≥30m/s。
15、季风:以一年为周期,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风向不仅有季节改变,且方向的变化在120°以上。
16、海陆风——由于海陆热力差异而引起的以一日为周期变化的风,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海风);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陆风)。
17、山谷风——大山区,白天日出后,山坡受热,其上的空气增温快,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因距地面较远,增温慢,于是暖空气沿山坡上升,风由山谷吹向山坡,称谷风。
夜间,山坡,辐射冷却,气温迅速下降,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冷却慢,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
下层风由山坡吹向山谷,称为山风。
气象学中的尺度问题气象学是一门研究大气现象与气象系统演变的学科,其中的尺度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在气象学中,尺度的概念十分重要,其对于气象现象的认知、预测、研究和模拟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气象尺度的分类在气象学中,尺度按照时间与空间的维度分为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
时间尺度指的是气象过程发展到某个状态所需的时间,主要包括微尺度、介尺度、中尺度、大尺度四个层次。
空间尺度指的是气象现象长度、宽度和高度等三个方向的距离,主要涉及微观、中观、宏观等三个层次。
二、影响因素气象现象的尺度问题受到多种影响因素的制约,其中包括地理、环境、气候、季节等因素,这些影响因素与气象尺度的关系密切,共同构成了气象学中的尺度问题。
地理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山地、平原、海洋等不同类型的地理环境对气象过程的影响。
在大尺度气候尺度下,地球气候分布的地理格局是气象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大气环境的稳定性与流动性等因素,其中大气环境的稳定性影响了微观尺度的气象过程,而流动性则对中尺度与大尺度的气象过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气候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候变化对尺度的影响,例如气候变暖对于中尺度的季节变化的影响。
季节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季节的气象现象发生的尺度不同。
例如中尺度的季节变化,很大程度上源于不同季节的气象现象发生的尺度不同。
三、气象尺度问题的研究意义气象学中的尺度问题对于气象研究、应用和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尺度问题影响着气象模型的建立与精度。
因此,深入理解气象现象的尺度特征,可以改进气象模型,提高预报准确率。
其次,尺度问题也是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气候是受多个尺度作用影响的复杂系统,其理解与掌握必须对尺度问题有深入的认识。
此外,尺度问题还涉及到对不同尺度气象现象的认知和分析,对于气象学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气象尺度问题的挑战与展望气象尺度问题伴随着气象学的发展而不断迭代进化,挑战与展望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
中尺度气象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第一章中尺度天气系统的特征1. 什么是“中尺度”?Ligda,Emanuel,Orlanski和Pielke等怎样定义“中尺度”?目前,“中尺度”一般被描述性地定义为时间尺度和水平空间尺度比常规探空网的时空密度小,但比积云单体的生命期及空气尺度大得多的一种尺度。
Ligda(1951)最早提出“中尺度(mesoscale)”这一概念。
