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基础》课程考试大纲
- 格式:docx
- 大小:15.26 KB
- 文档页数:6
《基础会计》课程考试大纲一、考试对象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各工科专业专科学生。
二、考试目的《基础会计》课程考试旨在考核学生是否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能否熟练地对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进行正确的账务处理,考核学生是否掌握会计核算方法,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三、考试的内容要求第一章总论1.了解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史2.了解“会计信息系统论”和“会计管理活动论”的异同、会计学的分支3.掌握会计的含义及特点4.了解会计方法体系的构成5.掌握会计核算方法的具体内容及其联系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1.了解会计对象具体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2.掌握会计要素的含义及其具体内容3.掌握会计等式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1.了解会计假设的具体内容2.了解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具体内容3.了解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的要求4.掌握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下的会计核算第四章账户与复式记账1.了解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区别与联系,了解会计科目的分级2.掌握复式记账原理的基本原则3.掌握借贷记账法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4.掌握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的要点,掌握试算平衡的运用第五章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1.了解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内容2.掌握制造业企业经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3.掌握资金筹集业务的会计处理4.掌握供应过程业务的的会计处理5.掌握生产过程业务的会计处理6.掌握销售过程业务的会计处理7.掌握利润形成与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第六章账户的分类1.了解账户分类的目的与作用2.掌握账户按经济内容的分类3.掌握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第七章成本计算1.了解成本的概念与作用2.了解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3.掌握材料采购成本、产品生产成本、产品销售成本的计算第八章会计凭证1.了解会计凭证的定义、作用与种类2.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3.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第九章会计账簿1.了解账簿的含义与作用、种类及其具体内容2.掌握登记账簿的规则及各种账簿的登记方法3.掌握错账的更正方法4.掌握结账的步骤和方法5.了解账簿更换与保管的有关规定第十章财产清查1.了解财产清查的意义与种类2.了解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的概念与各自的优缺点3.掌握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4.了解财产清查的内容与方法5.掌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6.掌握财产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第十一章财务报告1.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定义、构成、种类及基本要求2.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3.掌握利润表的编制方法第十二章会计核算组织程序1.了解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含义及内容2.掌握各个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不同3.掌握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的流程四、考试方法与考试时间1.考试方法:笔试,闭卷2.记分方式:百分制3.考试时间:120分钟4.题目类型: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业务处理题等。
《会计基础》考试大纲1、理解会计的概念、会计的对象。
2、掌握会计的职能与特点。
3、掌握每一会计对象要素的概念、特征及其组成部分。
4、掌握会计核算方法的内容及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5、理解会计核算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6、理解会计科目的概念和分类。
7、理解账户的概念、基本结构以及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联系和区别。
8、掌握会计基本等式以及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基本等式的影响。
9、理解复式记账法。
10、掌握借贷记账法的概念、理论依据、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
11、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应用12、了解会计凭证的概念、作用和种类。
13、理解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概念和种类。
14、掌握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内容、填制要求和审核。
15、掌握原始凭证填制实例和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
16、理解账簿的概念、分类和基本构成。
17、理解账簿的启用规则、掌握账户的登记规则、18、掌握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的设置和登记。
19、理解总账与明细账的关系;掌握总账与明细账的平行登记。
20、理解错账的查找方法;掌握错账的更正方法。
21、掌握对账和结账。
22、理解财产清查的概念、作用及范围。
23、掌握财产清查的种类、,了解财产清查前的准备工作。
24、掌握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和财产清查的方法。
25、掌握财产清查的账务处理。
26、理解财务报表的概念、作用、种类及编制要求。
27、了解财务报表的报送、审批和汇总。
28、掌握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29、理解会计核算形式的含义,种类以及各会计核算形式的特点、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30、理解各会计核算形式下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设置。
31、掌握科目汇总表和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
32、掌握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和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账务处理程序及应用。
