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巨无霸和一价定律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2
汉堡经济学与购买力平价理论什么是经济学家最喜欢的食品?非麦当劳的巨无霸汉堡(Big Mac)莫属。
这倒不是因为这些头脑精明的家伙认为吃汉堡能获得最高回报率,而在于这种食品的独一无二的性质:消费者可以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买到它,而且成份和口味几乎不变。
经济学家根据这一特性就能预测汇率市场的变动。
汇率是一国货币单位同它国货币单位的兑换比率。
外汇作为一种金融资产也具有可交易的属性,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牌价就是由当日外汇市场上的供需力量所决定的。
但是,经济学家并不满足于简单的供求分析,他们希望知道什么因素决定了汇率的经济基础和变化趋势。
为此,研究国际金融的学者提出了多种解释,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称为购买力平价理论,英文简写为PPP( 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假设认为,一美元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该买到相同质量和数量的商品,或者说同质同量的商品在世界各地的价格应当是相等的,这就是国际经济学中著名的“一价定律”。
如果一价定律成立,在中国买一件8.3元的茶杯,根据现行汇率推测,在美国就需要花大约1美元。
如果买这个茶杯在中国要花10元钱,而在美国还是1美元,那么人民币对美元的购买力平价汇率就是10: 1,即10¥/$。
外汇市场上的实际汇率8.28¥/$,这说明人民币被高估了约21%,存在贬值的压力。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提出者相信,汇率的长期走势应该使两个国家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相等。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只有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上升到10¥/$,才能达到了购买力平价所要求的均衡状态。
但是,人们消费的商品成千上万,又怎么能以一只茶杯的价格来确定两个经济大国之间的汇率水平呢?为了避免单一商品的统计偏差,一些经济学家试图使用一篮子商品的综合价格指数,而不是某件商品具体的价格来验证购买力平价理论。
然而,新的问题又产生了。
每个国家人们消费的商品种类都不一样,日本的桃太郎可能爱吃糯米团子,而美国的山姆大叔偏爱三明治。
巨无霸汉堡包指数为何不能很好地衡量汇率作者:范利静来源:《管理观察》2012年第25期摘要:本文试图在对巨无霸汉堡包指数和购买力评价的前提假设的了解基础上,分析该指数衡量汇率的不足。
其中重点从购买力平价的前提假设与现实不符之处和一些影响汇率的因素分析巨无霸汉堡包指数衡量汇率的弊端,从而得出巨无霸汉堡包指数不能很好地衡量汇率的结论。
关键词:“巨无霸汉堡包”指数一价定律汇率弊端1.引言“巨无霸汉堡包”指数,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杂志主导,从1986年开始每半年公布一次的一个衡量一国货币强弱程度的数据。
这项指数是假定同样一美元在各国购买力相同,然后调查麦当劳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出售的巨无霸汉堡价格,并与美国本土的巨无霸汉堡价格比较,得出其它国家货币是高估还是低估。
“巨无霸汉堡包”指数是一个非正式的经济指数,是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一种运用。
这种测量方法假定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
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一国货币的价值及对它的需求是由单位货币的购买力决定的,因此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可以表示为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而购买力的大小是通过物价水平体现出来的。
该理论包含了两大前提:1、在没有运输费用和其他贸易壁垒的自由竞争市场上,同种商品在不同的国家出售,按同一种货币计算的价格应该是一样的,即一价定律成立;2、购买力平价适用于全部商品。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该理论的两大前提却有其不合理之处。
如一价定律的基础是两国之间之间在自由贸易且忽略交易成本下的商品套购,而现实中不可能不存在交易成本和贸易壁垒,而且并非所有商品都可以参与商品套购,要区别贸易品和非贸易品。