他根据对降水系统进行雷达探测所积累的经验指出,有些降水系统,太大以致不能由单站观测全,但又太小以致即使在区域天气图上也不能显现,他建议把具有这种尺度的系统称为“中尺度系统”。
Emanuel把具有状态比L/D=Uz/f和时间尺度T=f-1的运动定义为“中尺度”运动(L水平尺度,D垂直尺度亦即不稳定层厚度,Uz纬向风垂直切变尺度,f科氏参数)。
Orlanski(1975)根据观测和理论的总和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个比较细致的尺度划分方案,即:天气系统可粗分为大、中、小尺度三类,其中大尺度系统可再分为α、β两类,中尺度和小尺度系统则可分别分为α、β、γ三类,相邻两类的空间尺度相差1个数量级。
按照这种划分,中尺度成了一个范围很宽的尺度,即2~2000km。
小至某些通常称为小尺度的系统如雷暴单体等,大至某些通常称为大尺度的系统如锋、台风或飓风等都可以包括在中尺度的范围内。
但其核心则为20~200km的系统,即β中尺度系统。
β中尺度系统具有典型的中尺度特性,而α和γ中尺度系统则分别兼有大尺度和小尺度的特性。
Pielke(1984)提出,典型的中尺度也可以定义为符合以下判据的一种特殊尺度:①其水平尺度足够大,以至于可以适用静力平衡关系;②其水平尺度足够小,以致地转偏向力项相对于平流项和气压梯度力项时小项。
2. α、β、γ中尺度系统在性质和对强天气形成的作用方面有什么不同?按Orlanski的划分标准,中尺度系统的水平尺度在2×100~2×103km之间,时间尺度在几十分钟至几天之间。
气象学习题集(习题集目的是加深同学对知识系统性理解,协助同学掌握知识要点。
供学习时参考,对学习内容如有疑难,请与我联系,我将尽量给予辅导)1、什么是气象学,它的主要研究内容有那些?(Pl)2、气象学与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关系?(P2)3、气象学发展主要经历了那些阶段?各阶段有什么重要成果,今后气象学的发展方向是什么?(P4-6)4、什么是大气?干洁大气?干洁大气中有那些主要成份?(PlO)5、氮、氧、臭氧、二氧化碳的气象学和生物学意义是什么?(P12-14)6、臭氧的时空分布与历史变化规律。
(P13)7、二氧化化碳时空分布与历史变化规律(P13-14)8、大气中气溶胶的气象学意义是什么?(P14-15)9、大气可分为几个主要的层次?(P15)10、对流层有什么特点?(P17)11、平流层有什么特点?(P18)12、热成层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短波电台信号晚上比白天要稳定?(P18)13、大气上界是如何界定的?(P19)14、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蓝天日数可作为一地空气质量好坏的指标之一?(P23)15、简要画出辐射波的谱图(P35)16、物体的吸收率、透射率和反射率之间的关系如何?(P35)17、基尔荷夫定律的主要结论是什么?(P37)18、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的结论是什么?用公式表达出来。
(P37)19、维恩位移定律的结论是什么?用公式表达出来。
(P38)20、什么是太阳常数?太阳常数与其它常数相比有什么特点?为什么?(P39)21、什么是太阳高度角?写出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并说明每个字母的意义。
(P39)22、什么是太阳方位角?写出太阳方位角的计算公式,并说明每个字母的意义。
(P34)23、什么是昼长?什么是光照时间?写出计算公式,并说明每个字母的意义。
(P41-42)24、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有什么特点?大气中那些成分对太阳什么波段的光谱吸收作用较强?(P42-43)25、什么散射?分子散射与全散射有什么区别?(P43-44)26、写出大气透明系数的计算公式,并说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规律。