33、了解会计工作的内容和主要目标。
34、理解会计机构,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和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
35、理解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和职业道德。
第⼀章总论 ⼀、会计概述 (⼀)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种经济管理⼯作。
(⼆)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
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员在进⾏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审查。
(三)会计的对象 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
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称为价值运动或资⾦运动。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进⾏会计核算时必须明确的前提条件。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
(⼀)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它界定了从事会计⼯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并⾮是对等的概念,法⼈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定是法⼈。
(⼆)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根据正常的经营⽅针和既定的经营⽬标持续经营下去。
即在可预见的未来,该会计主体不会破产清算,所持有的资产将正常营运,所负有的债务将正常偿还。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若⼲相等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度。
年度、半年度、季度和⽉度均按公历起讫⽇期确定。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货币作为统⼀的计量单位。
单位的会计核算应以⼈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以外币为主的单位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民币反映。
在境外设⽴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民币。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2021年普通专升本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审计学专业《会计学基础》考试大纲本考试的目的是选拔部分相同或相近专业高职高专毕业生升入我校继续进行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专业本科阶段学习,考查考生是否具有运用各项会计核算基本技能的能力以及学生对会计学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既测试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测试学生的单项技能。
一、考试科目名称:《会计学基础》二、考试方式:笔试、闭卷三、考试时间:90分钟四、试卷结构:总分100分1.单选题(共20分)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2.多选题(共10分)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判断题(共20分)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4.简答题(共20分)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5.综合题(共30分)根据所提供的经济业务活动编制会计分录,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五、考试的基本要求以所确定的考试范围为准,注重考核学生熟悉和掌握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六、考试范围1.总论。
(1)识记:会计的概念;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六要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2)理解:会计的含义;会计基本职能的相互关系;会计的属性;会计基本假设;会计确认与计量要求;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方法;会计核算方法。
2.账户与复式记账。
(1)识记:会计科目和账户的概念;借贷记账法的概念;会计等式。
(2)理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及企业主要的会计科目;会计账户的结构;借贷记账法的原理与规则;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明确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基本内容;理解会计等式的基本原理。
(3)运用:会计分录的编制;试算平衡表的编制。
3.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1)识记:账户设置;账户的经济内容;账户的用途;账户的结构;会计科目运用。
(2)理解:账户的经济内容;账户的用途;账户的结构;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内容;企业资金筹集的账户设置;企业供应过程的账户设置;企业生产过程的账户设置;企业销售过程的账户设置;企业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业务的账户设置;各账户的用途与结构。
《会计学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本课程全面检查报考我校普通专升本会计学专业的专科毕业生,是否达到了所规定的会计学专业本科知识储备与技能要求。
通过考核,测试学生的会计学理论与实务能力的掌握与灵活运用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一)总论1.了解会计的产生与发展;2.理解会计含义和特点;3.理解会计职能的概念,了解会计的一般职能,掌握会计的基本职能;4.理解会计对象的概念,掌握会计对象的内容,了解工业企业资金运动过程;5.理解会计要素的概念,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要素的定义、特征、确认条件和分类;6.掌握会计等式及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7.了解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概念,掌握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个基本核算前提;8.理解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具体应用;9.了解会计方法体系,掌握会计核算方法;10.理解会计基础的概念,掌握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
(二)会计科目与账户1.了解会计科目的含义和设置原则;2.理解会计科目的内容和级次;3.掌握会计科目的归属性;4.了解账户的概念;5.掌握账户的基本结构、账户登记原则。
(三)记账方法1.了解单式记账法与复式记账法的概念;2.理解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的含义;3.理解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4.掌握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收入类账户、费用类账户的结构;5.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6.掌握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对应关系与会计分录的编制并进行试算平衡。