此外,绝对购买力平价认为两国货币汇率表示为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而购买力通过物价水平表现出来,所以衡量汇率时需要考虑到供求关系对物价的影响及其他影响汇率的变动因素。
本文尝试从绝对购买力理论的前提假设与现实不符之处和影响汇率的因素两方面分析“巨无霸汉堡包”指数衡量汇率的弊端。
一价定律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定律就是“一价定律”(Law of one price),是指相同品质的商品,不管在哪个市场中其价格只有一个。
如果一个地方的价格比其他地方更高,人们就会从价格便宜的地方买入商品到价格高的地方卖出,最终价格就会趋向一致,也就是说通过交易价格会变得趋同。
这种现象不只在国内出现,国际间也一样会出现。
因为如果路易-威登包在首尔的销售价格高于纽约的话,就会有人从纽约购买路易-威登包到首尔来销售。
依据一价定律,瑞典经济学家古斯塔夫·卡塞尔(Gustav Cassel)1916年首次提出了购买力平价说(Purchasing parity,PPP)。
因为根据一价定律,国家之间一个商品只有一个价格,那么两个国家的汇率就会等于两国物价水平的比率。
不过,全世界相同品质商品的价格真的会相同吗?汇率真的会取决于各国的物价水平吗?并非如此。
因为一价定律的成立是需要条件的,首先要有完全竞争的环境,其次是没有交易费用并且商品能够不受限制地自由交易。
但是,现实中地理移动是需要运费的,购买商品的时候也要支付增值税,国家之间的交易还会有关税,甚至还有看不见的贸易壁垒存在。
再仔细看一看现实世界中一价定律不会成立的理由吧。
第一,即便是可以进行自由交易的商品,因为存在贸易壁垒、交易费用、差别化的价格等因素,其市场结构必定不完整。
比如说,因关税等贸易壁垒和运输、流通、信息等费用的产生,无法获取交易商品的价差,因此同一商品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价格差依然存在。
第二,就算没有贸易壁垒、交易费用低廉,某些国家中因为存在寡头垄断而使得有些特定商品没有可替代产品,因此企业不会根据市场调整价格,所以即便是相同的商品,其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价格差就不会有变化。
第三,由人直接提供的服务等非实物商品,因很难在国家之间形成交易,所以价格差会保持不变。
第四,现在生产商品的非实物投入比重较大,所以一价定律也较难见效。
汽油是非常典型的可交易商品,但是各国的土地价格、劳动力价格等生产汽油的时候需投入的因素各不相同,所以各国的汽油价格也就各有不同。
地区/国家巨无霸汉堡价格(美元)瑞士 4.93丹麦 4.49瑞典 4.28欧元区 3.51英国 3.32美国 3.15新西兰 3.08土耳其 3.07加拿大 3.01智利 2.98巴西 2.74匈牙利 2.71墨西哥 2.66捷克共和国 2.60韩国 2.56澳大利亚 2.44(以上为巨无霸汉堡指数选自《经济学人》,2006年1月14~20日)首先我进行简单的解释,这是一种很有创意来测算购买力平价的方法(虽然有一定缺陷),该指标用以当地货币表示的一个麦当劳巨无霸汉堡的价格。
按理论分析在一个理想世界中,巨无霸的价格都应该是相等的。
但现实生活中,运输成本,税收以及监管导致地区间的各种成本存在,造成汉堡差价的存在。
而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我们将上述巨无霸的价格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就可以得到两个国家综合价格之比,同时来衡量国与国之间的价格水平差异。
(让我们暂且抛却这个理论的不完善之处)。
接着该理论可以一定程度上去窥测汇率。
(当然我们所窥测的双方必须都处于世界这个大市场之中,严格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则,例如我们当然不能拿朝鲜和美国进行如上分析,因为朝鲜在一定程度上与世界脱节,过着自给自足的日子,所以说以上理论便不适用于他。
同时该理论的也是非常不完善的,因为影响汇率的是多种因素,如果我们武断的拿以上结果进行计算,结果也必然是荒谬的)。
接着你如果认为我会就这一张已经过去式的表格大加分析,你就错了。
我会给出你另一张表格,更加切合中国,和更加跟的上时代。
这就是关于国酒茅台在国内外的价格调查。
纽约华人聚居区法拉盛国内500ML 已高达1200元1000ML的53度飞天茅台220~230刀500ML折合人民币670元首先简单的看数字,中国生产的商品在国外比在国内价格还要便宜已经是非常不正常了,接着应用上述介绍的购买力平价理论进行简单的计算1200/670=1.7910,如果我们仅从数值上进行分析,大概意味着人民币的购买力是美元的1.7倍(因为只有当一件商品成本成本高时他的价格才会高,而众所周知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生产成本是偏高的所以进行以上计算)。
快餐揭秘经济学作者:许财翼来源:《大科技·百科新说》2017年第04期如果问你麦当劳汉堡怎么样?估计大部分人都会回答味道怎么怎么样,价格怎么怎么样。
可是如果问经济学家,他能从一个汉堡“尝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世界的经济走势。