气象学习题+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在高空急流轴附近,()可以引起颠簸A、地形B、风切变C、波动正确答案:B2.飞机在雨层云中飞行时一般会遇到什么程度的积冰A、中度积冰B、重度积冰C、轻度积冰正确答案:C3.在夏季暖气团不稳定时,在暖锋的层状云系中可产生A、锋面雾B、积雨云C、高积云正确答案:B4.哪种云会导致最强烈的颠簸A、塔状云B、雨层云C、积雨云正确答案:C5.着陆能见度通常()地面能见度A、高于B、等于C、低于正确答案:C6.下列哪些属于影响飞机颠簸强度的因素①乱流强度②飞行速度③飞机的翼载荷A、①②③B、②③C、①②正确答案:A7.下属何种过程可使辐射雾消散A、风速由2米/秒增大到5米/秒B、地面水汽蒸发C、黎明前云量减小正确答案:A8.哪种云预示着对流颠簸即将出现A、雨层云B、卷云C、塔状积云正确答案:C9.在重要天气预告图上,符号“LOC*/.”表示A、零星小雨夹雪B、零星小雪或霰C、局部地区有小雪或小雨正确答案:C10.大气温度露点差越小,说明A、相对湿度大B、与相对湿度无关系C、相对湿度小正确答案:A11.YUCCAIRMET4VALID181015/181600YUDO-AMSWELLFIRMODMTWOBSAT100524DEGN110DEGEATFLO80STNRNC=根据上述AIRMET报,可知该情报区的天气是怎样的?A、从10:15到16:00,山地波的强度在增强B、在海拔2400米,北纬24度,东经110度,出现中等强度颠簸C、出现强度稳定的山地波正确答案:C12.乌鲁木齐的四字代码是A、ZSSSB、ZWWWC、ZGGG正确答案:B13.在北半球与低压区有关的空气环流是A、向内、向上和沿反时针方向B、向外、向上和沿顺时针方向C、向外、向下和沿顺时针方向正确答案:A14.什么时候可能遇到危险的风切变?A、层积云形成,锋面过境B、低层逆温层,锋面区,以及晴空颠簸情况下C、稳定气流移经山脉,形成晶体状云层正确答案:B15.大量微小的固体杂质,包括尘埃、烟粒、盐粒等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等于或小于5km的现象,称为A、烟幕B、浮尘C、霾正确答案:C16.YUCCSIGMET2VALID221215/221600YUDO-AMSWELLFIRSEVTURBOBSAT1210YUBSFL250MOVE40KMHWKN=根据上面的SIGMET报,可知该情报区内有什么样的天气活动?A、高空有严重颠簸,它的强度正在减弱B、有活跃的积雨云C、有严重颠簸,正以40km/h的速度向西移动正确答案:A17.考虑下列有关地形的论述1.地形波总是以条列形式在山脊的背风面上空形成;2.地形波气流在山脊背风面急剧下沉,在还没有上升和下沉形成波动之前,已向顺流方向延伸了相当距离:3.如果空气湿度大,波动振幅大,则波锋区将出现荚状云;4.一个典型的地形波,其最大的振幅范围很少高出脊顶标高300米。
气象学答案一名词解释第一章1、大气: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地球周围聚集着一个深厚的气体圈层,构成大气圈。
2、气象要素:定性或定量描述大气物理现象和大气状况特征的物理量。
3、天气:一定区域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及其变化的综合称为天气4.、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状况,它包括平均状态也包括极端状态。
5、干洁空气:大气中除水汽和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
6、气压:单位水平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静压力,其大小等于单位水平面积上大气柱的重量。
7、水汽压:是大气压强的一部分,它的大小视水汽含量的多少而定。
8、绝对湿度:单位容积湿空气中所含水汽的质量。
9、比湿:单位质量湿空气中所含水汽的质量。
10、露点:在定压而相变的情况下,湿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
11、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下的饱和水汽压之百分比。
12、饱和差:在某气温下的饱和水汽压和实际水汽压之差,用来表示空气达到饱和时所需要的水汽量。
13、风:空气的水平运动,它包括风向和风速。
第二章1、辐射: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发射能量的方式。
2、辐射通量密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辐射体表面的辐射能。
3、太阳辐射光谱:太阳辐射能随波长的分布。
4、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面上的辐射通量密度。
5、分子散射:空气分子的直径小于射入辐射的波长并遵循蕾利散射定律,其散射能力与波长的四次方成正比。