(四)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1.了解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2.掌握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掌握投入资金的核算,掌握借入资金的核算;3.掌握供应过程业务的核算,掌握购建固定资产的核算,掌握材料采购业务以及成本的核算;4.掌握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掌握材料耗费的核算,掌握固定资产消耗的核算,掌握人工耗费的核算,掌握其他耗费的核算;5.掌握制造费用的结转分配,掌握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6.掌握销售业务的核算,掌握主营业务以及其他业务的核算;7.掌握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掌握利润的形成以及利润的核算。
《会计学基础》课程考核大纲一、课程编号二、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三、编写说明本大纲根据《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它是会计学专业《初级会计学》(72学时)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适用于会计学专科专业。
四、课程考核要求与知识点第一章总论(一)会计的职能1.识记:(1)会计职能的含义;(2)会计反映的含义;(3)会计监督的含义。
2.理解:(1)在实践中实现会计职能的重要意义;(2)会计反映和会计监督的关系。
3.运用:根据会计职能,理解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二)会计的含义1.识记:(1)会计的含义;(2)会计含义的各构成要素2.理解:会计含义与与会计特点的关系。
(三)会计的对象1.识记:(1)会计对象的含义;(2)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主要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2.理解:(1)马克思关于会计是对生产过程控制和观念总结的论述;(2)企业经济活动过程的各个阶段及其具体内容。
3.运用:对照实际会计工作,说明研究会计对象对于提高对会计工作的认识有何重要意义。
(四)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1.识记:(1)会计主体的含义;(2)持续经营的含义;(3)会计分期的含义;(4)货币计量的含义。
2.理解:明确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对开展会计工作、组织会计核算的重要意义。
(五)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1.识记:(1)总体性原则及其具体内容;(2)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及其具体内容;(3)确认计量要求的原则及其具体内容。
2.理解:明确会计核算一般原则对提高会计核算质量的重要意义。
(六)会计核算的方法1.识记:(1)会计核算方法的含义;(2)设置会计科目的含义;(3)复式记账的含义;(4)填制和审核凭证的含义;(5)登记账簿的含义;(6)成本计算的含义;(7)财产清查的含义;(8)编制会计报表的含义。
2.理解:会计方法的组成,会计核算方法的内容与各方法之间的相互联系。
第二章会计科目和账户(一)会计要素1.识记:(1)会计要素的含义;(2)会计要素的组成内容。
附件2:会计基础考试大纲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一)会计的概念(二)会计的基本特征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二、会计的基本职能(一)会计的核算职能(二)会计的监督职能(三)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三、会计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一)会计对象(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4.资本的增减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一、会计主体二、持续经营三、会计分期四、货币计量第三节会计基础一、会计基础的概念和种类二、权责发生制三、收付实现制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第一节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的确认(一)资产1.资产的定义2.资产的分类(二)负债1.负债的定义2.负债的分类(三)所有者权益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2.所有者权益的分类(四)收入1.收入的定义2.收入的分类(五)费用1.费用的定义2.费用的分类(六)利润1.利润的定义2.利润的分类二、会计要素的计量(一)历史成本(二)重置成本(三)可变现净值(四)现值(五)公允价值第二节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概念二、会计科目的分类(一)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
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所有者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4.成本类科目:按成本的不同内容和性质可以分为反映制造成本的科目和反映劳务成本的科目。
5.损益类科目:按损益的不同内容可以分为反映收入的科目和反映费用的科目。
(二)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1.总分类科目,又称一级科目或总账科目,它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总分类科目反映各种经济业务的概括情况,是进行总分类核算的依据。
《基础会计学》考试大纲一、总论(一)重点掌握1.会计的概念;2.会计的基本职能;3.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处理基础;4.会计信息质量要求;5.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二)一般熟悉1.财务会计目标;2.财务会计的特点。
(三)一般了解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四)考核能力要求学会根据财务会计目标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理解会计业务处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复式记账与账户(一)重点掌握1.会计科目、会计账户的概念;2.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3.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特点;4.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结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5.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二)一般熟悉1.账户的基本结构;2.会计科目设置原则。
(三)一般了解1.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2.复式记账的意义;3.复式记账的种类。
4.记账方法的概念;5.记账方法的种类。
(四)考核能力要求1.能根据会计准则并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设置会计科目。
2.学会用借贷记账法进行一般的会计处理。