巨无霸和肯德基指数里的汇率作为国际连锁快餐店,麦当劳的汉堡非常有代表性,从中可以反映一国经济情况,及其货币的购买力水平,在经济学上被称为“购买力平价”,这种比较抛开了汇率因素的影响。
在南美洲,秘鲁首都利马的巨无霸汉堡卖多少钱?在中东,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的又卖多少钱?将同样一个产品,在不同国家以不同货币出售的价格对比,就能衡量一国货币的购买力水平。
比如曾经有段时间,麦当劳巨无霸汉堡在美国卖5.06美元/个,而在东欧土耳其卖10.75里拉/个。
这意味着美元对里拉的购买力平价约是1:2.12,即1美元买的东西相当于2.12里拉买的。
但是按当时汇率计算,美元兑里拉是1:3.68,即1美元可以兑换3.68里拉货币。
假如一个人拿5.06美元,他在美国只能买1只汉堡,但若他拿这钱兑换成里拉,再去买同样的汉堡,就能买1.73只,那么这就意味着在汇率市场上,里拉的价值被低估了。
这种比较方法还有个通俗的名字,叫做“巨无霸指数”。
除此之外,经济学家还创设了“肯德基指数”,主要用来分析非洲国家经济情况,因为在非洲麦当劳餐厅不常见。
地铁票价上看食品价格在纽约,一片披萨的价格与乘坐一趟地铁的价格相当。
这种现象自20世纪80年代被发现以来,被跟踪观察20年,结果两者的关系一直保持稳定,而且当披萨价格上涨时,地铁票价也会跟着上涨。
2014年,科学家专门研究了这一现象,发现至今仍然存在。
那么普通人就可以从地铁票价,简单地推断出食品行业发展情况。
爆米花和烤豆里的经济起伏经济学家经常从食品价格上,判断一个经济体的发展是否健康,并因此于2009年诞生了“影院爆米花指数”,即爆米花销量与一个经济体的发展走势成正比。
汉堡包经济学作者:刘小蕙来源:《消费导刊》2018年第16期摘要:巨无霸指数作为一种非正式的经济类指标,在1986年被《经济学人》推出,主要用于衡量各国货币的币值是否存在被高估或低估的现象。
巨无霸汉堡为何可以被作为经济指数推出,并沿用至今?为何凭借巨无霸指数就可大致判断出币值是否被高估?它与两国之间的汇率又有何种联系?以下内容将对这些问题做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巨无霸指数一价定律购买力平价一、巨无霸指数的理论依据巨无霸指数是建立在“购买力平价”和“一价定律”基础上的。
“一价定律”是指在各国商品可自由流通,无任何贸易费用及关税的情况下。
同一种商品在世界各地以同一货币表示的价格是一样的。
“购买力平价”是指两国货币的汇率决定于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
针对巨无霸汉堡来说,由于麦当劳在全球各国实行的是标准化生产。
制作规格等基本相同,故根据一价定律,其价格水平也应大体一致。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根据购买力平价,用一国当地的巨无霸价格除以另一国当地的巨无霸价格,就应该是两国的汇率水平之比。
这时,再将该指数与实际汇率做比较,若该指数比实际汇率低,则第一国货币的币值被低估;若该指数比实际汇率高。
则第一国货币的币值被高估。
巨无霸指数虽然是一种非正式的经济指标,但其创新意义和实际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不可忽视,下文将就其实例、优点、局限性进行分析。
二、巨无霸指数的实例分析除了上文介绍的计算方法外,还有另一种比较币值被高估或低估的方法。
以中美为例,以中国当地的巨无霸汉堡价格,按照中美即期汇率进行折算,把中国的巨无霸价格换算成美元,再和美国的巨无霸价格进行比较,若中国的巨无霸汉堡价格较低,则人民币存在被低估的现象,反之则被高估。
这种计算方法和上文介绍的计算方法本质上一致。
据《经济学人》公布的最新数据。
2018年1月,美国巨无霸汉堡的当地售价为5.28美元。
中国的巨无霸汉堡售价按即期汇率折算后仅为3.17美元,这粗略代表着,人民币被低估了近40%。
· 161 ·经济瞭望与纵览区域治理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假设认为,单位货币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该买到相同质量和数量的商品,或者说同质量的商品在全世界各地的价格应该是相等的,这就是著名的“一价定律”。
在理想情况下,两种货币的汇率应该对应于两国货币的国内购买能力。
依据购买力平价理论,自1986年开始,伦敦《经济学家》杂志每年度都会发布麦当劳“巨无霸汉堡”的货币指数,以“巨无霸”作为参照对象,比较各国之间巨无霸的购买力平价汇率,和各国货币真实货币比较,并由此诞生了“汉堡包经济学”,为汇率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巨无霸指数”也成为预测长期汇率走向,各国货币价值的参考。
和“巨无霸”汉堡相同,星巴克公司的拿铁咖啡也具有成为购买力平均汇率参照物的潜力。
星巴克是著名的消费品跨国公司,成立于1971年,是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