6、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观测点地平圈间的夹角。
7、昼长:太阳的视圈面中心从出地平线至入地平线之间的时间间隔。
8、时角:从主点起沿天赤道量到天球上的一点的赤道圈与天赤道交点的弧长为经向坐标称为时角。
9、单位气质:太阳位于天顶时,以单位面积太阳光束所穿过的大气柱的质量作为一个单位。
10、大气透明系数:当太阳位于天顶时,到达地面与太阳光垂直面上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S 与大气上界太阳常数之比,即P=S/S0。
11、太阳直接辐射:在与太阳辐射方向相垂直的面上所接收到的直接来自太阳的那一部份太阳辐射通量密度。
中尺度气象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第一章中尺度天气系统的特征1. 什么是“中尺度”?Ligda,Emanuel,Orlanski和Pielke等怎样定义“中尺度”?目前,“中尺度”一般被描述性地定义为时间尺度和水平空间尺度比常规探空网的时空密度小,但比积云单体的生命期及空气尺度大得多的一种尺度。
Ligda(1951)最早提出“中尺度(mesoscale)”这一概念。
他根据对降水系统进行雷达探测所积累的经验指出,有些降水系统,太大以致不能由单站观测全,但又太小以致即使在区域天气图上也不能显现,他建议把具有这种尺度的系统称为“中尺度系统”。
Emanuel把具有状态比L/D=Uz/f和时间尺度T=f-1的运动定义为“中尺度”运动(L水平尺度,D垂直尺度亦即不稳定层厚度,Uz纬向风垂直切变尺度,f科氏参数)。
Orlanski(1975)根据观测和理论的总和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个比较细致的尺度划分方案,即:天气系统可粗分为大、中、小尺度三类,其中大尺度系统可再分为α、β两类,中尺度和小尺度系统则可分别分为α、β、γ三类,相邻两类的空间尺度相差1个数量级。
按照这种划分,中尺度成了一个范围很宽的尺度,即2~2000km。
小至某些通常称为小尺度的系统如雷暴单体等,大至某些通常称为大尺度的系统如锋、台风或飓风等都可以包括在中尺度的范围内。
但其核心则为20~200km的系统,即β中尺度系统。
β中尺度系统具有典型的中尺度特性,而α和γ中尺度系统则分别兼有大尺度和小尺度的特性。
Pielke(1984)提出,典型的中尺度也可以定义为符合以下判据的一种特殊尺度:①其水平尺度足够大,以至于可以适用静力平衡关系;②其水平尺度足够小,以致地转偏向力项相对于平流项和气压梯度力项时小项。
2. α、β、γ中尺度系统在性质和对强天气形成的作用方面有什么不同?按Orlanski的划分标准,中尺度系统的水平尺度在2×100~2×103km之间,时间尺度在几十分钟至几天之间。
1、中纬度常见的中尺度对流系统按组织形式可分为哪些类型答:中纬度常见的中尺度对流系统按组织形式可分为三类:孤立对流系统:包括普通单体风暴、多单体风暴、超级单体风暴、龙卷风及小飑线带状对流系统:飑线、锋面中尺度雨带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2、什么叫孤立对流系统有哪些基本类型答:所谓孤立对流系统是指以个别单体雷暴、小的雷暴单体群以及某些简单的飑线等形式存在的范围相对较小的对流系统。
孤立对流系统有三种基本类型,即普通单体风暴、多单体风暴以及超级单体风暴。
3、什么是普通雷暴普通雷暴的生命史包括哪些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有哪些以一般常见的闪电、雷鸣、阵风、阵雨为基本天气特征的雷暴称为普通雷暴而伴以强风、大雹、龙卷等激烈灾害性天气现象的雷暴则称为强雷暴普通雷暴的生命史包括:塔状积云、成熟、消散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特征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云内的垂直环流、温度和物态等几个方面在塔状积云阶段,云内为一致的上升运动,云内温度高于云外,基本在0℃以上,物态主要为水滴。
到成熟阶段:上升气流变得更强盛,上升气流最强盛处的云顶出现上冲峰突,同时,降水开始发生,并由于降水质点对空气产生拖曳作用,在对流单体下部产生下沉气流。
雨滴蒸发使空气冷却,下沉气流受负浮力作用而被加速。
当下沉气流到达地面时,形成冷丘和水平外流,其前沿形成阵风锋。
云体中上层的温度达到0℃以下,云中物态有水滴、过冷水、雪花、冰晶以及霰和雹等固态降水物。
到消散阶段:云内下沉气流逐渐占有优势,最后下沉气流完全替代了上升气流,云内温度低于环境,最后云体逐渐消散。