三、会计凭证(一)重点掌握1.会计凭证的概念、种类;2.原始凭证的填制、审核;3.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
(二)一般熟悉1.会计凭证的意义;2.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构成要素。
(三)一般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
(四)考核能力要求学会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填制和审核的一般方法。
四、会计账簿(一)重点掌握1.会计账簿的概念、种类;2.会计账簿的登记规则及方法;3.结账和对账的内容、方法;4.错账更正方法。
(二)一般熟悉1.会计账簿的作用;2.错账查找方法。
(三)一般了解账簿的更换与保管。
(四)考核能力要求学会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设置会计账簿并正确登记、使用账簿。
五、账务处理程序(一)重点掌握1.账务处理的一般程序;2.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二)一般熟悉1.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种类、基本要求;2.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3.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4.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三)一般了解1.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2.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
会计学根底?第一章总论三、章节练习:〔一〕名词解释:1、会计p15〔二〕简答:1、会计的全然职能有哪些?答:反映,操纵2、会计的作用是什么?答: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供其经济决策使用。
如:国家宏瞧治理部门、投资者〔股东〕、债权人、企业治理当局、与企业有相关利益的集团〔如职工、客户、需求商等〕3、会计核算的全然方法有哪些?答: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本钞票计算、财产清查、编制报表。
〔三〕选择题1、会计对经济活动进行综合反映,要紧是利用〔B〕。
A、实物量度B、货币量度C、劳动量度D、工时量度2、会计的全然职能是〔C〕。
A、计算和分析B、方案和考核C、反映和操纵D、推测和决策3、近代会计形成的标志是〔C〕。
A、单式记账法的咨询世B、会计从生产职能中不离出来C、从单式记账法过渡到复式记账法D、出现了专职会计人员第二章会计循环Ⅰ:会计恒等式与复式记账三、章节练习:〔一〕名词解释:1、会计循环p222、资产p293、负债p304、所有者权益p305、收进p306、费用p307、利润p308、账户p329、会计科目P3610、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确实是根基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11、会计分录p4412、原始凭证P78〔二〕简答:什么是会计循环?它包括哪些具体步骤?P232、什么是会计恒等式?经济业务的发生对它有什么碍事?3、什么是复式记账法?它有什么优点?4、什么是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包括的要紧内容是什么?答: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
它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那么的一种科学复式记账法。
要紧内容包括: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那么,试算平衡。
〔三〕业务题习题一要求:依据所给资料,划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并汇总各类金额,检验其平衡关系。
《基础会计》课程考试大纲《基础会计》课程考试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开课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课程编号:120203J04TJC、120204J04TKJ、120207J04TJC、120208J04TJC适用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二、考试方式及时间答题方式:闭卷考试考核方式:上机考试考试形式:过程考核+期末考试成绩构成: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第二次阶段性测试期末考试25% 15% 60% 考核说明:本门课程为考试课,成绩由三部分构成,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占25%,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占15%,期末考试占60%。
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考核的是全书的基本概念;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考核的是学习到目前为止的基本概念、简单应用;期末考试考核的是全书的基本概念、简单应用、综合应用。
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综合题。
总成绩=第一次阶段性测试成绩(满分100分)×25%+第二次阶段性测试成绩(满分100分)×15%+期末考试成绩(满分100分)×60%三、教材及参考资料1.教材:《基础会计(第六版)》,陈国辉,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8.72.参考资料:《企业会计准则(合订本)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9.2《基础会计(第六版)》,张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4《基础会计学》,丛爱红,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6《初级会计实务》,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8.1四、考试内容第一章导论1.会计的产生及发展1.1产生: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2发展:会计萌芽、古代会计、现代会计、近代会计1.2.1近代会计里程碑:复式记账方法和会计职业出现1.2.2现代会计表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相分离、会计理论基本建立、审计的出现、计算机的应用。
2.会计的本质2.1信息系统论:会计是为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2.2管理活动论:会计是以提供经济信息、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管理活动3.会计的定义会计: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事业、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会计学基础》课程考试大纲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
《基础会计学》(林斌主编,江西高校出版社,2013年7月第1版)
《会计学基础》(刘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3版)
2、参考书:
《基础会计》(孙铮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第3版)
《基础会计》(陈国辉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第3版)
第一章:总论
基本内容:
会计的含义和特点,会计的职能和作用,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基础,会计的对象,会计的任务和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会计的含义和特点;熟悉会计的职能和作用、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核算基础、会计的对象、会计的任务和方法。
了解企业会计制度的实质和基本精神;熟悉会计基本前提;掌握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要求和核算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
会计的概念,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要求和核算基础。
第二章:会计要素、会计基本等式、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
1、基本内容:
会计要素,会计基本等式,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
经济业务对会计基本等式的影响、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分类及及其相互关系。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会计要素定义、特征和具体内容,掌握会计等式的含义、会计等式的恒等关系和会计等式的作用,掌握会计科目的分类、会计账户的设置原理和基本结构。
3、教学重点难点:
会计等式的含义、会计基本等式的恒等关系、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会计账户的应用。
第三章:复式记账
1、基本内容:
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
账户结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会计分录。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记账方法;熟悉复式记账原理;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方法、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
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
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的记账方法、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第四章: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的核算
1、主要内容:
企业的基本经济业务的内容;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投入资本的核算,借入资本的核算);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固定资产购入业务的核算,材料采购业务的
核算,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与结转);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材料费用的核算,工资费用的核算,制造费用的核算,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和结转);销售业务核算(产品销售的核算,其他销售业务的核算);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利润的构成,利润形成的核算,利润分配的核算)。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的内容,熟悉资金筹集业务、生产准备业务、产品生产业务、产品销售业务及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内容,掌握各种业务的核算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
借贷记账法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
第五章:会计凭证
1、基本内容:
会计凭证概述,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会计凭证的概念,作用,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熟悉记账凭证的分类、基本内容、填制方法、填制要求和审核;掌握原始凭证的分类、基本内容、填制方法、填制要求和审核。
3、教学重点难点:
记账凭证的分类、基本内容、填制方法、填制要求和审核。
第六章:会计账簿
1、基本内容:
会计账簿概述,账簿设置的原则和登记方法,账簿的登记规则,错账的更正方法,对账和结账。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会计账簿的概念、分类;熟悉账簿设置的原则和登记方法;掌握账簿的登记规则与错账的更正方法,掌握对账和结账的程序和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
账簿设置的原则和登记方法;账簿的登记规则与错账的更正方法。
第七章:财产清查
1、基本内容:
财产清查的概念,财产清查的意义,财产清查的种类,财产清查前的准备工作,财产物资盘存制度;财产物资的清查方法(实物的清查方法,库存现金的清查,银行存款的清查,往来款项的清查);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程序,财务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方法。
2、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财产清查必要性、意义和种类,理解和掌握各种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以及清查结果的业务处理和账务处理。
通过学习,达到掌握财产清查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目的。
3、教学重点难点:
财产物资的清查方法(实物的清查方法,库存现金的清查,银行存款的清查,往来款项的清查);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程序,财务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方法。
第八章:财务报表
1、基本内容:
财务会计报告的意义、内容及编制要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及其分类;熟悉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熟悉会计报表的构成、会计报表附注的构成;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结构特点和编制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第九章: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1、基本内容:
会计核算形式的意义和种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记账凭证汇总表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各种会计核算形式的异同。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会计核算形式的种类;熟悉各种会计核算形式的特点、账务处理程序、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掌握各种会计核算形式的异同。
3、教学重点难点:
会计核算账务处理程序。
第十章:会计工作的组织
1、基本内容:
组织会计工作的意义与要求;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会计法规制度会计档案。
2、教学基本要求:
学习本章的目的在于掌握我国会计工作在机构、人员以及制度法规方面是如何组织运行的。
了解我国会计机构的分类与运行,熟悉各类会计人员的工作分类,掌握我国会计法规制度的内容与类别。
3、教学重点难点:
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会计法规制度的内容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