“巨无霸”汉堡是麦当劳的标杆产品,拿铁咖啡同样是星巴克最经典、历史最悠久、销量最高的代表产品,除了含糖量的差异外,实现了极高的标准化。
在全世界的星巴克门店中,拿铁咖啡都一直表现着较强的竞争力。
《经济学人》杂志也曾经用星巴克中杯拿铁作为代表购买力平价的指标,但是并没有像“巨无霸指数”一样发布全球价格和购买力平价。
本文利用星巴克中杯拿铁最新的全球定价,以及定价时全球的即期汇率,试图用“巨无霸指数”的分析原理探求“拿铁指数”,旨在给购买力平价带来新的思考。
一、数据分析从数据来看,以星巴克中杯拿铁为参照的全球定价和购买力平价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统计的28个国家中,瑞士的苏黎世成为中杯拿铁定价最高的国家,每杯售价高达6.96美元。
而在巴西,每杯拿铁的单价仅为1.49美元,约为瑞士价格的21%。
通过分析各国的购买力平价与统计当月真实汇率的差异,可以得出以下几个规律:1 价值被高估的货币数量小于被低估的货币数量如图1所示,以美国为界,八个价格高于美国售价5.09美元的国家都存在货币被高估的嫌疑,例如瑞士法郎被高估了将近37%。
外汇百科巨无霸指数巨无霸指数环球外汇巨无霸指数(Big Mac index)是一个非正式的经济指数,用以测量两种货币的汇率理论上是否合理。
这种测量方法假定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
巨无霸购买力平价的大前提为两种货币的汇率会自然调整至一水平,使一篮子货物在该两种货币的售价相同(一价定律) 。
在巨无霸指数,该一“篮子”货品就是一个在麦当劳连锁快餐店里售卖的巨无霸汉堡包。
选择巨无霸的原因是,巨无霸在多个国家均有供应,而它在各地的制作规格相同,由当地麦当劳的经销商负责为材料议价。
这些因素使该指数能有意义地比较各国货币。
计算法是以一个国家的巨无霸以当地货币的价格,除以另一个国家的巨无霸以当地货币的价格。
该商数用来跟实际的汇率比较;要是商数比汇率为低,就表示第一国货币的汇价被低估了(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 ;相反,要是商数比汇率为高,则第一国货币的汇价被高估了。
巨无霸指数就是假设全世界的麦当劳巨无霸汉堡包的价格都是一样的,然后将各地的巨无霸当地价格,通过汇率换算成美元售价,就可以比较出各个国家的购买力水平差异。
《经济学人》创立的巨无霸指数,用以计算货币相对美元的汇率是否合理。
指数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出发,1 美元在全球各地的购买力都应相同,若某地的巨无霸售价比美国低,就表示其货币相对美元的汇率被低估,相反则是高估。
至於选择巨无霸的原因,是由于全球 120 个国家及地区均有售,而且制作规格相同,具一定参考价值。
由来巨无霸指数是由《经济学人》于 1986 年 9 月推出,此后该报每年出版一次新的指数。
该指数在英语国家里衍生了 Burgernomics(汉堡包经济)一词。
在 2004 年 1 月,《经济学人》推出了 Tall Latte index(中杯鲜奶咖啡指数) ;计算原理一样,但巨无霸被一杯星巴克咖啡取代,标志著该连锁店的全球扩展。
在 1997 年,该报也出版了一份“可口可乐地图” ,用每个国家的人均可乐饮用量,比较国与国间的财富; 该图显示可乐饮用量越多,国家就越富有。
案例一:巨无霸与一价定律
一价定律告诉我们,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两个国家生产和消费的同一种商品,其价格上的差异不会超过运输成本,汇率将移动到使两个国家同一种商品的价格相同的水平上(当以此汇率转换时)。
下表列示了1995年8月“巨无霸”在美国和8个国家的价格(第2栏),表中同时列出了1995年8月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以1美元外国货币的数量表示(第3栏)。
“巨无霸”的国外价格和实际汇率使我们可以把1995年外国“巨无霸”的美元价格与美国国内“巨无霸”的价格1.90美元进行比较(第4栏)。
“巨无霸”的美元价格从瑞士最高的3.98美元到澳大利亚最低的1.51美元不等。
第五栏是相应的购买力平价汇率,以各国“巨无霸”的国外价格(第2栏)除以其美元价格1.9美元得出。
由于各国“巨无霸”的美元价格不同,因而相应的PPP汇率与实际汇率也不同。
如果国外“巨无霸”比美国便宜,那么实际汇率(外国货币除以美元)比PPP汇率高,美元被高估。
如果国外“巨无霸”比美国的贵。
实际汇率就低于PPP汇率,美元被低估。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在1995年8月美元相对表中8个重要国家货币中的6种货币被低估。
“巨无霸”在欧洲和日本的价格高于美国。
实际上这种简单的发现于1995年和1996年经过精心测算得出的美元被低估的结论是一致的。
这些发现说明,即使忽略旅费,一个美国人在美国旅游比到国外旅行更便宜(除了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案例讨论:
1. 什么叫货币高估?
2. 什么是货币低估?
3. 若麦当劳中国餐厅“巨无霸”价格为CNY1O元,人民币汇率为8.2765,请问美元被高估还是低估了?
4. 为什么一价定律不适用于“巨无霸”?。