4、什么是多单体风暴其内部结构有何特点多单体风暴是由一些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生命期短暂的对流单体组成的,是具有统一环流的雷暴系统。
在多单体风暴中有一对明显有组织的上升和下沉气流,这和普通的雷暴群不同。
5、什么是超级单体风暴其雷达回波有什么特征这些雷达回波分别与什么结构特征相对应超级单体风暴是指直径达20~40KM以上,生命期达数小时以上,即比普通的成熟单体雷暴更巨大、更持久、天气猛烈的单体强雷暴系统。
在雷达观测上超级单体有下列明显特征1)、在RHI上有穹窿(无或弱回波区)、前悬回波和回波墙等特征2)、在PPI上有钩状回波穹窿是风暴中强上升气流所在处,弱回波区附近的强回波柱是强下沉气流所在处。
在弱回波区上方的向前伸展的强回波区称为前悬回波,即风暴云的砧部。
它包含大量的雹胚,所以也称为雹胚帘。
6、什么是龙卷风暴其内部气流结构有何特点产生龙卷的强风暴系统称为龙卷风暴。
在这类超级单体风暴中心上升气流最强处有一个上冲云顶(或称为穿透性云顶),云砧伸向前方。
云底有一个旋转的壁云,龙卷漏斗云由壁云向下伸至地面,风暴云的前侧和后侧都有下沉气流。
7、什么是龙卷气旋(龙卷巢)龙卷一般发生在什么部位超级单体风暴钩状回波附近的中尺度气旋是容易发生龙卷的地方,因此这种中气旋也称之为“龙卷气旋”或“龙卷巢”。
在龙卷气旋中心附近形成的龙卷一般个体较大而且较为持久,并常呈圆锥形。
离龙卷气旋中心较远的龙卷一般较小,并常呈绳索状,持续时间也较短。
8、什么是龙卷族龙卷族是怎么形成的有时一个超级单体风暴可以依次形成几个龙卷,造成龙卷簇。
其原因是由于超级单体的中尺度气旋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出现多次锢囚和新生过程。
9、龙卷内部的结构是怎样的龙卷内部结构类似于台风,中心为下沉气流,四周为上升气流。
10、什么是吸管涡旋龙卷本身并不是最小的涡旋,在有些龙卷中还会产生比它更小的涡旋,叫做吸管涡旋。
11、吸管涡旋、龙卷、龙卷气旋、气旋等不同尺度的涡旋有什么联系在一个尺度较大的中尺度气旋中,可能包含几个龙卷气旋每个龙卷气旋之中又有可能有几个龙卷,它们围绕龙卷气旋的中心轴旋转,而每个龙卷周围也可能有几个吸管涡旋,围绕其中心轴旋转。
12、什么是龙卷强度F等级F等级是怎样划分的由龙卷地面最大风力来表示龙卷强度为龙卷强度F等级。
F=0时表示风速为18~32m/s,破坏性较轻;F=1时表示风速为33~49m/s,破坏性中等;F=2时表示风速为50~69m/s,破坏性较大;F=3时表示风速为70~92m/s,破坏性强烈;F=4时表示风速为93~116m/s,具有浩劫式或惊人的破坏性;F=5时表示风速为117~142m/s,具有浩劫式或惊人的破坏性。
F0~F1的龙卷称为弱龙卷, F2~F3的龙卷称为强龙卷 F4~F5的龙卷称为超强龙卷。
13、什么是下击暴流什么是下击暴流群对流风暴发展成熟时,会产生很强的冷性下沉气流,到达地面时便形成风速达s以上的灾害性大风,Fujita等把这种局地强烈下沉气流外流气流,称为下击暴流。
14、按尺度大小下击暴流可分成哪些类型Fujita将下击暴流分为微尺度、中尺度和大尺度三种类型,并进一步将他们细分为五种尺度,即ᵦ微尺度下击暴流、ɑ微尺度下击暴流,ᵦ中尺度下击暴流爆发带、ᵦ中尺度下击暴流爆发群以及ɑ中尺度下击暴流族。
15、下击暴流的气压场和风场结构有何特点在气压场上不同尺度的下击暴流对应不同尺度的高压,直线风与等压线相交。
直线风的前沿为不同尺度的不连续线,分别称为它们为锋、飑锋、下击暴流锋和暴流带锋。
这些不同尺度的锋系推移过境时,可以引起当地突发性地面大风。
而且在它们推移过程中,还可以不断在其前方激发出新的对流。
16、下击暴流是怎样形成的下击暴流的形成与对流风暴云顶的上冲和崩塌相联系。
由卫星云图的分析可知,当对流风暴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可以看到在云砧上有向上凸起的上冲云顶。
这是由于风暴云中的强上升气流携带的空气质点进入稳定层结的结果。
上升气流在上升和上冲的过程中,从高层大气获得了水平动量。
随着上冲高度的增加,上升气流的动能转变成位能而被贮存起来。
而当云顶崩塌时,位能又重新转变成下沉气流的动能。
云顶崩塌与风暴云下方的飑锋以及下击暴流锋和暴流带锋的移动相关。
飑锋形成后向风暴云前部的上升区加速移动,逐渐远离风暴云的母体,使维持上升气流的暖湿空气的供应逐渐被飑锋所切断,造成上升气流削弱和消失,冷而重的云顶塌陷,产生下沉气流。
而下沉气流从高空下沉过程中由于夹卷作用使高空动量大、湿度小的空气进入其中。
高空动量下传使下沉气流增强,加上高空干空气的进入使下沉气流变干,降水物在其中的蒸发增强,使下沉气流变冷而进一步加速,当其到达地面时,就可能造成下击暴流。
17、下击暴流直线风的前沿的不连续线有哪些名称锋、飑锋、下击暴流锋和暴流带锋.18、下击暴流的雷达回波有什么特征钩状回波和弓状回波。
下击暴流一般出现在回波钩内部或在其周围。
19、什么是显著弓形回波通常把具有明显雷达反射率因子特征的弓状回波称为显著弓状回波。
这些雷达反射率银子特征包括:A、在弓状回波前沿(入流一侧),存在高反射率因子梯度区B、在弓状回波入流一侧,存在弱回波区(早期阶段)C、回波顶位于弱回波区或高反射率因子梯度区之上D、在弓状回波的后侧存在弱回波通道或后侧入流缺口,表明存在强的后侧入流急流20、什么是湿下击暴流有的下击暴流是伴随大雨出现的,这种下击暴流称为湿下击暴流。
21、产生湿下击暴流的环境具有怎样的特征产生湿下击暴流的环境特征是具有较强的对流不稳定以及弱的天气尺度强迫。
22、龙卷和下击暴流的风场有什么区别龙卷风是高度辐合的、旋转性的灾害性强风,一般只影响相对狭窄的地区下击暴流是相对辐散的、沿直线或者曲线吹的灾害性强风。
23、与龙卷风暴爆发相联系的典型天气形势是怎样的龙卷风暴一般是在干线、暖锋以及干线和暖锋形成的锢囚锋等三种天气尺度边界上发展起来的。
第九章24、什么是“暴雨”对不同地区暴雨标准不同,一般以什么标准作为暴雨的统一标准暴雨一般泛指降水强度很大的降水事件,在业务工作中通常以24h降水量的标准来定义。
为了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一般以当地年总降水量的气候平均值的十五分之一(1/15)作为暴雨标准。
25、暴雨有哪些不同的类别和名称暴雨常常按其出现的范围大小、历时长短、移动快慢、形成原因、影响系统以及发生的地区和季节而有局地暴雨和大范围暴雨、短历时暴雨和连续暴雨、移动性暴雨和停滞性暴雨、地形性暴雨和系统性暴雨、台风暴雨、锋面暴雨、气旋暴雨、西南涡暴雨、高空冷涡暴雨、江淮梅雨暴雨、东风波暴雨、台风倒槽暴雨以及东北暴雨、华北暴雨、华南暴雨、江淮暴雨、西北暴雨等各种名称。
26、暴雨事件的持续时间、影响范围和强度通常以暴雨日数、暴雨站数以及面降水量、最大日降水量、降水百分位数来表示,这些参数的含义是什么怎样求算暴雨日数、暴雨站数是指达到暴雨标准的日数和站数。
面降水量的求法为:先将整个区域网格化,然后用每个单元网格内所有站点降水量的平均常年值得比率作为权重系数。
将所有有效单元网格的降水量进行的加权平均便获得面降水量。
最大日降水量指整个降水事件中的最大日降水量。
降水百分位数的求法是,将时间序列长度加1,减去当年降水强度的历史排位,除以序列长度,再乘以100%,即得降水百分位数。
27、我国大陆迄今5min最大降水量;1h最大降水量;8h最大降水量;24小时最大降水量、3d最大降水量各为多大5min最大降水量;1h最大降水量;8h最大降水量1000mm;24小时最大降水量1060mm;3d最大降水量1631mm。
28、中国的大暴雨过程通常发生在哪两种天气形势背景下它们的特征是什么中国的大暴雨过程通常发生在稳定经向型和稳定纬向型两种天气形势背景下。
稳定经向型的特征是:1)暴雨区周围被贝加尔湖高压、日本海高压、青藏高压和华南高压所包围,高压系统稳定;2)贝加尔湖高压和青藏高压位于同一经线上;3)日本海高压和青藏高压之间为一条南北向的低压带,其中有一条南北向的切变线,有利于西南涡切变线北上;4)有短波槽携带冷空气沿青藏高压脊前流入低压槽5)有冷空气从贝加尔湖高压沿极地路径南下6)华南副高西部和日本海高压南部形成两支低空急流。
一支为偏南气流,另一支为偏东气流,它们共同为暴雨区输送水汽。
稳定纬向型的特征是:1)乌拉尔山脉和鄂霍次克海附近各有一个强高压脊或阻塞高压2)西伯利亚为宽广的低压槽,冷空气从槽中分裂进入北疆,然后向东南方向输送,经河西走廊,到长江流域;3)副高西伸稳定,其西北侧与西北槽之间形成切变线,稳定少动;4)副高西侧的西南气流持续不断地输送水汽29、与暴雨密切相关的天气系统包括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与暴雨密切相关的天气系统包括锋面、切变线、低涡、气旋、西风槽、东风波、台风倒槽以及中尺度气旋、切变线、辐合线、中层涡旋等。
它们提供产生暴雨所必须的水汽、不稳定能量、上升运动等基本条件的天气学机制。
30、1991年江淮地区暴雨主要与什么气候背景和天气系统有关1)与赤道东太平洋El-nino事件的关系:2)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关系:3)与中高纬阻塞高压的关系:4)与天气尺度和中尺度系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